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道士下山观后感 > 地图 > 道士下山观后感,2024道士下山观后感
道士下山观后感相关栏目
道士下山观后感热门栏目
道士下山观后感推荐
道士下山观后感

(共 9757 篇)

  • 1、 「必备」道士下山观后感精选

    我们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道士下山观后感,最近你是不是有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想法呢?每次观看完都有许多心里话想要表述出来。观后感没有对错,由每个人的思想决定,观后感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深刻了解,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道士下山观后感【篇1】

    近来闲览《道士下山》,泛起心中胡思乱想,其实鄙人不见得是个称职的武侠迷,有一种滥竽充数的感觉。

    武侠小说,谈不上喜欢,然一看,不释手,亦不吸收。环环相扣,一直想知道大概,一个劲儿的往下看。其实用‘环环相扣’一词,就知鄙人拾人牙语也。

    阅书十多载,不知如何瞎看过来的。近来,稍有点觉悟,不再从一始惑而糊涂终,或结尾,或断章,或漫无目的,择一点而钟情。读书好比坐车旅游,沿途的风景,风光无限,倘己心无意赏之,千里万里江山胜画,记忆内存,亦是空空如也。

    人之感,于心之所触。再者,就是重复的阅读,或重复的旅途,已心适时之所感皆不同。有点类似数学中的映射原理,一对多,多对一。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像禅家所言万法归一,或儒家所奉知行合一。可又有人来追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鄙人不解,只好试做一譬喻,倘上帝女娲造人,那上帝和女娲是谁造的呢?一直追问,或有答案,终非尔心满意之。

    《道士下山》《武林琴音》《逝去的武林》,浏览一番,细节忘得差不多了,主人公的名字也记不得几个,一点点混沌的思想,模糊的记忆或残渣留在榆木脑袋。只知道自己看过,也不知道看了有何种益处。朋友说,没事别瞎看书,书多了易中毒,不如养生赚钱,学点技术,搞点实业,此乃长久之计。吾意甚和之,然又不意身体力行,遂又归懒态。

    懒汉读书,混时间而已,有益无意吾所获。读了忘,忘了又读,滋味不知如何,若是健忘之人,见面多次,依然如初相见,那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可是,又让人家来一次自我介绍,烦不烦呀。可是,难道都是当初一样的你吗?或者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之人,天天吃,顿顿吃,想尽千方百计吃,商店买,小摊馋,网上采,为吃拼得余额空,亦不亦乐乎。最后,因吸收不好或其他原因,未增一两肉,什么都没有发生,残渣亦随粪水去,问君何益之有?

    吃货愤愤不平,嚼一辣条,享受十足之态,说:此言差矣!享受生活是最大的收获,嚼之在口,味道慰心,心神舒畅,此乃身心合一,物质与精神的最好结合,至高境界。

    吾竟无言以对,亦效仿之!

    道士下山观后感【篇2】

    对陈凯歌的道士下山还是比较期待的,毕竟凯歌曾导出霸王别姬

  • 2、 道士下山影评读书笔记

    《道士下山》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徐皓峰。没出名之前他和朋友一起参与过杂志编写,后来投资人撤资,杂志闭刊。

    闭刊那天恰逢大雪,他和友人出门,即将告别彼此,望着无边无垠的漫天雪地,他说,“亦霆,不要忘了。我们在如此美好的一场大雪里告别,这也是很有深意的”。

    文人心里应该是有景色的。

    道士下山是烂片吗,后来我看了第二遍,觉得陈凯歌导演,其实是把精华给了电影色彩和铺景。

    所以你看春天是春天,一直不跳戏。

    徐皓峰原著里的景色,就是文人心里的温柔乡,是江南千景也是青蛇般旖旎。

    对了,徐皓峰还写过一个本子,叫做《师父》。后来拍成电影,也有人骂。

    可是静下心来看,却是佳片,实在不懂大众说烂的点到底在哪。

  • 3、 读书笔记小猴子下山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读书笔记小猴子下山

    实录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生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集中学完了。

    现在,我们复习几个生字(老师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课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演示,让学生集中读、个别读、再对比较难的字进行分析。)

    同学们,谁会分析掰字的字形结构?

    生:(一个学生发言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两手中间一分开,就是掰字。(这个学生还用两只小手做了一个掰的动作。)

    〔分析准确,比画得当,动作示义,一目了然。〕

    师:好!(老师接着问)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结构谁会分析?

    生:(一个男孩举手,大声说)蹦字是左右结构,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师表扬同学们把生字记得牢固)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一些笔画多的生字化整为零,编成简短的口诀,形象有趣,帮助学生识记,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这样做,小学生对所学的生字,想起口诀会认,背着口诀能写。〕

    师: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好不好?

    生:(学生齐声回答)好!

    (教师板书课题)

    (老师一边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一边演示幻灯片,彩色的小猴子动来动去,同学们仔细地看着画片、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

    师:这一课的生字我们学过了,老师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打开课本,先小声预读课文,然后集体大声朗读了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大家看,这只小猴子从山上下来后,先到哪里?

    生:(学生齐声回答)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老师把彩色玉米图片挂在黑板的第一条线绳上)

    师:玉米结得怎么样?

    生:(齐答)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老师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第一幅图画,再把词语卡片又大又多也挂在第一条线绳上。)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小猴子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老师把非常高兴的词语卡片竖挂在黑板上的线绳上,把就字的卡片挂在非常高兴的右面的中间线绳上。接着在第一条线绳的右端挂上掰、扛的卡片。)

    师: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你们按小黑板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自学下面几段课文。(老师同时挂上小黑板后,请一名学生念一遍问题。)

    生:(念题)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怎么想

  • 4、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小猴下山》,文章说的是一只小猴子太贪恋了,看见玉米要玉米;看见西瓜扔掉玉米去摘西瓜;看见小兔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由于小兔跑地太快了,小猴没有追上,最后就空着手回家了。

    小猴就因为太三心二意,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我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才能办好一件事。对这个道理我深有体会。

    有一次我做作业,我先写口算题卡,可是我跟没了感觉一样又拿来暑假作业,还没有写几个字2020就又拿来《英才教程》,最后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我一样也没有写完。妈妈说:你不能这一样儿没有做完就又做另一样儿,不然你能完成哪一样?

    是啊,做事情要专心,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然后才能去做另一件事。如果像《小猴子下山》一样三心二意,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二)

    从前,有一群猴子住在一座美丽的大山上。山上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瓜果飘香,是个难得的好地方。山上住着一群猴子,这群猴子整天爬上爬下,嬉笑打闹,日子过得快活极了。有一天,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厌倦了山里的生活,它便决定下山去看看。

    我得带点好吃的东西回来,让猴儿们见识见识!小猴子见老猴不注意,一溜烟地跑到了山下。

    老远,小猴子就看到了一片玉米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小猴子三步两步奔过去,瓣了几个玉米,抱在怀里,继续向前走。

    走着,走着,它来到一片桃园。满园的桃树颗颗硕果累累,桃子结的又大又甜小猴子欢喜的不得了,扔了玉米,又摘了几个桃子。

    小猴子捧着桃子,一蹦一跳地向前走去。它又来到一个瓜园。满园的西瓜又大又圆。小猴子丢了桃子,摘了个大西瓜。好大的西瓜呀!抱回去,让群猴儿尝尝鲜。小猴子添了添舌头,喜滋滋地说。

    这时,一只小兔子窜了出来。小猴子看见兔子蹦蹦跳跳的样子,怪可爱的,它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一直追到树林里。小兔子一跑进树林就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双手上山了。

    读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小猴子摘了这个扔那个,结果只好空着双手上山了。我们学习知识,要学会反复巩固,不断积累,不要像小猴子那样,得了这个,扔了那个,最终一无所获。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三)

    小猴子,摘桃子,丢桃子,追兔子,转个弯,没影子,下了山,空肚子。寒假里,我读了《中国经典童话》一书,里面的《小猴下山》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

    有一只猴子一直住在山上。有一天,它下山路过一片桃树林,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等它看到玉米的时

  • 5、 《崂山道士》读后感

    引导语:很多人都读过《崂山道士》这篇课文,而有关《崂山道士》读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崂山道士》读后感(一)

    《聊斋志异》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道士传记、书生奇遇、人鬼之恋等。蒲松龄通过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揭露社会矛盾,表达人民的愿望。

    崂山道士这个故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世家子弟姓王的书生因为仰慕道学,听说崂山有很多的仙人,就背着书箱去求道。来到崂山,王生见道长精通玄理,便求道长收其为徒,但道长怕王生娇生惯养,受不了苦修不想收其为徒,王生坚持自己能受得了苦修,于是道长便收下其为徒弟,并让他与众人一起去砍柴,这样过了一个月王生觉得太辛苦便暗地里有了回家的念头。但看到道长的法术后又打消了念头继续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来坚持不下去了就向道长告辞并请求道长教给他一些法术,道长便教给他穿墙术,并告诫他不可乱用法术,不能用法术做坏事,也不能炫耀自己。

    王生回到家后吹嘘自己遇到仙人,在崂山学会了穿墙术并当众表演,结果撞到了墙上,气的王生大骂道长没良心。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一定不能娇生惯养,学会本领不要炫耀,也不能用本领做坏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崂山道士》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给我很大的启发。

    古时候,有一个姓王的书生,他自幼仰慕道学,听说崂山有很多仙人,就背着书籍,准备去求道。走了大半个月来到了道观,见门前有一个小道在扫地。他走上前去说:“我是来学道的,请你带我去见师傅吧。”来到道长跟前,道长说:“只怕你受不了这里的苦修啊。”王生说:“只要师傅能收下我,我什么苦都能承受。”第二天,王生就拿着斧子砍柴去了,刚砍了一个月,就受不了想回家。有一天,他看见道长施展了一些法术非常羡慕,就又干了一个月。一个月后他又想回家了,他找到道长想让道长教他些法术,道长教他了穿墙术,他没有学好就走了。回家后他演给妻子看,结果一头撞在了墙上,撞起来了一个大包,他不后悔自己没有下功夫学道,却大骂道长是骗子。

    读了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人要学会一项本领必须不怕苦不怕累。例如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大学共计16年,上了多少节课,写了多少本作业,经过多少次的考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大学毕业。再例如,咱们学滑

  • 6、 读《道士塔》有感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是啊,侵略者的车轮已深深的勒进了中华民族的脉搏,他也在雕刻历史的耻辱与悲怆。

    王道士啊!您这是愚昧还是无知啊?墩煌多少灿烂都丢在您的手里。您望着远去的客人,难道就不怕呼啸的黄沙卷走了您的美梦吗?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侵略者,他们做好了舍弃生命的准备,为的就是这价值连城的经卷。我们愤恨他们,憎恶他们,就如同那个青年面对已成灰烬的圆明园: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拦住的车队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吗?任凭狂风的肆虐吗?

    泪也流出了我的双眼,那就用我的泪水暂且凝固松散的黄沙,让这可怜的经卷先安宁一会,等待我们这些后来者去保管他们吧!

  • 7、 小猴下山读后感

    小猴下山读后感(一)

    我看了《小故事大道理》里的《小猴下山》,内容大概是这样:有一只小猴子下山,看见桃子就摘了一个捧在手里,到了玉米地看见玉米长得好,就丢了桃子拿了一个玉米往前走,到了西瓜地,看见又圆又大的西瓜,就丢了玉米抱起一个西瓜往前走,这是看见一只小兔子,扔了西瓜去追兔子,可是没抓着。最后,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山上去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只小猴子很贪心,不知足,总想得到更好的东西,可是后来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知足者常乐。小猴子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两手空空回到山上。

    现在有些小朋友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说:有些人看到新的玩具就想买,觉得比自己原来的玩具要好玩得多,买了新玩具就把旧玩具丢了。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不仅浪费钱,而且也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玩具。

    小朋友要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学会知足,这样才能真正的快乐!

    二(3)班 林立曈

    小猴下山读后感(二)

    小猴下山给我的启示

    爱山小学教育集团303班 余乐

    "小猴子,摘桃子,丢桃子,追兔子,转个弯,没影子,下了山,空肚子。"寒假里,我读了《中国经典童话》一书,里面的《小猴下山》这个故事让我久久回味。

    有一只猴子一直住在山上。有一天,它下山路过一片桃树林,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等它看到玉米的时候,它就把桃子扔了,抱了玉米往前走。到了瓜地里滚圆滚圆的西瓜又吸引了它,它马上扔掉玉米抱起西瓜。当一只兔子从它身边飞快跑过时,这引起了小猴子的挑战欲,它就丢下西瓜去追兔子。

    我觉得这小猴实在是太可笑了,它怎么能喜新厌旧、半途而废呢?可是笑过之后,我忽然发现这小猴身上有我的影子。每次上书店我都会要求爸爸给我买很多新书,可到了家里,每本书没翻几页就被我扔进书包,妈妈告诉我不要喜新厌旧,没有看完的书要把它看完才能买新书,可我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糗的一次是,我向表妹炫耀买的新书,表妹问我书的内容,我却答不上来。事后也曾懊恼不已,可还是我行我素。

    其至于半途而废,在我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了。做作业时老是不专心,常常做到一半就厌倦,然后就寻思着玩,玩一会就想出门逛街。就这毛病让我吃了不少苦头。先是完不成作业,后是被妈妈骂,再有就是被禁止玩。

    天渐渐黑下来,小猴子累得筋疲力尽,却一无所获,它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山上。它忙活了一天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这当然只能怪它自己。而我呢,不也和

  • 8、 道士塔读后感

    【篇一:读《道士塔》有感】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这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胜古迹以及他的感受。

    读这篇文章时,会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为身为一个炎黄子孙,当你看到因为王道士和那些官员的愚昧无知而使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敦煌石窟内的敦煌文物被外国人以一点点的钱才买走时,我相信,你也会感到十分难过。

    如果,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员中的其中一方能够重视那些文物,也许,这些文物现在就不会在外国的博物馆里,而在我国的博物馆里;也许,我国科学家现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钱财购买拍摄敦煌文物的胶卷,而我国科学家就能用实物进行研究。可惜,这一切,只是如果。

    为什么?为什么那些人不重视敦煌文物?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那样的愚昧无知?虽然外国学者买走了敦煌文物,但他们能保护好,而王道士却用石灰刷白了画满精美的壁画的墙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烂,做成了粗糙的天师、灵官菩萨。

    文章中说过:当外国人运着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敦煌文物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惊世界的文物,本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啊!而现在,却被那些外国人拿走并令他们受世人瞩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们十分想念你呢?愿你能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睹你的风采。

    【篇二:《道士塔》读后感】

    《道士塔》描述了滚滚黄沙如海,湮没了历史的痕迹,血色残阳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伤口,伫立在四起的黄沙间。

    我们在指责王道士的同时,更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感到可悲。区区几个外国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华瑰宝,这不是屈辱是什么?反思中国的历史,没有一次来得像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中国人,眼睁睁地看着外国人盗窃国宝而不自知,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国人简单地以极少的钱财换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记录,把中国的辉煌带到了他们的国度,他们的掠夺,不只是掠去了几卷经卷,几幅绘画,几座雕像,而是让一个民族蒙受屈辱,让一个民族的灵魂千疮百孔,让一个民族今天只能从外国人手中以高价买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的过错,是那些外国人,还是那个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么也不懂,却因为自己的无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泪。他只是这场悲剧中一个可笑的小丑。而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将这些敦煌文化放在伦敦博物馆,反倒能长久地保存。

    除却诗意,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这里理所当然少不了杀戮和

  • 9、 《道士塔》读后感

    看到了吗,那西边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当那几车、几十箱、几百卷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各国时,孰知,那是我们中国延续到现在的伤口。

    那愚笨的道士总是自作聪明,当他把洞窑壁画涂成自己觉得漂亮的样子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古迹;当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满意为止时,他不知道,他丢弃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古物;当他以贪图小利送出洞窑里所有东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仅仅一个道士,就毫不吝啬地把我国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们是该批判他的愚蠢,还是该批评当时统治者的短浅目光?一个金光闪耀的石窟,怎会让一个道士看管?还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又为什么单单吝啬于那点运费?就像作者说的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相比较外国的那些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征集的精神,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当看到我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时,我的感情不单单可以用愤怒来形容,那种是感情高于怒与恨的。

    当日本学者说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时,中国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对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可那些文物却不在中国。当自己的东西到了别人手里,自己研究时还需经过别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来的胶片去研究。这可谓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伤口总会被抚平的,可那个疤痕,却无法抹去

  • 10、 《小猴子下山》读后感100字

    老师教了我们《小猴子下山》的课文。课文上说小猴子非常的贪心,它跑去玉米地摘玉米。到了一棵桃树下,它把玉米扔了去摘桃子。到了西瓜田里,又把桃子扔了去摘西瓜。然后发现一只小兔子,它又把西瓜扔了去追兔子。到最后兔子也没有追到,只有两手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心,有的事情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跟你想的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做事情要专心一致,如果见异思迁,到最后前功尽弃。只有坚持,才能胜利。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3-05-24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2-03-24

  • 2023-05-0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4-0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10-03

  • 2022-03-11

  • 2019-11-11

  • 2021-06-30

道士下山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道士下山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道士下山观后感、2024道士下山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