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 > 地图 >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2024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范文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相关栏目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热门栏目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推荐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

(共 6871 篇)

  • 1、 品读黛玉

    是夜,点一支红烛,手捧书卷,却未看得进半个字。烛,愈燃愈短。我的眼睛却没有离开那跃动的火苗。抚摸着厚厚的《红楼梦》,想那黛玉,在灯火阑珊的夜里,也在红烛之下发呆吧?

    初读红楼,便被这黛玉所吸引。她是大观园中最具诗情的女子,她的容貌也是很出众的。可是这样一个女子,却死在了如花的年岁,毁于封建礼教。

    想她初进贾府,是何等小心。通晓诗书的她隐起锋芒,只求一安身之所。

    她生来孤傲,整日以诗书为伴。这样的她,倔强、坚强。可即使再倔强、坚强,她心中的孤独却也挥之不去。花去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那一纸葬花词抒发了她的心思,她的寂寞。

    她与宝玉的爱情是最大的悲剧。即便她与宝玉两情相悦,即便她比宝钗优秀,即便她才高八斗,却也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贾府的没落更是一座大山。面对现实,她落泪了,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潇湘馆的灯未灭,她的心却冷了,病痛缠身的她听说宝玉与宝钗的婚事,万念俱灰。诗稿渐渐化作了火盆中跳跃的火焰,那诗稿是她的心血,她焚烧了诗稿,等于焚烧了自己的爱情。夜很冷,风卷着乐声而来,却携着泪水而去。在宝玉大婚之日,黛玉选择了死亡闭上双眼的她依然美丽,却再也不能吟诵自己的爱了。

    渐渐的,我的思绪飘回了现实。烛,已燃到了尽头。黛玉的一生,桀骜而孤寂。我感受着她的泪水,她的难过。今夜,品读黛玉,我品读到了一份别样的红颜年华。

  • 2、 黛玉已死读后感

    黛玉已死读后感

    刚看了《西岭雪续红楼梦之黛玉之死》,真神魂俱荡,作者神思大胆,看至二玉婚事破灭之际不觉掩卷痛哭。

    主要思路更是与一般红学家推测的不同。先是黛玉及笄,北静王送碧玉荷叶缸并两条锦鲤贺寿,让人意外,估计作者是根据那串鹡鸰珠和那首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新。浮落虽同流,空惹鱼龙涎推断北静王看上了黛玉,有意纳她为侧妃。书中缘由是宝玉无心将黛玉所作诗词传露出去,北静王非常中意,到处打听,又请雨村做媒。贾母非常担忧二玉婚事,王夫人却窃喜。黛玉混不知情。贾母凤姐本想抓住元春这一最后稻草、欲请其赐婚以回避北静王。谁料元春反要宝钗八字2020,去铁网山狩猎之前便授意贾府赐婚金玉良缘,天作之合。又逢宝玉为救巧姐将碧玉荷花缸砸破。贾母知二玉婚事已然绝望,王夫人筹谋钗玉婚事,又准备着将宝玉挪出大观园。宝玉知情后心如刀绞,情闯北静王府。贾母心力交瘁,只得向黛玉说出实情,可怜颦儿流下两行清泪后为心如死灰,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表现的十分识大体,让长辈放心。背地里只独自垂泪,每日只以一丝梨水维系生命。宫中传来消息,元妃跌下马小产已去,宝玉外出守灵。王夫人仍一边料理丧事一边准备亲事。不料忠顺王并北静王查抄贾府,贾母病倒,黛玉此时已去,紫鹃以剪刀对准心口不准衙役进入亵渎黛玉,哭道:我们姑娘死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你们还要搜,还要翻。姑娘千金贵体,岂是你们可以亵渎的?谁敢碰她一下,我就死在这里。紫鹃此举实在令人感动!北静王更加爱慕黛玉,将她的鹦鹉也带走了。宝玉此时为元春守灵,不知贾府被抄黛玉已死,只梦见绛珠仙子前来说明前缘,便大概知道黛玉已去了,因此不故父亲阻拦骑马回家,被忠顺王关押进狱神庙了。一长段大胆之文字2020,北静王痴情、黛玉宝钗诉肺腑之言、宝玉坚决、紫鹃雪雁忠心、另有焦大殉主等待,稀奇古怪。赵姨娘诽谤宝黛私奔、探春远嫁,惜春出家,妙玉在陪伴黛玉棺椁回南时遇风雨误了上迷津渡的机会反而变得贪生更是稀奇。然而我最心痛者唯独黛玉在得知她今生心事破灭之时诸多心死之举动,更有死前对宝玉说的一番话:这些日子我思前想后,也想清了许多事情,我这病横竖是好不了的了,你只和宝姐姐两个好好的过吧,你要真心体谅我,就听我这一回,拿待我的心待宝姐姐,你要你好,我也就心中有千般不舍,却无可奈何,黛玉这番话想来是结局必不可少的,宝玉非得经林妹妹的劝才能安静和宝钗成亲的。而宝姐姐也十分心痛,亦无可奈何。昨日到的书,

  • 3、 黛玉焚稿读后感

    黛玉焚稿读后感(一)

    喜欢看《红楼》,却不是因为宝黛的爱情。

    说来很奇怪,女人喜欢看《红楼》多数是因为爱情的份额居多,但是从小看《红楼》却是因为那份曲终人散的悲凉。

    家庭的起落对现在已经成年的我影响越来越淡了,但是白茫茫的大地一片,宝玉失魂落魄的颠倒步履,熙凤风雪压顶的凄厉呼喊却始终是难以忘却的记忆,心里的某个地方,不经意的仍然会疼。

    宝玉出家前手中的那盏破马灯还在风中瑟瑟吧,青灯古佛,何必历尽世间的苦方才想起那句遥远的阿弥陀佛。

    只是在这场巨变之前,一缕香魂已黯然而逝,含着悲,含着怨,含着满腔对爱的无奈,黛玉怒焚其终生心血凝就的诗稿,咯血而死,正是应了她中秋赏月自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一个女人该为爱情付出多少?

    我不认可很多人对黛玉的评价,黛玉的清高在现在的社会的确几无立身之地,可是黛玉对待感情的真和痴又有几人能够承担?况其才华又有几人能比?只是她的心更敏感更细腻罢了。

    矫揉造作,使小性,爱耍小心眼,这只是女性的某些特质而已,难道这个世界都要让女人变得象男人一样才有趣吗?这个世界设立了男人和女人,每种人类就应该认同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大家都看得赏心悦目不是很好吗?所以女人的精致无可厚非,女人的女人气更是理所当然。

    只是黛玉心里的苦无人可知。

    红评家总是认为黛玉零落的身世、多病的弱躯是其忧郁的来源,其实我想说有些人可能生来即带有某些特质的,无可逃脱,就像尼采的母亲所说:尼采出生的时候眼睛里含满了全人类的悲哀。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眼神。黛玉的冷和傲是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这个天赋让她饱偿了爱情的苦。面对喜欢的人矜持不前,表面上一湖春水波澜不兴,但是内心的爱却是要化为泪浸湿鲛绡,化为血染透白绫。

    青春少女的爱,纯真的不能碰,却也伤的不忍回首。

    16岁的花季少女,纷繁芜杂,一样忧郁的眼神,一样骄傲的外表,到了30岁后的历经人事,沧桑几遍,褪去了青涩的外壳,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豁达。只是黛玉没有走出来,黛玉选择了黄土一抔掩风流,不管她的锦囊收得了多少落红艳骨,世界尽头的香丘林妹妹随之而去了。

    只落得俗人还在这世间游。红尘万丈,怎一个断字2020了得。

    黛玉焚稿读后感(二)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

  • 4、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一: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篇二: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篇三:《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四: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 5、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作者安意如以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为题为线索,不拘泥于传统诗歌鉴赏的格式,用清新、感性的笔调写下了一段段才子佳人动人旧事。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是使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的唐玄宗;她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他与她在骊山邂逅后,他,将对后宫三千佳丽的宠爱集于杨贵妃一人,不再是君临天下的江山之主,而变成了一位沉溺爱情的有情之郎;她,与他志趣相投,是后宫中深爱自己夫君的一位嫔妃。本应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拥有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情,但这般发生在帝王身上深爱造成的是君王不早朝,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朝政混乱,国家经济衰弱,爆发安史之乱。战场上,唐玄宗终于面临江山与美人的抉择。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她死后,他的悲伤之情、相思之苦溢于言表,此恨绵绵无绝期。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陆游与唐琬本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天不遂人愿。陆母因怕耽误陆游仕途棒打鸳鸯,将二人拆散。十年后,陆游故地重游欲重温自己的青葱岁月,竟遇到改嫁他人的唐琬。这一见,二人千万思绪涌上心头,却无法互诉心肠。曾以为,与你可以共度一生一世的人,是我。他怀着满腹惆怅,在墙上题下了《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一年后,唐琬重游沈园,看到陆游之迹,伤心饮泣,在其后和道独语斜阑,难!难!难!咽泪装欢,瞒!瞒!瞒!两相爱之人,此后再未曾相遇。.cn一年后唐琬伤心过度,与陆游阴阳两隔。陆游一生金戈铁马,沈园却是他一生中最柔软的伤口。也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他们在最终一起了。在暖阳下,他们在挥墨作诗,抑或谈笑风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佳话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一曲《求凤凰》让卓文君一见倾心,决定私奔。卓文君不计司马相如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也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之后二人为维持生计,想出策略,回到老家卓当垆沽酒,司马跑堂洗盘,使卓父承认他们的爱情。后来司马相如发迹后欲纳妾,卓文君怒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如此有才华又果敢、敢爱敢恨之女子,令人称叹。司马相如忆起二人细腻缠绵又轰轰烈烈的过去,后悔不已。他和她的爱情虽有小波澜,但最终依然能恩爱如初。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均成为传奇佳话。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看似在谈诗赏词,实则笔

  • 6、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200字

  • 7、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700字

    我素爱读书,虽然中学时看课外书大有不务正业之嫌,我还是巧妙地逃过父母老师的眼睛读了不少。进了大学更称了我的心意。 自诩看书不少,喜欢的也很多,但让我如此痴迷的这还是第一本。

    前些日子下载了电子版,看完之后还是念念不忘,索性买来一本。她们很不理解,说你不是已经下载了吗,你不是已经看完了吗,图书馆不是有吗,怎么还买呢,那么贵。可是我对它的喜欢已经到了非拥有不可的地步。

    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体裁,是诗词鉴赏,也是散文随笔,她以自己的眼光写她对那些诗词独特的理解。安意如,一个如此年轻美丽却又如此才华横溢的女子。人说她"功夫在诗外",人说知道的多没什么,难得的是她有那么多自己的见解,而且还那么独到。

    有人说她写的很浅,或许是吧,她不是专业的鉴赏评论家,写东西不是为了做学问,她只是写自己的理解,而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况且,她的知识和见地已经让我这种虽然身在中文系却有那么多东西仅仅一知半解的人心生佩服了。事实上我听到这种评论时,是好不容易才克制住自己的气愤的。或许是太没气度了,竟然不能接受别人对我欣赏之人一点点不好的评价。

    她说,"凡心所向,皆是虚妄。"

    她说,"自我收敛,内心沉静,这是我希望获得的心境,而我亦渐渐成为这样的女子。"

    这正是我所欣赏的,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平静的心态,平静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这,我才如此钟爱这本书。?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个如此淡定柔和之人。

  • 8、 读后感大全———《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书皮是洁白底色,粉红如挥墨点撒一般,毫无章法,有深有浅,却给人以无拘无束的感觉。右侧印有七个简洁娟丽的颜体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书像一位倾国倾城,眸底又暗藏哀愁的女子,使我不禁牵起她的纤纤玉手,与她畅谈。

    她的嗓音清澈透亮,宛如天籁,向我讲述无数个古人的故事,使我听得如痴如醉。她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钟情,一曲《凤求凰》引佳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使我感动;她讲曹操志于平天下,求贤若渴,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抒胸襟,令我感慨;她讲戚夫人貌美但单纯,还是被善妒的吕后做成人彘,仰问上邪,终不见刘邦,惹我悲哀。

    我最爱的女子便是盛唐时期长安才女大张艳帜的鱼玄机。她本命幼薇,入道才改为玄机。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她命有玄机。

    她有才情,但一生多遇桃花劫,《闺怨》便是她真实的写照。被李亿抛弃,被温庭筠拒绝,当她改名的时候起,她就不再是那个无知少女了,俨然成为了一朵诡艳的罂粟。若不然,哪个寻常女子敢放出:自能窥宋玉,何必很王昌?的豪言!任世人为了她,无毒不清,六根不净,七情已生,八风凛冽,多么潇洒,多么烈艳!当她的夫君回答她的小婢女绿翘:当然是你更好。时,鱼玄机的嫉妒之情如吐着信子的毒蛇般紧紧缠住她的心,使她窒息。她痴了,她憨了,挞死了绿翘,亲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最后一刻,她看见了因争抢她的花笺打破头的男人们正幸灾乐祸,她也看见了陈韪为她流的眼泪。她满足了,陶然死去。那一刻,她不是诡毒的罂粟,只是一个纯真快乐的小女孩。

    漫漫来路,命有玄机。

    这么多,都是这本书,这个美丽而历尽沧桑的女子告诉我的。她身姿旖旎,眼波婉转,面若桃花,朱唇榴齿,如此妍丽,再佐以淡淡的哀愁,便不能不令人爱上它了。我会牵住她的皓腕,唇角漾起微笑,同她一起呢喃,一起进入那多姿多彩、美妙而哀愁的世界。

  • 9、 读后感大全:《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书皮有洁白底色,粉红色如挥墨点撒一般,毫无章法,有深有浅,却给人以无拘无束的感觉。右侧印有七个简洁娟丽的颜体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本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书像一位倾国倾城,眸底又暗藏哀愁的女子,使我不禁牵起她的纤纤玉手,与她畅谈。

    她的嗓音清澈透亮,宛如天籁,向我讲述无数个古人的故事,使我听得如痴如醉。她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钟情,一曲《凤求凰》引佳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使我感动;她讲曹操志于平天下,求贤若渴,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抒胸襟,令我感慨;她讲戚夫人貌美但单纯,还是被善妒的吕后做成人彘,仰问上邪,终不见刘邦,惹我悲哀。

    我最爱的女子便是盛唐时期长安才女大张艳帜的鱼玄机。她本命幼薇,入道才改为玄机。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她命有玄机。

    她有才情,但一生多遇桃花劫,《闺怨》便是她真实的写照。被李亿抛弃,被温庭筠拒绝,当她改名的时候起,她就不再是那个无知少女了,俨然成为了一朵诡艳的罂粟。若不然,哪个寻常女子敢放出:自能窥宋玉,何必很王昌?的豪言!任世人为了她,无毒不清,六根不净,七情已生,八风凛冽,多么潇洒,多么烈艳!当她的夫君回答她的小婢女绿翘:当然是你更好。时,鱼玄机的嫉妒之情如吐着信子的毒蛇般紧紧缠住她的心,使她窒息。她痴了,她憨了,挞死了绿翘,亲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最后一刻,她看见了因争抢她的花笺打破头的男人们正幸灾乐祸,她也看见了陈韪为她流的眼泪。她满足了,陶然死去。那一刻,她不是诡毒的罂粟,只是一个纯真快乐的小女孩。

    漫漫来路,命有玄机。

    这么多,都是这本书,这个美丽而历尽沧桑的女子告诉我的。她身姿旖旎,眼波婉转,面若桃花,朱唇榴齿,如此妍丽,再佐以淡淡的哀愁,便不能不令人爱上它了。我会牵住她的皓腕,唇角漾起微笑,同她一起呢喃,一起进入那多姿多彩、美妙而哀愁的世界。

  • 10、 读后感大全:品宝钗黛玉有感

    雪下的纷扬,仿佛纯白的蝶舞着。坐饮一壶清茶,细细品雪。当想起梅时,就忆起了那些如雪似花的女子。

    碾冰为土玉为盆。玉本是温润的,却恰恰主了阴。磬梅香可嚼,竹醉堪成调。优雅美丽又如冰霜般冷傲的女子。黛色之玉,内敛冰沉带着无尽的凛冽之气,就如黛玉本人一样敏感忧愁,又顾影自怜。

    一赋螃蟹咏;一曲菊花诗;一个如水的女子。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钗原是尖锐之物,主阳。可宝钗呢?温柔可人如画中之仙。团扇扑蝶,娇羞妩媚。

    一个如冰,一个似水。一个是柔柔弱弱病美人,一个是温温软软俏丫头。都是才貌双全的女子,宝玉夹在中间,自然都垂暮不已。只是被宝玉垂青的颦儿死的凄凄惨惨。而嫁与宝玉为妻的宝钗也独守空房孤独终老。但他自己却出了家,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误了两个倾世女子终生的幸福。

    宝钗也好黛玉也罢,都不过是宝玉误了却已无法悔过的人。相比之下宝钗似乎比颦儿幸福些许,毕竟她是宝玉的妻。但她却是最痛苦的,因为黛玉焚了诗稿还可以断了念想然后离去,但她却只有守着空房,背着拆散鸳鸯的黑锅,寂寞的活着。留给后世的仅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一句可叹停机德,堪怜永絮才了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09-21

  • 2023-02-02

  • 2023-02-23

  • 2019-09-26

  • 2019-10-20

  • 2022-12-08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3-02-20

  • 2021-09-0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3-01-07

  • 2022-11-12

  • 2019-09-21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
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2024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教您怎么写初见黛玉读后感4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