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蚂蚁的壮举读后感 > 地图 > 蚂蚁的壮举读后感

蚂蚁的壮举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08 来源:互联网

读后感471字: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读后感471字: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了许多。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胜利的完成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在最后子弹打光了,就要被敌人抓去做俘虏时,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了。这篇课文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描写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得好: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火烧眉睫之时,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死也值得的。尽管五位壮士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是他们还是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怎能不令人钦佩呢?

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21世纪的接班人,有时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时还干脆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取得民族解放的胜利,不惜以身殉国。可我遇到这点儿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因此,我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我最敬佩的人——狼牙山五壮士,你们是我的楷模,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读《狼牙山五壮士》 (250字)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我听过这样一句老话: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谁不珍惜自己年轻的生命?谁不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中华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能早日解放,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选择问题面前,一反顾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崇高的精神!他们的浩然正气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他们的故事将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五年级:紫萱琳妮

英雄壮举 不朽的史话――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550字)


今天,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后,我有了深深的感受。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在1941年秋,七年六班的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的顶峰,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壮士便英勇的跳下了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精神。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几个自然段使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和印象。第二自然段的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我从指挥、命令、吼、抡、瞄准这些动词体会到了五壮士他们虽然歼敌时动作不一,可我仍然感受到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是一样的。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人。就比如警察。他们总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只愿付出不要回报,维持着人们的安全。这不正是拥有了狼牙山五壮士舍己为人的精神吗?这些战士们总是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让死亡的恐惧威胁着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将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

六年级:向日葵将永远微笑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语 (40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深深感动。1941年秋,马宝玉等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顺利转移,将敌人引上绝路,痛歼敌人;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他们英勇地用石头砸敌人,在完成任务后,他们又英勇地跳下了悬崖。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勇于牺牲,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胜利。

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却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那海里就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掩护连队主力顺利转移,我么壮烈牺牲也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之前,荆轲曾唱过两句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仍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懂得了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狼牙山五壮士》却截然相反,它让我感受到了五壮士爱国爱民,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豪迈精神。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第一小学四年级:朱韵涵

小学五年级:英雄的壮举 不朽的史话——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的心如波涛一般,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讲述了1941年的秋天,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与部队主力的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敌人,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子弹便打光了。五位壮士宁可死去,也不愿意当敌人的奴隶。他们英勇跳崖,为国捐躯

死,有些重于泰山;死,也有些轻于鸿毛而,五壮士的死却重于泰山。因为他们是为了祖国才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想想五壮士。想想我自己。一刹那间--我感到万分惭愧。我与我壮士简直是天壤之别!五壮士宁死不屈,最终为国捐躯!而我呢?我一个21世纪的接班人,遇到一点小困难就任意退缩。甚至会放弃。

五壮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我立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Cheeringon!

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语―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350字)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深被感动了。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年六班的五壮士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五人英勇跳下悬崖的事。

这篇课文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的淋漓尽致。

俗话说的好: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脑海中只有一种想法: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荆轲最后吟了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机的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它们是多么勇敢啊!他们是我心目中最钦佩的人。

五年级:陈鹏

不朽的英雄,不变的信仰 (1500字)


英雄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爱国!勇敢!团结!自强!
为什么?爱国,是英雄的鉴定词;勇敢,是保卫祖国的利刃;团结,使无穷的力量喷薄而出;自强,是破开黑暗的一缕曙光。而这四个词语,就是对英雄的最好诠释。
在舞台上,黄子韬为我们演唱的《第一课》,把英雄的舞台拉开了帷幕。爱国,一个看似普通却饱含深意的词,在她们身上展露无遗。第一位上场的英雄是93岁高龄的奶奶秦怡。她,让我们重新对国歌的来源,有了新的认识:国歌,不是在编歌的时候编出来的,是在战斗的时候作出来的!是啊,义勇军进行曲,是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鼓舞人心的,不是作曲家在闲来无事时写的,它值得华夏儿女严肃认真的对待!而赵一曼的遗书里的一句话,更是让我热泪盈眶:儿子,长大后,一定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身亡的。一位母亲,至死也没忘记祖国的沦丧,是她用自己的鲜血为儿子指引出道路,让中国再进一步。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今天,把祖国当做是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她,建设它,就是爱国。
勇敢,是不怕惹祸上身的无畏精神,如约翰拉贝般的精神。众所周知的南京大屠杀,在短短六星期里,三十万人丧失了生命,平均每12秒一个中国人,多么触目惊心的一个数字!而约翰拉贝这个在华经商的德国普通的商人,却在中国最动荡,最黑暗,最痛不欲生的时候,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他在他的住所,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中国人。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与其他国际友人,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的中华性命呐!约翰拉贝这一伟大壮举,在华夏儿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勇敢就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可以做一个勇敢的人。
团结,就是一道无形的保护膜,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团结起来,就是无坚不摧的。抗战八年,从1931~1935到二战结束,中国抗战的时间最为长久,而我们仍能坚持下来,是与抗战英雄分不开的,与外国友人分不开的,更与美军的飞虎队分不开。飞虎队在日军扫荡国土时,义无反顾的空降跳伞来助新四军一臂之力。若是降落时找不到新四军语言又不通的情况下怎么办?在《飞虎队紧急逃生指南》里教道:向当地人们比一个4的手势,他们就明白你要找新四军。他们不仅忘记国界来帮助我们,还为我们捐赠医疗药物。抗战时,医疗落后,不管伤的轻重程度,无一例外的只有一小瓶效果微乎其微的红药水。在飞虎队落难时,我们中华儿女也没有有视无睹,但我们对40多个人里救出5人表示无能为力。在战场面对敌人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克敌制胜;今天,团结表现在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自强,才能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冲出一道道重围。自强,才能无敌。勇敢、坚定、自强不息,用这样的精神去建筑我们的祖国。我们要永远铭记先烈,用少年自强宣言表达我们对先烈的缅怀和决心建设强大祖国的信心: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意志,把祖国强大当成自己的梦想。我们宣誓: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只有每个人都懂的自强,国家才能强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阵打仗则是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今天,同学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主、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年级:欧伶俐

英雄不朽 (700字)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每到这时自然不能忘记看《开学第一课》

第一节课爱国,大家肯定都会唱国歌,但国歌里也有一个故事。当时日军攻到了长城下,他们用炸弹轰出了一个缺口,许多战士从缺口中涌出来与日军搏斗,他们死也没有让敌人踏进半步。于是让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就是这样来的。也有许多英雄。有这样的一个女同志,她在树林中无影无踪,她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在一次严冬,她的腿不幸中弹被捕,她的名字就是赵一曼。还有一位同志,他的名字是左权,在一次部队转移,他在最后撤离,炮弹最终落到了队尾,炸弹声响起,这时人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第二节课勇敢,故事讲的是南京大屠杀。当时有30多万群众被杀害,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来,并不是日军的怜悯,而是一群勇敢的外国人替他们挡在了枪口上。才使那些人活了下来。

第三节课团结,国难当头时,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由自主的团结起来对抗外来入侵者,对抗日本,向轴心国宣战。我们才取得了胜利。

第四节课自强,一个人强大时,一群人就强大,一个军队强大时,一个国家就强大。我们用小米加步枪与日军对抗,征明了落后多么可怕!同学们只有我们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强大!

后来我们有见到许多抗战老兵,有两位爷爷竟是一起乘驼峰航线去支援外国的。

随着第四节课的落幕,开学第一课结束了。我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同学们,勿忘国耻,当我们忘记痛苦时,那支名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箭,就会脱弦而出,瞬间击破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防止世界大战再次拉开!

六年级:张尧丛

喜欢《读后感471字: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蚂蚁的壮举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