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2024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推荐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

(共 941 篇)

  • 1、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卢梭认为,在人类中存在两种不平等:自然的不平等及人为的不平等。(一种称之为自然的或是生理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由自然造成的,主要体现在年龄、身体、体力、智力以及心灵方面;另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精神的或是政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依靠一种公约,在人类共识的基础上被建立起来,或者至少为人类共识所认可,主要体现为少数人通过损害他人利益而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更加富有、更加尊贵、更加强大,或者甚至让他人臣服。)n本书第一部分描写了作者想象并虚构的人类原始状态,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是和平而善良的一群“动物”,是“野蛮”人群。通过对这群“野蛮人”的分析和想象,作者认为“在自然状态中很难看出不平等的现象”。第二部分才是本书的重头戏,一开头,作者便说“谁第一个将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毫无顾忌地说这是我的,然后找到一些足够天真的人对此信以为真,谁就是文明社会真正的创始人”。“人类的第一个感知便是他的存在,而第一个担忧的问题就是他的自我保存。”n作者把农业文明的诞生以及生产力的进步与私有制联系在了一起,“然而,一旦某个人需要另一个人伸出援手,一旦人们发现一个人能够拥有两人份食粮的好处,平等就此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私有制。”据此卢梭指出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是私有制,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还把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形成私,出现贫富差距;第二阶段是通过法官的设立,形成强弱差距;第三阶段是合法权利向专制权力的转变,出现主人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同时,作者关于父权的一段解释也让我很感兴趣:“根据自然法则,只有在孩子需要父亲帮助时,父亲才是孩子的主人,而这一阶段一旦过去,他们就变成平等的主体,子女将完全独立于父亲,他们对父亲保留的将只有尊敬而没有服从:因为感激之情只能被看作一项应该完成的义务,而不应该是一项应该索取的权利。”n最后,作者认为“专制政治的建立是出于人民自愿的这一说法,既没有可靠的依据,也缺乏真实性。同时,我们也将很难指出这样一份契约的合法性何在:一方只承担义务,另一方则只享受权利,而受损害的恰恰是负担义务的人。我们可以得出: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其发展与壮大产生于人类天赋的发展与精神的进步过程中,最后随着私有制与法律的形成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n卢梭得出这样的结论:“仅为实证法所认可的精神上的不平等,每当它与生理上的不平等不相称

  • 2、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读后感(3)篇

    普通而抽象的思想是人类铸成大错的根源。(卢梭)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卢梭认为是私有制,这也是社会和国家产生的最终原因,同时也是不平等产生的直接根源。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学说本质在于,一旦人类在自己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走了稍微巨大的几步以后,自然状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平等关系就受到了破坏。而在这条道路上每走新的一步,都导致了不平等的新的扩大。这就是卢梭在这本书里最核心内容。

    要重点说明的是这里的“自然状态”的理解,按照卢梭的意见,人类在通过一项契约建成他们的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但在以前,人类一直都是在自然状态中生活的,通俗说,即原始人,卢梭举出了很多原始人的生活例子说明“人性本善”,霍布斯把自然状态理解为“大家互相残杀”,卢梭和洛克一样,认为自然人是人们可能设想的最和平的人。怜悯心是“自然人”的唯一的心理机制。直到私有制观念产生……平等被打破。

    在《不平等》中,他同时更深刻认识到”强者对弱者的奴役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说白了,意思就是“如不先使一个人陷于不能脱离另一个人而生活的状态,便不可能奴役这个人”,这是一个社会阶级剥削另一个社会阶级的秘密,是不是很深刻?即剥削不是在建立于一种简单的暴力基础。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很重要基础。

    但卢梭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在《社会契约论》里,卢梭还是认为财产权是公民所有权利中最为神圣的一种权利,私有制是为社会契约的基础,而自称是卢梭继承者的那些参加法国大革命的人,也不是共产主义者。卢梭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中代表的还是小资产阶级。

    本书分析的挺精细和深刻,热情激动的词锋的锐利让人印象深刻,他写出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权威著作之一。这部杰作直到今天还感动着进步的人们的心。

    一切喊着个人应该为国家和社会而牺牲的,都是法西斯主义者

        作为法国大革命的“荣誉领袖”,卢梭的社会理论,对于十九世纪以后欧洲社会的变革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忏悔录》中的卢梭品行怪异,但作为一个平民代表,卢梭对于人类不平等起源的探究,还是精妙而深刻的。

        如文所述,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不平等,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又扩大了不平等的范围。

        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前进一步。

        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合理调配生产和分配诞生了国家——换种说法,国家的起源应该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

  • 3、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读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感触很大,让我思考了很多,卢梭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我们现在人的烦恼来源。卢梭从原始人的生活开始一步步推断出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源。首先讲到了人类语言的发明,其实发明语言就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用发明的语言来交流实现互相交流。然后就说明了人类一开始就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要早于人类的思考,人类通过同情心互相帮忙,从来不伤害其他人或者所有动物,人类的同情心是善良的,通过同情心人类就有了眼泪,自然赋予人类以眼泪,那是因为他赐给人类以最慈悲的心,原始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动物,不伤害任何生灵。在自然状态中,原始人也可以说是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不平等的存在,他们过着身心自由的生活。

    人类渐渐有了思考,渐渐有了想法,就这样人们开始有了欲望在这种欲望之下人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这样人们慢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就有了幸福感和追求幸福感。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悄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感人们开始伤害其他人,同情心渐渐浮云,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什么事都做出来了即使这种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然而,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就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富人和穷人之分,富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用各种方法压迫穷人,就这样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了,有了政府他们就用各种权力来获取财富,这种权力最终导致专制权力的出现,权力又导致各种法律的出现,他们用法律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过得舒服。

    卢梭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所以第一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第三阶段是奴隶和主人,而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状态为止。

    在卢梭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平等出现的原因,更能了解了我们人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

  • 4、 读《不平等的童年》有感

    读《不平等的童年》有感

    张迎春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看着题目就有吸引力,于是上淘宝买了它。拿到后急切地翻阅,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眼前浮现……看着这些真实的案例,我会情不自禁地把身边熟悉的家庭与书中的家庭一一对应,发现这些故事不是个案,而是全世界都相似……

    《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安妮特·拉鲁。它是一本社会学的作品。她和她的助手调研了美国的一个地区的12个家庭,深入到这12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并一一记录下来。她的研究揭示了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与贫困家庭教养儿童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为协作培养,后两者为成就自然成长。她的研究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源自于家庭的社会地位,并会影响到孩子及其生活的世界的联系,及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中产阶级家庭教养儿童采用协作培养。他们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组织的活动,例如篮球队、舞蹈、棒球队等,全家的生活和闲暇时间会根据孩子的活动安排来调整。这些孩子几乎没有自由活动时间。同时,这些家庭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工人阶级家庭与贫困家庭教养儿童采用成就自然成长。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放养。这些孩子有很多闲暇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同伴多为邻居和亲戚。他们很少或不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个别孩子有参加活动,也是父母觉得参加活动,会降低孩子学坏的几率。父母和孩子不讨论活动,对孩子使用指令性语言。

    协作培养下的孩子学会了发扬和珍视自己的个性,看起来更加自信。但是这些孩子个个看上去都疲惫不堪,家庭生活大多时候都十分狂乱(孩子多,活动多,经常会有时间冲突)。这种儿童教养方法既带来强大的优势,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成就自然成长下的孩子学会了自娱自乐。他们发明了各种游戏,也从来不抱怨没意思,身上似乎有无限的精力。他们渴望参加有组织的活动。他们与亲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这些孩子走入陌生环境和人群会显得局促和不自在。

    这两种教养方式各有长短。

    这两种教养方式真切地存在我们的身边。城里的家庭更多采用协作培养,一般孩子课余要参加四五种有组织的活动;乡下家庭更多采用成就自然成长,一般孩子几乎没有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我来自农村,读师范时,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什么活动都参加不了,很羡慕有特长的同学。有些来自城里的同学他们几乎都有一技之长,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就多,胆

  • 5、 银行员工《代价》读后感

    银行员工《代价》读后感

    银行员工《代价》读后感  银行员工《代价》读后感 物腐虫必生,贪欲毁前程。防危杜渐而禁于未然,沉重的代价是强烈的警示。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件,不仅给建行资金造成重大风险和损失,还严重损害、败坏建行的形象和声誉;案件的处理不但严惩了涉案人员,还严肃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案件还对涉案人员的家庭、亲情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重创。代价之大,令人痛心。案件发生的主要根源是他们没有守住自己的工作伦理,把建行优越的工作当作腐败的温床。 《代价》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就是——立足本职、善待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素质和能力是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只有时时强化学习,才能成为业务能手,才能成为驾驭风险的高手。关键要勤于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坚决抵制有驳于法律的事情,认清罪与非罪、违规与违法的明确界限;要时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升华,塑造阳光心态,不要去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时刻更新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度,不断提高实际工作中风险控制能力。 二、立足本职,倍加珍惜建行荣誉,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懒散,见异思迁,不履行职责,就会失去诚信和信誉,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促使我们进步的动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更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是每一个人对工作、同事的一种情感体验。“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领导在时努力工作,领导不在时仍然勤奋;独自工作时兢兢业业,集体工作时依然勤勤恳恳;有荣誉的工作愿意做,没有荣誉的工作也争着做,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处处体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把工作做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对待建行的事业就像对待自己的恋人和眼睛一样,充满热情,倍加珍惜。专心善待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积极主动、乐观进取、勇于负责、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三、从我做起,不断强化约束力,做遵规守纪的典范。知易行难,贵在执行。有了好办法、好措施就应该去全面贯彻落实。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执行不到位,使规章制度失去“生命力”和约束力成为一纸空文,是案件发生的主要根源。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吸取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荣誉,不能因
  • 6、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

    《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来源于网络,欢迎阅读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读后感。

  • 7、 关于代价读后感

    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么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问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反正那个传说是这么讲的。” 留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每每回味起,总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我是拉尔夫。深爱梅吉的拉尔夫。

    从一开始就爱,爱到生命的完结时刻。我恨自己是一名教士,在我去天堂的那一刻,在梅吉的臂弯中,我是多么虔诚地希望一切能够从头再来,我宁愿放弃现有的一切权势与名望。不为别的,只为与梅吉长相厮守。 我想起了我们最快乐的那段时光,在德罗海达,梅吉只是个孩子。在那年基兰博娱乐会和野餐赛马会上,我和梅吉来到了一个宽阔的水坑前,我转向一直紧紧地和我拉着手的孩子,弯下腰对她说:“我没有穿披风来,亲爱的梅吉,因此我不能当你的沃尔特·雷利爵士……”。我说:“我不能让我最喜爱的姑娘弄上满鞋泥浆,对吗?” 我抱起梅吉,毫不费力地把她夹在后腰上,趟过了水坑。 梅吉长大后我跟她的对话再也没有这种别样的感觉。尽管我一如既往地爱着她,甚至更深。我很怀念那段时光。梅吉就像是个极需要我保护的柔弱的小生命,让我怜惜不已。 从我成为教士的那天起,我就不断地为别人做弥撒,一直到最后一次为我亲爱的儿子。直到我死之前才明白,原来最需要忏悔的人是我自己。我不忠不义。不忠于教会,不义于梅吉。拉尔夫啊,知道什么叫报应了吗? 我不想离开梅吉,可我必须去天堂了,或许我更应该去地狱。梅吉,宽恕我吧。我是梅吉。深爱拉尔夫的梅吉。

    我第一次看见拉尔夫向我走来的时候,“他那件长法衣使他显得像个古时候的人物,仿佛他不是像常人那样用脚走路,而是像梦幻中的人,飘然而来。扬起的尘土在他的周围翻滚着,在落日的最后余晖中显得红艳艳的。他似乎没注意到自己的哔叽长袍拖在尘土之中,迈步越过了我的兄弟,蹲下身来,用双手搂住我,那双手坚定、柔和,充满了友爱。‘啊!你是准啊?’他微笑着,

  • 8、 冲动的代价读后感

    看完《小学生心灵鸡汤之成长》我收获了许多生活中的哲理,明白了如何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本书精选了较耐人寻味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犹如生活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辑——用心沟通,是成为人气高手的秘诀中的“风中的羽毛”。“风中的羽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女孩由于一时冲动说错了话,伤害了自己多年的好友。后来她后悔了,她拜访了一位老人。老人教她拿出心爱的羽毛枕头,每个剪个小口。在每家台阶上放一片羽毛。完成后老人又叫她重新捡起来。女孩明知不可能,因为有的羽毛已经被吹走了。同时她也明白了一切事情都将无法回复到以前了。

    最后老人说:“永远不要忘了,你的每一句话,都像风中的羽毛,一旦说出口,任何的努力——不管这种努力是多么地发出肺腑又真心实意,都不能再将这些话收回来了。所有当你在所爱的人面前张口说话时,一定要掂句量词地想好每一句话啊。”从这篇文章我还想到了我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在我在故乡读书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孙晓彤的好朋友。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对晓彤说今天中午在中心花园等我,因为我值日也许会晚些到。她笑着答应了。那天中午12点多我值完日我飞跑到中心花园。可是迎接我的是沙沙的足音,凉凉的秋风,那里并无一人。从那以后,我开始讨厌她了。一天早上,她走到桌前,好像要说什么似的可又不说话,我也不理她。这时,我的死对头跑过来对她说;“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不跟她玩了吗?走!”我一听,气死我了。我大声地对她说:“孙晓彤,你不讲诚信,我讨厌你。”说完我看她一直摇头又不说话,我转头走了。那天下午,我就开始后悔了。自己也许伤到了她的自尊心,我是怎么了她不是别人。她是我的知己孙晓彤啊!就这样,从此我们两中间堵了一面墙。

    我就像风中的羽毛中的那个女孩。当时只想发泄自己的不爽,而伤害了自己要好的知己。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在地面上的水,永远不可能再收回来。语言对人的伤害,虽然没有伤口,但却能深及心灵。在我们心生怒火的时候,如果能多一份克制,多一份忍耐,控制好我们的语言,身边就会多一份和谐,少一份伤害,多一份宽容,少一些泪水。

  • 9、 代价读后感作文2100字

    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么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问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反正那个传说是这么讲的。”留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每每回味起,总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我是拉尔夫。深爱梅吉的拉尔夫。

    从一开始就爱,爱到生命的完结时刻。我恨自己是一名教士,在我去天堂的那一刻,在梅吉的臂弯中,我是多么虔诚地希望一切能够从头再来,我宁愿放弃现有的一切权势与名望。不为别的,只为与梅吉长相厮守。我想起了我们最快乐的那段时光,在德罗海达,梅吉只是个孩子。在那年基兰博娱乐会和野餐赛马会上,我和梅吉来到了一个宽阔的水坑前,我转向一直紧紧地和我拉着手的孩子,弯下腰对她说:“我没有穿披风来,亲爱的梅吉,因此我不能当你的沃尔特·雷利爵士……”。

    我说:“我不能让我最喜爱的姑娘弄上满鞋泥浆,对吗?”我抱起梅吉,毫不费力地把她夹在后腰上,趟过了水坑。梅吉长大后我跟她的对话再也没有这种别样的感觉。尽管我一如既往地爱着她,甚至更深。我很怀念那段时光。梅吉就像是个极需要我保护的柔弱的小生命,让我怜惜不已。从我成为教士的那天起,我就不断地为别人做弥撒,一直到最后一次为我亲爱的儿子。直到我死之前才明白,原来最需要忏悔的人是我自己。我不忠不义。不忠于教会,不义于梅吉。拉尔夫啊,知道什么叫报应了吗?我不想离开梅吉,可我必须去天堂了,或许我更应该去地狱。梅吉,宽恕我吧。我是梅吉。深爱拉尔夫的梅吉。

    我第一次看见拉尔夫向我走来的时候,“他那件长法衣使他显得像个古时候的人物,仿佛他不是像常人那样用脚走路,而是像梦幻中的人,飘然而来。扬起的尘土在他的周围翻滚着,在落日的最后余晖中显得红艳艳的。他似乎没注意到自己的哔叽长袍拖在尘土之中,迈步越过了我的兄弟,蹲下身来,用双手搂住我,那双手坚定、柔和,充满了友爱。‘啊!你是准啊?’他微笑着,问我。”我觉

  • 10、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篇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题记:人是生而自由的,很多人自以为是别人的主人,事实比起别人来,他是更大的奴隶卢梭

    本文是作者对于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理性分析,以对人类本初状态的假设相对完全平等为基。提出了不平等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二是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这一贯穿全文的基础论据。然后随人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平等是从我们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能的进步中或得力量和成长的,并且是因私有制和法律的制定而终于变为持久的和正当的。

    我认为,本文的目的是问题的提出,是是什么,为什么的范畴,而非为解决问题,即应该是什么的内容,所以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只能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散发出的零散的理性之光以及其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

    首先,谈谈对我启发最大的一个观点需要依赖的人不是强者。显然,当所有的人都不需要依赖任何因素而独立生存时,不平等的出现就是天方夜谭。而经验告诉我们对这句话做绝对的理解显然是不对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将其稍作改变,认为依赖程度与这个人的强大程度成正比。记得张治禹老师(外聘婚姻法老师)认为婚姻关系是一种风险契约关系,以双方需要彼此的依赖为合意,进而说凡是结婚的人都是不真正强大的人。对此我很同意,并愿做近一步延伸,我认为,一切思想上的寄托,比如信仰,理念,以及对于亲人社会的依赖等,都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心中还存在脆弱的一面。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失去亲人后会一下子就变成熟了。但上述的推理都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之中不可能有人是绝对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记得张千帆教授曾说过:在这个充满各种观念的时代,我们总得信点什么。我以为这是张教授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和无奈的感叹,因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潘多拉魔盒,弱者在其中迷失,而只有强者才可能在其中生存,(但我主观臆断这样的强者是不应存在)所以那些次强者为了避免迷失,在其中选择了一种支持的理念并终始不渝的坚持到死。这里,对我们有用的一个推论是,在研究时不迷信权威,即我们所说的法学批判主义,看什么都不要有先入为主正确的观念,应当先质疑再分析然后对有问题的再批判,人文科学的知识增量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正确产生,同样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有用的,权威就一定不可质疑吗?当然可以,如果全民都迷信权威的话,哪里来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上一假设成立的话,直接导致的是人民的愚昧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03-3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5-18

  • 2021-08-28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7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11-06

  • 2021-07-27

  • 2019-10-24

  • 2023-03-26

  • 2021-08-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0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
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2024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范文,不平等的代价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