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 > 地图 >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2024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相关栏目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热门栏目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推荐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

(共 2346 篇)

  • 1、 不平凡的春节作文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开始,世界各地动荡不安,噩耗不断敲击人民的心。本该热闹非凡的新春佳节,中国却不得不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型冠状病毒如洪水猛兽般侵蚀人的身心。

    这个春节,病毒掠走大街小巷的人,口罩遮挡人们嘴角扬起的微笑,互联网上人潮拥挤,新年的钟声好似在空城中敲响。因病毒肆虐,众人安分在家,电子设备更加成为大家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而随各大媒体的相继报道,防御工作广泛宣传、实况积极更新的同时,铺天盖地的爆料令人难辨真伪。有人说:舆论是为了诊断并治愈社会的问题而存在的。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但可以掌控自己的内心、支配自己的行动。比如当我们面对屏幕里的人心惶惶之时,可以动动手指,为正向引导舆论出绵薄之力,这又何尝不是在为这场战争做贡献呢?

    年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春节联欢晚会热闹而隆重,各类节目精彩纷呈,这样一场视听盛宴,有太多人难以安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那场没有彩排的节目令人潸然泪下的同时,又让多少人觉得餐桌上的年夜饭不再可口,网络上的段子索然无味。因为我们都在牵挂着一群天使,都忍不住担心奋斗在一线的他们有多辛苦,家属又有怎样的心境?可是被守护的我们,决不能把自己困在浑噩中,也只有我们这些安逸的生者可以努力让他们死得其所。因此不妨借这场磨难多一份审视、多一份思考。比如观察周围的人面对舆论的态度,让不仁不义之人渐渐露出马脚,看心系国家之人更加光明磊落;比如对新闻报以严谨的态度,虽然面对嘈杂的声音我们难以明辨是非,但可以相信,将个人利益建立在民族痛苦之上的人们终将得到审判,一心扑在流量上的舆论制造者们最后也会被反噬

    无论疫情怎样发展,舆论如何席卷,我们依然身处伟大的时代,身边依然被温暖包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配合、支持政府,热切响应、积极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组织募捐。我们对幸福的渴望可能会因不测而黯淡,可也正是此时,华夏儿女的光辉更加闪耀,有那么多的天使在用生命与自然博弈,连他国都在为我们加油,我们自己又怎能认输呢?

    无可否认,人类曾对大自然犯下滔天罪行,眼下究其根本,或许正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只不过部分人的债,现在让所有人买单;部分人种下的恶果,如今要无私无畏之人赴汤蹈火。我们有血有肉,可以批评食野味的人,可以批判海鲜市场的管理。我们可以哀叹,千万个解开封印在蝙蝠体内病毒的人都换不回这场战役中的任何一位牺牲者;我们可以追溯过往

  • 2、 不平凡的心-----读邓稼先有感作文450字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感恩的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生命来报答她,尽自己的所能保卫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怀揣感恩的心,一起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贡献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不轻言放弃的心。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是啊,如果在半路轻言放弃,怎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有时,正因为个人的坚持,才使一件事得以圆满。也许,只有锲而不舍,才可以金石可镂吧!让我们怀惴不轻言放弃的心,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不懈努力吧!

    不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不自傲的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人不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让我们怀揣永不自傲的心,像邓稼先一样默默为祖国奉献吧!

    一平凡的心,是一颗永远无私奉献的心。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的人间,这首歌曾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是的,爱就是奉献,她的前提是无私。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怀揣永远无私奉献之心,像邓稼先一样为祖国的富强而迎难直上吧!

    徐晓琦

  • 3、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一)

    100年以前,中国正处在5000年最贫穷、最黑暗、最落后的时代,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中法战争在这样混乱的时代下,一个伟大的人诞生了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于1948年--1950年到美国,仅仅一年时间,就获取了博士学位,被称为是娃娃博士,不久,他回到了祖国,设计并制造了原一子一弹与氢弹,还成功爆炸了,让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玖完了这篇文章,顿时让我震撼了。中国那么贫穷的国家竟然在3年之内研究出原一子一弹和氢弹,美国也是用了7年时间,这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不是软弱的。邓稼先是功劳最大,被张一爱一萍将军授予两弹元勋的称号。但是,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表现。有一次,投放原一子一弹失败了,邓稼先深知危险,还不顾一身地冲上去,用手检查原一子一弹的碎片,可是,邓稼先却受到了核辐射的致命伤害,得了癌症。为了大局,邓稼先不顾自己,这是多么伟大呀!最后因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了。

    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祖国越来越强大。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二)

    今天,我把作业做完,就拿起一本书看,我看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这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起来。

    在战争时期中,有一个人叫邓稼先,一次,国家需要他去做发明原一子一弹、氢弹这个工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准备有关模型,不断地做试验。为了发明,他的身影始终在第一线,在战争最困难的地方,所以,工作进展十分快,1964年10月16日,神州大漠上升起一朵蘑菇云第一个原一子一弹爆炸成功!他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的实力。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氢弹又爆炸试验成功!

    玖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邓稼先不畏困难、勇于拼搏那种可贵的一精一神。我由衷地佩服他。此时此刻再想一下自己,平时一妈一一妈一叫我干点家务活,我还总是叫苦连天,耍个小聪明,找个理由混过去。而在学习上也总是马马虎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决定从今以后,不再偷懒,做个一爱一学习、一爱一劳动的人,将来一定要为祖国做个栋梁之才。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三)

    今天我学完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邓稼先两弹之父是如何工作的,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为我们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邓稼先不怕艰险、工作艰苦,当他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一片庄稼地

  • 4、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2020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2020(一)

    100年以前,中国正处在5000年最贫穷、最黑暗、最落后的时代,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中法战争在这样混乱的时代下,一个伟大的人诞生了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于1948年--1950年到美国,仅仅一年时间,就获取了博士学位,被称为是娃娃博士,不久,他回到了祖国,设计并制造了原子弹与氢弹,还成功爆炸了,让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读完了这篇文章,顿时让我震撼了。中国那么贫穷的国家竟然在3年之内研究出原子弹和氢弹,美国也是用了7年时间,这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它证明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不是软弱的。邓稼先是功劳最大,被张爱萍将军授予两弹元勋的称号。但是,也是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表现。有一次,投放原子弹失败了,邓稼先深知危险,还不顾一身地冲上去,用手检查原子弹的碎片,可是,邓稼先却受到了核辐射的致命伤害,得了癌症。为了大局,邓稼先不顾自己,这是多么伟大呀!最后因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了。

    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也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祖国越来越强大。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2020(二)

    今天,我把作业做完,就拿起一本书看,我看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这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读了起来。

    在战争时期中,有一个人叫邓稼先,一次,国家需要他去做发明原子弹、氢弹这个工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准备有关模型,不断地做试验。为了发明,他的身影始终在第一线,在战争最困难的地方,所以,工作进展十分快,1964年10月16日,神州大漠上升起一朵蘑菇云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他向全世界证实了中国的实力。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氢弹又爆炸试验成功!

    读完这一篇文章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邓稼先不畏困难、勇于拼搏那种可贵的精神。(.org)我由衷地佩服他。此时此刻再想一下自己,平时妈妈叫我干点家务活,我还总是叫苦连天,耍个小聪明,找个理由混过去。而在学习上也总是马马虎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决定从今以后,不再偷懒,做个爱学习、爱劳动的人,将来一定要为祖国做个栋梁之才。

    读邓稼先有感400字2020(三)

    今天我学完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邓稼先两弹之父是如何工作的,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为我们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邓稼先不怕艰险、工作艰苦,当他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一片庄稼地,而科技

  • 5、 读《邓稼先》有感800字

    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邓稼先》这一课。原来我连邓稼先都不知道是谁,老时间晚了这一课之后,我深感惭愧,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因学习他的精神,将他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 6、 读《不平凡的辣椒》有感

    读《不平凡的辣椒》有感

    卢铭杰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不平凡的辣椒》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一个叫佚名的人,一天清晨,他突然在阳台上发现有点新绿,仔细一看,原来是几棵细细小苗,那么青翠,那么柔嫩,仿佛一碰就会流出水来。哦,这不是我把洗辣椒的水泼到土盆里时,水里漂着的那些种子吗?居然发萌了,真有趣。

    第二天,下了一场雨,小辣椒好像长高了,不多日子,它竟开了一朵朵雪白的小花,迎着阳光,把不大的阳台点缀得生机勃勃,招来一些蜜蜂在阳台上飞来飞去。

    过了几天,小辣椒苗又变了,雪白的小花谢了,结出一个个小辣椒来,绿绿的,尖尖的,你挤我,我挤你,好热闹啊!

    又过了几天小辣椒渐渐的由绿变红,像过节时门前着的红灯笼,客人来了,妈妈特意摘了些做辣子鸡丁,让他们尝尝,我则得意地讲上几句这辣椒的奇特、有趣的来历,客人笑了,我们也笑了。

    作者注意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既写了辣椒的生长,又写了小蜜蜂光临和家人对它的照顾,我要向他好好的学习。

  • 7、 读《邓稼先》有感600字
    虽然在读这篇课文之前,我知道邓稼先,但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值得我去佩服、去学习的。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个了不起的人。且不说在当时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如何与工人一起盖房子,也不提当时没有外援、工作艰巨的窘迫情景,就说说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工作的吧!如果换成我,一个刚从美国毕业的高材生、博士生,竟然落魄到连资料都没有的境地,肯定立马拍屁股走人。还从头开始?不可能!而邓稼先却留下来了,不仅完成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还鼓舞了身边的年轻人。这对我来说肯定做不到,不能与亲人联系,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埋没在沙漠里。而邓稼先做到了!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如果我可以坚持到这一刻,那么我也会自豪的,甚至对自己的一生也很满足了。可邓稼先,他觉得还不够!1967年6月17日,邓稼先及其他工作人员研制的氢弹再一次成功地爆炸了!而邓稼先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你能连续好几年不与家人见面、不与他们通话吗?你能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停地奔波于危险地带吗?还是你能为了一个细小的疑点用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算九次吗?虽然邓稼先因患癌症与世长辞,可作为中国一块重要的里程碑,他会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 8、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一个时代折射出一代人的命运,那么,70年代初到80年代,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的命运,又是怎样与命运进行抗争,是怎样的人生观赢得了喝彩。让我们从《平凡的世界》找答案吧。

    ——题记

    最近读完了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感触颇深。

    这部书所描写的大背景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离我的生活比较遥远,很想了解一下过去,曾经问过妈妈、姥姥,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姥姥则用一句话概括:"文化大革命后,一切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看完这部书,我了解了,那种从潜移默化的变化,忽然变得十分快速,转眼间,80年代的中国与昔日有了巨大的变化。

    全书主人公有许多,首先是孙少安,一个气血方刚的男子汉,文革后在村中首个开办工厂的人,他创办的砖厂,快速盈利,可因为在扩张后用人不当,烧的砖均用不成,断的断、烂的烂,砖厂,倒闭了,贷的款,还不起,他曾经灰心丧气,但却又敢于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勇敢、坚强,这是不可言说的。妻子贺秀莲也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一再的鼓励支持丈夫孙少安,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可是,命运总是对人不公,事情,看似顺利,可又不顺,妻子,却因过度劳累而患上了肺炎,后发展成了肺癌,看着身边奄奄一息的妻子,不难理解孙少安的心情,痛苦、悲伤!

    其次是孙少平,也是一个不怕吃苦敢于挑战逆境的男子汉,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积极向上,乐观善良,浑身充满正能量,最初是一名初中教师,却因学校的解散,被迫离开,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去了黄原县城打工,最初背麻袋,肩膀、脊背被一次次磨烂,疼痛,他却咬着牙,坚持下去。每月赚的钱,他却毫不吝啬的取出大半给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后来他到大牙湾煤矿打工,每天在漆黑的环境中工作,他却丝毫不嫌弃,他坚持着、努力着,最终因出色成为了班长。田晓霞被他的坚强打动,很是爱慕他,田晓霞,一名正义大胆的记者,一位地委书记田福军的女儿,就在与孙少平约定好去见面之前,因为一场大水灾,她去采访,为了就一个小女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边阅读,一边在想:为什么田晓霞不让做官的父亲把孙少平调出大牙弯?或许愿意很简单:"她不愿麻烦自己的父亲,那个时候做官的人都较清正廉洁的,不会以权谋私罢了。"孙少平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上苍无情的带走了田晓霞,留下的只有田福军给他的三本日记,他读着,仿佛看到有着男孩子般性格的田晓霞,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时光不

  • 9、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看似平凡的不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地矿工程处 王洪海

    《平凡的世界》是文学家路遥的作品,它对我的意义非凡,是我学习写作的启蒙,是我渴望了解这个世界最早的启发,它对我原有的浅薄的价值观,世界观给予了重创,他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除了物质、名利之外还存在着朴实的奋斗,命运的抗争,社会的奉献,亲情的无私,爱情的伟大。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平凡的世界,不甘平凡的人。

    这本小说通过重点人物在特定背景下成长经历描绘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末期至改革开放初期陕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巨大变革,文章笔法轻淡,看似涓涓细流,点滴积累却能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把事件描绘的大气磅礴,当你闭眼回味,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金波等等一个个人物浮现眼前,主席去世、粉碎"四人帮"、生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抗洪抢险等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情历历在目。

    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这场巨大变革的推动者,决策者,不是轰轰烈烈的伟人、弄潮者,他们只是这场社会变革中微小的存在,是这历史的变迁最好的体现者。

    那是我父辈经历的时代,一个动荡而又激情的年代,一个贫穷却又丰富的年代,一个蒙昧但又纯洁的年代,一个令人神往却又望而却步的年代。苦难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繁重的劳动,吃不饱饭的身体,没有希望的日子,身心被束缚在了这一片给人希望最终让人失望的土地。小说中最初孙少安带领着村生产一队搞年产承包责任制时受到阻挠,最后在大形势要求下,也只有一队搞生产责任制,当一队的人民通过承包制吃饱了饭真正受益时,其他人才走向了这条他们认为的"资产主义"道路。当变革袭来,这些苦难人的犹疑,阻隔,彰显了他们的惊慌与恐惧,当一个时代被否定,他固有的支持阶层的不甘就汇聚成这场变革最深层次的障碍,能够带来这冲破枷锁力量的还是劳苦大众对更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诉求与渴望,这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想要走向希望的最根本的原因。

    勤劳就是财富,这是这本书中最直观的表述,当改革开放到来,土地承包到了个人,农民从土地从收获比以往更多粮食,他们再也不会被束缚在这片土地上,他们需要创造更多的价值来适应社会转变后丰富多彩的生活状况,也就是说在解决了"吃饱饭",这个根本问题后,他们要目光聚焦在"穿、住、行、乐"等其他问题,要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更多的财富,这是单纯的土地种植远远不能给予的,这就是需要更多的劳动,去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是小说中提到的搞

  • 10、 观《邓稼先》电影有感
    观《邓稼先》电影有感 初21班肖罗辉 丝尽蚕亡,毕生奉献;烛泪成灰,不言回报;忤视冷风,初心依旧;视死如归,心系祖国…… ——致邓稼先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有多少财、权、势。而在于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做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而邓稼先正如其言所说…… 邓稼先1924年6月24日出生于安徽,1948年10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去美国留学,1950年8月回国,回国后1956年加入共产党,1980年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修物理系,逝于1986年7月29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邓稼先一迈入核弹所,那就成了他单身二十几年的,绝对保密的生活之地,二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二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二十几年的不卑不亢,在他们眼里,仿若一夜幻梦;而在常人眼里,确实难以想象的遥不可及。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那种令人敬畏的坚韧不拔之志向吧!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小,见识短浅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满足后容易死人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前进的理由,而邓稼先不着眼于现在,更放手于未来,远行于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今日的丰功伟绩,才有了今日的永垂不朽,才有了今日的流芳千古。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邓稼先深知他肩上的责任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心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放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愈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的社会,中国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其它的国度,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落后人家太远,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努力,一次核弹试验,因许久未见有反应,邓稼先不顾万人阻挡,只身一人去检查,因为发生了核泄漏,邓稼先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稼先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他毕生为国家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 2019-11-0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3-05-3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11-11

  • 2022-12-12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3-12

  • 2023-05-13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10-17

  • 2023-01-11

  • 2019-11-06

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2024读不平凡的心邓稼先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