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2024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范文大全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推荐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

(共 8547 篇)

  • 1、 《冬眠的爱》读后感1500字2024
    蛰伏?首先说说什么是蛰伏,蛰伏原本是一种动物,给人的感觉是沉睡,冰冷,冷漠,无视,假装的掩饰隐藏自己某些方面。 《蛰伏的爱》一文分三个片段完结,作者浓墨染君尘所写,从他和玉林的相遇,相知,相爱到不能相守,越看越揪心,不禁让人心疼,结局更是不尽人意,现实太过于残忍,往往不给我们留余地,明明相爱却要阴阳相隔,有缘无份,但愿他们来生再续前缘。 爱情挣扎到最后玉林还是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世界。给他留下了无尽的思念、痛苦和孤独,也许玉林在天堂的某个地方静静的守护着他。也许会有人觉得他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五年的时光他们好不容易可以在一起了,到最后变的一无所有,人财两空,非常的不值得。我只想说,在爱情里没有所谓的值得与不值得,爱本身就是一种付出,相爱的两个人总会有个人付出的多一些,我个人喜欢这种不离不弃,撕心裂肺,同甘共苦的爱情。 爱情总会让人变的疯狂,迷失自己,不顾一切,傻傻的为对方做任何事,爱情里没有对和错,只有爱只有毫无保留的付出;爱情看不见摸不着,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滋味,爱的越深越无法自拔。爱不仅仅是单纯的爱,爱还是一种信仰;爱是一种责任;爱是无怨无悔的牺牲。就好比浓墨染君尘,他没有因为玉林生病带来的经济压力,选择逃避,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他的家境条件并不好,但他还是勇敢的选择了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面对,没有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她,一直默默的守护她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他给了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玉林虽然在化疗的过程中被病痛折磨着,但是她是幸福的,有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爱人,守在她的身边,我想她走的没有遗憾,最遗憾莫过于不能厮守到老。 我喜欢《甄嬛传》里头的沈眉庄,一个非常善良倔强,正直的女子。因为看透了宫廷里人情冷暖,疏远帝王。正是这份疏远,让她认清了自己,在她得瘟疫的那段日子里,是温太医的悉心照料,让她得以康复,保住了性命。她喜欢上了温太医,为他欢喜为他忧,为了可以见到温太医她伤害自己。然后请温太医来问诊,温太医每日送来的汤药她故意不喝,偷偷倒掉,只为手上的伤好慢点,可以天天见到温太医。且不说结局,光这一小段故事都让我很感动。在爱情面前,她又何错之有!在爱情的面前玉林又有什么错,她也想有个健康的身体;也想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可是,人的生命如此的脆弱,谁能预料到明天所发生的事情。也许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传来噩耗。 从《蛰伏的爱》里面的
  • 2、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1500字

  • 3、 读后感1500字《我的爱如此麻辣》

    永不流逝的飨宴

    为什么就连死亡也离不开吃的?这种时候,谁还会想吃东西?一旦爱上麻辣火窝的人是不会变心的。只会愈吃愈辣,吃上了瘾,然后发现它的好,再也离不开它。深情不见得一定要用复杂的东西去证明,就好像考验一个厨师的,往往是最简单平凡的食材。

    光阴把曾经的苦涩化作日后的笑谈,岁月也抚平了青春的躁动。在这里,学习放下心中的执着,明白贪欲痴爱的苦,没有圆满,真正体会到到事如春梦了无痕。

    因为有情,因为无法割舍,才会又再一次在轮回中颠沛流离。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

    以上摘自张小娴《我的爱如此麻辣》如果说,看这本书是吃一顿饭,那么这顿饭,就是一顿再普通不过了的饭。和父母围在一起,圈起令人垂涎的饭菜,热腾腾的,三五姐妹,筷子在飞舞。没有女人的矜持可言,一切都那么的自然,理所当然的放松。聊班上的新绯闻,或者爆一下姐姐的小心事,引来一阵娇斥,和父母甜甜的温馨的笑。一顿普通的饭,却如此令人满足,令人憧憬。吃饭,因为是人,所以吃饭不仅仅是为了裹腹,吃的多的是那份萦绕在你我之间的温情。但是,快乐让我们忘却了飘荡在饭菜上的热气会在不经意间消散,饭桌前娇笑的身影会一个个离开。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诉尽所有的无奈。为什么人总是在失去了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为什么人总会认为逃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人总会在离去之后才会吐出隐含在心底的爱意。

    让时间,再倒回一点,一点而已,好不好?多么的卑微,多么的无奈,多么的自责。

    日月星辰,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为什么人到了最后,才把所有的不甘寄托给下一个轮回?夏亮给他的女儿们开了多么大的玩笑啊。一个不好笑的玩笑。以死开始,以死结尾。张小娴好像跟我们玩游戏一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根棒棒糖,但是,就在甘岩遇着刚刚(粤语),我们在撕开糖纸的那一刻,糖掉在了地上。呵。好像人生就如此的短暂,和脆弱。所有拥有的似乎还不够,不够,却在恍然间,离开了这个我们又爱又恨的人间。菩萨给我们开的一个很大的玩笑,把一切的美好都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掐掉。没有只字半语留下,就好像夏如星的爸爸一样,说走就走。其实想来,挺无情的。多次被戳中泪点。跟经历有关吧。死脑筋的女人!外婆病了,上两天,我妈今天告诉我的。并且下令立马打电话问候。然后,接着是看了这本小说,无奈的巧合。有时会觉得,小说,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跟外婆聊了一会,熟悉的话语,熟悉的情景。现在最怕的是听到她说我眼前一黑腿一软之类的

  • 4、 《冬眠的爱》读后感1500字
    蛰伏?首先说说什么是蛰伏,蛰伏原本是一种动物,给人的感觉是沉睡,冰冷,冷漠,无视,假装的掩饰隐藏自己某些方面。 《蛰伏的爱》一文分三个片段完结,作者浓墨染君尘所写,从他和玉林的相遇,相知,相爱到不能相守,越看越揪心,不禁让人心疼,结局更是不尽人意,现实太过于残忍,往往不给我们留余地,明明相爱却要阴阳相隔,有缘无份,但愿他们来生再续前缘。 爱情挣扎到最后玉林还是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世界。给他留下了无尽的思念、痛苦和孤独,也许玉林在天堂的某个地方静静的守护着他。也许会有人觉得他付出了那么多,经历了五年的时光他们好不容易可以在一起了,到最后变的一无所有,人财两空,非常的不值得。我只想说,在爱情里没有所谓的值得与不值得,爱本身就是一种付出,相爱的两个人总会有个人付出的多一些,我个人喜欢这种不离不弃,撕心裂肺,同甘共苦的爱情。 爱情总会让人变的疯狂,迷失自己,不顾一切,傻傻的为对方做任何事,爱情里没有对和错,只有爱只有毫无保留的付出;爱情看不见摸不着,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滋味,爱的越深越无法自拔。爱不仅仅是单纯的爱,爱还是一种信仰;爱是一种责任;爱是无怨无悔的牺牲。就好比浓墨染君尘,他没有因为玉林生病带来的经济压力,选择逃避,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他的家境条件并不好,但他还是勇敢的选择了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面对,没有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她,一直默默的守护她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他给了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玉林虽然在化疗的过程中被病痛折磨着,但是她是幸福的,有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爱人,守在她的身边,我想她走的没有遗憾,最遗憾莫过于不能厮守到老。 我喜欢《甄嬛传》里头的沈眉庄,一个非常善良倔强,正直的女子。因为看透了宫廷里人情冷暖,疏远帝王。正是这份疏远,让她认清了自己,在她得瘟疫的那段日子里,是温太医的悉心照料,让她得以康复,保住了性命。她喜欢上了温太医,为他欢喜为他忧,为了可以见到温太医她伤害自己。然后请温太医来问诊,温太医每日送来的汤药她故意不喝,偷偷倒掉,只为手上的伤好慢点,可以天天见到温太医。且不说结局,光这一小段故事都让我很感动。在爱情面前,她又何错之有!在爱情的面前玉林又有什么错,她也想有个健康的身体;也想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可是,人的生命如此的脆弱,谁能预料到明天所发生的事情。也许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传来噩耗。 从《蛰伏的爱》里面的
  • 5、 《先谋生,再谋爱》读后感1500字

    从拿到这本书开始,反反复复读了三遍,读后感也是零零散散的写,每次有点想法就写一点儿,可能也不是那么的连贯完整。

    我们总说书读万遍,其意自现,我想是没错的,可能是我的生活阅历不够,或者说我从小到大被呵护的太好,到现在我家林哥也是各种迁就我,接触的社会太少,书中的有些情感是我还不能体会的,我只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去琢磨。

    前前后后想了很久,有很多想说的,却也不知从何说起,所以就总结了两点想对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女性朋友说:

    我记得,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说的是宁愿坐在单车上笑,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然后持不同意见的人说的是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上笑。我觉得这两句话也很适合这本书,也是谋生与谋爱的话题。在谋生与谋爱的先后顺序上,绝大多数男人都会选择先谋生,再谋爱,而绝大多数女人都会倾向先谋爱,再谋生。

    可是姑娘,先谋生,谋好生,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对于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你可以在体面职业的滋养下,过上体面的生活,生发出体面的情绪,做出体面的行为。可以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甩我所甩;可以自由地行走,有尊严地拒绝;可以让自己的外貌、气度、品味、眼界、心胸天天向上,成为人堆里最耀眼的那一个。更可以在爱情面前一起貌美如花,共同挣钱养家,给足自己安全感,不屈服于任何一种你不屑的规则,不为任何一种情感之外的理由结婚。

    或许有些所谓的过来人会告诉你,并不是你越来特独立越出色就会遇到越好的爱情和男人,直白一点就是说你眼界太高,太挑剔了,可是,反过来想想,难道你不独立不出色就能遇到更好的爱情和男人了吗?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姐姐,在我看来她很完美,很优秀,有点像女强人,可是她还没谈男朋友,一直让我妈操碎了心,可是我姐说,在还没有遇到对的人之前,一定要强大自己,以后遇到了,如果他条件好,我不觉得高攀,条件不好,我们有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一个女人因为自己而没人爱,那你以为她柔软她顺从她依赖,爱她的人就多了吗?说你太优秀了,导致没有男人配得上你,没人敢追求你,这个推论是不成立的。

    所以,还未结婚的姑娘,首先要把自己过好,不再患得患失讨谁欢喜,不再畏首畏尾害怕困难,不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能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独立的女人,外表柔软,内心硬气地生活。好生活就在眼前,好爱情还会远吗?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做公主的二十多年只是人生的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最复杂的应该就是结婚后的生活吧。爱情、事业、亲人、

  • 6、 《在爱中升华》读后感1500字

    由于最近事物繁多,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品读海灵格大师《在爱中升华》一书,所以在开课前大致浏览了一遍,期间不停的赞叹,这书实在是太好了。

    虽然只是匆匆浏览,但在看的过程中,还是不断地被海灵格的洞见冲击着。这是一本关于家庭、爱情、婚姻、人生、宇宙的哲学,也是一本人际关系的圣经。此书是海灵格多年经验的总结与自己从事家排中的感受,他能很好的做到与道同行,跟随心灵移动。

    在读此书过程中想写点什么,一般读后感肯定要对书中内容做些引述,但自知资历尚浅,自己尚未理解通透就做表达,恐会偏离书中本意,所以进行了一些读书的摘抄后续将进行深入阅读。因为在前两期的家排课中,良知是最基本的概念,所以下面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

    良知:

    在家排中,借用了良知这个名词, 其来源,通常和归属有关,其内在,和清白感、罪恶感相关。好的良知伴有清白感、坏的良知伴有罪恶感。

    良知种类:

    个人良知、集体良知、灵性良知。团体包括小组、家族、集体、国家、宗教、人类等任意多元素组合。集体良知的基本属性是归属感/平衡/序位。

    海灵格提出良知有两个不同的属性,好的良知、坏的良知。

    海灵格的洞见:

    当我们有好的良知,我就有权归属于我的家庭、团队,我就可以以其中一员的身份有权利归属;当我们有不好的良知的时候,我已经失去了能够归属于我的家庭我的团队的根本权利。好的良知连接清白感,不好的良知连接罪恶感。罪恶感是让人难受的感觉,因此我们自然想到要改变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这就代表不好的良知有可能驱策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好确保我们再次的归属。

    海灵格说,世界上大多的冲突、疾病、战争来自于好的良知。

    为什么好的良知反而引发很严重的不好的后果呢?

    海灵格这样说的深意。当心里有一个善的我执,就会伤害所谓不善的部分,造成分裂对立而冲突。而我们知道善恶更多的来自意识分别和过去经验。在家排中,可以看到太多的案例,在呈现表象的时候,所谓的冲突,大善大恶,而真相呈现的时候,场上除了爱,没有别的东西,善恶是意识表层的分别判断,是酿造无数冤案的罪魁祸首,它们在道的场域下始终会归于平静合一。

    也正如《道德经》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好的良知,它滋生了优越感和清白感,使自己能归属于一个团体,进而产生狂热以致产生侵略性、制造加害者。

    良知的来源:

    万法皆空,一切归无,含藏所有的功能,自然流动,这是道的境界。假如其中某个部分僵

  • 7、 爱 (1500字)

    怀着虔敬的心情我拜读了《爱的教育》这本名作。《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着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它主要介绍了发生在一个平凡的意大利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作者以小见大,用一件件看似平凡,不起眼的事情,来表达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歌颂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内容真实可信的记叙,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人类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爱,作者在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有人赞美说:《爱的教育》里饱含了作家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作品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的确,作者是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尤其是对于师爱的一些思索。

    究竟师爱是什么?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

  • 8、 爱和自由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

    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

  • 9、 规矩和爱读后感1500字

    “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这是王涛的著作《规矩和爱》里贯穿的一条主线,强调了爱不是无边无拘的,规矩也不是对孩子强制的没有爱的教条呆板的居高临下的束缚。

    这几天读了这本书,学到了好多以前不曾知道的知识,虽然做了三十年多年的母亲,也没有学好教育子女的这一重要学科。现在学学,虽然不是学有所用,但亡羊补牢为时也不晚。

    1、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孩子,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现在80后和90后的的年轻父母们本身就是独生子女,受宠于自己的父母,还不知道怎样做好父母的儿女的时候,就成为了孩子的父母,有的就把孩子当宠物,高兴的时候喜欢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毫无保留的发泄给孩子,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工作中的不快也传给孩子,有时孩子会察言观色看着妈妈的脸色行事,无意识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和成长,要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意重新成长的谦卑态度,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非常艰难,这是要靠自身的自律不断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往往在初为父母惊喜中,感到自己的幸福和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望,不忍心看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有一点闪失和痛苦,当孩子头疼感冒生病的时候,做父母得恨不得都把孩子得病转到自己身上,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叛逆你的思维和你给予的教育时,你的爱又转化成恨,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有的家长甚至狠狠的对孩子说“当初我就多余生你,现在恨得真想把你再塞回我的肚子里”所以我们要理性的学习,父母本能的爱会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爱”而慢慢消失,因此,我们要趁着这份本能的爱在自己身上还没有淡化,越来越强烈,父母们若不通过学习和反思建立起理性的堤坝,这种本能的爱也可以成为溺爱的洪水而泛滥成灾。

    2:父母这个岗位无人代替

    “为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艺术,他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乐,也可以让你收获人生至痛”(摘自于本章节的篇首)。

    现在,很多家长没有把教育子女当成人生的至要了,他们不愿意静心谦卑地来阅读品味那字里行间的爱和美妙,而是一味的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赋予孩子过多满足自己心里期望值的虚荣,恨不得孩子都是成龙成飞的材料,也有的家长以自己的工作事业为重要,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孩子有老人代管,但父母的爱是别人带替不了,父母这个岗位是无人代理的,孩子和父母的(特别是母亲)连接是独特

  • 10、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

    提起《爱弥儿》,这本书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不得不说的是书中的很多教育观点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冲击力,细细品味起来,对其中的三个观点不免有了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观点: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开篇的第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应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与此同时这句话也给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包括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专属品,也不是教师的教育物,不属于任何人。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将知识技能强教于孩子,而是教育孩子如何利用好自然,通过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会,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卢梭提到,每一个学生,在他身上都有三种不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其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受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唯独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如何把这三种教育配合一致,在孩子身上产生意义,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观点:。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文中提到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眼泪。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里去;他不哭了,我马上就跑到他的身边。不久以后,他呼唤我的时候就将采取停止啼哭的办法,或者,要哭也至多只哭一声。因为,孩子们是根据信号可以感觉的效果来判断其意义的。如果孩子一哭你就满足他,孩子就会成为家中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一哭你就训斥他,孩子就会成为卑怯、胆小的小奴隶,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其实背后是成人的态度与行动所造成的。孩子摔跤同样如此,成人镇静,孩子也会很镇静,会勇敢地面对痛苦,而一旦成人急急忙忙地样子,孩子会更加害怕,更加觉得疼痛。再比如:当婴孩使劲伸手想拿东西的时候,因为拿不到,使劲地哭闹,或者他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去,又或者在命令你拿给他,作为成人又会怎么做呢?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孩子抱到他想要的东西那里,这样孩子就不会支配或依赖成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第三个观点:孩子在幼年教育时,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09-06

  • 2019-09-19

  • 2022-12-09

  • 2022-04-21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1-11

  • 2021-06-25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06-05

  • 2019-11-12

  • 2021-12-24

  • 2021-11-08

  • 2019-10-20

  • 2023-01-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1-25

  • 2019-11-12

  • 2023-06-17

  • 2019-09-21

  • 2020-05-26

  • 2022-04-08

  • 2022-12-17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10-29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
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大全,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2024,更多爱弥儿读后感15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