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 > 地图 >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2024中央银行学读后感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推荐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

(共 4679 篇)

  • 1、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500字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500字

    最近总是在新闻上听见什么欧债危机啊,什么占领华尔街啊,什么政府救市啊,为了明白这些东西,我特地看了《中央银行学》这本书。

    本书重点围绕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运作方式,并从宏观角度研究了经济运行和金融发展的相关规律。中央银行学以中央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内部运作,以及宏观调控和管理。

    看了这本书我发觉,在欧洲以及美国出现这些金融问题的时候,我国之所以还能保持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与中央银行的监管和调控是分不开的。从08年金融危机开始,欧洲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欧洲各国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不够,中央银行在这些国家主要是作为金融机构的职能,在我国,中央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机构,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这使得它能在经济形势不正常的情况下,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强有力的调控。

    活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央银行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对其的了解,还是十分有用的。看完这本书,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相关政策必须符合国情,同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 2、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600字

    金融学是一门热点学科,受到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金融学在我国的起步也算比较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我国在金融学领域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具有很大的差距。近来有幸拜读黄达教授的《货币银行学》,从中获益匪浅。 大体的说,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经济学的一个分化出来的学科。黄达教授重点讲诉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讲解了近年来货币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全书共分六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通俗易懂。 第一篇给我们讲述了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这些对于金融行业的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储备。第二篇讲述微观金融知识、理论和正常,着重金融焦点这一问题在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相互作用。第三篇讲述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这也是本书的重点。第四篇讲述货币对内、对外将就均衡性以及把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的联系详细讲解。第五篇讲述金融的政策,也就是金融监管,着重讲解了我国的金融正常。第六篇在总结全书的过程上,讲解了重要的金融理论知识。 全文通俗易懂,对于外行人员来说也不难看懂。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增加了我对金融学知识的积累,扩大了我的经济事业,我想无论是以后工作还是创业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 3、 《货币银行学》读书笔记550字

    金融学是一门热点学科,受到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金融学在我国的起步也算比较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我国在金融学领域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具有很大的差距。近来有幸拜读黄达教授的《货币银行学》,从中获益匪浅。

    大体的说,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经济学的一个分化出来的学科。黄达教授重点讲诉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讲解了近年来货币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全书共分六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通俗易懂。

    第一篇给我们讲述了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这些对于金融行业的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储备。第二篇讲述微观金融知识、理论和正常,着重金融焦点这一问题在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相互作用。第三篇讲述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这也是本书的重点。第四篇讲述货币对内、对外将就均衡性以及把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的联系详细讲解。第五篇讲述金融的政策,也就是金融监管,着重讲解了我国的金融正常。第六篇在总结全书的过程上,讲解了重要的金融理论知识。

    全文通俗易懂,对于外行人员来说也不难看懂。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增加了我对金融学知识的积累,扩大了我的经济事业,我想无论是以后工作还是创业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 4、 影子银行读后感
    影子银行读后感 仲秋时节,喧嚣过后,秋意已浓,不在适合再在天台感悟人生; 没有人晒团圆大餐,也没有了晒月亮、晒古诗,一切都渐渐恢复平静。 从6月份一来,回顾所感所悟,仍觉得自己似个看客。看着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看那碎片化的金融“世界”,仍没有形成自己的金融观。看了很多道理,却仍然没有融入这个世界。 但即使是看客,也能感觉到这里的精彩,每天的的新的故事在发生。如同一部时代大剧每天都在演绎新的内容。大剧名字就叫《改革再出发》,而阶段性解决也许还是要到2020年才能有所定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形成体系还需要太多的沉淀,而此刻仅仅想记录下对于时代下的不同碎片。碎片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所以会有一些跳跃。 关于证券市场结构:2020年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结构。从资金提供端目前的问题在于银行一支独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银行业占据上市公司整体利润50%以上可以)。而信托、证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p2p等都存货在银行的阴影之下野蛮生长。从企业生态端,并不是完美的金字塔(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创业型企业-三板企业-场外企业),而是及其不健康的倒三角。国有低效率企业,甚至是淘汰产业企业可以不断得获得资金的补给,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嗷嗷待哺。 关于“影子”银行:暂时定义为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机构。影子银行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暂无官方统计。 关于钱荒:对于钱荒大家相对首先想到每年15%的货币增发,但目前gdp增幅仅不到8%,加上合理的通货膨胀3%左右,仍然由近4%的货币超发。为什么会缺钱?而随着出口的不景气、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的上涨,原材料的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占据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地位的民营企业却融不到资,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钱都去了哪里?答案陆续揭晓。 关于利率:目前银行存贷利差为3%以上,加上高杠杆和“出表”业务是银行创造高额利润的三大法宝。按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国内确实是有较大的空间来进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为何总理会提盘活存量不高资金增量?为何在钱荒发生时没有第一时间应市场哭声而递出奶瓶?为何一年多过去并基调仍没有变-“调结构,定向微刺激”?想根本原因是因为知道即使开闸放水,水也不会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而只会加
  • 5、 记忆银行读后感

    记忆银行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记忆银行》的书,是由美国作家卡罗琳。科曼创作的一本儿童文学。这本书讲述了:小女孩哈普因为失去了妹妹哈妮而记忆与梦境不平衡。她在记忆银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与尊重,她希望能留在这里,找到关于妹妹的踪迹。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缺失亲情孩子扞卫与寻找亲情温暖的故事。它让我感受到姐妹之间血肉难分的亲情。让我想到了在家里我也有一个年幼、可爱的妹妹,我也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扞卫我们之间的亲情。我要学习书中哈普对妹妹真挚守护的品质,对妹妹关爱备至。这两个心心相印的小姐妹,一段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现实与梦境的相交更迭,文字2020与图画的奇妙讲述,带给了我一次最特别的阅读体验。记得以前妈妈刚生出妹妹时我是嫉妒的,怕妹妹夺走我在家中的地位。但经过一段时间对她的照顾,我发现她很可爱,并决心当个好姐姐,保护她。

    这本书带给了我亲情的温暖,也让我明白了姐妹情深、海枯石烂心不变的道理!

    记忆银行读后感(二)

    一日元,很渺小,不是吗?可一日元,却改变了千代田银行的命运,千代田银行的董事会真的很智慧,他们善于抓住商机。一日元,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再小不过的数目了,千代田银行敢于创新,开创了一元储蓄,同时不因为一元钱的微不足道而无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首先要重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事也不能无视他的存在。因为毕竟世事无常,谁也不会知道今日的沙砾是否会变成日后的珍珠。有的时候,平时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许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这基础上,还要勇于创新。有些想法听起来可能有些疯狂,但是只要你敢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大卫。科波菲尔之所以会成为闻名于世的魔术师,就是因为他敢于尝试一个在其他魔术师眼中十分简单的魔术。只要敢于尝试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事物,你一定可以大放异彩!

    成功其实很简单,重视身边的一点一滴,敢于创新,然后付诸努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的。

    记忆银行读后感(三)

    读了《记忆银行》后我对自己和亲人的思念与记忆的魅力改变了不少看法。最新记忆银行的读后感4篇最新记忆银行的读后感4篇。

    《记忆银行》讲述了:一对相亲相爱的姐妹被冷血的父母拆散了,妹妹被丢弃在陌生的地方,父母强迫姐姐忘记妹妹,姐姐却始终不肯放弃,即使她不敢说出来,她也天天在梦里见到她。直到一天,她来到了记忆银行,开始了新的生活,真让人奇怪的是她一天到晚几乎只能在梦库里睡觉,这里也使

  • 6、 观中央车站有感

    中央车站观后感

    生命所以美好值得追忆,因为曾经爱过和付出!即使不美好,也因为理解和宽恕,而使人性得以超越!

    影片中出现了一个火车站,那是里约热内卢最热闹的火车站中央车站,那里人潮涌动,似乎太喧嚣。一拨人上车,又有一拨人下车,但期间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时间将光阴染成了黄色。朵拉----一个中年退休女子,她就坐在那里(中央车站)为不识字的人写信。写一封信收一块钱,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一元。可是朵拉为了节省邮费只是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寄出,于是一些人的命运被她改变着却一无所知,而她并不觉得愧疚,在她眼里这本是个没有真情的世界。朵拉的父亲酗酒抛弃了她的母亲,导致母亲早死而她成了孤儿。于是在她的心中不再相信、也容不下任何爱。直到他的出现小男孩约书亚。

    约书亚的母亲第一次来找朵拉,就是希望能写一封信给她的丈夫。但是朵拉将自己的命运套在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身上朵拉把她的信扔进了自己的抽屉。但是当这个在第二次找朵拉写信后就遭遇车祸身亡了,约书亚一下子成了一个孤儿。他急于寻找他想象中伟大的父亲,他执着地纠缠着朵拉要回母亲的信。无奈之下,朵拉把他带回家,接着却把他卖给人贩子来获取金钱。邻居艾琳愤怒的指责:theres limit to everything。不义之财换来的电视机以及连绵不绝的噩梦唤醒了朵拉未泯的良心。终于,她机智地从人贩子手中夺回约书亚,得罪了人贩子而无家可归的朵拉,在母性的驱使下,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沿途的风景越来越陌生,但陌生的两人却变得越来越亲近

    丢弃城市的喧闹,在广袤大地上巴士奔跑着。车上的朵拉和约书亚一老一少,一个固守岁月的沧桑,一个执着家的追寻。约书亚厌恶朵拉喝酒,竟然偷偷地灌下她新买的一大瓶酒,喝醉了大闹:你会变成我爸爸一样的酒鬼!气急败坏的朵拉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心里盘算着如何脱身。当巴士在中转站休息的时候,朵拉趁约书亚熟睡后买上了另一辆巴士的车票。本来朵拉可以一走了之的;可是她临走时还细心地把旅费夹进约书亚的书包,并且付钱委托巴士司机照看约书亚。这样的行为与片头出现的朵拉的形象似乎有点不相符了。面对一个曾经答应送他见父亲又半途抛弃的孩子,朵拉失去了往常果断的抉择力。她放不下。

    尽管整天吵闹,但心里不知不觉有了对这孩子的牵念。是内心深处的爱所成的吗?我想是的,从这里开始,朵拉渐渐地远离过去让人觉得冷漠无情的表情。而约书亚,发现朵拉

  • 7、 17岁我走路中央读后感

    【篇一:17岁我走路中央读后感】

    你见过这样的书吗?它如两本书合二为一,它是写给两代人看的,从正面看,是书的上部献给天下父母;从背面看,是书的下部献给同龄人。如此新奇的设计,是不是别具一格呢?

    对,这就是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17岁,我走路中央》,作者余承翰,在17岁那年,因为母亲的一个正确选择,判逆的余承翰从人生泥潭边上,大彻大悟回到人生路中央的经历,由此写下了这本书,并取名《17岁,我走路中央》,与时俱进。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特别。作者从致同龄人和致全天下的父母们两个版块,帮助读者缓解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尴尬碰撞!通过这本书,家长们可以走进当下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育经验。而同龄人也可以从作者的笔触尖感受到当下青少年特有的共鸣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学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特质!真可谓匠心独运呀!

    花开不能过早,该走的路必须走完!旅行需要导游,人生需要导师,故事很多,内容精彩,愿这本书对您的帮助如同对我一样,从灵魂深处明白感恩与珍惜的道理,并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二:17岁我走路中央读后感】

    从报纸上看了节选自余承翰的《17岁,我走路中央》的文章,感慨颇多。我可以说余承翰是幸福的,幸福在于他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文章里我注意到,在余承翰性格养成的两个关键时期,他父母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开始是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我的理解是父为子纲作为孩子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说话的权利!

    余承翰说:在这一段时期,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想想自己,看看余承翰,再由此想到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心中唏嘘不已:

    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还有性格的养成。性格对于人的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有句话说的好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余承翰的父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改变了教育方式,注意跟孩子的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其感觉到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有价值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连他自己也说曾经被她批评的自认为一文不值的我,似乎又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未出深山的旷世奇才。

    教育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放任自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想想看一只雏鹰是怎样学飞的:母鹰搅动巢窝,使巢窝不舒服,叫雏鹰不得不离开,这样雏鹰才会出巢学飞。当雏鹰无力要跌下的时候,母鹰就扇展两翅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同样的道理,父母应该改变教育方式,

  • 8、 中央车站影评

    中央车站影评(一)

    影片一开始看到的是一位在里约热内卢中央车站靠替人写信为生的退休教师朵拉,目睹了曾代为写信的男孩约书亚的母亲在车祸中丧生,约书亚开始流浪街头的事实。刚开始她还是做冷漠的旁观者,直到她看见一个年轻人偷东西在逃跑的过程中当场枪毙后,她开始转变对约书亚的态度,于是将他带回了家。到这里并没有说明她找回了良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她把孩子卖给了人贩子,后来良心发现,又夺回了约书亚,并踏上了带约书亚寻找未曾谋面的父亲的漫漫旅途。

    在旅途中两个人从狐疑、防范到亲近和信任,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间触发的感情,虽不经意却很真实,流露出的是脉脉温情。两个人在这寻父旅程中,男孩找寻自己现阶段人生的定位,而朵拉则在给小男孩找父亲的过程中,寻回自己的人生、情感,发掘她已迷失的真正自我,朵拉的家的感觉复归了。她爱上了无私帮助他们的卡车司机,并试图展开爱情攻坚,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宿。等到她抹上借来的口红要向卡车示爱时,那个人却悄然离去。于是她对家的期待和追求成了泡影。

    寻找的结果,两人各得其所。对约书亚,找到的是真实的家;对朵拉,找到的则是丢失以久的亲情。当影片最后两个人各自拿着合影幸福的看时,不禁想到了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爱上了一株花,这株花只长在亿万颗星之中的一个上面,那么观看群星就足以使人感到幸福。虽然朵拉和约书亚可能不会再见,但他们会在底片上感受到彼此的幸福。中央车站,个人的自我寻找救赎之路。

    影片的侧重点始终只有一个字家,而主题也是永恒的回归,不管是回归家园,还是回归灵魂。这在影片中是很亮眼的。回归的最终目的是重生。

    影片中有一出鲜明的对比,那就是朵拉生活的中央车站和约书亚哥哥的生活的镇子,那么井然有序、美丽温馨的平房,那么悠闲、无争的场面,与嘈杂混乱的中央车站比起来,宛然一个天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意旨就是回归。

    《中央车站》是一部典型的低成本、小制作的影片,既没有靓丽的演员,也没有精彩的对白;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壮观的场面。影片从头到尾都是讲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其中有名字的角色都还不超过10个人,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却屡获殊荣,我觉得这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首先是剧本相当成功。整个故事表面上看来是相当简单的,几乎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就是朵拉帮助小男孩寻找父亲的故事(最终并没有找到)。而编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寻找某个具体的人作为主线,

  • 9、 银行警示教育读后感

    银行警示教育读后感(一)

    *月*日上午,总行组织我们这批今年新招的员工到**监狱,进行现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走进监狱的大门,面对高墙电网,心情感到压抑了许多,在监狱领导的带领下首先观看了潜川监狱的发展历程宣传片,随后听取了两位因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而走进监狱服刑人员的献身说法,最后分别参观了服刑人员的劳动工作区及生活宿舍区,使我受益非浅,感慨良多。

    这次的警示教育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服刑人员不一定就是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一些文化层次高的人员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并且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我也深感自己应该加强法制观念。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我认为,我们作为农商行的员工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反面教材,引以为戒。认清大窟窿都是由小砂眼演变而成的,必须慎初、慎微、慎独;认清行贿者总是披着热情、友好的外衣,处心积虑地投你所好,借用你的权力为他服务,必须提高警惕,慎好、慎友、慎权。同时人的堕落,并非偶然,都有一个不知不觉从小变大的渐进过程,都因循从小恶到大恶,最终走向身败名裂的轨迹,如果不拘小恶,忽微常积,明天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二、树牢防腐意识,切莫糊涂。在廉洁问题上犯不得一点糊涂,抱不得一点侥幸思想。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时,要自觉拒腐防变,否则,不但毁了自己的一生、又危害家庭,更危害了国家利益、危害了社会。那天,两个犯人的现身说法,在让我们感到无比惋惜的同时,又不难发现他们共有着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都曾受到家庭、组织的良好教育,都曾是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二是都有辉煌的过去,曾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较为显着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三是都曾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权力;四是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成了人民的罪人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而失去了拒腐防变能力。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组织惋惜,家人痛心,自己悔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以此为鉴。

    三、慎用手中权力,造福社会。权力是一面双刃剑,用好

  • 10、 《银行存折》读后感

    每逢星期六的晚上,妈妈都会皱着眉头分配爸爸工资袋里的那点钱。她将钱分成几摞,这是付给房东的……这是付给食品店的……

    “老师说这个星期我得买个本子。”孩子提出。妈妈拿出一个一角的银币放在一边。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感。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清单数了数,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妈妈说:“最好不要动银行里的钱。”他们一致同意。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食品店干活。”爸爸说:“我戒烟。”凯瑟琳说:“我代替妹妹去看人家的孩子。”又一次避免了动妈妈银行里的存款。

    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结了婚,离开了家。凯瑟琳的第二篇小说发表了,把钱给了妈妈,让她存上。妈妈眼里露出骄傲的眼神,“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斯琳。”我已经把它落到你的户头上了,只要交给营业员,它就存在你的帐上了。

    妈妈说:“那里有什么存款,我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进过大银行的大门,所谓那张存折,不过是给自己和你们的勇气让你们变得勇敢,因为那张存折,我们全家人都变得有勇气面对苦难的生活了吗?”凯瑟琳听了妈妈的话,感动的留下了泪水。“

    面对生活的困哪,不需要丰厚的资本,当一个困难的家庭面对困难的时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虚拟的勇气存折。

  • 2019-10-11

  • 2019-11-04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30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6-09

  • 2019-10-22

  • 2019-09-28

  • 2021-07-1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2-03-04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2-11-19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3-06-0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7-03

  • 2019-09-22

中央银行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央银行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央银行学读后感、2024中央银行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