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2024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推荐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

(共 6550 篇)

  • 1、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4000字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4000字 读完刘再生先生著述的600多页的《中国音乐史简述》,对我们冲击力最大的是转引杨荫浏教授的一句话:全部的中国音乐史,可以说是一部民间音乐的发展史。其中民间音乐的发展,也包含着对于一部分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 杨荫浏先生的话分量很重,因为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研究所所长,曾用30多年时间和毕生心血编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行内公认的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 然而不禁要问:世界其他文明均是掌握着最大社会资源的宫廷或教廷引领着音乐史的发展,为何中国反常? 再次打开书卷品读,中国音乐在其发端处就有特异的顶层设计,把音乐的功能定位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安邦治国之本。这在世界其他古文明中绝无仅有。 据《尚书》的《尧典》和《皋陶谟》,传说在舜帝的时候,舜就命令一位音乐人夔,调制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音乐,求得神人以和、天下大服。由此可见,中国音乐的功能真可谓了不得,能够让神与人都和谐起来!舜本人也创作了一部音乐作品,名为《箫韶九成》,就是让后来的孔子听了其感官之欲被净化得三月不知肉味的那个韶乐,据传说,奏完九段之后,竟然把凤凰都吸引来了! 据此,到了周代,周公把礼和乐打包,制礼作乐,当做治国之本。礼,就是要遵循的人神关系、人际关系的种种礼节,即规定所有人的行为规范。乐,就是音乐与舞蹈。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周公认为,乐舞能治国安民,能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礼),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周代为此专门设置了乐官,成了一种制度。这样,音乐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来的孔孟,根据周代的礼乐制度,创建了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价值,行使了两千多年。因此,中国自诩为礼乐之邦,或礼仪之邦。 相比之下,各大文明发端期的音乐,都是为了颂神敬神,或为了显示王权之威,从不认为有治国的能耐。古希腊的酒神节音乐就更人本了,只是为了让妇女们在规定的几天内释放被严厉压抑的本我,后来衍生出了合唱与悲剧。 按理说,中国的王室雅乐定位如此之高,更应该成为音乐史发展的核动力。 不,适得其反。 上升为治国之本的中国雅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宫廷仪礼、军事大典等典礼的音乐歌舞),为获得震
  • 2、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手捧沉甸甸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心中的沉重却无法用重量来计算。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在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了文化化石,它们除了成为铅字2020之外,已无任何的实际价值,这一点虽为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但也着实可悲。事隔两个月,当我举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才发现,中国瑰丽的古代文化,只是偶然的闪进我的视线里,跟着又消失了。只是略有一个身影留在我的记忆里。就那么一瞬间,我看见她在铁锈般的残骸中仍留有俊美的痕迹。

    面对着残缺的书皮,泛黄僵硬的书页,我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我会否主动接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着述,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璀璨绚丽的古文化遗产,我早就没有了夜郎自大的傲慢情绪,反倒是感到两道可怕的寒气在胸中交错,像两把利剑互撞,像骷髅底下交叉的骨头原本埋藏于心底的悲哀和自责,霎时间笼罩了我整个身体,脑海里一片死寂,让人窒息。

    看看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到了人人哀其不兴的地步。然而,近几年发生的另一种现象却好像与之不符,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走红。

  • 3、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读《中国古代寓言精选》有感, 《中国古代寓言精选》读后感

    杨昕瑜

    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

    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

    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

    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

    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啊!

  • 4、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是一本值得我们大家阅读的好书,里面写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那么现在我就要来写写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却牺牲了自己,留给后人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这精神很伟大。

    精卫填海讲的是精卫是炎帝的女儿,精卫希望父亲能带她去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看,可炎帝没时间,精卫便自己去了。到了海上,突然狂风大作,精卫被淹没了,船也翻了。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鸟,整天用石子填大海。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

    飞来峰的传说讲的是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山峰,不管飞到哪里,一定都会压毁许许多多农民的一栋栋农舍,而且还会伤害到很多很多无辜的群众。南宋的时候,在浙江灵隐寺里面住着一位道济和尚。他每天摇着一把破破烂烂的坏蒲扇子。这一天,道济掐指一算,飞来峰来了!然后他便想办法救走了居民,并镇住了飞来峰,很伟大。

    中国文化真博大精深啊!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范文二

    想必人人都读过一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等,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流传着,妇孺皆知。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

    远古时代,人们了解的科学知识很少,有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如为什么有花开花落?为什么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日月星辰都往西落?谁为什么江河湖海都向东流?于是,古代人民把自然力神话、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中国神话大多数以开天辟地,为民造福、除暴良安、追求光明等为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气概和坚韧的精神。这些故事代表了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理解,充满了浪漫色彩,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原始人和现代人,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效果各异,可是他们所力图克服的身心诸层面的障碍都是近似的:渴望更健康长寿;渴望改造自然和控制环境;渴望把握自己的命运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带有永恒的性质,因为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这就意味着,神话对人的灵魂提出的这些尖锐、深刻的挑战,还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说往古的神话与现实的生活息息相通。

    阅读神话,不仅可以了解过去,亦可鉴察当下,甚至可以沟通未来。我喜欢这本充满神奇绚烂的书!

  • 5、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心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书籍就是我们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即使物质贫瘠,精神上却无比富饶。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大家一般写的读书心得是什么样的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古代神话读书心得”,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心得【篇1】

    神话,也许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她的意义深远。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国古代神话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她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蕴含着中化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智慧,每一次的阅读都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力量。

    数万年前,盘古天开劈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盘古,何来今天的天地。在黑暗团中,不能忍受黑暗,便用神斧劈向四方,天空逐渐高远,大地辽阔,自己立在天与地之间,身高每高一尺,天空就随之高一尺,经过1.8万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人,完成了开天劈地的伟大业绩,是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我敬佩古人的设想,当初天地混沌一团,与今天我们认识的宇宙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佩服盘古的大胆创新,面对黑暗的一片,他敢于创先,更是为了天地的形成,坚持了一万八千年的站立,无论真实与否,带给我的是精神上的震撼。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正是需要不断的敢于创新,任何一件成就更是离不开长久的坚持。

    今天的我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美食,色香味俱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哪有这些食物?只能靠捕猎为生,而这常常被猎物吞食,生活不能自保,并且常常有人生病,生命难以长久。食不饱,病无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叫神农的部落首领出现了。他带着部落的人寻找救治病人的草药,还发现了山上有许多花草,但是山路险峻,也没人敢上去。他去百折不挠的一定要爬上去。虽然手下不断地劝阻神农放弃,但是他还是历经万险,经过了百般周折,终于爬到了山顶,亲自支品尝各种百草,找出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可以治病的,传说中他成了仙,后来称他为炎帝。

    万事开头难,取得成功更难。如果炎帝那么容易退缩了,不知道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五谷杂粮。面对困难我们迎头赶上,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读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思,今天的美好生活正是无数人的奋斗创造出来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神话,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心得【篇2】

    最近,我读了

  • 6、 中国音乐史读后感

    中国音乐史读后感(一)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已看完,也和自己的老师交流过了意见。感慨很多,但由于自己的懒惰,很多东西都没有提笔写出来。

    全书由文字2020、图片、谱例组成。第一至七章为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为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为现代音乐大事记,三者有机地组成中国音乐历史长河的概貌。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音乐艺术思想、语言、风格以及历史发展变化了系统的梳理和叙述。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史料为依据,对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音乐史实作了系统的梳理。

    本书以大量篇幅记载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代表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他们的创造业绩,同时亦详略不等地记叙了歌曲、交响音乐、大合唱、民族管弦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歌剧、舞剧、电影音乐等各类音乐体裁在新中国的发展轨迹。

    这次看中国音乐史,在人名与作品上,看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明白, 一边看,一边觉得对近百年的音乐家一一有了个梳理,觉得:哦,原来以前一直唱的《飞飞曲》是黎锦晖写的儿童音乐剧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次对历史背景、对剧情有了了解,觉得对自己的教学特别有用。

    我对于作者的写作的角度和方法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且一直带着这些疑问来看以后的每一页书,真的就验证了我的疑问。由于他的写作方法是:先略写政治文化背景、音乐概况,再单独的写一个一个的音乐家,而每一个音乐家则是由生卒年、主要作品、代表作分析、谱例四部分组成。这样的写法在写久远一些的二十世纪初的音乐家时,由于当时的作曲家都已作古,作品也少,不会出现跨时间段的问题;但是在写《和平颂歌》一章时,他写的是文革前的十七年,那些作曲家大多现在还健在,并且在各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此时还按那种方法写则会有时间段的交叉,冲淡了各时期的音乐的特点。劫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很好的反映了文革前十七年的音乐现象,可是,由于作者是孤立的写作曲者,于是将劫夫的语录歌等又作了很详细地花了很大篇幅介绍,可是这一部分是应该放在《万马齐喑》的文革时期的。从篇幅上看,《和平颂歌》时代的音乐状况,只有九页的篇幅,但劫夫一人的介绍就有十页。其实,普遍的音乐状况是作者应该重点加以分析、概括、总结,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一个

  • 7、 《中国古代寓言》的读后感

    寓言有很多种,譬如《拉锁封寓言》、《克拉姆林寓言》等。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

    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

    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

    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

    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

    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啊!

  • 8、 中国古代神话的读后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或许你需要"中国古代神话的读后感"这样的内容,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中国古代神话的读后感(篇1)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涿鹿之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涿鹿之战是黄帝和蚩尤之间的大战,中国古籍流传着几种不同的版本,这里讲的是最常见的一种。

    蚩尤是上古战神,铜头铁臂,还能把沙子当饭吃。据说蚩尤是炎帝的子孙后代,很擅长制造兵器,还神通广大,一直不把黄帝放在眼里,想攻打黄帝。他先去打败了炎帝,再去跟黄帝对峙。蚩尤有擅长战斗的士兵,还有魑魅魍魉;黄帝有四方鬼神和投靠的民族,还有熊、貔、貅等野兽坐镇,双方打来打去,开始了拉锯战。

    一日,黄帝在午睡,梦中九玄仙女教了他神仙兵法,还送了他一把宝剑,还让他用麝皮作鼓,振奋军心。黄帝醒后,用神仙兵法把蚩尤军团团围住,最后打败了蚩尤军,蚩尤军落荒而逃。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打仗的时候,智慧比武力更重要。只要善用计略,即使对方很强,也能获胜。

    中国古代神话的读后感(篇2)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国古代神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很快就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带我走进了神话世界,我认识了很多人物,例如: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女娲;造福人类的神农氏、大禹、后羿;为理想而奋斗的愚公、刑天、精卫

    其中,《精卫填海》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女儿女娃划船出去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她的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她为了报复大海,每天拾起山上的石头丢进大海,她相信总有一天会把大海填平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鼓励着她直到填平大海,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会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学骑自行车时的场景,一开始,我总是摔倒,摔了多次后逐渐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学会。当时我很想放弃,但爸爸妈妈都鼓励我,让我坚持下去,于是我不断的摔倒爬起,摔倒爬起也正是靠着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才使我最终学会骑自行车。

    神话源于远古时代,我也知道世界上并没有神,但是神话故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 9、 【热门】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想

    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见证精彩瞬间,如何在感言中全面的表达我们的想法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想”,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想 篇1

    快乐的暑假来了,在家当然也不能闲着,课外阅读也要搞起来。这次,我读了《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讲述了古代人们想象的'故事。

    在众多故事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天帝降下了大洪水,大禹为了平民百姓的安危,不顾自己的死活,在风雨中忙碌了十三年。他的所作所为让我十分感动,在治水期间,大禹曾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口,但都因工作繁忙而不进家门。大禹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无私奉献,教会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不能只想着回报。

    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吸引了我。一个名叫愚公的老头,已经胡子一大把。他的家门前堵着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这两座山十分影响出行,愚公便决定移走它们。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这种行为十分可笑,但愚公却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曾孙子,祖祖辈辈,无穷无尽,还怕移不走?”天帝都被他感动了,帮他移走了两座大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只要肯坚持,铁杵也能磨成针!

    这本书中的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许多品质和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它告诉了我许多知识,请你快快也来看一看吧!

    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想 篇2

    暑假,我读了《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里有许多励志、有趣的人物,有好玩、神奇的事情,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书里一个个生动的神话故事打动了我,让我神往。

    其中《盘古开天地》这一篇,让我印象至深。远古时代,宇宙还是一片混沌、天地合在一起的时候,有个叫盘古的巨人诞生了,他用斧头把天地辟开,双手托天、两脚踏地。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天和地分开,不再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这美好世界。此外,还有《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每一个神话故事都有对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对劳动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盘古开天地》鼓励我们应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坚持不懈,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女娲造人》不仅是对人类起源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更是体现出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夸父追日》表现出夸父的勇敢、无畏和无私,为了族人,坚持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精卫填海》中精卫有着永不言弃、惊人的毅力和精神。

    这些传说虽然离我

  • 10、 读《中国古代敬老故事》有感

    我看过很多有趣的书,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十万个为什么》、《毛泽东选集》等,其中《中国古代敬老故事》使我深受感动,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写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敬老爱老的真实故事,如:岳飞敬师孝母、孔子的弟子子路百里负米、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席等。其中黄香温席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更是触动激起了一个调皮任性的我要去孝顺父母的心。

    黄香温席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书上有着香九龄,能温席这样的记载。讲的是黄香小时候夏天和冬天的两个小情节:黄香家中生活很艰苦,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小时侯的他就非常孝敬父母,母亲去世了,他对父亲就更加关心、照顾。冬夜,天气特别寒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确让人难以入睡。黄香看书时,感觉很冷,手冰凉冰凉的。他想,爸爸一定很冷,于是,他跑到爸爸房间里,用自己身体的热量来温暖爸爸的被窝;夏夜,黄香家低矮的房子里非常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当大家都在外面乘凉时,黄香没有出去,而是拿着扇子把爸爸房间里的闷热消除,把讨厌的蚊蝇赶跑。黄香的这种行为都是一心为爸爸着想,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

    看看故事中的小黄香,多么懂事,多么孝顺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再看看看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少年朋友,那可就大不一样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但没有像黄香那样孝顺父母,而是嫌父母唠叨、麻烦,甚至是顶撞父母。同学们,我们曾想过吗?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从小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下成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般生活,养成了懒惰任性的坏习惯。记得有一次,妈妈说:女儿啊,你已经十二岁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了。今天妈妈教你洗衣服吧。玩游戏兴头正旺的我听了妈妈的话,不耐烦地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现代化生活时代了,做什么事情都是使用电器化了,都有洗衣机洗衣服了,哪还有人学洗衣服。妈妈,你跟不上时代进步了。妈妈满脸无奈地说:洗衣机洗衣服是方便,但是洗衣机洗的衣服,袖子和衣领是洗不干净的。不信,你就用洗衣机洗吧!听了妈妈妈的话,我满脸通红,惭愧地说:对不起,妈妈,以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你要教我。妈妈听了高兴地笑了,我也笑了!我看到妈妈笑得那么甜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只是做了一件我该做的事,妈妈竟然如此地开心。若是我们都能帮长辈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给予长辈们最大的快乐和安慰。从此我改掉了玩游戏的坏习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孝顺长辈们的身上,

  • 2021-12-06

  • 2023-04-15

  • 2019-10-19

  • 2023-04-22

  • 2019-09-19

  • 2023-03-01

  • 2023-02-15

  • 2019-11-11

  • 2023-03-20

  • 2023-03-25

  • 2023-05-19

  • 2022-12-08

  • 2019-11-11

  • 2021-04-04

  • 2023-04-07

  • 2019-09-23

  • 2021-07-30

  • 2023-04-12

  • 2019-11-11

  • 2023-01-29

  • 2023-03-26

  • 2023-04-14

  • 2022-12-16

  • 2023-04-25

  • 2023-06-17

  • 2019-11-02

  • 2022-05-28

  • 2023-05-22

  • 2023-03-29

  • 2023-02-18

  • 2023-04-16

  • 2023-03-21

  • 2019-09-20

  • 2021-10-02

  • 2019-10-23

  • 2021-05-02

  • 2023-05-23

  • 2019-09-25

  • 2022-11-20

  • 2023-02-14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2024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