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 > 地图 >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2024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范文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相关栏目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热门栏目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推荐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

(共 6000 篇)

  • 1、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大抵所有河水都入了海,

    大抵每个夜晚都亮着灯,

    多么宽广的大海,

    和熠熠生辉的晚灯,

    悄悄告诉你,

    海是江河相伴的情深,

    而我会在每一个夜里亮起归家的通明。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说来也搞笑,“相思”多为一个人单方面的思慕不可得不可见,可这个词中却有着“相”这个字眼,感觉就像在用这个字聊以自慰。

    文中提到不少诗词,并且不像题目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每一章确实是以古诗开头,从古至今,有关相思的诗词都有涉及。是一本不错的书,不过这类书都有个很大的通病,就是作者总会加上自己的臆想进行主观的评判,这篇还好一点,可以接受。

    我们提到相思,好像紧跟着就会想到相思之苦,也难免。害相思之人,总因一人喜,因一人悲。苦多过甜,悲多过喜。不过你要问每一个相思之人,怨不怨,悔不悔,答案应该是不。吕秀才说,“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这种感觉很长,如高山大川,绵延不绝。”那个人就像有着神奇的魔法和吸引力一样,做什么想什么,总会把你的思路引过去,然后无法自拔。

    每每想写点什么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脑子里言辞匮乏。生拼硬凑出几句话,自己过后都看得尴尬。文字在我这里好像没有发挥什么奇妙的功用,自己本身也不是一个有趣幽默的人。可有时候,还是想能借助几句话表达当下的想法。

    总有人叹息着诗词的滥用,愤愤不平的指责我们使用的跟作者的背景意图不符。可诗词本就是用来言志抒情表忠心的,我们引用它们,一方面用其作者本身表达的意思,一方面也是想符合当下自己的心理想法。

    好像随便写点什么的时候,总会跑题。幸亏不是命题作文,自己瞎想的,也不想(当然最关键是不会)紧扣题目围绕主题写,随意写写,反正乱七八糟会想一大堆,写一部分下来也好让以后的自己看看以前都在乱想些什么。

    最后,还是以相思诗结尾吧。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平生第一次读这样的书,竟有一种处处柔肠总关情的感觉。每次读书,总会有些意外的惊喜,总喜欢收藏点书中精美句子,而这本书有喜欢的莫过余关中老先生的《满月下》: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

  • 2、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读完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人物、历史、传奇,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几个故事,如《女娲补天》、《禹杀相九》、《风生兽》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女娲因知道了天缺了一个洞,所以便在人间提炼出了七色石去补好苍天,支撑了许多天,苍天就这样被补好了。据说,女娲补天时多余的一块七色石落下人间,变成了《红楼梦》里贾宝玉脖子上挂的一块宝玉。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女娲是个为了人类不怕牺牲的人。

    《禹杀相九》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相九是共工的弟子,一个长着九个脑袋、四条腿的怪物;禹曾平定过洪水。相九是动物也是怪物,它的舌头上有剧毒,只要被它舔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沼泽地,里面的水无法让人与动物饮用,禹没有办法,只好把他杀死,可他流出的血布满山野,变成了毒液,禹把它的身体埋在了土里,又在上面建了一座名叫共工之台的亭子,这才压住了它。我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禹是一个为民造福的人,禹杀了相九个怪物,说明他很勇敢,又可以保护动物,所以他是个英雄。愿望名言大全:/yuanwang/

    我喜欢这本书,他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神话、传奇,更让我了解许多著名人物。

  • 3、 坚持不懈的精神——《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

    走进神话传奇的世界,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的憎恶

    走进神话传说的世界,我们会认识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用生命创造世界的盘古与女娲;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农氏、大禹、羿;为理想奋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鲤鱼;为人类文明发展立下功劳的燧、人氏、仓颉、嫘祖;承载着人们真、善、美、梦想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八仙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精卫填海》。故事主人公精卫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这么死去,于是,她便变成了一只精卫鸟,夜以继日地从远处叼来石头和树枝,想要填平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填平了大海。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但夺不去她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什么?这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的火光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坚持不懈的精神吧! 

  • 4、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读后感2000字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一书由黄钊所著,是一本关于思想研究理论的书。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读后感2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求学时代,对西方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思想观点叹为观止,一度沉迷其中对其代表人物的观点津津乐道;静下心来,走近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浅读经典,更加令我心生敬畏。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思想大家均是修身养性,胸怀天下,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旨在国家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从曹参在《大学》里提出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内圣而外王,到清代顾炎武《日之录俭约》夫唯君子之能以身率物者如此,是以居官而化一方,在朝廷而化天下,再到现如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均体现了道德操守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正所谓思想道德建设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公职人员个人道德修养、人格养成对公权力的行使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应当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修身实现人格的完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规则意识,进而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一、格物致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古人讲求格物致知,是探求事物的原理,真正的理解道理,这启示我们要有一颗求知求进的心。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人员,格物致知首先要认识权力,明晰权力的来源,铭记权力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广雅 释器》中锤,谓之权,孟子言权,然后知轻重即权具有衡量审度之意;管子言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即权是一种制约别人的能力。据此,权力一种影响力、支配力、强制力。《吕氏初秋恃君篇》中记载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肌肤不足以畏暑,然且载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不能害,不能先萌其备,而以群居之者耶。利之出于群也,君遂生焉,即人为了更好的生存及发展将权力授予了国家,故权力来源于人民,需为人民服务。

    人非圣贤,公职人员同样不能例外。权力在维护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的同时,受制于行使权力的人员道德与认知的局限,会产生扩张性、侵益性、腐蚀性等负面效应。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通过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得出了结论贿随权集,行贿总是围绕权力进行。这就要求公职人员时刻严把权力的边界,守住做合格公仆的道德底线。

    二、诚意正心,以慎独约束言行

    诚意指意念诚实,不欺人,亦不自欺;正心指祛除各种不安情绪,公正诚明,保持内心的淡泊坦然。这就要去我们树立规则意识,以慎

  • 5、 一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模板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有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故事的原文是: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解柱折颈而死。因耜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幸辣的讽刺了那一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像这样的寓言还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拔苗助长比喻欲速则不达,这些寓言虽然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从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儒家教思想,忠义仁孝小弟为中心,教育我们有个好的品质,读完了这一本书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更今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 6、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会了我许多的道理,也让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有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故事的原文是:“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解柱折颈而死。因耜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幸辣的讽刺了那一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像这样的寓言还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拔苗助长比喻欲速则不达,这些寓言虽然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从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儒家教思想,忠义仁孝小弟为中心,教育我们有个好的品质,读完了这一本书后,更今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篇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景公占梦”。齐景公有次得了重病,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太阳打败了,这让他心神不安。然后齐景公就对晏子说了这件事情,晏子就派人去请来占梦者为齐景公占卜凶吉。晏子让占梦者对大王这样解释:大王的病属于阴性,而太阳是阳性的就预示大王的病快好了。占梦者就按照晏子对他说的做了。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并解除了郁闷,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之后赏赐了晏子和占梦者两人。

    这则寓言中表示对梦境的不同解释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齐景公就是如此,而晏子聪明的利用占梦者的默契配合,把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这就说明了任何事情只要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后,觉得心理因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成功,而坏的就相反了,因此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要存在消极的态度和想法,要想着用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去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好。

    篇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这人可真可笑!”我大笑起来。

    这人?什么人?有这么

  • 7、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500字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500字

    我最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中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看似很短,很简单,但都包含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记忆最深刻的有两则故事,一:“刻舟求剑”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河,突然,楚国人的宝剑掉到水里了,别人大叫道:“哎!你的宝剑掉了,还不快捞上来!”楚国人不慌不忙在船边刻了个记号,说:“不着急,我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了,水浅了,我再下去捞宝剑。”别人说:“船是能在水里飘动的,剑则沉到了水底是不动的,那样就找不到剑了……”这则故事讽刺那些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的人,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二:“三人成虎”讲的是,在魏国,庞恭和太子要去邯郸,在临走前庞恭问了魏王一个问题,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出现了一只老虎,您信吗?”魏王说:“当然不信!”庞恭问:“那如果两个人说那?”魏王答:“我有一些怀疑。”庞恭又问:“如果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那?”魏王肯定到:“我一定信!”。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不要轻信别人的谎言,有时候说的人多了,谎言就变成真的了。我们要经过自己开动脑筋,实际查看后才可以判断正确与否!不能轻信谣言,也不能人云亦云。

    通过读这些故事,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和判断。以后我也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作者:楠楠自语

  • 8、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手捧沉甸甸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心中的沉重却无法用重量来计算。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在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了文化化石,它们除了成为铅字2020之外,已无任何的实际价值,这一点虽为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但也着实可悲。事隔两个月,当我举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才发现,中国瑰丽的古代文化,只是偶然的闪进我的视线里,跟着又消失了。只是略有一个身影留在我的记忆里。就那么一瞬间,我看见她在铁锈般的残骸中仍留有俊美的痕迹。

    面对着残缺的书皮,泛黄僵硬的书页,我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我会否主动接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着述,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璀璨绚丽的古文化遗产,我早就没有了夜郎自大的傲慢情绪,反倒是感到两道可怕的寒气在胸中交错,像两把利剑互撞,像骷髅底下交叉的骨头原本埋藏于心底的悲哀和自责,霎时间笼罩了我整个身体,脑海里一片死寂,让人窒息。

    看看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到了人人哀其不兴的地步。然而,近几年发生的另一种现象却好像与之不符,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走红。

  • 9、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300字400字

    我喜欢《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里头有我很喜欢的故事比如神农尝百草、黄果树瀑布、女娲补天......

    其中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神农教人们种植五谷,帮人们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常生病,于是神农就摘了各种草花,一种一种的常尝到了能治病的或者会生病的都记录下来有一次神农尝到了断肠药神农为了造福人类把这个草准确的记录了下来,并告诉人千万不要使用,天帝被神农感动了,他派向西王母要来不死药,治好了神农的病,还赐给他一根赭鞭,这根赭鞭可神奇了,不管什么花草树木,是要用它打一下就会显示出来,这样神农干起来就不会累了。

    为了纪念神农种五谷、尝百草的功效人们把他常药的山命名为神农源。

    这可以告诉我古代的故事文化,所以喜欢这本书。

  • 10、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读后感500字600字

    我读了一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很多中华传统的神话故事。

    书里讲述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在一块的,直到有一天,一块大鸡蛋碎裂了,从里面蹦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巨人,他叫盘古。他拿着斧头把天上乱七八糟的东西砍断,他觉得天和地不应当在一起,就把天和地分开了,他死的那一天,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鲜血变成了江河,骨头和筋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变成了石块,他的肉变成了大地,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花草树木和各种生命。

    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八仙过海》。有八个修炼成仙的凡人,骑着葫芦的铁拐李,拿着玉板的曹国舅,坐在花篮里的韩湘子,手拿羽毛扇的蓝采和,手持神剑的吕洞宾,坐在芭蕉扇上的汉钟离,倒骑纸驴、拿着神笛的张果老,坐在莲花上的何仙姑,他们踏上了通往东海的旅途,在路途上惊扰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气急败坏,他的儿子手持双锤率领虾兵蟹将打出水面,铁拐李看了,忙躲到远远的,可是曹国舅不甘示弱,拿着大玉板拍向了虾兵蟹将,蓝采和武术很弱,一会就被虾兵蟹将抓回了龙宫,吕洞宾看了火冒三丈,手持双剑挥向了老龙王的儿子,老龙王的儿子化成青龙和吕洞宾扭打在一起,吕洞宾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剑把他杀死了。那些虾兵蟹将见了,四散而逃,把龙王儿子的尸体献给了龙王,龙王怒不可遏,率领一群将士杀出了水面,吕洞宾招架不住,赶紧找韩湘子求救,韩湘子使用魔法把篮子朝着天吧虾兵蟹将吸了进去,吕洞宾手持宝剑杀向韩湘子的篮子,把装在篮子里的虾兵蟹将统统杀掉,东海龙王率领受伤的虾兵蟹将顶住了他们的攻击,最后,吕洞宾把龙王和虾兵蟹将统统绑了起来,把蓝采和救了出去,他们安全的渡过了东海。

    我最喜欢读的故事是《黄帝战蚩尤》。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部落首领,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炎黄之战过后,又出现了一个部落首领,他叫蚩尤。蚩尤率领强盗们欺负百姓,这件事让黄帝大惊失色,黄帝率领着虎皮人阻挡蚩尤。在战争中,蚩尤率领着稀奇古怪的野兽人,还有一群驯养的野兽还攻击人类,黄帝邀请了炎帝和他一同作战。在战争中,炎帝把自己养的猎狗放出来,和野兽们一同作战,蚩尤顶不住想逃,黄帝赶紧派人去追,把他绑起来砍下了头,蚩尤当场死去,黄帝这才放心。黄帝和炎帝大摆酒宴,派人杀几只猪马牛羊鸡鸭,庆祝胜利。

    我觉得有些故事不是真实存在,就像八仙过海、盘古开天地,他们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 2019-10-16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3-05-17

  • 2019-09-20

  • 2023-03-13

  • 2021-11-11

  • 2023-05-31

  • 2022-04-05

  • 2022-01-05

  • 2023-01-24

  • 2023-06-17

  • 2022-02-17

  • 2023-02-02

  • 2023-03-14

  • 2023-03-15

  • 2023-02-09

  • 2023-05-20

  • 2019-11-08

  • 2023-02-27

  • 2021-12-06

  • 2023-04-15

  • 2019-10-19

  • 2023-04-22

  • 2023-02-03

  • 2023-03-01

  • 2023-02-15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2024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教您怎么写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4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