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 > 地图 >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2024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范文大全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相关栏目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热门栏目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推荐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

(共 5416 篇)

  • 1、 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短文写的是一位母亲在阳台上挥手和上小学的儿子告别,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母亲怅然若失,母亲想到自己交给马路一个孩子,希望匆匆的行人别碰到自己的孩子;自己交给学校一个孩子,多年以后,学校将会还她一个怎样的孩子?自己交给社会一个孩子,这世界又将会还她一个什么样的青年?母亲发出一连串的问题:世界啊,我向你交出一个可爱的小孩,而你们将会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啊? 读完文章,我深深为母亲这种对社会、学校的巨大期望所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学校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多少次,新学期开学,不少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亲自送到教室,这既包含了对孩子的爱,更有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和期待。“孩子就交给你们了,不听话了,做错事了,你们该批评就批评,千万不要惯着他。”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可回想自己这四年多的教学生活,每当学生不听话,顶嘴,不遵守纪律,自己就会很生气。抱怨自己怎么摊上这些不听话的学生。有了这些想法,做老师的快乐自然与自己无缘,烦恼常常伴随着自己。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孩子们并非没有闪光点,只是我只按照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意愿,凭自己的感受去压制他们,目的是希望用自以为正确的方法去改变孩子们,结果双方都不愉快。这真是自寻烦恼,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作为老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学会用赏识、平和、尊重、包容、关爱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试着把每一个孩子当做一本借来的书,时间久了,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而我们也能得到孩子的理解,走进孩子的内心,我想,抱着上文中提到的母亲的想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你会体会到做老师的快乐的。
  • 2、 《一捆细木棒》读后感
    《一捆细木棒》读后感 澄阳小学三(5)班 张露予 我生活在一个非常民主的家庭。小时后妈妈希望我有气质,让我学钢琴。因为音乐使人懂得“聆听”,会与心灵共鸣。而我却更喜欢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下和爸爸一起看书,读书能让我更直接地感受到快乐。 这两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一捆细木棒》。它说的是一个农夫有五个儿子都很有本事,但经常相互打斗,农夫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五个儿子叫到面前,把准备好的一捆细木棒拿到他们面前,让他们轮流将这捆细木棒折断。尽管他们用尽吃奶的力气,也没有一个人能将这捆细木棒折断。农夫又将这捆细木棒解开,给他们每人一根让他们折,他们毫不费力的就折断了。农夫说:”你们看到了,一捆细木棒无论怎么用力都折不断,可是一根细木棒不费吹灰之力就折断了。所以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不会被他人欺负。“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三(5)班。我们班每个同学都个性十足,各自为政,谁都不服谁。每次打扫卫生每人都各扫各的。“流动红旗”我们班一直都没有评上。老师问我们:“为什么我们班一直没有得到‘流动红旗’呢?”同学们都低下头,心里跟明镜似的。之后,得到"流动红旗"就成了我们的目标。每次打扫卫生我们全体同学都齐心协力,把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桌椅也排得整整齐齐。而且在走道里看到垃圾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捡起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一周后在学校的广播里听到我们班获得了“流动红旗”,老师和我们都开心极了。 团结就是力量,齐心协力我们就会成功。这就是《一捆细木棒》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
  • 3、 一张揪心的历史照片

    1937年8月28日下午二时许,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不顾国际公约,公然出动十二架飞机,向上海火车南站发动了 突袭,而此时的上海火车南站正挤满了逃难的灾民。

    当时一列火车正要驶出站台,车里人们不安的心刚刚平复下来,他们以为终于可以远离喧嚣的战场了,可未曾想到就在这时一枚炸弹瞄准了这列火车。列车在一声巨响之后爆炸,硝烟弥漫,随即燃烧起熊熊大火。其中一对年轻的父母,为了保护他们年幼的儿子,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烈火,并奋力把孩子从燃烧的火车废墟中抛出,丢在了站台上。

    孩子无助地坐在地上,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瞬间就失去父母的孩子哭喊着,孤独地面对着一片狼藉的火车站废墟,面对着这残酷的现实。他虽然逃过了熊熊的大火,但却摆脱不了悲惨的未来,他从此要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或者是被饿死,或者不知道下一秒钟会不会被无良的日本侵略者杀害。

    当时在美国《赫斯特新闻社》任职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目睹了这一悲剧并拍摄下了这张令人揪心的照片。两星期后,照片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并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日本轰炸城市,杀戮无辜平民的罪行。

    这次罪恶的轰炸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在很多中国人的心里却埋下了无法磨灭的仇恨和伤痛。在这里我们呼吁不要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和平。战争是毁灭和平的罪魁祸首,战争一旦来临,我们的家园就会处处弥漫着硝烟。而如果有了和平,我们的家园就会越来越美,人们就会更加和睦。人类啊,为了世界美好,为了自己的幸福,请放下你手中的武器吧!愿世界永远没有战争,和平永驻!

  • 4、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700字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读了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能够说全文就是透过行道树这个形象阐述这个道理。何为神圣的事业?就应是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吧。如文中习惯于污浊的居民需要新鲜空气,燠热的夏天行人需要遮阳的浓荫,城市需要阳光,需要拥抱太阳的火热。这就是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行道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为此他们忍受着常树难以想象的痛苦:跟原始森林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跟城市里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市民相比,他们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他们还为城市的污浊,尤其是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于污浊而忧愁着,大有屈原世人皆醉吾独醒的悲悯与焦虑。但他们甘愿自我牺牲,牺牲并快乐着,因牺牲而深沉,因牺牲而神圣。

    1981年,当张晓风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如楼肇明所说:中国民族历来就偏向于柔弱的阴性思维,一部中国古典散文史,韩海苏潮以外,满眼芳草凄凄的阴柔之美。而她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从《行道树》这篇短文里,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大地上的山川草木,对行道树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能够相比拟的感恩情感;感受到了作者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的胸襟,以辽阔思维空间为背景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楼肇明语)读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痛苦而又神圣的行道树,让我遐思翩翩,似乎看到了模糊而又真切的无数身影和脸孔,他们所从事的就是神圣的事业:革命、国防、科学、教育等等。他们卓越不凡抑或默默无闻,但毋庸置疑他们的神圣在历史的星空熠熠闪光,在现实的水面沉浮激荡,在人心的神龛备受膜拜!

  • 5、 张晓风读后感

    张晓风读后感范文一

    张晓风这个名字从来就没有听过,于是忍不住的想去看看他写的文章,没有想到,会给我这么大的感触,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我在》了。

    这是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的一些想法。我在。本来就是一个简单但蕴含了深层含义的话语,可以读到的有万万千千,而作者表达的就是我在那坚定的灵魂。有一些事、一些人、一些物,被作者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直达我们内心。比如点名,一个小小的、我几乎每天都在做的事就可以有震撼人心的哲理。仅仅是回答一句我在也能为内心增添一阵狂风暴雨。不得不感叹着作者的思绪了。而在群山环绕间,山水交错处,如果你有满腔的热情想倾诉,那何不大喊一声我在呢?我在和某某到此一游不同,后者张狂 ,而说我在的仍是个清晨去上学的孩子,高高兴兴的回答长者的问题。作者想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感情吧,清清脆脆的声音就如明明朗朗的心,为我在这里开心,如果要问为什么开心的话,也许作者也答不出来吧。还有哪怕是犯了什么滔天的大错,在人们寻找你时,还是要说声我在。如当上帝寻找堕落的亚当时,作者仍会坚定的站出来。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更是透露出无比的真诚。我在,如果在对手面前说出这句话,想必也是无比自信而坚强的。我在就是表示我,就在这里,不论你看得到或看不到,我就在这里。和这里的人、情感在一起,我也许很渺小、也许很强大、也许很重要、也许我只是万千沙粒中的最小的一粒,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在,就在这里。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也在。

    张晓风读后感范文二

    张晓风的散文也许算不上是最好的,但是却带给了我许多与众不同的感悟,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就让我带着你,一起走进张晓风的散文世界吧。

    读张晓风的书,让我感到十分惬意、轻松。她的景物描写虽然精致,却并不繁杂,只是几笔简单的描写,便能勾勒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我想她一定是位田园诗人吧,即使全篇都在写景,也能让读者明白她的心思,带给我们发人深省的思考。倚栏轩文学网

    你能想象吗?当流苏那纤细的香气伴随着纤细的风拂过脸颊,当栀子花香的河川从身边流过,此刻的心境,无可比拟。但,花落瞬间虽然美丽,过后便不见踪迹。这告诉我,美,就像一则爱情故事,也许结局并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过程是美的,就已足够。人生也是如此,它不能用长短来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我们不求它像爱情故事那样幽美、惆怅,但是过程的精彩是一样的。或许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那就试着去拓宽生命的

  • 6、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读张晓风散文有关

    作为一个散文家,张晓风的作品与其他人的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她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入在每一篇文章里。看她的作品更像是去了解一个人的心灵和她的喜怒哀乐。

    在她的散文《第一幅画》中,她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描写。从写作题材而言,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当她运笔时却超越了普通人的情感,将这个南部的小城描绘的有声有色。之后,她逐渐深入主题写道尽管儿时家境贫寒,她依然苦中作乐,将上铺空间取名为桃源居,并在墙上挂上画。通过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不管你所处的环境多么的恶劣,内心都应充满阳光,因为精神食粮是不可缺少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母亲的羽衣》开头描写了女儿入睡前,搂着母亲的脖子问: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长场面十分温馨感人,接下来甜蜜中有了伤感。最后就变成了沧桑。世间每一个女子,究竟如何藏羽衣,从仙女隐忍为平凡的母亲?张晓风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描写的活灵活现,仿佛知晓世间所有的秘密。

    张晓风听着她的名字总让我觉得她是一个碧玉的弱女子,但是读了她的文章却发现不是这样的。比如在《酿酒的理由》中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那的倾注。字里行间留露出一种江湖侠客的气度。这一篇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它每一秒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要向生命变得精彩无比,我们只有靠自己,遇到困难时是灰色的,但当你打败困难时,就会变得五彩缤纷了。

    张晓风独到的眼光令人钦佩,令人信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的人生哲理。

  • 7、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700字: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读了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能够说全文就是透过行道树这个形象阐述这个道理。何为神圣的事业?就应是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吧。如文中习惯于污浊的居民需要新鲜空气,燠热的夏天行人需要遮阳的浓荫,城市需要阳光,需要拥抱太阳的火热。这就是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的行道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为此他们忍受着常树难以想象的痛苦:跟原始森林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跟城市里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市民相比,他们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着。他们还为城市的污浊,尤其是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于污浊而忧愁着,大有屈原世人皆醉吾独醒的悲悯与焦虑。但他们甘愿自我牺牲,牺牲并快乐着,因牺牲而深沉,因牺牲而神圣。

    1981年,当张晓风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如楼肇明所说:中国民族历来就偏向于柔弱的阴性思维,一部中国古典散文史,韩海苏潮以外,满眼芳草凄凄的阴柔之美。而她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从《行道树》这篇短文里,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大地上的山川草木,对行道树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能够相比拟的感恩情感;感受到了作者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的胸襟,以辽阔思维空间为背景对生命价值的沉思。(楼肇明语)读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痛苦而又神圣的行道树,让我遐思翩翩,似乎看到了模糊而又真切的无数身影和脸孔,他们所从事的就是神圣的事业:革命、国防、科学、教育等等。他们卓越不凡抑或默默无闻,但毋庸置疑他们的神圣在历史的星空熠熠闪光,在现实的水面沉浮激荡,在人心的神龛备受膜拜!

  • 8、 初雪张晓风读后感

    初雪张晓风读后感

    每一个生命都是父母的初雪,纯洁而高贵。黑夜中,雪压下了整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爱如雪花般漫天飞舞,成为世界的主角。

    我不奢望每一位父母如张晓风那样,令自己的生命的延续可以拥有自己的世界,无需为了父母间的虚荣心而感到肩膀如石头般沉重。在初雪之后,孩子的梦如同雪般在樱花的国度中飘忽不定。雪因为温度而融化于水,樱花会因为寿命而凋零于地,母亲的爱会因为孩子而酿造于纯。我想诗诗会很幸福的,在她的世界里可以独跳一支舞;可以将花瓣组成一片天地,尽情的在书海中遨游;可以将自己的爱好追求到极点

    言辞只为词藻的编华,现实只为理想的化身。

    诗诗虽生活战争年代,与我们的安逸稍有逊色。而诗诗的母亲一直在给予她希望,为孩子点灯。使黑暗照亮,光明迎来。最为重要的则是她照亮了一位纯洁的心灵,让那颗幼小的心如星星般闪烁。我明知黑暗毕竟略有暗色,宇宙之中一片廖茫,这颗星需要更多的同伴一起照亮整个世界!

    《初雪》体现了母亲的高尚与智慧,我不赞颂她伟大,那是因每个父母之心皆此;母亲为孩子的人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和平年代,而那些爱又为何再也不能变为原汁原味的咖啡呢?

    夜晚,梦见自己化为了六角雪花,零星飘落。看到夜的主色调,突然醒悟,只有母爱的光芒使我华为液体,升华成为雨水、露;进而去唤醒另一个春天再次苏醒。

  • 9、 张晓风包子读后感

    张晓风包子读后感

    这个周末,我在家中阅读《张晓风散文集》,其中,我读到了一篇使我心灵感到震撼的文章《包子》。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张晓风的一个亲戚死了,想起以前她和她丈夫到老妇人家做客,到了中午,老妇人留人吃饭,但无奈家徒四壁,就热情的提出吃包子,但老妇人的儿子的一声恶吼哼!包子!台湾来的人会吃你的包子?!使老妇人很不安的让我们走了现在老妇人已走了,怎么样挽回都是无用功了,有些事没有第二次的

    看到这儿,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老妇人毕竟也是好意啊!台湾来的人又怎么了?是神吗?是神也可以吃包子啊!那包子又怎么了?!包子做出来也不是给人吃的吗?好,包子做工是粗糙,可包子里也包括了老妇人深深地情谊啊!老妇人的儿子做生意,时赚时赔,但也不够他一个人用,把生他养他的母亲扔在那儿,任其自生自灭,留老妇人一人在暴风雷电中面对孤灯,一人在宁静的夏夜受蚊虫的骚扰,一个人在黑如地窖的破屋中苟且生存,一人在寒冷的冬夜与一只小炭篮相依为命,看着邻居家晚辈大包小包的回家过年,而自己只能在黑暗中与泪水为伴,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思念着远方不靠谱、无情无义的儿子吧

    人的生命贱如蝼蚁,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考验,还自以为强大,就像文中的儿子无情无义,那一声恶吼哼!包子!台湾来的人会吃你的包子?!也许是无意的吧,但他的恶吼打碎了老妇人的热情,打碎了老妇人那可怜的自尊,打碎了老妇人队对他儿子的最后一丝希望。

    而现在的社会中,那些空穴老人也不是如此吗?因年老了、生病了、儿女们就对他不管不顾,自生自灭,看着别人家大团圆,自己家的孤灯与破屋,有什么呢?只不过是脸上的两行浊泪罢了。谈及儿女,别人眉飞色舞,他们只能轻笑呵呵,女儿/儿子大了,翅膀硬了呢,可乌鸦还会反哺,我们这些高等生物怎么就变成啃老了呢?我们不是有头脑的高等生物吗?

    指针滴答,我依然还在静静的沉思着

  • 10、 张晓风的散文读后感

    【篇一:张晓风的散文读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读大篇幅的散文。读完《张晓风散文》后,我感觉很细腻,很温柔,她的散文不会有惊心动魄的描述,却在娓娓道来中让人感觉到一种家的温暖。

    书中有许多状物的散文,《白千层》就是其中一篇。作者在校园里看到了白千层,它的名字吸引感动着作者。白千层是纯洁的,是坚强的,必定有许多坏孩子已经剥过它的干子了,那些伤痕很清楚地挂着。只是整个树干仍然挺立得笔直,在表皮被撕裂的地方显出第二层的白色。冷酷的摧残从没给它带来什么。一株树就好比一个人,这株树的内心是纯洁的白色。我们要追求,但在追求中不要被金钱和名利驾驭。我们也只有追求纯洁的心灵,追求强大的思想,才能重新认识自我。

    《地毯的那一端》是作者给她丈夫写的一封信。这篇文章扣人心弦,平和安然的环境气氛。运用书信形式,更利于情感的抒发和故事的阐述。文中还运用插叙,款款道来给我们简述了两个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切似乎就这么简单,她让我们明白了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波澜壮阔是人生,平平淡淡也是人生。

    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每当想起这句话也就想起了《母亲的羽衣》。读完文章后感触很大。我无法想象,曾经那个披着羽衣令人羡慕的公主,现在却可以为了孩子起早摸黑。这令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每天早晨我还没睡醒就能听见厨房内做饭的声音,习惯告诉我一定是妈妈在忙碌,我躲在墙角仔细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厨房油烟很大,她时不时的咳嗽着。上学时,寒风刺骨凌风无情的从她手上划过,他的手已经龟裂了,妈妈是多么坚强啊!有时放学晚了,踏出校门仍能看到妈妈的身影,这便是母亲。天下母亲都是一块砧板,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

    读张晓风的散文,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最原始最淳朴的感情,没有故作深情地讲理,有的只是充满乐趣的生活小事。

    【篇二:张晓风的散文读后感】

    半个学期已经过去,手中的这本散文集也已大致读完,约有两百页的一本书籍却是收录了作者辛勤笔耕挥洒的数十篇散文经典。而我从初读时的柔情有感,也演变到了最后的铿锵怀思。

    她总是极为乐观的,说的出:日子是美丽辉亮的,我爱的是日子的本身;如果日子是黯淡难熬的,我感激的是:我竟有那么完好的健康能以承受这一切。这样的话。或许她研读过道家的著作,又或许是她生来便有感于相对,用巧思辩解着无奈的生活。听闻她近年来罹患肠癌,却仍能以孙悟空自比:当孙悟空和妖精打架时,如果大叫

  • 2023-01-17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4

  • 2022-02-04

  • 2019-10-24

  • 2019-10-17

  • 2021-09-07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1

  • 2023-02-14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2-21

  • 2019-10-28

  • 2023-05-1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10-20

  • 2019-09-25

  • 2023-01-08

  • 2023-01-06

  • 2022-06-13

  • 2019-10-23

  • 2019-10-23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
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大全,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2024,更多张晓风的一捆柴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