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2024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推荐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

(共 3630 篇)

  • 1、 战国策读后感2024范文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读后感

    秦国出兵威胁东周,索要九鼎。可见东周君早已丧失天子的尊严,沦为偏安一隅的小诸侯。在齐秦等大国面前只能耳提面命。坐拥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别说行驶天子的权力,就连自己也成了大国嘴边随时想吃的一块肉。在这里,秦国索要九鼎不知是何用意?是秦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过早的坐拥天子宝器,还只是通过获得九鼎来宣传自己才是继周统的唯一天授者?我想应该是后者吧。想必后来齐王出兵干涉也是为了此目的。当时已属战国末年,强国拉锯,周室没落,列国都想证明自己具有享祀天子宗庙的待遇,通过占有宝器显示天命所归,从而更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发展与征战。宝物也是服务于人,撇开利与益的纠葛,宝物也只是一堆废物。而到了真正见弓拉弦的时候,宝物也只能随着时代沉浮。九鼎也不能保证周王室的灭亡,象征只在庄严的宗庙里象征,而在血肉横飞的狂飙中它只是一个等待重拾的破碎的梦。颜率虽用一时的小聪明保住了宝物,但它不能阻止它的最终命运。他有没有考虑到,齐秦也许有哪一天不用借道,拥兵城下,出动九九八十一万人带走九鼎。毕竟身死国灭已经屡见不鲜。颜率利用齐秦均衡达到了目的,这也说明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纵横天下。可是想永远在做前面,只有拥有最坚定意识者才能坚持到最后。我得不到还不能让我想想吗?只是这时,均衡在逐渐打破,天命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读后东周欲为稻》读后感

    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很忧虑,东周它忧虑,我很疑问,东周干嘛非要种水稻呢?苏秦巧舌一辩双方都得感谢苏秦。可见战国的纵横家的手段,他们虽然不能翻手云,覆手雨,但可以通过三寸不烂让那些君主们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他们之所以能驰骋纵横,是因为他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那时不相信眼泪,只有列国征伐和宗国利益。想想东西两周本为一室,却为了让另一国民生凋敝而不惜想尽办法破坏。想必这就是国家利益的雏形。可怜西周,不再强国富民上下工夫,却通过疲苦之计来算计他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用马哲的观点来说,这就没有搞清楚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了。万物相连,因果互化,用后人的眼角去看,东周西周真是井底之蛙。但历史之所以为历史,是因为有它的局限性。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特点,真正把握历史机遇的永远是那些慧眼如炬,意志坚定者。只有眼到手到,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历史的车轮还在不断前进,我们是在轮前还是在辙后?苏秦轻摇三寸就能获得双方感激

  • 2、 春秋战国那点事儿读后感(3)篇
    春秋战国那点事儿读后感 第(1)篇

    这是一本能以让你长知识、增见识,好读易懂的史书。

    人类历史波澜壮阔,中华文明渊远流长,而中华文明又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最璀璨的亮点。这一时期,各种思想都在寻找权力做靠山,为自己找社会实践的实验场。道、法、儒、墨、兵、名、杂、农,纵横,阴阳各家纷纷登场;老子、管仲、孔子、墨子、孙武、惠施、吕不韦、徐行、鬼谷、邹衍精彩亮相。在他们的作用下,“五霸”代天子而气使诸侯,“七雄”灭诸侯而扩张争统。其间出现了雄才大略的秦穆公、魏文侯、楚庄王、燕昭王、晋悼公、秦孝公、秦王政、晋文公、齐桓公、郑庄公这“十大明君”;出现了智略拔群的管仲、百里溪和蹇叔、商鞅、范蠡和文种、斗子文、伍子胥、孙叔敖、晏婴、蔺相如、赵盾这“十大名相”;出现了智勇兼备决胜沙场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乐毅、孙膑、先轸、司马穰苴、田单、庞煖和蒙骜这“十大名将”;出现了罕逢敌手的杜回、褒蛮子、督戎、南宫长万、养由基、魏犨、杞梁、庆忌、叔梁纥、朱亥这“十大勇士”;出现了游戏诸侯誉满天下的魏无忌、田文、赵胜、苏秦和张仪、尉缭子、鲁仲连、翟璜、蔡泽、淳于髠、黄歇这“十大名士”。还出了为信念而不惜献身的荆轲、专诸、要离、聂政、豫让这“五大刺客”;出了荒淫而不顾伦理的夏姬、文姜、赵后、隗后、宣姜这“五大淫女”;出现了恶欲放纵,坏事做绝的郭开、屠岸贾、费无忌、伯嚭、易牙竖貂开方这“五大恶人”。

    有了这些人的作用,才有了城濮之战、崤函之战、吴破楚入郢之战、越灭吴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血腥恢宏;才有了管仲兴齐、商鞅变法、智莹曲梁治军,西门豹治邺的昌国壮举;才有了庄王问鼎、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秦统六合这样的大志伟业;才有了赵氏孤儿、子胥复仇、卧薪尝胆、信陵君救赵的悲壮与豪气。真个是你方谢幕我登场,你刚垮台我登台。罗罗列列、林林总总的英雄和“混蛋”们,有的成了历史前进的助力,有的成了历史的笑柄,有的成了历史的垃圾。对这些人、这些事所留下的历史痕迹,您都可以在此书中找寻。

    春秋战国那点事儿读后感 第(2)篇

    人类历史波澜壮阔,中华文明渊远流长,而中华文明又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最璀璨的亮点。这一时期,各种思想都在寻找权力做靠山,为自己找社会实践的实验场。道、法、儒、墨、兵、名、杂、农,纵横,阴阳各家纷纷登场;老子、管仲、孔子、墨子、孙武、惠施、吕不韦、徐行、鬼谷、邹衍精彩亮相。在他们的作用下,“五霸

  • 3、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读后感1000字(3)篇

    自春秋时代大规模攘夷战争后,华夏诸国之实力远超周边诸夷,到战国时这种军事优势更大,在历朝历代中,唯有在战国时代外族威胁微不足道,故而此为中国尚武精神最盛之年代。唯尚武故,血性亦得以张扬。春秋战国,重义轻生。此孔夫子所言“任金革死而无厌”也,此墨家之“死不旋踵”也,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也。中国古时之大刺客,莫不出自春秋战国,曰专诸,曰豫让,曰聂政,曰荆轲,你试着在后世诸代找寻,尚有“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者乎?血性张扬,故多复仇之传奇,若赵氏孤儿,若伍子胥鞭尸,若勾践卧薪尝胆,若孙膑身残志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之灭亡,亦未尝不是六国之复仇。及至专制时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思想不得自由,血性不得伸张,国民之精神之一衰矣自春秋时代大规模攘夷战争后,华夏诸国之实力远超周边诸夷,到战国时这种军事优势更大,在历朝历代中,唯有在战国时代外族威胁微不足道,故而此为中国尚武精神最盛之年代。唯尚武故,血性亦得以张扬。春秋战国,重义轻生。此孔夫子所言“任金革死而无厌”也,此墨家之“死不旋踵”也,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也。中国古时之大刺客,莫不出自春秋战国,曰专诸,曰豫让,曰聂政,曰荆轲,你试着在后世诸代找寻,尚有“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者乎?血性张扬,故多复仇之传奇,若赵氏孤儿,若伍子胥鞭尸,若勾践卧薪尝胆,若孙膑身残志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之灭亡,亦未尝不是六国之复仇。及至专制时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思想不得自由,血性不得伸张,国民之精神之一衰矣

    花了不少时间看完这本大书。算是梳理了一遍战国历史,虽然还是不太了了,原因是这段历史太乱,史料也可信度不高,而且支线太多。读此书时常常在想,哪怕是历史洪流不可阻挡,但是从今天往回看,总感觉做点什么可以拖延一下秦并六国,甚至出现某个大英雄大帅才,说不定可以直接合纵六国灭了秦国,不必等到秦统一中国十五年后才实现。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偏偏让秦灭六国,让秦达到高峰,然后马上,六国复国,秦国覆灭。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这个话题太大,不是我这种水平可以解释。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高级一点的政体吃掉低级的政体吧。秦偏处西边,文化低下,由于这个原因,领导人反而虚心受教,可以接纳人材。也是由于人材的匮乏,导致对人材求贤若渴,给人材以用武之地,商鞅张仪范雎等等的大才之人为秦所用。最终秦灭六国达至顶峰。然后不免败落于争

  • 4、 战国策读书笔记3篇

    《温人之周》读书笔记

    这个小故事很有趣。魏国的人要入境东周,东周的人不让,并问他是否是东周的客人,魏人竟然说是主人。搞的周君和官吏一头雾水。短短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让周君无言以对。是啊,这是个多么尴尬的事啊。曾经的天子率六师,领九州是何等的豪迈。如今的周天子却无奈的偏安一隅,连这么严肃的一句话成了一个偷渡客的挡箭牌。战国时候,王道没落,这样才促成了百家争鸣。也许周君这时迷梦了一下自己祖先的光辉,又或者无奈的放走偷渡客后自己黯然神伤。最后必然纠结成一种不甘。是啊,祖宗基业,托垂万世本身就是个自欺欺人的童话。每个历史阶段都具备应有的特征和潮流。朴素的唯物主义,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顶点之后必然失落。人只能规避风险却不能逃离本身属于自己的命运。历史走到某点,某点的人们只能闪转腾挪,尽力维护自己理想处的那块土地,但不管怎么样闪转腾挪,那块土地都会变化,区别在于是不是更理想还是不理想。天子如此,庶民亦如此。也许此时的周君能够拂泪不甘相对于日后宗庙隳,家国灭的周君也是种幸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永远都没有错。但是别忘了,王不会永远是王,臣不会永远是臣。王臣之间不过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组矛盾。只是那转化的条件相对于其他一般事物略显复杂而已。何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赵取周之祭地》读书笔记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第一疑问是祭田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估计和祭庙,祭品的功能相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祭祀祖先所用的物品。可就是这么神圣的东西,天子的祭田却还是被赵一个诸侯给抢掉了。无奈到要谋士利用装神弄鬼的太卜解决问题。看到周室衰颓如此,心中有点不忍。但这是历史的脚步,任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当一个国家连自己的祭祀类东西都保不住的时候,那真是离灭亡不远了。赵氏晋大夫出身,现在竟然连天子的祭田也是想夺就夺,怪不得孔子也感慨礼崩乐坏。但这是矛盾矛盾发展的必然走向。圣人坚持克己复礼,但那也只是境界问题,而非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了。赵王病了,收受好处的太卜把病因归咎于夺了周的祭田。那时的人们还是相当畏惧鬼神的。赵王也是人,也怕死,所以听太卜言也是人之常情。想想为了一块祭田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多不划算啊。所以还是把祭田还给了东周。郑朝用一时的巧计保住了周室那仅存的一点尊严。但是谁都知道,这仅有的一点尊严最后也会失去。所以奇技淫巧能够规避风险一时,但如果不从本源上去查缺补漏,

  • 5、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战国》读后感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战国》读后感

    文/瀚海书生

    《大争之世战国》是著名史学作者孙皓晖写的史评,其曾撰写的《大秦帝国》不仅是小说更是最强大的影视剧本。《大争之世---战国》不仅阐释六国灭亡的原因,更阐释了重要人物的成败得失,如吴起、墨子、吕不韦、荀子、韩非子等思想独立,藉此阐述了士阶层的血泪崛起史。

    该书认为士内涵包括士,不是贵族,不是奴隶,不是工匠,不是商旅,也不是农夫。他们不是寻常的国人,而是国人土壤中滋生游离出来的一批以研修特定艺业与追求特定价值为人生目标的形形色色的流动者。如果非要找这些人的基本共同点,那么,知识、技能与自由、独立,大约是两个最大的基本面。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有没有固定的谋生职业,他们都在进行着自己独有的思索,都在不同领域孜孜精进地奋争,都在特定方面达到了当时社会的最高认知水准。无论生存状态如何,他们都有着昂扬饱满的生命力,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着最为顽强的追求。他们是一群以精神本位为生存原则的人,自由独立的人格,笃定不移的信仰,价值理念的尊严,建功立业的荣誉,社会现实的公平正义,对于他们都比生命更为重要。他们分门别类地探究真理,分成了诸多形质各异的学派与专业,相互争辩,相互征服,相互砥砺,从而达到了最高状态的和谐共生。他们代表着专业知识,代表着社会良心,代表着社会理想,代表着共同价值,代表着涵盖面最为广阔的社会正义追求。

    接着作者认为,士就是他们大体都是不穷不富,读得起书,游得起学,人人学有所长,个个都有争心。他们有能力走进庙堂,但是,他们却没有先天的政治地位,不能借助这种先天地位推行自己的社会主张。他们的前途,必须靠他们自己去奋争开辟。他们的价值追求,必须靠自己的顽强实践去实现。

    这些所谓的士不是大一统时代的士(更是官僚),而处于大争时代的士,更是市场经济时代中的职业高管。目前的职业高管特别是空降高管而非创业者更是不断在国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企之间流动,在职场中被挖或者被杀,虽然毫无生命之忧,更更面临职业之忧,如45岁的门槛。

    战国时代的职业高管们,引领变革,实现价值,将效力的公司打造的更具竞争力,更在兼并过程中属于兼并者而非被兼并者,在其公司中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战国时代,最著名的职业高管当属商君,其打造的大秦帝国特别是引领的制度变革,影响上千年,其引领变革中首要在于遇到大智之君秦孝公,终秦孝公一生践诺奉行,当属职业高管遇明主,

  • 6、 《相爱相杀的战国》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相爱相杀的战国》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做一个厉害的好人。这一章主要讲了庞涓假装请孙膑来魏国当将军,结果没几天就被逮捕了。魏王本来要杀了孙膑,但经过庞涓的苦苦求情,才不杀孙膑,但要挖了他的膝盖骨,让他变成残疾人。后来,孙膑终于知道了真相,在一次机会中逃到了齐国。

    我觉得庞涓假装请孙膑来魏国当将军,最开始的想法是不怀好意的,他为了自己的利益陷害孙膑,这种行为特别自私。另外,庞涓欺骗魏王说孙膑干坏事,让魏王杀了孙膑,却又在孙膑面前苦苦帮他求情,取得孙膑的信任,损人利己的行为确实不对。

    这使我想起之前的一条新闻,有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时,突然病倒在路边。一位好心人开车经过时帮助了老爷爷,他开车把老爷爷送到医院治疗。但是,老爷爷醒来时却诬蔑好心人,说是他把自己撞倒的。因为老爷爷家里很穷,他们付不起医药费,就想着让好心人帮他结账。好在马路上都装有监控,把好心人救老爷爷的全过程都拍了下来,这才还好心人的清白。

    古代有庞谓这些小人,现代也有一些坏人。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做一个讲文明的现代人。

  • 7、 战国影评

    战国影评(一)

    对于这部影片,我看完之后有个总体的评论,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烂,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扯淡!

    看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了,烂电影也看了不少,像是《无极》、《歌舞青春》、《花木兰》、《赤壁下》等等。但我这是第一次看到一部烂到令人发指、烂到出神入化的片子!

    真怀疑《战国》的编剧和导演是不是吃三鹿长大的,怎么一段好好的故事被拍成这么弱智的情节了呢?难道这部电影追求的是雷人的效果?如果是这个样的话,那么目的已经达到了。

    1.5亿的投资换来这么烂的片子,其所作所为其恶行真是令人罄竹难书!

    现将其罪行一一列举:

    1.从总体的故事来看,这部电影的名字就起错了,不应该叫《战国》,而应该改成《孙膑的野蛮女友》。这样的话还能平息一下观众心中的怒火。战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才是这个年代的主题曲,也是观众所期待的情节。而在《战国》中,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倒成了其次了,最主要的就是雷人。明明是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斗智斗勇,但是好好的为什么其中还掺和上几个女人?要知道,在战国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说上不了台面,但是这部电影中却出现了一个女将军!要知道,在战国时期是没有女将的。电影的这一点设定是极其雷人的,完全扭曲了历史。

    2.台词极其雷人,看电影看到蛋疼。

    孙膑被田夕暴扁一顿之后爬起来,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说:太残暴了!看到这里,我无奈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一段究竟是因为编剧的白痴还是由于演员的演技导致的呢?我觉得应该是前者。

    河洛天子之会,周王说:各国同属我大周,连年战乱,黎民百姓死伤无数,今齐魏相争,血洗边城,寡人为天下苍生心痛啊!这段台词怎么看怎么觉得现代化气息十足。再加上演员郭德纲的超强发挥郭德纲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完这段话,他没笑,全国的观众都笑了。怎一个雷字了得。

    本来应该是田忌赛马,倒成了孙膑赛马。当孙膑从马车上摔下来之后,庞涓去看他:怎么了,膑,有事吗?有事有什么事啊?什么什么事啊,我从车上摔下来你都不管我,不管我。我管你啊。看到这一段,我禁不住想砸电脑了。

    孙膑被庞涓实施了膑刑,庞涓问他为什么不逃跑,他居然回答说:我舍不得你。后者立马深情地回复:我也舍不得你。难道这部电影的编剧是琼瑶阿姨?

    这段很暧昧又很嗲的话语给了我一个启示,这部电影的导演要塑造一对同志出来。这段台词另整部电影增光添色不少,极

  • 8、 战国策读书笔记1000字:秦策

    提到《战国策》,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其中的一些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在中学时期学过,对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对《战国策》感兴趣,是因为它与其他史书不同,《战国策》更多记录的是战国时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的游说之辞,全书主要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时代风云。其在语言上的精炼雄浑,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读《战国策》可以提升语言逻辑能力,这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把它作为必读书籍的原因。

    前段时间在图书馆借到《战国策》,最近通过课余时间读完《秦策》,写下此感。 秦国自孝公用商鞅变法以来,逐渐富强起来,在基本国力上高于山东之国,而后惠王虽车裂商鞅,但商君对秦国的影响却一直根植在秦国深处。而山东之国,尤其是韩、魏,对秦国更是心有忌惮。在此背景下,张仪、苏秦等辈,在惠王前连横合纵的主张,改变了秦国和天下的局势。而后经甘茂、魏冉等人治理,秦国日益强盛。韩、魏与秦相邻,受到的威迫也最大。后范雎入秦,为昭王献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此时秦国已然成为一家独大的局面,白起与赵战于长平,范雎用反间计,使赵国大败。东方六国之中,只有赵国的军事实力可以稍微和秦抗衡,此役之后,各国便如坐针毡,不得安宁。秦又使人在六国中游说,六国皆争相割地讨好秦国,却无共同抗秦之心。后范雎失宠于昭王,蔡泽、吕不韦先后相秦,秦已经具有统一天下的实力。 《秦策》中,游说之士多来于六国,或逃入秦,或闻秦王爱才,主动西去事秦。商鞅从魏国逃入秦国,得孝公重用,实行变法。张仪受宠于惠王,而欺楚使楚与齐绝。昭王在位,穰候、太后权大,范雎劝说昭王加强王权,于是昭王废太后,逐穰候,王权得到集中。范雎在秦地位日益提升,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攻三晋,又杀与自己不合的白起。而秦相多由于其他游士在秦王面前说坏话,多被秦王逐走。范雎因为王稽的原因在昭王前失宠,或许自己也预料到自己也会步入其他秦相的后尘,此时蔡泽见范雎,劝其辞退,范雎借此机会举荐蔡泽为相,自己也算是全身而退。 在我看来,秦的强大是必然的,相比于东方六国,秦王更加礼贤下士,任人唯才,且秦王对人才的态度,也要远胜于其他君王。而为秦国出谋划策的历任相国,更是对秦来说功不可没,我认为商鞅、张仪、范雎相比其他相国,贡献更大。他们或是在执政时期攻城略地,玩弄诸侯,或是使秦国赏罚分明,政治清明。想到《过秦论》中一句话,“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9、 春秋战国读后感

    春秋战国读后感(一)

    这个寒假,我看完了《春秋战国》这本书,因此,我了解了许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里面有我佩服的人,有我痛恨的人。

    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不像周宣王励精图治,而是荒废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还费了后和太子,还为了让褒姒笑,弄了个烽火戏诸侯。终于,被候的父亲杀掉了,真是大块人心。我痛恨虞公,为了玉璧和宝马而让晋国灭掉了自己的亲戚国,结果唇亡齿寒,也被晋国一举歼灭。我也痛恨宋襄公,他空谈仁义二字2020,他就是说过了头,才导致宋军大败,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尸积遍野,自己也中箭身亡。

    在这本书里,还有我很多佩服的人。我佩服管仲,他足智多谋。我佩服扁鹊,因为扁鹊医术高超,救死扶伤,连五天五夜不省人事的赵简子都可以一看便知。我佩服吴起,因为他武艺多加,立下赫赫战功,一下子就拿下了秦国的五座城池。我佩服蔺相如,因为他很机智又谦虚,成语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就是起源于他。我还佩服甘罗,因为他十二岁就当上了卿,而且勤奋好学,能言善辩。

    《春秋战国》让我了解了那么多的历史,真是一本优秀的历史教科书。

    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名叫《春秋战国故事》,书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周宣王死后,周幽王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天天吃、喝、玩,除了酒肉,就是女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位美人,叫褒姒,但他整天愁眉苦脸,没笑一下,周幽王为逗褒姒开一次笑脸,不惜重金请人出主意逗褒姒笑,贪财的小人虢石父想得到那一千斤金子,给周幽王出了一个馊主意,可昏庸的周幽王却听信了他的谗言,把烽火台点上了,让诸侯们以为国王需要救兵,就纷纷赶来,可他们赶来了,国王却告诉他们没事,就让他们出尽了洋相,可最终,褒姒不但没笑,还弄得周幽王手下的大臣、将军都不信任他了,过了一段时间,敌军真的入侵周国了,当烽火台点着,可是没有一个救兵赶来,京城的兵马本来就不多,一下子就被敌军全打败了,周幽王也被敌军给杀了。那么,问题来了,周幽王拥有如此强大的诸侯军队,怎么会被打败呢?我认为,是因为周幽王他不讲诚信,以致诸侯们对他散失了信任,没来救他,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会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如果一家企业不讲诚信,公司就会倒闭;可如果一个国家不讲诚信,面临的就是亡国。

    自从我看了《春秋战国》这本书之,脑海里有很多的感

  • 10、 战国策读后感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读后感

    秦国出兵威胁东周,索要九鼎。可见东周君早已丧失天子的尊严,沦为偏安一隅的小诸侯。在齐秦等大国面前只能耳提面命。坐拥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别说行驶天子的权力,就连自己也成了大国嘴边随时想吃的一块肉。在这里,秦国索要九鼎不知是何用意?是秦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过早的坐拥天子宝器,还只是通过获得九鼎来宣传自己才是继周统的唯一天授者?我想应该是后者吧。想必后来齐王出兵干涉也是为了此目的。当时已属战国末年,强国拉锯,周室没落,列国都想证明自己具有享祀天子宗庙的待遇,通过占有宝器显示天命所归,从而更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发展与征战。宝物也是服务于人,撇开利与益的纠葛,宝物也只是一堆废物。而到了真正见弓拉弦的时候,宝物也只能随着时代沉浮。九鼎也不能保证周王室的灭亡,象征只在庄严的宗庙里象征,而在血肉横飞的狂飙中它只是一个等待重拾的破碎的梦。颜率虽用一时的小聪明保住了宝物,但它不能阻止它的最终命运。他有没有考虑到,齐秦也许有哪一天不用借道,拥兵城下,出动九九八十一万人带走九鼎。毕竟身死国灭已经屡见不鲜。颜率利用齐秦均衡达到了目的,这也说明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纵横天下。可是想永远在做前面,只有拥有最坚定意识者才能坚持到最后。我得不到还不能让我想想吗?只是这时,均衡在逐渐打破,天命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读后东周欲为稻》读后感

    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很忧虑,东周它忧虑,我很疑问,东周干嘛非要种水稻呢?苏秦巧舌一辩双方都得感谢苏秦。可见战国的纵横家的手段,他们虽然不能翻手云,覆手雨,但可以通过三寸不烂让那些君主们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他们之所以能驰骋纵横,是因为他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那时不相信眼泪,只有列国征伐和宗国利益。想想东西两周本为一室,却为了让另一国民生凋敝而不惜想尽办法破坏。想必这就是国家利益的雏形。可怜西周,不再强国富民上下工夫,却通过疲苦之计来算计他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用马哲的观点来说,这就没有搞清楚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了。万物相连,因果互化,用后人的眼角去看,东周西周真是井底之蛙。但历史之所以为历史,是因为有它的局限性。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特点,真正把握历史机遇的永远是那些慧眼如炬,意志坚定者。只有眼到手到,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历史的车轮还在不断前进,我们是在轮前还是在辙后?苏秦轻摇三寸就能获得双方感激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2-05-22

  • 2019-09-21

  • 2022-05-23

  • 2019-10-29

  • 2021-09-0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11-0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8-17

  • 2023-06-03

  • 2022-12-22

  • 2023-04-21

  • 2019-09-20

  • 2023-01-12

  • 2019-10-19

  • 2021-09-18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2-05-26

  • 2022-10-08

  • 2019-09-27

  • 2019-11-02

  • 2019-09-21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
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2024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范文,战国策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