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袁隆平传读后感 > 地图 > 袁隆平传读后感,2024袁隆平传读后感
袁隆平传读后感相关栏目
袁隆平传读后感热门栏目
袁隆平传读后感推荐
袁隆平传读后感

(共 4264 篇)

  • 1、 袁隆平传读后感(优秀范文)

    上世纪60年代,国人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温饱不继的状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多粮少”,肥得流油的土地上,总是种不出高产的庄稼,这不仅是农民们的烦恼,更是国家的心病。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大米是我们的主食,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食物,有多珍贵!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正体会。日常玉米壳泡水、野草煮汤充饥、吃麸皮吃地瓜已经是上等佳肴,大量的人群因营养严重不良而得了浮肿病。

    粮食安全一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保证自己现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从“ir8”到“南优2号”,从“y两优900”到“超级水稻”,从最初的亩产500公斤到现在的超1500公斤,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不断刷新,“东方魔稻”的奇迹震惊了世界。

    他是谁?用什么技术拯救了我们?杂交水稻,神农法宝。几十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这位喂饱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伟人——袁隆平,是流连田间小道的真“农民”,严以律己、淡泊名利,常年昼夜躬耕于稻田,至高荣誉的获得,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进一步投身到更深的领域,研究下一批新型高产水稻,科研从不止步,产量的不断提升已经是最好的佐证。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实施指导,袁老如今已经九十高龄,但他依然奋战一线,全心培育优良的水稻,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乃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粮食之父”的科研之路正越走越宽。

    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大的受益者,丰衣足食,生活无忧,一粒米的珍贵无法感同身受,我们不妨多看看《袁隆平传》这本书,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水稻的高产之路走得有多艰难,从曾经国外质疑的“谁来养活中国人”,到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也进一步表明粮食安全的长期性,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忘记历史、盲目乐观,不能今天温饱无虞,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不能粮食连年增产,就看不到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和压力。不惜果实,肆意浪费,是绝不可取

  • 2、 校友袁隆平印象 650字

    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 3、 读《袁隆平传》有感_记读后感1000字

    读《袁隆平传》有感_记读后感1000字

    有一本书,让我回忆起中国的进步;有一本书,让我懂得许多道理,受益匪浅。这本书就是《袁隆平传》。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是无人能挡的。

    人们心目中的袁隆平,自少年时代便是智慧、执着、诚实、坚韧的典范。因为有了这些美德,他总是以坦然、自信的微笑来面对未来的漫漫人生。他把人生比作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学农,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他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土地上的任何一处,都会生根发芽。在大学里,他开始接触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对他们每个人的学说进行比较和研究。他以为不应该单纯地、被动地去吸收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在他看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与虚假。

    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他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袁隆平坚信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于是他既肯于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所以总能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功成名就之后的袁隆平,在科研事业中,总是努力开释不绝于耳的纷扰。人毁人誉,概不动心,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开拓创新的快乐之中了。人的一生能够保持对事业的坚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战胜困难和挫折;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克服自己的浮躁与见异思迁;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必要的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他总是重复着这样一席话:爱因斯坦的成就是我望尘莫及的,但我要效仿他的精神,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终身安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他就是这样,寒时不心冷,温时不发烧,总是保持一颗平静而淡泊的心,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

    平民总理周恩来,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他为中国人民矗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平民科学家袁隆平是周恩来的忠实追随者,他为我们奉献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也在科学界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他用一生实践着这样一个哲理: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的进程,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袁隆平传》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

  • 4、 读《袁隆平传》有感_名人传记读后感1000字

    有一本书,让我回忆起中国的进步;有一本书,让我懂得许多道理,受益匪浅。这本书就是《袁隆平传》。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是无人能挡的。

    人们心目中的袁隆平,自少年时代便是智慧、执着、诚实、坚韧的典范。因为有了这些美德,他总是以坦然、自信的微笑来面对未来的漫漫人生。他把人生比作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学农,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他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土地上的任何一处,都会生根发芽。在大学里,他开始接触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对他们每个人的学说进行比较和研究。他以为不应该单纯地、被动地去吸收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在他看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与虚假。

    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他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袁隆平坚信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于是他既肯于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所以总能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功成名就之后的袁隆平,在科研事业中,总是努力开释不绝于耳的纷扰。人毁人誉,概不动心,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开拓创新的快乐之中了。人的一生能够保持对事业的坚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战胜困难和挫折;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克服自己的浮躁与见异思迁;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必要的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他总是重复着这样一席话:爱因斯坦的成就是我望尘莫及的,但我要效仿他的精神,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终身安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他就是这样,寒时不心冷,温时不发烧,总是保持一颗平静而淡泊的心,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

    平民总理周恩来,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他为中国人民矗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平民科学家袁隆平是周恩来的忠实追随者,他为我们奉献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也在科学界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他用一生实践着这样一个哲理: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的进程,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袁隆平传》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的好书。袁隆平先生的人格魅

  • 5、 袁隆平观后感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袁隆平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隆平观后感(篇1)

    袁隆平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说起自己的这两个梦——这是他的毕生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这个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要求我们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现在,袁隆平的梦想得以实现。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积极参与全球消除饥饿行动和粮食贸易,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而巨大的贡献。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将继续推进粮食领域南南合作,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主动权、耕地红线、粮食储备调节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袁隆平的毕生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袁老走了,但他留下的科研成果和进取精神灌溉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懈奋斗。袁隆平做出了自己的“身范”,也启发后来者,欲成大事者,必须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真正把身子扑下去,把心思用在做事情上。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淡泊名利,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学习他严于律己、团结协作、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不断

  • 6、 抢救“袁隆平精神”

    抢救袁隆平精神

    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感

    河源市东源县三河中学八(3)班张望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体会。袁隆平,一位普通的农校教师,为了解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遭受种种打击与迫害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袁隆平来到实验田边,像发疯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一个多么执着,矢志不移的科学家形象呀。在学习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的学生上课迟到或上课不认真,班主任再三强调,但是再过不久,毛病再犯,屡教不改。在学习上,张冠李戴了了于事。在人生的旅途上,结果一无所获。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热爱劳动,热爱学业的纯洁心灵,甚至连最基本的纪律都不懂,何能为祖国作贡献,也许他们是祖国凋谢了的花朵。既然我们都是学生,就有责任把学业搞好。首先,要有热爱工作的精神,学习袁隆平伯伯矢志不移的精神,立志为祖国作出贡献。

    如今社会上,有不少的人找不到工作,大多数是因为从小不爱劳动,好吃懒做,怕苦怕累。面对就业困难,望而却步。而万众瞩目的袁隆平面对种种打击与困难毅然坚持着。我们大家务必要学习袁隆平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其人是否具有一种高尚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又决定了其人一生的方向,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7、 袁隆平作文

    作文是我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想要把作文写好,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和时间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为了让您满意我们的我们精心制作了这个“袁隆平作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作文 篇1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xx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祝您身心健康,梦想成真!

    写信人:

    日期:

    袁隆平作文 篇2

    《我有一个梦》这首歌的词是一位老人抒发内心的呈现,他有着伟大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给全世界交出了漂亮的成绩!

    这位老人他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越挫越勇;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成功而自负,不断的制定目标,不断的进取,不断的超越自己!

    这位老人他很朴

  • 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读后感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处在不同国度,不同疆域,却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当历史的刻度停留在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0亿的眼下,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平均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的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冷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不仅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时事造英雄,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英雄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英雄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英雄的名字从此响彻天际,被百姓们爱称为当代神农氏,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回眸奇迹的诞生,竟源自儿时的一次郊游。6岁在武汉园艺场时,当他看到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立即被这派美景所吸引。

    心想长大以后也去学农。谁也不知道,那时命运已经开始悄悄安排奇迹的发生。袁隆平沿着儿时单纯的梦想一步步走着,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更被他对稻田的专注精神所感动。这个从小长在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都能弯腰赤脚下田地,观察稻田的生长情况。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热情,农民都打趣的称他为袁癫子。正是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之情,在无形的支持着他,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信念在背后推动着他,精心进行着每一份耕耘,正是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最终赢来了盆满钵满的丰收硕果。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穿越过十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

  • 9、 袁隆平的世界读后感(优秀范文)

    我从小是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有着天然的敬仰,对心系粮食的袁隆平老人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走进“袁隆平的世界”,一个黝黑而精瘦的身影从地里探出头来,露出“刚果布式的笑容”,那样朴实、亲切,就像身边的农民一样普通、真实。这里有他曾经的“运动员梦”,有他失之交臂的“飞行员梦”,有他40℃高温下稻田里埋头的专注,有他青年时代刻骨铭心的初恋,有饥饿的小提琴,有经历一次次挫折的锲而不舍,有团队探索的艰辛喜悦,更有弥漫在地垄田间的阵阵稻花香!

    这是一张陪伴我长大的面孔,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他60余年的探索中,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但他追求真理、敢于挑战、勇对挫折,在他身上能看到难能可贵的坚持,而且是一辈子的坚持。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时,他没有停下;获得共和国勋章时,他也没有停下;90岁高龄仍然在田埂穿梭,在他住院前最后的工作时刻,仍旧与大地和作物紧密相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反观我们身边的一些年轻人,正是因为缺乏了这种追求真理的劲头、锲而不舍的坚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最终错过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不管你来自哪里,都应该向袁老那样,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我,作为新时代光荣的人民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一线实践者,应向袁老那样拥有自己的教育梦,“为学生指引方向”,做一个“不安分”的教师,将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传递给学生。

    袁隆平的世界很简单,找到一颗神奇的种子,实现心中的“禾下乘凉梦”;但世界的袁隆平一点都不简单,他一生追求用水稻养活更多的人,希望有一天“杂交水稻能够覆盖世界”。而今,他累了,要休息了,但他的精神将激励后人完成这些梦想!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m.dhb100.com

  • 10、 关于袁隆平观后感精选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袁隆平观后感》,可是作品名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 借助这些想法,让我们写出观后感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关于袁隆平观后感 篇1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平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的《本草纲目》;“炸药大王”诺贝尔,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关于袁隆平观后感 篇2

    袁隆平个人事迹观后感一

    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

  • 2019-11-02

  • 2022-12-10

  • 2022-12-14

  • 2023-04-11

  • 2023-04-11

  • 2023-04-23

  • 2023-01-29

  • 2023-05-22

  • 2023-04-11

  • 2023-01-26

  • 2023-02-18

  • 2023-01-13

  • 2023-01-19

  • 2023-02-10

  • 2022-12-14

  • 2022-09-29

  • 2022-09-30

  • 2022-10-01

  • 2022-05-11

  • 2023-01-14

  • 2022-10-01

  • 2023-02-05

  • 2019-09-20

  • 2022-10-01

  • 2022-12-13

  • 2023-02-06

  • 2022-10-02

  • 2022-09-29

  • 2022-09-30

  • 2019-09-20

  • 2022-09-21

  • 2022-09-29

  • 2022-10-02

  • 2022-09-29

  • 2022-09-30

  • 2022-10-01

  • 2022-09-21

  • 2022-06-25

  • 2022-10-02

袁隆平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袁隆平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袁隆平传读后感、2024袁隆平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