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夜航西飞读后感 > 地图 > 夜航西飞读后感,2024夜航西飞读后感
夜航西飞读后感

(共 8490 篇)

  • 1、 夜航西飞读后感

    “《夜航西飞》充满诱惑与神秘。”这是书中序言的第一句话,而在这篇充满神秘感的序言前,是二十多页的图片,展现上世纪初的非洲,一个充满原始蛮荒气息的未被现代文明过多侵蚀的生命大陆。也许作者就是要通过这样的非洲才能表达出生命的雄壮与震撼。也只有这样,通过上世纪初在非洲的飞行,充斥着中世纪浪漫主义色彩和还未被各种高科技过度武装的飞行,才能写出生活的热情与真相。而非洲与飞行,正是这本书所要讲给我们听的。 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从一次夜晚飞行开始,作者为垂死的病人运送氧气瓶,并寻找失踪飞行员。回忆慢慢展开,非洲的气息扑面而来,不发达的交通、难以治愈的黑水病、原野上肆意奔跑的动物群、原始的丛林。 第二部分关于作者在非洲的童年生活,“假小子”带着自己的猎狗布勒,参与纳迪族的狩猎,或者与土著小伙伴们在农场上快乐地玩耍,料理农场上的马匹。即使曾被狮子袭击,不曾从文字中感受到她的胆怯,她是一位在非洲农场快乐奔跑的白人小孩。 第三部分开始讲述她独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赛马训练师。她训练出获马匹屡屡赢得比赛的冠军,但相较于拿冠军,她更珍惜马匹,不愿高强度的比赛耗尽它们的生命,字里行间再次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 第四部分则是关于作者的飞行生涯,从初识飞行、驾驶飞机搜寻大象踪迹、到独自驾驶飞机从英格兰抵达美洲的壮举,她遇过险境,曾死里逃生,但也只是娓娓道来,没有夸耀,没有渲染。而更多地是享受其中的乐趣,描述生命在世间的各种奇妙。 从作者的简介不难看出,她是一位传奇女子,第一位非洲职业女飞行员,第一位单人由东向西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18岁就成为非洲第一位持有赛马训练师的女性。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甚至全世界,女性的地位还没有被完全的认可,“自由女性”这个词更是问所未闻。然而,柏瑞尔·马卡姆以她的魅力,胆识和非凡的意志力,永远走在自己选择的人生路,无视任何约定俗成的界限。 也许人生的长度我们无法决定,但人生的宽度我们可以做主!柏瑞尔·马卡姆在那样一个年代仍能做的比男人还出色,在有限的生命里探索了无限的可能。在现代的我们也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不断拓宽!或许我们没有充裕的财富支撑很多高昂物质的需求,但我们可以通过书籍,通过阅读去欣赏纷繁的大千世界!就像《夜航西飞》,读过后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勇敢的小姑娘,曾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飞驰人生!

  • 2、 听柏瑞尔·马卡姆讲故事——《夜航西飞》读后感

    和一本好书的相遇,就好像和一位朋友一见如故,总是需要些缘分的。而我,在书海中遇见《夜航西飞》,是源于它的翻译者陶立夏。

    陶立夏,一位作家,翻译和摄影师。她在多篇作品中提到过这本《夜航》。你若问:此书为何迷人?她会这样反问:非洲怎么能不迷人?飞行怎么能不迷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拿迷人来形容她这本回忆录的作者柏瑞尔马卡姆。她很漂亮,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在序言中写道:那时候柏瑞尔已经快七十岁了,我却以为她是个容貌出众的四十岁女人。

    马卡姆长得漂亮,人生经历也很精彩绝伦:她生于1902年,四岁时,爸爸把她带到了肯尼亚。幼时,她亲手为母马接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匹小马;还未成年,父亲远去秘鲁,她留在肯尼亚,考取赛马训练师执照;驯马事业愈发成功,又放下一切,跟着师傅汤姆布莱克学习飞行。1936年,在一个漆黑寂静的晚上,她从英国,一路向西,飞越大西洋,迫降在加拿大

    马卡姆的漂亮恐怕是不乏英气的。她生于英国,长于非洲。她是草原的孩子,是天空的女儿。她,驰骋在辽阔原野上,飞行在蓝天白云间。从不痴迷于打破一切飞行记录,只是用最热爱,也是最擅长的方式亲吻着挚爱的非洲土地。在非洲,她是第一位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也是首位职业女飞行员。

    每一位讲述自己故事的人,都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回避些什么。马卡姆也不例外。在这本回忆录中,从不提及她的母亲和兄弟,不曾说起她的三次婚姻和数段情事。而这些,读了玛莎盖尔霍恩的序言,我才知晓了解。

    她的故事,她娓娓道来。她的一生,只写过这一本书。因此有人怀疑,这本书是否由他人代笔?这样细腻的文笔,如此生动的文采,为何作者不再有其他作品问世?

    也许,对马卡姆而言,写作,只是她生活中的一段插曲。此书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谁,随着那些当事人的离世,答案已无从得知。

    合上书卷,你我还是你我,生活还是生活,不曾改变。对我而言,阅读这样大气的书籍,既不是逃离现实生活,也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读书的旅程,美在辽阔。阅读时,我遇见了更广阔的世界,心灵升华了,心胸也开阔了。这大概就是阅读最美的魔力。

  • 3、 余秋雨夜航船读后感

    篇一:余秋雨夜航船读后感

    篇二:读余秋雨《夜航船》有感

    篇三:余秋雨夜航船读后感

    篇四:余秋雨夜航船读后感

  • 4、 夜航船读后感(模板3篇)

    敬读阅读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夜航船读后感,当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许多共鸣和感触。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新的收获,你是否在苦恼怎么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夜航船读后感 篇1

    据作者介绍,《夜航船》是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编写的小百科的书名,这样的名字用于一部百科书确实让我感到非常好奇。读完了余秋雨的这篇文章,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有一种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张岱的书名便来自于此。

    这位大学者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如此博学多才,不可能长踞一隅。在明代,他广泛的游历和交往,不能不经常依靠夜航船。次数一多,他开始对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来。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无法作切己的深谈。可是船中的时日缓慢又无聊,只能以闲谈消遣。当时远非信息社会,没有多少轰动一时的新闻可以随意评说,谈来谈去,以历史文化知识最为相宜。中国历史漫长,文物典章繁复,谈资甚多。稍稍有点文化的人,正可借此比赛和炫示学问。一来二去,获得一点暂时的满足。

    张岱是绍兴人,当时绍兴府管辖八县,我的家乡余姚正属其中。照张岱说法,绍兴八县中数余姚文化气息最浓,后生小子都得读书,结果那里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历史文物典章,知之甚多,一旦聚在夜航船中,谈起来机锋颇健,十分热闹。因此,这一带的夜航船,一下去就像进入一个文化赛场。

    他在《夜航船序》里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实在太有趣了。赶紧讲给胡兄听,但故事从我嘴里讲出来,顿时逊色了不少,所以为了能让胡兄以及其他有兴趣的友人了解这个故事,我将文章中的几个段落直接呈上,希望能与他们一同分享。

    了解了江南水乡的夜航船文化,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我讲起在火车上的种种趣闻。在那个公路与航空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人们的出行工具多为火车,长途短途的旅人们总是那样来去匆匆。父亲经常出差在外,自然遇到很多人很多事。还记得父亲最后的总结大概是这样说的:“在火车上聊天儿,是最轻松自由的地方了,平时可不敢乱说话,不定哪句无意中说出来的话就会被

  • 5、 西决读后感

    【篇一:西决读后感】

    《西决》讲述了郑家东霓、西决、南音、北北四个兄弟姐妹之间的故事。大姐郑东霓从新加坡回到龙城,却随即远嫁美国;郑西决师范学院毕业,进入龙城一中与小叔郑鸿成了同事;妹妹郑南音在龙城一中就读,并得知小叔郑鸿与女学生恋爱的过往。郑西决的女友陈嫣与西决分手后,竟和郑鸿走在了一起原来她就是多年前与郑鸿恋爱的女学生。郑东霓因生下畸胎而离婚回到龙城,郑南音最终与初恋男友结婚。郑鸿与陈嫣的孩子取名为北北。至此,郑家的东南西北四个孩子终于完整,而人生的道路依旧很长。

    看完了《西决》,最大感触的人物当然非主角郑西决莫属啦。郑西决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的隐忍,为了小叔,他可以放弃陈嫣;为了郑东霓的智障孩子,他可以放弃自己的幸福。拥有多大的梦想,为了他人可以丢弃。就算永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人欢笑,而只能站在角落里,他也会默默祝福别人。哪怕心中已成了死灰,也要强颜欢笑对他们说快乐是为了他的一家,为了所有他爱的人,能放弃幸福。他不知从哪来的信念,愿意对所有人负责。这样的男人是让人感动的,值得人怜惜的。他所有的付出缘于家人对他的爱,在我看来,在这个饱含温暖的家里,三叔三婶无微不至的照顾,小妹郑南音的依赖,他i没有理由去悲观,如果说从小失去双亲的他是由于住在三叔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导致的,小说里也确实是这样安排的,我不免有些不理解了,可以说他是过着天底下最好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吧,又何来感伤呢!是承受不起别人对他的恩惠,还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独处,我已不得而知,明明知道自己是个可以用一生去回报别人的人,却不敢学会去接受,而一直活在爱的负担里,如果说他的三叔三婶知道自己的爱带给了西决这么大的负担,我相信他们肯定会选择一开始就不要管他,让他一个去辛苦地活着,以换来心里的安宁。

    看完这本小说,却感到无比的累,心好累!大概是感触太多吧,被西决同化了,对生活感到了一种厌倦!

    【篇二:西决读后感】

    说实话,《西决》这本书相当成功。

    读完这本书,对我大脑最具冲击力的,就是对人性的思考。

    其实,人生就是简简单单的因为这个,所以那个,我们无须去过分的解剖人生。当你确定了你思想的开端,那结果便已然是命中注定了的。或许当我们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其实我们的一生,都是沿着一条线走下去,而其中的经历,我们也大都忘却。

    我想,郑东霓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我们拿起《西决》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这个狠

  • 6、 《西决》读后感

    《西决》读后感(一)

    对于《西决》,我只想说,浑然天成,荡气回肠。

    西决,男主角。也是一个乏陈无味的男子,他潇洒,宽容,坚强。作为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在他眼里,他没有资格懦弱,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孙,自然而然,责任不可估量。

    东霓,一个妖娆多情,又美丽的女子。也许是太小时的经历,让她的眼中有着凛冽和倔强。她满世界的疯跑,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身为家中的老大,却成了饭后最常提起的反面典例,父母的不断厮杀,扭打,成为她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她无法原谅父母,也使自己得不到救赎。

    南音,家中的重点人物,共同捧着的宝贝。她背负了太多的爱。她是如朝霞一样最美好最热烈的女子。同大众一样,也有过叛逆和自以为最纯粹美好的高中爱情。不知结局是好是坏,最终她的爱情鸟从广州飞回,降落在龙城这个钢铁基地。她对西决,也就是她堂哥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依为命的坚决。她爱她的哥哥,西决也觉得对她好是理所当然。一味的放纵,坚定的执着,疯狂地追随,撕心裂肺地呐喊和维护,这样的女子,还是会和苏远智,过着平凡人的日子。

    文中仇恨二字2020深深烙刻在文章中心,火一般炙热,像龙城锻烧的钢水一般,火花四溅。

    背叛,阴谋,厮杀,反叛,辱骂。

    这些字2020眼在文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西决的爸妈,一句总结就是:他们相爱。但怎么办,也许是命运,在西决的爸爸因癌症死后,他妈不顾幼小无知的他,毅然决然的从五楼跳下,就这样西决成了东霓眼中,有尊严的孤儿。

    东霓的爸妈,在没日没夜的打斗和争吵,几近疯狂的扭打中,反而健健康康的活着,但不知是不是欠下了太多,东霓的爸爸最终难逃一劫,死于脑血栓。也就这样,东霓叛逆,东奔西跑,去新加坡当歌女赚钱。她与那个美国男人终究无果,并且在那个冬季,生下了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郑成功,在这期间,她甚至几度想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南音的爸妈,是这几个错综复杂的大家庭中,唯一安宁又和睦的家庭,她妈是那种按部就班的女人,一生只求平淡祥和。她爸是家公司的老总,收入虽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菲,但足够养好这个大家庭了。负责了太多的孩子,为一家操碎了心。

    还有许多看似重点,其实也没有多重要的小角色。像这三个孩子的小叔以及与他有过禁忌之恋而下场悲惨的唐若琳,也就是和西决在一起的陈嫣。被南音极力?卫的苏远智,多情的骄傲女子江薏,还有东霓那个美利坚合众国的混蛋男人。这些人或多或少的为这个故事,这种人生增添了色彩,就好比北方人习惯在吃完饺子后喝饺子汤,可

  • 7、 西奥 加油读后感

    西奥,加油读后感(一)

    《西奥,加油》是法国作家克罗蒂娜勒古伊克普雷耶多所着的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少年励志小说。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仅12岁的西奥,是一个坐轮椅的残疾男孩,他住在一个专门的残疾人中心里,日常生活都得靠工作人员来照顾。他在轮椅上已经有10年了,突然间他厌倦了不停地对别人说谢谢和请,他受够了这种日子,不想再依赖别人了。

    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西奥认识了体育老师帕特里斯、同学卡里姆和皮埃尔;西奥不仅学会了自己盛菜、自己起床、穿衣、洗澡,学会了打理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最后西奥的爸爸还专门买了一套残疾人专用的房子,西奥从此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后,我非常佩服西奥。一个双脚瘫痪、左手残废的小男孩,一个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别人的小男孩,到最后却变成了一个自己可以打理自己生活的小小男子汉。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西奥说:是的,但对我来说,这不一样!很简单,我自己一个人什么也干不了。爸爸惊讶的说:你太夸张了,而且你知道,几个月前,你自己一个人都不能起床,也不能穿衣服,也不能自己盛菜。你甚至都没有想象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些!我敢肯定你第一次成功的坐到轮椅里的时候,你肯定比任何一个冠军都要骄傲!。

    读了这段话,我明白,西奥对自己的先天缺陷感到很恼怒、感到自卑。由此,我想到了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西奥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小看、鄙视他们。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走出困境,让他们重新获得信心、勇气和快乐,让他们不再因自己的身体而感到自卑。

    读了这段话,我也懂得,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我们健康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做到自己能想到的事呢?看看西奥,想自己回到轮椅上是那多么坚难,可他在失败了几次后,硬是自己回到了轮椅上。我们呢?都想着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想着做好每一件事,可是一旦在路途中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它,就想绕过它,想想多不应该啊!我们应该学习西奥的精神,不怕困难,努力再努力,好好地去学习,认真地做完成每一件事!

    失败乃成功之母,付出就有回报。西奥,加油!同学们,加油!为了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向前!

    西奥,加油读后感(二)

    有一本书让我相见恨晚;有一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有一本书让我如痴如醉。这本书就是《西奥,加油》。

    这本书的主人公西奥坐在轮椅上已经有十多年了,他早就厌倦

  • 8、 西奥,加油读后感

    西奥,加油读后感(一)

    【西奥,加油】是法国作家克罗蒂娜勒古伊克普雷耶多所着的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少年励志小说。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仅12岁的西奥,是一个坐轮椅的残疾男孩,他住在一个专门的残疾人中心里,日常生活都得靠工作人员来照顾。他在轮椅上已经有10年了,突然间他厌倦了不停地对别人说谢谢和请,他受够了这种日子,不想再依赖别人了。

    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西奥认识了体育老师帕特里斯、同学卡里姆和皮埃尔;西奥不仅学会了自己盛菜、自己起床、穿衣、洗澡,学会了打理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最后西奥的爸爸还专门买了一套残疾人专用的房子,西奥从此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玖完这本书后,我非常佩服西奥。一个双脚瘫痪、左手残废的小男孩,一个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别人的小男孩,到最后却变成了一个自己可以打理自己生活的小小男子汉。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西奥说:是的,但对我来说,这不一样!很简单,我自己一个人什么也干不了。爸爸惊讶的说:你太夸张了,而且你知道,几个月前,你自己一个人都不能起床,也不能穿衣服,也不能自己盛菜。你甚至都没有想象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做到这些!我敢肯定你第一次成功的坐到轮椅里的时候,你肯定比任何一个冠军都要骄傲!。

    玖了这段话,我明白,西奥对自己的先天缺陷感到很恼怒、感到自卑。由此,我想到了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西奥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小看、鄙视他们。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友谊之手,帮助他们走出一陰一影,走出困境,让他们重新获得信心、勇气和快乐,让他们不再因自己的身一体而感到自卑。

    玖了这段话,我也懂得,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我们健康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做到自己能想到的事呢?看看西奥,想自己回到轮椅上是那多么坚难,可他在失败了几次后,硬是自己回到了轮椅上。我们呢?都想着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想着做好每一件事,可是一旦在路途中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它,就想绕过它,想想多不应该啊!我们应该学习西奥的一精一神,不怕困难,努力再努力,好好地去学习,认真地做完成每一件事!

    失败乃成功之母,付出就有回报。西奥,加油!同学们,加油!为了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向前!

    西奥,加油读后感(二)

    有一本书让我相见恨晚;有一本书让我一爱一不释手;有一本书让我如痴如醉。这本书就是【西奥,加油】。

    这本书的主人公西奥坐在轮椅上已经有十多年了,他

  • 9、 《黛西之歌》读后感

    《黛西之歌》读后感

    我们身边的孩子,可以吃很多零食、玩各种玩具、穿漂亮的衣服,几乎没有为物质所困的时候,甚而有的孩子早早就有了攀比的心理,我们的孩子已然与我们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不同,更与《黛西之歌》中的黛西一家不同。然而,看完《黛西之歌》,总觉得我们的孩子缺点什么,即便是我们生活的那个童年,也好似缺少很多黛西身上的品质。

    黛西,这个在封面上黄黄的头发、豁着门牙、脸带涩涩笑容的普通小女孩,相当于我们上初中孩子的年纪,却经历了生活带给她的磨难和考验:黛西父亲离家,母亲重病,只好带着弟弟妹妹投奔外婆家,小小年纪自觉承担起家里的重担,努力打工赚钱养家,操心弟弟妹妹的成长,尽可能想办法给外婆少添麻烦。在读者眼里,黛西是个懂事的孩子,用稚嫩的肩膀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作者的文字2020中却甚少感到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家里人缺衣少穿,她没有唉声叹气,而是自己说服米莉去店里打工,也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业与打工之间的冲突,还留出了自己与帆船单独相处的时间。她有自己的主意,可以不在乎与同学的交往,可以忽视不喜欢的家政课老师的批评和蔑视,可以帮助弟弟妹妹规划好学习和生活,甚至可以了解外婆的真实想法,和她一起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关键时刻,是她和外婆一起探望病重的母亲,并带回了妈妈的骨灰。文字2020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慌里慌张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有思想,既可以和大人一起承担家庭重担,也可以和弟弟妹妹一起谈心交流的大姐姐。

    如果说孩子童年的色彩还是斑斓的话,到了上学考试之后,其生活的底色几乎是灰色的或者亢奋的红色,在家与学校之间两点穿梭,是很多孩子面对的生活常态。而对于黛西及她的弟弟妹妹来说,苦难的生活不仅没有给他们的生活涂上灰色的底色,反而让他们更早地学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风景和色彩。黛西有时候是倔强坚强的紫色,有时候又变身温暖的粉色;她的弟弟詹姆斯和萨米有时候是愤怒的黑色,有时候却是有担当的蓝色;小妹妹美贝斯有阅读障碍等方面的问题,但在音乐的海洋里她却五彩斑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色彩,而黛西一家让生命变得更加绚烂。

    黛西带着弟弟妹妹来到外婆家,打破了她原有的平静生活,这个已经年老的妇人曾经被周围的邻居视为怪物,但当黛西几个来到之后,她重新活出了自己的生命色彩。小说中几次提及她儿女的不幸,外婆也始终尘封阁楼的故事,终有一天,外婆办理了领养手续,从阁楼里拿出各种东西供孩子们用,那段逝去的伤痕才真正

  • 10、 黛西之歌读后感

    黛西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她十三岁了,但是封面的女孩应该比较小。她外婆也很穷,黛西为了挣钱在一个杂货店打工,她好难啊,有一个爱打架的弟弟,一个阅读障碍的妹妹,还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弟弟。我最喜欢的就是黛西的耐心,她耐心教导着弟弟妹妹们,她觉得那是她的责任。詹姆斯也开始帮助有阅读障碍的美贝斯,他们兄弟姐妹们很团结。书上说黛西这么想“好吧,就算萨米打架,美贝斯一辈子都学不会阅读,或者詹姆斯老是掩饰自己的实力,那些又有什么要紧的呢?他们一家人可以在温暖的黄色灯光下围坐在饭桌旁,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美贝斯虽然有阅读障碍但是她是个音乐天才,他们虽然很穷,还是每周给美贝斯上钢琴课。

    我觉得外婆所说的“伸出手”应该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伤痕,不要被因为你贫穷,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被嘲笑,这本来是人的本能,因为她是自尊的。但是你太穷了,真的需要别人的帮助,那就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了。“放手”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发生了悲伤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也要学会适当的放开,不要再想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不可能再挽回这件事了。生活中就有许多例子,“伸手和放手”,比如说。有一些同学家里没有笔,到了考试还是没有能拿出一支笔,害怕被人嘲笑,到这时候你就应该伸手接过别人给你的笔,不要管那些嘲笑你的人。“放手”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期末考试考砸时候,爸爸骂你、妈妈打你、同学嘲笑你,你要把这些事都抛到脑后,因为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实在考不好,再努力,争取下一次考好一点。

    黛西就像一条小船承载所有人的压力,然而最后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我很想听听外婆给他们兄弟姐妹讲的故事是什么,或许是个道理,或许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我决定向黛西学习,学习她的勇敢坚强。贫穷本身并没有错,我也会捐钱给山区的孩子,希望她们不要过艰苦的生活都能读书。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3-04-18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2-11-16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7-06

夜航西飞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夜航西飞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夜航西飞读后感、2024夜航西飞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