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2024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范文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推荐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

(共 5800 篇)

  • 1、 余华文城读后感1000字(优质范文)

    《文城》是余华先生的一部全新长篇,是瀚海园读书会推荐阅读的一部作品。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一)苦难岁月里的温度

    《文城》的时代背景是清末到民国北洋时期,有北洋军阀潜逃的场景,是国家、民族、未来、现实,都需要温度的时代。

    在那个蛮荒时代,一个叫林祥福的男子;一个有温度的男子;一个带给苦难岁月里温度的男子;一个经历了一场活着的温度的男子;一个与突然闯进他生活带给他温度的女子风一样的来去之爱与找寻。

    在那个蛮荒时代,作者笔下演绎着一个个被时代背景限格的人物形象。是苦难与富有,善良与邪恶,卑微与高尚,道德与劣行,现实与期盼,温度与冷漠的交织。

    活着就是与世界和解,就是一种温度。读此部作品,读出在特殊时代背景里,为活着而需要的温度;为情感遇见与失去所需要的温度;为守护家园土地与人所需要的温度;为救助救援而无偿付出的温度;为找寻与思恋的温度。在苦难岁月里,这一丝丝温度,让时代背景的磨难带着深深的陪伴。

    (二)磨难中的找寻与错过

    《文城》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林祥福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家里有帮他搭理家园的“田家父子兄弟”。生活被偶然出现在他家的“小美和阿强”打乱。小美是阿强的童养媳,嫁给阿强任劳任怨,因为接济自己弟弟动用了阿强家的账房银两,被休书打发回娘家。阿强无法忍受没有小美的日子,也动用自家银子,带着小美流浪。走到了林祥福家,其实是避难一阵,不曾想小美与林祥福有了孩子。小美是上帝送给林祥福的礼物,也让林祥福得而失去,失而复得。最终,林祥福还是守着襁褓里的孩子走在了找寻的路上。找寻文城,找寻小美。一路找寻,一路磨难,经历那个时代离、合、抢劫、战乱、爆匪。

    说是错过,不如说是不曾拥有,在那个时代里的人善良中隐藏着愚昧,真诚中隐藏着幻想,欺瞒中隐藏着无奈,现实中隐藏着稚嫩。

    (三)悲情人生中的希望

    《文城》人物主线林祥福带着找寻文城,找寻小美的希望,与那个时代融合,与友情兄弟情怀柔和,与襁褓里的孩子温润。

    在找寻的路上,沿着小美留下的一点点信息驻足“溪镇”,结识陈永良,与顾家成为“亲家”。这些生活中的希望,给了林祥福活着的意义。也给了那个时代希望,给了襁褓里的孩子希望。

    (四)文学的神秘力量

    余华先生在此部作品封底的腰封写到: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

  • 2、 余华《兄弟》读后感:李光头的时代

    李光头的时代

    ——余华《兄弟》读后感

    向何

    余华在他的小说《兄弟》后记里引用了一段耶稣的告诫:"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大的,路是宽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的人也少。"他说《兄弟》这部作品就是一部从"羊肠小道"出发最后到达"遥远的天边"的作品。

    这部50余万字的小说讲的是中国"新时代"的故事,讲物质上开始得到满足的人们开始放纵欲望,讲各式各样的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同的际遇。

    小说的主人公李光头,一个"反英雄"式的人,说起来有点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他喜欢女人,喜欢金钱,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李光头是个怎样的人?

    小说就是从一场可笑的闹剧开始的,主人公李光头的父亲是在厕所偷看光屁股时淹死的,本着"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李光头十四岁时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被送到了派出所。从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开始他的身上就有一种猥琐的气质,余华不仅给他了这种气质,他还给了镇上几乎所有男人这种气质。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来向他打听他那天在厕所里看到镇上出名的美女的屁股,而他开始用自己的"描述"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一碗面。

    现实也许并没有那么荒诞夸张,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很多人不去做的事情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怕被别人说。到底不受道德约束的服从欲望的人更恶劣还是背着人偷偷打听的人更为恶劣?大概两种行为都很恶劣,然而后一种大概是做的人多了,别人又常常不知道,所以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更需要批判第一种。

    然而当李光头开始发迹的时候,所有这个人物身上的"猥琐"都变成了"高尚",金钱得到崇拜的时代谁有钱谁的行为便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有句话说"自古笑贫不笑娼",很多人也许不是这样想,更多的人就是这样想,还有人偷偷这样想。

    当李光头成了有钱人时他对女人的追求成了正当的事情,因为他已经有能力去追求,因为金钱傍身的他看上去比自己那个老实巴交的兄弟宋钢更吸引人。他像是现在社会里的所谓土豪,钱有很多,追求的东西很多,懂得不见得多。然而尽管懂得很少却是很多人连想象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比如兄弟的妻子,比如他要登上月球。

    宋钢最后死去,李光头最后活的很好,尽管他再也找不到"宋钢味道"但是他终究活的很好。他于是费劲心机的怀念一块长大的兄弟,人们因为他的怀念而得到另一个商机——搜寻宋钢遗物,他们支持他的怀念,无论他怀念的是谁。

    宋钢诚实善良,每一个像林红那样的女人都会爱上他,宋钢腼腆克制

  • 3、 读余华《兄弟》有感

    读余华《兄弟》有感

    谭伟

    第一次接触余华,跟大部分人一样,是从《活着》开始,开始着迷。接下来是《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一部部沉重而细腻的作品,向我展示了一个个余华的精神世界。

    工作久了,因为忙碌,书也翻得少了。翻箱倒柜,在衣物箱里抽出了余华的作品全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兄弟》,一部余华10年前完成的作品,10年前已看过的作品,然后重看了一遍。

    李光头和宋刚两兄弟的故事,特别留意书的封面的标题,"兄"是白色的,"弟"是黑色的,其余是一片蓝。未翻开书的内容就已被这三个颜色所吸引,余华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本书的基调:在波涛汹涌的蓝色海洋中,阳光、善良、内敛的哥哥与狡黠、聪明、奔放的弟弟,兄弟俩传奇而曲折的一生。

    故事的背景依然是余华熟悉的文革和改革开放后的时期,我发现余华的作品都离不开这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可能跟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是从牙医的职业开始写作的,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他的作品中也不止一次的出现了各种怪诞的"牙医",这是题外话。

    宋刚是兄,李光头是弟,两个人异父异母,性格截然不同。但都坐上了命运的这艘大船,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中,艰难前行。余华将这段历史的沉重通过幽默、怪诞的笔墨缓缓展开,如同用毛笔在创作一幅山水画般,线条或粗或细或重或轻或长或断或延绵或中断,让人随着各种高低长短深浅的轮廓跟着跌宕起伏,连呼吸都是断断续续的。

    一幅幅历史画面的铺展,带人回到那个年代。善良的宋刚最后却不得善终,卧轨自杀;狡黠的李光头腰缠万贯、富可敌国,最后甚至坐上飞船去外太空。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让人怀疑善良、忠诚、爱情、努力的真正意义。

    故事发展的脉络一目了然,但每段急转直下的情节安排让人唏嘘不已。金钱背后暴露的人性丑恶、扭曲的人物形象、荒诞的人物性格,一波接一波,一环接一环,一面接一面,没有结束的边缘。看完,抚卷长叹,很长一段时间还会被书本的世界所笼罩着,乌云、冰冷、黑暗,久久不能忘怀。

    有时想想,如果自己出生在哪个年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活法?随着历史波浪滔天的潮流,大起大落,奔腾不息,流离失所,居无宁日。后来终于想明白,无论哪个时代、哪种活法,根植于内心最深处的那份倔强、不安分终将主导一切。

    王朔说: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

    看的书越多,越觉得人生来迷惘,像《阿甘正传》电影开头的那片白色羽毛般,被或轻柔或凌冽的风吹着、托着

  • 4、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

    李秋杰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余华

    前段时间有幸重新拾起了余华的作品《兄弟》,余华的作品我一向都不会只看一遍,《活着》我看了三遍,哭了三回,看了电视剧《富贵》,看了电影《活着》都不止一遍,我对父母时代的那段岁月十分痴迷,我特别想知道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是怎么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的,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知道那个时代的机会;《许三观卖血记》看了纸质版的书,看了电子版,也看了韩国的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前段时间也一同看了《在细雨中呼喊》。余华的作品就是这么写实,让人仿佛就是置身那个激流涌荡的时代,跳入那场让人余生都会留下烙痕的文化大革命中去。

    《兄弟》就是横跨那段时期的伟大作品,余华将自己的写实功底发挥的淋漓尽致,犹如看了一场时长特别长的纪录片,喜怒谩骂,人生的起起落落,文化大革命中每个人的嘴脸,面对自己的利益时每个人的心理拿捏得十分传神,这些都是读完之后的感觉,就像很舒服的大醉了一场,醒来虽然一切依旧,但是每一个细节还都记得那么清晰。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两次在图书馆打开了这本书,但是我翻了几页之后我就在想,怎么还有这样的书啊?太恶心了吧?过了一年之后,再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同样的场景,比之前多看了几页,觉得还是不能接受,我当时想的是,再伟大的作家也会有那么几部书是庸俗不堪的吧?直到毕业后半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早上要坐20分钟下午20分钟的班车,我觉得这段时间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可惜,就重新拜读了余华大师的这部让我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那样的著作。

    好了,交代完前面的背景,下面直接说重点,故事的梗概就是以李光头和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宋刚的传奇一生,李光头的爸爸臭名昭著,年轻时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而掉进去淹死,所以就跟母亲李兰相依为命,宋刚的母亲因为得病去世,就跟爸爸宋凡平一起生活,命运的安排,两家组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开始了兄弟俩的幸福而又悲惨的一生。

    为什么之前一直看不下去呢?因为开篇就是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被人抓了,余华大师描述之详尽,令当时充满理想主义的我阵阵作呕,怎么会有人把五六十年年代的露天厕所描述的那么仔细?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这样错过了这部好书,错过了李光头的调皮搞笑,脑洞大开,错过了宋刚的温文尔雅和胆小善良,错过了好爸爸,好丈夫,好男人宋凡平。不过,好书什么时候看都不晚,我再次在脑海里完善了文化大革命时的细节,知道了"红卫兵"们的"

  • 5、 余华《兄弟》读书札记
    余华《兄弟》读书札记 蒋文玲 “李光头的眼睛透过落地窗玻璃,看着亮晶晶深远的夜空,满脸浪漫的情怀,他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放在每天可以看见十六次日出和十六次日落的太空轨道上,宋钢就会永远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了。” 这是整本书结尾的最后一段,两个从小相依为命的俩兄弟,却性情迥异,一个粗犷,一个老实,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兄弟》的作者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余华。《兄弟》全书分上下两部,主要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小说上部的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那个水深火热的荒唐而惨烈的时代。李光头生而丧父,父亲是流氓,死得不光彩,他们一家成为全街人鄙夷的对象。这时宋钢父亲宋凡平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孤寡无依的母亲——李兰。在妻子过世后,宋凡平便与李兰相依为命,重新组合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宋钢和李光头自然成为了兄弟,他们相处得也很融洽。但好景不长,宋凡平遭批斗被活活打死了,惨剧发生后,李兰痛不欲生。上部的故事随着这个家庭的破碎而结束。 下部的故事背景则比较贴近现在,情节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女主人公——林红。宋钢和李光头都喜欢上了林红,在爱情的撕扯下,两兄弟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最后,宋钢抱得美人归,两兄弟就此分道扬镳。可是不久宋钢失业了,后来又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他的生命被压垮了,他选择了自杀。李光头得知后,悲痛欲绝。虽然与宋钢已有嫌隙,但他他平日里只是嘴巴硬,其实他的心里却比谁都要关心他的兄弟…… 《兄弟》将文革和现在这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连接在一起。这四十几年的变化相当于欧洲的四百年的变迁。所有的惨剧,都是那个时代的不足为奇的荒诞现象。在那个年代下,或许人们的真、善、美都早已被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给蒙蔽了。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依然可以冲破层层雾霭,引人寻回日出的方向,或许这就是人性善的光辉吧。 同样的社会下,兄弟俩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虽然他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可是每当他们眺望心里那最温暖的角落,他们一定会看见彼此。因为——“我们是兄弟。”

  • 6、 余华兄弟读后感

    余华兄弟读后感(一)

    感觉《兄弟》就文字2020的表述上来说,和易中天还是有很大差距。

    从表现人物来说,很多时候还是给人很突兀的感觉,就是有时候,他突然交待的人物的特性让人觉得和之前的阅读很不符合。

    不过余华要通过这本书灌输了他的什么样的人生感悟,这个肯定是很有深度的。

    李光头这人不是个简单的小流氓,不简单,有非常坚强的神经,所有后来才成为亿万富翁。你能不能达到这点你就问问自己,你能不能做到,满街人都指着你议论,指点说你是个大流氓,你还自我感觉很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光头雷厉风行,他就是奉行着自己非常简单的逻辑,用坚强的神经去做了,很多次之后就成功了:他想看女人屁股,就去厕所偷看了;他喜欢林红,就死缠硬缠

    我非常欣赏宋凡平这个人,心里也为他竖起了拇指。他最让我钦佩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微笑。那种对生活的态度,对爱人的态度,真的近乎完美!(在文革被批斗的时候,还说去看海,说要不然这么好的天气,不去看海岂不是浪费了;朋友,你能在遭遇不幸之后仍然对着湛蓝的天空感叹:哇,真美么?),虽然这个是小说中的形象,是任你去相像的真空中的完美形象,但是那灵魂,越出纸面,深深感染着我。

    宋刚,是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如果说李光头是个神经坚强的人,那他简直就是庸人自扰。林红的爱情就在面前,他就那么活活地给糟蹋了不过我感觉我很像他,太在乎别人的想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的想法不断推翻,却不能坚持某个哪怕是暂时看来是错误的做法我没有看完,不知道他是不是后来改变了,但是我想,我会去尝试在这点上改善自己:我绝对会明确追求自己明确知道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

    小说构建了非常完美的人物,浪漫的故事情节,还真的让人陶醉

    我看完下部了,感觉有些上边说过的话我是要收回:

    显然,纵然李光头暴富,余华还是对之不屑等一切浮华褪去的时候,剩下的还是真情。

    纵然宋刚一生胆小拘谨,但她们小两口恩恩爱爱十余年可歌可泣!

    下部整个为我们呈现了现在整个社会的缩影,个人感觉,就其写法,也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非常毛躁,不如上部好。

    上部和下部,宋凡平和李兰,宋刚和林红,这两对恋人,都被拆散了。不同的是,宋凡平和李兰在誓死不渝的爱情中挥别;后者在背叛中一刀两断。

    追求正义的人先走了,但是铮铮铁骨;向世俗屈身的人富起来了,这人要是有钱了,就什么都有了,最重要的,他便有了爱心。

    很多的勇士,都将默默倒下,为他们书写丰碑

  • 7、 余华的《活着》读后感1000字

    今天刚刚读完余华的书《活着》,可以说《活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激动和悲伤,而是震撼和感叹。感叹主人公富贵的命运的坎坷,震撼人的生存能力,当生活一次次苦难要打垮富贵时,他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好好地活着。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开始,让我遇到了一位开朗乐观的老人富贵,富贵给我讲了他的故事。虽然之前我已经知道《活着》是个悲剧,但看到富贵在喊他的牛富贵干活时,为了让牛不偷懒,他还故意喊着其他牛的名字,来激励他的牛。我不免还觉得《活着》还有些好笑。看到后面才发现富贵喊另外牛的名字,都是他死去的亲人的名字。

    富贵的回忆最初他和父亲是两个败家子,父亲败掉了100多亩地,而到他这又赌掉了剩下的100多亩地。读到这里,我甚至觉得这么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一点不值得可怜,这也不算什么悲剧,尤其是他打自己怀孕的妻子时,我感到愤慨。可随着往下看,父亲被富贵气死了,母亲生病富贵去城里找医生,结果被抓去当了国民党,九死一生回到家。母亲死了,女儿哑了,我就有些同情富贵了。当霸占富贵家产的龙二被枪毙时,我有感叹世事的变化无常,富贵这个地主少爷因为把家产败光了,反倒捡了一条命,还以为富贵的命也不错吗,尽管日子很苦很艰难,但一家相互搀扶和关心,我甚至觉得他们比家里有钱时更幸福。可当富贵家中唯一健康能干的儿子有庆,为给县长的夫人输血而死,富贵背着儿子瞒着病重的妻子埋了,而没瞒几天,妻子也知道,我无法再看下去了。稳定了好长时间才让自己止住眼泪。可再往下看,还有更悲哀的事情,多病的妻子去世,聋哑的女儿凤霞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却在生孩子时死掉了,女婿二喜又被砸死了,相依为命的外孙因为吃豆子又撑死了。这人间的一幕幕悲剧怎么全发生在富贵的身上,而老年的他却如此的乐观。

    我觉得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个故事,都苍白无力似的,而作者用《活着》这两个字,再恰当不过了,是啊,富贵他还活着,苦难也没有把他击垮,这就够了。现在人们活在这个时代,生活是富裕了,不会像富贵他们天天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可精神生活却感到空虚和失落了,有些人没了生活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富贵告诉我们,活着就有意义,活着就是最美好的事。

    真希望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生命,活着就是财富,活着就是意义,活着就是幸福!不要总是纠结在我为什么而活、我为谁而活的问题上,记住活着就好,没有什么理由让你放弃活着。好好活

  • 8、 读余华作品《活着》有感1000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午后的田野中,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被岁月风干了的枯干的皮肤,因后背的弓起,在胸前皱起一道道的沟壑,俨然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树。

    一颗种子,在时间的孕育中,悄然诞生。于是,他在彷徨中,随风漂泊,然后,在这厚重的土地上落脚,生根,发芽。他的一生,活着,就好像是惯性,他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物,即使,他只是泛泛之辈。

    命运,将他的最幸福和最痛苦,都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中。命运,让他一生逃不开孽子的罪责,曾经的浪荡不羁,年少轻狂,一夜之间,他输光了万贯家产,气死了父亲。命运,也让他在艰苦的劳动中深深忏悔,重新成长。

    命运,让他在战火的洗礼中,在饥寒交迫中,在咬紧的牙关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学会了对生命的坚持与执着。命运,也让他在战火纷飞中绝处逢生,奇迹般地回到了家人身边。

    命运,让灾难与痛苦代表了他的一生,让他的至亲至爱,一个个记忆中鲜活的生命,相继在他毫无防备中离开,徒留悲凉黄昏中,坟冢前,一双颤抖着的双手,和一双空洞的眼眸。命运,也赋予了他一种沉重的责任,让他在失去至亲的巨大悲痛中,放弃了随之而去的解脱,而选择了留在这个悲伤的世界,去照顾健在的亲人,去尽自己活着的责任。

    命运,也恩赐了他一路相伴的幸福,他三生有幸,修来一个贤惠能干的好妻子,无怨无悔,倾尽一世温柔,陪他终老一生,以至于,他可以在她最后的日子里,背着她,在落日余晖的田野中,静静地走着,怀旧地诉说着,欣慰地笑着,悄悄地哭着,陪她走完人生的旅程。

    命运,让他在苦难中学会了忍耐,以至于他可以随时从容应对,并倾尽全力让自己以及身边的家人好好地活下来。命运,也让他超脱自己的苦难,用自己朴素的善良的心,来对别的生命给予同情,以至于他救下了要被宰割的老牛,来陪自己安度余生

    如今,当这一切不堪,一切苦难,一切幸福,一切荡气回肠的记忆都随着远方的残阳归于平静的时候,那棵老树依然静静地挺立在那里,不曾弯曲。

    他是那样平静,淡然地讲述他的过去,没有哭泣,亦没有逃避。可能是那些陈旧的记忆,已被时间风干,成一枚深红的朱砂痣,凝在心口,揭开衣衫时,只闻到一丝淡淡的暖香,而不见那彻骨的疼痛。但是,那些过往,他讲得

  • 9、 余华《活着》的读后感1000字

    主人翁富贵是民国时期一个地主家的少爷,曾有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因输光了家业,并把他父亲活活气死。幸运地是,她的妻子家珍对他不离不弃,和他一同共度难关。为了养家,富贵租种了原来属于自家的农田,改掉了当少爷时的臭毛病,变了一个人似的,像农民一样做农活、过日子,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不幸的是,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在路上被部队抓了壮丁,随着部队辗转千里,历经生死考验,最后幸运生还回家,准备与家人重逢。可等他再回到家时,家中发生了很多变故,庭院破旧不堪,他女儿因病成了哑巴,他母亲也因病离去。不久后,三反五反、大跃进的潮流冲击着他的生活和家庭,缺衣、挨饿、受苦、被批斗成了家常便饭。

    因县长夫人缺血,他儿子有庆作为唯一符合要求的人,被活生生的抽死在医院;他女儿凤霞与城里的二喜结婚,小夫妻相亲相爱,生活好不容易有了一丝曙光和喜悦,但凤霞却因难产死在医院;富贵在医院经历了地狱般的心灵折磨。随后,他妻子家珍因病相继去世,他女婿二喜在工作中,意外被水泥板活活砸死,只留下了富贵和他孙子苦根。

    到这儿,或许苦难对这位老人折磨应该结束。但随后更悲伤的是,富贵好心煮了豆子给他孙子吃,没想到的是,苦根却因多吃豆子被活活撑死,整个家庭只剩下富贵孤身一人。后来,富贵巧遇一头待宰的老牛,看到了老牛的目光,富贵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感觉同命相怜,富贵高价买下了老牛,并待老牛似亲人,和老牛相依为伴。

    富贵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过花天酒地,也经历过穷苦潦倒;他品尝过婚姻和家庭的滋润,也品味过丧失亲人的悲痛。总的来说,在他的人生中,他经历的困苦、悲伤多于他得到的快乐。读后感·无论是财产化为乌有,还是他妻子、女儿、儿子等亲人的先后离去,他都没有向县长春生那样放弃生活、放弃人生、放弃生命。面对生活和命运的坎坷和不公,他没有过多的悲伤和抱怨,而是尽快走出阴影、走出低谷,他选择的是好好的生活,好好地活着,并积极地迎接未来。

    一轮夕阳、一块农田、一位老人、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不是生活的沧桑,相反,它带给我们的是对命运的不屈,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从《活着》这本书可以感悟到,对一个人来说,生活之路、工作之路、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生活、工作、人生中出现一些波折、经历一些坎坷,纯属正常;无论被生活或被命运如何苛虐,都要用乐观积极之心去化解,或许这才是阅读这本书得到的最大收获。作者:

  • 10、 读书心得模板:余华的作品《兄弟》读书心得

    《兄弟》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_劫难中的崩溃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余华的作品《兄弟》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www.dhb100.com

    余华的作品《兄弟》读书心得1

    因为你的竭力推荐,我找到了余华作品集。

    他的长篇小说:《活着》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福贵》,这部电视剧前两年播放的时候倒是全看过了,但福贵及家珍的命运及最后的结局,让我感到世事无常和压抑,感到活着的悲哀与无奈;但富贵无论穷困与富裕时的乐观心态却最适让我难忘和感动,当经历过穷与富,乐与悲,人生到最后还剩下什么?

    一见面就不停提起的,故事梗概看完后依然是同样的的压抑,你与这两部小说的精神契合点究竟在哪?如此压抑又悲凉的人生,难道这也是你最新心境的写照吗?内心真的有点排斥了,我不太喜欢给孩子看这种题材的书籍,也许是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或者人生苦难的深深抵触吧!

    网络上评判还好的短篇《世事如烟》更是看得一头雾水,那种如呓语般的情景一直让我云里雾里,感觉就像回到鲁迅时代的笔下,全然进入到鲁迅《人血馒头》的情景中去,那种压抑更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想,这种小说也是我所讨厌的,我又会如何将这些东西买给自己的孩子看呢?

    但他对余华的念念不忘,还是让我硬起头皮找到四部长篇的第三部《兄弟》,也许多看几部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文字的真正内涵,真正能理解他为何如此钟情于余华的作品甚至要将其全集买给女儿的想法吧!

    打开《兄弟》真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上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小说,到现在也意犹未尽!这部小说真正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快速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的观念想法整个社会的道德观甚至于人性的最原始善良忠厚在这种背景的下的冲撞与变迁,而我们这一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多数人接受了如同宋刚那样的正统教育,却一样摆脱不了自己悲剧的命运;反而不按规则行事,不照牌理出牌的李光头,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混混,最后却成了时代的宠儿。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许教育更应该是解放时代套在成人及孩子身上的枷锁,而不是给她套上更多圈套甚至是模子,让他或者她在社会的变迁中无法很好的适应而不得又成就一起时代的悲剧!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西西弗,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只为自己这么短暂的一生

  • 2019-11-02

  • 2021-05-22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2-10-17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2-02-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0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3-12

  • 2019-09-21

  • 2019-09-19

  • 2022-04-30

  • 2022-02-1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06

  • 2021-06-26

  • 2019-11-06

  • 2019-10-17

  • 2021-04-18

  • 2019-09-20

  • 2022-04-18

  • 2022-12-18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0-29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
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2024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兄弟余华读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