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 > 地图 >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2024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推荐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

(共 6745 篇)

  • 1、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800字

    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拜读《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什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

    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毫无疑问美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是一切美好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今,我们已经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该警觉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于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正,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一往情深的哀怜和呵护,以及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有了完美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说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曾经忽略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该重新开始追寻美展现美创造美,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 2、 《新教育》读后感800字六篇

    《新教育》读后感800字1

    朱教授的《新教育》中说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学习是一种旅行,是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新教育的践行者,成为新教育的尝试者,成为新教育的享受者。

    因为有梦,所以冲动;因为冲动,所以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用心读完了朱永新的这部书,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诗意,如此浪漫。

    《新教育》读后感800字2

    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

  • 3、 《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新教育"完美教室"叙事》读后感

    打开书本首先看到的是朱永新先生的代序,共用三组关键词来阐述了新教育的“教室”,老师幸福的源泉。书中共有31个真挚的故事,一个个个性化的教室,孩子们总能一次次的创造奇迹。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海门镇中心小学倪老师带领“阳光天使班”高呼“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口号,在孩子心中树立了成长的精神图腾,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梦想、爱学习、会生活的阳光天使。

    《在“大鞋与风鞋”》故事中小主人公迪姆的遭遇,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周边农村,生活条件谈不上优越,或者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等等,很多孩子和书上的说的类似,可能我们班的还有的像故事中的迪姆一样开始自卑,不能融入班级中,而这正是我没有在意也没有注意到的。作者采用“班级共读+亲子共读”双线并进的形式阅读《火鞋与风鞋》,正是他的发现,他的教育机智才避免了更多的“迪姆”。他是我学习的榜样,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又联系到本班的实际情况,很多家长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这种亲子共读的方式可能实现不了,但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让学生重拾信心,相信自己!这正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

    孩子的心灵是美丽的,但也是非常脆弱的,因此需要我们用自己心灵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细细思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怎样的引导,教室是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力量的地方,我愿意和孩子们从普通的教室出发,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故事。

  • 4、 《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教师读书笔记心得

    在学校的书柜里,《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这本书吸引了我,吸引我的是新教育这个提法,什么是新教育?难道又有了什么新的教育思想?为了不使自己落后,再加上作者也姓朱,所以毅然决定看这本书。这本书是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好象在向他的父亲汇报自己的工作,以慰他的父亲再天之灵。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由得让我佩服。

    1、一个和父亲有着相同追求的孝子

    其实作者是一个大孝子,并不是因为他不能天天服侍在父亲周围而不孝,作者在第一辑《父亲,一路走好》中,记录了作者作为儿子忠孝不能两全的苦痛,记录着作者对父亲的一种纪念与哀思。第一辑看似与新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读完这一辑我才明白,他的父亲也是小学教师,是特殊学校的书记,对教育的追求是他们两代人的追求。父亲对教育的追求影响着作者,也成了作者对教育的追求的动力,因此,敬业地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做翻成绩成了作者对父亲的最大的汇报,同时也是作者的父亲最想看到的,他在走他父亲未走完的路。

    2、一位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

    第二辑《春天的约会》从新教育初进京写到明年两会再相见,记录下的是两会期间,作为市长和两会委员的他在开会之余为新教育而进行的奔走与呼喊。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他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大多都得到了通过,例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分担机制的政策,教科书循环使用等,他还提倡建立国家阅读节,在高中要取消文理分科等提案,虽然没有被通过,但是他决心一定要将阅读进行到底。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市长,小可以很小,大可以很大,可以影响全天下,希望能做到好的极致,成为人民心中的好市长,也希望能够借两会的机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多么感人的话语,他的形象给了我们教师和百姓以希望,有了这样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我们的教育希望会越大。

    3、一位身兼数职的大忙人

    作者担任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政协全国常委,作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他却这么忘我地做教育,值得敬佩。书中作者的随笔大多都是写于临晨,特别是第三辑《寻找教育的风景》记录的是作者的日本、北欧之行,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就这样写道:其实,我出国访问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这些文字基本上是在公务之余的深夜或者清晨完成的,在国外我每天从来没有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读

  • 5、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新教育之梦》教师读书笔记(一)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近日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读毕我深觉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止于其文学价值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代教育的现实所在。这部著作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新教育之梦》在诉说着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新教育之梦》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事例,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一些思索。

    最让我震撼的是书中的第七章―――理想的教师,读完这一章节后,使我在心里重新定义了教师的含义,同时我也深深的觉得自己以前地认识是非常地肤浅。现在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找到了多年想要寻找的方向,而且是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以后将要以一种什么样地姿态出现在学生、家长、同事的面前。在紧张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局面,现在我知道了,我不会再怨天尤人了,那就是我们教师要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坚韧、刚强、心胸宽广的人。

    还记得初任班主任,受严师出高徒的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言,我常常脸似玄冰,冷面说教,动则呵斥,嘲讽,并且以爱学生,就要爱在心里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渐渐的,我发现学生与我疏远了,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横在我们之间,班级工作也越来越难以开展。难怪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让她铁板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这段学生的肺腑之言,如同一声厉喝,让我震惊、彷徨。痛定思痛,深刻的反思后,我发觉自己的严师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孩子们,我必须来一番彻底的改变。爱孩子,既要爱在心中,也要让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我选择了微笑为溶合剂,用微笑来传递着对孩子们的关爱,显示着对他们的信任,表达着对他们的理解。孩子因紧张答不

  • 6、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新教育之梦》

    1、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智育在整个教育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数不少的教育者认为传授知识是智育的全部内容,或者至少是主要目的,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而这种片面的认识,正是唯知识论,唯分数论,的畸形智育得以泛滥的原因之一,智育当然离不开知识传授,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

    2、著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__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在学会认知时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个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该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的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与理解,认识和发现。

    3、在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知识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时智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让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但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学的大多数知识今后直接被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虽然仍有一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与学习知识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4、这种智育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精神发展的权利,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特曾经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之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心智活动.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5、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为了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基础。

    更多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范例

    《教

  • 7、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新教育之梦》

    对于朱永新,曾在网站上看到过某位老师的文章中所提到过,隐约了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对于他的文章则从未看过。上次学校特为我们订了他的《新教育之梦》,带着对他的好奇,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真可谓收益颇多、感慨颇多。

    对于有关教育类的书,我看的不多,应该说是很少,因为这类书通常是很抽象、纯理论的,看起来很乏味,让人想睡觉。但这本书则大不相同,书中所写的纯粹是朱老师根据教育现状而谈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外加理想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父母,非常实际、实在。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一些感受。

    关于德育,朱老师定位其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我非常赞同。书中讲到,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们幼儿园的德育基本上是通过晨间谈话、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晨间谈话时,我们经常通过一些故事来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错,但实质上则不然。在学校,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长辈,幼儿都会说,但实际生活中呢?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的宠爱自己的孩子,上学放学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每天放学,孩子们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换好鞋子回家,我经常看见一些爷爷奶奶在吃力地为孩子换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还在东摇西摆。小班的孩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还看到过一个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见我们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这一块是失败的。

    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导孩子要爱祖国、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有时候讲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比如我在网上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消息,如某地区的一公交车上,扒手偷东西,一女学生及时指出,却遭到扒手的斥骂甚至殴打,而车上其他人却如同没看见一样,更可气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没有感谢那位女生,而是转过头来对那位女生说其实我身上没带钱包,哪怕偷。看到这样的事例,谁还会去学那位女生呢?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学员的男朋友在大白天冲进教室当着在场所有学员的面将其女友砍死,而在场的学员包括任课教

  • 8、 《行走的父爱》读书笔记摘抄

    很多的年轻人为了工作和学业,背井离乡苦苦工作,却渐渐遗忘了远在家乡的父母。那个曾经玩耍的地方,都被抛起,只剩下那些孤寡老人,和一寸又一寸的杂草丛生

    这篇文章就是写了作者在一次采访后的感想,作者在途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一个人在外,没有人相伴,又迷了路,好心的作者决定载老人一程。老人心灵会神,便坐上了车。他们交谈的和愉快,老人是出来看女儿的,一开始家人都瞒着他,后来他才知道知道女儿患了病,而且听他的口气是重病。不用想,是最令人感到畏惧的癌症。老人家一共六儿一女,女儿最为孝顺,总是经常回家看望他们。老人非常害怕女儿会突然死去,没办法见他最后一面,便独自跑出来找她,又迷了路,已经走了两天了。作者按照老人的指引,走了一个小时,终于见到了他的女儿家。女儿五十多岁,看见父亲突然回来,很是疑惑。听完了作者的解释,她一下子抱住父亲哭了。女儿呜咽着让父亲不要担心,而父亲看着病历,硬是不信,作者默默地走了,湿润了眼眶。推辞掉了约会,朝着父母家驶去

    这是多么感人的一件事,我为老人和女儿感到幸福,他们相互的关爱,该会多么幸福。我更多的,是被老人的行为给感动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没有留给家人任何讯息,便独自一人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途,这样多少会有些过于执着了吧,但是老人苦衷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老人毕竟只有一位女儿,又是那么的体贴,孝顺,在这样的情况下患了重病,谁都会为之着急,为之操劳,为之担心啊,由此可以看出老人为了一家的团聚与幸福,付出了多少鲜为人知的艰辛啊!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电视上的一个公益广告,那是一则有关空巢老人的故事。儿女各奔东西,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拨回家中的电话少了,看望父母的次数少了,久而久之,父母便孤独了起来。孩子偶尔往家中拨电话,父亲都会连蒙带骗的让孩子不要担心,实际上,母亲生病躺在医院,父亲偶尔吃上些美味的菜肴,完全没有父亲在电话中说的那样美好,那些话语都是父亲的应付孩子的谎言。看完这类的新闻,我多少都会有些感到心酸和深深的同情。我能感受到孤独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十分可怕的,老人能够在如此艰难中生活下去,的确是要有超乎常人的任性和耐力。但我们又不能谴责那位孩子,他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询问父母的生活状况的,也算是做到了慰问,孝敬父母。只是,光靠电话询问身活状况,是无法弥补父母心中的空虚。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举行一次约会,少参加一个活动,多抽出些时间,陪在父母身边,与他们谈

  • 9、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对于朱永新,曾在网站上看到过某位老师的文章中所提到过,隐约了解到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教育家,而对于他的文章则从未看过。上次学校特为我们订了他的《新教育之梦》,带着对他的好奇,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真可谓收益颇多、感慨颇多。

    对于有关教育类的书,我看的不多,应该说是很少,因为这类书通常是很抽象、纯理论的,看起来很乏味,让人想睡觉。但这本书则大不相同,书中所写的纯粹是朱老师根据教育现状而谈到的他所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外加理想的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父母,非常实际、实在。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一些感受。

    关于德育,朱老师定位其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我非常赞同。书中讲到,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长城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创造真善美之人格。

    我们幼儿园的德育基本上是通过晨间谈话、教学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晨间谈话时,我们经常通过一些故事来感染孩子,表面上效果不错,但实质上则不然。在学校,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如何孝敬长辈,幼儿都会说,但实际生活中呢?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的宠爱自己的孩子,上学放学都要接送,父母工作很忙所以这接送工作大都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每天放学,孩子们要拿好自己的衣物,换好鞋子回家,我经常看见一些爷爷奶奶在吃力地为孩子换鞋子,而坐在椅子上的孩子还在东摇西摆。小班的孩子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有些中、大班的孩子也是如此,甚至,我还看到过一个孩子出手打奶奶。可见我们的德育效果如何,至少在孝敬教育这一块是失败的。

    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导孩子要爱祖国、爱护公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有时候讲的时候连我自己都感到可笑。正像朱老师所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文化和道德相脱节的现象。比如我在网上也会经常看到一些消息,如某地区的一公交车上,扒手偷东西,一女学生及时指出,却遭到扒手的斥骂甚至殴打,而车上其他人却如同没看见一样,更可气的是那被偷的人非但没有感谢那位女生,而是转过头来对那位女生说其实我身上没带钱包,哪怕偷。看到这样的事例,谁还会去学那位女生呢?再比如,在某所成人高校中,有位女学员的男朋友在大白天冲进教室当着在场所有学员的面将其女友砍死,而在场的学员包括任课教

  • 10、 《新时期师德修养》读书笔记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最高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11-29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3-05-13

  • 2021-12-02

  • 2019-09-23

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2024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摘抄,行走新教育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