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2024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范文大全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相关栏目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热门栏目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推荐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

(共 6436 篇)

  • 1、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

    乌合之众这本书看上去很深刻,我读起来也感觉有些生涩,它是一本群体心理分析的书。

    个人在群体中会被同化,在群体之中每种情绪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这种传染性甚至可以强烈到使个体在头脑混乱的情况下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某种暗示下,他们会有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

    在群体之中,个人的智商也会严重降低,他们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就比如现在常见的网络暴力,明明都不了解的一些事,却被一些吃瓜群体在网络上发布伤害性、侮辱性的语言、图片攻击。所以鲁迅说的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也是很有道理的。

  • 2、 冥府之船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查理九世之冥府之船》这本书是我在书店里购买的,我很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内容好,插图也吸引人。这本书讲了dodo冒险队(即查理九世、墨多多、尧婷婷、扶幽、虎鲨)去“海神之子”号豪华轮船横渡大西洋,但是被引入了“地狱之门”,亚瑟这位亚特兰蒂斯的国王的重孙帮助dodo冒险队克服难关,最后拿到黄金之笛吹奏图腾中的秘密,让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进了监狱,但是亚瑟却由于失血过多晕了过去。

    读完了这本书,让我觉得最伟大的人物就是亚瑟。他为了救墨多多,竟然割开了自己的静脉血管来让那只三头鱼退回去,但是一旦静脉血管的血不断流出,那么亚瑟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身亡,还在墨多多和尧婷婷要被杀的时候做出了损己利人的事,最终打败幕后操从者。还有查理(查理九世,是一只血统高贵的狗),它拥有侦探头脑,反应迅速,速度快,牙能咬碎手枪。它在墨多多危难的时候咬住“石头手”,在卫生间里发现黄金之笛,在大家危难的时候做出判断。扶幽这个人虽然说话很慢,但是他很聪明,也喜欢搞发明,而且非常非常节俭。虎鲨则属于“小霸王”类型,他的力气很大,这是他欺负别人最大的“资本”。尧婷婷总能做出最好的判断,为大家提供知识,让大家临危不乱。而墨多多虽然反应慢,但是他总有他的鬼点子,而且每次都非常奏效。

    这些小伙伴们的努力就是dodo冒险队成功的原因。

    【第2篇】

    查理九世—冥府之船,写了一只会说话的狗—查理、墨多多、尧婷婷、扶幽、虎鲨。他们勇于探险,一次墨多多恶梦成真,他们到了冥府的船上,有一些傀儡装伴成了船长,给了他们一人一个人面鱼,一闻就会变成傀儡。在游客们没闻时,墨多多知道那有毒,想提醒一下伙伴们。就唱了一首诗:香蕉黄又黄,猩猩堆满房。气香四处扬,美味一箩筐。有只黄鼠狼,锇的叫发填。伙伴们一听,就感到不对劲了。所以没有闻,其他人都闻了变成了傀儡。他们又遇到了亚瑟,亚瑟给他们了一个黄金长笛,他们一吹,把乘客都变回了人,那些傀儡灰溜地逃走了。

    我一定要向墨多多学习他的机智,比如:有题不会,换一种方法。还要学习他的勇敢,比如:我以前怕黑,现在我不怕了,我要勇敢。

    【第3篇】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查理九世之冥府之船》。我看了后,上面主人公有:查理九世(冒险队的老大,贵族狗)、墨多多、尧婷婷、虎鲨和扶幽。

    上面的大概内容是:这一次,小伙伴们登上了豪华巨轮“海神之子号”,然而这次原来愉快惬意的郊游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蒙上了

  • 3、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情绪用字”。例如p7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情绪用字” 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主旨和论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4/5 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2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 可后来的这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 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 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在群体特征中,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群体受感情奴役、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群体情绪的夸张、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群体观点和信念
  • 4、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一本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乌合之众读后感,欢迎阅读!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

    出于好奇,用这一学期的时间,仔细阅读了吉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勒庞身处思想混乱,歧视纷呈的世纪末,属于法国思想界中“亲英派”的边缘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触发了勒庞对群众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经。分享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四个地方:

    一.在书中他如先知般写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勒庞这里所谓群众进入了历史,是指他们过去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见,已开始发挥作用。 这也让我们注意到了编报纸的人对群众意见的影响,他们先是迎合群众的感情,然后把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为渠道。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对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断,而并非欣然接受思维的同化。另一方面,对于媒体人应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对于群众的感情引导,群众意见的形成,将会拨动时代的冰弦。

    二.“群体中的人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 与过去的社会相比,群众更易于接受自己周围的人的判断和爱好,也让我们想到今天人们对所谓当代人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关切。提醒着我们对事物的思考应有自我辨别的能力,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形成个体文化的升华,以突破和创新产生新的文化价值。

    三.“我们服从别人的怂恿,它会因为来自集体而更为强大。”

    勒庞对于犯罪群体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样符合所有群体中能看到的特征。“群体相对于孤立个体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性。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这便体现的是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性。”

    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垒被攻破后,极度兴奋的人把他围住,拳脚相加,反抗中他偶尔踢到一个在场的人,有人建议让挨踢的人割断监狱长的喉咙,而他的建议立刻博得了群众的赞同。这个挨踢的刚刚干完活的厨子只是出于好奇心进入了人群中,然而由于普遍意见就是如此,于是他也相信这是一种爱国行为,他用一把借来的刀切开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执行了命令。这警醒着我们,处于群体之中应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的思考。在歪曲的传染过程中,用个体独立的思考代替这种轻信。

    四.“影响群体头脑时,三种手段最为重要,即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通过勒庞对这三点的解释,我有两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于一个领导的地位,你可以应用简洁有力的断

  • 5、 《乌合之众》(优质范文)

    《乌合之众》读后感

    01

    翻看《乌合之众》那几个小时里,内心不经感慨到群体的可敬可畏。或许受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但仅从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角度而言,《乌合之众》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时间久远,群体心理和行为异常契合的现象,或许是来自人类本身的某个基因。

    02

    现代信息社会中,我们也宛如“乌合之众”,也会盲从跟风。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依赖信息共享,并追求群体的认同感和权威的支持,往往忘记独立思考。

    集体无意识,这是勒庞著述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他揭示的是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或者说群体属性的人智力逐渐为零!这是全书的中心论点。勒庞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个比喻非常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社会中传销组织及网络暴力和网络假消息,体现的不仅仅是群体易冲动,易急躁、易变的特征,还有他们易受暗示、易轻信他人以及具有非常偏执的特征,而在网络上便会形成所谓的道德绑架。若单纯认定一种真理或缪误,就易被洗脑,而这么多脑子中只有一种思维,便是群体思维。

    03

    要想打动群体,不能靠抽象的逻辑讨论,而是要靠形象说明,在汹涌的想象波涛之下,群体看不见事实,只愿看念想,不在乎真相,只在乎表象。《乌合之众》因此提出,群众并不需要真理:“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所谓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谁能向他们提供念想,也可以很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也就是说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

    在现代社会,人们非常渴望获得正确的信息,得到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万物,前提是学识和科学,才能辨证。

    合上书之后,脑海里面浮现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在社会进步和个人进步层面上而言,对于个人,要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很难,但是个人独立意识的保留就会显得非常重要了。不盲目轻信他人言论,不盲目选择被迫社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个人我们能做到的,用辩证的思维逻辑看待事情及个人追求,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 6、 读《乌合之众》有感

    读《乌合之众》有感

    区党代表安红军

    阅读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有助于增强认知,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修养,结合"三严三实"实践活动,本人选择了《乌合之众》一书进行阅读。本书从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等方面,深刻剖析引发群体行为的动因、外部表现特征、社会价值及历史意义。作为朝阳区党代表,要全面提升群体行为理论认识水平,积极探索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做好群体的正向引导工作。

    一、深入阅读乌合之众 全面领会精神实质

    《乌合之众》是一本反集体主义的著作。作者勒庞在书中阐明"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的实相,从而"给予作为古典民主学说和关于革命的民主神话基础的人性画面沉重一击".他认为,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群体中个人的个性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即使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他也会情愿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人类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一些原始本能。勒庞看到群体的负面形象的同时,也认识到群体的日益重要性,这是一群缺乏组织的人,他们关注着同样的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同处一地、有组织的群体的一样的心理行为。群体虽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

    二、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激发群体正向能量

    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重视群众工作,激发群众潜质,促进群众这一群体正向发力,推动社会进步。

    一是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在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主体。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物质生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受到挑战。此外,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我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用群众语言及思维方式做好正向引导工作。

    二是群体是社会变革的力量。群体的革命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虽然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劳动群众始终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因而,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可见,正是人民群众的积极的革命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 7、 乌合之众的心得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想法,此时我们可以去写篇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感悟都写出来。这样能够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好的心得体会包含哪些内容呢?

    乌合之众的心得【篇1】

    《乌合之众》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勒庞阐述了群体及群体心理的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道德和行为特征。

    群体无意识,群体不需要真理,是《乌合之众》中的最基本观点。我们常常以为感情都是源于内心,一举一动都极其有道理,其实不然。一个人的绝大多数行动,都是跟着感觉走的,都受到情感、本能、欲望这些“无意识因素”的支配。

    正如“网络暴力”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如不褪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无情席卷过你我的生活,压出一片碎纸废墟。

    犹记当初,一当红流量艺人受邀成为某篮球运动的贺岁形象大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网络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充斥着这个艺人的“黑粉”,躲到哪里都逃不开关于他演唱歌曲的恶意调侃,逃不开以他为主角的恶意视频。

    这场浩浩荡荡的网暴狂欢,最初或许只是热爱篮球的人群对于一个技术不受认可的流量小生的排斥,可到了最后,那些言论化作乱剑,乱剑迷作烟尘,烟尘蒙住理智,太多人都不知不觉地随波逐流。

    别说是明星,普通人也逃不开被网络暴力的命运。

    日光本该明亮,我却看见被无良家长污蔑说把孩子打到吐血的小学女老师遭人肉到不敢出门;河水本该清澈,我却看见被服装店主造谣是小偷的女孩绝望跳楼自杀;发声的权利人人本该都有,我却看见因为发表了不同观点的普通网友收到成千上万条的私信辱骂。

    网民们怕被时代汹涌的浪潮远远甩至后面,便争先恐后把“异类”踩进尘埃,却不知以这般方式进入群体,就是一群理性丧失、智力全无的“乌合之众”。

    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无意识做了“乌合之众”。

    我们常常无意识地不渴求真理,只需要符合我们设想的真理,否则,便拂袖而去。假如谬论更有诱惑力,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再从那些流言蜚语中挑选我们愿意相信的,同时不忘倒上五彩斑斓的染料,晕染假象,酿成谣言,满天乱飞。

    所以你看,有时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事实,而是人们想象中的事实。

    书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读这本书,至少能让你在这每个人都被群情汹涌的洪流裹挟着向前的时代拨云见月,更能窥清多数世事的本质,更加提醒你应该时刻清醒,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坚守自我,不盲从外界声音,与随波逐流挥手告别,永做自己的摆渡人。

    保持独立思考吧,少年!当全国人民都说某

  • 8、 乌合之众读后感汇总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乌合之众读后感汇总,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乌合之众读后感 篇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一个群体之中的人就仿佛在山中穿行,想知道山的面目很难。而《乌合之众》正是告诉我们这座山究竟是什么样子,怎么上山,怎么下山,怎么面对下一座山。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就骨子里厌恶所谓的“流行”和“时尚”。为什么所谓“大众”喜欢的我就要喜欢?“大众”说好的我就要说好?“大众”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大众”其实和从小到大没征求过我意见就上台代表我发言的那些“学生代表”“员工代表”一样,不过是有权,有钱人的喉舌和工具而已。我不能阻止他们宣传和演讲,但我可以不认同不跟随。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笑话。一个路人看到路上有一个人在看天,就以为天上有什么也停下来抬头看。第二个、第三个,更多人也停下来看,什么也没看到就相互询问。最后才知道第一个人不是在看天,是因为流鼻血才仰着头。

    我至今也还记得自己变成乌合之众的一次经历。那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天下午。一放学就跟着路上的一大群人晕晕乎乎的走到市中心广场,看到很多人往天上扔帽子,我们几个小伙伴也就跟着人群捡地下的帽子一起扔,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想过找人去问问。后来才知道那天这个活动是为了一个道听途说来的消息说某个人去世了。我既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为了一个人去世那么高兴,也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台为那个人还健康活着高兴,但是那一年我确实盲目的扔了帽子。

    稍微年长一点社会上开始流行练气功,每天楼下练香功的声音都会比闹钟更有效的把我唤醒。“香~~~”别看都是大爷大娘,一群人聚在一起喊出来也是气势十足。听说大家一起练会散发出特别的香味,我没凑近闻过,但是想想他们那么早去练的原因估计也是怕太阳出来容易出汗,怕会分辨不出到底是香还是臭。

    我自己在家看过“中功”的“带功”录像带。一个大师坐在台上发功,让台下的摇头就摇头,伸手就伸手,还有人又哭又闹完全失控很是神奇。据说大师也是可以透过录像带发功的,但我看的时候既不想摇头,也不想伸手。

    大学里一天和舍友吃了烧烤喝了啤酒,

  • 9、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乌合之众的读后感,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读后感,一般是指看完某一篇或者某一本书后的心得体会,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自身也有了新的见解。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撰写专属自己的读后感。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 篇1

    人多力量大?不见得!人越多越傻。120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勒庞就未卜先知,看穿了一切。他认为群体中往往会存在极少部分的聪明人,但会被群体的主流意见影响,从而变得随大流,但人类社会的进步又一直都是少数精英人士引领的。

    书中引起多起历史事件,尤其是通过法国大革命事件,作者认为群体永远游离于无意识的领地,会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无动于衷,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亲信外,再无其他可能。

    勒庞还认为一个孤立的人可能是有教养的,但是群体可能变为行为受本能支配的野蛮人。群体是情绪的放大器,如果恰当的引导,就会创建和谐社会,如果被坏人利用,就会变得无节操、无下限。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在早期中日、中美关系紧张的时候,会出现中国人打砸自己同胞资产的现象,他们往往好多都是狂热的激进分子,甚至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行使丑恶的个人意图。

    如何在群体中保持坦然、淡定,不当乌合之众,在勒庞看来,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少受点机械的应试教育,多一点独立思考。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背书和服从,而非引领文明进步所需要的开拓精神、个性、判断力、经验等,而这正是中国教育的现状。

    最近在看《他想的童年》,很受启发。

    乌合之众的读后感 篇2

    总觉得一些话过于绝对,就像群体在一起就一定会在智力方面降低吗,如果是,各国和世界的科研团队是怎样在进行研究的呢。群体的形成会使个体意识退后淡化,首先考虑群众的意志。而人作为一个能够独立的个体,即使是群众的一员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吧,自私些的说,有谁不为自己考虑,可能只是难以表达出来,身处于群众之中,所以无形中难免会被道德绑架思想复制,天生的归属意识更会使一个人去在一群人中寻求认同感,从众的心理就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当这样的个体聚拢在一起,这时就能被称为群众的无意识。我觉得这种群众归属会给组成群众的每个人一种保护的护盾,不论是这个群体接下来要进行的事是怎样的。拿中国式过马路举例,可能是一种这样的心理:大家都闯红灯的过去了,我不去就会显得比较傻,明明过得去却不过,而且,这么多人都过了,

  • 10、 关于乌合之众读后感

    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基本结构是怎么样的?当我们因为看作者写的作品,而产生新的启迪时。 记录感受,整理读后感,是一个有益的习惯,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1】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可以说是十分著名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了,与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同为大众对于心理学最开始了解的起点。这本书采取举例以及其他论证手法说明了大众在作为群体时会出现低智化,情绪化等特点。很好地反映和解释了人们在作为群体时为什么更容易产生高尚的自我牺牲或是愚蠢的群体行为,也让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引以为鉴。

    群体的蛊惑是有魔力的,当你作为群体之一时,他们会促使你作出一些正常理智下不会去做的事情,也会让你更容易轻信群体的观点和信念,而当外界信念产生时,你会更加不经思考、不假思索地对其进行否定,通过我的个人经验,我发现你甚至可以用理智去揪住外来信念的不足与错误之处,却不会用理智重新审判它是否正确,理智在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为这个外来信念挑刺,竭尽所能找出反驳它的办法,而不是理性客观地认识了解思考。

    然而群体却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缺乏理性的批判与敏锐的感知,往往早已在不知不觉就已进入群体。群体就好比辩论队,一个辩论队就是一方群体,你不会去管真正的事实是怎样,你自己的看法是怎样,而是拼劲全力为自己这一方辩护。比辩论队更可怕的是,群体会使你洗脑,你就信以为真地将群体的信条当做自己的信条,将群体的利益看得高于自己的利益,所以当危害群体的事件发生,你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去舍己为群体,也有更低的下线与理智道德的丧失去为群体作你本所排斥、残害社会他人、违法乱纪的事。所以群体是情绪化的,易受蛊惑的,以往当新的信条出现,你会去思考它,但当群体出现信条,你会不假思索地相信,再加上前文所说你会做出你原本不会做的跨度很大的事,所以你会不假思索地行动,这就是情绪化行动的开端。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对勒庞的这些观念有所了解,诚然书中是有不准确和不对的地方,但当时的我已经开始厌恶群体,痛恨群体的各种弊端。然而当看到勒庞认为这些群体虽然看似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但也恰恰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没有群体,人类可能永远无法发展到今天这样。这也提醒我看事情多面性的重要。心理学是了解人类,了解自我的一个方式,也是对于个别人拯救自我的方式,我还想学更多的心理学。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2】
  • 2023-02-09

  • 2021-04-19

  • 2019-10-29

  • 2021-11-19

  • 2019-09-20

  • 2019-09-30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1-06-15

  • 2019-11-06

  • 2023-01-21

  • 2023-02-18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09-23

  • 2019-10-03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1-08-2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3-01-02

  • 2019-10-19

  • 2019-11-06

  • 2022-07-09

  • 2021-06-29

  • 2023-02-28

  • 2019-09-25

  • 2019-09-19

  • 2022-01-11

  • 2022-02-02

  • 2023-02-07

  • 2022-01-11

  • 2019-10-29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大全,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2024,更多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