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 > 地图 >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2024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推荐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

(共 4917 篇)

  • 1、 《我用数学教素养:教学设计12例》读后感(优选范文)

    今年寒假虽无法外出旅游,却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阅读到陈俊荣老师的《我用数学教素养》。最先这本书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新时代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提到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可是对于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际操作方面其实我是很困惑的。通过阅读陈俊荣老师的这本书籍,虽说方法不一定人人适合,但多多少少给了我些许收获与感悟,也让我对于怎样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发展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习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方向。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一、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

    我经常想不通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将知识点讲得那么清楚明白了,为什么学生碰到题目仍然不会做,哪怕有些题目都接触过好几次了。如果学生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事吗?现在我慢慢有点明白,也许我一开始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我想要学生按照我的思路、我的步骤按部就班,但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而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要发展他们的学习力,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从而主动汲取知识。就像陈俊荣老师书中所说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发生的,教师应从学生视角思考课程、思考教学。”

    因此在我们设计我们的教学时应当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可这才是教学设计最困难的,因为我们对于学生了解的太少,所以我们往往会站在成人的角度,带着固有的思想认为学生的想法应该和我们一致。“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他们就是做不对?”是真的题目太简单,学生太笨吗?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原因出在哪,是否哪里的知识点是我们大人理解起来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复杂难懂的呢?“教师讲什么固然重要,但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教师要读懂学生,教师的‘讲’一定要基于学生的‘想’。”

    二、吃透教材把握知识要点

    从进入教师这个行业起,就有有经验的教师给我建议,要想教好数学,首先你必须把教材吃透,把课标啃透,把教参看透。你要教数学你必须非常清楚你自己要教的知识点,这样课堂上才不会出现重心跑偏,课堂效率低下。从陈俊荣老师的这本书里,我看到陈老师不管哪一课的设计都会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教材这样设计的原因,思考哪一个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同时他也会深入思考每堂课所需要教给孩子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那些能力方面、情感

  • 2、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精选)

    老师如何把“好奇心”巧妙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寒假我拜读了李烈的《我教小学数学》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它的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现以爱育爱的儿童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会教会的教学观、及发展性的评价观。通过"案例呈现”使困惑、迷惘、问题、难点逐一浮出水面,引导读者深入地思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心中的谜团渐渐释然。读了这本书后,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几点体会: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热爱数学。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爱迪生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他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之自然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变成孩子们学习和探索的内动力。

    2、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采取活动的形式。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

    (2)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3)采取好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差异原则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有针对性、导向性,比如,有的孩子的解题方法新颖,我就批上:"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有的孩子学习

  • 3、 怎样教小学数学读后感

    怎样教小学数学读后感(一)

    吴小红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能使自己每堂课孩子能听懂、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习主动性高、孩子完全掌握教学内容,那才是成功的一课。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多么的难,而对于邱学华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抱着向邱老师学习的心态,特意从书店买来邱老师的《怎样教小学数学》学习学习。

    从1951年当小学教师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整整60年,在这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他做过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教科所研究人员。虽几经波折,道路坎坷,但他始终坚持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里耕耘……读邱老师的人生道路,我读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也读到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因为爱所以“执着”……邱老师在总结他事业成功的奥秘时指出:热爱+理想+勤奋=成功。首先是热爱自己的事业,一个人连自己的事业都不爱,当然不会有成功;其次,要有理想,对自己充满信心,立下远大的抱负,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第三,要勤奋工作,远大目标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逐步逼近,才能达到。读了这本书后,觉得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令我收获很大。其中有以下三点令我印象最深刻:

    1

    生活问题数学化,而非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问题就是数学问题,也不等于数学问题都是生活问题。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和研究周围的世界,把生活和实际中的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符号去思考。

    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同学们“会用”数学、“活用”数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意识,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借用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为新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才是数学的本义。有些数学教师,完全脱离了生活进行数学教学的讲授。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数学提出不起兴趣,而且不利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关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引导同学们用数学思想进行思考,真正地让数学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提升数学的魅力。

    2

    愉快教学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做什么事都要有愉快的心情、愉快的环境,即愉快教学。愉快教学是让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克服困难,乐观进取。严格训练是一种按高标准的要求,严中有格,严格要求不一定学生都喜欢,我们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

  • 4、 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篇一: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吸引我的是书名――《我这样教数学》!还吸引我的是它的作者――华应龙老师,是我钦慕已久的数学大师。华老师到底是怎样教数学的呢?他是怎样把数学教得如此智慧的?怎样让孩子们深深留恋于此的?于是,赶紧细细翻阅起来。

    这本书是由华老师的12堂课例组成,每课均由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和专家评析四部分组成。在课前慎思中,记录了他对本节课设计前的问题与困惑,钻研与思考;课堂实录部分是整节课中师生的详实活动记录;课后反思一栏则是华老师对自己课堂中呈现的一些问题或学生的生成所作的再思考;专家评析是当下著名学者及专家对华老师所上课的点评与分析。

    特别喜欢这种结合课例的文章,读着不觉着枯燥,而是那么形象具体,娓娓道来间顿觉豁然开朗:

    喜欢华老师那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理念,让学生对角的度量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使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与训练,而是成为探索与发现的沃土。

    佩服华老师能把意外头部受伤后所戴的帽子与所上中括号一课巧妙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科学预设,促进生成,从而在朴实的课堂氛围中彰显生命的精彩。

    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何这样做?一定这样吗?这五个问题串起的一堂圆的认识,使其成为一堂充满哲学意蕴的数学课。正如师傅张兴华所言:浑然大气铸成圆!相信上过此课的孩子们定会对寻宝活动念念不忘,对圆,一中同长也的理解定是别有意味的。

    更是惊叹,为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故意使坏,不以苦口婆心的劝说为先,而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实际体验,从而在一惊一乍中感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喜,一种源自数学又超越数学的惊喜。从而深深记住: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匆动笔希望空,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

    华老师的课堂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学生兴趣浓厚,往往课已终而意未尽,学生久久不愿离去。固然,这是因为华老师的课是自然流露的数学课,体现数学本质,而又发人思考。可我觉得华老师的课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避讳出现差错。华老师的课确实由于融错而精彩,他与孩子们共同面对差错,仔细分析体悟,从而得到收获。而我们的课堂,平常上课还好,一旦是公开课、评优课,似乎就容不得一点点差池,或者有所发现但却尽量避开,否则总有一种功亏一篑之感。殊不知,这样的差错,却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资源。作为老师,不应避讳,甚至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创造差错,为孩子们的学习设置陷阱

  • 5、 《我是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近日在长沙参加湖南省数学研讨会并拜读了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实录《我是这样教数学》一书。书中收录了华应龙老师12节教公开教学的课前思考、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和专家的评价,细细读来收获颇多。

    透过华老师的这些课,我看到了他课堂教学中独特的色彩和丰富而深层意蕴。他把学生真正推到了教学的核心地位,把枯燥的数学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他的课堂里,学生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创见。更重要的是,他把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因而得心应手,驾驭自如,期间充满着创造。他在课堂上,就是一个高效的组织者、探究的引领者、谦和的合作者。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课堂教学的特点,那就是:智慧的课堂。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教育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我将会把华老师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求真、务实、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究者。

    我和所有读了这本书的老师都是带着诸多的思考与感叹,带着对华老师的敬佩走出这本书的。在老师们的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分别是:“感谢差错、善待差错”、“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千金难买回头看”、“圆的认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课前的慎思”、“课后的反思”“细节成就完美”等等。很多老师被华老师渊博的知识、巧妙的课堂设计、爱思考,爱钻研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所折服,更为他高尚的为“人师”的品质所感动。有的老师准备再去细细品读这本书;有的老师感叹说当华老师的学生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有的写道:读着他的故事,听着他的思考,我明白教育没有学科界限,只要心在教育,坚持学习与反思,教育的智慧就会和我们不期而遇;有的年轻老师表示:我将用这篇文章鼓励自己,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努力做一个简单,平实和勤劳,快乐的种地人。

    读后感虽然写完了,但《我就是这样教数学》这本书带给大家的收获不仅改变着我们,更把这份收获变成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带给孩子们!

  • 6、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

    本次暑期读书活动一共发了三本书,书一发下来,我的眼球就被这本书的题目吸引了。简单教数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线教师苦苦追寻的么?一有空闲时间就迫不及待的读,想从书中学到一些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自己的教学。

    翻开目录,看到戴老师从简单教数学的六个三、简单教数学如何达成和简单教数学这么来达成三部分来阐述,里面的每个小点都分三个方面来讲,可以看到数学教师所特有的简洁美。

    数学,简单地教,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学生的成绩,这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必须直接面对的现实。为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素质的发展,这是每个一线教师都不可回避的教学目标。戴老师就这样娓娓道来,真诚的话语拨动着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弦。

    众所周知,要达成以上两个目标,教室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靠量,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另一种是靠质,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就算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无奈的选择了第一种,其实在心里,哪个教师不想选择第二种呢?这样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我们教师自己也会轻松不少。认真的看了戴老师的书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将在下学期做以下三点尝试:

    一、落实学生主体性原则

    戴老师把学生的发展区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智力任务,二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三是学生独立或合作都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那么,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完成,学生能合作完成的,就让他们合作完成,教师的教只承担20%的任务就可以了。

    在以后的课堂中,面对新知,我要多说你会吗?试试看。鼓励学生去尝试,通过尝试,我就能比较准确的了解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还有困难。其次,组织小组交流,让会的和不会的同学展开讨论,交流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适当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而教师只要动脑经激发学生去完成那80%的任务,帮助他们掌握他们无法完成的20%的任务就可以了。如果坚持这样,相信教学会简单的多。

    二、教学环节少而实效

    教学环节少一些,可以聚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戴老师一般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导入,二是探究或讲解,三是练习。导入做到快而趣,探究做到慢而透,练习做到精而活。在时间上,戴老师是这样安排的:导入一般不超过3分钟,探究一般不超过15分钟,其他时间都用在练习和作业上。虽然我们小班一直在

  • 7、 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本专着--《我这样教数学》。华老师在教学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华老师教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时时体现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可贵的是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数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他的身上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数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时刻在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努力着。

    从整本书的12节课中我看到了华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勤奋。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知识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近,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完全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

    华老师每一节课的设计,从情境的引入、教具的选择,到新知的传授方法、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都有谨慎的思考,倾注了无限的精力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勤奋些。像华老师那样如同农民种地那样教书,如同农民那样不误农时,如同农民那样调整,因地因物制宜,如同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农民那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他更是一位智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他总能分辨得出,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作者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教学有路曲为径》,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一节课,一碗米》,《篮球,我的导师》,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真是定能生慧。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

    我最喜欢他《审题》一课的设计,新颖,数学思维含量极高。最后华老师总结这节课,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要认真审题,还变成通俗易懂的儿歌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匆动笔答题空;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另外,我还可以明显感受到:华老师在课上尊重所有的同学,包容其中所有的事。尊重孩子们的劳动,鼓励坚持己见的,表扬及时改正的,重要的是他很有耐心,等得起,让孩子

  • 8、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暑假里,我读的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该书详细地记录了华老师的12个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让人亲历专家的精品课是如何雕琢出来的。书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读完后我的内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与敬意之情。

    一、 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我们平常的评价语言停留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在12节课中,华老师的精彩语言随处可见,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的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

    “我想刚才举手的人和笑的人跟她想的是一样的。佩服!不过,我觉得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画的角提醒了我们。”

    “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那以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想一想”

    “如果你是量角器的话,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不好?”“有的问题华老师也不怎么清楚。”

    “那是怪华老师没有给大家更多的时间。”……

    二、别致的教学设计

    在他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我印象最深的是 “角的度量”这节课。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华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情境。上课前华老师做了一个有心人:一开始,他认真地搜索了生活中的角,但发现都不需要度量的,因为大多数都是直角。后来,他发现衣柜里衣领的角千差万别,进而发现牙刷也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最后选取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作为课题的引入。而情境中三个不同倾斜度的滑梯,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即刺激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但现实中的滑梯几乎都是标准的、安全的,学生没有思维上的对比和冲突,就不会有意识的去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滑梯的角度多大才算合

  • 9、 教小学数学的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时,我们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您是不是不太清楚读书笔记怎么写呢?为此,读后感大全编辑花时间整理了教小学数学的读书笔记,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教小学数学的读书笔记 篇1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构成数学本事、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所以,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理解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构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本事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我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平日的教学中,应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仅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我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样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本事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何处答案是教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从不用思考,慢慢发展到不会思考,最终遇到问题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这就会发生以上的情景。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两件事:一,要教给学生必须范围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二点,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聪明,其实不然,一个好奇的爱专

  • 10、 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一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我与小学数学》一书,我欣喜若狂一口气通读了一遍。这本书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在数学教学中前进的道路,吴老师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深感动。在30年的风风雨雨中,吴老师真诚的牵着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说着、笑着、思考着,她用四句话来概括自己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最深体会: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数学;在这基础上学生才能学会学习;最后千万不可忽视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这样去做,那么学生一定会喜爱数学,会学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吴老师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一、把真诚的爱心献给学生。情和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谁不渴望着在充满温馨的世界里生活,谁不愿意和有人情味的人交朋友,让学生走进爱的世界去感受人间真情,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爱他人和被他人爱都是幸福和快乐的。学生渴望老师的爱,珍惜老师的爱,他们希望在老师爱的怀抱里成长。所以我们要用心去爱学生

    《我与小学数学》读后感范文二

    近日,拜读了吴正宪的《我与小学数学》,受益良多。

    书中写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数学真奇妙的学习氛围。是呀!这正是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深感头痛的事情。相对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是6岁12岁的儿童群体,孩子们生性好动,喜欢多色彩,有趣味的素材。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抽象的严肃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架起教材和孩子们中间的桥。许多教师教学水平高,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十分关注孩子们的这颗好奇心,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奇妙感的数学素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读了这本书后,感觉受益匪浅,我也尝试着在我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几点体会:

    1.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使我教好数学的信心倍增,是啊,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爱迪生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他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来

  • 2019-10-29

  • 2022-12-03

  • 2019-09-3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2-02-25

  • 2019-10-20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09-19

  • 2023-06-03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12

  • 2022-01-12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21-07-08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3-05-16

  • 2019-11-12

  • 2019-09-23

  • 2023-01-06

  • 2019-10-29

  • 2022-02-16

  • 2021-05-21

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2024我教小学数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