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地图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2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相关栏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热门栏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推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共 305 篇)

  • 1、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汇总

    感谢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阅读作品时,被其跌宕起伏的剧情,流畅的文体深深吸引了。面对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方面考虑书写下来。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篇1)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热爱祖国,立志成材》这本书。它介绍了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长大报效祖国的事迹。我先粗略地看了一遍,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当我重新细读的时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就像石头般落在了我心里。

    这篇文章告诉我:周总理从小就怀有远大的志向。有一天,他的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呀?”有的同学说:“为家父而读书。”还有的同学说:“为赚钱而读书。”可周恩来却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简短的话,使我联想到了许多同学对我说:只要我考得好,妈妈就给我买电脑、玩具……几乎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我自己呢,不也是一旦得了好成绩,妈妈就给我买打印机、复读机的吗?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从电视上,从报刊上,从家长老师身边知道了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希望工程”,知道了许多同学都因为家里没钱上不起学。这说明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还有困难。要想祖国繁荣富强,就需要更多的掌握各种科学知识的人才。当年周恩来爷爷为了中国人不再受压迫,受剥削,为了中华之崛而读书。那么在新社会的我,生活、学习都比较好,更应该立志成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振兴而读书。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篇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讲述了12岁的周恩来来到沈阳读书,听到了伯父说中华不振,后来他在租界里看到了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有理没处说,这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于是,他立下了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读书目标。

    读完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以前,我读书的目标是渺小的,总认为读书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学习不就是为了长大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以后过上好日子,养活父母,报答他们吗?现在,我来到了城里读书,周围的有些同学,吃好,穿好,玩好,上课却不认真听讲,不是分神,就是玩小动作,作业不做,课文不读,生活中只有吃、喝、玩、游戏,学习没有什么目标。读了这篇课文,从中我感悟到:只有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国,一

  • 2、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500字6篇

    你是否在搜索作品读后感的文案模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作品这部作品,读了之后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必须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感谢查阅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推荐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篇1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周总理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周总理从小就怀有远大的志向。有一天,他的老师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呀?有的同学说:为家父而读书。还有的同学说:为赚钱而读书。可周恩来却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但近代中国经历了沧桑巨变,生活过的紧迫,当人们还在为自己能过好日子而思考时,年轻的周总理就立志要用自己的学识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要为国家的崛起而读书,也正是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周总理才能在后来的工作中为人民服务,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在还没有读这篇文章前,我的读书目的是很渺小的。自从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才认识到读书不仅为了自己掌握知识,还要为了国家的强大。作为周总理故乡的一名小学生,我也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和为国家建设的本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

    最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文章,同时这句话也是周恩来在一节修身课上许下的诺言。真没想到他才十二三岁就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周恩来为了这个理想,怀着报效祖国的心辛苦学习,最后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

    自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识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掌握知识,还要为了报效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要像周恩来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想成为一名航天员,探索宇宙的奥秘。

    xx年6月17日9时,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个人坐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来到了我国自己的空间站驻留三个月。在空间站,他们要一一检查和维修空间站的各种仪器。我也想去看看外太空,像这三个大人物一样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那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多看关于太空方面的书,多研究火箭的构造,还有要学习在太空生活的方法等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太空而读书。我要努力奋斗,梦想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最新
  • 3、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范文4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是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第三十一课的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新中国第一个总理周恩来说的。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心被周恩来总理的读书目的强烈地刺激着。

    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学生。他是灵机一动随便说出来的吗?不是。因为周恩来生于1898  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心。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多么远大的理想啊!正因为周恩来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今天,中国人不再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就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浴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还没有读这篇文章前,我的读书目的是很渺小的。自从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才认识到读书不仅为了自己掌握知识,还要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也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和为国家建设的本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400字【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少年的周恩来在外国人的租界里,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受外国人欺凌,而中国政府却无能为力保护自己的同胞,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心灵被周恩来总理的博大胸襟而强烈地震撼着。周总理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困落后的现状强烈地震撼着周恩来的心,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中华民族才不会受人欺负。

    当今的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不再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正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共和国今天的辉煌。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没有这么舒适的环境让我们安心读书和快乐成长。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真正地认识到读书不仅为了自己个人掌握知识,,更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我也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努力刻苦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本领,将来成为一名对祖国有

  • 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8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它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的我们,锦衣玉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育,只是我们似乎都丢了一样东西,为什么而读书?可能这是很多人都不曾思考的问题,只是听从父母的,跟从社会的脚步,却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很多人觉得读书学习时间很枯燥的事,却又摆脱不了,常常会做出一些很幼稚的举动,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但归根究底,读书,学习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变成一个更高级趣味的人。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那么中国也将成为强国。有人说中华已经崛起,中国也成为强国,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读书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何为崛起?何为强大?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这些都是通过读书得来的,读书不仅在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道理,做人的道理,如果连人都做不好,那么这个国家也不可能强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也有更多的中国人前往别的国家交流文化,世界似乎连在一起,不再是各个孤立的板块,回头想想,如果没有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才不断涌现,就没有现在这个局面。在书里,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不足,同样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让自己更强大的办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在我们心底铭记这个信念,只有这样我们长大后才有资本有能力去建设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祖国给我们的恩情。

    我很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也很自豪,拥有一个这样的祖国!

  • 5、 青春就是为梦而拼的傻劲作文1000字

    谁的青春不迷茫?而梦想是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题记

    青春就是为了梦想而拼搏的那股傻劲,不知我是从哪里看到这句话,却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刚开始我并不能太理解,为梦想而拼搏,可为什么会是傻劲呢?

    随着岁月流逝,时间变迁,在青春的日子里,追逐梦想的征程上,现在回头再想想看,我似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古至今,有多少伟人的背后没有一段勤奋拼搏的经历?但别人做完功课,急切进入梦乡的时候,她们还在与困魔抗争继续奋斗。你说他们不傻吗?在别人因一个问题困扰而抄答案时,她们总是绞尽脑汁对抗一次次的失败,花了多少时间,你说他们不傻吗?当别人与朋友相约出去游玩时,她们将自己紧锁屋里继续学习,总怕学不够,你说他们不傻吗?是的,他们很傻,但他们傻得可爱,傻的有价值。也可以说,她们并不傻,而是她们为梦想的一份坚持,一份执着,化作他们忘我的去拼搏,为了梦想,打造永不言败的决心,最终站上梦想的舞台。而更多的人比他们更傻就是挥霍青春,虚度年华。

    是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们都曾迷茫过,都曾放弃过,那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梦想还不够坚定。有很长一算时间里,我学习也不太懂,无论我以后怎么的想要弥补上,却考试总考不好,以致如今我仍对那部分知识心存忧虑,那段时光,我真的感到了迷茫,感到了失望,我失去了信心,想过要放弃。

    放弃?不,青春正是我们拼搏的好时光,我若放弃,就是和梦想永远相望于天地之遥;我若放弃,就是奠定了我今生碌碌无为的基调。青春是我们最美好的时光,在青春的字典里,不应该有放弃的字眼;在青春的字典里,不应该有自暴自弃的字眼;在青春的字典里,不应该有我不行的字眼。失败只是暂时的不成功,并不是永远与梦想无缘。因此,拼搏,坚持这股傻劲,我们终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青春就是要拼尽一切力量去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流血流汗不流泪,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绝不轻言放弃!或许这就是那股傻劲的意义所在,青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傻劲,才会别具意义;梦想,也正是因为这股傻劲,才会与我们越靠越近。

    青春就是为梦而拼的那股傻劲,坚持这股傻劲吧,如此,方不负青春!

  • 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3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想这肯定是一位有抱负的伟人。但这句话是周恩来总理13、14岁时说的话。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他为了让人们过上温饱的生活,日理万机,鞠躬尽瘁,因为他心里装着全国人民,所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是人民共仰的好总理。但一直以来,我对周总理少年时代的故事了解甚少,今天有幸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2岁的周恩来来到了东北沈阳,有一次,他和同学闯进了租界,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中国巡警欺软怕硬,围观的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周恩来总理从此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一个12岁的少年,居然立下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怪不得连魏校长也喝彩“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生活在政府腐败无能,人民饱受欺凌的清朝末年,但他没被混浊的社会环境所污染,反而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憎恨,从而立下了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崇高理想。他的爱国心,真是强烈啊!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是的,周恩来总理在小时候就有了这样伟大的志向,何况我们呢?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

  • 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笔记

    今天我在网站上阅读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仅有十二三岁,却能够想着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我已是一名马上不如高中的少年,却从未想过为国家尽一份力。

    如果让我来回答“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我一定也会说一些肤浅的话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为父母而读等等一切为自己的利益。而说不出周总理说的那么深远的话。现在的中国是一头腾飞的巨龙,迟早有一天会翱翔而上飞上天空。作为中华大地的人民,我们应开为祖国尽一份力量,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并不能代表什么,但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有千千万人民组成的国家。中国有一句古话“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力,中国前进的脚步能更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日益增高。

    虽然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很快就会冲破这个阶段,走向更好的发展。中国一直在使用人才强国战略,所谓人才就是从我们这些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挑选出人中之龙为祖国做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向周总理学习,争取做国家的栋梁,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努力吧,和我一样的孩子们。争取为国家做出贡献,从小事做起,向周总理看齐。希望明天会有更多的孩子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笔记]

  • 8、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读《细说长征》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传颂在中华大地数十年的脍炙人口的长征诗篇,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今天,当我以一个后人的身份来阅读这部有关长征的巨作,心中不禁激扬澎湃,我为我们英勇的红军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掩卷沉思,感概良多。

    看长征,就是看中华民族团结和分裂的历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狂言还回响在我的耳边。正是他,让经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国人,经历了近代灾难最深重的年代。

    看下去,更令人惨不忍睹,真想不到,作为一员中国人的蔣介石,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语:中国若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为什么正值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拥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仍固执地仇视同样是中国人的共产党人呢?的确,正是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是蔣介石的五次反共围剿,才导致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才导致日本人有机可乘,终于导致了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近代中国就一直被外国呼之为东亚病夫,有一次,我从一本历史书上看到,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动物园,建在苏州,上面招牌上写着:华人与狗勿进!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国土上,中国人屡遭外寇作文欺凌,是民族素质不如人吗?绝对不是,曾几何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叱咤风云,但为甚么最后还是让日本人打开了国门,资源在流失,人民在呻吟,南京30万冤魂,也可以说蔣介石间接杀害的,要不是蔣介石把兵力用来歼灭红军,日本人哪能这么快占领南京,中国人哪会承受这样深重的灾难!

    书中还引导了一位所谓的开明学者说:一名中国人和一名日本人,当然中国人比日本人要强,但十名中国人和十名日本人,则日本人超过了中国人。这句话也绝非汉奸所言,当蔣介石亲率100万大军歼灭共产党时,日本却把兵力扩充,企图侵华,两者对比,形象鲜明!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天下并不太平,陈水扁就是上世纪的蔣介石,日本人又来了!美国又来了!但我们的中国人又怎样呢?不久前成立的东突流亡政府,企图分裂新疆,同样是中华人民的耻辱。而且比中国还要落后多少倍的印度,越南,仍和中国争领土,在上星期,我还看到一则新闻,印尼人还打死了我们的船员,试问一下:我们又有多少次打死过外国人?

    想到这里,我多么希望我们国家的强大,更希望的是我们国人的团结,大家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在新的长征历史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必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天下兮兴亡,匹夫兮有责!

  • 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500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500字(一)

    周恩来从小就热爱学习,所以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长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轮到周恩来时,他大声的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后大为满意,后来实践证明,这是他长期以来树立的目标,离开学校时,他曾经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过:"愿相聚在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日。"之后,他以崇高的品格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他说这句话是不是随口说说来应付老师的吗?不是。因为周恩来生于1898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 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他的心。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多么远大的理想啊!正因为周恩来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今天,中国人不再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就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浴血牺牲,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要是那时候,我们中国人都能像周恩来那样时时刻刻想着国家。那么我们的国家还会被其他国家欺负吗?当然不会。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不会被其他国家欺负了。

    我一定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和为国家建设的本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500字(二)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为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他为了让人们过上温饱的生活,日理万机,鞠躬尽瘁,因为他心里装着全国人民,所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是人民共仰的好总理。但一直以来,我对周总理少年时代的故事了解甚少,今天有幸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2岁的周恩来来到了东北沈阳,有一次,他和同学闯进了租界,看到一个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中国巡警欺软怕硬,围观的群众敢怒而不敢言,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一个12岁的少年,居然立下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怪不得连魏校长也喝彩"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生活在政府腐败无能,人民饱受欺凌的清朝末年,但他没被混浊的社会环境所污染,反而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憎恨,从而立下了要推翻旧社会,建立新

  • 1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观后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观后感(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说的一句话,那是在一天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大家:“同学们,你们想谁什么而读书呢?”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吃饭而读书!”还有的说:“为赚钱而读书!”……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年轻人,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这是寒假期间,我在家里电视节目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当我看完了这个节目,我感受到周恩来是个伟大的人,不愧是我们中华的周总理!我敬佩他!我崇拜他!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读书使人进步。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读好书,让自己进步,只有自己进步了,整个社会和国家才能进步。 我以前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谁而读书?当时我给自己的答案是:为父母而读书,为老师而读书,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但是,看完了这个节目,听完了周总理的话,让我的想法大大改变了,我也要为国家而读书,为国家的强大而读书,长大以后要做国家的栋梁,要为国家奉献自己,让国家变得更加强盛!让我们的人民更安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观后感(二) 四一班 雷银芳 在一所普通的中学,在一个普通的教室里,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 台下哗然,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目光太短浅了。而周恩来总理,展望中国受尽的屈辱,在麻木不仁的同学中,脱颖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想,再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中,一定闪烁着一种光,这是一种清晰的光,一种伟大的光,从这如宇宙般浩瀚伟大的的神光中,似乎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 是的,他做到了,他远渡重洋,东渡日本······为的只是这无比远大的理想:中华,崛起,读书。他的理想实现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觉醒,正在腾飞,正在向新时代迈进。 现在生活安逸,有不少同学已经沉迷于网络中,陶醉在漫画中。可他们有没有想过,新中国是怎样崛起的!是无数革命先辈的付出,才有了中国的今天。中国不是建立于我们手中,就不能让他在我们手中毁掉! 时代的步伐飞速迈进,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醒来,将有我们是它的威力发挥到更强;东方的天际刚露出一点红,将有我们来迎接明天的太阳,我一定要好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3-06-03

  • 2023-05-28

  • 2019-09-2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202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