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 > 地图 >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2024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相关栏目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热门栏目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推荐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

(共 7221 篇)

  • 1、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读完《为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引起我深深的思索,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每天都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但是,我们却从未深入的考虑,这些知识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和错误。学生的知识背的再熟练,练习题做的再多,如果他的能力得不到训练和发展,那也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而不是死记知识,不懂得实践应用的公民。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m.dhb100.com

    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正如书中提到的,高中的教育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认知技能和社会生活技能;让学生们做个准备,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磨练性格;在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提供帮助;通过学习经典作品,给学生启迪;让学生们为迎接富有成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这些目的里是引领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其实真正做到如此,又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老师的水平也是千差万别,而现在对于老师进入学校的门槛,也主要是以应试为主,可这应试里面并没有多少对这个人师德的了解,而一个师德并不过关的老师,又怎么能培养出一群真正有德行、有能力的学生呢?

    这本书要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去适应未来社会?学校进行什么的教育就变得重要,不单单只是学校考虑的问题,全社会、老师、家长们、孩子都应该来考虑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生如何搭建理论和应用的桥梁,且教会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候,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社会应该考虑文凭不再是神话,文凭只是一项技能的认证。家长应该考虑问题是学习的花费和孩子的成长投入,不能用金钱量化孩子的成长。

    这本书向我们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理念,致力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教育的贡献,而将某些理念落地生根,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实际情况,将某些理念为自己所用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为孩子重塑教育》是托尼·瓦格纳、泰德·丁特史密斯共同撰写的一部有关教育问题的经典作品。这本书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意义,对教育方式的经久不变提出了担忧。做教育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教育是什么?我们的孩子该为什么而学?我们这些为人师者该为什么而

  • 2、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孩子的工作就是测试你的决心,最后学会了“现实”的功课;你的工作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包括忍受他的怒气、闹别扭、发脾气,以及其他种种。大部分父母都在“持守界限”和“训练孩子培养界限”之间来回挣扎。当孩子持续要求时,你要比他再多一次把持你的界限。

    避免情绪化的后果,要施行现实的后果。生气、内疚、羞愧并不能教导孩子做得更好;失去看电视的权利、失去金钱或玩电脑的时间所带来的痛苦会教导他学得更好。

    不成熟的人老是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一直要别人为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你要教导孩子,任何时候他们有问题,首先要检查一下自己可能做了些什么来造成那个问题。

    孩子需要学会为他所失去的完美伤心、接受他的失败、并从中有所学习和成长。也需要帮助他不要有那种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妄想。你为孩子所定的目标,就是让他放弃自以为可以控制别人的想法,而集中心思来控制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世界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来控制自己,为了补偿,他会尽全力来控制他的父母。你的工作就是逐渐增加他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少他想要控制你和控制别人的能力。

    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答应孩子的要求,只要简单的说一句不可以。此外,要记得,先说“不”之后有改变心意说“可”的父母是英雄,但是说“可”,后来又说“不”的人,是个背信者。

    不要介入孩子们的争吵。如果你替他们解决所有的纷争,他们就学不会你不在身边时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技巧。

    有时候父母太严厉、太权威,或甚至暴虐,就会在孩子心中制造非常严格和不成熟的意识。有时候这些孩子会变得非常沮丧或有罪恶感;另一些时候,他们为了反抗残暴的父母,会以残忍或虐待狂的方式对待别人。

    受挫折是成长的关键之一。从未受过挫折的孩子就不会培养出忍受挫折的能力。

    父母应该好好判断哪个愿望是出自嫉妒,哪个愿望是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你要削弱孩子出于嫉妒的那一个愿望,帮助他得到那个出自内心的愿望。

  • 3、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读后感800字(3)篇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本书体现了这样一个和《穷爸爸富爸爸》一样的原则,当今社会正在从一个专业大分工转变为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的孤立与静止逐渐将被多个专业的综合所代替。

    我们在面对书中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病人和例子时,就应该感恩,想到自己能够健康完整的生活的不易。

    书中最令人惊喜的核心观点是与过去主流的大脑功能区域特定论相区别,大脑的损伤和缺陷是可以补救、医治和训练的。大脑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锻炼而增长。

    不同的神经之间就像打组合拳,一个发射完处理完信息就短暂的休息,同时由另一个发射和处理。

    书中也提到基础教育也即在学校所受的枯燥的反复练习是许多人人生中唯一的系统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机会,所以学校的练习还是很重要的。

    书中有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用舌头感受平衡的保险帽;用摄影机代替眼睛,压力传感器代替视网膜,通过振动快慢表示影像深浅的椅子;将舌头神经连接在脸部肌肉上;

    这是巴赫-利塔所谓他可以“把任何东西连接到另一个东西上”的一些例子。

    “巴赫-利塔的重要性在于,他是那一代神经科学家中,第一个了解大脑有可塑性并且把这个知识应用到临床上,解救了病人的痛苦。”

    这本书描述的巴赫利塔的研究与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大脑有许许多多的神经回路,所谓神经回路是一起共同做某项工作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假如某一条重要的回路断掉了不能通行,大脑就用其他的小路来绕过它,以到达目的地。”

    和“感觉受体把从外界送进来不同种类的刺激,不论它们的来源是什么,统统转换成电流,透过神经传导下去,这些电流的形态就是大脑中的共同语言,在大脑中不再有视觉的影像、声音、味道、感觉,它统统是电流。”

    大脑地图与外界相呼应,但并不是不可改变也不是每个人都一致,而是因人而异,它会随着职业和行为而改变。

    从译注来看作译者对艾洛史密斯学校及当下一些辅导机构的前沿做法还是持保留意见的。另外对于用药物来催化和改进大脑学习的功能作者自己也是有忧虑的。

    对老年人来说,战胜衰退和萎缩的最好方式是学习一样全新的东西,并且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去学习的,这不但使你有一个新的记忆,而且使你轻易活化一个系统并且保存旧有。老年人经过听觉

  • 4、 重塑生命读后感

    重塑生命读后感(一)

    生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世界万物皆有生命。可是上帝的创造总不是那么完美,甚至有些残酷,假如在这些有缺陷的人濒临绝境时拉他们一把,那么生命将会延续,生命将会走向光明。

    玖完【再塑生命】这篇课文时,我深深被震撼了。莎莉文老师无私的一爱一心和凯伦那坚强的一性一格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要以乐观面对生活,以微笑面对生命,以一爱一面对世界。

    凯伦的遭遇很悲惨,她必须要比正常人承受更多的痛苦,于是,她慢慢走向自卑,愤怒她渴望被一爱一,渴望光明,而这个光明的使者就是莎莉文老师,她用无私的一爱一拯救了凯伦,让她知道什么是一爱一,什么是生命的幸福,让他的生命获得新生,莎莉文老师帮凯伦再塑生命。

    玖后,我深思:假如人人都像莎莉文老师一样,世界将会多么美好啊!可是,梦想与现实总有差距,现实中的弱肉强食现象十分明显,弱者注定要被强者淘汰,欺凌。这是竞争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竞争能力,但又很无助甚至不能自顾的弱者,我们是否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也许我们奉献的一爱一心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些弱者来说,却能带给他们暖和,甚至能拯救他们,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有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一爱一,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可见,一爱一的力量有多强大!

    朋友,假如你已经沉浸在一爱一的海洋中,被一爱一所包围,那么恭喜你,你是幸福的。那么将你的一爱一心奉献出去,让别人也能感受到

    一爱一的漂亮,把一爱一的种一子撒遍大江南北,让一爱一布满人间!

    重塑生命读后感(二)

    玖了一遍周弘先生写的序言,顿生该反复品读的感觉,乃回头细读,却深陷其中。周弘先生所提倡的教孩子做人中人的理念,与我对教育的思考极为相似。正因为如此,这篇短小的序言迅速吸引了我,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文字将我的一些零碎思考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我受益多多。可以说:这段文字将我带入了与周弘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境界。合卷长思,反复品味,不但有心灵的沟通,还有强烈的震撼。

    凯开正文,深沉的文字叙述着一段凄惨的故事。初为人父之喜,望子成龙之情,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尽显于一帧老照片、一位父亲的梦、一捧父亲的泪、一段可用光年计量的绝望。读罢第一章,止不住的泪如泉一涌一出眼眶,忍不住自心底与周弘高呼: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然而,上帝的一陰一谋终于成功地将痛苦播种在一个极为普通而不幸的家庭。眼泪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医院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悲

  • 5、 《重塑生命》读后感

    《重塑生命》读后感

    说实在,我对于周弘以及他的女儿周婷婷了解不多,尽管他们父女曾两次到云南演讲,尽管曾在报刊杂志上看过一些“赏识教育”的宣传材料。不愿过深探究的原因是,近些年看多了媒体炒作,进而不太相信媒体宣传。再者,由于多年在乡村小学工作,工作繁忙,消息闭塞等原因,逐渐养成了惰于读书的不良习惯。草草读了一遍周弘先生写的序言,顿生“该重读一遍”、“该反复品读”的感觉,乃回头细读,却深陷其中。周弘先生所提倡的“教孩此文来源于网络做人中人”的理念,与我对教育的思考极为相似。正因为如此,这篇短小的序言迅速吸引了我,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文字将我的一些零碎思考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我受益多多。可以说:这段文字将我带入了与周弘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境界。合卷长思,反复品味,不但有心灵的沟通,还有强烈的震撼。 翻开正文,深沉的文字叙述着一段凄惨的故事。初为人父之喜,望此文来源于网络成龙之情,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尽显于一帧“老照片”、一位父亲的梦、一捧父亲的泪、一段可用“光年”计量的绝望。读罢第一章,止不住的泪如泉涌出眼眶,忍不住自心底与周弘高呼:“这不是真的!这不是真的——”然而,“上帝的阴谋”终于成功地将痛苦播种在一个极为普通而不幸的家庭。眼泪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医院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悲痛的心,只能在痛恨庸医害人的同时,沉向黑暗的深渊。不禁自问:如果我不幸遇到这种灾难,我能挺过去吗? 沉重而苦涩地读着周弘和周婷婷,止不住的泪,堆积在苦涩的文字上。不禁有些恨广平兄,他竟然用这样的笔调将一个家庭的苦难叙述出来,让人在沉浸在悲痛中;不禁有些感激广平兄,他竟淋漓尽致地将人间的苦涩展示出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真谛。而周弘先生执着地追求生命的精神,更是令人交织在感动与钦佩之中。 周弘的普通,表现在他渴望建立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渴望女儿能痊愈、家人能够健康地生存。周弘的伟大,表现在他将无限的父此文来源于网络化做战胜上帝的利器,于绝望之中挑战“上帝的阴谋”。周弘在改写着那些词语的真意:蜻蜓撼柱、螳螂挡车…… 重塑生命,多么简单的词汇呀,简单得只须一秒钟就可以说完。重塑生命,多么凝重的词汇呀,凝重得需要用无数心血锤炼艰难困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此文来源于网络?重塑生命,重塑生命,重塑生命之渴望,行驶在湍急的逆流之中! 品味书中文字,苦涩渐去,凝重逐增。人力在改变着命运,父此文来源于
  • 6、 重塑心灵读后感

    重塑心灵读后感(一)

    近期,有幸拜读李中莹老师的《重塑心灵》,且不谈其中论述的颇为高深的理论,仅关于人生,我有了以下两点体会。

    1、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一幅画:一个人、出生、身份、期望、信仰、人生轨迹、人生终点。

    一个人出生伴随着一个身份,长大懂事,有了期望、信仰,各种经历交织在一起,走到人生的终点,在临别前,回首自己的整个人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这是影响了我们几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的意义。如此伟大的事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去做的。我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李老师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在于系统,做对系统向好发展有意义的事。具体由小到大,则是:对个人有益,对家庭有益,对家族有益,对公司有益,对社会有益,对人类有益,全赢才是好。这样,整个人生的价值就取决于如何去实现这些方面的全赢。

    2、人生需要开放的态度,而改变态度有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打鸡血的书如是说。可是怎么才能有各种好态度面对眼前的一切去达到

    未来的一切呢?不知道大家尝试过改变态度没有,是不是改变对待某事的态度不是轻而易举的呢?

    《重塑心灵》提到态度包括:信念、价值观、规条。态度不容易改变,一定是这三个里面的一个或几个出了问题,我们不断挖掘,才能找出其中的问题。

    暂不究其信念、价值观、规条三者含义,以态度为例进行说明。

    初高中学习的时候,语文成绩平平,久而久之,对待语文的态度就是,老师讲课,我就学习,课后基本不怎么在语文上面花时间。若干次考试下来,对语文我产生了挫败感,变得无助(习得性无助)。又听到父母对此事的评论,产生了一个限定性的信念,我数学好,语文不好是天生的,是遗传。哈哈,我解放了,不再背负语文不好是自己责任的罪名了。从此,学习语文不再努力,成绩自然也提高不上去。现在看来,只是当时不肯努力多花时间在语文上,没有正确的处理此事罢了。

    人生有了目标、意义,能有开放的态度,及时找到方法调节自己,那么要完成目标,剩下的也只有努力了。如果用旅行和旅游作比,那么人生是拿着地图的旅行而不是跟导游走的旅游,人生中该有对自己的苛刻,也有对自己满意的赞赏。

    我欣赏奋斗的人生历

  • 7、 读后感大全:为孩子想想

    读了《杨等等的成长时光》这本书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第四章和。第四章讲的是杨等等的父母自从杨等等上三年级后,也不断催促杨等等学习、学习再学习。杨等等也不再像一二年级般轻松。使她不想长大,想做一个笨小孩。也对,在生活中有大多数同学也不想长大,不长大就不用整天做着没完没了的作业,做一个笨小孩就不用在意成绩名次。第四章中杨等等和她的朋友艾菲儿在玩着演蘑菇,这也恰好说明在孩子心中做蘑菇也比小学生容易,蘑菇只用静静地长大,不需要拼命去争取什么,在意什么,只要长大就好了。而学生不一样每次考试父母都叮嘱我们一定要考第几名,然后拼命地复习复习,考砸了要抄试卷,了下一次要更拼命地复习。 现在我上六年级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他们都说我要更加的努力学习,天天叫我读书,学音标,学修辞手法......说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那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谁来减轻我们的负担!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孩子的右手,总有一根手指上面鼓起了一个小包,那是应为常年写字所积累下来的 我们都是孩子不应该承受太大,请为我们想想。 六年级:林沐市 专稿未经允许不得

  • 8、 教育为谁读后感

    教育为谁读后感(一)

    胡荔枝

    这个寒假有幸读到李老师的《教育为谁》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下面就书中的内容以及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谈我的感想。

    有关于书中提到的什么是"好课堂"这一观点,根据我们以往的理解,一般说一堂课好不好,要看老师讲得生不生动,内容丰不丰富,学生气氛活不活跃。而关于好"好课堂"标准或特征,已经有许多老师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这个"原则",还有那个"维度",还有各种"生成性""互动性"之类等等。这些概况丰富了我们对好课堂的理解。但李老师却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为"好课堂"的标准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理解:所谓"好课堂",就是"有趣"加"有效".有趣,就是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觉得实践过得很快,下课后盼着第二天再听这位老师的课。有效,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无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

    教书几年来年,我也有深刻体会。一节课讲得好不好,从学生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双双眼睛注视着你的话,说明这节课是很成功的。课堂有趣真的很重要,不管你这节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不爱听,甚至没兴趣听,那么你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学生根本就无法吸收到你所传授的知识,你讲了也是白讲。所以,要使学生能吸收你所传授的知识,你就要让你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才能吸引学生听你的课。这个是事实,以往很多教师的教学都是灌输式的教学,课堂都是老师"教"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虽然学生的成绩也会提高,但是,看到的却是学生的固定思维,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思想,缺少创新思维,从而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不活跃,就很难有新的突破。但是近年来也有不少老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让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创新,不断地打破了常规。

    顺着"好课堂"的标准,李老师认为,所谓"好教育",就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教育。

    有意义,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说的:我们的责任、使命、理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真善美品质,还有要培养的公民意识与创造精神,以及要点燃的思想火花与要拓宽的海洋般的开阔胸襟和视野……有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情趣,浪漫,好

  • 9、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为孩子立界线》读后感

    文/美妞妞麻麻

    文中说的两个母亲对孩子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前者就像妞爸和妞姐,后者就像妞妈和妞。

    也许你家里还没有上学的孩子,所以体会不深刻。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年龄相差11岁,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经历的问题,妞妈我可能更有发言权。第一个案例,孩子两个星期之后在即将交作业了才说胶水的事情,真的就是我家姐姐的翻版,看到这里,我就感觉这个作者在写我家的事情,为了避免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妞爸后来负责妞姐的学习,曾经妞妈看不下妞爸的过度宽容负责了一段,但是妞妈那时是个很急躁的人,当时又没有好好学习,处理妞姐的拖延问题态度强硬,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先立好规矩,然后提醒,再然后就是吼,再后来就是厌烦,跟这个书里写的过程真是神似!记得某一次家长课老师说过,孩子慢不能用催,越催越慢!这是真的,妞姐被全家人从小催到现在,没见她快起来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是什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正确的方法。父母要狠得下心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如果当初妞姐经常把饭盒,作业忘在家里,我们没有给她一次次的送;晚上说好作业的截止时间到了,就不给她的作业本签字;晚饭时间结束了,就收拾餐桌停止吃饭,等等。也许妞姐现在会是个更指导管理自己的孩子。

    因为妞妈态度强硬,发火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的情绪,后来妞爸看不下去,又是他负责学习了。妞妈自认为有效的办法执行不下去,曾经非常懊恼。妞妈我放弃了在妞姐教育问题上的某些权力,这是很错误的。也是通过这件事,在后来妞的教育问题上,妞妈意识到尽量跟妞爸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然后才能步调一致的执行下去。

    妞爸曾经无数次在妞的问题上质问妞妈:为什么都得听你的?!她不是你一个人的孩子!妞妈的回答都是:因为我在学习怎么跟孩子交流,你没学,你不懂,所以要听我的。哈哈我还是态度很强硬的。但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妞妈终于意识到妞爸达成一致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怎么沟通都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达成的协议是:在教育妞的问题上,有分歧尽量沟通一致,实在不能达成一致,以妞妈的意见为准。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

    我觉得书里的话说得真在理,现在孩子因为错误的选择承担的后果和损失,要比她将来走向社会因为错误的决定导致行为承担的后果要小得多。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希望孩子在小时候就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还是不管理他,将来让他去社会上在头破血流

  • 10、 孩子教育读后感

    孩子教育读后感(一)

    假期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美国妈妈这样教育孩子》,讲述的是一位美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中讲述的妈妈,就好像是我们眼中的后妈,对孩子有点漠不关心。这位妈妈的底线:只要没有生命的危险就行。当孩子掉进小水池时,妈妈看见就像没看见似的,当孩子从水池中爬出来带着湿漉漉的衣服又和其他孩子打闹,美国妈妈还是没有去关注孩子,甚至没有让孩子去换衣服。问其原因:你越是阻拦,孩子越是好奇,大人的阻拦可能导致孩子偷偷地去玩,那时候孩子可能发生危险,当他尝试掉进水池的感觉并不好玩时,他才会下次注意并保护自己,当他感觉到湿的衣服不舒服时,他才会有意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妈妈重视孩子自己体验生活,在亲身经历中学会自理,学会自立,学会创新,学会生存。但是中国妈妈首先会连哄带吓的制止孩子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当孩子掉进水池,中国妈妈们会快步急走把孩子扶起来,甚至还会埋怨水池,给孩子换上干净衣服那是每个中国妈妈们必须要做的事。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的限止和命令,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孩子必须在父母的保护圈内活动,孩子的自主探索和探险都被规定在一定的范围,所以我们的好多孩子就缺乏一些自主和创新

    故事二说的是一位美国机械工程师竟然不会计口算10.3-5.8等于几,问其怎样成为工程师的,虽说数学和其他学科平常考试都不及格,但是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还有他的爬树和手工是很棒的,他的爸爸对的要求底线就是:保证一门功课是优秀的就行。所以他有一门自己喜欢的功课,没有家长的压力,他对手工越来越有兴趣,并为自己成为工程师打下基础这时我才相信外国的一个九岁孩子10内的加减都不会,尽然敢说长大要造火车,我不能再质疑

    想想我们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底线:各门功课必须是优。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但是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最后顾及不了就成了一个平庸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家庭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家长朋友们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健康成长。

    孩子教育读后感(二)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是好久好久以前学校发的一本书,当时顺手放在了办公桌里,一直没有再翻出来。这学期无意间翻出来,就顺便看了看,结果就被里面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拨出问题看实质的质朴的语言吸引了。

    《我们怎样教育孩子》是张广利校长结合他在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对家庭教育的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23-04-02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10-26

  • 2022-02-01

  • 2019-10-20

  • 2019-09-19

  • 2022-12-09

  • 2019-09-25

  • 2021-08-29

  • 2019-10-11

  • 2019-11-06

  • 2022-12-15

  • 2023-02-15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2-01-05

  • 2023-02-10

  • 2023-02-14

  • 2022-02-23

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2024为孩子重塑教育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