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 > 地图 >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2024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范文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相关栏目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热门栏目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推荐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

(共 1438 篇)

  • 1、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 读后感(3)篇

    一百年前,她是个传奇,哪怕生活在当下,她也是!

    十九世纪初,女人们都在各个社交场所忙着物色好老公以便过上生相夫教子的安稳生活时,凯伦在世界各地游历,她的眼界和见识早已不是从一个派对到另一个派对之间寻找存在感的女人。

    她有独立的思想和从家族继承到的足够财富过着想怎样就怎样的生活。当然,她也有着女人普遍的弱点,比如虚荣,为此她可以果断的甩了那个不愿跟他结婚的情人,又果断的嫁给了情人的哥哥,一个风流挥霍到山穷水尽的男爵。在上流社会的女人眼中,男爵绝对不是一个好丈夫的人选,但凯伦并不care!

    这个男人是有诸多缺点,但他是男爵,仅这一个优点,凯伦就主动要求嫁给他,这意味着她从此就是男爵夫人了。而男爵呢,可以享受凯伦继承来的财富,摆脱当下生活的困境。两人各取所需,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男爵生活在非洲,凯伦为了两人在一起,将所有东西打包从丹麦运来到非洲肯尼亚。初到非洲,凯伦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广袤的非洲草原,成群结伴的动物,这里是人和自然高度共生的世界,她缺少文明修整的秩序,就连森林草原都带着一股子勇猛生长的原始状态。

    当时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凯伦也有着大多数白人有的优越感,虽不至于看不起非洲人民,但也没有把他们视为可以作为朋友来交流的对象,会让做菜的黑人戴着白手套干活。

    唯一让她不舒服的是,男爵没有跟她商量就擅自将农场高地用来种植咖啡豆,因这块地海拔太高,种咖啡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需要至少四年的时间才能收获。总之,这是一项并不高明的投资,用的全都是凯伦的钱,如果失败,他们会一并陷入生活困境。

    哪怕是在两人的新婚阶段,男爵依旧本性不改,他到处游乐,几乎天天不着家,凯伦有怨言也没办法,她不能跟丈夫这么当甩手掌柜,她开始着手管理农场的大小事务。

    她的这块土地附近上,生活着当地的基库尤人,他们依附土地生活,但缺少药物和医疗保障,当地人患有病痛在传统的治疗方式行不通的时候就只能听天由命,因而很各孩子妇女身上都有或轻或重的疾病。她的到来引起了很多黑人的围观,一个当家的女农场主确实少见,当她看着大大小小的黑人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她时,她看到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孩,他出奇的瘦弱,就像竹竿一样的细腿长了一个很可怕的脓疮,如果再不医治有可能会失去这条腿。凯伦告诉他:如果还想保住这条腿,明天一早在这里等候,我帮你医治。

    这个傲气的男孩并不理他,但第二天一早竟然乖乖听话的在凯伦的门口等着

  • 2、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_100字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100字

    how should we judge the love affair between francesca and robert kincaid?

    if i read this story before i go down the threshold of marriage and still fancied love can endure time, i would never open this book, which is marked as an extramarital love. we always condemn the unfaithful actions in marriage, so before i began to read this story, i still hold doubts in my choice. but this story didn’t fail me!

    i see how they fall in love at the first sight; i see how they get struck by the feeling of “flipped”; i see how they struggle to restrain their feeling into the rule of society; i see how they dance, kiss and have each other in a natural but emotional way. yes, i am happy for their union, because i was convicted that they were soul mate ---- perfectly matched and heavenly enjoyed.

    let me quote some words touched me deeply.

    and he knew finally the meaning of all the small footprints on all the deserted beaches he had ever walked, of all the secret cargoes carrie

  • 3、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_400字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400字

    那时看过电影,理解比较肤浅,但深深记得的是两人雨中分别时刻的镜头:一个在等待,一个在犹豫,此时漫天的雨成了他们诀别的泪。现时再读文字,有了更深层次的震撼。四天的陪伴,用尽一生去怀念。刹那即是永恒。两个人,一座桥,一场无缘再聚的生死相许。廊桥遗梦……遗梦,罗伯特用远走成全了弗朗西斯卡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而弗朗西斯卡用骨灰的陪伴成全罗伯特的深情。“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罗伯特、佛朗西斯卡让我想起了“恨不相逢未嫁时”和“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无奈和隐忍。有人曾很精彩的对这个故事概括为“给相逢以情爱,给情爱以欲望,给欲望以高潮,给高潮以诗意,给离别以惆怅,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给死亡以诚挚的追悼,给往事以隆重的回忆,给先人的爱以衷心的理解”,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然而……没有然而……

  • 4、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_2600字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读后感2600字

    廊桥遗梦 ——两个孤独灵魂的爱恋 1945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姑娘弗兰西斯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嫁给了美国大兵理查德约翰逊(二战后意大利青年或死或残或者在战犯营,可供选择有限,约翰逊的美国身份自带光环),从喧嚣繁华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来到美国麦迪逊县寂静的乡下。 20年的封闭生活使她变得克制含蓄不苟言笑,那个美丽活泼、热爱诗歌、音乐、跳舞的英文老师变成了一个中年农妇——背井离乡、骨肉分离、没有知心朋友,遗忘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丈夫的古板固执无趣,弗朗西斯卡沦陷在婚姻的孤岛。 罗伯特金凯德, 一个执着于自己艺术追求的摄影师,自称是最后的牛仔,艺术上不被市场认可和追捧,生活中孑然一身: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离异、没有孩子、也没有亲密的朋友。 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个孤独的中年人在短短的四天里相识相爱相知相恋,在爱情和责任之间弗兰西斯卡选择了后者。从此天各一方只思念不联系,只关注不打扰,用一生的时光来思念对方。 廊桥遗梦的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作家、音乐人、摄影师、大学教授)。廊桥遗梦首版于1993年,当时作者54岁。作者用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把一对中年男女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描写的细致入微。 婚外恋,一直都是言情小说的禁忌,作者把一段婚外恋描写的唯美浪漫悲情同时又尽量把他规范在世俗的伦理道德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笔下的男主人公与自己同名、同龄,作者曾经写过一首乐曲的名字就是弗兰西斯卡。作者因廊桥遗梦成名后搬到了德克萨斯,不久与结婚36年的妻子离婚。 对比女作家的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洗澡》《飘》《简爱》,在心理描写、细节的把握上,有其独到之处,从某种角度上说本文的作者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1965年8月16日,星期一。罗伯特路过弗朗西斯卡的门前,像弗朗西斯科问路,弗朗西斯卡的家人去参加一个博览会离开家4天,一刹那的相遇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弗朗西斯卡自告奋勇坐上罗伯特的卡车为罗伯特带路。从相互轻微的触碰中,弗朗西斯卡心里泛起了涟漪,仿佛回到了十几岁,说话的声音都是属于那个十几岁的那不勒斯姑娘;罗伯特送了弗朗西斯卡一束野花,她把花竖起来紧紧抱在怀里,好像一个刚外出回来的女学生。 弗朗西斯卡邀请罗伯特进家里喝茶。 “ 罗伯特问:“你觉得依阿华怎么样? ” 这一瞬间这句问话是真诚的,她心里明白。标准的答话应该

  • 5、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观后感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是一部由john moulson导演的纪录片,由维多利亚伍德主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的剧情简介

    如果说意大利人是吃货,那么英国人就是喝货。二战时期,当意大利人忙着用军用储水煮意面时,英国人也在忙着把茶叶藏到英国各地以免遭到袭击失去茶叶储备,而且每到下午五点就停火喝茶,然后德国人就等他们喝完再战,丘吉尔还说军火什么的才没有茶重要呢!神马,你还不知道英国人爱茶成痴?大英帝国就是靠泡茶起家的好吗!

    主持人维多利亚用优雅的英式口音为大家解说呆萌英国人与茶的恩怨情仇,带你走入中印茶乡,回溯茶的古今传奇,解说英国人爱茶缘由。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沉闷,本片语言幽默风趣,时不时能让你开怀大笑,各位看官不妨沏上一壶好茶,与维多利亚共品之,边看片边愉♂悦地领略悠远绵长的品茶文化。

    网友评论:

    喜好在茶中加入糖和牛奶的英国人居然信心满满的宣称他们是最爱茶的品茶之国。作为中华子孙的我只有先吐口血,然后擦擦嘴角继续看。

    片中先抛出一个观点:茶是一种社交型饮品,人们可以用茶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倒使我想起了今天看到星巴克的一个广告:友谊从这里开始,事业也是。茶,咖啡,酒......其实都是大家用来打开话匣子的工具,据我个人观点而言,酒其实比前两者更有让人吐露真言的效果。

    苏西是英国仅有的80多名品茶师的一位,品茶的整个过程看起来蛮有意思的。英国的茶渣看起来真的就是渣啊,不像中国的茶泡了后还能看到舒卷开来的叶片。

    喝茶在英国,是一件从上到下的的流行风潮。1662年葡萄牙公主嫁给查理二世的时候就把这个当时的风潮带到了英国,看,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影响历史事件。当时的1磅茶居然要100英镑,听到这个的时候,和想到以前的皇帝都不能享受到空调的愉悦心情是一样的。

    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这些普通的市民在片中一再体现了他们对茶的喜爱。特别是他们还有一种类似于流动茶店的绿色小亭,我从未见过这种小亭,有点像马车,更多是像日本那种街边可见的流动乌冬面车摊,什么时候中国也有这种传统啊。

    茶叶占卜,oaky,还有什么是和占卜不能扯上关系的东西呢。

    后面加了一堆的关于茶叶的历史和因为茶叶而引发的美国对英国的反抗革命,镜头从而成功的从英国转到了美国,美国居然是世界上第六大的茶叶消费国,这个信息倒是很让我大吃一惊。通过茶文化,侧面也看到了昔日 日不落帝

  • 6、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赛普蒂莫斯的疯狂读《达洛维夫人》有感

    疯狂,使他成为了一个谜。

    读过了《达洛维夫人》,对书中的另外一位主人公赛普蒂莫斯印象深刻。尤其是他的疯狂。

    我知道,在书中,赛普蒂莫斯的疯狂代表着一种非理性的,包含在深沉无边的黑暗中的,沉默的思考。观其一生,书中对他的描写其实更像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写照。

    维吉尼亚伍尔夫,这位旷世奇女子,拥有美艳的外表,出生于一个知识贵族之家,但由于家长制对其残酷的迫害,才使得她一次又一次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这种疯狂同时也带给了她一种创造力的爆发,一种特殊的敏感的思维方式,所以才有了《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才有了伍尔夫文学史上的盛名。

    我们常常崇拜理性,却排斥疯狂。然而,如果说理性是白昼的话,那黑夜便是疯狂。黑夜总会在有一个时刻取代理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白昼的消失,二者间相互不停息的转换,才有自然界的规律运行。

    但我却选择走进疯狂,去探索疯狂。在《达洛作文维夫人》中,伍尔夫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沉默不语的非理性的心灵世界,她用尽毕生气力,要打破这种缄默的状态。伍尔夫这种写作的欲望以及她背后想要传达出的一种独立,自由,发出自己声音的想法就像一株高大,蜿蜒而上,直入云霄,让人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藤蔓一般,顺着我的心墙迅速爬升,又四处蔓延,蔓延,直到它们完全占据与充斥了我的整个心房。

    这一切都催使着我拥有伟大使命一般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不是要用体制化的东西来束缚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奴隶们,更不是舔食青草的温顺的小绵羊,我们是有灵魂与思想的个体们。我们有权利为自己而发声,只需坦荡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用去考虑身后怎样的目光。

    要创作,就要抛开旁人鄙夷的目光;

    要旅行,就要挣脱物质琐碎的羁绊;

    要发言,就要讲出内心真正的想法;

    只有不再沉默,才能诠释沉默的意义,才能追寻到更好的自己,生活,社会与人生。

    《达洛维夫人》,闲日散读。

  • 7、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作文

    优秀的作品举不胜举,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寥寥可数。前段时间偶然间接触到了《岛》这部作品,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该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斯皮纳龙格岛上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

    “麻风病”似乎是我们谈之色变的一个话题,我们与之联想到的就是传染疾病、残疾、死亡等字眼。但是在《岛》这本书中,在斯皮纳龙格这座岛上,我们看到了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勇敢,温暖的活下去,与现实命运做斗争的人们;感受到了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各种美好的爱与情感。

    《岛》的故事从这样开始:自出生以来,阿丽克西斯发现母亲总是刻意的守护着自己的过去,除了一张有一对老夫妻的老照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痕迹来显示她出生的地方。她对和男友之间存在的问题感到迷茫,以及对母亲的过往有着强烈好奇,在取得母亲的同意下,阿丽克西斯借着出游的机会决定去探索母亲尘封已久的过去。

    阿丽克西斯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从母亲故人佛提妮的讲述中了解到了一段又一段的往事,知道了佩特基斯家族与麻风病的抗争。

    阿丽克西斯的姨外婆玛丽娅(伊莲妮的小女儿)在即将结婚的前夕发现被感染了麻风病,未婚夫离开了她。她在岛上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是不幸的,她感染了麻风病,没了自己的未婚夫,也离开了自己的父亲;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医生们找到了治疗麻风病的方法,她获救了;她还和治疗自己的医生克里提斯相爱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和这位懂她,爱她的医生结婚了,度过了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阿丽克西斯的曾外婆伊莲妮是位教师,她热爱教学,把每一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可是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不幸感染上了遭世人诅咒的麻风病。她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人,被送到了专门隔离麻风病人的斯皮纳龙格岛上,与她同去的还有自己的学生迪米特里。她从自己的不幸中调整过来,她把迪米特里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让他在这个悲凉、环境恶劣的地方感到温暖;她还接管了岛上的教学,改善了岛上原本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可最后,伊莲妮的生活还是被麻风病摧毁,她因病情恶化而逝世。

    阿丽克西斯的外婆(伊莲妮的大女儿)安娜健康开朗,美丽无比,她嫁给了当地最富有的家族,可她的性格却与善良的玛丽娅截然不同,她自我,任性而为,追求刺激与冒险,与自己丈夫的堂弟违反了伦理道德,最后死在丈夫的枪下。

    玛丽娅抚养了自己姐姐的孩子索菲亚,她给予她最无

  • 8、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1500字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1500字

    优秀的作品举不胜举,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寥寥可数。前段时间偶然间接触到了《岛》这部作品,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该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文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斯皮纳龙格岛上关于麻风病人的故事。

    “麻风病”似乎是我们谈之色变的一个话题,我们与之联想到的就是传染疾病、残疾、死亡等字眼。但是在《岛》这本书中,在斯皮纳龙格这座岛上,我们看到了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勇敢,温暖的活下去,与现实命运做斗争的人们;感受到了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各种美好的爱与情感。

    《岛》的故事从这样开始:自出生以来,阿丽克西斯发现母亲总是刻意的守护着自己的过去,除了一张有一对老夫妻的老照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痕迹来显示她出生的地方。她对和男友之间存在的问题感到迷茫,以及对母亲的过往有着强烈好奇,在取得母亲的同意下,阿丽克西斯借着出游的机会决定去探索母亲尘封已久的过去。

    阿丽克西斯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从母亲故人佛提妮的讲述中了解到了一段又一段的往事,知道了佩特基斯家族与麻风病的抗争。

    阿丽克西斯的曾外婆伊莲妮是位教师,她热爱教学,把每一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可是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不幸感染上了遭世人诅咒的麻风病。她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人,被送到了专门隔离麻风病人的斯皮纳龙格岛上,与她同去的还有自己的学生迪米特里。她从自己的不幸中调整过来,她把迪米特里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让他在这个悲凉、环境恶劣的地方感到温暖;她还接管了岛上的教学,改善了岛上原本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可最后,伊莲妮的生活还是被麻风病摧毁,她因病情恶化而逝世。

    阿丽克西斯的姨外婆玛丽娅(伊莲妮的小女儿)在即将结婚的前夕发现被感染了麻风病,未婚夫离开了她。她在岛上也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是不幸的,她感染了麻风病,没了自己的未婚夫,也离开了自己的父亲;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医生们找到了治疗麻风病的方法,她获救了;她还和治疗自己的医生克里提斯相爱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和这位懂她,爱她的医生结婚了,度过了平凡而幸福的一生。

    阿丽克西斯的外婆(伊莲妮的大女儿)安娜健康开朗,美丽无比,她嫁给了当地最富有的家族,可她的性格却与善良的玛丽娅截然不同,她自我,任性而为,追求刺激与冒险,与自己丈夫的堂弟违反了伦理道德,最后死在丈夫的枪下。

    玛丽

  • 9、 弗洛斯河上的磨房读后感

    弗洛斯河上的磨房读后感(一)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在还没有读完此书时,已经被艾略特笔下的人物而感动。这里总是或多或少的在他们身上发现我们自己亲人的影子。我的母亲有兄弟姐妹八人,我的父亲有兄弟姐妹三人。从小到大,亲眼目睹了亲人们的纷争与纠结。小时候特别不理解,总是有好人坏人之分,只到中年才释然,只因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不过是人一性一本如此。

    哥哥汤姆绝对是一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好哥哥。在财产被拍卖前,汤姆能勇敢的向姨父姨母们提出要求、能主动找到姨父,辛勤工作、积极寻找商机来重兴家业。他的勇气让人敬佩和折服。无论在那个年代还是今天这个年代,家族的名誉的确很重要,需要人坚定的维护。既便他把家族名誉看的高于一切,但在把麦琪赶出家门时,还是说道:你没有钱了,就让一妈一一妈一来问我拿钱,只是不许你踏进我的家门。汤姆既便无法容忍名誉被毁,但是还是对麦琪承担生活的责任。这如同汤姆的父亲塔利弗先生对其妹妹一家人一样,自己虽然破产了,还是怜悯生活困难的妹妹,坚持不让妹妹归还借款。

    妹妹麦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女一性一的缩影。在那个年代,男人是主导,女人作为附属品。妻子必须顺服丈夫、家里的女一性一必须顺服男一性一。正如汤姆的零花钱总是比麦琪多,麦琪所做的事情总是要讨汤姆的欢心。麦琪一直渴望哥哥能理解她、支持她。她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受到教育,工作机会少之又少。麦琪虽然比哥哥聪明,但是依然不能受到好的教育。麦琪想去工作也是受到舆论、身份的困扰,不能如同男人一般获得同等的工作机会。在一爱一情上,女人受到的折磨也远比男人要多的多。麦琪虽然与斯蒂文一见钟情,一方面苦于道德约束,一方面麦琪不愿意把痛苦加载在表妹露西身上,只能忍痛放手一爱一情。忠诚坚贞不光是指那些做最容易做到并且使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忠诚坚贞也指不做损害人家对我们信赖的事,不做使那些在生活中信赖我们的人痛苦的事麦琪真是高贵纯净无私的!她对亲人朋友的一爱一都是那么的无私!

    在读麦琪的童年时,麦琪的姨一妈一们对麦琪的话语和态度,总是或多或少的把我那原本已经忘记的童年又回忆起来,多少次似曾相似的话语都让我泪水涟涟。长辈的话语就是一颗种一子,无论是赞美、奖赏、肯定,还是挖苦、嘲讽和责骂都会深埋在孩子的心中。请我们所有的人,在看孩子时,带上赏识的眼光,赞美孩子。即便孩子有做错的事情,也就事论事,别嘲讽别挖苦。

    仔细回想自己对亲人的一爱

  • 10、 《岛》上开出的人性之花 ——读希斯洛普《岛》有感

    很多人都说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及魅力在于: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并阅读了前半部分的内容之后,我却并不这么觉得,那时候我的想法是:不好看,看不懂。一直到我后来自己在网上购买这书,收到书我都觉得买这书其实就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可再次尝试阅读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书的魅力深深吸引。

    一座绝望的岛,一座永远没有返还之路的岛。从那里回望,家乡仅一水之隔,一箭之地,却永远无缘再次踏上家乡。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故事是由一个女孩追寻母亲神秘的背景而引出的。在麻风病横行的时期,在地中海的两个希腊岛屿——克里特和斯皮纳龙格岛上,小女孩——阿丽克西斯的曾外婆伊莲妮原本拥有一个幸福平淡的家庭,本应该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不过却因伊莲妮患上麻风病打破了平淡的局面,在《圣经》中所说,患麻风病的人都是不洁净的人。这个平凡的家庭也注定因麻风病而变得支离破碎。母亲伊莲妮被送往“活死人”的聚集地——斯皮纳龙格岛,那里被称为“污秽之地”。不过还好她有两个女儿,一个丈夫。

    她的丈夫——吉奥吉斯是唯一一个往返斯皮纳龙格和布拉卡之间并知晓岛上状况的摆渡人,他沉默,内敛,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许木讷,不过他勤劳,恪尽职守,是家里的顶梁柱。

    她的大女儿——安娜,美貌惊人,光彩耀人,热情奔放,无所顾忌,但她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她作为长女没有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为了能过上好日子,她放弃了反法西斯勇士——安东尼奥,转而投进了地主之子——安德烈斯的怀抱,尽管身上还留着安东尼奥的余温。她太自我,能为了刺激而去偷情,能为了逃避丧失自我,丧失人性。最后死于奸情败露,被丈夫——安德烈斯枪击致死。

    她的小女儿——玛丽娅,文中的女主人公。她虽比安娜小两岁,却比安娜更加成熟,她承担了家庭的变故,承包了原本属于姐姐安娜该承担的照顾家庭的重任。她不仅遗传了母亲善良美好的品质,她还不幸走上了母亲走过的路——患上了麻风病,真是令人唏嘘,不过她并不沮丧,她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枕。因为她的纯真,正直和善良,她最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

    性格决定了姊妹俩不同的人生境遇,自私、虚荣的安娜死于丈夫之手;无私、善良的玛丽娅却是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先是初恋的结束,再是战胜了病魔继而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再到为了父亲,放弃至生所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7-1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21-04-15

  • 2023-06-28

  • 2019-11-08

  • 2019-10-29

  • 2022-10-06

  • 2019-10-19

  • 2023-02-23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3-06-01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1-08-13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11-06

  • 2022-10-01

  • 2022-05-18

  • 2021-04-26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2024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