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蛙的观后感 > 地图 > 蛙的观后感
蛙的观后感

(共 5217 篇)

  • 1、 蛙的观后感范文13篇

    好的电影能在观众心里留下很深的余韵,观赏作品时内心的感想总是不断发生改变的。观后感应该反映出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感知,进步的写作技巧可能在写新闻报道时显露出来。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蛙的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小编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蛙的观后感【篇1】

    听取蛙声一片,听取娃声一片,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我依然记得小学时,弟弟妹妹已经到上学年纪,却没有户口。计划生育再严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风声一来,多少户人家拖着小的,躲在乡下。最惨的,便是排在中间的小孩。带着一群弟弟妹妹,衣服都不用收拾,便躲在小叔家的工厂里。似乎,躲计生办的检查,成了家喻户晓的秘密。小孩子们会分享着前几日躲藏地点,躲缝纫机下的,有钱人家躲乡下别墅的。那时候不懂,只是知道超生要罚钱的,我们家没钱。这也是我妈念叨出来的。

    农村里的妇女信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我妈入乡那么多年,就只随了这个俗。对面楼一双职工夫妻,只有两个女儿,每当提起这点,总理直气壮,双职工都偷生了,儿子都没一个,似乎自己无罪还比别人福气大。

    所以,在潮汕,计划生育的推行并不理想,正如故事中姑姑待的小村一样。只是,我们是躲,而他们是抗。

    年老的姑姑借泥娃娃来赎罪,她的一双手,延续过老百姓的香火,也“掐死”过生命成长的苗头。蛙叫声是讨债。浩浩荡荡的计划生育,简单且粗暴。

    “代孕中心”偷偷摸摸产生,明搞牛蛙,实育娃。“蛙”与“娃”,“娃”与“蛙”,多么讽刺的谐音。那个在计划生育下逃存下来的早产儿陈眉,成为了代孕妈。好像冥冥之中,注定此生需要历经劫难,才能付清存活人间的代价。

    故事落幕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计划生育史,以戏剧为尾。对于没经历过计划生育的读者来说,如过眼云烟,疼痛也只不过隔靴,疼不到骨子里。作文而我,躲着躲着,长大了。听着老一辈零碎的故事,被人举报,强行结扎,家家户户背后指点,这一场历史,真实存在。记得看过一句话,大意是,富人家的孩子,是投资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投入。穷人家的孩子,是财产,小小年纪开始找活干,便可以快速为父母带来收入。男孩子是香火的延续,女孩子是干活的命。一场政策与观念的战争,打了这么多年。

    时至今日,政策已不同。我妈曾说她老家已经鼓励多生孩子有奖励,因为一场洪水带走了太多的生命。到后来女儿们工作跟我说“男孩与女孩都一样”时,我觉得甚讽刺。不知道,生命要经历多少矛盾的观

  • 2、 蛙的观后感汇总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准备了蛙的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当我们随着影片放任时间流逝时,不仅如此,观看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启发。观后感是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和实践,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

    蛙的观后感 篇1

    读莫言的《蛙》读后感400字:

    自己想读莫言作品久已,只是囊中羞涩和畅销书时髦我却等待降温两个原因,一直耽搁了。十天前,到县图书馆办了图书证,借到了书,花了一周读完了莫言的代表作《蛙》。

    记得大二的时候,我给班上同学讲解美国文学,我列举了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当时我给大学同学发出感叹,中国人何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的话题不了了之。关于诺奖文学梦,我在中学时代特别关注。据说鲁迅有获奖的资格,他放弃了,后来我读了一些文章,没有官方的资料。小学老师焦贺春说路遥有资格获得诺奖,可是他英年早逝,留下了不朽的两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和《人生》。xx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国欢庆,一时掀起诺奖热。我看了莫言领奖的直播,记住了一句话。莫言说他是个讲故事的人。的确,看莫言的书,语言地道,通俗上口,很有农村气息,故事让人震撼。

    《蛙》这部作品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生动形象。对于特定历史时刻的低层人,引发读者共鸣!姑姑这个角色特别给力,她晚年忏悔自己的罪恶,她也没有孩子,一辈子给人接生,结果自己膝下无子,一个讽刺性的结局!

    蛙的观后感 篇2

    对于莫言这个大文豪,相信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吧?莫言,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户喻晓了,因为他是我们中国的文坛泰斗、文坛上的拿破仑,是我们中国文学的骄傲。因为,他于二零一二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他的获奖作品《蛙》也风靡一时,成为莫言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因为这本书即获得了国际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也获得了国内性的文学大奖矛盾文学奖。所以,老师强烈推荐我们一定要去阅读《蛙》这本巨作,老师说了读完以后会有所收获的。我正想着星期六日再去买来看,哪知下午放学回到家时,妈妈就微笑着递给了我这本厚厚的长篇小说《蛙》。在交谈中,我才得知妈妈在这本书刚出版时就买来看了,之前之所以没有拿出来给我阅读,是因为这本书的意境很深奥,不容易懂。现在,我上六年级了,应该看得懂了,所以妈妈就拿给我看了。我欣喜若狂,捧过书,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这本长篇小说。读完之后,我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心里有一

  • 3、 《蛙》的读后感

    下面栏目小编为您呈上“《蛙》的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可能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阅读经历,但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对于某本书念念不忘,我们大家肯定都被{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所深刻折服。我们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不妨用读后感来一一记录下来。

    《蛙》的读后感(篇1)

    《蛙》,一部简短而直面现实的小说。读罢该书,就像走过了国人的心灵长廊,不由自主的重新探寻了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历程。

    该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实捍卫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我的“姑姑”。她不惜一切代价,费尽心机,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超生的孩子出生。她宁可血流成河,也坚决不会让超生一个。在她强大的攻势下,上千的孩子在她手上流掉。而这些,只是故事的一半而已。也许,我们会禁不住的厌恶计划生育政策,对“姑姑”也会产生憎恨之感。但是,作者——莫言并没有就此停笔,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姑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的超生却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读完这部书,留下的不只是对心灵的震撼,还有是对现实的无奈。计划生育始终是国人内心的伤痛,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像“姑姑”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而现实往往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很多。

    我们有活着的权力,但未必有有出生的权力,这就是人性要服从社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人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借口都无法剥夺人生存的权力。

    《蛙》的读后感(篇2)

    在暑假里,我在家中阅读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图书,其中最好看的就数“笑猫日记”的《青蛙合唱团》了。

    这本书讲述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让一群青蛙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城里居住。流落他乡的青蛙们,每天都辛勤地为城里的人们消灭苍蝇和蚊子,然而,危险降临了……

    在青蛙团中,有一只没有后腿的青蛙,人称“蛙坚强”,它仅靠着两条前腿倒立行走,为民除害,感动了无数人。蛙坚强最让我敬佩的地方就是捉害虫,通常来说,普通的青蛙往往捕捉空中的害虫,而忽略了地面的害虫,但有了专吃逃到地面的苍蝇和蚊子的蛙坚强,这种“漏洞”就被堵住了。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蛙坚强”一样的青蛙保护庄稼,消灭害虫,庄稼才能获得丰收,所以,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帮手、好朋友。

    “蛙坚强”们为人类庄稼的健康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却把它们当做赚钱的工具,肆意捕捉青蛙并做成餐桌上的“美食”。青蛙首领悲痛万分,它带领族人,到街道上不断歌唱,愤怒的歌声在空中回荡,这

  • 4、 蛙的读后感

    蛙的读后感(一)

    今天终于看完了莫言的《蛙》,感觉很平淡,像一个人在唠唠叨叨的讲述自己人生的往事。 一个能得诺贝尔奖的大师写出的作品就像是刚入门的新手似的,毫无欣赏性。

    一,故事很平淡,叙述也很平淡,而且主角并不明朗,到底是姑姑还是蝌蚪?

    二,人物性格描写也不突出,甚至自相矛盾。难道这是得茅盾文学奖的原因?文中的人物大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时能出口成章。故事中的人物好像都有精神病。

    三,有几处细节未交待清楚,例如小狮子为要孩子假装大肚子

    四,文中对蛙及婴儿的描写确实有些魔幻,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魔,是精神病人的眼中世界,由此我怀疑莫言是否受过什么刺激,而蛙则是他在不正常的状态下写成的。

    五,文中以文学后辈蝌蚪对杉谷义人所写书信的形式来写作,确实有对诺贝尔文学奖献媚之嫌。

    总之,这是一本不值得阅读的破书。

    后记;只看过莫言的这一部作品,或许评价有偏颇,待看过其更多作品后再对莫言评论吧。但《蛙》确实写得太平淡,包括文字2020。不能算是一部好作品。

    蛙的读后感(二)

    读完了莫言的小说《蛙》,说不出的感觉。前半部感觉很好,后半部,令我感觉麻麻的,有点乱,虽说反映了一些现实生活的不良现象,但是,前半部与后半部还是转弯太大,让我有点不适应。

    关于国家的这个生育政策,作为有工作的城市人,好象一个家庭一个孩,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执行的份。也听说过,农村人喜欢男孩,为了生个劳动力,更为了生个传户口本的,所以想尽办法的超生。当时,以为方法选对了,超生是很容易的事情呢,因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经常看到收废品的农村人,车上装着二或三个小孩。没想到如果他们遇到象姑姑那样的老革命,尽职尽责地工作,与想超生者斗智斗勇,绝不让一个想超生者成为落网之鱼的计划生育执行者,想超生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第一次读关于农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小说,没想到问题是这样的严重。还会死人。

    姑姑这个人物,的确有着鲜明的特点,年轻、漂亮、有技术、有着极强的责任感。谈了一场让别人羡慕的恋爱,对方是名飞行员。但结局确不好,飞行员竟然叛逃了,好在这是位有良心的飞行员,在留下的日记中,把姑姑称为红色的木头,让姑姑躲过一劫。

    书中描写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批斗场景,把曾经又红又专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弄到一条冰冻的河上去批斗。心中觉得很冷,感觉到人性的残酷。这样的批斗故事读了不少,以前没有大的感受,但是现在随着读

  • 5、 时代缩影中的《蛙》

    我们总是时代的“牺牲者”,古往今来,每有更朝换代之际,必定遭受苦难的只有老百姓,而我们作为当今新时代的老百姓,似乎是有了话语权,但这看似好像权利的权利,在这偌大的时代背景下,终究也只是浮萍。《蛙》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悲哀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莫言的《蛙》的读后感范文几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莫言《蛙》读后感(篇一)

    莫言的《蛙》应该是去年深秋就要读的,当时朋友推荐给我,我正忙着读毕飞宇的《推拿》,就耽搁下了,要不是莫言获诺奖,我也许还想不起要去读它,现在再读,就有点追风的嫌疑了。大概是“书非借不能读”的缘故,我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竟然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把书读完了。

    合起书来,想想初读印象,大概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吧:一个人、一段情、一场梦。

    一个人。

    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万心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以至于厌恶到要放弃读下去的地步。万心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表演呢?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万心,愿你来生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一段情。

    这段情不是秦

  • 6、 蛙读后感

    【篇一:莫言作品蛙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了莫言酝酿十年而铸就的新作《蛙》。此时已泪流满面了。故事中所描述的不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事吗?

    多年前的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那戏虐,调侃是对超生夫妻们的讽刺与规劝。我甚至听到了自己当年那年幼无知的笑声。《蛙》描述的是高密东北乡的超生游击队从东躲西-藏的男人和女人们的疼痛与哀号。许多母亲们要从腹中未曾出世的孩子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相信我读完《蛙》,你也会为自己当年那年幼无知的笑声感到羞愧的

    《蛙》的主人公是一名叫万心的共-产-党员,她曾是高密东北乡的送子观音,但却成为当地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

    2006年是我们生命中最黯淡的一年,作为女人我不幸怀孕了,计划外的,也就是腹中的这个孽种开始了我们的恶梦。后来政府知道了,后来多次带人上门,恐吓,吓的我们夫妻俩带着腹中的这个孽种一路逃亡,辗转苏北,后来由于中央型前置胎盘又亡命与南京,由于整日东躲西-藏,每日都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最后在市幼剖腹产下奄奄一息的男婴,三天之后不幸夭折了。此时镇政府已惨无人的拆除了我家的楼房。这是何等的绝望让人撕心裂肺。而后只要看到人家怀中的小孩便不由自主道要是我家的孩子在也这大了。丈夫劝我说你不要这样了你可不要成为祥林嫂呀。的确这是祥林嫂念念不忘阿毛那句只能与丈夫抱头痛哭蛙里发生着1也的确是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与争夺,那些有着顽强的身体曾经遭遇了怎样的磨难,被追赶的孕妇张拳的老婆多么渴望跳到河里逃脱已生下她那快足月的孩子,被救上时每一个人都看到了她双腿间流下的鲜血及她和孩子都行将死亡,而对无情姑姑,这个女人留下了最真切的诅咒;万心,你不得好死!

    姑姑晚年充满了负罪感,在一个夜晚她听到了蛙鸣。仿佛成千上万个婴儿在哭泣和控诉。

    感谢莫言,他的蛙提供给我们这个时代的译质力量,它们是珍贵的。

    【篇二:蛙读后感】

    说起来有点儿惭愧,今早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

    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又能微言大义,通过姑姑内心的挣扎,反映时代的变革堕落,人内心的矛盾变化,无疑在选题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书本的题目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

  • 7、 小说蛙的读后感

    引言:《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重要作品,《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蛙》的读后感,欢迎阅读,谢谢!

    《蛙》读后感(一)

    怀着一份好奇的求知欲读完的《蛙》,读毕,内心震撼,小说中的一一幕幕情节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莫言下笔可谓是竭尽血腥残忍之能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变态与血腥,擅长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的传统乡间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着生殖繁衍的标志,依据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标题:蛙。蛙与娃不仅音同,而且呱呱坠地的婴儿与青蛙的声音相同。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将背景锁定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叙述那些惊心动魄且催人泪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一面行医一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她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女人带环,甚至是将身怀六七个月的女人逼上绝路。直至步入中年时她与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结婚,也表示了她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深忏悔。

    在情节描写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种残酷无比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写王仁美以及王胆的悲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胆为代表的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国家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描写姑姑所应付那些违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为,在对自己侄媳妇王仁美以及王胆的行为上,为了让他们现形而不择手段,且不说顾及亲人之间的感情,就连邻里关系也破坏,在那一幕幕的追赶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透心凉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压迫下被伤得体无完肤。所以莫言的文学作品多少让我觉得少了温情,似乎将他的写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疯癫来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这个矛盾人物在前后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铁面无私、果断利索地一律将违反政策的人赶尽杀绝,与她后来老年时深深忏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莫言阐释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说除了姑姑外,还塑造了许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狮子曾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但是最后饱受无子之苦的煎熬,在内外压力的形势下,她选择做了违抗

  • 8、 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一)

    人生的幸福有多种,对于我来说,阅读算得是我最大的幸福。书中文字会带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读别人的文字,找自己的影子,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慢慢地成长。

    利用暑假时间读了莫言的《蛙》,莫言作为中国当代作家,其笔下的《蛙》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笔触细腻,文字朴实,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之前也读过莫言的其他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莫言的小说题材特别新颖,作者喜欢用第一人称叙述,却总能在书中感受到第三人称的影子。与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采用书信、小说、话剧三位一体的独特方式,讲述了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书中的"姑姑"是一个悲剧的浓缩:人生最好的的时光莫过于"姑姑"在一开始的华美出场,年轻时的"姑姑"敢爱敢恨,中年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及"横行霸道",晚年时凄凉处境下的虔心救赎。

    书中的"姑姑"即是接生的医生,又是计划生育的坚定执行者;她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一生中,她迎接了无数的新生命,又毁灭了无数的生命。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使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厚重。小说最后荒诞式话剧的忏悔看得让人惊心动魄,感悟到"姑姑"在有生余年之时的自我赎罪,也在痛苦的自我拯救。

    读完《蛙》之后,我认为《蛙》这部小说表现了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意义,就是繁育下一代。蛙与娃同音,蛙产卵时往往产下几千枚卵,我觉得这也是莫言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在暗示着中国人对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美好向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一种生命力。同时,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抗争过程表现了人对自己本性的追求,表现了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一面与社会巨大变革之间的深刻矛盾。

    总之,看完《蛙》之后,脑海里会不自觉地闪现书中的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姑姑"的形象,她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作者笔下展现的淋漓尽致,引人深思,在那个不正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罪恶的执行者,每个人也都是时代变革的受害者,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

    读蛙有感(二)

    历史之痛

    高宇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利去死,他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莫言

    2012年的一条消息

  • 9、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

    《蛙》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作品,出版于2009年。

    《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万足也就是万小跑的姑姑万心传奇坎坷的一生。万心小的时候就临危不惧,敢和日寇怒目相视,建国后凭借红色出身和过硬的医护本领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妇产科专家,和土接生婆们一番较量,使群众们接受了新法接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群众敬仰她,称之为送子观音。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万心被派到公社计生办,一干就是几十年。期间,万心坚决执行计生政策,可谓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流掉了包括侄子万小跑媳妇王仁美孩子在内的两千余个计划外怀孕胎儿,这一成绩将万心在群众中的威信一扫到地,她在群众心中由一名送子菩萨变成了戕害生命的魔鬼。进入晚年,国家的计生工作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也开放了,大款生,官员生,就是无权无钱的小职员们不能生,看透人生的万心摇身一变又成了送子观音,一副所谓的转龙换风的药丸要价不菲,专门卖给那些贪污受贿发民财的大人物们,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寻求心灵的安定。

    主人公万心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她的爱情轨迹也是坎坷的。一枝花的年龄时在如云的崇拜者中众里寻他三百度,选中了潇洒地飞行员王小倜,马上要结婚了,王小倜驾机叛逃台湾,万心受到牵连,经历一番世态炎凉,她决定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县委书记杨林。轰轰烈烈的文革中她和杨林一块儿受到冲击,杨林在批斗会上受不住造反派的折磨胡说八道,伤害了万心也葬送了她的第二次感情。就这样万心的终身大事耽误了,一直到临近退休,才和民间泥塑大师郝大手结合。万心和郝大师结合是完美的,万心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大师按描述创作泥娃娃,然后供在一间屋子里,投生到来求娃娃的善男信女家。

    《蛙》是一个底层计生干部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国农村计生工作史。这段历史中有荣辱,有辛酸,有执著,有无奈,有揭露,有褒贬,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的风云变幻,娓娓道来,给人以振聋发聩般的心灵震撼。

  • 10、 莫言蛙的读后感
    莫言蛙的读后感 前两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莫言老先生的《蛙》,跟着主人公一路从饥荒,狂奔到了小康, 文字中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感觉很真实。 主人公的笔名叫蝌蚪,文章的名字叫蛙, 两者之间有着奇妙关系。 看完文章才知道,蝌蚪进化成到青蛙的概率,着实不高, 那,一个人,在如此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完成能让自己不后悔的生命旅程的几率,又是多少? 从鼓励多生,要计划生育,甚至为了切实执行,多少孕妇和孩子丧命, 真不知是该感叹当时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还是感叹党的忠诚卫士的尽心竭力, 再到后来的借腹生育,这个注定充满争议,却也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想到很久前,久到忘了那部叫什么名字的电视剧,讲的好像也是一个小姑娘借给人家子宫成为代孕妈妈,之后又是一场场夺子大战,不记得结局是喜是悲。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即使再冷血无情的人,在经历了近十个月的亲密接触后,又怎能不心生爱怜? 突然想到现在的单独二胎政策,想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其实都挺孤独的, 挺羡慕文中那一批的地瓜小孩,一把一把的兄弟姐妹朋友玩伴,他们的童年应该很幸福吧! 想当年为了计划生育的扎实执行,上下不知付出了多少, 现在为了防止人口老龄化,却又开始实行起了所谓的单独二胎, 感觉,其实也挺可悲的, 作为这个泱泱大国的公民, 居然连生育这样的权力,都要受着这一纸公文的制约和束缚。 愚昧如我,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真谛,只是读完,心中残存一丝悲凉。 蝌蚪进化成蛙,不成功便成仁。
  • 2021-06-13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1-11-08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9

  • 2023-02-17

  • 2023-01-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11

  • 2022-12-09

  • 2023-06-1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1-11

  • 2023-02-17

  • 2023-02-20

  • 2022-11-25

  • 2019-09-20

  • 2021-08-19

  • 2023-02-21

  • 2019-10-19

  • 2021-03-20

  • 2019-10-17

  • 2023-02-16

  • 2023-02-18

  • 2023-02-21

  • 2019-11-06

蛙的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蛙的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蛙的观后感、2024蛙的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