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 > 地图 > 2024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大全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相关栏目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热门栏目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推荐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

(共 3006 篇)

  • 1、 《童年》读后感体会

    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而作者高尔基作品三部曲中的一本它在文学万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他去投奔外祖父,外祖父是个小染坊坊主,他性格暴躁,经常毒打孩子们,而且还自私自利,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非常残暴不堪的。他们为了争夺阿廖沙母亲的嫁妆和外祖父的财产而互相打架斗殴,还经常用打孩子来撒气。但是在这污浊、黑暗的环境,有一个人她依然乐观、善良、有着无私的爱,她便是——外祖母。外祖母非常和蔼可亲,她是唯一一个疼爱阿廖沙的人。她给了阿廖沙无私的爱,无限的宽容。她为阿廖沙指引走向光明的道路,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而相反我们的生活时代是那么幸福,有许多喜欢的玩具,许多漂亮的衣服,还有许多美味的零食,在餐桌上又是大鱼大肉地吃着,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一有不顺心的事便和父母大吵大闹、抱怨声、责怪声不停。甚至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便哭闹着让父母买,但是买好之后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便不想要了,有时间还会因为不懂事与父母吵架。

    高尔基是不幸的,他本该因为有优异的成绩开开心心地去读书的,但是他为了生活只能放弃学习拼命工作养活自己。

    而我很幸福有父母无私的爱,有老师的教导,朋友的陪伴,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同学们,这本书它揭露了俄国沙皇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的生活。让我们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和阿廖沙一样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吧!(曹洁)

  • 2、 体会自己的幸福——读童年有感作文550字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过的一本高尔基的名著童年,使我更加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 童年一著作主要是在讲小主人公阿廖沙在三岁至十一岁时一直在外祖父家中生活,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他的外祖父是个吝啬,粗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及孩子们,可怜的阿廖沙曾被他用柳条打得失去知觉,外祖母也曾被打得致使头发上的发针深深扎入她的头皮里。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呢,则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他的外祖母给予阿廖沙坚强活下来的力量,使阿廖沙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所以外祖母是他最主要的亲人。 你看,阿廖沙的生活多么不幸啊!与他的冰冷世界相比,我们之间真是天壤之别啊!我们每天都在爱的田园下吸收营养,快乐地长大,他使我明白了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努力来回报自己的父母,社会不然,你看,虽然阿廖沙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但他却不敢说出自己求学的欲望。而我们,家庭都在细心地用爱浇灌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知道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呀! 读了这本伟大著作后,使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我了解到了我自己所在的家庭环境,原来,我的家到处都洋溢着家人给我的温暖呀!想想我原来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成天抱怨爸爸妈妈不够关心我,老是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别人幸福,我的爸爸妈妈没有别人的父母对孩子好。现在说起来,真有些羞愧啊! 现在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好像自己长大了许多,这本书真使我受益匪浅啊!

  • 3、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让幸福自己来敲门

    人生中没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们需要慢慢的体会生活,寻找藏在生活中的美好,这样人才会越来越幸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幸()福的方法读后感:让幸福自己来敲门,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第一次接触积极心理学是在2013年初,因为单位人事变动,在各种不适应中,有点迷失自己,本着给自己找点事干的思想,搭上了mooc快车,听了英文版芭芭拉的课程,英文版沙哈尔的课程,觉得世界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作为实用心理学书,在我看来,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是一本幸福实用操作手册,按照操作手册来操作,幸福会一步一步来拜会。

    一、追求幸福从反思开始

    因为幸福无处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到处都可以享受幸福。作为职场人,工作更是每天睁开眼睛就需要考虑的事,甚至是做梦都需要考虑的事情。《幸福的方法》书中每一小节之后都有一个反思,这些反思会让人更细致地体会自己的过往,发现自己通往幸福的路。

    以第二篇《幸福无处不在》为例,反思记忆中最好的老师做了什么来启发你对学习的兴趣,是鼓励我们走感悟幸福型的生活模式,让我们在享受心流状态中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心流体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非常契合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当然,中国的大班教学不太容易实现。但是,对于我们做家长的来说,我们应该让孩子喜欢学习过程,而不是虎妈虎爸的混合双打或者耳提面命。

    另一个反思是你是否把工作和学习的体验看作是一种特权?你是否享受身处其中的感觉?确实,一想到无穷无尽的工作内容,一想到每天的工作任务,我们的体会是:幸福真是遥不可及。但是,看到战乱国家的人们流离失所,每天为是否能活着而忧心,工作不就是一种无尚的特权吗?带着这种感觉去工作,工作真的是一种幸福的特权。

    二、体会幸福从表达感激开始

    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中不如意处十之八九,所以会感觉痛苦,而痛苦是由于我们总是关注结果,关注地位、名利、忘记了过程。表达感激就是关注过程的练习,通过那些让我们感激的事、感激的人,感激的环境,人慢慢地变得细致温和,更多地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地去体会现象之外让人感动之处。因为感恩,因为关注生活过程,每天都会有欣喜。发现温暖越来越多,阳光越来越和煦。曾经的委屈、曾经的不满、曾经的痛苦逐渐减少,对别人越来越宽容,对环境越来越珍惜,个人感觉越来越幸福。

    三、享受幸福从工作的使命感开

  • 4、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先从自己开始

    《幸福的种子》一书由松居直所著,告诉我们如何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充实的人,这是值得很多家长一读的书籍,在面临教育这个问题,再厉害的父母也需要好好学习。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先从自己开始。

    大人看书时,目光习惯随着文字走,通过文字来了解其中的意义即使看图画书,大人也是从文字去了解故事的内容,根本没有注意图画里画了什么

    孩子和大人不同的阅读方式

    这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早期的读书情形。让我想起了奇迹小宝宝初次见面的系列绘本,初次见面绘本是低幼系列,内容设置多半是通过第一页的图画去引导孩子想象第二页会出现的内容,就像是第一页发问,第二页解答。我很明白,低幼书字少,这样的内容篇幅不长不深的设置是顺应低龄捉迷藏式的见即得的发展阶段,但即便是明白这个道理,当时的我,仍然无法读好这类型的书,甚至很困惑,没有文字,我要怎么去表达这本书的内容?如此看来,我便是没有了解到松居直老师所说的:画里有话。以为把书的字读完,把页翻完,就是给孩子读书,这大概是所有父母都理所当然认为的。但,唯一值得我为自己和我、儿子庆幸的是,即便没有深刻体会绘本的道理,我也没有放弃给孩子读书。

    想起刚开始找实践对象时(绘本故事会),跟一些朋友有一些交流,但交流结果却让我感到痛心。这些父母的普遍回应是:听故事要好好坐着才可以听,我的孩子才1岁+没法听故事;我的孩子虽然上幼儿园中班了,但他不能坐好听故事还要带他去听故事很麻烦;没关系,我的孩子随便养养就好这些想法是不是很熟悉,当然,我并不是责()难这些朋友,毕竟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依托在各自的家庭价值观上,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意见随意更改。

    但是,我仍然很难想象,在今天,还有父母对读书抱着孩子愿者上钩的心态。

    说到这,不得不提母亲们都很关注的,父亲在阅读中的角色,松居直老师在本章中呈现的父亲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书,阐述父亲的重要性、父亲的影响力、父亲怎么做,反而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回顾,让已为人父人母很久的你,思索在今后的抚育过程中:我作为爸爸在什么时候可以加入呢,我作为妈妈和家人该在什么时候退场呢、甚至是不是可以自己制作一本绘本呢。爸爸的图画书这个标题,值得细细斟酌。

    为孩子制作成长相册,为孩子报读画画班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会去张罗拍照地点、体验画画机构课程,但是好像并不会首先想到(我自己也不会首先这样想),亲手为孩子绘制一本独一无二

  • 5、 《珍惜自己的幸福》读后感500字

    高考后,一位姓毛的同学凭借着殷实的家底,去了美国留学。

    一次在oicq上遇到了他,问他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情况,他说:人权保障还不错,不前位置没有被联邦调查局或移民局调查审问。只是饮食遭遇了大麻烦,每天吃西餐都腻了,现在看到西餐胃里就波涛汹涌,直想往外倾倒胃里的库存。好想吃一顿老妈煮的白米饭和红烧鱼啊!好羡慕你们这些在国内的同学,可以天天吃到中餐。

    那位什么不去吃中餐啊?

    毛某回答:在美国中餐馆凤毛麟角,贵的要命,吃一次中餐都够吃一天西餐了。

    我羡慕你,你羡慕我。彼岸的景色总是最美的。可是到了彼岸的时候,会觉得不适合自己。有人说:在黑龙江的时候每天都下梅雨,很阴冷。到了上海有了暖气,又觉得梅雨才是适合自己的。在别国吃着西餐被别的同学羡慕的时候,也许心里正在憧憬着国内朋友那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呢!

    每个人都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忘却了自己的幸福,在不经意间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额外的烦恼。吃粗粮的时候,心里想着白米饭;吃到了白米饭,又想有车、房子;最后兴起了健康潮流,又回去吃粗粮了。羡慕着别人家的车子、房子,却也没有想到别人在羡慕自己家庭的温暖

    手中的幸福就要好好地把握,为什么人们总是看不到呢?

  • 6、 《珍惜自己的幸福》读后感 (500字)

    高考后,一位姓毛的同学凭借着殷实的家底,去了美国留学。

    一次在oicq上遇到了他,问他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情况,他说:“人权保障还不错,不前位置没有被联邦调查局或移民局调查审问。只是饮食遭遇了大麻烦,每天吃西餐都腻了,现在看到西餐胃里就波涛汹涌,直想往外倾倒胃里的‘库存’。好想吃一顿老妈煮的白米饭和红烧鱼啊!好羡慕你们这些在国内的同学,可以天天吃到中餐。”

    “那位什么不去吃中餐啊?”

    毛某回答:“在美国中餐馆凤毛麟角,贵的要命,吃一次中餐都够吃一天西餐了。”

    我羡慕你,你羡慕我。彼岸的景色总是最美的。可是到了彼岸的时候,会觉得不适合自己。有人说:“在黑龙江的时候每天都下梅雨,很阴冷。到了上海有了暖气,又觉得梅雨才是适合自己的。”在别国吃着西餐被别的同学羡慕的时候,也许心里正在憧憬着国内朋友那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呢!

    “每个人都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忘却了自己的幸福,在不经意间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额外的烦恼。”吃粗粮的时候,心里想着白米饭;吃到了白米饭,又想有车、房子;最后兴起了健康潮流,又回去吃粗粮了。羡慕着别人家的车子、房子,却也没有想到别人在羡慕自己家庭的温暖……

    手中的幸福就要好好地把握,为什么人们总是看不到呢?

  • 7、 珍惜幸福童年 ——读《童年》有感

    快乐的暑假里,我读了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著名小说《童年》。

    在我脑海中,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是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渡过,我的童年是幸福的,而作者高尔基的《童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书上主要写了主人公阿瘳沙·彼会科夫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他随外祖母和母亲一起逃到了外祖父家。刚开始,外祖父和两个舅舅不喜欢他,总是打他骂他,还经常捉弄阿廖沙。在魔鬼般的家庭环境中,他的妈妈和他最要好的朋友都离开了人世,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自卑,而是更坚强地生活下去。后来,他的外祖父也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对他慢慢好起来,虽然阿廖沙还是会犯错,但外祖父不打他了。最后,他的外祖父让他去“人间”混饭吃……

    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求和亲近的人——这就是生活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通过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阿廖沙希望用自己小小的一份力去获得大人们的爱与认同,这样他会感受到快乐。

    和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可幸福多了。他在炎炎烈日下捡着恶臭的垃圾,我却能在家享受着空调的清凉;他被别人欺负,我却能和同学在外面痛快地玩耍; 他没有钱上学,只能在家自学,我却能在宽畅明亮的教室快乐地学习; 他每次只能吃过期的面包,我却能吃着妈妈做的一手好菜;他从小失去父母,我却能拥有着爸爸妈妈全部的爱与呵护;他没有亲人关爱,我的亲人都非常关心我……

    回头想想我,碰到困难就退缩,只会哭鼻子。我丰衣足食,却总是不懂得珍惜,我整天无忧无虑,却经常抱怨这、怨恨那,还会发发小脾气,爸爸妈妈给我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我却总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父母,好好学习。

    我的童年和高尔基的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我一定要珍惜童年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抓好美好时光,为自己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 8、 读《童年》有感作文450字-幸福的童年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它带给我的感触很深。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木工家庭中。在残暴的沙皇统治时期,高尔基吃尽了苦头:幼年丧父,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围的人都那么自私、贪婪……

    童年和高尔基比起来,我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桐乡。有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有着亲人亲切无比的疼爱;有着伙伴天真无邪的友爱。幸福的音符时时刻刻在我身旁。去竹林里嬉戏;去小溪边抓鱼儿;去田野里追蝴蝶;去公园闻花香;去草地捉蚱蜢……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

    拎着一个大篮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哥身后,捡麦子,大篮子却总是撞到我的脚后跟。马尾辫儿上下欢快地跳动着,白蝴蝶在我身边不停地飞舞着。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微风抚摸着衣襟,篮中的麦子已有大半。美好时光也就在欢欣愉悦的劳动中度过。

    走进了书香四溢的校园,我也成了一名学生。充实的一天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开始了。课堂上,老师热心地给我们传授知识,课间,同学们互相探讨。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没有抽人的鞭子,没有殴打的拳脚,没有愤怒的仇恨,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这里的人们善良、纯洁、乐观,因而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幸福与快乐。

  • 9、 读《童年》有感400字——珍惜幸福的童年

    看了高尔基写的《童年》,主人公的生活是悲惨的,但我们也能感受到悲惨中的一点小幸福。

    对于我们说,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悲伤,没有烦恼。但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能想象得出,一个人身处在社会黑暗,到处充满暴力的环境里,能不绝望吗?文章一开始,就烘托出了一种情绪低落的气氛——面临着亲人去世的痛苦。高尔基的身世是可怜的,面对着不该有的打击,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呀。要是我们身边的亲人去世了,起码哭上好几天,甚至产生阴影。这样的压力,高尔基并没有崩溃,而是怀着一颗坚强的心,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第二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它讲了高尔基随着亲人们来到了充满暴力、到处是“战争”的外祖父的家里。看着高尔基为了躲避争斗,四处逃窜时,能感受到他心里的万分恐惧。在他眼里,流露出了一颗向往和平的心。

    值得安慰的是,他有一位慈祥的外祖母,是唯一一个带给他通行幸福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兄弟姐妹的和睦相处,同学的互相帮助,我们的童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幸福。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是高尔基向往的,自由地翱翔在广博的书海,憧憬着未来的梦想;快乐地游玩在梦幻的天地,享受着家庭的欢乐。我们成长在阳光与雨露的滋润中个,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想想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外祖母的关爱是他唯一能奢望的一点点幸福。虽然童年的不幸带给他太多的不幸,但是他坚强地面对生活的信念让我敬佩。我们在幸福中成长的孩子也更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生活,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

    高尔基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呀!既然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就应该珍惜好,活出精彩!

  • 10、 幸福靠自己去体会――读《哈利.波特》后 (550字)

    在寒假期间里,我又重温了英国女作家j.k.罗琳享誉世界的代表作《哈利.波特》。这系列书里,哈利在德思礼家的那段经历更是令我记忆犹新。幸福看似遥远又或许很近

    由于霍格沃茨正在放暑假,哈利回到女贞路4号的德思礼家。哈利虽然非常想结束假期,但始终要面对现实所有脏活累活全包,还要每天面对不给他一次好脸色的佩妮姨妈一家。在如此炎热的环境、顶着烈日来擦窗户,哈利始终没有吭过一声。哈利被随意戏弄与使唤,为什么哈利能忍气吞声?

    因为哈利从没忘记他是个孤儿,在达力表哥一家不可以为所欲为。哈利从小失去双亲,失去了父母对孩子的那种关怀,失去父母给予的支持与鼓励。哈利在这个所谓的家中生活了十一年,并没有感受到一次温暖。在这冷漠无情的世界中,哈利只有选择接受

    掩上书本,当我想到那些孤儿被抛弃、流浪汉无家可归、工人被拖欠工资的时候,才发现幸福原来是那么飘渺、那么遥不可及;但转念一想,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模样、为社会献出一份力、草坪上充满欢声笑语的情景却在脑海里一一浮现原来,幸福也是触手可及的呀!哈利是个幸福又幸运的大男孩。最平凡、平淡的生活,或许才是哈利.波特所希望的幸福吧!只因幸福靠自己去体会!

    广东东莞步步高小学六年级:灿白_exo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03-04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23

  • 2021-12-13

  • 2021-10-09

  • 2019-09-22

  • 2023-03-15

  • 2019-10-28

  • 2023-01-25

  • 2019-09-23

  • 2021-11-28

  • 2019-10-23

  • 2021-04-04

  • 2019-10-20

  • 2021-09-09

  • 2019-09-19

  • 2021-12-20

  • 2023-02-21

  • 2021-08-23

  • 2019-10-28

  • 2023-03-25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1-09-01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0-28

  • 2023-03-05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
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体会自己的幸福童年读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