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 > 地图 >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2024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相关栏目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热门栏目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推荐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

(共 5423 篇)

  • 1、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10篇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您呈送的,你有没有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苦恼过呢?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或电视剧,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观后感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写观后感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立意,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篇1)

    用了几天,抽出一点点时间,终于将《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看完了。每当心中有感触的时候,就忍不住写下来,而我本人喜欢教育方面的阅读和研究,因此我写了这篇观后感。

    这部纪录片真的值得一看!年度最佳教育纪录片,这是君君姐周轶君和她的团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她曾经是一名国际新闻战场记者。她走遍不同的国家,看战争、冲突、外交、内政等。然而,近年来,君君姐姐专门研究和采访了一个普通但特殊的话题——教育。其他地方的童年是通过童年来看待教育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君君姐姐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了中国,首先是家乡的童年,最后是家乡的童年。虽然她一开始觉得这个设定很奇怪,但实际上很有趣。从一开始到最后,她给出了对未来的总结和展望。每一集都有非常经典的句子。我花了很长时间复制六集中的一些感人的句子,并最终记录在电子文档中,因为它们真的能给你一种启发感。

    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到这5个国家每一个都个性鲜明,独特的文化和教育。日本的共鸣集体主义、为他人着想、重视伙伴的力量;芬兰的重视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贴标签不贬低人、没有竞争且培养合作精神;印度的在混乱中制造希望、团结友爱、尝试由小积大的改变;英国的对精英教育的新定义、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相贯通;以色列的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在批判和质疑中发展。每一集都足够让我感到震撼,当然世间并不是任何事物都美好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5个国家的教育也存在缺陷和问题。日本因为太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导致很多人过于重视他人的感受和他人的眼光,压抑自己,使得很多人情绪低落、压力很大,也滋生了校园欺凌;芬兰太过淡化和缺乏竞争,引发一些学者和教育人士的担忧,生活太过于容易,大部分人缺乏忧患意识,他们怕芬兰会逐渐缺少动力,补充一下,芬兰历史上经历过战争,当年的西苏精神帮助他们度过了困难时期;印度的社会环境压力也比较大,一方面还存在种姓制度,一些不平等的现状根深蒂固,一方面人口基数太大,人口太多,大多数人还处于贫困

  • 2、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系列

    下面编辑为您带来了“《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的相关内容。电影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功能和影响,我们的感悟往往随着作品应运而生。不妨将作品中对内心有所触动的情节写成观后感,关于作品名观后感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如何写出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作品名观后感呢?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篇1)

    《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真的值得一看!年度最佳的教育纪录片,为我们帯来的一个惊喜。他乡的童年通过童年来看教育,童年应该是怎样的?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君君姐走访了5个国家,分別是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先是“他乡的童年”,最后是“故乡的童年",虽然一开始感觉这个设定比较奇怪,但其实还比较有趣,从最开始看到最后,却给出了一种总结,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每一集都有很经典的语句,让人有一种启迪的感觉。

    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到这5个国家每一个都个性鲜明,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印象最深刻的是芬兰,用几个词或一段话来概括芬兰的儿童教育的特点,应该是:没有竞争,平等、每个人都是为了成为独特的自己。芬兰的孩子公认成绩好、创意强,快快乐乐零压力。号称“"教育最强国”。他们到底强在哪些方面?

    1.跨学科的现象教育课、开课音乐中嬉戏舞蹈(学校可以播放各自音乐,古

    典、饶舌、民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用ipad来辅助,可以坐着或爬在地上安静地看书,孩子们非常自由。

    2.制作面具,什么样动物的脸型适合在芬兰漫长的冬季里面生活?引导孩子去思考,能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然后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没有围墙的课堂,形式多样,很多课程都可以在森林里教学,孩子会被带到森林里去寻找色卡上的颜色,去寻找不同植物的气味,按照形容词去寻找具体的东西,如可爱的东西、恶心的东西,去触摸恶心的东西,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孩子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4.芬兰对孩子投入很多,每个即将出生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百宝箱”。芬兰家庭无论贫富,每个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没有专门给有钱人的贵族学校,有盆富差距的地区但教育资源都是一样的。老师不知道孩子的家长是做什么的,收入多少完全不了解,这些体制尽星在保证老师对待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

    5.学生们三、四年级都没有考试,学校教学尽星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唯一的评估标准,不是看学生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

  • 3、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集锦7篇)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他乡的童年》观后感(集锦7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篇1】

    用了几天,抽出一点点时间,终于将《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看完了。每当心中有感触的时候,就忍不住写下来,而我本人喜欢教育方面的阅读和研究,因此我写了这篇观后感。

    这部纪录片真的值得一看!年度最佳教育纪录片,这是君君姐周轶君和她的团队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她曾经是一名国际新闻战场记者。她走遍不同的国家,看战争、冲突、外交、内政等。然而,近年来,君君姐姐专门研究和采访了一个普通但特殊的话题——教育。其他地方的童年是通过童年来看待教育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君君姐姐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了中国,首先是家乡的童年,最后是家乡的童年。虽然她一开始觉得这个设定很奇怪,但实际上很有趣。从一开始到最后,她给出了对未来的总结和展望。每一集都有非常经典的句子。我花了很长时间复制六集中的一些感人的句子,并最终记录在电子文档中,因为它们真的能给你一种启发感。

    通过这个节目,我认识到这5个国家每一个都个性鲜明,独特的文化和教育。日本的共鸣集体主义、为他人着想、重视伙伴的力量;芬兰的重视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贴标签不贬低人、没有竞争且培养合作精神;印度的在混乱中制造希望、团结友爱、尝试由小积大的改变;英国的对精英教育的新定义、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相贯通;以色列的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在批判和质疑中发展。每一集都足够让我感到震撼,当然世间并不是任何事物都美好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5个国家的教育也存在缺陷和问题。日本因为太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导致很多人过于重视他人的感受和他人的眼光,压抑自己,使得很多人情绪低落、压力很大,也滋生了校园欺凌;芬兰太过淡化和缺乏竞争,引发一些学者和教育人士的担忧,生活太过于容易,大部分人缺乏忧患意识,他们怕芬兰会逐渐缺少动力,补充一下,芬兰历史上经历过战争,当年的西苏精神帮助他们度过了困难时期;印度的社会环境压力也比较大,一方面还存在种姓制度,一些不平等的现状根深

  • 4、 [参考]童年的观后感模板

    电影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回顾情节一边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就是一部影片给你的感悟和人生道理。长时间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文字功底。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作品观后感吗?我们特别为你收集的“童年的观后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童年的观后感(篇1)

    前几天,我买了一本名叫童年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故事讲的是高尔基童年是悲惨的遭遇。读完《童年》以后,我觉得高尔基是一个诚实、懂事、勤劳、善良的孩子。

    高尔基从小就离开父亲的怀抱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然而高尔基的妈妈要维持生计,只好把高尔基放在他外祖母家。可一到外祖母家,就遭到外祖父和舅舅的责骂和虐待。他们看高尔基稍不顺眼就打他,虐待他,高尔基却从不反抗,也不埋怨,因为他寄人篱下只好忍气吞声。我觉得他外祖父和舅舅太势利了,他们不但不应该打他,还应该好好地呵护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高尔基有时候想买零食吃,外祖父他们却不给钱,他就去捡垃圾来卖,他用换来的钱去买零食。后来,他的钱越来越多,有时候他卖的垃圾甚至可以卖几百个卢布。可是这个时候,他的舅舅发现了这个秘密,心里很嫉妒,就问他的垃圾库在哪里,高尔基实在没办法,只好这个秘密告诉了他。舅舅赶到那里,一把火把垃圾库烧了。我觉得这个舅舅他的嫉妒心太强了,那是别人辛辛苦苦捡来的垃圾,用来换钱的,他却一把火烧了,以后别人怎么维持生活呢?这个舅舅真是一个残忍的家伙。我觉得,高尔基捡垃圾换钱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他自己从来向外祖父他们所要零花钱,也不去偷切,去抢劫,而是通过自己劳动去赚钱。可是我和身边的一些同学却经常向父母要很多的钱,拿去随意乱花,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挣钱是多么的难。

    我建议每个人都读一读这本小说。

    童年的观后感(篇2)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泪如雨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明白生活在一个黑暗童年的孩子,该是多么痛苦!

    这本书写的是高尔基小时候悲惨的亲身经历!他的童年是在他的姥爷家度过的,那是一段充满苦难的日子,但在这样的时光中,年幼的高尔基并没有被恐惧和黑暗打垮,相反他勇敢地面对,并坚强地度过。

    高尔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弟弟就去世了,母亲把高尔基送到了姥爷家,姥爷是个很暴躁的人,在那里高尔基遇到了他的两个无情的舅舅,后来还遇到了一个恶毒的继父。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

  • 5、 童年的风筝观后感800字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会跟着情节活跃。优秀的电视节目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观影结束后,我们可以将脑海里活跃的想法记录在观后感中。写观后感时,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究竟如何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编辑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童年的风筝观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童年的风筝观后感 篇1

    风筝在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在风中起舞,无忧无虑,就像一对恋人,相遇,飞翔,相拥。他们几乎融为一体,但是风筝并不能随意飞舞,因为风筝的线握在别人的手里。

    这段开场告白让我的心疼了一下,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

    爱在相遇的那一秒定格。

    男主人公j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浪子,用结婚签证来赚取佣金,遇到gina的表白,j拒绝了,但是得知gina是拉斯维加斯最大的赌城老板的女儿时,他又违背自己的内心,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计划,由底层的生活可以一步登天拥有梦寐以求的生活。当j在gina的家里遇到第十一个用结婚的形式办签证的这个女人linda,最初的一眼j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彼此感觉到对方的炽热和温度,但在一秒钟爱上,又在瞬间错过。

    但这次的相遇,linda却将要成为gina哥哥的妻子,命运就是很会捉弄人。这次相遇j满脑子都是爱情是linda,终于在linda结婚的前一天单独见面,彼此都为了同一个目的,告别过去,告别贫穷,各自过各自的新生活。

    j和linda这个见面,是一副唯美的爱情画面,细雨中的嬉戏,打闹,那翩翩起舞的的轻盈和优美,让人羡慕。伴着细雨,两个人的内心无比悲凉。这个场面只有印度特有的舞蹈才能演绎的这般淋漓尽致,越是完美的画面结局越让人心碎,这似乎是所有爱情的定律。

    两个人到了要分开的时候,心中的欲火真是难以平息,最后在linda的家里,j和linda相拥,缠绵,热吻,突然gina的哥哥闯进来,用粗俗的语言和动作羞辱linda,j实在无法容忍有人这样对他心中的天使,就冲出来用枪指着gina的哥哥,让linda过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gina的哥哥于j厮打起来,无奈下的linda只好用东西打伤自己的未婚夫,然后两人不得已而逃亡,gina的哥哥随后醒来后,嫉妒和愤恨让他失去了理智,在报警的同时率领他的手下拼命追杀他们。

    童年的风筝观后感 篇2

    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只老鹰风筝,我陷入了沉思,耳边隐隐约约听到一阵阵清脆的笑声……

    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里的空地上放风筝

  • 6、 童年的观后感900字精选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观影后心里产生的想法同样也是珍贵的,观后感就是为了记录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存在的。写观后感时要结合现实情况与作品本身就事论事,你对于如何写好作品观后感有想法了吗?急你所急,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童年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观后感 篇1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孝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

    读过《童年》的人都了解,它反映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阿廖沙在幼年时,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他,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独寂寞,也不得不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爱他并且经常讲述优美故事来使他受到熏陶。可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夺得家产争吵打架,明争暗斗以及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记樱

    童年是每个人漫漫人生的开端,儿童的心灵、思想是天真无邪的。平常的人和事物都会影响到儿童。如果受到了好的影响,那么会使人一生受用。反之,则会让人丧失目标、困惑迷惘。这就好像一个人做某一件事情,如果连开头都把握不好,那么后面又怎会很好地继续下去呢?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时又接触到了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童年属于你,同样也属于我。当我们在内心感到空旷时,回想一下童年时代的自己,它会净化你的灵魂,让你生出无限感慨。

    童年的观后感 篇2

    最近,读了一本好书,是19世纪前苏联闻名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

    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糊口环境是让人心酸的,他三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便随着妈妈来到外婆家。外公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两个舅舅也同样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是这样。阿廖沙就在这

  • 7、 童年观后感
    童年观后感(一) 初中时代曾读过一些文学名着,其中有一篇就是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童年的生活而写成的,可以说是自传体小说,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样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吗?!所以这本书都会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不快和压抑,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 处在这样丑陋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蔼、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面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高尔基正是以他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难历程。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
  • 8、 读童年的观后感汇总10篇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读童年的观后感汇总10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读童年的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童年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写的是俄国著名天文学家费奥多罗夫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源于梦中飞行,但是他不明白人为什么能够在梦中飞行,即便是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他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费奥多罗夫经过自己的推理,终于得出了结论。几年之后,他的这个结论与发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得到了证实。所以,他为此情不自禁的笑出声音,但是,他却因此被老师误解为他的笑不怀好意,当众被赶出了课堂,但是心中还是美滋滋的这一件事情。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的脑海中偶然浮现出了英国作家史迈尔说过的一句话: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是的,没错。树上掉落的苹果,使得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壶盖的跳动,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平凡的日子里,总会有伟大的发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少年,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民族繁盛的希望,我们的肩上背负的是让祖国更加富强的重任,所以,我们也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勇于探索,长大后才可以为祖国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设的更加美丽起来!

    读了《童年的发现》,我真是感触不少,在未来人生的大道上,我也会扬起风帆,迎着波浪,奋力远航,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祖国真正意义上的栋梁!

    读童年的观后感 篇2

    读《童年的秘密》读后感1000字:

    近期,我的床边总会放着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它记载着幼儿到儿童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并详细地描绘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孩子成长的奥秘,这本书就是来自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童年的秘密》这本书是探索儿童成长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明白孩子的智力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应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正好是儿童,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未来我们更好地去进行教育工作。在我看来,童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除了生理发展外,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的。

  • 9、 伊万的童年观后感 战争遗忘的那些
    伊万的童年观后感 战争遗忘的那些 作者/杨友宗 [273400]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高三(12)一班 十二岁,父母的宠爱满溢着全部的生命:十二岁,年少的懵懂充斥着所有的时光:十二岁,玩伴的嬉戏占据了多数时间:十二岁,强烈的求知成为生活的重心。 可是,伊万的十二岁,又有些什么? 至爱亲人的永远的离开,深刻的报仇的种子的成长,扭曲的儿童的成熟心理,没有纯真,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属于这个年龄的一切,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战争。 儿童的眼睛是最清澈纯净的,儿童的心灵是最善良单纯的,可是在伊万的眼中我看不到这个年龄的童真,却只有仇恨与冷漠。不属于儿童的冷静,是一种冷漠,不属于儿童的成熟,是一种病态,不属于儿童的童年——都是战争的错。 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在爸妈怀中尽情地撒娇,而伊万的家人在战争中全部死去,他只有在梦境中回想起妈妈的笑容,却因为战争的突然爆发,看到妈妈惊恐的面容。 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享受着懵懂与单纯,不时出一些好笑的事,而伊万超过成人的冷静与冷漠,除了说明他的心灵已经扭曲,再也不能说明别的任何。 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和同伴们嬉戏没有烦恼,小男孩们一起耍泥巴一起下河戏水一起捉迷藏,而伊万除了在炮火中侦查复仇,什么也没有。 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该在学校每天接受知识的熏陶,每天清晨书声琅琅,每天渴望着老师能再多解释一些他们心中的为什么,而伊万拒绝上学,根本没有求知的欲望。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叫“复仇”的种子萌芽开花结果所带来的,而孕育这种子的土壤就是战争,如果没有这片土壤,就不会有这样的种子。 战争剥夺的不仅是伊万的生命,更是他的灵魂。在他的身上,所有属于孩子的无与伦比的天真纯洁都荡然无存,所有属于孩子的独一无二的稚气可爱都消失殆尽。 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的到来和离开,都是悄然无声的,即使是在战争胜利之时,他也只是化作一缕孤魂消失在历史之中。历史的洪流将他卷走,将他埋没,他对历史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历史上都不会记住他的名字。然而在战争的硝烟散去之时,有多少伊万一样的孩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纯真心灵,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美好年华,他们是小人物,可是千千万万的他们,是不可被忽略的存
  • 10、 遥望南方的童年观后感范文欣赏

    《遥望南方的童年》是一部由易志兵、何伟欣和谢媛等主演的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乡村小学教师易明堂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教育而让决定开办幼儿园的故事。网友对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欣赏吧!

    当看到这张剧照的时候还以为该片讲述的是作者自己被扔在田野里撒欢并让他和观众难忘的童年故事,又看到豆瓣评分在9.2分,就忍不住敲门,在线观看了这部电影。它很像一部超现实的纪录片,看完后又觉得这是一部超级土得掉渣的影片。我说这部高评分的电影土是有以下几点缘由的:

    理由一:它的导演易寒就是江西土生土长的农家人,因刻苦努力,98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在《差等生》、《天下奇谋》、《搭错车》、《幸福象花儿一样》、《新上海滩》、《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及《大院子女》等多部电视剧中任联合编剧、执行导演和导演。但这一部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以下简称《童年》)却是他独立导演的处女作。

    理由二:《童年》这部电影的取景全是在江西宜春的农村拍摄的,超接地气的农田,多年沧桑的老屋,村头那棵需几人才得环抱的大树,以及那南方独有的总爱湿漉漉的地面,还有一身身类似老粗布般的几乎洗掉色的服装,总让人感觉那是离不开的老家,穷得空旷却又承载着满满记忆的老家。

    理由三:《童年》里的演员也都是本地的江西老表来参演的,演员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才 3岁。没有一个职业演员,全部都是群众演员,但又都是各自的主角。没有技巧,没有功底,却将村里人的真诚、朴实演绎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村里人,无需修饰。

    理由四:《童年》里的主角易明堂(易志兵饰)就是本片的原型,一个小学教师,真真诚诚演了一把自己的故事。

    作为一名教师的易明堂看到村里有太多幼小的留守儿童,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萌生了办家庭幼儿园的想法。通过爱人、大哥和朋友的帮忙,第一天招收了15名3~5岁的孩子。他们尽心操持着这些孩子的伙食和教育,但由于经费、环境、人手等原因,在幼儿园开办了三个月就宣告停办了。

    当易明堂把孩子们一个一个亲自送回家,告知家长幼儿园停办并催缴和退还入园费用时,面对贫穷的乡民,朴实的他依然还是人情至上,闭口不再提钱的事,并且还将寻不到监护人的两个孩子又带回了家,自己抚养起来。

    这还不算,夜里,多年以前的学生为了去寻找逃跑的媳妇,又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易老师家里。他想去远方寻找媳妇,再

  • 2023-01-27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1-06

  • 2023-01-17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1-03

  • 2023-01-23

  • 2023-04-15

  • 2023-04-20

  • 2019-10-28

  • 2019-10-24

  • 2022-09-05

  • 2019-09-20

  • 2023-01-23

  • 2023-05-30

  • 2023-02-1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2

  • 2022-10-27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3-04-15

  • 2019-10-29

  • 2023-05-03

  • 2023-04-15

  • 2023-06-19

  • 2019-09-20

  • 2023-06-22

  • 2023-06-25

  • 2023-05-04

  • 2019-10-29

  • 2023-01-15

  • 2022-10-26

  • 2019-09-20

  • 2019-09-20

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2024他乡的童年的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