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中国司法》观后感 > 地图 > 《中国司法》观后感,2024《中国司法》观后感
《中国司法》观后感相关栏目
《中国司法》观后感热门栏目
《中国司法》观后感推荐
《中国司法》观后感

(共 1423 篇)

  • 1、 《中国司法》观后感合集3篇

    有很多经典的电影值得我们去观看,再次观看的时候,心里仍会有新的感悟和感动。观后感就是一种心得感悟,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精准度。以下的《中国司法》观后感或者是您在寻找的内容,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中国司法》观后感(篇1)

    感受古老的洗礼

    ---读《中国的司法制度》中古代法律制度有感

    读完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使我不仅对古代的整个法律体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还了解到其产生的根源和社会背景。

    中国古代自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就开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体系。

    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了神权思想。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总称为“禹刑”。刑罚的出现,标志着夏代法律制度已经产生。

    “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商代已具有成文法律,商朝的刑法严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

    西周的法律制度因于夏、商,到了西周更趋成熟。《吕刑》中对犯人施行五种刑罚的规定长达三千条;同时,明确规定了罚金等级和赎刑制度等。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奴隶制法制解体,各诸侯国的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成文法陆续颁布。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各诸侯国陆续颁布了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中心内容的封建法律。秦代法律以酷烈而著称于世,刑罚种类繁多,手段也极为残酷,对罪犯往往数刑并施。

    先秦以前没有专设司法机关,只是设官理刑。夏有大理,商周有司寇。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设置掌握狱讼的最高法官。

    秦统一的秦王朝建立后,“廷尉”列为九卿之一,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和地方移送的疑难案件。秦地方无专门的司法机关,郡守、县令兼行审判权,可自行处理一般案件。

    西汉,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制成《九章律》,确立以律、令、科、比为形式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思想构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论基础,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汉代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六部制度的基础。汉代中央仍以廷尉(又称大理)为最高司法长官,地方司法机关与秦基本相同。汉代对各种机构的员额和职权都有明确规定。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各朝都编纂法典。曹魏对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制定《魏律》18篇,规定五刑,使刑名进

  • 2、 司法工作者观《法治中国》有感

    司法工作者观《法治中国》有感

    李世乐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全面总结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观后感慨颇多。

    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人民生活幸福的保障,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顺利推进,法治作为我党治理国家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我党执政兴国的利器。

    作为法治中国的关键一环,公正司法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讲,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不公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的不公,社会不公必然引发极大的社会治理问题,对社会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重任,作为检察机关中组成部分,我们检察官便是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给我们个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加强。

    第一,树立强化监督的观念。宪法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所以如何做好监督工作关系着检察机关重要职能的实现。监督,我们的定位应该是精准,监督权不随意扩大,不越位、不错位,背离法律设计的初衷,更不应该畏首畏尾,不敢监督或不善监督。前有公安,后有法院,不应只讲配合,不讲制约,一切以法律为准,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检察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没有这个基础,工作肯定做不好,监督也好、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也罢,最终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检察人员应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利用培训、交流等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保证案件办理的准确性。

    第三,增强职业自豪感,勇于担当责任。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检察人员的收入必将有所提高,职业自豪感和尊严感得到加强,但是和尊严相对应的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最终落实到司法责任的担当。工作中,规定的权力正确行使,不越权、不推诿,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正确履行职责。

    第四,廉洁公正司法。法律给我们赋予了权力,目的是提高办案效率,真正让决定者负责,并不意味着权力脱离了领导或者上级的监督,办案工作中的吃拿卡要现象不应该存在,关系案、人情案不复存在,我们的工作只对党、对法律、对人民负责,更对自己的职业良心负责。

    法治中国是个系统工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每个环节做好本分,人尽其职方能大成!

  • 3、 司法局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观后感

    司法局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观后感【篇一】

    2月26日,在衡阳县第十一届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800余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警示教育片。

    “这次观影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是一剂强烈的拒腐防变清醒剂。让大家时刻明白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政治底线不容触碰。作为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理想信念、党性立场和党性原则。”观看警示录后,全体党员干部在惋惜衡阳破坏选举案中一个个领导干部堕落的同时,更多的是警醒与思考。

    据悉,近年来,衡阳县纪委监察局牢固树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意识,在“治病树”、“拔烂树”的同时,更加注重“正歪树”、“护好林”,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打开手机,有温馨的廉政短信提示;漫步街头,有醒目的廉政格言映入眼帘;重要节点,下发或转发各类文件、通报敲好警示钟;创新载体,拍摄廉政微电影《守住标底》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传递廉洁正能量;以案释纪,实行“一案一通报”,点名道姓曝光相关的人和事;结合“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年”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让警钟在广大党员干部耳边时常敲响,把党章党规党纪牢牢刻印在领导干部心上。

    司法局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观后感【篇二】

    为深刻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教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3月10日,通道县司法局组织司法行政干警、职工及辅警学习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衡阳破坏选举案警示录》警示教育片。

    该片通过以案释纪的表现形式,提醒和告诫各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理想信念、党性立场和党性原则,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政治底线不容触碰。该局要求全县司法行政干警要把此片作为开展“学系列讲话、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和作风建设的重要警示教育内容;并将学习观看情况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深刻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教训,“立纪律,严纪律”,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 4、 读《平易近人》 学司法为民

    读《平易近人》 学司法为民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20年深秋,当即将调离院机关的领导把《平易近人》这本书赠予我“留念”时,曾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要多看看,还得多跑跑。我没用“语言”答谢他,只默默点头,牢记在心。

    想起2014年7月,那个炎热的夏季,自己备司考、赶公考,在放弃了保研和留在城市金融机构工作的机会后,毅然拖着大包小包,跨出校门,只身踏进秦岭山区,来到地处“陕豫鄂”三省交界的西部乡镇,彼时的想法简单而执拗:学以致用,为民司法!作为新入职的法官助理选调生,我被院里安排到距离县城30公里外的人民法庭锻炼,那里的条件自是艰苦,不值赘述,但没想到连语言交流也成了“硬坎”,使人徒增煎熬。

    那一阵,我天天只琢磨两件事,即“听”和“讲”。听明白群众讲什么话;讲群众听得明白的话。最后的方法很简单,跑!借助法庭身处司法为民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的“窗口”优势,多往村里跑跑,离群众近些,再近些。一边听他们的心声,一边虚心向他们学习。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自己除了顺利打通语言关,还进一步知晓社情民情,体恤民生民苦。那里无疑正发生着许多矛盾纠纷,只有早早发现,才好就地化解;那里也还酝酿、萌生着潜在的问题苗头,只有加强源头治理,彻底净化“土壤”,才能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那里更是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亟需强化“司法帮扶”举措,加大司法援助力度……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年轻法官“学说话”、“办事情”、“化纠纷”、“促公正”,蓄积能量,增长知识的不竭源泉。唯有将司法工作与群众路线深度融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阐释为民理念,才能真正让司法替民众发出强音。

    时光如梭,千余个昼夜转瞬即逝,而今每每翻开《平易近人》,自己更能体味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力量和魅力。那些饱含真情实意,字里行间流淌着强烈为民情怀的温暖字眼,朴实无华却无时无刻不在鼓舞人心,振奋精神。从党员干部要时常深入基层接地气“充充电”到“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的长效机制建立;从发扬做实做深做细群众工作的“钉钉子精神”到打破“玻璃门”和“无形墙”,全面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从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作秀”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等等。无一不体现和代表着最广大民众的心声,没有持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历练,不可能有此“暖心”的真知灼见。

    作为年轻的党员法官,“聆听”总书记极具

  • 5、 《司法过程的性质》读书笔记

    摘要:

    《司法过程的性质》描绘了法官在面对一个案件时的所思、所行,从而为读者勾勒出司法过程的概貌,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活动一直以来蒙着的神秘面纱。全书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第一,法官如何适用法律;第二,法官如何遵循先例;第三,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四,法官的职能问题。鉴于法官作为司法的直接参与者,其所行、所思以及职责所求贯穿着司法过程的始末,因而,由此所形成的链条可以作为对全书解读的主线。

    关键词:

    司法法律适用 法官职能

    《司法过程的性质》是作者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所作的一个讲演,初次读后,领略到书中简洁、精炼却又不失深意的文字。鉴于全书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且模糊而散乱地交织在一起,笔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将其归纳为:第一,法官如何适用法律;第二,法官如何遵循先例;第三,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四,法官的职能问题。基于以上的内容都与法官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司法的直接参与者,法官的所行、所思以及职责所求贯穿着司法过程的始末,由此所形成的链条成为解读此书的主线。

    一、文本概括:法官在做什幺?

    本书开头就陈述这样一个事实:法官在被要求描述司法决定过程时难免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身为其中之一员,与其他试图掩盖这种困境的法官不同的是,作者坦言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他更愿意采取积极的姿态来对此进行反思,并试图给人们展示整个司法的过程。于是,当面临一个案件时,法官做了什幺,成为了作者思考的第一个关口。

    接到案件时,法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找到能够作为判决依据的法律。为了获得满意的答案,他将目光投放到了各种法律渊源中。法或制定法理应成为他所关注的第一个地方,“适合此案的规则也许是由法或制定法提供的。如果情况如此,法官就无需再费力追寻了。这种对应一经确定,他的职责就是服从。”这种情形下,作为依据的法律渊源很明显,法官一般都能够很快得出答案,完成自己的任务。然而,“法典和制定法的存在并不使法官显得多余,法官的工作也并非草率和机械。会有需要填补的空白,也会有需要澄清的疑问和含混,还会有需要淡化—如果不是回避的话—的难点和错误。”当适合的法律渊源并非那幺明显甚至还存在含混、空白时,法官要做的就是对法典和制定法进行解释。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法官也能够获得所要寻找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还会有这幺一种情况,

  • 6、 《李司法的冬暖夏凉》观后感:平凡岗位非凡人生

    平凡岗位 非凡人生

    ——《李司法的冬暖夏凉》观后感

    官地矿党政办党支部

    2018年10月12日,矿党委组织广大党员观看了电影《李司法的冬暖夏凉》,近200人的大会场,座无虚席,秩序井然。短短1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我们再次接受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性教育。李司法平凡的岗位,非凡的人生,令人感动、让人敬重、给人力量,激励着我们立足岗位,学先进、争楷模、做贡献。

    电影《李司法的冬暖夏凉》以山西省阳高县司法局龙泉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同志生前事迹为蓝本,选取帮教刑满释放人员、调处邻里矛盾纠纷、帮助村民合法维权等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了李培斌同志30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辛勤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故事。

    李培斌同志的事迹,于平凡中见伟大,在坚守中见境界,充分展现了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李司法,就是要学习他三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事,胸怀为民情",为百姓调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矛盾纠纷调处中的党性宗旨;学习李司法,就是要学习他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党员本色;学习李司法,就是要学习他始终践行"生命因为崇高而美丽,事业因为担当才精彩"的座右铭,将人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用平凡岗位铸就非凡人生的高尚情操;学习李司法,就是要学习他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不拿群众一分一毫,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始终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公仆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全面加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官地矿党委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夯实党建"三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模范带头勇作为、人人争做‘六大员’"活动。我们学习李司法的崇高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勇做先锋,争当安全生产监督员、改革创新攻坚员、形势任务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遵章守纪示范员、急难险重突击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引导全矿职工比奉献、保安全、创效益,为全面打赢安全生产经营攻坚战、打造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矿井贡献力量。

  • 7、 中国梦中国路观后感

    【范文一】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主席说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乃是人民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两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年百年”的目标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的目标就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

    1、道路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付出所探索出来的政治结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人民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路径探索,沿着这一伟大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坚持自己的政治特色、思想指导、发展方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坚定不移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

    2、精神是动力。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为“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精神决定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干事创业的动力,一个缺乏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就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同样的,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必须要由强大的精神为支撑,实现“中国梦”的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更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球中华儿女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民族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改革创新是我们中国永远立于时代的发展潮头之上根本保证,继续深化改革、深化创新,让改革的红利释放于人民,让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人民,全面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国精神必是实现“中国梦”思想动力。

  • 8、 司法行政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有感

    司法行政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有感

    程海英

    这是一篇特殊的文章

    它将为你解读一名司法行政干警

    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编者按

    四月的三所,万绿吐新,春意正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我所全体党员中如火如荼进行,“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已然成为我们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和往常一样,忙完手头的工作,信手拿起桌边的党章学了起来,一边迅速的抄着学习笔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笔记抄到了党章的第六条“入党誓词”时,我不禁停下了手中的笔,看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内心似乎被什么触动了一般,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开始郑重的诵念“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6年前,我也如今天这般心潮澎湃。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00年7月1日建党节的当天,我和几名新党员在学 校老师的带领下,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的许下了自己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那一刻的我,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终于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我从此和其他人有些许不同了,女孩子惯有的虚荣心充斥着我的大脑,对于入党、宣誓究竟意味着什么却从未认真的思考过。

    后来毕业,上班,成家……和大多数女子一样过着寻常人家的日子,时光就这样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流逝。期间会因为工作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欣喜不已,也曾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而感到苦恼不堪。在每天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中将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不停的转换,在琐碎生活的消磨中觉得自己俨然就是普普通通人群中的一员,“党员”离我好远。

    去年我和家人去重庆, 在我们参观完红岩革命圣地——渣滓洞、白公馆之后,让我对入党誓词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源自于革命先烈在那样恐怖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坚守自己的入党誓言,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捍卫党、不叛党,相比于自己曾经的肤浅和虚荣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惭愧;而更多的认识是源自于为我们进行生动详实解说的解说员,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大哥,在他的讲解中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对英烈们崇敬之情,后来在与他的攀谈中我了解到: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当年和他一起的同事有的已经退休回家了,有的到其他收入好的热门景点去作导游了,他说之所以还在这儿,就是想把红岩的故事讲给来这里的游客听,要把红岩精神传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今天重温入党誓词,老同志(老大哥)的话又一次在我的耳畔响起,让我肃然起敬。是的,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

  • 9、 《司法过程的性质》读后感

    《司法过程的性质》读后感

    本文作者

    康 优

    华东师范大学 法学院

    2017级本科生

    《司法过程的性质》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是作者本杰明·卡多佐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进行的一次演讲,是卡多佐对自己多年法官经验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美国自霍姆斯以来形成的实用主义司法哲学的一个系统的理论化阐述。这本书的中心议题简单来说就是"法官立法",是指法官在严格遵循先例的原则下又如何通过司法过程"发现"法律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推动法学的发展。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美国法律哲学和司法哲学的代表作,正面回应了如何在司法过程中正确对待判例的问题,是一位著名的大法官的经验之谈。它贯穿了卡多佐对于法律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解,有助于每一位法学的理论学者深入了解法律实践过程和社会现实。

    司法审判过程就是一个酿造过程。在这本书中,作者卡多佐将司法审判过程形象的比喻成了一个酿造过程,所有参与审判的人都是在共同酿造一个叫做法律决定的化合物,而法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酿造者。影响最终酿造结果的就是添加物的成分和比例,而掌握这些要素的人也就是最终决定酿造物的人。

    成分——法官体现在他判决中的法律。这种渊源在书中分为两种,一种比较明显,也就是直接由宪法或者制定法提供的。这种情况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也就是说法官所需要做的只是服从。在这个意义上法官制定的法只是第二等的法,是在宪法和制定法之后的而且必须从属于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的工作也并非草率和机械,因为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会有需要填补的空白,会有需要澄清的疑问和含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律解释问题。这种法律解释在书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真实并且可以确定的已有之物,也就是在赋予一个制定法含义的时候只需要理解立法者心目中的含义和立法意图;而另一种就相对比较麻烦但也更为普遍,就是立法机关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没有概念的时候(立法机关未想到的要点),这种情况下的司法解释就需要更深入地发掘实在法的深层含义,猜测立法机关在面对该问题时可能会有的意图,填补实在法的空白。

    法律渊源的第二种,就是在宪法和制定法都沉默的时候,法官必须从普通法中寻找适合案件的规则。第一步就是考察和比较先例。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依照明显符合案件的先例来决定案件,近似于按照制定法来决定案件的过程,不多加赘述。另一种就是没有决定性的先例时,法官必须为眼前的诉讼人制定法律。(同时也是

  • 10、 本草中国观后感

    本草中国观后感(一)

    品中医药文化,观《本草中国》

    赵晶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四年前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独特认识与审美,上升到中国人的生存哲学。现如今,《本草中国》的问世,无疑带给我们另一种文化的视觉盛宴,那便是:中医药文化。

    《本草中国》是国内首档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指导下制作的。该纪录片正式定档江苏卫视周五黄金档,于2016年5月20日晚开始,以每周一集的形式推出。纪录片是以本草为载体,通过展现中国传统药材的发现、获取与炮制的过程,来探寻中医药文化的奥秘,传承日久弥香的传统中医药精神。

    中医药在世界医药领域中还存在许多认知上的误区,在国内也面临诸多困境,如:传统制药技术的流失,传承人的匮乏等,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时表示:“愿与世卫组织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本草中国》将与discovery和美国inc电视联播网等海外机构合作,为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市场上打开一扇窗,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老文化。

    正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巡视员张兵评价《本草中国》时讲的:“公元前430年雅典近二分之一的人死于瘟疫,辉煌的古希腊文明被埋葬,古罗马的两次大瘟疫导致横跨欧亚的帝国走向崩溃,但是中国有中医药,所以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了。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股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力量,就是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中医药事业的振兴。”

    当中医药进入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医学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我们的医学技术有了科学的加工变得更加快捷。然而,凝聚先人智慧的传统文化和技术,也随着时间在指间慢慢流失着。因此,我们才要重新强调勤劳、执着、坚守这些维系中国人几千年的优秀品格,我们敬畏那些孜孜不倦的传承人,是他们赋予了中医药文化应有的风骨,使其能接受时间的洗礼,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医药文化的辉煌重现这一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本草中国观后感(二)

    作为一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独属中国的文化,是很基础的部分,而中医便是其一。在朋友介绍下,我与《本草中国》相遇了,带着几分期待!

    花了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16

  • 2021-05-04

  • 2023-02-1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11

  • 2022-04-28

  • 2021-07-1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5-04

  • 2022-12-18

  • 2023-02-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23-01-28

  • 2023-01-25

  • 2023-06-24

  • 2023-06-03

  • 2022-03-2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5

《中国司法》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国司法》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国司法》观后感、2024《中国司法》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