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2024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大全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相关栏目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热门栏目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推荐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

(共 8166 篇)

  • 1、 《谈美》读后感500字

    慢慢走,欣赏啊!

    美,是个人人都谈的话题,而朱光潜在《谈美》中,从专业的角度,全面地梳理了美学的真正含义。他告诉我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需要我们脱离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需要我们移情于物,物我归一,需要我们的直觉与超脱,把握创造中的情感,需要我们超越联想、亲近自然,倾心游戏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独有美,但没有欣赏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终究是空洞、难以捉摸的。这或许就是《谈美》想告诉我们的。

    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了《谈美》,当时社会动荡,而朱光潜先生却没有被尘世的纷乱与污浊蒙蔽具美感的双眼,虽然美与当时社会观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颗纯净无杂的心灵,一双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美、体会美,于浮躁之中,呐喊美。

    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吗?脱离世俗,欣赏美。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正是因为这无为的活动,人们才得以超越现实生活,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蒋勋曾说:如果我们把生活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空间,美如何进来呢?《谈美》教会了我如何让美走进心灵。以前去美术馆时,我总喜欢用快感来判断美感,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感并非如此。上周去美术馆时,我尝试着用书中移情于物的方法欣赏以前我从未看明白的现代抽象艺术,虽不能说真正理解,却从不同风格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 或愤怒,或平静,或喜悦。这种体会是我以前没有过的,以后我也将用《谈美》中的方法,欣赏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赏啊!

  • 2、 与美同行读后感500字

    与美同行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看了《与美同行》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四种美,说明了一个主题:与美同行。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诚实守信的美。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美,小到晶莹剔透的露珠、辛勤劳动的蜜蜂;大到蓝蓝的天、巍峨的高山。除了这些大自然的美,那些默默奉献的清洁工、甘守寂寞的边防战士等等,他们其实也很美。但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让我们用诚信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有善助人的美。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每个人都应该常怀善心,常行善举,常说善言,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当你帮助别人,或得到别人的帮助时,美就在你我之间传递。别人有困难时,只要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美就在你身边。 爱学善思的美。学习是我们一生的必修功课,这本书里讲到用一定要争气这句话鼓舞着自己前进的童第周,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沈括和爱书如命的朱自清他们珍惜光阴,主动学习;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他们与书为伴,勇于实践,这就是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踏实创新的美。美,不仅需要去探索,还需要去创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习惯开始培养,做一个踏实能干的人。只要我们用心去创造,美就在你身边。 所以,只要我们诚信、爱学、友善、创新,用美的心灵,播下美的种子。我们就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让我们与美一路同行!

  • 3、 《三万美圆的遗产》读后感500字

    读《三万美圆的遗产》有感 读了《三万美圆的遗产》这篇短篇小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马克·吐温用搞笑滑稽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问题,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主要讲了福斯特夫妇原本精打细算,过着安详宁静的生活,但他们的一个远房亲戚提伯尔的三万美圆遗产改变了这对夫妇的命运。聪明贤惠的妻子艾莱柯用这笔钱投资,财富不断增长:三万——九万——十八万——五十万——一百万——五百万,一直到二十四亿两千万。随着资产的累积,他们的私欲和虚荣之心也在日益膨胀,终至一发不可收拾,生活糜烂奢侈,挥金如土,后因股市暴跌,又变得一贫如洗。

    巨大的经济落差使他们无法接受,之后两年里,他们每天沉浸在悔恨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直到临终前才猛然醒悟:这笔不义之财是陷阱。为了所谓富人的生活把原本甜蜜幸福的小日子给弄丢了。 是啊,飞来的不义之财是陷阱,当人们不劳而获时,贪婪自私的一面就会无限膨胀,让人滑向无底深渊。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的人把钱看得很重,一分钱看得比月亮还大,挖空心思赚钱,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赚了四处炫耀,赔了一蹶不振,这样的日子幸福吗?那些曾是百万富翁的乞讨者,那些因股市暴跌而跳楼的暴发户,不就是鲜活的例子吗? 钱是好东西,但它与幸福并不成正关系,心灵的富有更重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家,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一家人活得坦然,照样知足常乐。

    金钱不是万能的,千万不要迷恋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丢了自己踏实善良的本性,这种空中楼阁式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工作,使自己过得更好的同时,也要怀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 4、 《谈美书简》读后感800字

    什么是美?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许多人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这些感受都比较浅显,看过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后,我知道了朱光潜先生眼中的美。

    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这很值得我们广大中学生学习。

    也许第一眼看到上面那段话,你不会有太深的感触,但如果你专注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所折服!书中其中最能领略到的是光潜先生非常经典的对美的分析论证: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但是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要靠人们细心发现的;美是客观事物加主观态度产生的,但是缺一不可。物质是可以用尽的,而无形的美是可以代代流传供世人享用的。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后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灵、精神的健康成长。其实美感无时无刻都冲斥在我们生活当中,从最简单的吃穿住行来说大多人们都会选择环境优美安静的餐厅就餐,因为感官的满足可以提高食欲。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这可以让人更有信心每天可以有一个好的开始。房屋装修也是一门美学功课,明亮宽敞、舒适已经是老掉牙,而自己感觉和概念才让它与众不同,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东南亚感觉、日式家居或者中西合璧等。独特的家居风格可以代表主人的独特性,更能让他享受其中。车子基本性能就是带步,而且现代人更追求的是外观流线性、颜色等。所以美感不是实用主义,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美感可以让人们得到心里上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在《谈美》这书中,通俗易懂,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谈美》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语言,会让你喜欢上《谈美》,读完后,一身轻爽,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世界。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 5、 《谈美书简》读后感_读后感1200字

    寻美,撑一根心篙,向人流深处漫溯、漫溯,去探索并宣告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我不知,也未曾有人可以给他下个定义,她看的见,摸得着,但你却道不出,言不明她为何物。

    于是我带着探知的心,翻开了朱光潜老师的《谈美书简》这部在他82岁所写的着作包含着他许许多多的人生感悟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而我也开始了对美细细品读。

    朱老先生以十三封回信的形式,展开了对美的见解,或许是我所学的知识太过匮乏,我并没能够全部理解,但有很多都让我受益颇深,在这我就只谈谈其中的几封信吧。

    前两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学美学,而第三章却是谈人,把这一封放在了所有的主题之首,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的一个思想吧,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如果一个人连做人都不会,那也更不用谈其他了。而单对于美学来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的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先有了人,然后才有了美学之说。

    人是一个感性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悟,在我看来虽然美是客观的,但她依然可以说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产物,美没有任何要求,美有很多方面,比如作者在文中举得例子在《巴黎圣母院》这不巨作中,雨果便对美字诠释的淋漓尽致,文中那位既聋哑而又奇丑的敲钟人再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是,结结巴巴地使劲连身叫美!美、美我想这位敲钟人一定没有研究过什么是美,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对于美的事物表象的赞叹,而后来他因为犯了错而遭到毒打,是这位吉卜赛女郎给了她水喝。他依然对着这女郎赞着美、美、美,不过这不在是外表的艳丽之美,而是心灵的美,敲钟人看清了灵魂的丑恶与美丽,所以后来每个紧要关头他都成了这位女郎的救护人,最后他们死在了一块,他们都是美的,敲钟人外表长得奇丑无比,但那美的心灵,粉饰了他并不美丽的面容。所以朱老先生也惊赞雨果毕竟是一个名不虚传的伟大作家,他对美的叙述十分的到位,现实与想象的结合,让美变得立体,有了人的味道。

    这些算是对美的一个认知,后来朱光潜先生说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认同的,美不一定是画,不一定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对我来说语言就是一个很美的东西,你可以运用语言来描述任何一种东西,可以从语言中体会出意境,想象出景物的模样,语言的运用也充满着各种艺术手法,对于人物美的雕刻,景色美的赞叹。所以我认为若想钻研美学,文学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朱光潜所说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

  • 6、 谈美书简的读后感

    谈美书简的读后感(一)

    花了我近一个寒假的时间才看完一本薄薄的《谈美书简》,不容易啊,先给自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毕竟这并非是本人所喜好的文学,更何况本书的内容结构如此严谨,使我在阅读过程中多次自觉力不从心,但时间并非是虚耗的,收获暂且不谈质量,就数量而言还是有个数字2020的。

    《谈美书简》主要是以回答读者的来信为方式,虽不是系统的美学研究着作,不能从中见识到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成果,但朱光潜先生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成功地引领我们步入美学的殿堂,并从一些关键的角度为美学的入门者进行了解说,极富启发性。

    例如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但时代的变迁,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想法也有所不同了,朱光潜先生即使功绩硕大,但也早在1988年与世长辞了。当然,我在此并非是想否认他老人家的什么,仅想说:只有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才能成就更大的成功,否则辉煌也将只能是曾经的。

    谈美书简的读后感(二)

    看完《三体》全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场景,一是地球三体组织的巨型海船通过巴拿马运河最窄河道(宽一百五十多米)时,船身被河道两岸竖起的两根柱子上的纳米细线切割成了厚50厘米的薄片,当它被切割后撞向河岸时,把岸边冲出了一波土浪,船身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散开成一片片薄片。当时政府通过这样的手段得到了三体世界的信息。

    另一个场景是地球舰队拦截下了三体人向地球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近距离观察,它呈完美的水滴造型,任何一个角度都是光滑圆润,探测器表面在放大镜放大到百万倍的时候仍然光洁无暇,它在太空中是如此的美丽。但是当地球人正感慨它的巧夺天工时,水滴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以及诡异的运动,摧毁了地球一千艘战舰,屠杀了数百万的人类。

    这两个场景场面都十分宏大,整个过程呈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酣畅淋漓,我以为这也是一种美。

    以前我认为生活中的美应该有两种,可见的有形之美和不可见的无形之美。这种划分比较粗浅,也很无趣,而且到此即止,无法再深入下去。我想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经验,比如你看一部电影,看完了之

  • 7、 《谈美书简》读后感悟精选

    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编辑了“《谈美书简》读后感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写作时提笔没有思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此撰写文章前,我们应该看看范文的写法。范文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谈美书简》读后感悟 篇1

    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

    春节七日最大的收获是沉下心认真读完了朱光潜先生所著《谈美书简》一书,收获颇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美学”适用于诸多文艺创作,很多理论对于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有些理论比较高深,我知识浅薄,读后尚不能很好领会。只是把自己可以悟出的一些东西写出来,以飨读者。

    首先是创作态度的问题。如书中所说,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这一点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我觉得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利益或其它欲望的驱使,时而会让我们的创作态度有所偏差。我写文章并不喜欢为了“日更”而“日更”,若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都要用心去打磨。

    无论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着什么、感受着什么,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对写作源自心底的热爱,并且要让这份挚爱始终保持纯粹。

    在专题审稿过程中,我通常会给读者明确拒稿的理由,比如排版、文体、错字、标点符号等问题。有些作者文笔是不错的,但排版并不认真,不顾及读者的视觉感受,亦不尊重写作格式的基本要求。在指明问题的情况下,有些读者会回复说只是随意写写而已。

    我通常会回复对方,提笔写作,要对写作有起码的敬畏之心,要对我们的作品和读者负责。这一切源于态度。

    在自身的写作过程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写得文章越多越深感自身的无知,就如读书读得越多越感觉自身精神贫瘠一样。在学习模仿不同写作手法的同时,会深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的脉络,亦或不能让文章变得血肉丰满。

    如朱光潜先生所言,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我想,很多的文艺创作都是关联诸多的知识体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知识体系愈加丰富和完善,作品必然是更有深度、有血有肉,文章情节内容、起承转合也是更加合理,并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是更有效的。

    对于喜爱写作的人,应该像海绵一样多方面的吸收知识,并融会贯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身的创作实践。否则,写作仅仅是套用公示和技法,必然会缺少灵魂。

    写文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 8、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

    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

  • 9、 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朱光潜先生《谈美书简》有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大巴士上坐了不知多少个小时后,终于到了。一下车,热情的导游就先带我们前往旅馆休息。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与几个亲戚逛马路。不得不说,这边真的很热闹,比如路边摊的生意好到老板都忙不过来了;路上也有各种行人在逛马路;商店里,超市里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洗漱好后便前往餐厅吃早餐(餐厅的人不是一般的多啊!)作为都是靠运气才坐到的。

    七点,大家便在酒店门口集合出发了。一心想到离武夷山越来越近了,我激动不已,按耐不住释放玩的天性呀!

    在这之前,导游已经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关于武夷山的知识(导游是地地道道的当地人)让我们在游玩时也能学到点历史文化。

    “大家那好需要带的物品,我们到达目的地了啊,来来来,跟着我走!”导游边讲边带着我们来到检票处。不得不说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不掺杂任何物质,非说有呢,那就是大自然的馨香!

    进去后我们坐着游览车来到了虎啸岩,虎啸岩最精彩的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分为两条道,一条是近道,而另一条是盘山而上。在思考一会儿后,大家一致决定盘山而上。毕竟难得来这里旅游一次,可不能留有遗憾。

    虎啸岩上山的石阶就是在石头上凿出来的,不是很规整,万一遇到下雨天就很难爬了。还好我们去的那天天气还算晴朗。

    起初,我是爬的最快的一个,可爬了一段后就累的半死不活。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到了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的二曲溪,是最奇的岩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其中从右边的伏羲洞而入岩内,到达深处后,抬头便可见岩顶裂开一条,宛如是大自然的之作!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像是跨空碧虹,令人赞叹不绝呐。

    就这样,一天便过去了。在晚饭之前,导游和我们说第二天一早便去爬天游峰。当听到又是爬山的我心里是一万个拒绝呀,总觉得我这小短腿是不保了呦!“快起来,再不起来就把你一个人丢这里了。”迷迷糊糊中听到妈妈的话,瞬间惊醒,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随意去餐厅吃饱喝足后便随着大部队出发前往天游峰。

    天游峰每当雨后出晴或是晨曦微露时,登巅峰,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天宫琼阁,便得“天游”。

    我与同来的一个小妹妹比赛登峰,谁先到最顶端谁就是赢家。当爬到半山时,我待在平台上大口喘气,抬头望去还有一长条路要走,便“投降认输”了。不过,

  • 10、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800字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2-12-2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2-04-15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8

  • 2023-01-16

  • 2023-04-24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3-02-02

  • 2023-04-11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大全,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2024,更多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