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 > 地图 >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2024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范文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相关栏目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热门栏目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推荐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

(共 9402 篇)

  • 1、 章鱼拜师读后感1000字

    章鱼拜师读后感

    星期天,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名叫《章鱼拜师》的书。在书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知识,如牛、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蝇、老虎的尾巴能当钢鞭用、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黑猩猩的眼睛是动物中最好的…… 读着读着,书中一篇叫“小鱼吃大鱼”的故事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一直认为大鱼吃小鱼是鱼类们生存的规律,小鱼生来就是给大鱼欺负的,小鱼就是大鱼的粮食,但是,海洋中的小盲鳗(mán)却改变了这个自然规律,它是大鱼的克星。它吸附在大鱼的身上,趁机从鳃(sāi)部钻进肚子,锋利的牙齿把大鱼的内脏和肌肉消灭一空,真是个厉害的小家伙。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在地球上再弱小的动物也有超强的本领,了解了再强大的动物也有它的弱点,懂得了在日常生活要尊重所有的人,更明白了不管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去克服。 《章鱼拜师》这本书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和我一起去阅读。 《章鱼拜师》主要是介绍许多动物各个部位的作用和生活习性的。比如说《尾巴歌》让我知道了各种动物尾巴都很有用处,而且是用儿歌的方式来写的,让我们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容易理解,很适合我们小朋友读。 这真是一本好书,很值得我们去看。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更懂得动物的好处和习性,我们就能与他们和平共处了。 今天我看了《章鱼拜师》这本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牛、马的尾巴可以驱蚊和蝇,袋鼠尾巴掌平衡,老虎尾巴甩钢鞭。还知道动物怎么睡,小狗耳朵贴地睡,马儿常常站着睡,长颈鹿头搁在背,猩猩对对抱着睡。还知道小猪最爱滚泥塘、拱泥土、吃饭和爱睡觉。还知道动物的特点,羚羊跑得快,狒狒眼睛好,海豚跳得高,犀牛撞击好。我还知道天鹅喜欢飞直线,老鹰喜欢转圈圈。 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很多动物的生活习惯和自然规律。我觉得张卫东叔叔画的图画很美丽,很好看,绚丽多彩。戚万凯叔叔写的这本书很吸引人,很有趣,我很喜欢这本书。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一书本! 星期天,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名叫《章鱼拜师》的书。在书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知识,如牛、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蝇、老虎的尾巴能当钢鞭用、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黑猩猩的眼睛是动物中最好的…… 读着读着,书中一篇叫“小鱼吃大鱼”的故事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一直认为大鱼吃小鱼是鱼类们生存的规

  • 2、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导语:《莫泊桑拜师》讲的是莫泊桑他年轻时酷爱写作,可作品都平平常常。莫泊桑很着急,于是,他去请福楼拜指导。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写作说难就难,说不难也不难,就拿我来说吧:

    以前,我只要看见梁给我布置的作业――写篇作文,我都快晕死过去了。因为,我最怕写作文了。原因:第一,我不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第二,就算是知道题材也不知到如何下笔;第三,人们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白了吧,我以前就不爱读书,虽然表面上吵着妈妈说要买书,实际上我从来就没读完过一本所以,这些毛病就成了我写作的最大的敌人。妈妈为了让我改掉这些毛病,想了好多方法,可是都不起效。于是,我老妈便采用了自己的招牌菜――沟通、交流式消除法。看,今儿不就是来了吗?老妈把我拉到跟前和蔼地对我说:男男,写作并不难,只要多读,多练,多动脑,多记录就行了哎这招还真有效,不到一个月,我的作文就有了进步,看来老妈说得还真不错呢!

    不久前,我又看了一篇文章――《莫泊桑拜师》让我对写作有了更深的体会,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莫泊桑拜师学写作的整个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只要肯吃苦,勤练习,认真观察,详细记录,用心去揣摩生活中的点滴,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并写下来,就能写出好作文,当然,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成功,才能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

    现在,作文对我来说,已经是较简单的事了,有时候,灵感一来,不到半个钟头,我就能写出一篇600――800字的作文。因为现在我吸取了《莫泊桑拜师》中的写作方法。我相信,只要我有恒心,有决心,我就能像莫泊桑一样,从一个写作不生动的人,变成一个作家。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莫泊桑使9世纪法国的著名作家,他一生孜孜不倦的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莫泊桑年轻时学习写作的故事《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拜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莫泊桑通过拜师学艺,遵从师教,不懈努力,终于成为闻名于世的伟大作家的故事。其中有两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作就要肯吃苦、勤练习。这是法国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导。是啊,从古至今,哪一位伟人不是经过刻苦的努力,苦读十年寒窗才取得成功的?成功又有哪一次是属于那些懒惰的人呢?居里夫人的生活条件那么差,可她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沥青渣中提取出了镭元素;女作家张海迪虽然身有残疾,但她依然刻苦学习,为我们创作出了许多作品。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靠勤奋,如果你不肯

  • 3、 莫泊桑拜师教案汇编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莫泊桑拜师教案”,敬请访问。

    教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会让老师更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编写教案时怎么动笔呢?读后感大全陆续为大家整理了莫泊桑拜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莫泊桑拜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的指导所说的话。

    难点:学习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的,从三次不同层次的指导中,明白仔细观察、刻苦练笔、用心揣摩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1、同学们平常你们觉得写作文最难的是什么?(没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平平常常,不吸引人……)

    2、你们觉得难,并不奇怪,因为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年轻时对写作跟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于是他就去请教福楼拜,在福楼拜的指导下,他终于成了法国著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也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吧!

    简介莫泊桑、福楼拜。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出示生字,指名读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思考

    1、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2、从福楼拜的几次谈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

  • 4、 《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读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孔子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他的知识已经很多了,已经是很有名的老师,还要不远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到洛阳,终于拜了老子为师。老子问孔子: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

    在没有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就已经知道无论自己有多深的学问,都不要骄傲这个道理。学习《孔子拜师》一文后,我更感受到了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的老师,非常佩服孔子的学问,同时也很敬重他的品行.我和孔子一样有同感,学问就象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没有止境,只要我们虚心向别人学习,相信最终总会有收获的。

    今后,我要牢记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好学,长大要和孔子一样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孔子拜师读后感600字

    课文《孔子拜师》主要讲述了孔子30多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孔子谦虚好学,彬彬有礼,老子礼节高超,谦虚谨慎。

    孔子已经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但是他并不满足,还要学习的知识,并且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来到千里之外,向老子学习。我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精神品质。我有时候考试成绩比较好,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了学习是没有止尽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都能认真求学,更何况我们这些刚刚步入知识殿堂的小学生呢?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一定要学习孔子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主要写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于是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几个月后来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见一架马车,车旁站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孔子想这位老人可能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到:老人家,您就是老蚺先生吧?你是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学生吧?老子说: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说:学无止境! 这充分说明了老子、孔子都很谦虚,礼貌待人,而且表明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值得我们学

  • 5、 孔子拜师读后感500字
    孔子拜师读后感500字

    寒假期间,我重温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它很有教育意义,使我感触颇深。

    孔子年轻时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时他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距洛阳有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花了几个月终于到达洛阳。见到老子后,他谦逊有礼,老子欣然收他为徒。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人品。

    孔子真诚求学、谦虚好学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看看孔子,再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比起孔子,我主动学习、刻苦学习、谦虚学习的精神实在差远了。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读课外书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的兴趣。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有时也是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考试成绩好了,爱“翘尾巴”;成绩差了,爱“发脾气”;成绩不好不坏时,有时还“无所谓”。就说这次语文,虽然得了全班第一,但也只有89分。这说明我还有一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作文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粗心的毛病还没完全改掉。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千古圣人孔子都能谦虚求学,我想我通过勤奋努力也能做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后,我也要像孔子一样谦虚好学,孜孜以求,主动学习,刻苦学习,快乐学习,争取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6、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他为何能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呢?今天,我们学习了《莫泊桑拜师》一文,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因。我对这篇课文感触很深。莫泊桑的作品之所以写得这么好,这和他虚心求教,肯吃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写作就要吃苦,勤练习。这是莫泊桑第一次拜师,老师福楼拜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莫泊桑,学习写作的每一步要做到肯吃苦,勤练习。是啊,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肯吃苦,勤练习,就从我练习写字谈吧。

    平时,我的字迹比较工整,那可不是天生就写得这么漂亮,那可费了一番心血呀。记得小时候,我写的字别人都不认识,后来,爸爸给我买了许多字帖,每天坚持写5张,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的字越来越工整、漂亮。

    学习这一课,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莫泊桑拜师读后感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莫泊桑年轻时学习写作的故事《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拜师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莫泊桑通过拜师学艺,不懈努力,终于成为闻名于世的伟大作家的故事。其中两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得印象。

    写作就要肯吃苦,勤练习。这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导。是啊,从古至今,哪一位伟人不是经过刻苦的努力,苦读十年寒窗才取得成功的?成功又有那一次是属于那些懒惰的人呢?居里夫人的生活条件那么差,可她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在沥青渣中提取了镭元素;女作家张海迪,虽然身有残疾,但她依然刻苦学习,为我们创作,翻译出了许多好的作品。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考勤奋,如果你不肯多练,多写,又怎能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吸收呢?如果我们只是完成自己的义务,就不再肯吃苦,那么知识就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若平不肯下功夫,到考试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反之,你若平时刻苦努力,在考试是不慌神,有自信,自然能考出好成绩。

    年轻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因为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我认为,学习不仅要勤奋,还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与来立下雄心壮志,每天做10到计算题,开始两天还能坚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没了耐性,做题目的次数日益减少,变成两天一记,三天一记最后连笔都懒得动了。读了这篇文

  • 7、 张良拜师读后感

    篇一:张良拜师的故事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篇二:古人尊敬老师的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

  • 8、 孔子拜师读后感

    篇一:《孔子拜师》读后感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圣人。

    上月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从文章里我读到了: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一爱一读书,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有三千弟子在接受他的教育。

    可是孔子还很虚心,他还想更上一层楼,他听说比他大三十岁左右的老子是一个德高望众的老人,于是他离开曲阜去求学。在老子那里他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把所有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了他。他们都是学问很高的圣人!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都是流传至今的学习名言。

    孔子那么高的学问了,还仍然很谦虚,我的成绩还不是太好,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孔子读书的时候环境很差,还要刻苦读书,三十岁了还继续学习,一直不放弃学习好的品德,每天要求自己进步一些,我要向孔子学习,考上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做一个对作为的人!

    篇二:孔子拜师读后感

    今天,放学回家后,我从书柜里拿出李一本写的孔子拜师 这本书认真地阅读起来,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讲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师的故事。孔子是一位对知识孜孜以求的人,他一生热一爱一学习,到处向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由于孔子虚心学习、勤奋钻研学问,他年轻时就已经成为很有名气的老师了,但他从不满足在学问上所取得的成就。他认为学无止境,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时,他决心再拜老师,继续学习。于是,他离开自己的家乡曲阜,来到距家乡上千里的洛一陽一,拜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老子。可老子对他说:你就是孔子啊!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您的学问很深,跟您学习,必有长进。再说,越是研究学问,越应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子很感动,就收了他这位学生。此后,孔子每天不离开老师左右,虚心学习,随时请教。老子就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习结束了,辞行时,孔子恳求老师给予临别的教诲。老子拉着他的手,情真意切地说:有学问不浅露于外表,讲道德不分贫富,你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你对我的尊敬叫我感动。孔子听了老子的话,连忙行礼。回到家乡。孔子在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称赞孔子的学问,也很尊重他。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孔子是一位热一爱一学习、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孔子拜师》的故事告

  • 9、 读《莫泊桑拜师》有感作文
    今天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题为《莫泊桑拜师》的例文,并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为写出好文章拜福楼拜为师,悉心听取指导的事情。在学习了福楼拜三次指导莫泊桑写作的经过后,我明白了:写作不光要靠平时的阅读、积累与勤奋练习,更重要的是在于写作时要认真选材。正如福楼拜说的:“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它去发现去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捕捉一闪而过的美丽。

    文中莫泊桑那种勤奋刻苦的精神确实很可贵,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先付出努力和汗水,否则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是轻而易举就会完成的。俗话说得好:“凡事都得先苦后甜”,这是颇有道理的。我们只有经受前面的苦头,才会尝到又香又甜的硕果。

    “写作就要肯吃苦,勤练习。”这是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导。是啊,从古到今,哪一位伟人不是“苦读十年寒窗”才取得成功的?成功又有哪一次属于懒汉呢?居里夫人上大学时条件那么差,可她依然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在那沥青渣中提取出镭元素;女作家张海迪,虽然身有残疾,但她依然刻苦学习,为我们创作和翻译出这么多好作品。

    今后我要以莫泊桑为榜样,在学习的道路上敢于攀登,奋勇向前!相信我的作文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10、 《孔子拜师》读后感400字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开始读《孔子拜师》这一课,感觉很经典,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孔子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是孔子觉得他的知识不够渊博,就离开他的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有上千里远,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得非常辛苦,而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种种困难,走了几个月才走到洛阳城外。

    老子听说孔子要拜自己为师,于是就在洛阳城外等候孔子。当孔子在洛阳城外看见一位老人时,就猜测他是老子,并上前行礼,问清此人就是自己要找的老师,于是拜他为师,就这样孔子就找到了教自己知识的老师。

    从此以后,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终于成为思想家和教育家。

    从这篇课文里,我懂得要学习孔子的谦虚、不怕苦、有礼貌,一心追求自己梦想的精神。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更应该努力去学习。

    其次,我们要取长补短,不是什么都知道的,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 2019-09-21

  • 2023-05-1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6

  • 2019-11-08

  • 2022-12-18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4-0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4-07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2-02-04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10-09

  • 2023-03-05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
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2024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教您怎么写史进拜师读后感5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