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生命作文读后感 > 地图 > 生命作文读后感
生命作文读后感相关栏目
生命作文读后感热门栏目
生命作文读后感推荐
生命作文读后感

(共 2515 篇)

  • 1、 读后感870字:【生命作文】敬畏生命

    生命乃每个人的根本,生命无价。

    ——题记

    一抹残冬的斜阳,暖暖地照在我的脸庞。我的泪,感动的泪,滴在打开已久的扉页上。一篇文章——《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市》给我带来了无比的温暖。我舍不得擦去我的泪,一如舍不得窗外那金色的阳光!

    是啊,生命诚可贵,是让人敬畏的。但为了一种大爱,可以义无反顾地抛出!

    他叫孟祥斌,是一名解放军军官。在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他领着妻儿要买一双孩子过年穿的红皮鞋,恰巧碰到一位姑娘因失恋跳入了冰冷的江水。孟祥斌二话不说,纵向跳下离桥10米高的河里。那时水温只有3度,该是多么得冰冷彻骨啊!他竭尽全力将姑娘拖上岸,自己却永远沉了下去……

    掩卷沉思。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孟祥斌英勇救人的壮举,他的毫不犹豫,他的舍己为人。生命是鲜活的、饱满的、厚重的,但一瞬就消逝了!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救人呢?同情?责任?义务……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种种猜测都是对英雄的亵渎!虽然他的呼吸停止在了冰冷的河里,但是他炽热的心,滚烫的情,却是永存的。冰冷的河水,被他用生命燃烧起来,变得温暖。当那名女子跳河的时候,难道在场围观的那么多人不会游泳吗?也许,他们缺少的不是一种救人的技能,而是一颗温暖的心。

    孟祥斌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生命。每个人所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力,这是谁也不能剥夺的。也许生命是一张白纸,认真描画才会有意义。他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地震、泥石流、雪灾、洪涝灾害面前,又有多少人感动着多少颗心啊。生活中,有时候人需要仅仅是一丝温暖,人需要付出的也只是一缕温暖,但这缕温暖可以感动一颗心,感动一座城市,甚至感动一个世界。

    生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宝贵个体,只要你认真而踏实地生活过,也就是一种完美和永恒。只有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交成美好的人间。我敬畏生命,我更渴望美好的人间!

  • 2、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读后感

    像野菊花一样成长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读后感

    旭东学校小记者站 龚银华

    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怯懦走向勇敢,文中的作者即是如此。

    自从我读完《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一文后,野菊花那顽强的生命力不仅打动了文章的作者,也打动了我。是野菊花让她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怯懦走向勇敢,让她彻底摆脱了疾病的折磨,也让她懂得了父亲对她的爱,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

    野菊花不像其它花那样喜欢争奇斗艳,它只是一株平平凡凡的花。野菊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竟能生长得如此精神,让人难以不为它点赞。这样的韧性,难道不是非常可贵吗?我们做人就要像野菊花一样坚强,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一想到野菊花,就让我想起我一个三年级的同学。他刚转学来时,英语一窍不通,只会写几个字母,甚至连字母的格式都不会在英语作业本上书写,可他就是不放弃,与学习英语的困难作斗争。他不放弃的精神,使他的英语成绩渐渐好起来。三年级期末,他的成绩竟达到全年级第一。这种坚持不懈、勇于与逆境抗争的精神让我感到他就像路边的野菊花一样,虽然平凡,却也与众不同。

    人的一生都在与逆境拼搏着。有的人从逆境中走了出来,变得更加坚强,而有的人一旦在逆境中失败,就再也不敢与逆境抗争了。事实上,困难是不会向你低头的,只有你让困难低头,你才是真正变得坚强了,学会在逆境中成长了。

    点评:小记者从阅读中感受到野菊花的顽强,在逆境中成长快乐,他把困难当做锻炼自己的一次次机会,让自己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指导老师:吴长青)

  • 3、 生命中的那些《目送》
    生命中的那些《目送》 我喜欢龙应台,喜欢她当年大声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豪气,喜欢她“水泥地里种花”的决心,喜欢她毅然辞官、回归书桌的果敢。她的文字总是那么的动人,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如今重拾她十几年前的《目送》一书,内心再现一股莫名的感动。 我喜欢龙应台,喜欢她当年大声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豪气,喜欢她“水泥地里种花”的决心,喜欢她毅然辞官、回归书桌的果敢。她的文字总是那么的动人,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如今重拾她十几年前的《目送》一书,内心再现一股莫名的感动。 《目送》中有七十多篇散文,记录的都是日常小事,却满纸温情,仿佛走进了她的生命,感受她目送父亲去世的悲痛,感受她目送苍老母亲背影的忧伤,感受她目送儿子远去的怅然……呵,生命中,该有多少刻骨铭心的目送! 最爱读开篇散文《目送》。里面写到,儿子华安十六岁那年,作者在机场目送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她冀待华安消失前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她在《为谁》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想到在汹涌的母爱面前,她竟能毅然收敛起满腔的骄傲和锐气,委屈地选择让步,竟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心痛。然后,又想到自己读大学时每次父母送我去车站,我也是头也不回的。想到我的父母可能也像龙应台那样站在小路的那一端,看着我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当父母久久伫立,远远目送我乘坐的大巴渐行渐远时,是否也会怅然若失地感慨:“四顾苍茫,唯有目送”。而彼时,我可能正坐在车上与女伴聊着假期乐事! 我知道,直至我的背影完全消失,父母才会停止张望,怅然离开。我也知道,只要我一个回眸,他们就会欣慰万分。但是任性的我依然选择不回头。是的,为什么要回头?为什么要让他们牵挂?为什么不能留给他们一个坚毅的背影?我不回头,并不表示忽略。我不回头,只是要让他们知道,我能,而且必须能独个走好前面的路。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前面的路还很长,我还将不断往前走,我会牢记与珍惜背后那些从高大到佝偻的身影和他们充满期待的目送的眼光,带着爱和释怀,继续不断往前走。

  • 4、 生命中的伞读后感

    生命中的伞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生命中的伞》。看了之后,我觉得挺有体会。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天放学时,我没带伞,冒雨回家时父亲来送伞。从此,父亲在下雨天一直来送伞。有一天父亲没来,我冒雨跑回家,却发现父亲躺在床上,紧握一把伞

    伞,这件在生活中很普遍,很平常的东西,在文中却有不一样的含义。 生命中的伞就是父亲温暖的胸膛,有力的手臂,为我遮风蔽雨,给我雨天的呵护,包含了父亲深沉的爱。 而文中的父亲,这把大伞,伴着我度过了多少个雨天。是这把伞,让我避开了多少次冷雨的袭击。如果不是这把伞,我将会多少次穿行在朦胧细雨之中。父亲送我的那把伞,其实是一份浓浓的爱。

    在人生路途,我们无数次感受到父母这样的爱。伞,撑出了一处晴朗的天空,天下是父母的情。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永远都会无言地呵护着你。这把伞,会永远陪伴着你。不论何时,这把伞都会奋勇而出挡住困难,让你前进。

    父亲,这把生命中的伞,为我们遮了多少风挡了多少雨。

  • 5、 敬畏生命作文1000字_六年级读后感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 , 科普作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 —— 《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 “ 蜘蛛 ”“ 黄蜂 ”“ 蝎子 ”“ 象鼻虫 ” 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 “ 缺了布料 ” 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 “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 ;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 “ 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 “ 讲昆虫生活 ” 的楷模。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 “ 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

  • 6、 在阅读中寻找生命作文700字_初二读后感

    曾经我被一本名为《花田半亩》的书深深地震撼着。细腻的文字,优美的语句,还有她对生活的品位,无一不让人折服。

    这本书中记录了一个花一般的女孩最后的生命独舞,她就是作者田维。在这个笑颜如花的年纪,病魔无情地一点一点侵蚀着她,留给我们的,只有五十几万她最钟爱的文字。

    《花田半亩》是田维2002年至2007年面临死亡的心路历程.看似简单的记录生活中的热闹,可谁又知她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正如她所说的:“花田里的文字,不是生活真实的热闹,是飘在半空的寂寞。”

    她是一个从疼痛中出生的孩子,到少年时一次次地跌倒,再到青春时死亡的倒计时,她一次又一次地痛苦着,命运的折磨似乎从未停歇。她在日记中说:“也许,这只是因为我是个疼痛中出生的孩子,对于疼痛我已不再那么畏惧。我总是咬着牙站起来继续向前跑去,因为我知道风在前方。”这样一个不屈的生命,咬着牙经受各种风吹雨打,怎能不令人钦佩!

    而我们所谓的坚强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都太幸福了。人们最畏惧的是什么?灾难?疼痛?都不是!是死亡!而在面临死亡时始终微笑着,仍然淡然、平静地生活,这是勇士,这是坚强!不要说,你无所谓生死,此身尚在,便难脱深情,纵使弘一法师如此高通明澈之人,也不免在临终前写下“悲欢交集”四字。

    我不知道,如果换成我被疼痛折磨着,每天面对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单,还有瓶瓶罐罐的药,即使仍抱着希望,也不知是否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环顾四周,一切都是那么触目惊心。有成天游手好闲、虚度光阴者;有难忍失败、自寻短见者。他们都轻易地放弃了生命,是可悲之人。“每个面临死亡的人,都懂得眷恋生命”。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人像田维这样努力地活着,勇敢地活着!

    她说:“如果可以,只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睛,让它拥有明媚与微笑……”

  • 7、 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后感

    一爱一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后感(一)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华语首席身心畅销书作家,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成长经验的一精一华,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不快乐的根源,重获最初的快乐。

    在本书中,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和谐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一爱一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一陰一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

    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我们必须体会到这一点,为自己的生活和快乐负起责任。想要快乐?很简单。先向你的生活和生活情境鞠个躬,真心地接纳它们。然后你可以祈求更高的智慧,给你力量去改变你的生活情境。所以,我们常常把力量都用错地方了!我们不应该抗拒生活和生活情境,也不应该坐在那里抱怨,而应该先向它们臣服,然后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去改变我们不喜欢的生活情境。将抗拒、抱怨改为臣服、行动!

    我们会对外界的人、事、物感到厌烦,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厌烦,我们失落了与真实的自己的联系。一颗开放而谦卑的心,可以让我们少受很多苦。我们必须为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起全部的责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心甘情愿地学习臣服的功课,找到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快捷方式,而最好的快捷方式就是从当下开始。

    一爱一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后感(二)

    我们都希望生命是平稳顺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风一浪一颠簸中,我们才能重新定义自己,而且选择是要紧缩在花一苞中,用安全模一式运作我们的人生,还是愿意破茧而出,享受绽放之后的美丽。这是在【重遇未知的自己】的前言里面的一段话,它提出了面对困难时的一个新的看法,更是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在生命的过程中,困难、痛苦到底在扮演着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从小到大我觉得我都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从来没有什么大的痛苦降临,我的生命轨迹一直平稳有序。所以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愿意看到生命中的种种完美,愿意创造生命中的种种完美,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奋斗,就可以让生命变得完美。但是,生命中有些时候是不承认努力的,尽管你对自己严格要求,尽管你积极进取,总会有些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一直身强体壮的我生了一场大病,因为洗碗一起身,把腰扭伤了,最后竟成了腰椎间盘突出。而且在之前的

  • 8、 作文读后感2000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感情诗中,女生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户外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好处。

    那么,到底选取什么?是重还是轻?

    中国读书界对昆德拉的了解得益于翻译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国内对昆德拉的翻译,比较早的是韩少功,他与他姐姐合作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现中译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于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来,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写的诗歌和剧本,以及2003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说《无知》,几乎都被说到中国来了,有的还有几个译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引进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购买过昆德拉的中文简体字版权,但能够肯定地说,绝大多数都没有以合法的手续购买版权。我个性赞同艾晓明在1996年香港《明报周刊》上讲的那段话: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们是否需要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上,有没有可能按照《伯尔尼公约》和既有的著作权法,礼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思考,有没有可能原原本本地说他的文字?这两种可能,上海译文出版社此刻都给我们带给了。我想,有了这两种可能,我们便有了进一步明白昆德拉的可能性。

    说起昆德拉,有人会说他在他的祖国捷克影响力不大,怎样在中国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是不是有点反常?实际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国之前,已经是捷克第四届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只是正因带头说了真话,才被开除出党。据蒋承俊说,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艺术家、三百六十名功勋艺术家、七千多名艺术工作者签名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艺界《宣言书》,其中曾这样写道:我们极端鄙视这么一帮子人,他们狂妄自大,虚荣心重,优越感强,自私自利,无耻之尤,甚至为了几个臭钱,不惜出卖自己祖国的利益,参加了叛徒集团,脱离了人民,离开了人民的生活,背弃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国主义怀抱,成了反人道主义的工具,堕落为那些颠覆和制造各国间不和的人的传声筒。在这样的声讨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当然不可能流传,不流传也就不可能有影响。我觉得这种状况必须会有改变,历史会说话的。

    昆德拉在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

  • 9、 读后感作文1600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能够说一遍阅读下来人是浑浑噩噩的,可能跟年纪和阅历有关,从此这本书被我放进了柜子。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的体会和第一次大相径庭。因此我十分认同一些人的说法:米兰昆德拉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够,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体味到其精髓。说来有些惭愧,尽管如此,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对所看所想的资料进行一次整理总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感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达的是一个人在四种状态下的非如此不可:爱---特丽莎,同情----托马斯,反叛----萨宾娜,梦想----弗兰茨。文章围绕主人公托马斯展开,他与前妻离异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简单并决定一向持续单身。特丽莎走进托马斯的生活,这个在托马斯看来是由六个偶然给他带来的女生,与托马斯纠缠、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马斯仍然醉心于与众多女生的性友谊,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寻找、开拓和征服每一个女生与其他女生的百万分之一的差异。但特丽莎的身影反反复复出此刻托马斯医生临窗犹豫与沉思中,严厉地拷问着托马斯对自我,对命运,对情爱,对沉重与价值的决断。这就是轻与重的对立,对婚姻的忠诚是重;与情人的幽会是轻。托马斯在轻和重之间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着特丽莎;在特丽莎面前又坦然承认与情妇在一齐。千里追妻,放下国外安稳的生活跟着特丽莎回到布拉格,却依旧不忠特丽莎。为了给妻子一个平静的生活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又在第二天忘记拒签的目的。最后他在被布拉格统治者逼迫的状况下同意了特丽莎的提议去了乡下。

    还有两位主角,萨宾娜和弗兰茨。萨宾娜的宣言是:我的敌人是媚俗。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兰茨崇拜的但又是与他貌合神离的情妇。萨宾娜是个轻极了的主角,她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爱背叛又习惯背叛,她背叛父亲,背叛弗兰茨,在萨宾娜看来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萨宾娜看不出什么比进入未知状态更奇

  • 10、 写读后感作文1100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向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正因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向没看进去。这段时刻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爱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感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好处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取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好处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能够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留意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好处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好处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职责、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务必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简单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职责,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向认为是正因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因此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向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向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5-14

  • 2023-06-22

  • 2021-07-22

  • 2023-05-07

  • 2023-06-15

  • 2022-05-11

  • 2019-09-20

  • 2022-05-10

  • 2023-06-25

  • 2023-07-02

  • 2023-05-17

  • 2022-05-06

  • 2023-04-27

  • 2023-05-27

  • 2023-06-30

  • 2022-04-16

  • 2022-04-26

  • 2022-05-08

  • 2023-04-30

  • 2022-04-15

  • 2023-04-14

  • 2022-04-16

  • 2022-05-09

  • 2022-04-09

  • 2022-04-16

  • 2022-04-09

  • 2022-05-13

  • 2022-04-10

  • 2022-05-08

  • 2022-04-15

  • 2022-04-15

  • 2022-05-06

  • 2022-05-11

  • 2022-04-16

  • 2022-07-15

生命作文读后感
生命作文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生命作文读后感,2024生命作文读后感,教您怎么写生命作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