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舌尖中国有感 > 地图 > 舌尖中国有感,2024舌尖中国有感
舌尖中国有感相关栏目
舌尖中国有感热门栏目
舌尖中国有感推荐
舌尖中国有感

(共 2213 篇)

  • 1、 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汇总10篇

    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 ”,现在的社会撰写各种文档是常有的事,当我们在写作遇到困到时可以借鉴相关范文。提高写作能力,离不开范文的帮助。你学会怎么编辑优秀的范文了吗?

    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篇1)

    《舌尖上的中国2》开播以来不仅收大人们的喜欢,在小学生中学生也广收欢迎。下面是一位中学生写的一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观后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晚上做完作业后,跟着妈妈看电视!妈妈晚上在看《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看着看着,我也入迷了!感概中国美食跟中国文化一样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到开始呈现出来的那锅炖鱼,我的口水差点流下来,心想我的妈妈可不会做这道菜,要是会的话该多好啊!接着更多美食接憧而来,太多了:什么多味笋干、咸肉黄泥拱、香椿煎蛋、紫苏炒螺蛳等食物不断撞击着我的味觉神经。我对妈妈说,你什么时候会做这些菜啊?妈妈说,我会尽量学的,为了我的宝贝!

    以前经常听到卖切糕的很骗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是切糕。晚上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了。我感觉这么美味的食物这么会是骗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国2》还有一点让我看起来感觉很爽,就是画面太美了。感觉比我看的任务动画片都美。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这是节目的最后说的一句话。虽然我不大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很喜欢这句话。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我跟妈妈说,以后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篇2)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离开家久了,就经常会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也许我们并不怀念故乡,也许只是故乡对我们魂牵梦萦。

    养蜂的女人说,结果我跟她结了婚,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说,这海洋的钞票难挣,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

  • 2、 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通用

    撰写相关的文档,是我们每天都会处理的事情,遇到写作困难时可以借鉴一些范文。不是,你可以在网上找相关范文,根据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整理了《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有感(篇1)

    用三句话评价《舌尖上的中国2》

    1、美味只能来自乡野;美味与民俗共传承。那些舌尖上的味道,是平凡朴实的双手所创造;而那些摩肩接踵的熙来攘往,也无非“赚生活”的辛苦与疲劳。真正的美味,不是五星级大厨的烹饪,抑或时代潮人的午后甜点;而是生活的滋味。

    2、与其说食材的索取是人类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不如说是人使尽十八般武艺,对每一寸土地残忍地剥削。

    3、即便是吃也要吃出文明的深度。与其说这是一个专属于美食的游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民俗与文化饶有滋味的思考。

    如何做文艺的吃货

    舌尖上的中国,我认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诉了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怎么吃,和谁吃,在哪里吃,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为数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哭的人,不是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为了他的那一句家乡味。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难以想象的动人,顽固,竟然都可以成为味道的形容词,我们这才不止一次的觉得,原来,味觉也是情的来源。加上背景永远“勾人”的男声,画面的质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给人身临其境和心旷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谓生活,除了柴米油盐,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当看到为生计奔波,远走他乡的国人的时候,谁没有那么一刻把自己带入了进去,谁没有设身处地的想想,然后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远远不止是吃那么简单。这部超脱了纪录片意义的纪录片实在是给人了大于更实际的现实的震撼。虽然你知道这是摆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张淳朴的脸上的每一丝感情,都是不掺假的真实。偶尔的背景音还是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中国的现状,虽然伤感,可是越是这样,传递出的人文关怀也就越加的浓烈,不同于那些新闻里的,法制频道里的念白,人们在这种打开心灵和感官,专注于感受的时候,传递出的这样的情怀,这样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们的恻隐之心。

    “爸爸,你太厉害了。”

    “当爸爸的很能干的。”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

  • 3、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9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舌尖中国有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篇1

    在这里,读懂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

    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直接选择中国人的迁徙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觉得生活的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何以会四处奔波?这一集的泪点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麦客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在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却在短短半个月的相聚后就要与之分离的苗家女孩的眼泪,在那个为了女儿用五年时间学会了捕猎弹跳鱼的父亲,以及从他口中说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女儿满脸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处的那一句“这是巨变的中国”。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就这一句文案,足以引发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潸然泪下?

    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用沧海桑田来比喻都不过分。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6100万名终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留守儿童;是正在被大机器作业而濒临转行或失业的麦客群体;是只能靠天吃饭的渔民夫妻;是终年飘无定所的养蜂夫妻。你可曾看到他们眼中的泪水,脸上的忧伤和手上脸上的皱纹?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些,你就不能说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也许此刻我们中的很多人手中捧着最时兴的手机,喝着国外进口的牛奶,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着这部纪录片,感叹着这中间描述的种种美食;但看了第一集,我们也会知道,在这同一个中国,还有许多人为了生活而饱尝艰辛。当我们坐在大城市的高档餐厅里吃到肉质鲜嫩的海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那是无数如打渔夫妻一般一夜辛劳的成果。

    可是再多的辛劳都可以被抵消。因为不得不外出务工的苗族夫妻手中还捧着一小罐女儿亲手给他们装坛的鱼酱;因为一同出海打渔的渔民夫妇中的妻子可以在晕船时靠在丈夫的肩头,吃上一碗丈夫烹制好的热乎的蟹饭;因为在美国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可以回乡吃上一碗久违的萝卜饭。这是故乡的味道,不管我们在尘世上漂泊多久,不管我们离开故乡多远,都不可能忘怀的。

    有人说这一集的文案太虐心了,拿离别和奔波数千公里说事,这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恋家的国人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我想说的是,这部纪录片没有拿天朝最习惯使用的教条说事,没有任何爱国主义的宣传,却在那一道道充满了家乡味的菜肴美食中,勾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关于永难忘怀的那些曾经的追忆。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篇2

    《舌尖

  • 4、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合集

    以文章的形式组织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我们不妨去搜集和参一下网络范文,网上的范文对我们来讲,不啻一个好的资源,一篇优秀的范文怎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于是,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篇1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数千年来,中国人对食物都是极为讲究的。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追求。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一日三餐。食为生活之根本,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代表着他对生活的态度。

    我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不乏山珍海味、玉盘珍羞。但我认为,人间最难得的美味并不在名家酒楼的豪华宴席里,而在于寻常百姓家中的饭桌上,在于一顿家常便饭背后的人与食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用摄像机带领我们走访大江南北,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各异,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在这些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锅碗瓢盆中,承载的对生活的信念却始终相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许多让人心生触动的镜头:

    养蜂人为谋生计,每年花期出远门忙碌一定会带上家中准备好的路菜。只要吃到家乡的味道,就能忘记远行带来的疲惫;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家刚进门口,只要闻到自家厨房熟悉的饭菜香味,在外的辛酸也就变得不值一提;远离家乡的人,收到母亲或姥姥腊制的肉,内心总是满满的温暖……中国人吃饭讲究团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了。食物,是一种乡情的牵绊,是亲情的关心,是远在他乡的思念。

    在大山里,有一种原始的美味叫做蕨根糍粑。从大山中挖取蕨根,用山林里的材料组成天然的过滤系统,清洗蕨根,提取蕨根浆液,不断冲洗,不断过滤,把蕨根浆煮熟,裹上淀粉,便成为蕨根团。这是一种自然的美味,是祖先在食物缺乏的时代里靠智慧创制出来的美味。蕨根糍粑传至今日,已不仅是美味的传承,更是对自然虔诚、感恩的心态的传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已不仅限于果腹,还要求色香味俱全。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纷繁复杂的烹饪方式,给予食材全新的生命。在中国厨房里,厨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授,在传授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授。厨艺的传授,已不仅是简单的手艺相传,更是在传承着祖祖辈辈对美食与生活的追求。

    在广州老城区酒家门前,一大早便排满了人,等待着早茶的开始。广东早茶,讲究慢慢享受,早茶

  • 5、 [参考]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800字模板

    读后感大全专题“舌尖中国有感”推荐内容。

    现在的上班族可能每天都需要参与各种文档的撰写,范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文档撰写的基础和思路,一篇好的范文怎么完整的叙述好一件事?经过收集并整理,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呈上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篇1】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数千年来,中国人对食物都是极为讲究的。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也是对生活的追求。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离不开一日三餐。食为生活之根本,一个人对食物的态度,代表着他对生活的态度。

    我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不乏山珍海味、玉盘珍羞。但我认为,人间最难得的美味并不在名家酒楼的豪华宴席里,而在于寻常百姓家中的饭桌上,在于一顿家常便饭背后的人与食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用摄像机带领我们走访大江南北,寻找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各异,饮食习惯千差万别。但在这些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锅碗瓢盆中,承载的对生活的信念却始终相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许多让人心生触动的镜头:

    养蜂人为谋生计,每年花期出远门忙碌一定会带上家中准备好的路菜。只要吃到家乡的味道,就能忘记远行带来的疲惫;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家刚进门口,只要闻到自家厨房熟悉的饭菜香味,在外的辛酸也就变得不值一提;远离家乡的人,收到母亲或姥姥腊制的肉,内心总是满满的温暖……中国人吃饭讲究团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没有比这更美味的了。食物,是一种乡情的牵绊,是亲情的关心,是远在他乡的思念。

    在大山里,有一种原始的美味叫做蕨根糍粑。从大山中挖取蕨根,用山林里的材料组成天然的过滤系统,清洗蕨根,提取蕨根浆液,不断冲洗,不断过滤,把蕨根浆煮熟,裹上淀粉,便成为蕨根团。这是一种自然的美味,是祖先在食物缺乏的时代里靠智慧创制出来的美味。蕨根糍粑传至今日,已不仅是美味的传承,更是对自然虔诚、感恩的心态的传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已不仅限于果腹,还要求色香味俱全。煎炒烹炸焖溜熬炖,纷繁复杂的烹饪方式,给予食材全新的生命。在中国厨房里,厨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授,在传授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授。厨艺的传授,已不仅是简单的手艺相传,更是在传承着祖祖辈辈对美食与生活的追求。

    在广州老城区酒家门前,一大早便排满了人,等待着早茶

  • 6、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1000字系列5篇

    大家都想写好文档,但接受专业的训练需要很高的成本,不会写可以找找网上有没有相关的范文。大量阅读之后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你想好范文应该怎么写比较好了吗?经过整理,读后感大全为你呈上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篇1

    一向不爱看电视,也没什么时间可以让我用来看电视,我是在网站上看到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预告和宣传片的,里面朴实的劳动者感动着我,那些熟悉的味道让我忍不住按时打开了电视收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

    这一集表面上的主角虽然仍然是食物,但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在外打工一年回家时间仅半个月的贵州山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麦客,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的,为自己和后代能有更好生活的普通劳动者。当摄像机镜头对准他们的眼睛的时候,我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很多复杂的情感:有为花期缩短而产生的焦虑,有为渔获远远少于预期的无奈,有与家人分别的感伤,有为自己的职业即将成为历史的迷茫,凡此种种。这都是为生计而操心。我想,我们中国人,只要是有责任感的,只要是有良心的,都会有这种焦虑,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我同样能看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首先是幸福。养蜂人能有个随时可以相互吐槽的老婆是幸福,麦客能得到认可和尊重(有时就是一碗普通的裤带面)是幸福,渔民能亲手为自己的女儿抓跳跳鱼是幸福,老汉能用野生香菇为家人做香菇酿是幸福,华侨老人回到家乡和同村人团聚是幸福,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和留守的儿子女儿一起抓稻花鱼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来源于家的幸福,有了家就有了一切,这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坚守的东西,家的凝聚力是我们一生的坚守。

    从这些辛苦劳作的人的眼神里我也看到了另外的东西:希望,也许说是“希冀”更恰当些吧。现实是残酷的,靠天吃饭的更是如此。花期说缩短就缩短,一网下去一无所获也是很经常,为了给家里人多挣两个钱改善生活不得不忍受聚少离多的日子,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就要被机械所替代,更不用说这个片子反应的留守儿童等等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下,这些人也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每一天早晨出门劳作,他们无不带着满满的希望,即便也许又是一无所获,而他们会重整旗鼓,第二天再出发……

    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

  • 7、 观美丽中国有感集锦

    办公人士每天都会涉及文书的撰写,撰写文章之前,先找一些范文来参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经常会看一下别人的文档是怎么写的,那我们要去哪里找最新的范文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观美丽中国有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美丽中国有感【篇1】

    梦是什么?梦是一盏明灯,在你身处黑暗时照亮你前方的路;梦是一艘大船,带你驶向目的地,梦是是前进的动力,让人生变得更加璀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千百万中国人的梦汇集在一起就是中国梦。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几乎家喻户晓的俗语其实意味深长,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梦想。古人的很多梦想,如今不就实现了吗?如:飞到广寒宫月亮,如今已不是梦想;下潜到海下几千米也已经实现了;时速可达一千多公里的客机也已发明了出来从古代到现代,有多少中国梦被实现了!

    几十年以前,西方列强还把中国当成弱小、落后的代名词,但是经过很多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变得强大了起来,大街上大多都是中国制造。

    我的中国梦是当一名建筑工程师,让人们住上安全、防炮弹的楼房,让中国强大起来!

    只要我们都为着自己好的梦想发展,中国就不会被其他国家欺负;只要我们为着中国梦努力、努力再努力,祖国的明天就会变得更美好!我的梦,就是中国梦!

    观美丽中国有感【篇2】

    我们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它人多地广、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国家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感到骄傲。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步与发展,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民族铸造了一条通往光明和幸福的道路。

    170多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开始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导致中国白银大量流外。更严重的是,鸦片迅速在中国扎了根,使国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由此,中国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后来,也就是1984年,新中国组队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终于拿到了第一枚金牌,打破了”0的纪录“,将昔日列强加诸在我们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丢进了太平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之前”血的教训“,开始不运动了,他们说现在时间越来越少了。是的,他们的时间确实很少,但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完,我们就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做运动。

    有这样一个英语词汇—”shangri —la “翻译成汉语是”香格里拉“,意思是”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如果把”香格里拉“换成”

  • 8、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现在的生活真是美好啊!少年儿童都上学,学校的学费免了,贫困的孩子不用担心学费了,政府对我们也很关心,尤其在学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心里很温暖。镇上差不多都有养老院,让这些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一个幸福的家,村里大队每个月都会给超过60岁的老人发养老金,让这些老人们有足够的钱去买吃的、用的,生活过得十分充足。爸爸妈妈小时候想上学,家里的收入一般,学上的不多,到现在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生活好了,他们教育我一定好好学习,出人投地,我一定要努力,给父母、老师、祖国一个完美的答卷。以前村里的老人为了吃饱饭,有时甚至吃树叶、树皮,太可怜了。现在,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形式的住房,这样困难家庭就不发愁了。爸爸妈妈小时候住的房子全都是用石头做的,即简陋又不美观,而且不结实。听爷爷奶奶说过,以前的房子全都是用草做的,一刮风、下雨房子上的草就会掉下来。那种情形我真是不敢想象。我们现在的房子都是用红瓦做的,既美丽又美观而且房子特别结实。通过了这三个的比较,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刻苦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幸福起来的不寻常的历程。一代代前辈的发愤图强,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对国家的锦绣前程充满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们少年儿童去创造精彩人生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我们为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说起我们的幸福生活,千言万语不能表达我内心的高兴,老师的教育,妈妈的深切希望,我都刻在了心里,老师、妈妈、祖国对我来讲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幸福,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在我心中,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爸爸就给我讲他所知道的国家的变化,从1978年第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国家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知道。中国站起来了!

  • 9、 看赢在中国有感

    看赢在中国有感(一)

    这两天,一直在看《赢在中国》第三季,当熟悉的音乐响起,总是能勾起我内心的曾经和现在还不曾浇灭的渴望。那些为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日子,是快乐的。

    每看一集,嘉宾与创业者所碰撞出来的火花,都会让我收益匪浅。这种收获,让我每看完一集听到主题曲想起的时候,都有种毛孔张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快乐的,快乐的感觉是因为有成长。

    很长的时间不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当你开始怀疑,当你开始犹豫,你的脚步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滞不前。

    这一个多月来,一直都在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未来的生活该怎么样去把握。其实有些东西现在是想不出来的,但是让自己活得清醒一点总是没有错的。看到那些创业家们的激情,看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我可以想象在他们的背后曾经付出了怎么样的汗水和泪水。想起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在你没有成功之前不要向别人诉说你的苦,因为那个没有意义,成功会让你所有的苦都变的有意义。也许这个话让很多人听起来太空了,也许这个话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说起来太简单,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情。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要拥有怎样坚定的信念去坚守自己最初的选择,并在不断被打击,不断的困难面前依然相信自己呢。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背出几句成功和励志的格言,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的相信自己。并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不停的前走呢。

    所以走过的人获得注目,和掌声和喝彩,该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我看到的每一个创业者都很可爱。做为旁观者,总是能清楚的看到别人的欠缺,也看到他们有时候回答问题时候的笨拙。但是我想他们都是最棒的。他们有想法,而且有勇气,更重要是他们行走在创业的路上。

    信念在最初总是象一个美丽的谎言,不断的坚持下去才体现出的它的价值。

    共同来分享俞敏洪的这段话,人们活着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象草一样的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象树一样成长,即使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但你只要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之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可以就能看到你,走进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每一

  • 10、 读乡土中国有感(优秀范文)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所著的详细描写中国的基层,由那些扎根于土壤中的人所构成的基层。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其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因认为教师的人物是让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因此费孝通先生做出了《乡土中国》的雏形。后应“世纪评论”之约写成的分期十四篇的文章。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s://www.dhb100.com/

    其中《乡土本色》是总论,《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知识缺失,因为大家都强调“实用性”,因此不会总结成规律,只会停留在客观层面。

    《差序格局》写出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关系都是可大可小的,像一粒石子落在水中产生的波纹一样,可大可小,就像在这次疫情中,因为比国家小的团体都无法战胜疫情,因此人们都团结在一起,以国家为单位,甚至有时都会包容其它非乡土性的国家,如人们对其他各国的疫情措施的关心。也因此,引发出来了《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因为每个人的人际关系都是“差序格局”,所以,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是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这和西洋把权利和义务分得清清楚楚的社会,大异其趣。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其实当西洋的外交家在国际会议里为了自己国家争利益,不惜牺牲世界和平和别国合法权益时,也是这样的。所不同的,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这是现代国家观念,乡土社会中是没有的。”

    而后,费孝通先生又写了乡土社会中的秩序。在乡土社会中,诉讼是不好的,因为正确方案应当是去找长老,由长老进行统治。(屠跃然)

  • 2021-06-11

  • 2021-04-0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1-29

  • 2019-09-20

  • 2023-02-03

  • 2019-10-29

  • 2022-10-14

  • 2019-10-28

  • 2023-01-19

  • 2023-01-16

  • 2021-12-27

  • 2021-11-19

  • 2022-09-25

  • 2023-01-19

  • 2023-01-25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0-29

  • 2022-12-23

  • 2023-01-23

  • 2019-10-28

  • 2019-10-17

  • 2023-01-26

  • 2021-09-09

  • 2019-10-28

  • 2023-01-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2-09

  • 2022-02-18

  • 2019-11-02

  • 2023-01-16

舌尖中国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舌尖中国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舌尖中国有感、2024舌尖中国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