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 地图 >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2024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共 4655 篇)

  • 1、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450字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来自宜兰的一位少年潘新格,对自己家族的历史毫无认识,某一天的下午,意外地展开一趟时光之旅,回到一百九十年前噶玛兰祖先居住的地方,认识了他的祖先巴布、春天和帝大,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后,才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是这么的美丽,不但有一大片的青山绿水,还有虫鸣鸟叫,和现在的都市景观相差实在太大了,生活型态也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也因此理解了很多事。回到现在后,潘新格把他在一百九十年前噶玛兰居住地方所经历的事情一一告诉他的同学、老师,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个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主角潘新格,他在片里演的是一个时常出糗,且很会搞笑的人,他穿越时空来到了一百九十年前,喜欢上了拥有百合花法力的少女春天,可是从小与春天就是青梅竹马的帝大,也非常喜欢春天,帝大认为潘新格是天神选的女婿,所以就默默成全了潘新格和春天,后来因为帝大的姐姐认为潘新格未成年,凭什么可以和春天结婚,因此族人就要求潘新格要和帝大比一场赛,谁先得到山猪牙,谁就是春天的新郎。在比赛中,帝大的姐姐为了要让帝大赢得比赛,而陷害潘新格,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却害得帝大身陷火场,帝大因此双眼看不见,春天用他的百合花让帝大又重新看见这块美丽的世界,可是因为这场大火,森林变得光秃秃的,大家都很难过,后来,春天借用百合花的法力,让大地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样子,最后,春天终于知道帝大是这样的喜欢他,选择了帝大作为他的新郎,回到现在的潘新格,因为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是这样的爱护大自然,这样的尊重生命,于是他把这个观念传达给他的同学和老师,希望大家也能一起来维护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 少年噶玛兰的主角潘新格本来是一个对家族历史毫无认识的青少年,后来才知道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当时与现在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保留好的传统文化,并让后代能认识各族的生活方式。
  • 2、 电影兰辉观后感
    电影兰辉观后感 今天观看了电影《兰辉》,很是感动,几度落泪……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耳边还回响着兰辉县长对群众的一句句关切的话语,眼前还浮现着兰辉县长那疲惫的脸,心头萦绕着那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一次落泪是看到下属“奉祥”的死。作为一名灾区的干部,奉祥在地震中失去儿子,自己也因为腰部受伤落下了难以言谈的痛,所以他选择了死亡。姑且不评论奉祥的死到底应该不应该,但让兰辉认识到了在地震中的人们的心理抚慰是多么重要!在地震中有那么多人罹难,失去亲人的“奉祥们”“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才会选择那样极端的方式。这个画面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承受的疾病所带来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也许并不亚于地震;家属承担的照顾,身体的疲累、经济的现实压力,也会让他们身心疲惫。所以,我们更应该多关注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用我们的爱心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医学不是万能的,在疾病面前有时我们确实也无能为力,但我们愿坚守“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铮铮誓言,为患者奉献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和一份真情。 第二次落泪是看到兰辉为200多名地震中丧生的孩子集体安葬骨灰。作为一个母亲,我最不愿也不能看到的便是孩子的哭泣和不幸。当听到兰辉一个个地念着孩子的名字,而每一个姓氏都有好几个孩子,立刻可以想到这场大灾难让好多的家庭都失去了不止一个亲人。家长将孩子的骨灰安放在北川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家长都哭喊着……于是我看到荧幕前好多的人都哭了,为地震、为孩子,为生命……好好珍惜生命,珍惜孩子,教育孩子……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第三次落泪是看到如下的一个场景:当泥石流将要来临时,戴婆婆执意要留在原处等待地震中失踪的儿子——她已在原处等儿子5年了。兰辉来到她面前:“婆婆,您还认识我吗?”婆婆说:“认识,你是县长。”兰辉说:“我不是县长,我是您的儿子!”“我是您的儿子”——这是多么淳朴的话语,那情,那景,让人为之深深感动!正是这个儿子,让婆婆远离了地震次生灾害的威胁。我们都是人民的儿女,我们都要做人民的好儿女。兰辉真切朴实为群众解决生计问题、住房问题、严查交通安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样朴实无华,充满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 第四次落泪是兰辉带病坚持工作,在工作途中自己换药,不慎摔下悬崖
  • 3、 爱玛观后感1000字

    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作品名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内心的震撼需要有观后感将其记录下来,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爱玛观后感【篇1】

    《爱玛》没有惊险骇人的情节,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描述,但是从它娓娓道来、令人陶醉的叙述中,在他谜一般的情节中,在他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一幅优美而略带夸张的生动画卷。我们好像能看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能听到他们在各种背景下进行的交谈,能感觉到人物的喜悦和忧愁,当时英国社会的林林总总仿佛由读者亲身所经历。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对话中看到作者的一些长处和短处。那些长处决定于描述的全部力量,进行得熟练而精确,运用平静而带喜剧性的对话,在对话中展开交谈者的性格,正像在戏剧中一样。至于缺点,正好相反,是产生于作者着意安排的过分详细琐碎的描写。

    小说还描写了性情古怪的人或头脑简单的人,例如伍德豪斯老头和贝茨小姐,当他们首先出现是显得可笑。可是当他们在小说被摆在过分显著的地位,描述的过分冗长,他们的唠叨开始变得令人厌倦,就像在现实生活里一样令人厌倦。整个说来,这位作者的风格也使人想起感伤性质的小说或浪漫主义性质的小说,这种性质表现为田野,乡村房屋和草地颜色斑驳的独家院宅的妥善经营的农产和壮丽的山峦景色的描写。

    爱玛观后感【篇2】

    爱玛是一个又聪明、又漂亮、又富有的二十出头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人生中令人羡慕的一切她都拥有了,所以她有些自负,总是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去“乱点鸳鸯谱”。

    当然事与愿违,生活中她并不是月老。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却因为事情没有照她所想的那样发展而失落,并且对好言规劝她的姐夫的哥哥心怀不满。当然最终结果是她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并且和那个一直爱着她,又一直批评她的人结为夫妻。感觉上就是一本英国的青春小说,但在浪漫当中又不乏现实的意义,爱情还是需要门当户对。爱玛以为牧师爱上了某某小姐(一位来历不明的私生女),直到牧师快要结婚的时候爱玛问他为什么不娶她的时候,牧师说我怎么会看上她!牧师看上的是爱玛,但他每次向爱玛示好的时候偏偏都有某某小姐在场,结果导致了一连串误会。像有一次爱玛给那位姑娘画了一幅画,结果牧师大加赞赏,爱玛误以为是牧师对那位姑娘有意思,但事实是牧师在拍爱玛的马屁。

    牧师确是一个很庸俗的人,典型的

  • 4、 《玛德2号》观后感

    《玛德2号》观后感

    文/鱼为

    台湾电影的清新与温情显然是《玛德2号》最为鲜明的特征,这部像睡前故事一样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影片,带着满怀期待的童心与成人世界的疲累,视线紧紧盯住孩童,互相交换对生活对成长的感受。

    而作为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童,总是有着异于他人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他欣然接受爸爸去火星工作这种杜撰的谎话,也把妈妈假设成忙碌的机器人,那些只会出现在动画片中的人物,会跳进他的生活,成为一种可以被直观到的想象,而那些打断剧情的动画效果,无疑是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在他那里,现实和童话开始混合。

    网上有篇小女生写的作文,叫《爸爸,请你跪下来和我说话》,记录的是小女生参加美国皮克斯动画展时,骆家辉大使和翻译单膝跪在她面前和她交流的事情,小女生由此比及自己的父亲,尽管诸多埋怨,但可以想见,她更渴望的还是父亲与自己的平等交流。这篇文章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且不管最终女孩的父亲以膝盖受伤拒绝了这个亲子机会,但可以发现,渴望沟通的愿望是存在每个孩子心里的。

    影片就是建立在这种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冲突,但时刻闪现童真和温情,编剧也好,导演也好,都在尽最大努力完成和孩子的沟通,两个成人演员黄晓明和徐若瑄也配合小朋友的古怪想法,开始了反思和前行。

    其实,浪迹天涯看似毫无负担的黄晓明恰恰扮演了最有责任感的父亲角色,他以自己对童年时见过飞碟的执着打底,成为一名摄影师,也成长为愿意理解并信任他人梦想的长者,他的出现,弥补了一个单亲孩子的缺憾,这也是影片最为温情的设置,与期间曾志伟、九孔或者郝邵文的恶搞与客串,形成良性互动,让影片更趋于孩子们嬉闹的玩心。

    徐若瑄的角色也像极了生活中大多数孩子的母亲,大多数时候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以孩子为世界的中心,却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感情最好却冲突最多的两个人,但感情线始终牢牢系着,也成为小主人公最后奋不顾身闯关的情感驱动力。

    所以,影片的起和落始终都在小虎这个单亲孩子身上,也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影片最初的主题和立意打通成年人和孩子两个世界。这些事情,在黄晓明骑车飞奔去和小虎汇合身后升起巨大的月亮时得以完成,影片终于让成人的世界,照进一抹童话色彩。

  • 5、 玛德2号观后感

    《玛德2号》观后感

    文/崔汀

    《玛德2号》是一部奇妙的电影,导演朱家麟进入了孩子的奇妙世界。黄晓明饰演的摄影师小铁和男孩小虎都缺少母爱,所以他俩都喜欢用奇特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空白,小铁是通过寻找ufo来弥补,而小虎则是幻想母亲成了一个机器人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

    影片是一部充满童心的电影,徐若瑄在片中饰演小虎的妈妈曹宜,这位离婚的女性要独自养育小虎,但工作繁忙的她根本无暇好好照顾小虎的饮食起居,怠慢了儿子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即使小虎有妈妈,他也感觉到难以言表的孤独。摄影师小铁虽然是个成年人,但他自幼丧母,亲戚骗他说妈妈被外星人接走了,所以小铁在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寻找ufo,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妈妈回来。

    小虎和小铁虽然年龄相差几十岁,但两人的精神世界有共通之处,都是渴望目前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达到目的之时,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个母爱的空白。表现他们想象的世界之时,导演就会借助动画手段,还有电脑特效加以渲染,所以这部影片美轮美奂的场景比比皆是,这是一部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徐若瑄在本片中形象反差不小,她打扮的完全是一个家庭主妇,不修边幅而且基本不化妆,和她往日清新美丽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但这样才是接近于生活的,不美丽,但演活了角色,这一点值得表扬。黄晓明这一两年的电影作品密集,每隔几个月就有他的新片问世,或许现在真的到了他成为稳定的一线明星的时候,黄晓明很努力地演好每一个角色,这次演的摄影师是个较为古怪的人,天真与成熟混为一体,不过他拿捏的还不错。

    《玛德2号》并没有完全站到孩子的观点看问题,小孩子需要呵护天经地义,但是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片中曹宜辛苦养育小虎,但工作繁重和经济拮据,各种打击和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身体随时都在亮起红灯。所以影片虽然强调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同时也在传递孩子应该多体谅父母的思想,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亲情电影,幽默、机智、惊险、美妙。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员阵容的强大,除了黄晓明和徐若瑄任男女主角,还有杨幂、曾志伟、九孔、杨谨华等明星加盟,这也算是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合家欢电影。

  • 6、 爱玛观后感9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玛观后感9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玛观后感(篇1)

    爱玛也许是简奥斯丁所有著作中最不讨人喜欢的女主角,她张扬而高调,她看待事物非常表面,对自己的情商和智商相当自信,认为自己所想的都是正确的,热衷于观察别人,同时欣赏自己的判断力,读者比她看得高一些,所以她的一切想法和推断都显得那么荒谬和不可思议。

    爱玛沉醉于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在脑海里为身边的人牵桥搭线,而她的标准基本是门当户对,社会地位和财富家世是否匹配,所以当一个农民出身的mr.robertmartin向harrietsmith求婚的时候,爱玛立即觉得这是非常不合适的。

    故事中出现了一位和爱玛气质相仿的男士mr.frankchurchill,也是一个看事物很表面的人,他看他的未婚妻从头到尾只赞扬了她的容貌,她的肤色,她的外表是如何娇美,他的喜悦体现在这些细节上。他们一拍即合,mr.frankchurchill是一个非常擅于奉承女性的男士,而爱玛特别享受被人奉承,哪怕到最后所有人都被mr.frankchurchill的谎言和圈套所震惊了,他的几句“发自肺腑”的阿谀奉承的道歉就又让爱玛觉得他还是可爱的。

    这个故事中几乎没有一个特别理智的人物,所有人都在mr.frankchurchill的表演中做着观众,除了男主角mr.knightley。这个男主角承担了小说中所有的理性,公正,尖锐,深刻,风度和高尚的人格。他是爱玛的人生导师,帮助她慢慢纠正自己愚昧的眼光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力。每一件荒谬事件都是mr.knightley给爱玛上一课的背景。他们有很多次直面对方的冲突和争执不下,mr.knightley的分析能还原一个理性世界的真相,而爱玛却总是走在真相的背面,可喜的不过是爱玛尤其崇拜mr.knightley,他有能够让爱玛反思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就在这一路引导和教训中,他们走到了一起。我想,他在对爱玛一点一滴的完善中爱上了他的“作品”。而爱玛最后对harrietsmith嫁给mr.robertmartin的欢喜并不是因为她重新认识到mr.martin的个人魅力,摒弃

  • 7、 兰辉电影观后感
    兰辉电影观后感 杨勇 星期一,崇阳党工委组织全体支部书记和部分领导干部观看一部北川干部《兰辉》的电影,电影主人翁兰辉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观看的所有人,在整个观看过程中,观众们被兰辉的干部形象和平凡事迹以及感人场面深深地被打动,大家眼含泪水看完整部影片,甚至有部分观众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到场外失声痛哭的场面,感人至深。 兰辉同志的一生虽没有特别壮烈的事迹,没有特别伟大的成绩,但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迹。如果不是他的不慎坠崖,如果他还活着,他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好干部。 一个生病的领导干部,拖着病体连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直到殉职,他的精神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群众路线,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更无愧于他自己,他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把群众的安全当着头等大事。身体不好,做了手术才几天,还未病愈就强烈要求出院这是为什么?这是他心系着群众、关心着群众的安危,他有着一份对群众特殊的感情,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48岁的兰辉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帮助过无数的困难群众。他坚毅进取、感恩奋进、敢于牺牲、亲民爱民的精神,永远深深地扎入北川人民的心扉,以至于在他出殡时全县群众自发地为他们的好干部送上最后一程,场面之震撼、感人,让所有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给予了无限的启迪。 通过观看该片再结合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回顾兰辉精神,有助于我们基层干部加强密切联系群众,把党的群教活动进一步加深认识,使我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团结互助,最终实现和谐白碾而作出自己的奉献。
  • 8、 电影《兰戈》观后感

    电影《兰戈》观后感

    一只在水族箱的变色龙,因一个意外,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从水族箱中掉入了沙漠!炎炎烈日、呼啸而过的车辆、死寂的沙漠正如猫头鹰所说:沙漠和死亡是最亲密的朋友

    一路跌跌撞撞,逃离了鹰爪,误杀了雄鹰,成为小镇英雄,一切就这样意向不到地发生在他的身上。在发现了镇长的秘密后,被杀手赶出小镇。在传说中的西域之魂的引导下成功找到了自我,并发现了水源。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他人的援助成功解救了小镇,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初次观看,真的就像是一部普通的动画。但会想起,真的回味无穷,你才能发现它的巧妙之处。当你不知所措地进入充满危机与死亡的沙漠,当你又在转瞬间差点成为猎物,当你刚逃出险境又恍惚间成为小镇的英雄。这一切的确太突然,让人难以适应。正在人生顶点,又瞬间跌入低谷,心灰意冷。电影中的主角也常常问自己:我是谁?他放弃过,但他又找回了自己,找回了信心。

    其实,人也是这样。在迷失中寻找,在寻找中迷失,直至寻找到真正的目标。就是这样不断起伏,不断跌下又升起。电影中,老镇长的一句话直入人心:他们(镇民)选择相信,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他们坚信会有水的,他们相信困难会慢慢变少,人们需要相信什么,现在他们相信你。是的,信仰是人们在绝望中唯一的稻草,是支撑人的精神的支柱。信仰,就是在绝境中生与死的界限。

    主角成为英雄,并不是命运安排,而是对信念的追求!他改变了英雄的含义:英雄,不是拥有无上武功,不是拥有无敌神器。而是拥有一颗保护他人、无畏的心!

    总而言之,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信念,改变一切!!!

  • 9、 穆赫兰道观后感
    穆赫兰道观后感 一部电影,当我还没有描述剧情的时候,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 剧情太复杂,倒勿宁说,相较于背后隐藏的大卫·林奇式的叙述语言,剧情太苍白——虽然一对金发黑发美女将画面与故事以香艳色彩、浓烈激情渲染得生动、吸引,然而,你看到的皆是虚无。电影一再强调,只有寂静,只是录音。一段录音,一段影像,记录了一段过往,事情发生过,但此刻,唯有梦境才是真实,而梦境,失落在回忆之中,在死亡之中,阴郁而诡谲。 一、所谓剧情 整个剧情是打乱的,被大卫·林奇以梦中梦,或生命弥留之际的幻象来呈现。让我们按照观看以后所能理解的、相对容易的方式来叙述吧。 卡米娜是好莱坞一名成功的演员。戴安受卡米娜提携,在电影当中客串一些小角色,她同时充当卡米娜的同性恋女友。然而,卡米娜开放的生活,使她对性表现得很随意,她可以与男导演亲密,也可以与其他女演员暧昧亲吻,并且当着戴安的面。卡米娜甚至提出与戴安分手。戴安强烈地依赖卡米娜,她既窘迫、又寂寞的生活,使她视卡米娜为全部精神与情感的寄托。她卑微存在于卡米娜光环之外的阴影中,吞咽着嫉妒与失落的苦果。最终,她雇凶杀死了卡米娜,自己煎熬不过,又吞枪自杀于出租屋的床上。 二、出游的魂魄 电影表现的时候,身份与角色都是混淆的。躺在戴安床上的尸体不是戴安,而是卡米娜——这是戴安弥留之际的梦境,她潜意识里,强烈渴望自己成为卡米娜。 电影一开场的车祸,导致卡米娜失忆,其实是戴安的魂魄以卡米娜的外形在游荡,并且进入了戴安姨妈的房子,在此与戴安相遇。戴安阳光、热情,富于同情心,在试镜的时候,以精湛演技征服了所有人——这正是戴安理想中的自己。姨妈房屋的管理者,其实是后来出现的男导演的母亲——戴安是不喜欢她的,所以,想象中,那妇人的身份被贬低了。两个女子为揭开失忆前的身份而奔走,直到在一个神秘演出场所找到一把蓝色钥匙,打开一只蓝色魔盒——这个时候,两个女子中的一个突然消失了,卡米娜呼叫戴安,戴安却不见了。灵魂的游荡至此结束,灵魂的同伴,根本子虚乌有,或者说那另一个的真人,早已先于这一个死去了,一切都是这一个的愿望体现。当假冒卡米娜的灵魂也坠入魔盒的时候,我们看到的真相便是——死亡。 演出场所,就是真正的现实,话筒反复传出声音,说道,只有寂静,只是录音。 魔盒开启一片幽蓝——记
  • 10、 兰辉观后感600字

    兰辉观后感600字(一)

    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兰辉》这一故事影片,现在的我深刻的理解到了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在基础工作的干部,身上背负的责任和担子是巨大的,每日与老百姓打交道,替民解忧,为民服务,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特别是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我们更是要大力提倡兰辉同志这种忘我工作、心系群众、对党忠诚、为民尽责、务实进取的高尚精神。

    自古以来,百姓在国家治理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坚固党的根基,使党利于不败之地。

    兰辉同志一心为民,时刻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最后的生命里,即使是生病,也从不耽误他为百姓谋福利,解难题,坚持在病床上研究群众工作,周末的时候也依然被各种下基层调研、会议等填满。在"5.12"特大地震中,兰辉同志也失去了挚爱的亲人,他强忍着悲痛,奋力在一线进行抢救,组织抢通了擂禹路、都开路、邓永路等多条"生命通道",时刻将群众摆在心理首要位置,群众第一,自我第二。

    作为北川县副县长,经他手审批的财政资金数亿元,但是兰辉同志自己自己却还是和自己的妻子、女儿住在一套不足百平米的房子内,妻子仍以打工为生,这种生活与他手中掌握的权利极不"相称",哪怕兰辉同志动一丁点的歪脑筋,他的生活也不至于如此的寒酸。

    兰辉同志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才人民真正的公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做出了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除了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要批示外,兰辉同志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中央领导、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社会上下百姓的一致赞扬。兰辉同志的事迹不仅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更是一面镜子,一本教材,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和差距,参照他的事迹,更好的感受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服务,怎样为民服务,怎样真正的践行群众路线。

    组织观看故事影片《兰辉》,让我们看的不仅仅是兰辉同志生平事迹的浓缩,更是看的他身上那种无私和忘我的精神。兰辉同志带着病依然坚持工作,下乡途中病情复发,下车换药时不慎坠崖,因公殉职。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是留给我们的无数美好和感动却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飘散。是他的感人事迹生动的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系群众、为民尽责,他那平实却不平凡的生命轨迹汇聚成一股激励人心的正能量,促使我们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做出更多、更好以及更经得起人民检验的

  • 2021-08-23

  • 2019-11-04

  • 2022-01-31

  • 2021-04-3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4-2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0-28

  • 2023-02-05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1-06-1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5-1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24

  • 2019-10-17

  • 2019-09-20

  • 2021-07-06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少年噶玛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少年噶玛兰观后感、2024少年噶玛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