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 地图 >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2024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共 4830 篇)

  • 1、 [收藏]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少年华罗庚观后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算作与作品的交流,好的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那么将在影片中所获取的知识进行汇总,写出观后感就很重要,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篇1)

    如果你把成功一分为二的话,那么一半是认真,另一半则是坚持。《少年华罗庚》这个话剧主要讲述了少年的华罗庚努力钻研第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原因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草率了事。就像剧中的华罗庚在帮父亲看店时看书,结果由于看得太专注太投入了而找错了钱都不知道,他的看书的那份认真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何曾做到过呢?平日里,我们大家上课时有的走神;有的玩东西;甚至更有人在窃窃私语,我们能做到始终如一地认真听讲吗?再讲回家作业,错误一大堆;甚至有人空白一片或者就说没带,我们真正认真做了作业吗?想一想我们的行为,难道我们不惭愧吗?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这么好,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现代化的电教用品,还有图书馆里丰富多彩的图书……而华罗庚那时候只有一间简陋的教室,就连看书也要到少数有书的人家去借。难道他的这种认真求学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这个故事还让我懂得了,做人要学会坚持,一句古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那么同样“不经历挫折怎能见成功”。珠蚌不也是经历了痛苦才用一颗颗小石子磨成一粒美丽的珍珠,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条路,那么我并不喜欢平顺的大道,我更喜欢坑坑洼洼泥泞的土路,因为我认为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才是最亮的。就像剧中的华罗庚一样经历了多次挫折,但他没有放弃,坚持了下去。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真的坚持过吗?有时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轻言放弃。如果你坚持下去,就还有一丝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放弃,那么在你面前就只有失败。

    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分组成的。如果认真是你的朋友,你就不会被挫折打败,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我在这里呼唤大家:要向华罗庚学习,学习他那坚持不懈,认真仔细的精神。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篇2)

    学习学习,要勤于学,更要勤于习。学习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更快捷;学习使我们的生活更绚丽多姿!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是知识的源泉;是生命的奇迹!

    ---题记

    九月二十七日,学校组织全

  • 2、 [荐]少年华罗庚观后感900字模板

    我们经常有机会欣赏到优秀的视频或电影,不同的人观看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体会。写观后感需要我们真正去欣赏和理解作品,而不是直接空谈。观后感就是观看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你最近是否想写一篇作品观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现“少年华罗庚观后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篇1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少年华罗庚》演的是华罗庚少年时期家境贫困,在失学的情况下,废寝忘食,刻苦钻研数学。

    中学毕业后,华罗庚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在失学的日子里,嗜书如命的华罗庚依旧捧着那本书,贪婪地、如饥似渴地读着,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冥思苦想,直到破解难题为止。

    看到这儿,我想:学习机会对华罗庚来说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可对我们呢?书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对华罗庚来说简直是一个奢侈的.夙愿。我们与华罗庚比起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为什么他能人穷志不穷,我们却人富志不富呢?我沉思了许久,终于得出了结论,我发自肺腑地想对广大的同学说一声:“学习是为自己学的,你们问心无愧吗?”

    华罗庚得了一次病,留下了后遗症,一只脚残废了,但他不自卑,自学成才。他深入研究,提出了苏教授的代数五次方程解法是不能成立的,应而使他的老师生气了,可他坚持正确的意见,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演出结束了,我还是心潮起伏:正如华罗庚爷爷所说的: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我们要学习华爷爷那种孜孜不倦、刻苦勤奋的精神,同时还要珍惜时间,作一个21世纪的好少年,长大后把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更繁荣昌盛!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篇2

    今天,我怀着期待而又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工人影剧院观看励志儿童剧——《少年华罗庚》。

    剧中主要讲述了华罗庚在中学毕业以后,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但尽管命运如此坎坷,在失学的日子里,好学而又勤奋的华罗庚依然如饥似渴地读者书本,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数学题,遇到不懂的题目就苦思冥想,直到弄懂才肯罢休。后来,在经受母亲去世,双腿残疾之苦后,他还大胆地有论证地推翻了权威的苏家驹的“代数五次方程”的论文,年轻时就赴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之后成为数学界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看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分:学习的机会对于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华罗庚来

  • 3、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

    所谓观后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下面是观后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一)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十分有意义的舞台剧《少年华罗庚》。它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华罗庚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终于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颗耀眼的数学明珠。我看了华罗庚,再看看自己,觉得和他实在差了很多:华罗庚没钱买书时,就到老师家里去借。书一拿到手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我也买过许多书,但绝大部分都被我扔到书橱里,动也不动了;华罗庚家里买不起纸,他就拿他们家小店的包装纸来演算题目。我家里的纸堆比小山还高,但我不是拿它折纸飞机,就是在上面乱涂乱画;华罗庚在看书的时候像个聋子,别人叫他,他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看书。人家买东西,让他找钱,他就噢了声,一手拿书,一手胡乱拿了些钱给人家。结果他不是给多了就是少给了。我看书的时候老是一心两用,给眼睛耳朵分工,眼睛看书,耳朵还要听电视,脑子也常常开小差。我很佩服华罗庚,他那种肯吃苦,不偷懒的精神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要以他为榜样,改掉自己的缺点。 华罗庚后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苏家驹教授的关于五次代数方程的解的论文,他认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于是立刻发表了反对苏教授的理论的一片论文,引起了国内外数学界的巨大轰动,华罗庚因此成为了著名数学家。他那种不迷信权威,对真理的坚持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也要成为一名真理卫士。 有人说: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华罗庚就是靠勤奋好学,与书为友的精神,才成为数学界的一朵奇葩。这部《少年华罗庚》给了我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以后的人生路上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激励着我。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二) 今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文化艺术中心看戏,戏的名字叫《少年华罗庚》。 华罗庚从小热爱学习。一天,他 从赵 老师那儿得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 赵 老 师的 老师- 苏 教授的数学论文。酷爱数学的华罗庚顿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清晨还是夜晚,吃饭还是睡觉,他都沉迷在这篇论文中。就在他废寝忘食的不断研究中,他忽然发现了 苏 教授论文中的一个错误。为此,他便着手写一篇自己的论文来指出权威的
  • 4、 华罗庚作文

    在语文课上,我们会接触到作文,经常写作文可以快速提高我们行动能力,而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是很难做到“低调”,你是否正为写作文而犯难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华罗庚作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华罗庚作文 篇1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作文 篇2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身残志不残的人,如张海迪、华罗庚等,而今天,我就从一份卷子上读到了《华罗庚与小油灯》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华罗庚20岁时因伤寒而导致终身残疾,面对如此大的困难,他并没有自暴自弃,白天,他在工厂里拼命干活,而夜晚,还要在昏暗的小灯下钻研数学题,当时,他真的是非常刻苦啊!可看看当今的社会,有许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那些孩子就在家中做起了“小皇帝”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学习呢,当然就很不好了,不用说,他就更没有华罗庚那种永不放弃、身残志不残的可贵精神了。

    华罗庚,有名的数学家,可引领他前进,不断努力的竟只是一盏昏暗的小油灯,而我们每天晚上在灯火辉煌的家中又是否想过引领我们前进的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就听我一句劝:学习伟人华罗庚的精神吧!不断追求、有所作为。在人生这个辽阔的沙滩上,在贝壳中长久的磨练中,变成世界上最璀璨耀眼的珍珠吧!

    华罗庚作文 篇3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非凡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

    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闻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华罗庚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

  • 5、 电影《花样年华》观后感

    电影《花样年华》观后感

    没等我把他们的关系弄明白故事就已经开始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看似平淡而又单调,但纠结复杂却暗藏其中。周先生和陈太太素不相识,只是很凑巧地同一天搬进了两间挨着的房,他们的爱人都经常出差,这并不稀奇。日子久了,他们都觉得不对劲了,周先生发现他太太的皮包和陈太太的一样,陈太太也发现周先生的领带和她老公的一样,原来他们的爱人早有奸情。这样的事就发生在隔壁邻居间,很尴尬,很不好说出口。周先生和陈太太商量怎样面对他们,这样一来二去便日久生情了,他们原本都想着要保持距离绝不像他们的爱人那样,结果还是陷了进去,他们不曾发觉其实他们都深爱着对方。

    故事画面很隐晦的说出他们内心的秘密,谁都不想戳破我爱你那句发自肺腑的话,只是问假如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跟我走吗,只是停留在电话无声的嘟嘟声里。那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太复杂,他们不想步他们爱人的后尘,即使爱着也不敢说出口,更不敢向外人张扬。他们一直在逃避,逃避感情,逃避现实。若干年后当他们搬了出去又搬回来想寻找对方时,却还是错过了,错过了还能再遇见吗?

    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充满迷幻的,猜不到答案,也可能没有答案,故事该怎样发展完全取决于男女主角的内心世界。是活在彼此的回忆里还是大胆地冲破世俗的观念去相爱,是他们的宿命指使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们注定有缘无分。

    在一个美好的年华遇见了不该遇见的人,花样年华,相见恨晚。

    我觉得他们可以在一起,可以不必拘泥于某某的太太某某的老公这些虚无的头衔,爱着就要轰轰烈烈,一场只属于两个人内心世界的爱情摸不着看不透,也只有他们自己能懂,或许当他们晚年想起来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吧。

  • 6、 《嘉年华》观后感350字

    《嘉年华》观后感 《嘉年华》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单线索地围绕着性侵幼女案展开,甚至性侵的双方都不是主线索。 故事的主要视角及讲述者集中到了宾馆服务员小米的身上。将故事线集中于性侵案的双方,可能冲突性更强,也会更煽情一些。 但是导演偏偏透过这一性侵事件后的发酵,用克制冷静的视角去带领观众真正走进了这个由此引发的漩涡之中,令人所为之一窥的也不仅是一起单独的个案,在一幅众生相中其所展露的是中国女性在成长中的社会问题和心灵困境。 《嘉年华》没有照《熔炉》这么去做,挺欣慰的。。真这么拍了,亦步亦趋学别人,也不会那么得到大家的认可,就现在这样,挺好的,尽管牺牲了一些商业性,但拍出了更丰富的内容,也拍出了更深一层的内涵,具有了更多的可阐释价值。 关于儿童性侵害这一题材,在国内是鲜少有电影愿意去触碰,文晏的《嘉年华》却大胆的去展现了这一隐痛,并且在对被害者以关怀的同时,营造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在手法上,电影对整个性侵事件的起因发生过程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近乎所有的时间放在了去对犯罪之后这起案件的处理上,第三方视角的展现,也使其从始至终营造了一股尤为克制的情绪,这是因为文晏在这部电影所想要做的并不是去博取观众的同情,而是致力于带来更为广度关乎女性问题的思考。 这部影片,叫做嘉年华,实际上却给我们看到嘉年华的另一面。嘉年华是狂欢的,但在嘉年华的壳的背后,却是真实的让人难受的现实。尽管导演文晏没有刻意煽情,但整部影片流露出来的悲辛仍让人心颤不止,为这个故事,为我们的社会现实。
  • 7、 《嘉年华》观后感600字

    《嘉年华》观后感 今天去看了《嘉年华》,看完心情很沉重,既无奈又绝望,除了那个仓促的一看就是为了过审而加上的结尾,整部电影都让人很压抑。我认为,影片不止限于未成年人性教育问题和性侵害问题,还反应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角色缺失,小文的父母分居,她跟着妈妈生活,爸爸一年才回家一次。而妈妈也不怎么管她,出事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打了小文一巴掌,还把小文的衣服丢到地上,强行把小文的长发剪了,还说她整天穿不三不四的衣服,披头散发。这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应该做的吗?难怪小文受了伤害也不告诉妈妈,告诉她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换来打骂。而张新新的父母开始还算不错,没有打骂孩子,但后来的妥协实在是把我恶心的不行,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伤害已经造成,告刘会长什么都得不到,不如换点实际的经济补偿。这是为了孩子好?这难道不是把自己孩子卖了吗?施暴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公道何在?!孩子受到了伤害,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帮自己讨回公道,反而拿钱了事,又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这些父母考虑过吗?! 再比如,旅馆老板和服务员为了自身利益隐瞒真相,公安局王队长和稀泥,所谓的医院专家做伪证,等等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是令人心寒,尤其是这里面警察的所作所为,最令人绝望。如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的公检法部门都不能做到清正廉洁,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影片里唯一一点希望和阳光就是郝律师了,她专门做此类案件已经十几年了,王队长还问她就没想过做点别的案子?她说这类案子总得有人做。在受害人父母都已经妥协的情况下,郝律师仍然没有放弃,坚持千方百计找证据。希望现实生活里能多一些郝律师。 看完电影,我觉得里面最悲哀的就是小米。她是个黑户,连自己的具体生日都不知道,更没有身份证。她从老家逃出来,在十几个城市流浪,因为未成年又没有身份证,只能干最累的活拿那么一点点工资养活自己。她在孟小文和张新新事件中的表现是不是很可恨,可是她可能想的是,我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来帮我,我为什么要帮别人?她做这些也只是为了得到1万块钱,给健哥让他帮自己弄一个身份证。结果身份证没弄到,被经理开除了,还被刘会长的人打了,最后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身体过活。暂且不考虑那个仓促的结局,现实里有多少个小米?她们都是怎么生活的?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太可怕了! 虽然现实很残酷,还是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妇女和儿童的人身安全、合法
  • 8、 《嘉年华》观后感1200字

    《嘉年华》观后感 上一篇影评大概是写于14年看了期待了许久的《后会无期》,三年了,渐渐忘记了自己还有这样一片天地能让我去表达些什么。不去写观后感,大概想让自己脱离文艺女愤青的队伍,年纪大了,总要现实点了,也或许是顾忌朋友说的总是这么不接地气和装酷。26岁的我总是不停告诫自己要现实些,要淡定些,对于社会的不公要学会接受,可能这就是成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但是今晚看了《嘉年华》,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才能让闷闷的心有所释放,也让我觉得,愤青一点,没什么不好,越来越冷漠的世界,总需要我们这些愤青让灰色的世界多点彩色吧。 一部电影就是一个人生,一个故事,我的人生没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让我去经历这样缤纷多彩的人生,感受各式各样有趣的故事,所以就对电影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格外的着迷,不拘泥于类型题材,对我来说,能打动人心的就是好电影,好电影不应该是看完之后,嘻嘻哈哈的一笑了之,而应该是看完之后的共鸣和触动。《嘉年华》无疑达到了我对好电影的认识,不是专业人士,不去在手法上去评价好坏,足够打动人心,它就是成功的。不同于《熔炉》血淋淋的直面残忍,《嘉年华》极其温柔的点到为止的为你讲述故事,一部关于性侵幼女的电影,没有一帧残忍的画面,但是反倒是这种温柔最抓人心。不剧透,因为我觉得这样一部排片量极少的好电影,是需要我们去电影院欣赏它的美。写这篇观影有感,只是想表达我看完电影后对现实社会的一点看法:父母,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请不要为了你的面子、蝇头小利让他们绝望。 父母,你是孩子最后的保护伞------- 我不理解为了巴结领导认干爹送上女儿的这种禽兽行为,不理解为了一部几千块钱的苹果手机、一个私立学校的上学机会就让罪犯逍遥法外的父母内心,更不理解为什么刘会长是性侵的加害者,两个未成年是受害者,受害者反而要担心自己名誉怎样,这世界是怎么了。这样的反应大概是大多数中国父母最常见的表现,我实在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贞操的定义,贞操它不是藏在阴道里的!是你女儿的利益受到的损害,为什么要惧怕被人指指点点,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指指点点!?中国人迂腐的传统思想,真的是造成很多悲剧发生的源头。为什么女生就要三从四德,为什么女生受到侵害就应该沉默,报警就是丢人?已经妇女解放多少年了,女性现在在这社会中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半边天了,可为什么这样的观念,依旧存在,真正的妇女解放,先要从脑子开始! 法
  • 9、 花样年华观后感

    《花样年华》观后感

    影片《花样年华》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一段爱情故事,影片通过大量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表现出了东方独特的含蓄美与朦胧美。

    《花样年华》就其故事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由于各种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这个原本俗套的故事情节得到了升华,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从而表现出了沉重的主题。影片是东方含蓄美与朦胧美的述释。影片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追忆。影片寻探了情欲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影片折射了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对抗。

    《花样年华》是一部怀旧影片,影片的基调以昏黄为主,表现了特定香港时代的压抑。影片移镜头的使用十分出彩,片头旧黄的老照片与片尾古老破旧的建筑配合移镜头的推动,反映出了时光的流逝,同时也为影片定下了复古文艺的基调。

    影片的景别以中景为主,有利于叙述,如周、苏二人在咖啡厅时的运用,就使人物的对话显得自然,同时拉近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有如身临其境,表现出了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

    音乐的使用十分成功。片中音乐巧妙地营造着或孤独或无奈或感伤的气氛。通过慢镜头,使人物动作与日本梅林茂的三拍子达到和谐,将那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痛苦与无奈表露得淋漓尽致;片中一代歌后周旋的那首《花样的年华》的出现,契合了主题,歌词也成为了影片的注解;当周问苏: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时一首西班牙老歌响起:quizas quizas quizas(也许 也许 也许)。这种用音乐玩出的暧昧,不禁令人叫绝。

    片中杜可风的摄影常带有着隐喻的意味,如在第一次周与自己太太坐在一起时,就是隔着一层模糊的窗纸进行的拍摄;周与苏在酒店写小说谈笑晏晏的场景几乎全是在镜子中或隔着窗纸进行的拍摄;周与苏共听《花样的年华》时两人中间那隔着的厚实的墙令人以回味。

    影片的剪切有力,情节、人物都进行了高度的省略,如苏第一次去酒店看周后、苏在车中对周说:今天我不想回家后剪刀手张叔平都是毫不犹豫地将后面剪掉,给人以遐想。

    影片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挂钟与路灯的重复出现凸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内心的寂寞;周在新加坡发现绣花鞋失踪、烟灰缸内有烟头与苏来到周房间里吸烟、拿走绣花鞋进行了时间上的颠倒这些手法,无疑增添了影片的朦胧美。

    在细节上,影片同样令人称道。周与苏第一次在咖啡厅见面,得知真相后,周点烟与苏喝咖啡时颤抖的手的特写;周在雨中意外相逢苏时眼中绽放的兴奋;再回出租房苏的那一脸黯

  • 10、 《嘉年华》观后感250字

    《嘉年华》观后感 这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女性和儿童依旧是庞大的弱势群体,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整个家庭的不幸,受社会、家庭、舆论的影响,以致于无法令犯罪者入罪,更是悲剧。作为家长,从小开始有意识的对孩子逐渐建立性别意识,性教育,保护自己就变得极其重要。文淇的演绎超棒,佳作,推荐。 电影简介: 小米(文淇 饰)在位于风景区的一间酒店里打工。一天,正值小米当班,一个男人带着两个看上去还是小学生的女孩子来开房,虽然心中所有顾虑,但小米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替他们开了两间房。之后,在监控录像里,小米看到男人在半推半就之下进入了两个女孩的房间,心中隐隐觉得不安的小米将这一幕用手机录了下来。 两个女孩一个叫孟小文(周美君 饰),一个叫张新新(蒋欣悦 饰),那个男人是他们的干爹。东窗事发之后,小文的母亲报警并找到了律师郝洁(史可 饰),希望法律能够还他们一个公道。然而事与愿违,证据的缺乏让嫌疑人迟迟不能定罪,而最最关键的证据,正掌握在小米的手中。
  • 2019-11-06

  • 2023-01-28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2-17

  • 2019-11-03

  • 2019-11-1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2-05

  • 2021-06-03

  • 2019-11-04

  • 2023-01-07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1-06-13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5-14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3

  • 2023-01-24

  • 2019-10-24

  • 2019-09-20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少年华罗庚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少年华罗庚观后感、2024少年华罗庚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