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永远少年观后感 > 地图 > 永远少年观后感,2024永远少年观后感
永远少年观后感相关栏目
永远少年观后感热门栏目
永远少年观后感推荐
永远少年观后感

(共 4977 篇)

  • 1、 永远少年观后感集锦5篇

    永远少年观后感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优秀的作品让我们赞美不已,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内心总会有很多想诉说的想法。观后感,顾名思义是用眼睛看完某些事物后,根据内心的具体感受和看法写下来的文章,关于写作品名观后感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永远少年观后感【篇1】

    《永远是少年》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冯小宁积淀数年的构思,影片以青年视角出发展开叙事,讲述了一百年前,健行、文婷等几位青年学生在变幻的时代浪潮中,追寻理想、忠守诺言与信仰、以身许国的青春故事,雄浑悲壮的革命叙事与温婉的情感渲染,颇具艺术质感,堪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红色精品。影片从一本被发现的日记本开始,日记本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斑驳的中国共产党党证,由此镜头拉回到一百年前,一群学子意气风发地走进校园。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四位出身、性格迥异的少年男女纷纷决定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其精神令人动容,更蕴含着真实的情感魅力。电影最后一幕,他们遥望当今中华之强大,可谓万里归来颜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在于,用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从典型形象中揭示了信仰的价值,同时兼具诗意的浪漫主义情怀。

    永远少年观后感【篇2】

    5月15日上映的电影《永远是少年》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冯小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精心创作的主旋律电影。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初,一群意气风发的学子对诺言的坚守,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忠贞选择,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他们用青年人独有的方式探寻新希望,他们更是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群像写照。

    电影《永远是少年》以青年人的叙事表达,回望历史,讲述使命初心、信仰抉择的故事。

    影片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是作品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创作风格,与作品所讲述的历史内容,浑然一体,形质交融,让观众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群孩子们在种树时发现了“才子”的遗物,画面由此展开。这样的开场,犹如一道时代的接力棒,先辈们的使命已达,这新时代的未来将由一个又一个有志少年再度撰写。在跨越一百年的画面交错衔接时,导演采取了黑白色的画面来重现当初的历史真实感,但当少年们相聚时,画面逐渐回到了彩色,导演以这样的一场画面颜色的转化,向观众们传输了灰暗年代希望萌发的主题

  • 2、 永远少年观后感系列(5篇)

    现在,有请阅读栏目小编推荐的《永远少年观后感》,观后感是否包含一些核心部件呢?伴随着观看的过程积累了更多的心得与感悟。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语言简练,感情真挚,逻辑清晰,经常写观后感,提升文字表达技巧,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永远少年观后感(篇1)

    影片《永远是少年》,以共产党建立之初,冯健行、文婷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基本叙事线,艺术地再现了百年前中国的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澎湃岁月。同时,这部影片通过刻画百年前少年们为铺就中国崛起道路的伟大使命,甘愿奉献的成长历程,唤起新时代少年人的使命感,向我们传递着伟大的“中国梦”。

    使命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对所从事事业的积极情感和认同,以及在此过程中体验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感。强烈的使命感能引导人们对从事的事业的意义与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目标也更加清晰,并促使人们对使命指向的事业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和责任感,将更多的精力与努力投入其中。

    在新时代,就个体成长而言,使命感是一个人对其工作职业的认同与奉献;而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出发,则体现了国民为实现中国梦、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事业的支持、奉献甚至牺牲。少年强,则国强,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曾提到青年人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永远是少年》中的四位少年,正是这种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的青年们的化身,他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奋斗牺牲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光荣使命。

    网络上关于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评论:“今天的大多数青年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他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使命去奋斗和牺牲。”在人民生活安全、富足、美满的今天,少年们没有经历过百年前中华民族所处的昏暗、腐朽、无可救药的混乱时代,当他们喊出“为中华民族觉醒而读书”“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口号时,当代的青年人心中或多或少会有疑惑: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影片中外国矿主面对中国工人和少年学生维护工人权益的勇敢无畏,问了句为什么?国民党反动派军官面对宁死不签悔过书、不背叛信仰的文婷,呢喃着:“为什么?”更是在文婷慷慨赴死后,向她

  • 3、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1000字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能将共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观后感存在的意义,写观后感既不能脱离原作,也不能单纯的讲述作品故事,你认为优质的作品名观后感具有什么特质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永远是少年》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 篇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逑。”影片《永远是少年》以青春的视角,讲述了从共产党建立之初,冯健行、文婷等五位革命青年,投身中国革命,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奔走的故事。影片以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基本线索,再现了中国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

    影片力图从一群同学少年短暂而辉煌的青春生命中,探求一个问题的答案——一百年前,他们为什么抛弃富有的生活,甘愿走上充满艰险和死亡的道路,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抉择?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守?答案是——信仰的力量。他们始终坚定着那份信仰,坚守着那份初心,传递着信仰与传承、觉醒与未来的力量。

    信仰是什么?它是黑夜里的一束光,是严寒中的一团火,给人方向,给人力量。

    信仰是一种精神支柱。有信仰,人的心灵才会有归属感。有信仰青春才不会无处安放,有信仰人生才不会随波逐流,有信仰理想才不会被迷茫驱散。“革命理想高于天”。影片中,几位学生下煤矿深井、办矿工夜校,帮助矿工维权,组织学生抗争的情形也正是百年前无数仁人志士救国探索的生动写照。其实他们就是在寻找一种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确定一种意义和方向,选择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明确了出发的意义,前进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定,永远向前。

    信仰是青年立身之首要。心有所信,方能远行。马克思主义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播撒着信仰的火种,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五四运动中,激情燃烧的岁月,莘莘学子走上街头,不畏黑暗,发出了时代的最高音。如《永远是少年》中的冯健行以生命坚守誓言、绽放真理的耀眼光芒,正是源自于内心中那一簇熊熊燃烧的理想火焰、那一份生根发芽的信仰种子,虽九死而不悔。

    信仰在血与火中淬炼。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坚持真理,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在影片《永远是少年》中,文婷家境富裕,但是为了心中那份信仰,她丢掉安逸的生活,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参加到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中。被捕后,家里花重金想把文婷向

  • 4、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汇总8篇

     把新奇想法汇总,写出观后感十分重要,撰写观后感首先要我们看懂影片,要准确懂得影片的基本内容,是否考虑过自己写的作品名观后感能不能进一步完善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永远是少年》观后感,供您参考,希望您阅读后有所收获!

    《永远是少年》观后感【篇1】

    “你甘愿是雷电

    刺破长夜的黑暗

    你生来就是火种

    可以燎原

    ……”

    当雄浑的音乐响起来,我心里不禁豪情满怀,情绪立即被冯小宁导演的电影《永远是少年》所感染。随着电影画面的变换,那些满怀希望而又无比悲壮的一幕幕,使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100年前,五位十几岁的大学生怀着满腔热血学习了红色知识,并在见证了社会底层最黑暗的一面后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仰,他们庄严在党旗下宣誓,走上革命道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五位少年去了不同城市的地下组织,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即将去做地下工作。在护送少年离去的时候,他们的邓老师牺牲了,五位少年的生命便开始了倒计时。

    他们分别时说了一句话:“不知道下次再见,会是什么时候。不知我们的梦想到底要多久才能实现。”是的,即使他们深知自己时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他们不知道下次会不会再见,但他们毅然决然的加入残酷的斗争中,经历了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他们顽强勇敢,义无反顾。青年党员文婷被捕后,宁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在悔过书上签字。面对敌人近于哀求的“劝降”,她决绝地回答:“你这是在侮辱我的灵魂!”当那一个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为了初心和使命倒下去的时候,热泪一次次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为他们的英勇无畏而感动,更为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而折服。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里,他们深信:革命必胜,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必然会建立起来。他们坚定的信仰、纯真的感情是多么的美好而又沉重,又是多么富有感染力,不容侵犯!

    结局,意料之中,他们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们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少时。

    在那个热血的年代里,又有多少青年像文婷、健行他们一样,隐姓埋名去为信仰而奋斗。

    那些坚守初心,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人们,最终被历史所铭记,他们是无名英雄,也是人民英雄。他们永远是少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从那时到现在,英勇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不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的伟大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使命,不畏风雨雷电,踏

  • 5、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http这句话就是我国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的英雄雷锋,自从那个晚上看了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看了《永远的雷锋》观后感,此刻感慨万分,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自1960年入伍,在军队里,他甘当螺丝钉的精神,赢得了许多人的赞美。民间流传着一句佳话:雷锋出差1000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冒雨到沈阳出差,他看到一位母子淋着雨,急忙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妇女身上,自己背上小孩。他看见小孩直打冷颤,又把自己的绒线衣给小孩穿,又把馒头给了她们。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雷锋永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做人民的勤务兵,不仅对人民,他对战友也同样如此。雷锋还很节俭,生活很朴素。穿的袜子补了又补,脸盆上的瓷掉了很多,也舍不得买个新的。

    对照雷锋的事迹,我不由得想到我自己,心里也不由自主惭愧起来。生活中,我非但没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而是视而不见。对街上的乞丐,我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总认为他们是装出来的可怜,没有必要向他们献爱心;我总是在作文中说说要助人为乐,现实生活中助人为乐的影子都没有,有时甚至出于损人利己的事;在生活中,我永远是一个小公主,总要吃好的,穿好的,一点也不俭朴。

    今天,虽然是一个已经今非昔比的社会了,但人们所说的助人为乐都是口头上的,自己也不能太娇惯,要珍惜美好时光和美好环境,要永远记住与人为善,宽厚待人,助人为乐的道理。

  • 6、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篇一: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一陽一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一爱一,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一陽一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一爱一美、一爱一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

  • 7、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八天连播,犹如八年抗战,反腐倡廉,笑看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个专题,恰似八声甘州,不忘初心,莫在八万四千偈语后!

    ——题记

    一晚晚追逐着,一集集看下来,震惊、愤怒、厌恶、悲哀、怜悯、徬徨、振奋七情俱生,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我无法自已,关掉电视。但屏幕上似乎还在闪现那些落马官员悲慽的面容,耳畔还在回响着他们的声声忏悔——

    随波逐流的周本顺:中国历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好像大家见见面不吃个饭不喝两杯,就总觉得难以表达那种感情。中央为什么作出八项规定,对全党改进作风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重大意义,没有深刻地去理解,脑子里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所以出现这个问题。

    自甘堕落的谭栖伟:找我就难免,开始说一些好话,接着就送红包、请吃饭、送礼品、送“坨坨钱”。开始我是很反感、很不习惯。因此我后来的体会,还是小错铸成了大错,违纪走向了违法。

    麻木不仁的王平:他们每个人送给我,也可能他就去再收人家的,就把我整个地税的风气带坏了。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就做得很不好,要受到党纪和国法的惩处。

    利令智昏的刘铁男:中央发了很多的纪律要求,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做生意,80年代就有。明知道违纪结果还要去做,利令智昏,我就想想是利令智昏,让自己的智商都低了,判断问题的能力都低了,太深刻了。

    贪得无厌的李华平:去一次以后就觉得有点上瘾,有时候真的是有点不计后果的样子,拿了以后输了,输了又去拿,好像到自己家里保险柜里拿钱一样的。

    明知故犯的潘光旭:想过是违法,但是呢,还是要去做,思想就是感觉上这个班好像没什么钱一样,觉得钱太少了,那种贪婪、虚荣之类的。

    表里不一的杨卫泽:也应该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我们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鲍鱼,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了,甚至我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我不热情,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然后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欢吃茅台,就喜欢吃年份茅台。

    得陇望蜀的聂春玉:说实在的,我是有从搞研究到当官的变化。作为主观上也就是思谋着,做了市长思谋着什么时候能做到书记,而且创造什么条件能够做到书记,做了书记思谋着怎么能够回到省里面当个副省级干部,目的就是为了升官。

    人性的弱点在腐败这面魔镜照射之下,无限放大,放大,不断霉变,霉变,直到成为人生的痛点,社会的癌点!

  • 8、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几天,好多人一直在看cctv综合频道《永远在路上》,该剧以纪实的手法,真人访谈和案例分析,深刻剖析了违法犯罪分子内心的独白及犯罪的全过程。该剧的主人公都是我们熟悉的身影,还有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领导干部。而今都身陷囹圄,孤独终老。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了卿卿性命。自古以来,都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想他们在牢中,如今作何感想了?而我们这些作"壁上观"曾经的同仁是不是要引以为戒了?

    掩卷长思,常常夜不成寐。我们党从雪山草地一路走来,何其不易?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而能坚贞不屈,不改初衷,而使江山变色,天下为"共".而今,为了一己之利,私欲膨胀,最终为人所不齿。落得如此之下场。时也?命也?非也。自始之终,他们都是从一些蝇头小利开始,最后导致私欲膨胀。最终划向罪恶的深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想,当初入党的时候,他们也是有坚强的信念的吧?为什么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和利益的面前败得体无完肤。这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所说的糖衣炮弹。是的,毛泽东以他洞察千年的慧眼,早已预见今天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他在解放初挥泪斩马谡,严惩张庆山、刘子善。而换来了共和国长达数十年的风清气正。想当初,前总理朱镕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和雷霆行动,换来今天的风清气正,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法不严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

    但另一方面,从建国以来,或者说,古往今来,腐败分子为什么络绎不绝,赶不尽,也杀不决呢?当然,这里有人的私欲作祟,更有法制的漏洞。我们不但要打击腐败,更要加强法制建设。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

  • 9、 永远春天观后感精选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我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永远春天观后感精选,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永远春天观后感(篇1)

    “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只要有信心,就会退出厄运的悬崖峭壁。

    文中的小女孩儿安静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失明,因此,她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活得也很快乐。

    桑兰如铁的性格就证明了“当你微笑时,世界也对你微笑;当你哭泣时,你永远独自一人。”

    受伤时的桑兰只有17岁,当她醒来的那一刻,在跳马上凌空翻飞的体操世界已然破灭,但同时她发现了另一个让自己快乐的世界——用微笑唤起人们的爱和信心,用微笑赢得新职业的梦想。用快乐感染别人,是她23岁的青春最闪亮的标签。

    贝多芬曾对命运发出愤怒的吼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

    我们在生活中也该这样,无论在哪种生存环境中,都要“努力地活着”,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张扬。

    永远有多远?生命永远,微笑永远。

    永远春天观后感(篇2)

    为了更好地将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推进,4月30日上午xx市动物卫生安全稽查支队全体党员干部在会议室集中观看了群众路线教育主题片《永远是春天》。

    影片《永远是春天》主人公王永乐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他带领一批乐于奉献、敢于带头的优秀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推广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克服艰辛万苦、力排阻挠和障碍,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蔬菜无法种植的历史。该片以全新的视角独展现了中国农村三十年间惊天动地的大变化,旗帜鲜明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

    《永远是春天》剧情取材于王乐义从一个癌症病人成为蔬菜种植领域领军人物的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对王乐义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重大典型生活经历的诸多精彩瞬间进行艺术再创造,通过塑造以王乐义为原形的永乐以及梁书记、母亲等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试图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细节、真诚的态度对生命进行礼赞,表现一种值得普通人崇敬与效仿的理想人生境界。

    1970年代末xx某地的三元村,穷得亲兄弟之间为一缸水都能动起手。生产队长王永乐患直肠癌刚刚在省城济南做完手术,就被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的三元村人一致选为新一任村支部书记。公社

  • 10、 《少年π》观后感
    《少年π》观后感 在《少年π》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同样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也表达过。在《断背山》上,李安让一句话成为世界流行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同样,在《少年π》中,这句话可以换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会被笼统地归纳为一个“成长”或是“友谊”的主旨。何况该片中又动用了3d技术以及灾难类型的时髦元素,这就很难不让人进入到商业片的逻辑体系中去。 虽然李安的电影都是剧情片,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没不设门槛,但是,要想真正走进李安的电影世界,却非易事。在各种场合,我曾完整地看过不下几十几遍的《卧虎藏龙》,也许对迷影群体来说,这个数字都不值得拿出来说。我想说的是,即使如此,当我在研读李安的自传以及徐浩峰对《卧虎藏龙》的解读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只在《卧虎藏龙》的门口逗留,根本没有走进去。《卧虎藏龙》的玄妙之处我就不做多说,大家可以参看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的解读,真的非常独到。 为了照顾大众,把一个故事尽量交代清楚,《少年π》的叙事上采取了一种套层结构,外层是成年π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pi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终结时,成年π又提供给我们另一个故事,不同于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自己和老虎,第二个故事是全部以人物出场——水手、厨师、妈妈、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π居然是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成年π没有否认小说家的推断,只是问他喜欢哪个故事,得知对方喜欢第一个故事时,成年π说他看见了上帝。 李安在此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把想象交给观众,我没看小说,故而不知道这神来的一笔是否出自原著的精神?其实,不论哪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少年π与老虎帕克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李安一直在探讨的。 影片终结于π与帕克的背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接着骨瘦如柴的帕克径直地走向了森林。这一刻,我突然想哭,因为联想到《断背山》结尾,恩尼斯
  • 2023-02-05

  • 2019-11-04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3-01-21

  • 2019-11-04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3-05-22

  • 2021-05-20

  • 2021-05-20

  • 2021-05-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0-29

  • 2021-06-13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5-1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2-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12-28

  • 2023-01-24

永远少年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永远少年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永远少年观后感、2024永远少年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