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 > 地图 >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2024日落号列车观后感大全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

(共 9291 篇)

  • 1、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

    《日落号列车》是一部非典型性的实验电影。称它为实验电影是中国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流行过类似的文艺作品,电影叫实验电影,小说叫先锋小说,还有实验话剧之类,是当时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文艺为摆脱僵化的传统而对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刻意模仿。但当时中国先锋艺术家的实验电影和先锋小说主要是模仿西方的观念,其次才是模仿他们的表现手法。

    《日落号列车》拍摄于2011年,应不属于西方现代派范畴,因为它突破的主要不是观念上的内容,而是手法上的形式,它抛弃了电影传统的具象表现手法,它不是一般的通过美味可口的苹果向观众提供维生素,而是直接让观众服用味同嚼蜡的维生素片,导演高估了观众的口味。作为文艺,它是一种冒险;作为哲学,它是一种强加。拍这样的电影需要强大的自信和勇气,看这样的电影需要相当的耐心和思考。

    《日落号列车》谈论的是宗教和人生的最高哲学话题,它确实是在谈论,自始至终在谈论。它不是表现派,而是抽象派。就在一间破房子里,就在一张旧餐桌上,就在两个糟老头间。90分钟,无场景转换,无人物上下,无故事,无情节,无铺垫,无高潮,除了片名,无隐喻,无象征。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90分钟不算长,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却不算短,而对于这部电影的观众应该说相当长了。他们为什么要谈那么长的时间?或者说,导演为什么要让他们谈那么长的时间?更或者说,导演为什么会敢于拍这么一部电影?正是因为了这个永恒而又无解的话题。有神还是无神?应该有神还是无神?生活还是死亡?应该生活还是死亡?他相信这个话题对于观众来说多么重要,多么需要,观众们怎么会不愿意来听一听这部电影呢?90分钟长吗?不就相当于两节课的一堂课吗?这部电影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课堂上的学生就只该听啊。

    宗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需要的,因为它是个现成的结论,可以代替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宗教,只有宗教可以用来支撑他们的生活。对于精英者来说,宗教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自己会思考,不需要别人为他思考,他们的自身条件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精英的宗教大都是用来骗人的,精英的宗教是用来帮助草根们支撑他们除此之外就难以为继的生活的,所以虔诚的宗教徒大都是身处社会底层者。

    白教授和黑草根(暂且这样称呼他们)是整部电影的所有人物(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两个人足够了,第三个人并不存在,如果说存在,也只是这两个人的投影)。他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当然名字并不重要,类型

  • 2、 生命列车观后感
    《生命列车》观后感(一) 观看了罗主任推荐的视频短片《生命列车》后,思绪万千,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人生是一段旅程,幸福是一种体验。每个人来到人间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就像进行一次遥远的旅行。就像一列火车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不断前行,不能后退,一直奔向属于自己的人生终点。 在每天的忙碌中,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向前飞奔。很多的时候有一种无奈感,因为思考也是白思考。就像短片的名字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飞驰,进行着自己的人生旅行,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孩子等身边的人就像乘坐我们这列客车的乘客,有的人陪伴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程,有的人只是短短的一段,但都会给我们留下或浅或深的记忆。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或喜或悲的人生风景。我们也在这段旅行中不断拼搏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同时也会留下很多的遗憾。这些都是旅程中的组成部分。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四十岁的时候,人要觉悟,要开始自己的第二段生命,让自己重生,让前四十年没有实现的和没来得及做到事情实现和开始做。当自己的生命列车抵达终点的时候,让自己的后悔和遗憾少一些。 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一切。 生命列车观后感(二) 刚看了《生命列车》不禁让我很震撼,很受触动。它讲述的是一列火车在旅途中所突发的事情: 由于迷信,农民张顺和二莫一定要回家生孩子,于是两人从医院偷跑出来登上了提速列车。二莫在车上马上要生产,但婴儿胎位不正,产妇产后又失血过多,必须送医院抢救。铁道部有关部门在既要保住列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又要保住产妇生命的前提下,经过科学的论证,决定停靠一分钟,人们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最后经过大家得努力,母子得以平安! 之所以受到触动,我想是因为它讲述的是老百姓的故事,跟我的生活很贴切。 我父母都是铁路工人,我也从小在铁路旁边长大。亲生父亲曾经也是一名站长,他长得很精神。一直觉得他是我的骄傲。只是在我13岁那年,他因病离开了我和母亲。可是他穿着制服,拿着两面红篮旗子,站在工作岗位上的样子。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影片中对小镇站长的刻画,不禁让我想起了敬爱的父亲。不过我在这里要申明,我父亲绝对比影片中的站长要精明。 影片中对一名为了逃学离家出走的学生也刻画的
  • 3、 归途列车观后感
    篇一:归途列车观后感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己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这里并不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应该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知道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终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心的看
  • 4、 雪国列车观后感

    雪国列车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雪国列车》,《雪国列车》改编自一部漫画。

    《雪国列车》讲述的是:在面临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做sk6)感觉就是孙悟空不满意自己在社会下层,一路闯南天门,战天兵天将,打败二郎神,怒砸蟠桃会,最后终于打入灵霄宝殿,见着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说,猴子,别闹了,这些都是我跟你师傅跟菩提祖师一手策划的,其实,我打算让你来接我班,我很孤独,来来来,你先感受一下。然而,更让科蒂斯震惊的是,威尔福德竟要将列车的控制权交给他!也就是说,他从一个革命者,居然一跃成为极权统治者的继承人!千辛万苦地走到最后,所有人都死了,失去了一切的他,孤家寡人地坐上了不胜寂寞与寒冷的最高位置,却发现自己当初的信仰竟然全部破灭了。革命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无论成功与失败,一切都仍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一切都只是个不变的循环,宛如巨大而汹涌的漩涡,将科蒂斯卷入其中,使他几近崩溃,甚至妥协

    随着一节又一节列车车厢的展示,让人感觉真的像世界的缩影,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了,列车里面出现了餐厅、舞厅、水族馆等等,不一而足,那七个逃跑的人变成了冰雕,造型颇似狼牙山五壮士的感觉。列车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从底层和高层就是存在着差距,你不想be on your place,所以你开始反抗。各种欲望,不同阶级,在人类末世的高度集权社会,是选择维持下去还是打破体制,是永远无法预测的选择。

    其实影片的结局很郁闷,把车门炸掉,所有人都死了,就剩下一对姐弟和一个北极熊。是想想亚当夏娃一样吗?还是说北极熊把他们都吃了,不是很懂。在也有人说当仅存的少女和男孩走出爆破的列车后,在远处白雪覆盖的冰峰上,他们看到了一头威武雄壮的北极熊。在这样陌生和艰难的环境中,这头熊正是象征了生命的存在与希望、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可以想见,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必须继续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艰苦的奋斗!既要与生存环境和其他生命竞争,又要与之和谐共存。在解决上述永恒矛盾之路上,人类任重而道远。可能他们的见解更加深刻把。

    总的来说,借助火车生来具有序列性、等级性、封闭性以及流动性,这些特质足以构成社会大环境的缩影。而导演巧妙的借用科幻外衣,置世界于末日绝境,以微观的罐头火车作为诺亚方舟,聚焦社会冲突与矛盾,展现了人类历史上亘古不变的体制困境这一宏大命题。革命者与统治者间的血战推动着情

  • 5、 归途列车观后感8篇

    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归途列车观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电影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多角度分析自己的作品。

    归途列车观后感(篇1)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取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但是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留意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我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光想自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取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透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这样的想法摆在现代中国社会多少已有点陈旧落伍,但它依然是广大农村人口心中亘古不变的城市移民梦。

    陈素琴夫妇的家乡,在镜头里的美近乎诗意,恬静、纯朴、与世无争,然而这一幅完美悠然田园画卷,在现实中只能酝酿着世世代代的贫穷与落后。年关,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后在随时可能吞没自我的汹涌人潮里身不由己,机械地被裹挟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动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为终点是他们血脉相连着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和家,是城市荒漠里他们心中日夜守候的灯塔。收到手机作为新年

  • 6、 《雪国列车》观后感

    《雪国列车》观后感

    本来想写篇逼格高一点的,后来发现我确实不懂蒙太奇,那就算了,其实我就是个普通观众,那我就老老实实写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吧。因为确实看完《雪国列车》后有很多感触,话多,不吐不快。内什么,主要分三个方面忽悠,

    第一,大型现代交通工具的社会等级隐喻。

    从这点而言,《雪国列车》像极了《泰坦尼克号》,都是在一个大型的现代交通工具里挤满芸芸众生,而且不言而喻的通过不同的车厢/舱位,来划分了人群的等级。这并不稀奇,其实人类社会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到现在火车、飞机、轮船上都有不同的等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一般都会通过价格来调节,但在某些社会里,行政权力/级别也会干涉你在交通工具里的位置,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大人坐火车,单位就给开了封介绍信,然后就有了软卧可以坐据说当时软卧乘坐权对应着相应的干部级别。

    齐泽克曾批评《泰坦尼克号》的虚伪(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反正他的拉康术语我也看不懂),肉丝短暂的等级僭越就像她的出轨一样充满浪漫色彩,而大船在抵达终点前沉没,实际上预示着肉丝会回归到正常的等级制社会生活秩序里,这跟《雪国列车》的意旨截然不同《雪国列车》里的下等车厢乘客不啻于生活在奴隶制的重压下(前半段像极了开往奥斯维新的死亡列车),而列车的毁灭也是他们的有意而为之试想一下,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肉丝上岸了会怎么办?真的跟着不靠谱的文艺青年杰克一起去游荡?呵呵。

    提到这种现代大型交通工具的社会隐喻,凡尔纳应当算是个先驱,他那部《机器岛》曾看得我心潮澎湃。

    第二,火车。

    火车很重要,要在火车里搞飞机,才有意思。在诸种交通工具里,火车最有厚重感、宿命感、稳定感,总有些不可名状的气质。《让子弹飞》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是在火车上,汤姆汉克斯刷脸搞出来的动捕cg动画片《极地特快》也是火车。火车还是权力的表征,东北亚某国已故领导人出访莫斯科,曾在火车里单程呆了近10天;东亚某大国已故领导人也是出了名的不爱坐飞机,动辄坐火车出巡,还跟年轻貌美的列车员谱下了一段佳话。我一直觉得,专列是比专机更霸气侧漏的家伙什。

    《雪国列车》的火车也是这样,如果那是个《太空堡垒》《星际之门》式的太空飞行器,就会极大的冲淡末世感,循环运行也没劲。所以,火车很重要,能在昂格莱姆漫画节上拿大奖,法国人设置的火车空间非常重要。

    此外,火车的速度也很耐人寻味,维利里奥在《解放的速度》里阐释不同速度对人类社会生

  • 7、 归途列车观后感1000字

     篇一:归途列车观后感1000字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己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这里并不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应该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知道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终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
  • 8、 《雪国列车》观后感(一)

    《雪国列车》观后感

    上帝第二次重塑人类,如同他当初指导了诺亚,这次他挑选了威尔福德和柯蒂斯。威尔福德凭他的绝顶智慧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秩序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并以此在火车上复制了一个社会。他理智到甚至可以通过设计和导演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来平衡火车上的人口,他也睿智到可以通过看似如此混乱、不可控的暴力事件来为自己创造的小社会精心挑选接班人。

    这个社会在他的治下顺利的运行着。威尔福德说这个列车不是每个部分都是自动的,很多位置都需要人力。体现了人类与他们生存的世界是如何相互依存,形成整体的。就像是我们的地球,万物生长、季节更替都是自动的,但也缺乏不了人们的耕种人类活动对自然有着各种或好或坏的影响。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上帝要设计人类的原因。上帝创造了世界给人类生存,同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秩序来为世界的正常运转服务。威尔福德也正是根据这个真理创造了他的列车。

    但威尔福德毕竟不是神本人,他唯一的失算在于错误计算了爱的力量,柯蒂斯在明知何为理智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为爱毁灭!在这一刻,威尔福德的话再次得到了印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帝的治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哪怕是睿智的威尔福德自己,他也只是在上帝给他赋予的位置上做了他该做的最后一件事把真相告诉柯蒂斯、并且激怒柯蒂斯。

    柯蒂斯革命,最初看似是柯蒂斯个人英勇果敢的产物,后来真相却是威尔福德智慧下的一盘大棋。当所有人都以为威尔福德成功了的时候,上帝本人终于出场了,柯蒂斯的感情冲垮了威尔福德的智慧,因为他原是为毁灭者这个位置而生的。威尔福德也失算了,因为这一刻只有一个人没有失算,那就是上帝本人,在他的旨意下,看似的毁灭却正是新生的开始。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经济事件、政治事件)都并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却是一局棋的一部分,背后都坐着一个操纵者。而如果你再深入的看一看,你会发现这个操纵者背后还坐着一个同样的人操纵他,那个坐在最后面的就是上帝本人了。

    这个结局我觉得还体现了一个思想: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力量,理智和爱,控制着我们的一切。不要过分的相信其中的任何一项。理智却残暴的列车为人类保留了最后的火种,而爱的爆发却使人们迎来新生。

    to the only wise god, be glory forever and ever. 全文建立在有神论基础之上,因为我是基督徒,无神论者有不同意见会很正常。

  • 9、 《东方列车谋杀案》观后感

    这部影片是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转编出来的电影。而这部电影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作品。这部电影讲述了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一辆东方快车停了下来,这辆豪华列车正处于满员状态,但早上,却发现少了一名乘客,一个美国人死在了自己的包厢里,被刺了12刀,可他的包厢门却是反锁的。随后便到达了高潮,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想出了侦破这个案件的办法,推出了此案的结果。

    阿加莎克里斯蒂把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写的活灵活现,令我充满疑惑与不解的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欲望想去探索答案。刺在雷切特身上的12刀,每一刀都带着对现实的不公,对这个逍遥在法律之外的人的仇恨,这个一手创造出阿姆斯特朗惨案,手握五条人命却没有绳之以法的杀手。

    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对阿姆斯特朗一家悲惨遭遇的描写,不仅让广大观影者深表同情,也让我们对雷切特的恶行充满愤怒,这也可以让人们想起自己曾在社会中遭受过的种种不公。这部电影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法律的不完善,这才使得真正的凶手--雷切特逍遥法外、孤傲坦然,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对法律的一丝恭敬也没有遵从自己内心中的一点点良知,丝毫没有对自己犯下的惨案悔过与后悔。当我知道他所犯下的惨案后又回想起刚开始他的从容不迫的样子,让我心中渐渐的冒出了一股无名火,像这种人面兽心、不悔当初的人,他们没有一点点良知吗?他们那沾满鲜血的双手,难道不会因为自己那颗跳动的心脏而不时地颤抖吗?我认为这种人,不应该存在,他们不是人,他们是动物就像这种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没有一点悔改的人就像冷血的动物一样,没有丝毫的人性!

    法律,终究只是人创造出来的,它是不平等的,不然我们也不会看到雷切特逍遥法外,孤傲的带着自己那冷血的心与沾满鲜血的手,将所有罪名托给另外一个人。而这个电影也让我看到了人的另一面人性,当波洛解出这个案件的凶手时,他的内心也非常恨这个迫害阿姆斯特朗家庭破碎的人,他选择原谅了他们并为他们假造了另外一个人杀了雷切特,冒着大雪逃跑了,这就是人性,我认为在判案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只遵从法律,因为这样就会丢失我们最根本的良知与人性。毕jing法律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束缚。

    不为人知,除非己未做,自己做出的事情,不管隐藏得多好,都会被人们察觉出来,就比如雷切特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自己犯下的罪行不会被发现却被人们挖掘并杀死,同车的12人也认为自己的杀人计划天衣无缝,并不可能被侦破,这是一个

  • 10、 电影雪国列车好看观后感
    电影雪国列车好看观后感 上帝第二次重塑人类,如同他当初指导了诺亚,这次他挑选了威尔福德和柯蒂斯。威尔福德凭他的绝顶智慧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秩序——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并以此在火车上复制了一个社会。他理智到甚至可以通过设计和导演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来平衡火车上的人口,他也睿智到可以通过看似如此混乱、不可控的暴力事件来为自己创造的小社会精心挑选接班人。这个社会在他的治下顺利的运行着。威尔福德说“这个列车不是每个部分都是自动的,很多位置都需要人力。”体现了人类与他们生存的世界是如何相互依存,形成整体的。就像是我们的地球,万物生长、季节更替都是自动的,但也缺乏不了人们的耕种——人类活动对自然有着各种或好或坏的影响。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上帝要设计人类的原因。上帝创造了世界给人类生存,同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秩序来为世界的正常运转服务。威尔福德也正是根据这个真理创造了他的列车。 但威尔福德毕竟不是神本人,他唯一的失算在于错误计算了爱的力量,柯蒂斯在明知何为理智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为爱毁灭!在这一刻,威尔福德的话再次得到了印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帝的治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哪怕是睿智的威尔福德自己,他也只是在上帝给他赋予的位置上做了他该做的最后一件事——把真相告诉柯蒂斯、并且激怒柯蒂斯。柯蒂斯革命,最初看似是柯蒂斯个人英勇果敢的产物,后来真相却是威尔福德智慧下的一盘大棋。当所有人都以为威尔福德成功了的时候,上帝本人终于出场了,柯蒂斯的感情冲垮了威尔福德的智慧,因为他原是为毁灭者这个位置而生的。威尔福德也失算了,因为这一刻只有一个人没有失算,那就是上帝本人,在他的旨意下,看似的毁灭却正是新生的开始。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经济事件、政治事件)都并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却是一局棋的一部分,背后都坐着一个操纵者。而如果你再深入的看一看,你会发现这个操纵者背后还坐着一个同样的人操纵他,那个坐在最后面的就是上帝本人了。 这个结局我觉得还体现了一个思想: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力量,理智和爱,控制着我们的一切。不要过分的相信其中的任何一项。理智却残暴的列车为人类保留了最后的火种,而爱的爆发却使人们迎来新生。
  • 2019-10-28

  • 2023-02-02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6-28

  • 2019-10-28

  • 2023-01-3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5-05

  • 2023-06-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2-10

  • 2023-07-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4-30

  • 2022-01-27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1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
日落号列车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日落号列车观后感、日落号列车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日落号列车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