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玛德2号观后感 > 地图 > 玛德2号观后感,2024玛德2号观后感大全
玛德2号观后感

(共 2319 篇)

  • 1、 《玛德2号》观后感

    《玛德2号》观后感

    文/鱼为

    台湾电影的清新与温情显然是《玛德2号》最为鲜明的特征,这部像睡前故事一样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影片,带着满怀期待的童心与成人世界的疲累,视线紧紧盯住孩童,互相交换对生活对成长的感受。

    而作为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童,总是有着异于他人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他欣然接受爸爸去火星工作这种杜撰的谎话,也把妈妈假设成忙碌的机器人,那些只会出现在动画片中的人物,会跳进他的生活,成为一种可以被直观到的想象,而那些打断剧情的动画效果,无疑是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在他那里,现实和童话开始混合。

    网上有篇小女生写的作文,叫《爸爸,请你跪下来和我说话》,记录的是小女生参加美国皮克斯动画展时,骆家辉大使和翻译单膝跪在她面前和她交流的事情,小女生由此比及自己的父亲,尽管诸多埋怨,但可以想见,她更渴望的还是父亲与自己的平等交流。这篇文章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且不管最终女孩的父亲以膝盖受伤拒绝了这个亲子机会,但可以发现,渴望沟通的愿望是存在每个孩子心里的。

    影片就是建立在这种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冲突,但时刻闪现童真和温情,编剧也好,导演也好,都在尽最大努力完成和孩子的沟通,两个成人演员黄晓明和徐若瑄也配合小朋友的古怪想法,开始了反思和前行。

    其实,浪迹天涯看似毫无负担的黄晓明恰恰扮演了最有责任感的父亲角色,他以自己对童年时见过飞碟的执着打底,成为一名摄影师,也成长为愿意理解并信任他人梦想的长者,他的出现,弥补了一个单亲孩子的缺憾,这也是影片最为温情的设置,与期间曾志伟、九孔或者郝邵文的恶搞与客串,形成良性互动,让影片更趋于孩子们嬉闹的玩心。

    徐若瑄的角色也像极了生活中大多数孩子的母亲,大多数时候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以孩子为世界的中心,却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感情最好却冲突最多的两个人,但感情线始终牢牢系着,也成为小主人公最后奋不顾身闯关的情感驱动力。

    所以,影片的起和落始终都在小虎这个单亲孩子身上,也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影片最初的主题和立意打通成年人和孩子两个世界。这些事情,在黄晓明骑车飞奔去和小虎汇合身后升起巨大的月亮时得以完成,影片终于让成人的世界,照进一抹童话色彩。

  • 2、 玛德2号观后感

    《玛德2号》观后感

    文/崔汀

    《玛德2号》是一部奇妙的电影,导演朱家麟进入了孩子的奇妙世界。黄晓明饰演的摄影师小铁和男孩小虎都缺少母爱,所以他俩都喜欢用奇特的方式来弥补这个空白,小铁是通过寻找ufo来弥补,而小虎则是幻想母亲成了一个机器人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愿望。

    影片是一部充满童心的电影,徐若瑄在片中饰演小虎的妈妈曹宜,这位离婚的女性要独自养育小虎,但工作繁忙的她根本无暇好好照顾小虎的饮食起居,怠慢了儿子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即使小虎有妈妈,他也感觉到难以言表的孤独。摄影师小铁虽然是个成年人,但他自幼丧母,亲戚骗他说妈妈被外星人接走了,所以小铁在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寻找ufo,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妈妈回来。

    小虎和小铁虽然年龄相差几十岁,但两人的精神世界有共通之处,都是渴望目前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达到目的之时,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个母爱的空白。表现他们想象的世界之时,导演就会借助动画手段,还有电脑特效加以渲染,所以这部影片美轮美奂的场景比比皆是,这是一部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徐若瑄在本片中形象反差不小,她打扮的完全是一个家庭主妇,不修边幅而且基本不化妆,和她往日清新美丽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但这样才是接近于生活的,不美丽,但演活了角色,这一点值得表扬。黄晓明这一两年的电影作品密集,每隔几个月就有他的新片问世,或许现在真的到了他成为稳定的一线明星的时候,黄晓明很努力地演好每一个角色,这次演的摄影师是个较为古怪的人,天真与成熟混为一体,不过他拿捏的还不错。

    《玛德2号》并没有完全站到孩子的观点看问题,小孩子需要呵护天经地义,但是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片中曹宜辛苦养育小虎,但工作繁重和经济拮据,各种打击和压力让她喘不过气来,身体随时都在亮起红灯。所以影片虽然强调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同时也在传递孩子应该多体谅父母的思想,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亲情电影,幽默、机智、惊险、美妙。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员阵容的强大,除了黄晓明和徐若瑄任男女主角,还有杨幂、曾志伟、九孔、杨谨华等明星加盟,这也算是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合家欢电影。

  • 3、 《玛德二号》观后感

    《玛德二号》观后感

    《玛德二号》是一部充满温暖的亲子电影,由处于上升期的新晋台湾编剧蔡宜芬编剧,导演朱家麟也担任联合编剧。本片有着台湾文艺电影特有的诗情和节奏,但又带着明显的超越世代电影人的接地气质感。徐若瑄饰演的单亲妈妈与儿子相依为命,每每向小正太讲述爸爸去火星工作的假信息,这也让小正太的脑海里充满不切实际而又乐观积极的想象,以至于妈妈也成了机器人,在孩子的精神家园里有着更有趣、好玩而又危险的世界观设定。

    故事就从这个善意理解开始有意思起来,黄晓明饰演的怪咖叔叔满世界追逐幽浮的影子,由此进入小正太的生活,也在现实和幻想中实现了小正太的理想,那就是妈妈多陪自己不惜让其变成机器人、以及家庭中有个爸爸存在。《玛德二号》从幼稚孩童的目光,引发出诸多社会问题,成人的生活与生存究竟有多少是考量到孩子成长所必需。小正太许愿徐若瑄是机器人,只能陪着他,这是很正常的诉求。然而,机器人也会出故障,徐若瑄在现实中忙乱成疾,小正太以为只要切断充电电源便会不再接受世俗世界的工作,便可以好生休息,这个思路也只有孩子和有赤字之初心的编剧才能想到。在我的朋友赵猪的影评里,对于小正太奋勇救母的段落是如此写的更加离奇的是,小正太居然以为只要自己把学校背后的变电箱破坏了,徐若瑄就能因为断电而恢复出厂设置,因此重归于好。在成人世界看来,这么不合乎逻辑的事情简直是太愚蠢了。我老实承认,我就是这样的成人之一,在看片之时,在第一时间里我就对小正太的思路表示不能理解。

    从《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囧男孩》、《艋舺》与《玛德二号》,台湾全民都在追青春(包括少年、儿童的更轻时代),这些都是超过世代电影人努力的结果,他们摆脱了国际影展路线,主题更加贴近主流观众的欣赏口味。《海角七号》的出现,给了台湾观众全民狂欢、带动集体记忆的新体验,台湾电影终于迎来新生的契机。超过世代的导演,文化来源非常多元,不拘一格,多以年轻人生活为题材。台片新高潮的诸多电影,最根本原因在于导演、主演及观众同为年轻人,超过世代的观众是八年级生、九年级生(1981-2000年出生),银幕内外拥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成长记忆和审美情趣。

    像《玛德二号》这类儿童电影,就更拉近了观众年岁,以十年级生(2001-2010年出生)为主。小观众会跟着小正太的情感波动而宣泄,事实上单亲家庭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而在东亚地区少子化又极其严重,孩子在

  • 4、 帕德玛瓦蒂王后影评观后感

    《帕德玛瓦蒂王后》是一部来自印度的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精彩,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这几天刷了两遍帕德玛瓦蒂王后,也去仔细了解了那段历史,阿拉丁原来和电影中描写的有很大出入,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穆斯林君主,多次抵抗蒙古军队入侵,不过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人。阿拉丁的发迹和电影中描述的差不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阿拉丁听说了绝世美女帕德玛瓦蒂王后的存在后,不顾一切的想要得到她,电影中,由于阿拉丁大军的强大,帕德玛瓦蒂王后的先生只好接待了他,在烟雾缭绕中阿拉丁并未看清王后的相貌,这丝毫不影响他对帕德玛瓦蒂的痴迷,随即用计将帕王后先生骗走扣押。

    帕德玛瓦蒂王后也是一个奇女子,我总觉得在电影中他们似乎在隔空对话。王后提出用自己交换老公,同时提出了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除掉了契拖尔的叛徒。阿拉丁收到她的亲笔信后,竟全部照办。王后远在天边,就得到了叛徒的首级,不得不说手段高明。

    当阿拉丁听说帕德玛瓦蒂王后已经抵达的时候,更是高兴得忘乎所以。不过,他没有提防自己的妻子,梅路妮纱王后。这里我要为梅路妮纱打call,如果没有她的帮助,估计帕德玛瓦蒂王后夫妇是插翅难逃了。

    帕德玛瓦蒂王后夫妇在梅路妮纱的帮助下,同时王后带去的800名伪装成宫女的士兵拼死保护下,终于逃回了契拖尔。

    阿拉丁眼睁睁的看着绝世美人从自己眼皮底下逃走,御驾亲征,在契拖尔的城墙下等待了一天,下令攻城,帕德玛瓦蒂王后的老公最终死在了阿拉丁军队的箭下,悲痛欲绝的帕德玛瓦蒂王后命人点燃了巨大的柴堆,阿拉丁眼睁睁的看着她跳进火海

    阿拉丁一世枭雄,在电影中却无条件的答应了帕德玛瓦蒂王后的所有要求,似乎被这个美人迷惑了心智。

    电影中帕德玛瓦蒂王后的发挥太少了,最出彩的还是这个反派君主,在那个乱世中,胜利就是他的原则。很不幸,帕德玛瓦蒂王后被他看上,又遇到一个讲原则到迂腐的老公,就注定了她的悲剧。

    最后的自焚被很多人吐槽,不过如果帕德玛瓦蒂王后落到阿拉丁手上,下场就和北宋靖康之耻中的公主一样吧,死,对于她和所以妇女而言,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2017年年末,仅仅为了这部电影,印度多个邦发生了种族骚乱,游行示威,焚烧车辆,导演和女主角的画像,甚至用爆炸威逼电影院不得放映此片。还有150多位妇女(也有说法是上千)妇女走上街头,威胁如果本片上

  • 5、 爱玛观后感1000字

    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作品名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内心的震撼需要有观后感将其记录下来,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爱玛观后感【篇1】

    《爱玛》没有惊险骇人的情节,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描述,但是从它娓娓道来、令人陶醉的叙述中,在他谜一般的情节中,在他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中,读者面前仿佛展开一幅优美而略带夸张的生动画卷。我们好像能看到故事中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能听到他们在各种背景下进行的交谈,能感觉到人物的喜悦和忧愁,当时英国社会的林林总总仿佛由读者亲身所经历。

    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对话中看到作者的一些长处和短处。那些长处决定于描述的全部力量,进行得熟练而精确,运用平静而带喜剧性的对话,在对话中展开交谈者的性格,正像在戏剧中一样。至于缺点,正好相反,是产生于作者着意安排的过分详细琐碎的描写。

    小说还描写了性情古怪的人或头脑简单的人,例如伍德豪斯老头和贝茨小姐,当他们首先出现是显得可笑。可是当他们在小说被摆在过分显著的地位,描述的过分冗长,他们的唠叨开始变得令人厌倦,就像在现实生活里一样令人厌倦。整个说来,这位作者的风格也使人想起感伤性质的小说或浪漫主义性质的小说,这种性质表现为田野,乡村房屋和草地颜色斑驳的独家院宅的妥善经营的农产和壮丽的山峦景色的描写。

    爱玛观后感【篇2】

    爱玛是一个又聪明、又漂亮、又富有的二十出头的女子,也许是因为人生中令人羡慕的一切她都拥有了,所以她有些自负,总是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去“乱点鸳鸯谱”。

    当然事与愿违,生活中她并不是月老。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却因为事情没有照她所想的那样发展而失落,并且对好言规劝她的姐夫的哥哥心怀不满。当然最终结果是她明白了自己的无知,并且和那个一直爱着她,又一直批评她的人结为夫妻。感觉上就是一本英国的青春小说,但在浪漫当中又不乏现实的意义,爱情还是需要门当户对。爱玛以为牧师爱上了某某小姐(一位来历不明的私生女),直到牧师快要结婚的时候爱玛问他为什么不娶她的时候,牧师说我怎么会看上她!牧师看上的是爱玛,但他每次向爱玛示好的时候偏偏都有某某小姐在场,结果导致了一连串误会。像有一次爱玛给那位姑娘画了一幅画,结果牧师大加赞赏,爱玛误以为是牧师对那位姑娘有意思,但事实是牧师在拍爱玛的马屁。

    牧师确是一个很庸俗的人,典型的

  • 6、 爱玛观后感9篇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玛观后感9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玛观后感(篇1)

    爱玛也许是简奥斯丁所有著作中最不讨人喜欢的女主角,她张扬而高调,她看待事物非常表面,对自己的情商和智商相当自信,认为自己所想的都是正确的,热衷于观察别人,同时欣赏自己的判断力,读者比她看得高一些,所以她的一切想法和推断都显得那么荒谬和不可思议。

    爱玛沉醉于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在脑海里为身边的人牵桥搭线,而她的标准基本是门当户对,社会地位和财富家世是否匹配,所以当一个农民出身的mr.robertmartin向harrietsmith求婚的时候,爱玛立即觉得这是非常不合适的。

    故事中出现了一位和爱玛气质相仿的男士mr.frankchurchill,也是一个看事物很表面的人,他看他的未婚妻从头到尾只赞扬了她的容貌,她的肤色,她的外表是如何娇美,他的喜悦体现在这些细节上。他们一拍即合,mr.frankchurchill是一个非常擅于奉承女性的男士,而爱玛特别享受被人奉承,哪怕到最后所有人都被mr.frankchurchill的谎言和圈套所震惊了,他的几句“发自肺腑”的阿谀奉承的道歉就又让爱玛觉得他还是可爱的。

    这个故事中几乎没有一个特别理智的人物,所有人都在mr.frankchurchill的表演中做着观众,除了男主角mr.knightley。这个男主角承担了小说中所有的理性,公正,尖锐,深刻,风度和高尚的人格。他是爱玛的人生导师,帮助她慢慢纠正自己愚昧的眼光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力。每一件荒谬事件都是mr.knightley给爱玛上一课的背景。他们有很多次直面对方的冲突和争执不下,mr.knightley的分析能还原一个理性世界的真相,而爱玛却总是走在真相的背面,可喜的不过是爱玛尤其崇拜mr.knightley,他有能够让爱玛反思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就在这一路引导和教训中,他们走到了一起。我想,他在对爱玛一点一滴的完善中爱上了他的“作品”。而爱玛最后对harrietsmith嫁给mr.robertmartin的欢喜并不是因为她重新认识到mr.martin的个人魅力,摒弃

  • 7、 懂事的女孩玛德琳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玛德琳过圣诞》的书,书里的玛德琳是老房子里最小的那一个,可是她真的真的很懂事,冬天很冷,老房子里的其他人都感冒了,她把整个老房子都打扫了一遍,而且她还帮老师和同学们熬稀饭和药,给老师脚底下放了一个热水袋,给同学们挨个喂药,圣诞节的晚上,来了一个商人,他有十二张地毯,玛德琳开心极了,他买下了这十二张地毯,扑在了同学们床前的地上,为了早晨起床,不让他们的脚冰凉。老师夸奖了他,夜里太冷了,商人没有了地毯,冻成了冰块,玛德琳发现了,忙前忙后的,又是浇了水、又是给他泡脚、又是给他喂药,还给她开了暖炉,结果这位商人竟然是一位魔法师,玛德琳有个愿望,魔法师实现了他,她们十二个女孩都飞上了天,到了不同的家里,和那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圣诞节,晚餐时间到了,老师一摇铃,十二个女孩就飞回了老房子,开始一起过新年。
  • 8、 《精灵女孩小卓玛》观后感

    《精灵女孩小卓玛》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精灵女孩小卓玛》这部电影。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在高原土地上,生活着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它们的名字叫藏羚羊。可是,有一只毒蜘蛛一直想要吃掉藏羚羊群。藏羚羊头领贺左王一直保护着藏羚羊群。

    直到有一天,毒蜘蛛暗算了贺左王。贺左王死前嘱托一朵小蒲公英告诉大家自己将要死去的消息。而这一切都被一只小藏獒看见了,它便一直守在贺左王的身旁。不久之后,贺左王的左角里出了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和藏獒玩耍着进入了鱼王国的领地,恰巧毒蜘蛛正在鱼王国抢夺金弓金箭。这时,小女孩从天而降,一屁股就坐在了毒蜘蛛的身上,拯救了鱼国,鱼女王便把金弓箭送给了小女孩。

    路过森林时,林中的动物给女孩取名卓玛,藏獒取名卓奇。

    后来,在一次舞会中,毒蜘蛛骗走了金弓箭,并向卓玛和卓奇施了白天会变成石头的魔法。猫头鹰便带着它们去喀尔喀尔湖解除魔法,却被喀尔喀尔湖的神女多次拒绝。最后,老鹰夏琼的热泪感动了神女。

    最后,卓玛找到了贺左王子,并且一个男孩交给了卓玛金弓金箭,射死了巨蝎魔王和毒蜘蛛,拯救了藏羚羊群。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护野生动物。

    标签:读后感400字、
  • 9、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一)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活动为主线,讲述了一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弘扬了各族群众拒绝极端思想,创造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时代主旋律,是一部关注现实、弘扬正气、艺术感染力极强的电影。

    这部影片拍得太好了!非常感人! 我是流着泪看完整部影片的影片还原了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真实面貌,让我们知道驻村工作给全疆老百姓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在新疆南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有一个依偎在昆仑山脚下的小山村——努尔鲁克村。16岁的少女阿依古丽在河畔忧郁地叹息着,原来,受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父亲不允许她跳舞,并且急着让她嫁人。而村里压抑多年的生活氛围,让纳格拉鼓传人、曾经的村长托乎提大爷再不敢打鼓。

    在驻村工作组的努力下,村民们恢复了对鼓和舞的原始热爱,这事实上是对维吾尔民族自身文化的重新认同与再度发掘。而工作组带来的新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也让维吾尔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整部电影让我最感动的一段是阿依古丽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大舞台上勇敢、自信地舞蹈。"她代表了典型的南疆农村女孩的形象,前些年,这些热爱美丽、热爱文艺的少女们受到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不再唱歌、跳舞,也不再露出自己秀美的脸庞、不再穿艳丽的艾德莱斯绸服饰,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近几年,随着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深入推进,这种现象得到很大改善,电影中的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联想到现实生活里更多的农村女性同样获得了自由,开始把握自己的命运,这让我非常感动。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集中反映了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驻村工作的重要作用,高度概括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的深刻内涵。我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工作,始终紧紧围绕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增强党性修养,旗帜鲜明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与宗教极端思想做斗争、与暴力恐怖活动做斗争、与反分裂活

  • 10、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450字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 来自宜兰的一位少年潘新格,对自己家族的历史毫无认识,某一天的下午,意外地展开一趟时光之旅,回到一百九十年前噶玛兰祖先居住的地方,认识了他的祖先巴布、春天和帝大,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后,才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是这么的美丽,不但有一大片的青山绿水,还有虫鸣鸟叫,和现在的都市景观相差实在太大了,生活型态也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也因此理解了很多事。回到现在后,潘新格把他在一百九十年前噶玛兰居住地方所经历的事情一一告诉他的同学、老师,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这个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主角潘新格,他在片里演的是一个时常出糗,且很会搞笑的人,他穿越时空来到了一百九十年前,喜欢上了拥有百合花法力的少女春天,可是从小与春天就是青梅竹马的帝大,也非常喜欢春天,帝大认为潘新格是天神选的女婿,所以就默默成全了潘新格和春天,后来因为帝大的姐姐认为潘新格未成年,凭什么可以和春天结婚,因此族人就要求潘新格要和帝大比一场赛,谁先得到山猪牙,谁就是春天的新郎。在比赛中,帝大的姐姐为了要让帝大赢得比赛,而陷害潘新格,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却害得帝大身陷火场,帝大因此双眼看不见,春天用他的百合花让帝大又重新看见这块美丽的世界,可是因为这场大火,森林变得光秃秃的,大家都很难过,后来,春天借用百合花的法力,让大地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样子,最后,春天终于知道帝大是这样的喜欢他,选择了帝大作为他的新郎,回到现在的潘新格,因为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是这样的爱护大自然,这样的尊重生命,于是他把这个观念传达给他的同学和老师,希望大家也能一起来维护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 少年噶玛兰的主角潘新格本来是一个对家族历史毫无认识的青少年,后来才知道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当时与现在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保留好的传统文化,并让后代能认识各族的生活方式。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21-04-18

  • 2019-10-28

  • 2021-08-28

  • 2019-09-20

  • 2023-01-19

  • 2023-02-10

  • 2022-03-02

  • 2022-03-02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5-05

  • 2023-01-18

  • 2021-04-22

  • 2022-06-19

  • 2021-06-12

  • 2022-03-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1-27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09-20

玛德2号观后感
玛德2号观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玛德2号观后感、玛德2号观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玛德2号观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