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 > 地图 >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2024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相关栏目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热门栏目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推荐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

(共 6189 篇)

  • 1、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400字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 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今天课上老师让看了这个小片《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看后,老师说我们今天不是来歌功颂德的,然后让学生找出来其中的不足。可能是我涉世不太深,总感觉女村官做的都好。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到这样,不管是媒体夸大也好,还是说其中有许多的水分也好,我只知道其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一专业学生去学习的。 我什么专业就不说了,然后说一下这个女孩的可取之处,一个大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后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这是多少大学生不可以想象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出生在农村的孩子,以后有多少人想着回农村,去服务农村。农村孩子们带着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使命,离开家乡去读书,好不容易出去了,然后再回去,多少人可以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我很佩服这个女孩,有这样的志向,投身农村,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乡民。第二就是一个大学生还可以在这样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干下去,而且干的很好。当你毕业以后,面对的是和你不是一个知识层次的人,一群朴实而有点不太友好的现代农民,你该怎样找到与他们的共同的语言,怎样展开自己的工作。还有就是当我们面对艰难的工作时,你会不会像她那样坚持不懈,越挫越勇,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知道老师的目的是让我们从中学一些东西,现在社会好像已经不适合谈论这种远大的理想。到基层去,为人民服务,好像在我们很远,但是也有好多榜样在向我们招手。
  • 2、 大村官观后感

    大村官观后感

    文/禅意心念

    《大村官》主要讲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孙浩然在百般无奈中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面临着重重压力来到偏远而落后的山村,在村官这一不起眼的岗位收获成长,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路的励志故事。看完这部剧,一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大村官》这部电视剧里,我看到了张广秀、魏华伟、周倍良等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身影。在孙浩然身上折射出的是我们数万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点点滴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浩然在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终使南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过程中的坚持与追求。这种坚持与追求是人生价值的肯定,是理想信念的实现,是快乐本源的寻求。

    现实中很多人曲解了快乐的真正意义,物质、名利的索求仅仅是浮于表面的的欲望填补,真正的快乐却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我想,刚刚到村的孙浩然也是迷茫的,在工作岗位上沉下来,不断地收获成长,得到村民的人可与钦佩后,他才真正收获了属于自我的快乐。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意义在于扎根基层、磨练成长最终知农爱农为农。只有理解了村官一职的使命与意义,我们工作起来才能快乐才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收获不平凡的人生。

    我到村任职时心理也有一丝的迷茫与不安,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适应的感觉很强烈,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走访时情景:在村头,我向村民自我介绍时,呼啦一下围上来了十多位村民,他们争抢着跟我聊天,霎时我就被他们淳朴热情的话语淹没了,从此那写迷茫与不安,那不适应的感觉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我们的村民是可爱的是真诚的,他们并不排斥大学生村官,只要坦诚交流他们就愿意将你融入,只要真心实意办事他们就会认可你!因而,这种交流是融洽的,这种为民办事的工作是快乐的。

    为追寻这种快乐,我到村后不断加强学习,在问题中寻找答案,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无论时间再紧、工作再忙,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坚持学习。我认真学习村里的干部、同事的工作方法,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政策和农业政策。平时我还注重把学习理论同学习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不但优化了知识结构,加快了知识更新,丰富了知识储备,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增进情感。到村后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宿求,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党建档案整理和远程教育工作,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同时提高了群众致富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参与村里的惠民工程建设,绿化新村、建

  • 3、 《大村官》观后感范文

     中国首部以大学生村官成长经历为主题的青春励志乡村轻喜剧《大村官》自4月18日起,每晚在黑龙江卫视黄金时档播出,为全国观众奉上了一曲欢乐的乡村青春励志进行曲。该剧播出的当晚,就立刻引起了全国大学生村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根据网络大学生村官们的互动了解,该剧是根据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等人的事迹改编,剧本历时三年才创作完成,程力栋表示: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追求与奉献过程中,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不断成长,不断实现着他们的人生价值。我们想把大学生村官的事迹呈现出来,让观众听到看到,使他们成为广大青年的学习榜样。 通过观看本剧得知这部《大村官》主要是讲述了一个22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孙浩然在百般无奈中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面临着重重压力来到偏远而落后的山村工作,却在挑战中重新寻回自我,收获成长的励志故事。由于种种误会,孙浩然一进村就挑战了村主任田三友的权威,备受冷落。孙浩然却不肯服输,咬牙决定放手一搏,证明自己这个小村官的力量!他顶着重重困难,与各种人斗智斗勇,替农民们抓出假化肥贩子,通过互联网从外省调来急需的收割机,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孙浩然又收服了村里的无赖葛二旺等人,让他们成了自己的帮手,大力发展南可村,使南可村家家户户通电通水,拆危房盖新居,修起大路通国道。孙浩然还启动了快乐有机猪养殖计划和南可村牌蜜饯的创富计划,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村民们的钦佩和认可,终使得南可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大村官》讲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成长的真实故事。剧中大学毕业生孙浩然在村官这一不起眼的岗位收获成长,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路,自己也由恃才傲物的大学生逐步成为成熟稳重的基层干部,在一系列振兴英杰村的过程中,孙浩然也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收获了爱情,实现了人生理想。 在剧中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村官的典范,秉承青春励志的信念,融入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将时下新农村形象展露在观众面前,向观众呈现出了最真实的大学生村官们青春成长、不懈奋斗的满满正能量故事。 通过观看《大村官》这部电视剧,再加上这几天我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班学习的体会,作为一名在岗大学生村官,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来回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重视和培养。我想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 第一,用朴实真挚的情感对待群众。我也是农民的孩子,大
  • 4、 《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村官普发兴》观后感 2011年9月9日在党支部组织下,观看了《村官普发兴》。普发兴同志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他敦厚、笃定的表情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忘记。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从银幕上看到了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全村脱贫致富上,立志改变全村面貌,为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以身殉职的好干部;我看到了一个在基层自觉践行党的理论,公而忘私,服务百姓、清正廉洁的好党员。电影以生动的事例、鲜活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村里的“万元户”怎样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与觉悟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全村经济发展,家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电影真实展现了村官普发兴的人生步履和真实心路,将一个充满人格质感和人格魅力的普发兴放到我的眼前,使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理想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他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能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受到群众的爱戴,对于一个为官一方的人来说就是最高的褒奖;同时也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乡之长,怎么样才能使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怎么样才能使全乡人民生活富足?这些都是我与普发兴一样需要思考和实际解决的问题。 电影中普发兴的原型既是真实的云南民族地区的“村官英雄”、全国劳模、“中国优秀村官”、“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云南人物”之一。当支书前,普发兴在村里搞运输,是全村响当当的万元户,面对放下既自由又赚钱的活计去当清苦劳碌的支部书记,家里人不同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普发兴说服了家人,上任以来公而忘私,服务百姓,2007年3月28日,普发兴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以生命书写了新时期一个村支书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风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都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祥云县下庄村的幸运在于,普发兴正是一个为献身的热情鼓舞的人。二十年,在人生的旅程中并不算短,普发兴二十年如一日,克服家庭困难,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带领全村的群众积极致富奔小康,让一个“空壳村”脱贫致富。 舍小家,顾大家。当电影播放到当普发兴亲自开着推土机压过女儿的草帽,在她的哭闹声中将刚借款建起的锌窑“残酷”地铲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电影中同样为人儿女的她哭得是那么的辛酸、痛楚,当听到她撕心裂肺的问:“为什么任何事都要
  • 5、 《诗经·静女》读后感1000字

    婚姻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幸福,是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自由恋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古时候没有“自由恋爱”的风气,古人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产物。而《静女》却让我们见识到了古时候的新女性。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我”认识了一位娴静姑娘,她是多么的可爱啊,令“我”心仪已久,更让人兴奋的是她竟然主动约“我”到城角角落了会面。这不仅是一位娴静美丽的姑娘,更似一位有主见的,胆大又心细的现代女性。不像大部分的古代女子一样,自己的幸福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实现,这位静女却偏要来个“我的人生我做主”。遇到自己心仪的小伙子,她不是扭扭捏捏地求助父母、兄长,而是主动地约会对方来做进一步的了解。即便是自己心仪的对象,她也不是盲目地以身相许,终身幸福岂可儿戏?在正式交往之前,她也要好好地考察一番。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她心仪的小伙儿啊,早早地就赶到了约会地点,想要一睹静女的风采,可是她却悄悄地躲了起来,远远地观察小伙儿的表现。看着小伙儿急不可耐地张望着,焦急而又有耐心地等待着,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小伙儿的视线,于是他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地在原地徘徊。谁说女子只可以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这位静女却要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看着小伙儿焦急而又耐心地在原地徘徊,静女由衷地笑了,小伙的表现说明是守信的,恋慕自己至深的。

    唯有两情相悦,方可天长地久,静女乐了,说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于是,“贻我彤管”,娴静的姑娘送小伙儿一枝色泽鲜艳的红彤管。这个红彤管是多么的有光彩啊,“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因为是自己心仪之人所赠,显得更加美丽。所以,“管彤”之美远远超越了它应有的价值,颜色变得分外艳丽,光彩也就更加暖人心了,谁让这是“我”心仪之人所赠呢?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与她初见时送给“我”的她亲手采摘的那根白茅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那次她从郊外放牧归来,送给了“我”她放牧时亲手采摘的白茅草,这可不是一根普通的白茅草,对“我”而言,那是爱情的信物,从此“我”与她一见钟情。所以,这根白茅草对“我”而言,变得意义非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不是说白茅草本身有多美,因为赠“我”白茅草的人儿美,她所赠的白茅草自然就变得熠熠生辉了。

    礼物虽不贵重,但却满载相恋之人的浓情蜜意。何况所赠之人乃是一位娴静又美丽的佳人!莫说古代,即便是现今社会上,

  • 6、 高一作文:《静女》读后感

    《静女》选自《诗经》。它描述了美好的爱情。

    这里有美丽的女子,与男子在城边的角落相约。等男子到的时候,她却躲起来“爱而不见”,可见她可能害羞了,也可能是因为想跟男子玩,可见她的天真,调皮。男子找不到女子,急的“搔首踟蹰”,真是够可爱的,仅仅四个字,就把男子的朴实,憨厚表现出来。

    文雅的女子又送给男子“彤管”,男子拿在手里,看着这红色的管箫爱不释手,它鲜明又光亮,在男子看来,承载着女子对他的思念及爱慕。满满的柔情似水让他欢喜不已。爱屋及乌的他对女子送的礼物也倍加珍惜。

    奇思妙想的俏皮女子又在野外放牧的地方送给了男子初生的茅草,男子觉得茅草确实很好。只因是她送的,他都喜欢。

    就是如此简单青涩的爱情,纯真而美好,不夹带着任何的杂质,让人舒心羡慕。

  • 7、 女囚料峭往事:刘氏女 读后感(3)篇
    女囚料峭往事:刘氏女 读后感 第(1)篇

    它不是一本恐怖小说,但是背后折射的人性复杂和扭曲,却远比一本恐怖小说最残忍最血腥的描述更让人不寒而栗。

    两个多小时读完的小说在篇幅上实属迷你,作者笔触颇具民国遗风,叙述的文字简单到极致,但也就是因为简单,使得小说的脉络更加清晰。

    这是一个关于物喜,己悲,救赎和归属的故事。但也不全是,还有对性别犯罪的一些思考(有机会再展开另一个话题讲述)。

    给儿子做鞋,给同在监狱胃寒的女囚煮红茶,监狱着火的时候甚至二话不说,勇救两条性命的刘月影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可她偏偏杀了自己的丈夫。

    杀夫,肢解,装坛。作者并没有选择在这里浓墨重笔,几句干练的描写,印象却再也挥之不去了。

    “把盐和花椒均匀地撒上,撒了一层又一层。之后,她用一只手把每一块肉举起来,用另一只抓满了盐的手再重新涂抹,搓揉一次,周周到到,仔仔细细的。”

    读到此处,在这本就清冷的寒夜,脊梁骨都瑟瑟发抖。

    没有地方处理尸体,刘月影将尸体肢解后像腌菜一样装进腌缸里。

    东窗事发是在两年后。丈夫的姐姐,儿子的姑姑来探望,问及月影为什么不做腊肉时,跪在椅子上的栓儿,起劲地对母亲喊道:

    “妈,你腌的爸爸的肉,该吃得了吗?”

    藏在心底最黑暗处的东西,不想被亲生儿子一句话击中,刺穿,并搅翻出来晾晒到最光亮的地方。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你可能会按照逻辑寻思:得是什么样深仇大恨才能让一个女子杀夫后肢解还腌渍?家暴,变态,或者是忍辱和杀父仇人结婚,伺机报仇?

    一切源于一场包办婚姻。

    月影嫁给了比自己大很多,身高还矮很多的男人老魏。但怎么说呢,各得其所。一个娶到媳妇儿,一个如愿以偿的进了工厂做一名女工,扫了盲,也因此越来越瞧不上自己又老又矮的丈夫。

    但,这不是杀人的动机,动机源于丈夫的病。

    “正是夏天,热的要死。突然,听见屋里头发出一声怪叫,太吓人了!简直就不是人声,我以为有什么野兽钻进来了,赶忙放下菜刀,跑进里屋,就见老魏直直地躺倒在地,怎么喊,也不应。手掌攥得像猪蹄,脚板往外拧,眼皮向上翻,翻得只剩下眼白。没一奌人样儿,就是往动物园送,也不知该关进哪个笼子。我蹲开去扶他,谁知浑身僵硬,用足气力也都搬不动。他先是尖叫,跟着就吐白沫,吐着吐着,血就从嘴角流出来,原来是把自己的舌头嚼烂了——哪里见过这样的病?我也瘫在地上。他的尿流下来,洇湿了我的褂子。”

    这是笔锋温润淡泊的作者在本书中最刻薄的两次描

  • 8、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浮躁。是我对如今社会的最直接感触。

    突然想起了前两天在微信上与一个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所起的争执。他分享了一篇文章,既然是被分享,想必也是许多人都认同的观点。

    那篇文章是一个十岁小学生和她的中文系大学教授父母所写的共同控诉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文章,主要矛盾在于比如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期末考试死认“诸葛亮”而不认“孔明”,或者不允许孩子发散思维的种种诟病。

    坦然的来讲,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说实话,作为一个同样从小学生长大、从小学语文教育中走出来的人,我依稀还能够回忆起童年时候的种种情形,这样的回忆告诉我,小学语文这样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孩子与成人不同。孩子的非黑即白的那种观点虽然在成人看起来很幼稚很可笑甚至在成人世界中可以判断为错误的,但是,这又何尝没有体现出孩子的一种纯真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学生阶段经历过来的,也都应该有过这种阶段的经历感悟。

    所以,当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不是觉得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那位“具有批判精神”的小女孩太过于早熟了。她在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她的同学们,所以当然很多都会是“错的”。

    但我并不觉得一个小女孩早熟有什么问题。我感到担忧的是,这个社会的观点居然正在支持这种早熟——从那篇文章的分享数量上就可以看出。

    真心觉得,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急功近利,每一个人都在匆匆忙忙的赶路,生怕自己落后。

    我不禁又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当我还是一名学渣的时候,我跟我的母亲讲说,“不是我不用功,我只是顺其自然的用功,而我周围的其他人都太用功了,如果我在美国,这样的成绩肯定还不错。”

    很多年过去,事实上,回想起来,我说的不错。美国大多数人民(除开华尔街精英等少数不谈)还是那样悠哉悠哉的不用功,却可以享受着中国人民的劳动果实了——当年班里最用功的那一批人,如今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勤(苦)奋(逼)而努力的工作着,为了获得一张可以将来让自己的孩子悠哉悠哉不用功的绿卡。

    我就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放着自己的家乡不建设,要去做二等公民狗。亦或许有的时候,浮躁是一个反应链,一旦开始,很难停下来。有的时候,也会迫不得已,顺应了这趋势大流,变得庸俗。识时务者为俊杰。

  • 9、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催人泪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我看着那感人的一幕幕,不仅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鸣鸣,她的爸爸刚刚去世,妈妈又重病缠身,一下子,家里的负担全部落在了这个不足九岁的小女孩身上。然而,她没有气馁,而是努力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每天放学,鸣鸣都要去买菜、生火、做饭,安顿好妈妈之后,再写作业,然后再睡觉,因此,她常常要熬到深夜才睡。就这样,鸣鸣伴着妈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妈妈要补身体,鸣鸣忍痛杀了她最心爱的毛毛(毛毛是一只鸡);妈妈的腿很凉,鸣鸣给妈妈焐脚;买了西瓜,鸣鸣自己不吃,给妈妈吃。鸣鸣多么关心她的妈妈、爱她妈妈呀! 鸣鸣与我们相比,她是多么不容易呀,要干家务活、买菜、做饭,还要照顾患重病的妈妈,学校里还要学习。她是个班干部,要管理班上的很多事情。她的学习还要好,要不然,同学们就不会继续选她当班干部了。一面顾着家里的事,一面又顾着学校里的事,虽然家里的事由她家的邻居管着一些,但她毕竟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她吃得消吗? 这部电影让我很感动,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鸣鸣为了妈妈不再每天伤心,让妈妈把爸爸的骨灰拿走。妈妈不同意,于是,鸣鸣给妈妈跪了下来,妈妈终于答应把骨灰盒拿走。在鸣鸣去把骨灰盒拿走的时候,妈妈又犯心脏病了,可是氧气袋里刚好没有氧气了,鸣鸣便冒着外面的大雨,跑到医院去灌氧气。在去医院的路上,她很害怕,可是她想,她只有妈妈这一个亲人了,她不能再失去妈妈。于是,她加快了脚步。等她跑到医院,她浑身到下全都湿透了,她没有哭,没有怨,她只是央求护士快一点,她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 鸣鸣多么坚强啊!她为了妈妈,在下着大雨的夜晚去医院灌氧气,医院那么远,她衣服都淋湿了,可她不在乎,她心里只想着妈妈,妈妈是她心里最主要的,是她心里最神圣的。 其实,她也有一个幸福而完美的家,可是,老天好像在欺负她,把灾难一个接一个砸到他的头上。但鸣鸣没有抱怨,而是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妈妈。她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现在的儿童已经成为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也不做,高傲地把父母也不看在眼里。父母俨然成了他们的贴身仆人,什么事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大喊大闹。想一想,如果他们长大了,有了孩子,孩子对他们也这样,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又会想
  • 10、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

    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一)

    家长光让我们做温室里的花朵,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哪?,假如明明不那么坚强,那么她的妈妈也可能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她那种自强不息、不气馁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挫折对于强者来说只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许明明的经历,使她变的更加懂事,更加懂得用自己的爱去温暖别人。

    同样是独生子女,现在的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给我们的自由空间太少了。应该多让我们锻炼自己,学会吃苦耐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现在,父亲母亲的溺爱,阻碍了我们的成长,使爱变成了碍。

    以上语言是个别学生对《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的精华部分。我对班内几十名学生所写的观后感一一作了阅读,从收到的几十篇观后感里提取了上边的精华,也确实是当今社会部分家庭的缩影和学生心理的真实感受。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平白直叙的描写了张明明的家庭状况以及明明在家庭发生变动之后为家庭的付出,内容琐碎,没能抓住主题,对明明的优秀品质和看电影后受到的启发没能真实的表达出来。这一些都是我所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也去观看了此部电影,与儿子夹杂在学生和部分陪同家长之间。自己也觉得这是一部教育孩子的好片子,我也被里边的故事情节感动的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让它们流下来,因为我要随时的回答5岁儿子的提问。可是不管故事的情节多么的感人,我的耳边都能充斥着周边孩子的欢声笑语以及像贪婪的老鼠那样吃东西而发出的声响。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社会的倒退、教育的失败。当电影演完了影院里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发现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我也作为一名家长想到的是家长之所以能受到教育的初衷,可能是我们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色彩,把自己融入到了故事的情节之中。而我们的孩子们哪,一个个脸上热情洋溢,丝毫没有看电影后因心灵的共鸣而产生的感恩心理,甚至于都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同情。我发现教育的初衷是好的,教育的结果是失败的,我们只不过是又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一次花销的机会。

    当我周一来到学校到达自己班的时候,有的学生竟然跑到我的面前说电影一点都没意思,有的学生说他们吃了多少多少东西,有的还说看到别人哭了觉得挺好笑,我什么话也没说,深深地感到了一种自责,虽然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怎么就发生在我的身边那?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我只想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会感恩,你们把家长的心血看得一文不值。

    我面临到了新的挑战,首先应该让孩子们明

  • 2019-10-28

  • 2023-01-06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16

  • 2023-01-1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05-27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8-02

  • 2023-02-02

  • 2019-11-04

  • 2019-11-02

  • 2021-07-14

  • 2019-10-12

  • 2022-03-12

  • 2019-10-28

  • 2022-05-23

  • 2022-05-1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2-02-15

  • 2021-09-08

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2024女村官刘静的故事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