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 地图 >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2024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相关栏目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热门栏目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推荐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共 6222 篇)

  • 1、 有关开端读后感210字
    开端读后感【篇一】

    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昔日,枝繁叶茂的大树都将凋零,虽然来年依旧繁茂。秋,也意味着生命的开端。平日,默默无闻的菊花都会绽放,虽然很快就会枯萎。

    秋天的叶子们,片片都努力抓住大树那粗壮的枝干,生怕被甩下去。有时,狂风吹来,若干片叶子掉落。它们相互抱团,放开;如同在跳一支华美的舞曲。

    秋叶们不愿离去的想法是短暂的,因为它们明白,自己的离去,是为新一代生命的作出贡献。它们纷纷离开大树,它们是伟大的!秋叶落下时发出的优美的声音,正如秋天到来的播报一般。

    秋叶离开了,生命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

    秋天的'菊花们,多多都尽力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生怕别人看不见。有时,在同一时间里,许多朵花竞相开放。它们相互簇拥,向大家共同展示美丽。

    秋菊们不畏惧严寒,傲然绽放,它们明白,自己如果不展示美丽,将失去机会。它们尽力绽放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美丽!秋菊绽放的美丽,为秋天渲染色彩。史铁生写过。“白色的花高洁,黄色的花淡雅,紫红色的花热烈而又深沉。”这也是世人喜欢它的原因。

    秋天,既意味着终结,又意味着开始。人生也如此,有时,结束也是一种开端。

    开端读后感【篇二】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劳动的开端》这一课,里面讲的是 吴运铎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他为了让家里人吃饭,就去挑煤,他约上小时候从小玩到大的小赵,小赵说吴运铎跟瘦猴子一样,吴运铎说自己的力气很大,然后小赵和吴运铎半夜就去挖煤,来到那块,工人就开始称磅弄煤,吴运铎提不动,他来到半路,胳膊就疼,他就回家去了,但他为了让家人吃饭,第二次终于调到火车站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我第一次回到老家的时候,看见田地有好多白薯,这是爷爷准备去挖白薯,我唠叨田地,看见好多白薯,我开始挖了,挖了一半我发现这个白薯扎得很紧,然后我低着头使劲挖,可是还是挖不动,我要进呀,使出吃奶的劲往外拉。结果费了好大的劲,旁边的土仅仅飞了几块,而我的脸上沁出了汗珠,我感觉到劳动不容易,但我不会放弃的,一个白薯好

    像在对我说,我是白薯大王,你别想把我拔出来,我心里想,今天我要是不把你拔出来我就不姓张,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奋力一拽,固执的白薯终于被我拽了出来。接下来,我简直势如破竹,我一脸拔了七八个白薯,看着脏兮兮的手,我觉得劳动非常辛苦,但收获了果实也很高兴。

    太阳落山了,我们收工了,今天非常高兴,我知道了只有劳动才会收

  • 2、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600字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得伟大的开端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600字一

    1921年6月,当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时,远在万里之遥的莫斯科,张太雷、俞秀松、杨明斋三位中国共产党人正肩负着千钧压力,为襁褓中的中国共产党亮相共产国际舞台,进行着一场生死较量,并且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抓住契机,初登舞台1921年1月,共产国际在伊尔库茨克设立远东书记处。原俄共中央远东局委员、苏俄红军第五军军事政治委员会委员舒米亚茨基上任之初,就想到了维经斯基,并任命他为远东书记处的秘书。而维经斯基在奉命回国之前,向李大钊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派出一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同去远东书记处协助工作。

    此时,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早已成立,取名“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随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也正式成立;同一时期,湖北、广东、济南、湖南也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时派出代表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影响的扩大,都是一个绝好的契机。

    李大钊考虑再三后决定派张太雷去。为了革命,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张太雷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成为了第一个在共产国际参加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

    1921年3月29日,受上海共产党组织派遣,俞秀松到莫斯科,住进德累斯顿旅馆,与张太雷同住一个房间。杨明斋紧随俞秀松到了伊尔库茨克,并向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汇报了中共建党及同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随后,前往莫斯科。

    伟大的开端读后感600字二

    1921年夏季的上海,濡湿闷热。租界的洋人们沉浸在异域财富带来的快感与苦恼中,上海的小市民正在一如既往地终日劳作。没有人注意到,那天下午,一位年近40岁、身材高大的外国人正踏步走下十六铺码头的台阶。化名为安德莱森的这名外国人戴一副金丝边框眼镜,衣着考究,他搭乘的“阿奎利亚”号(acquila)轮船经过一个半月的航行,途经新加坡来到上海。自3月份离开莫斯科后,他沿途游历维也纳、威尼斯,到达上海已是6月3日。他正是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在此前后,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也来到了上海。

    他们来不及欣赏这个城市的繁华景象,而是急切地要面见李达、李

  • 3、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_优秀读后感700字

    说起吴运铎,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吴运铎,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91年,吴运铎被命名为全国自强模范。2009年,吴运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他的著作《劳动的开端》,读了之后,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吴运铎童年时代由于家庭贫困,被饥饿所威胁走上了谋生道路,在文中详细讲述了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作者从那以后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劳动的开端》一文中,作者吴运铎当时才十二岁,他还是一个孩子啊,可是他看到家里人在挨饿,他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想用劳动来解决吃饭的问题,可见作者当时是多么的懂事。作者吴运铎由于没有经验,不仅没能把煤顺利地挑进车站,而且还把双腿和胳臂都划破了好几道口子,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作者的童年时代的生活感到难过,穷人的日子真不好过,然而作者的艰辛又让我们看到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个真理。作者回到家里,他怕母亲看见他的伤口而难过,所以他强忍着不让母亲看到他受伤的地方。这里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十二岁的孩子,看到了他那一片疼爱母亲的心意。我不禁被作者感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此懂事、如此体恤母亲、如此坚强不屈、如此热爱劳动、如此自强不息,还有什么比这更感动人心的吗?

    《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作者吴运铎的童年是艰辛而感人的,我在深深地同情作者的遭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易。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人类,他们用劳动创造了历史。我国伟大的领导胡锦涛在八荣八耻里说的好,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恶逸劳为耻!是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有滋味!劳动虽然艰辛,但是劳动使人们从懒惰变为勤劳,所以说,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幸福的!我们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习惯。

  • 4、 《开端》的观后启示

    最近,电视剧《开端》火了,你是不是也在看这部好看的剧呢?我们在电视剧《开端》中不难看出,主人公也是普通人,但他们没有因为遇到困难就退缩。你在看完《开端》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开端》的观后启示”,供大家在学习上作为一个参考。

    《开端》的观后启示【篇一】

    还有谁没看《开端》?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这部剧在短短几天里竟然如此火爆?甚至热度超过另一边的《王牌部队》和《雪中悍刀行》好几条街。

    频繁的热搜,超高的剧评,到位的宣传,都是这部剧能够让人如此认可的原因。甚至没开播几集,该剧就拿下了8.2分的超高评分,这在电视剧行列里,能有如此高的分数已经算是现象级的场面了。

    至于这部作品究竟有哪些值得大家去看的地方呢?这部作品之所以深受大家喜爱,无外乎这两点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引人入胜的剧情

    或许是难以打破的“时间循环”,这样的题材在国产剧中属实是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剧情,不一样的脑洞,让那些对众多都市剧和仙侠剧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上来就是紧张刺激的剧情,观众的心也随着调动起来,很难不让人入戏呀!

    当然,既然是正午出品,那么剧本这一块也是完全可以拿捏住的。除了对原著的还原,在角色赋予上,出品方也有稍加改动,毕竟要考虑到符合当下的市场才行。

    剧中,肖鹤云与李诗情原本并不认识,却因一次次的时间循环而并肩。为了找到爆炸的原因,两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只不过,李诗情更希望是救下全车的人,而肖鹤云重点还是先保住自己。

    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让他们在探寻真相的路上越发迷茫无助,一路走来,他们亲眼见证了许多人性的善恶美丑,看到了很多内心的阴暗面。或许是对人性的深层思考,或许是情节的跌宕起伏,总之,观众真的看进去了。剧情足够跌宕,才足够吸引人。

    二、恰到好处的演员

    再加上白敬亭和赵今麦这两对当红的流量演员的初次合作,这对俊男靓女的组合,同框实在是太养眼了吧!白敬亭这次的演技可以说是有了质的提升,对角色的领悟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到位了。

    小白的热度可真不是盖的,此前与谭松韵一起出演的《我们的时代》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篇章,却获得了最多的好评。再加上去年他和马思纯的电视剧中刑克磊这一角色实在太讨喜了,很难让人不爱吧!

    而赵今麦,不愧是十八岁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她也太美了吧!如今的麦麦出落得越发大方漂亮,五官也有一种长开的感觉,眉眼间有一

  • 5、 劳动的味道作文

    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日常写到作文之中,通过写作文还是帮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语感。我们在动笔之前要列一个大纲,知道这篇作文大致要写几段,你读过哪些优秀的作文呢?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了劳动的味道作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劳动的味道作文(篇1)

    因为劳动,人们变得衣食无忧;因为劳动,人们变得身强体壮;因为劳动,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因为劳动,世界变得美丽。一想到劳动者,我心里就变得温暖,一种感谢与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劳动者,但这个五一我品尝了一下劳动的味道。

    脑力劳动长智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几天我变身成为一条小鱼儿,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有时,我会跟林黛玉一起读《西厢记》,有时我会跟诸葛亮一起独守空城,有时我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有时我还会跟白雪公主一起玩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几天,我也感觉自己气质非凡呢!

    体力劳动强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几天,我很积极的尝试参加一些体力劳动来强身健体。我帮妈妈洗衣服,洗到手都酸了;我到菜园里摘菜,摘得腰都挺不直了可我却得到了大人们的称赞,乐得我都忘记身上的疼痛了。这几天,我的嘴巴也挺辛苦哩!品尝了许多可口的美食:高钙的龙虾,鲜嫩的青蛙,香喷喷的油碗糕,多汁的黑椒牛排现在一想起它们,我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口水落九天呢!这些美味佳肴,可是为我的身体注入了许多能量哦!

    也许有人说,劳动是辛苦的味道;也许有人说,劳动是无奈的味道可我认为,劳动是快乐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劳动的味道作文(篇2)

    当人们眺望着长城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赞叹先祖遗留下的璀璨光华。但最令人称赞的是什么呢?是参与建设长城的劳动人民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准备趁着假期大干一场!

    劳动节当天,我抡起扫帚,开始大扫除。扫帚像蝴蝶一样上下翻飞着,看到这里,你一定想到了“轻盈”,“绚丽”这几个词语。但你想错了,呛人的灰尘在空中弥漫着,我不由得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我用纸巾擦了擦鼻子,又埋头干了起来……过了好长时间,地上的杂物终于清理干净了,我长吁了一口气,心想:终于把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了。

    接下来我还要拖地,我不禁感叹:原来打扫屋子这么辛苦啊!此时的我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我放下扫帚,吃力地提起拖把,蘸了一点水,奋力地拖起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伸缩”拖地的动作,这时胳膊已经酸得抬不起来了,稍微动一下都会疼痛无比。

  • 6、 劳动读后感

    一篇优秀的作品有哪些方面呢?其中,对人物情感描写的细腻可谓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撰写读后感是一种锻炼自我思考的好方法。本篇文章“劳动读后感”即是为您准备的。

    劳动读后感(篇1)

    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创造了人们的勤劳。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才换来了我们丰富的饭菜。是老师的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们解题的思路。

    一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吴运铎生活很艰难,他看见比他大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一点小钱。“我”和小赵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谁知来得太早,“我便睡在几张放桌上,睡得正熟,”我“忽然落在了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我“想多挑些煤可是挑不动,又去掉一点。我刚开始还跟得上别人,(m.)可走了不到二里路就没了力气。一不留神摔倒了,煤也撒了一地。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人生道路。

    从《劳动的开端》这一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劳动使人们从懒惰变为勤劳,劳动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劳动最光荣,我们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习惯。

    劳动是艰辛的,在当今社会,虽然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要靠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劳动读后感(篇2)

    青少年是社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是一支满载着活力和希望的群体,用破土而出,肆意生长的姿态迎接着前方风雨的洗礼。疫情期间的所想所感,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生命的崇高与脆弱、年华的青葱与晦暗,让青少年有了种更加直接和客观的感受,想要成为国之栋梁,必须更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意见围绕”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与时代相结合,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应当更加地明确目标,勇于实践。青少年的成长不光要扎实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更要结合整个时代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做到全面的发展,才能教育真正有意义的过程与目的。

    好比在这场战斗中,每个青少年都担任着冲锋陷阵的角色。这是责任,是一份属于未来接班人的荣耀,也是党和国家对青年的自信与期盼。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地磨砺自身,秉持着敢学敢做敢创新的学习精神,不忘党和国家的殷切栽培,让青少年的荣光能如星星之火般照耀整片神州大地!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读后感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读后感(篇
  • 7、 劳动最美读后感

    【篇一:劳动最美读后感】

    最近,我读完了《劳动最美》这本书,书中告诉了我们许多的知识和道理,比如劳动最光荣、珍惜劳动果实、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成就人生一个个闪光的字眼,一条条深刻而通俗的道理,启迪着我、教育着我。我就珍惜劳动果实谈谈自己的感想吧!

    它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懂得珍惜的人。也许,平时你不太在意的普通食物,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美味佳肴;也许,你随意丢弃的纸张、玩具却是家人用起早贪黑的劳动换来的成果!在我们身边,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令人感到羞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浪费就是暴殄天物,就是伤天害理!每一件劳动成果其实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都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所以,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珍惜呢?最重要的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比如,离开房间的时候要随手关灯。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过长,音量应尽量调小,亮度尽量调低,不看时要关机。用水尽量开小水龙头,用完后及时关紧水龙头。要爱惜食物,吃多少盛多少,落实光盘行动。要节约用纸,尽量减少乱涂乱画,即便是草稿纸,我们也可以写得小而紧凑些,而且用过的纸还可以当作废品回收再利用呢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做节约小能手,做懂得珍惜的学生吧!

    【篇二:劳动最美读后感】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陶行知爷爷对劳动的生动解说。看完《劳动最美》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的这两件宝,用得可好了。看到妈妈拎在手里的包沉甸甸的,我马上走上前接过妈妈的包,妈妈夸奖我是家里的小男子汉,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还是爸爸的小帮手,爸爸满身疲倦地回到家,我温情地为他送去拖鞋,倒一杯热热的茶。作文爸爸的手机响时,我为他递到手中,帮他接电话,爸爸说我是他的贴心宝。

    做劳动最多的要数帮爷爷奶奶了。奶奶要读手机新闻了,我体贴地给她递上眼镜。要开饭了,我主动去端菜。爷爷头晕了,我帮他揉脖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帮奶奶拖地,那时我才六岁,不知道怎么拖,就拿着拖把在客厅里转圈圈儿,瞧我把爷爷奶奶逗得哈哈大笑,我才不理睬他们呢,想笑就笑吧,我继续去拖地去了,当然是用我独门方法,不转晕不罢休!

    这两件宝贝我不仅仅找到了,还把它们运用自如,因为劳动的孩子最光荣!

  • 8、 绚丽的劳动之花——读《劳动最美》有感

    每个人对劳动的理解都大不相同。有人认为:劳动是件又脏又累的事,毫无价值所在,有什么可惦记的呢?有人却坚信: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光荣!的信念,还有人认为或许这些答案都不是同学们心中最满意的那个。可是,同学们,们们知道吗?只有劳动,才能让人的一生变得充实,变得绚丽多彩。

    劳动的魅力所在在哪儿?我相信每个人都自己的见解,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说,一只漂亮的花公鸡总觉得自己很漂亮,到处找人比美,从来不劳动。可是,啄木鸟忙着捉虫,小蜜蜂忙着采蜜,黄牛忙着耕田,大家都没时间跟它比,都在准备自己冬天的粮食。最后,漂亮的花公鸡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花公鸡也明白了:只有在劳动中创造与奉献美好,自信、勤劳、被人需要才是最美的!所以,从此它脚踏实地的为别人奉献美好。劳动就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之中。如果,你是一朵玫瑰花,那么劳动便犹如你茎上那锋利的小刺,一生伴随你,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这微小的生命。但是,再娇艳的玫瑰都离不开它的陪伴。

    马卡连柯说过: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的确作文是这样的,仔细想想,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你是否在生活方面能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不依赖他人呢?在学习方面是否能不让父母、老师操心,自己就能合理安排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呢?这一切的一切,是否都能自己完成呢?可能有人认为,在生活方面有父母的关怀,在学习方面有老师的指导,自己根本不用动手,就可以丰衣足食。可是,同学们,如果你真的想让自主自强永驻你们心间,不再让别人为你而操心,你就会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自己做,打消依靠别人的念头。其实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人都做到了自立自强,回顾历史的风风雨雨,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这样的光荣劳动者。

    还记得那位特殊的农民袁隆平吗?他为了培育良种,几乎天天下地,样子看起来和普通农民一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我国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他经过细致观察,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了,可见,只要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劳动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自立自强,让绚丽的劳动之花永绽!

  • 9、 《作家的劳动》读后感600字

    在《人生》一书的封面,就有路遥写的这么一句话: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我对路遥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不仅因为他的《平凡的世界》让我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对于劳动的沉重的接受。 对于路遥生平的经历并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他经历过心酸的童年和艰辛的少年时代,贫穷和生活的沉重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和沉重。这样我联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在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光景的烂包,连最近本的吃饭问题都没有办法保障。只能吃学校里最低等级的饭菜,丙级的黑馍和稀汤。路遥将少平的窘迫描写的这样生动,因为少平身上其实也映射着路遥少年时代的身影。他将他自己的经历也融入在少平的身上,少平和他一样,几近贪婪地阅读和求知,渴望外面更加广阔自由的世界。 他热爱自己的陕北故乡,也用他的整个生命的热情去感受生活的沉重。我无法断定他是否有着坚毅的性格,但他说,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我们任何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的瓶颈,很多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去避免,而是坚持下来。人生而有惰性,就算我们身处低谷,决心奋发,恐怕也难有人做到对自己残酷一点。 路遥离开世间已经有二十年,他的生命也只有四十二年那样短暂,但他留给每个时代年轻人的感动与激励却是经久不衰的。他质朴但充满吸引力的文字是他生活历练的体现,是他作为作家、更自认为是个劳动者的深刻认识。

  • 10、 观开端的心得 生活的缩影

    《开端》作为无限流类型的电视剧,很有特色,不知道你在看吗?电视剧《开端》中的一个价值观就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活出不平凡。你在看完《开端》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观开端的心得 生活的缩影”,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观开端的心得 生活的缩影【篇一】

    主演同一件衣服连演8集没换过,场景也是重复利用,由白敬亭、赵今麦、刘奕君、刘涛等主演的电视剧《开端》,可能是正午阳光所拍过最省事的剧,没想到刚一开播热度就力压《幸福二重奏》、《输赢》等上星剧。

    目前在播的电视剧中,首播时热度和口碑还能双赢的,《开端》应该是独一份。

    对于正午阳光来讲,在之前《乔家的儿女》等几部重点大剧口碑接连失利后,这次总算扬眉吐气翻身了。

    说真的,《开端》这部剧太好看了,我原本是追《雪中悍刀行》大结局去的,结果无意发现白敬亭和赵今麦新剧首播,好奇之下顺手点开,本来只想看一眼演的是个啥。

    结果这一看就没停下来过,连倍速都舍不得开,一口气连刷六集,最后预告都没放过,还感觉意犹未尽,第二天眼巴巴等着更新。

    相信很多观众都会有跟我相同的感受,第一集就被《开端》的剧情强烈吸引住,以至于垂直入坑出不来。

    首先,作为科幻题材的短剧,《开端》演的是一场主角与时间循环赛跑,从而拯救生命的故事,其剧情之离奇,节奏之紧凑,在近两年所播过的电视剧中都算是少有。

    赵今麦饰演的女主角李诗情,只是很平常地上了一辆45路公交车,没想到却因此陷入一场又一场循环麻烦中醒不过来。

    因为她所在的这辆公交车不久后会发生离奇事件,而她也会在一次次循环中重复之前的经历。

    当然幸运的是,每次醒来后记忆都没有消失的李诗情也在不停收集资料用来自救和救人。

    就这样,无论两位主角如何选择,公交车的结局始终不能被改变,而当两人一觉睡醒后,新的循环又将重新开始,李诗情和肖鹤云该如何才能破局?

    而公交车在出事前,连同司机在内总共就十个人。

    观开端的心得 生活的缩影【篇二】

    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开端》中肖鹤云、李诗情的人设很鲜明,更为难得的是,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男、女主角虽然有情愫,但该剧却并没有拍成情感剧,以“爆炸”、“救人 ”为主,感情戏只是蜻蜓点水,这样的拍摄方式,反倒让观众耳目一新。

    《开端》中男、女主角的人设很鲜明,白敬亭饰演的肖鹤云,他很理性,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冷眼看人性,他的性格

  • 2022-04-05

  • 2023-07-03

  • 2022-04-08

  • 2019-09-25

  • 2022-01-25

  • 2022-12-20

  • 2023-06-25

  • 2022-01-18

  • 2023-03-21

  • 2022-01-21

  • 2022-01-26

  • 2022-05-04

  • 2022-03-05

  • 2022-04-14

  • 2022-03-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2-16

  • 2019-09-20

  • 2023-06-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30

  • 2021-07-17

  • 2023-04-19

  • 2023-06-04

  • 2022-01-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2-14

  • 2022-01-31

  • 2019-09-23

  • 2021-04-05

  • 2022-03-09

  • 2022-01-18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劳动的开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劳动的开端读后感、2024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