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 > 地图 >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2024纪伯伦疯人读后感范文大全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推荐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

(共 9180 篇)

  • 1、 纪伯伦雨之歌读后感

    引子:养成平时写读后感的习惯,对于同学们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纪伯伦雨之歌读后感一文,相信一定对你有帮助。

    这是纪伯伦写的一篇散文诗。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篇文章好美。作者把雨拟成自己,也把自己比喻成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和雨融为一体,透过一切带着自己的新在大自然中穿梭。 雨是死的,但在作者眼中它是活的,带着它的感情活在人间、天堂。雨是无私的,是善良的。古人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雨用它的生命唤起了春天,唤起了那久违的绿色。那银线般的雨,它透明、它发光,它带着生机,它用它那处子般纯洁的皮肤抚摸着这大地上的一切,静静地滋润万物。 作者的雨就是这样,他同样也把它写活了,并用他的眼睛和他的笔道出了雨的另一份职务一个一个合格的信使。 雨为云彩和田野传去他们私密的悄悄话,并成为他们中间的桥梁,一滴一滴地记录着他们的浪漫。写到这我真的很赞叹作者的想象力,雨的这些故事,浪漫、无私、青春或许是作者真的很用心去看雨,去看这自然中的一切,体会它们那超自然的魅力。 或许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忙碌了,使得我们舍不得一点时间去看身边的风景,更不懂得去体会自然的魅力。我想我们应该从容些,学会静下心来感受自然的美好,用心去看,去听身边的一切,别忘了有时抬头看看身边的云彩,下雨时去看那如丝般的雨,并用手去接一滴,也让雨唤醒生命!

    总结:有描写纪伯伦雨之歌读后感就为您介绍完了,的读后感频道将持续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读后感文章,供大家学习!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 2、 飞越疯人院影评

    飞越疯人院影评(一)

    不是冲着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才去看这部电影的,是故事本身吸引了我。想必米洛斯·福尔曼的本意也不是让你看偶像。

    待故事结束,“酋长”奔向海边的树林,我却意外地重见了电影初始的长镜头。静止如水,最远处有横行的山,近一点是笔直的路,然后是水,水波不兴,似乎也有芦苇,风吹不动。是的,我们看到的仅此而已。一座疯人院安身立命于此,天人合一,便也是公平无比。造物主是不会偏袒谁的,就像时间的分配。

    毋庸置疑,《飞越疯人院》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讽喻。美国评论界称它是“一个具有自由精神的人与不能容忍他的社会之间展开的一场巨大斗争”。

    麦克墨菲结束牢狱生涯,被当作智障者遣送到疯人院。他的出现打乱了病人们的“生物钟”,打乱了固守的宁静。病人们开始拒绝疯人院的时间,拒绝按时吃药、治疗、听音乐,拒绝按时洗手、活动、睡觉,他们意识到了“画地为牢”的痛苦,他们是“自由人”了。

    看看麦克墨菲,我们的英雄,他是怎样对抗拉奇德小姐对抗疯人院的制度的呢?他倔犟地跟拉奇德小姐(一个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女人,任护士长一职)争论不休,为病人们争取看电视的权利;他把妓女带进来让失落的比利体验爱情;又用打篮球的方式发泄对疯人院的愤怒,并唤醒了“酋长”(一个高大强壮的病人,“酋长”是他的绰号)的心智;他还翻出眼白假扮被摘除了脑叶的白痴来迷惑拉奇德(这个情节也是一场悲剧性的预设,影片结尾他被摘除脑叶,真的变成白痴的时候,冲破牢笼的希望也就破灭了);他甚至翻过高高的围栏,劫走院车,把病人们带到海边去坐船(这是全片最明亮的一个段落,病人们拿着鱼竿钓鱼,看漂亮的小妞,听海风吹过,海水自由流淌)。然而,“一切为了自由”(引自英国影片《一切为了爱》),却终于什么都无法达成,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进另一个牢笼,与“画地为牢”又有何不同呢?就像众所周知的游戏,“跳房子”,命运本身与这个游戏的差别谨小慎微。

    然而,我们终究害怕绝望,好莱坞也害怕(好莱坞电影有一个原则:起死要回生。这和中国的大团圆式结局有些类似,某些鄙弃它们的人比如蔡明亮会说,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我最憎恨的就是这种结尾,你把我封杀了我也不认为好莱坞是主流!”)。于是,福尔曼犹豫着亮出了希望的底牌(也就是忠于原著:肯·克西的同名小说),高大而强壮(“高大强壮”才有气势上的力量,希望也才会有力量;同时也为其出逃提供了可能性:只有

  • 3、 书评|《飞越疯人院》读后感1000字

    书评|《飞越疯人院》读后感1000字:

    我是说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没有勇气走出这里,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吗?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有什么两样。——肯·克西《飞越疯人院》

    在迷幻剂发展的六十年代,在一所精神病院里的主人公布鲁姆·布罗姆登身材高大,与怯懦的性格成正比,而表面的怯懦性格下却有着丰富的思想。麦克墨菲的出场便与众不同,一个跳脱体质外的存在,与精神病院的其他病人的鲜明对比。

    人死后几天未处理,随时而来的电击,药物,他们进入疯人院后从未唱过歌,因为不允许大声喧哗,急性病人的清醒与嗔痴,病人与病人之间,急性病人与慢性病人之间,大护士和医生护士与病人之间,对病人的所做所为,电击安眠药迷幻药,这所疯人院中注定没有人权,不,人权掌握在监管层的手中,又何尝不是施暴者的手中。

    而麦克墨菲,一个不一样的存在,一个赌徒,进入疯人院,想要“飞跃疯人院”,疯人院的人们对于自由以及关怀渴望,大护士所代表的冷漠,冰冷,残酷的制裁者。制度化的大护士和反制度化的麦克墨菲的对比。精神病院,一直都是非正常的病态象征,其实某些意义上,一所医院也是一所缩小的社会模型,是一小部分缩影。

    “一个人能够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发挥作用之前,必须学习在一个团体与人融洽相处,一个团体能挑出个人出格的行为,以便帮助他;一个人是正常人,还是疯子,都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你必须符合规则。”这是书中所说的治疗性团体的语言,所为建立一个民主的病房。而在疯人院中所有的民主自由,反而是思想的掠夺和统治。

    当所有人都在试图讲述经历时,而老皮特喊出的“我累了”却尤其的接近于内心和本意,也充满了勇气和强大的自我,当然,也遭受了大护士又一轮的摧毁。麦克墨菲最后的奋起一战大护士,被制服时,他让自己放声哭号。麦克墨菲为了人身自由与精神一直在战斗,读书笔记与大护士,与固定体制,他并不是为了自己在战斗,更是为了精神病院四十多的病人在战斗,只是当最后,他为之奋斗时,病人的怯懦深深伤害了他,所以他那唯一不像个清醒,固执,顽强的男人的时刻。以至于当他倒下时,他放任自己哭号。

    受到惩罚后,脑白质切除,麦克墨菲空洞无物,像个玩偶躺在那里,布罗姆登用枕头捂死麦克墨菲。麦克墨菲虽然已死,但他的精神却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而最后怯懦的印第安人布罗姆登逃离了疯人院,回到了生长的乡村。

    “在每一种情形下通常都有一个人你无论如何也不可低估他的力量”,这句

  • 4、 纪伯伦《先知》读后感800字

    诗似琴,韵味幽深,须赏。 诗似茶,余香饶舌,须品。 诗似酒,无色而醇,须醉。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智慧是心思里唱歌的诗。 当面对这样一部伟大的诗集时,除了用虔诚,膜拜的心来拜读外,其他都是亵渎。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咏叹调式的浪漫格调: 我说生命的却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动, 一切的激动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 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 一切的工作都是虚空的,除非是有了爱。 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联系为一。 中国式的重峦叠唱,环环相扣,朗朗上口,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悠扬。品到的是理性思考的严肃和冷峻,你们工作的时候,完成了大的的深远的梦之一部,它指示你那梦是从何开始。而在你劳力不息的时候,你却爱了生命。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揭示了生命生生不息的奥秘。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诗人是一位退位的君王,坐在他的宫殿的灰烬里,想用残灰捏出一个形象,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再现了诗人人生的巨大灾难,留下一片想象空间。品到的是东方诗人延续千年的形象:狂热,孤独。 品读《先知》,读到的是优美的旋律如孱孱流水般悦耳,如行云般流畅舒适,品到的是诗人历尽人世沧桑后的博大胸怀,在你的孤独里,你曾守卫我们的白日,在你的清醒里,你曾倾听我们睡梦里的哭泣和欢笑。 这里也讲述居室,但不再是一栋房子。在诗人的认知中,房子是舒适和舒适的欲望,是摧毁意志的刽子手。他想让人建一间心灵小屋,以晓烟为门户,以夜的静寂和歌曲为窗。与自然相接,向着无穷的宇宙。为灵魂的自由与高飞提供场所。 这里也有教与授,但不是简单的灌输,他告诉我们,老师不是在传授他的智慧,而是在传授他的忠信和仁慈。就如音乐家能给你唱出美妙韵调,却不能给你聆听韵律的耳朵一样,一个人不能把他理想的翅膀借给别人。学习之路待自己探索。 一百多年前,繁华的纽约街头,一位孤独的东方老人,在红尘中生活,但又超越了浮华,静静思索着人生、世界、自然、自我。达到了他的誓言: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他的巨作在历史的浪潮里激起最绚丽的浪花。

  • 5、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读后感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读后感,这是世界的美好怎么只有眼前的片方之地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纪伯伦经典散文诗读后感,欢迎阅读!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读后感【1】

    这本书,我大约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了精读,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阅读完大诗人纪伯伦的精髓之作,使我无论是对于人生,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有很大收益.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怎样用诗歌反映生活、怎样用诗歌礼赞生命,使我在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有了创作新思路.在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的影响下,我创作了我的三首诗歌《孤独》、《守望》和《大海和浪花》,这三首诗,它们是我这个人类个体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真实个人解读,如果说这三首诗带有纪伯伦诗歌色彩,那是因为我的创作灵感正好产生于我阅读纪伯伦诗作的过程中,是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在我表述我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时的自然流露.我感觉我抓到了纪伯伦诗歌创作的精髓.

    我认为纪伯伦的诗歌创作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纪伯伦在生命的每一刻钟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垂问着自己的灵魂,从未背叛自己的心灵所指,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解读,始终都在用一双哲学与理性的眼睛观察生活、体验生命.

    2、纪伯伦的诗歌语言酷似音乐,随着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释放,或是低沉,或是高仰,使读者很自然地投入到了洞察心灵、体验生命的过程之中.纪伯伦在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语言、思维等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

    1、诗歌的内容:主要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在人类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人性的特点,热衷于揭示生命、生活和人性的本质.2、诗歌的形式:或是用人与人对话的方式,或是用第一人称,或是将人的众多欲望拟人化、角色化,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或是以一个先知的身份将人性的哲学播撒给芸芸众生.

    3、诗歌的语言:注重用情境化的语言描写自己的心灵所想,使哲学与理性蕴含于情境和生活之中,给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他的诗歌语言的押韵不是外在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了音律美.

    4、诗歌的思维:注重从两面或多面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解读,给读者一个立体的思维空间.

    阅读完纪伯伦的诗作,我感觉我这个怒放的生命看到了太阳的光辉,发现了与我一样用哲学和理性的眼睛观察生活、体验生命的知音,我感觉到太阳的光芒更加灿烂,我的生命信念更加坚定,向上的力量更加顽强与持久!

    我不想成为纪伯伦,我只想做一个像纪伯伦一样感悟生命的人.

    有一位诗人,用思想的珍

  • 6、 纪伯伦的《沙与沫》读后感500字

    纪伯伦的《沙与沫》读后感500字(一)

    我们所有的词语,不过是思想筵席上散落下的碎食屑。纪伯伦曾这么说过。这部《沙与沫》就是他创作的,虽然我并不能读懂每一句,但却依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得一些深奥与纪伯伦的沉思哲理。

    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娇子。这部《沙与沫》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有人说:在这部诗集中诗人以自然景物沙与沫为象征,暗喻人在浩瀚世界如尘沙般微小,诸般事物如同泡沫般虚幻。是呀!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是多么微小,金钱、地位以及一切事物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如泡沫一样虚幻,即使美丽诱人,但终究一碰就碎,不能永久保存。

    沿着海岸,我漫步了很久很久,在那细沙和泡沫之间,涨起的潮汐抺洗了我的足迹,海风也将泡沫拂掠而去,但是,浩瀚沧海与伟岸长堤将会永恒

    我读了几百句,可就偏爱这句:粒沙即为广漠,广漠即为粒沙。也许诗人将我们比作粒沙,我们本是世界中的微小一份,可若没有这微小一份何有世界呢?兴许诗人也想告诉我们,我们或许是广漠中的粒沙,属于这个世界,或许世界不过是我们心中的粒沙,而我们则是广漠谁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也许可以领悟一些。这仅仅是其中的粒沙,可这每粒沙中都蕴含着一样的哲理。

    这本诗集就是如此奇妙,令人不禁赞叹,却又舍不得放下。所以,去看看这本《沙与沫》吧!我讲得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已,快随我一起探究去吧!

    纪伯伦的《沙与沫》读后感500字(二)

    斯芬克斯只说过一次话。斯芬克斯说: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现在再让我们沉默下去吧

    人,就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心的情感复杂,好似一个社会;而社会恰恰是由这些情感组成的。所以说,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一粒沙子,人是由一个类似社会的系统构成的,而一个个由不同社会组成的人又构成了社会。

    这就是复杂世界的门环,让我们往深处想:

    其实,所谓的颜色就是物体反射的光而已。看到红花其实不是红花,只是一朵反射红光的花罢了。实际上,它是什么颜色的呢?i don not know,either.也许并没有人能了解真正的艺术与美吧!

    更可怕的是:你看你的母亲,她长得如何如何,有一日,你见到你母亲真正的样子,可能她根本不长这样!这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吧!也许只有盲人了解这个世界,他们不会被视觉蒙蔽!

    有人说,我变疯狂了,其实这不是疯狂,我只是在无意间瞥到了未知世界的一角而已,我和其他人一样,不是

  • 7、 先知(纪伯伦全集)读后感300字(3)篇

    首先,它是诗化了的哲学。

    整本书的内容短而深刻,需用心挖掘。

    诗歌内容虽然有些抽象迷离,但其博大深远的思想精髓却值得细细品味,认真解读。

    有评价说,《先知》是诗化了的哲学。书中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穆斯塔法与凡人的经典对话,的确可称得上是一本真正的哲学书了。对其中的哲理后知后觉,颇为震撼!

    比如:

    这种大海一样的宽广和平静,应该就是生活不变的主题曲。

    勇敢地面对孤独并接受孤独,当你不再受愿望羁绊,孤独也是自由的享受。认识自我,并欣赏自我。

    爱不是索取,也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纯粹的爱的流淌,仅仅满足于自己。

    只觉得这种境界很旷达也很崇高,很向往也很佩服,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

    总之,灵魂触及之处,能深知,便是收获。

    其次,美得一塌糊涂的文字也是本书的亮点。

    《先知》的诗句,读起来像雪花一样轻盈,又像沙子一样厚重。

    但愿我们都能后知后觉,在美的青的叶里酝酿,在深的红的果实里丰收。

    没咋看懂[捂脸][捂脸]

    这应该算是哲学类书籍吧

    内容是涵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几部作品

    先知那篇

    写作手法有点类似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后面疯子等有点类似于佛经故事集

    富含故事性,且大多具有哲学意义

    具体含义则须自行领悟

    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嘛,悟不出来或领会错了

    大概不会是作者的问题[捂脸][捂脸]

    这大概也算是东方人的含蓄吧

    最后那篇长诗,则完全没看懂在写啥

    总体感觉,略显枯燥的智慧之书

    以我在这本书中很喜欢的几句话作为总结吧:美就是揭开面纱露出神圣面容的生命。你们就是生命,你们就是面纱。美是揽镜自照的永恒。你们就是永恒,你们就是镜子。

  • 8、 观《飞越疯人院》有感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这是一个不相信眼泪的狭小空间。时代无法诉说的悲哀,那是被神明所遗弃的地带。如果连自由都被带走,如果连悲伤都被带走。

    是的,你们不需要情感,只需要活着,活到老迈的无法再行走,连天空的颜色都无法辨认。贴着温柔与优秀标签的护士微笑着,恶毒地说。那是限制一切的规章、制度,他们打压着每一个精神有些失常的人们。开始,妥协、接受,像阿q一样自我安慰。接着,是放弃,僵硬的精神死亡。然后,迷茫的眼神看见了渺茫的希望,开始静默、抵触、挣脱,疯狂的呐喊。

    嗟叹是圣人的职业,你们是普通人,无需介意,请大声的长啸疾呼。

    当然,黑暗看不见眼泪。因为它讨厌。

    最可怕的不是被人限制了自由,而是自己将自己锁住。自己主动的带上精神的枷锁。

    没有反抗就没有改变,这个肮脏不堪的角落也许会永远堆上阴暗的灰尘。

    如果不是mc的出现,如果他不曾出现,他不曾大喊混蛋,不曾打破监管者的脑袋,不曾带给他们希望,那扇宽敞的、雪白的,又温暖的能让阳光桀骜不驯地撒了进来的窗户。

    可怕的是他未曾出现的那段时光,但是,可爱的是他出现了。

    电影带给了我们深深地绝望,但是,却把希望留了下来。

    这是最重要的。时代也总是这样,总在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送来了丝丝希望的曙光。我无法解释那希望出现的原因,但我却清楚的知道它出现的时间和方式。它硬挺挺地接下了时代的一击,以它的气节,用它的方式。没有摇晃、没有颤抖。

  • 9、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精选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在观看了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飞越疯人院观后感精选,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篇1)

    麦克给大家带来乐趣和生机,鼓励他们追求自我的幸福和权力,他改变了大家的观念,变得想要离开疯人院,即使要受到惩罚,即使明知这个不可为却愿意为之,这是麦克的勇气和执着,并感染到疯人院里的每一个人。但正如酋长其中某天晚上说的那样,他的父亲很粗壮,随心所欲,所以每个人都利用他,因喝酒太多变得谁都不认识他;酋长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父亲的经历影响到他,不想和他父亲一样,所以尽管高大粗壮却装聋作哑,以防别人利用他。可是一向到最终,大家除了比利自杀外其他人可能都逃脱出去,而仅有麦克变成白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麦克在一开始表现的很不一样,会为不公抱不平,在大家的眼中高大无比,不得不说大家对他有利用的成分,想要经过他,获得趣味、开怀甚至逃脱疯人院。

    疯人院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自愿来的而不是受逼迫,他们没有精神失常,只是厌倦了现实生活,来此逃避,逃避工作,逃避压力,逃避感情,逃避自我的内心。在疯人院里,每一天重复着无聊受人管制的生活,时间久了,他们没有克服自我,也不想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又无法改变疯人院的时间表,没有像麦克一样反抗,只是逆来顺受。比利在割腕收到护士长刺激之前,他很开心,能够说在麦克的鼓励下,克服了自我的恐惧,却因为护士长的侮辱割腕自杀。

    其实,每个人都有阴霾的一面,有些人明显,而有些人不明显,当环境改变逼迫时,有可能会显现出来,构成反常的行为,造成对自我或他人的伤害。任何一个在其他人看来不正常的行为,因为性格和追求,在外界有事激发起情绪时,容易引起一个人的行为偏激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篇2)

    昏睡了几乎一个下午的周日晚上,实在是没有心情再去做其他的事了,抱着电脑趴在瑜伽垫上开始看电影,之前在电脑里下载了很多经典电影,点开了一部想看去一直没看的经典之作《飞越疯人院》。

    影片的开头是对着精神病院的一群患者,基本上给每个人一个特写。然后是麦克被警察带到精神病院。医生在讨论他是不是真的有病,还是只是借口逃脱劳动。麦克在院中带着其他患者打球,赌博,向瑞秋护士要求放电视看棒球比赛,但是遭到了瑞

  • 10、 电影《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电影《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两小时前,决定要看《飞越疯人院》,两小时后,我的头很痛,是我在非常强烈的想表达自己的观后感。首先想说,这是一部好电影,真的。接下来,我有一个问题,对着这一群疯子,从内心发问的。你们疯了吗?

    在影片最后那个叫做比利的男孩自杀了,看到这一幕,我得到了答案。比利,他是一个说话结巴的young man,感觉他不是真正的疯,他只是被恐惧吞噬了,他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医院里的护士对他的死应该承担直接责任,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总说的一句话为了更好的治疗。再用麦克墨菲对她评价的一句话她总是在撒谎。他真的是在帮助病人治疗吗?在她的管理下,医院非常的安静一切都是我们正常人眼中的正常。但是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揭伤疤,就在比利死前,我印象非常深刻。

    比利忙手忙脚穿上裤子,站在护士面前,护士问他知不知道羞耻。比利告诉她自己不以为然,觉得很自豪。此刻比利和正常人一样,他直视了自己的恐惧,所以他也不再结巴了。但是下一秒,护士却以告诉他妈妈来威胁他。比利马上意识到了问题严重,他开始慌乱不安,他一直乞求不要告诉她妈妈,护士依旧冷漠,我们都知道她不会告诉他妈妈,但比利不会,他一直在呐喊着no....no....no....no.... no....no.... 直到玻璃划过自己的喉咙,眼神依旧是恐惧。

    麦克墨菲看到这一幕内心是愧疚,他认为是自己的错,悲伤着,无法原谅的错误。对比麦克墨菲,护士却表现的是正常,她依旧如往常,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死去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生命。麦克墨菲看到护士的冷漠,充满愤怒,他认为是她杀死了比利,他用双手扼住对方的喉咙,用尽全力的直到死去。

    至少我试过了,这一幕是他打得一个赌,他打赌说自己能搬起一个笨重的饮水机,砸开铁窗从这里逃走,但他和我预料的一样,搬不动,失败了。他们嘲笑他,于是他说出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至少我试过了

    他们没有试过,他们在这里一直没有尝试,我认为他们是被囚禁的,他们却说自己是自愿的。他们接受命运,选择做一个疯子,住在用铁丝包围的高墙下。麦克墨菲却不一样,因为他本身就不属于这里,他一直在打破规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个教父,关于自由。

    我把影片的人物进行分类,一种是正常人眼中疯子中的正常和疯子,一种是疯子眼中的正常和疯子。正常人是我们,疯子是病人。

    前一种我们认为的疯子是非正常+神智不清+痴呆的那种。正常是我们认为的疯

  • 2019-10-13

  • 2019-11-16

  • 2019-10-11

  • 2021-07-24

  • 2019-10-28

  • 2019-11-16

  • 2022-07-04

  • 2019-09-20

  • 2022-10-17

  • 2022-09-02

  • 2019-09-20

  • 2022-05-06

  • 2021-04-18

  • 2022-05-20

  • 2019-10-28

  • 2022-04-16

  • 2023-04-11

  • 2022-05-17

  • 2022-06-30

  • 2022-09-25

  • 2022-12-10

  • 2023-02-20

  • 2022-03-12

  • 2022-06-11

  • 2022-12-18

  • 2019-11-06

  • 2022-03-18

  • 2022-09-01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
纪伯伦疯人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纪伯伦疯人读后感,纪伯伦疯人读后感大全,纪伯伦疯人读后感2024,更多纪伯伦疯人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