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 > 地图 >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2024胡笳十八拍读后感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相关栏目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热门栏目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推荐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

(共 9721 篇)

  • 1、 读后感范文:拍大师

    昨天,我用了在电脑里憋了很久的拍大师。

    那是一种拍摄软件,它拍的不是自己而是电脑,家里不管有没有摄像头都可以,当然,没有麦也是可以的,因为,可以用字幕表达你的意思。我原来以为是边拍,边编辑字幕和说话的,可是到了现在,我才知道是拍好后,再慢慢的加的,那个过程十分漫长。

    下午,我在想,是拍呢还是不拍呢?我决定了,拍!我点进拍大师,点击全程录像,我就开始录像了,我先把想要说的记在脑子里,以后还要有用的。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我把视频拍好后,还不能直接上传,要修改一下才行,有些没有修改就上传了,那些是很不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字幕,多不好,我就把它修改了,其实,我也没有修改,只是加了一点文字而已,但是,也不能小看了它,它整整花了半个小时。

    拍大师上传后的影视网站叫爱拍,我真搞不懂他们有什么关联

  • 2、 读《胡笳十八拍》有感1000字2024

    读《胡笳十八拍》有感1000字2024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题记

    怒涛滚滚一般不可遏制的悲愤,诅咒天地神明,雄浑不羁的气魄以及用整个灵魂倾诉出来的绝唱,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郭沫若曾经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这是继《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我亦是认为如此,在字里行间,仿佛看见蔡文姬坐在马上,琴声不断随她的心意流淌着,而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蔡文姬,东汉著名琴家,史书对她的评价是: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在汉末天下大乱的时代背景下,她被胡骑掳掠西去,从此开始了她的痛苦生涯。

    胡地的大自然是严酷的: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异方殊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徙,住在临时用草筏、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总之,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的生活习惯,因而她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的心声,而我认为,令她最为不堪的,还是在精神方面。

    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第一拍所谓志意乖兮节义亏,其内涵正是指这双重屈辱而言的。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念故国,思返故乡,就成了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所幸的是,她熬过了漫长的十二年,还乡的宿愿得偿,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但这喜悦是转瞬即逝的,在喜上心头的同时,飘来了一片新的愁云,她想到自己生还之日,也是与两个亲生儿子诀别之时。第十二拍中说的: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坦率剖白。蔡文姬的这种别离之情,别离之痛,一直陪伴着她,离开胡地,重入长安。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思念亲子的痛苦,才刚刚开始。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的命薄,也体现了她的才高。从被掳入胡,到生育二子,重返长安。无不是以深

  • 3、 《十八春》读后感

    《十八春》读后感

    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青了。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换:九一九、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

    张爱玲在《十八春》里描绘的是都市街巷间那些最普通的人生。许家在南京的房子:那种底下开铺面楼上住人的老式两层木楼,我们今天在南京三山街七条巷一带还能经常看到。读者也不会觉得曼桢是绝世佳人,她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海小户人家的女儿:旧象牙色的肌肤,鹅蛋脸,永远沉住一洼微笑的黑的眼。将来嫁了人也许会发胖,渐渐变得开了后门与弄堂菜贩扯着喉咙争青菜茭白价钱。这样的两个人,他们再爱都是平平淡淡的家常琐事,温和如一锅煤炉上炖着的细白小米粥,好莱坞的浓情电影模式不属于他们。让人感动叹息的地方是他们爱情的悲剧性,得不到的才珍贵!那样平凡的感情,只有化为悲剧才会有赏鉴的价值。

    试想世钧与曼桢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结了婚,反而无趣。婚前那一点薄弱的感情基础很快就在柴米油盐醋茶中消磨殆尽,秃顶汉与黄脸婆,永远为着无数的鸡毛蒜皮事件怄气,而一路平平安安过下去,过个三四十年,照旧是白头偕老,沦为无数普通家庭中一员。读者看至此,能不泄气么?(所以童话里王子和公主一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就赶快用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结束。至于是否真幸福,只有王子和公主自己晓得)张爱玲深谙大众心理,一支笔轻轻将他们隔开,让他们彼此对对方留住一点情,埋在心底藏起来,留作将来相见的余地。后来他们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事,终于重逢,曼桢把两人分开后她的遭遇,掺着无限的苦的,讲给他听:

    那时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见到世钧,要把这些事情全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来还是呜呜咽咽地流眼泪。现在她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

    世钧默默地听着。

    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老杜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里简直

  • 4、 十八大读后感

    【篇一:十八大读后感】

    2012年11月8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了。报告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把它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使人振奋,备受鼓舞。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做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号召全党、全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以促进社会和谐,惠及民生为核心,认真的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历史进程,突出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到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是理性文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要求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古人曰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领导干部做事为人的根本动力。一个领导干部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是反映在本职工作上,简单地说就是在具体环境、

  • 5、 论语读后感之十八

    论语读后感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他既承认人是目的,且承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尊严。这里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君子、小人之分。而这同当代社会的人权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就是从道德实践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

  • 6、 《论语》读后感之十八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他既承认人是目的,且承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尊严。这里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君子、小人之分。而这同当代社会的人权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就是从道德实践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 

  • 7、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一)

    不朽的人生

    季萱颐

    读多了繁琐的散文,只觉得无奈以及枯燥。再回过头来看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不由震惊,这才领略了散文的另一面,是如此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谁,独自高登危楼,痛拍栏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是谁,面对双溪名胜,长叹一声,只道:"载不动许多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谁,以这幅对联为座右铭,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抛开那些花草闲情,丢弃那些所谓的故作深沉,我被一段段历史震撼,那真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啊!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过于辛弃疾了,他是沙场将军,人尽皆知,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梁衡笔下的辛弃疾,却让我真正认识了一位悲壮的,执着的他。

    他愿为君王收复失地,他有一颗比火还炙热的心,他也有单枪匹马,利剑斩人的经验,只是,他错在了时间,他没有遇到明君。那时动荡的南宋,只图苟安,不求收复失地,他欲上战场,只有泪双流啊!他再也没有机会驰骋沙场了!他只能用笔、用墨、用泪去挥洒宣纸;他再也不能血溅战袍了!他只能仰问苍天,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以及无苦奈何,"可怜白发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热泪横流。即便他有一身力,一腔志,也无处安放,唯有江水悠悠,不知疲倦,似词人的长叹,无语东流。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梁衡先生这么评价:"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遍一遍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空想血洒大漠,临江水,望长安,拍栏杆,泪空流……

    在今天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没了昏君,却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忙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秋白一样,像林则徐一样,像稼轩一样,在历史上站起来,将一腔豪迈保存下来,千年以后,浩气犹存……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二)

    火 车

    孙真吉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的一本散文集,他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那一节节文字好像一列火车,从古代驶向现代,阅尽伟人生平;开向人心深处,感悟生命;游遍大江南北,观赏美景;又行在漫漫人生长路上,载人成长。

    梁衡先生花了大量笔墨叙述了一位位伟人的一生和他眼中的他们,看着那一桩桩史事,我总是会有一丝难言的悲伤,悲在历史上有多少人想报效祖国、驰骋疆场,最后却郁郁

  • 8、 张爱玲《十八春》读后感

    张爱玲《十八春》读后感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十八春》不知看了几篇。电视连续剧也零零星星的看过,总觉得不如小说来得更扣人心弦,每读一遍她的小说,都让我有新的发现。二十一岁就出名的张爱玲曾是上海滩红的发紫的“传奇”女作家,这位多才多艺的女子除了小说、散文、剧本、琴、画、诗书无所不能,还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这是一个千娇百媚、柔情蜜意的女子,可她笔下的文章中却处处透着苍凉冷峻.透视人性的阴暗却又是如此犀利深刻,真是个神奇的女子。她活色生香的文字,读来令人余香满口。生动的景色描写,令人如同身临其境。风土人情、心理活动、矛盾冲突的描写,简直纤毫毕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少女曼桢和同事沈世均相爱了。而姐姐曼璐因父早逝而下海做了舞女养活一家人,在风尘中拣上了投机金融的祝鸿才而企图托以中身。曼璐以前的的未婚夫张慕馑来到上海后对清纯善良的曼桢倾倒。而对曼璐很冷漠。曼璐伤心之余归咎于曼桢,对她产生了误会。 早就对曼桢有非分之想的祝鸿才发财后更加放肆地玩女人。而色衰爱弛的曼璐求生的本能促使她不择手段地牺牲曼桢。希望借此栓住鸿才的心。曼桢被关后。曼璐对我上门来的世均说,曼桢嫁给了张慕瑾,以此绝了世均的念头。 悲剧牵动着我的心,是我为曼桢洒下了同情之泪。但是曼桢的结局并不是很悲惨。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曼桢生下小孩后,逃离了祝家。而世均以与富家小姐结婚,曼桢在曼璐死后几年,得知孩子在祝家受罪。而祝鸿才生意又走下坡路。曼桢却为孩子嫁给了鸿才。 张爱玲为小说加了“光明”的尾巴,全国解放后,曼桢与鸿才离婚,和世均夫妇一起去东北支援祖国建设,和丧妻的慕瑾不期而遇。整篇小说笼罩在淡淡的伤感氛围中。曼璐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产物。而曼桢的结局虽不是很悲惨,但她辗转零落的命运让人读来却是满心悲凉。隐隐之中不由得令人发出许多对命运的慨叹。 总之《十八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小说佳品,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不时有警言妙语散布其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最后,我乐意向每一位朋友推荐《十八春》这部小说。

  • 9、 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小编收集了把栏杆拍便读后感,欢迎阅读。

    第一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第二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平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平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近很近,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

  • 10、 把栏杆拍边读后感

    把栏杆拍边读后感(一)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2020字2020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着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4-17

  • 2019-10-17

  • 2023-02-26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6-2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3-05-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8-07

  • 2019-09-22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4-17

  • 2019-10-16

  • 2023-02-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2-01-31

  • 2019-10-28

  • 2019-09-25

  • 2023-06-03

  • 2019-09-20

胡笳十八拍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胡笳十八拍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胡笳十八拍读后感、2024胡笳十八拍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