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十八洞村观后感 > 地图 > 十八洞村观后感,2024十八洞村观后感
十八洞村观后感相关栏目
十八洞村观后感热门栏目
十八洞村观后感推荐
十八洞村观后感

(共 7394 篇)

  • 1、 电影《十八洞村》观后感

    2017年11月3日,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管理中心16级硕士14名同学集体观看了献礼十九大国产影片《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是由苗月执导,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

    中国的脱贫减贫成就堪称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发源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牢记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313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脱贫摘帽,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典型。

    电影《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带给老乡幸福生活的一种新高度。对此,正如编剧和导演苗月说:我们用电影的手法表现了一种和岩石一样层层叠叠的贫困生命以及这些生命里那种难能可贵的自尊,正是精准扶贫唤起了他们生命中的自觉:一种改变贫困的自觉,一种建立信心信念的自觉,一种行动的自觉,也是文化的自觉。

    习近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我们党任何工作的得与失都要回到“人民”这个原点和初心:成绩,要用“人民”的获得感来衡量;差距,要用“人民”的幸福感来弥补;历史,要用“人民”的安全感来写就。

    《十八洞村》正是从一个小山村为故事原型,从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生活细节,每一个干部带领老乡开展精准扶贫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故事,找到了文化的自信,找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因此,让人从这一个小山村里看到了幸福生活,看到了自己的尊严,看到了发展的力量。

    习近平: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年。那个时候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工作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也最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源于古籍《尚书》,“以人民为中心”才是今日中国之方略。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路上,总能听到他对贫困生计的认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但没有生活,就没有了一切

  • 2、 电影《十八洞村》观后感 800字
    电影《十八洞村》观后感 品那一抹乡情, 感那一份初心 ——《十八洞村》观后感 近日,在鄂前旗审计局机关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宣教片。原以为是刻板、枯燥、概念化的说教,观之才发现,这部片子不仅有趣、深刻、还很“接地气”,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以杨英俊为中心的杨家兄弟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立志脱贫的杨英俊、毫无目标浑噩度日的杨英栏、把十八洞村当成亲人去帮扶的工作人员小龙、勇于创新的小薇薇……他们身上的故事戳中泪点、他们的坚持让人感动、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让人钦佩。 脱贫,需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摆脱贫困,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奋斗、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只依靠国家和别人的帮助。如果只想着领救助金,不仅不会富起来,反而会越来越穷,最终丢掉的不仅是劳动能力,还有思想与内心。摆脱贫困,要消除狭隘与自私。“绝交酒”让施姓一家背井离乡,在集体利益面前,他们选择了保护自己,断了村民间的联系与感情。时光飞逝,几代人后,“绝交酒”再次摆上十八洞村的酒桌,然而,杨英栏最终在利益面前选择放弃小我成全大我,让地修路,畅通了十八洞村脱贫致富之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也需要奉献与付出,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得失、保护自己的利益。 电影中也反映了扶贫工作队工作时的真实写照,看到了他们的困惑,也看到了他们的奉献,他们将自己与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针对十八洞村的致贫原因和实际情况,扶贫工作队制定了精准的帮扶措施,全心全意帮助着十八洞村的村民。种老稻谷、集体编制苗绣、网上出售酸鱼,杨家班集体改造废弃料场……让每个人想劳动的人都能劳动,也带动懒惰的人参与到劳动中来,最终,在十八洞村村民集体努力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创造了奇迹。 2018年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了新阶段,不管是作为贫困人员、还是扶贫工作人员、亦或是一名普通的社会群众,我们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鄂前旗审计局/李萍 诗意光影述脱贫 大朴无华有深爱 ——《十八洞村》观后感 近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专题片,影片中村民的朴素和流落出的真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影片以杨家班精准脱贫为主题,青壮劳力纷纷出
  • 3、 《十八洞村》观后感900字

    《十八洞村》观后感 《十八洞村》是一部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大背景,以退伍军人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打赢了一场扶贫攻坚战为主题的影片。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追求生活脱贫的过程中,杨家兄弟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故事感人至深,荡气回肠,从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展现了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英明决策。 故事开篇是十八洞村群山绕翠、梯田层绿的鸟瞰全景。随着镜头的徐徐推进,退伍老兵杨英俊站在水田里辛勤耕作的身影映入眼帘,当他抬头望向万里高空时,一只七彩凤凰迎着太阳展翅飞翔。发家致富的愿望正如这只美丽的七彩凤凰,是每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中国梦,杨英俊也不例外。然而,地少人多,小孙女患脑膜炎意外致残让这位性格坚韧的退伍军人成了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这让他感觉到颜面尽失,在退伍军人朋友中抬不起头来。杨英俊在部队时曾经修过飞机,转业后有过当石油工人的机会,然而因为父母在,屋里又分了田土而回到了家乡,希望一心一意种田来改变命运。他的妻子性情温和、勤劳淳朴、体贴入微,和他一起勤巴苦做,最后却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成了需要国家帮扶的贫困户。与他一起被认定为精准扶贫对象的还有杨英连,这位脾气倔强的哑巴老人不认可女儿小薇薇和女婿施又成的婚姻,原因仅仅是女婿的邻村祖上因为争水和他们村喝过绝交酒。杨英连在女儿女婿双双外出打工拿不到工钱,只能自己拉着顶帐回来的棉被在集市上叫卖时,对他俩大打出手,让本有回归心思的女儿女婿又一次黯然神伤离开了他。孤寡无依的他经常喝了酒以后放声大哭,日子自然也难有起色。精准扶贫对象的另三位是杨懒、杨三金和乡林场守林员杨英华,杨懒游手好闲,生活颓废,家徒四壁,岁数老大不小了却连个婆娘也讨不起。杨三金犯有腰伤,一连四胎全是女儿,生活重担压垮了他的斗志,他自己不干农活却寄希望于再生个儿子,让儿子长大种田致富。他的妻子在外打工,女儿在本该上学的年龄都辍学在家做家务,一家五口只能靠把田土租种给别人勉强度日。 扶贫工作人员小王踏实务实,一心想为农民兄弟做点实事,帮助扶杨家兄弟致富。在得知杨英华种的老稻谷每斤能卖到8元钱,打的米一斤能卖到几十元,城里人都抢着买以后,遂萌生了填土造田的想法。他从网上查到有一块铅锌矿尾矿库在寻找承包改造,就开上车拉着杨英俊实地考察。站在铅锌提炼走了的干涸的矿尾上,他没有一愁莫展,被堆满铅
  • 4、 《十八洞村》观后感300字

    《十八洞村》观后感 看完《十八洞村》这部电影,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留下来。一部分是因为觉得触动内心之外,也觉得日后好再回味回味。本想着起一个文艺又震撼点的标题,可才疏学浅,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都觉得不够好,还是朴实一点吧。这部电影起初会是一个类似伦理家族影片,但越往后看,这是一部今天大时代下的一个片段精准扶贫。就说说我震撼的镜头和语言: 镜头下的环境很美,很真实,大多数都是天然原生态的,心中油然想起桃花源这个词,所以优美干净环境下生长的村民,大多数都是朴实勤劳勇敢的。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演绎得非常精彩逼真,也绝对称得上老戏骨称号。对于影片中王申这个角色,想到大学里的有同学报名公务员、村官及几年前在培训结构接触到的报考人员,心中有点感慨,一方面是有着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内心的责任和使命。 影片中另一个小主人公先天性残疾女孩小南瓜,当男主人公爷爷抱着小南瓜时说的一名话爷爷为你填土造福田,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饱含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和意义。 看了网上一些评价和票房数据,我没有网上写的那么好,但是觉得应该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去支持并点赞。润物细无声形容这部电影个人觉得再合适不过。
  • 5、 观《十八洞村》影片有感

    观《十八洞村》影片有感

    宋超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充满斗志和希望,伴随美好与和谐中,十九大在京闭幕。而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却进入了冲锋阶段——扶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讲话中表示。

    观看《十八洞村》电影这天,天公并不作美,下着雨,刮着风,马路上到处泥泞,但这浇灭不了我们观看影片的热情,就像一切困难都阻碍不了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十八洞村》这部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电影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由影片中的两条村通知拉开了序幕。除了以“扶贫”为贯穿影片的主线外,我也看到了影片中提及的创新、环保和对优秀传统的传承。

    影片开始,将长镜头给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的插了秧的大片梯田,随后又多次给了雄鸡以特写。故事中,坚持务农的男主人公杨英俊,因为孙女“小南瓜”患病,并且自己坚持在家守护农田,最后成了村里贫困户。而这些情况不正是世界地图上这只雄鸡,这个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中国面临的贫穷问题的形象缩写啊。“小南瓜”患病这事,将原本还算富足的杨英俊家拉向村里特困户,一向少言寡语的管理家庭固有财产的杨妻多次说了一句话:“她(小南瓜)是我们的根,我们要管他一辈子。她活50岁,我们就活100岁;她活100岁,我们就活150岁。”这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生动诠释啊。

    扶贫,并不只是“靠输血”,这种表面的物质支持只会让影片中杨英栏(杨懒)一类人在被评为特困户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正脱贫,要靠影片中基层干部小王那样为杨家找到“土地”、林场守护员“种老稻谷”、“回家开网店”等精神上的脱贫,以达到“自造血”,从而真正摘掉贫困这顶帽子。

    除了脱贫,影片中提及的矿渣,警告了我们要爱护环境,破坏环境就会像杨懒那样得不偿失;对于“种老稻谷”、“开网店”等这类创新精神,导演也是大力提倡,有了创新,才会有影片中十八洞村后来的一片繁荣;而像片中多次提及的“苞谷酒”,这恰恰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做事勤劳,待人热情,对困难不屈服。有了优秀的传承,才会不忘初心。正如五粮液人传承着“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

  • 6、 《十八洞村》影评800字

    《十八洞村》影评 这部影片出自一位女导演之手,片中能感觉到女性独特的细腻。剧中矛盾冲突层出不穷,但始终围绕村民脱贫这一中心思想。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全景镜头,将美丽的乡村呈现在观众眼前。村民的猪仔跌落谷底,村民不顾涉险去救猪仔。山清水秀,布满良田,村民们也具备勤劳质朴的本性,这样的村寨为什么会这么贫困呢?影片很快给出了一个答案,小王的车困在村头,开不进来,原因是公路在村头戛然而止。不通公路,也就意味着与世隔绝,但影片并没有以公路直入主题,而是耐心地做着铺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影片以这句古话展开了诉说。水是十八洞村最充沛的资源,村民得以大面积种植水稻,同时酿造当地特有的苞米酒。苞米酒不仅是一抹浓浓的乡愁,还具有象征意义,维系着村民之间的情义。在十八洞村,喝一碗绝情酒,就可以和村子划清界限,但意味着你从此被孤立了。杨懒向小王讲述了关于水和酒的故事,小王认识到水对于乡民们的意义,他舀了一碗水喝下,寓意和村民同喝一碗水,同系一家人了。 关于土地,主人公杨英俊(王学圻)用切身经历,讲述了更多心酸的故事,一心一意种地,为什么越种越穷呢?杨英俊种了一辈子地,他明白其中原因,因为村里的地太少了,仅够自家吃,倘若有个大事,积蓄一下子就没了。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小王(白威)替杨叔(杨英俊)和村民找到了突破口,一块尾矿库,即因采矿报废的土地。又是杨懒,告诉了我们关于废地的来历,那是村民们自己出卖的矿地,自己毁掉的土地。 关于土地的利用,影片还有一层含沙射影的表述。小到村民偷坎古衫树,大到国家过度开采,除此之外还有老稻谷和杂交稻。谈到大米,我们必须肯定邻邦日本。水稻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这是中日两邦共同认可的说法。据考,6000年前日本人就开始种植水稻,就是说,水稻由中国传到日本,可追溯到6000年前。但现在呢,日本的大米享誉全世界,价格高得难以想象。影片也阐述了这一现象,杂交稻没有老稻谷值钱。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产量问题,却让农民变穷了。产量高,不等于值钱,不等于好吃! 杨懒像山神忏悔这一幕,也在指人们对大自然应有愧疚感。我们常常讽刺的小农意识,以农字代称,实际上呢?过度开采,只造福自己,不顾及子孙后代,这种只讲求速度,却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不正是小农意识吗?小王和杨家班愚公移山的做法,无疑表明了正确观点,脱贫是长久的大事,要放眼未来,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坚
  • 7、 观《十八洞村》有感9篇

    观《十八洞村》有感精选9篇

    1

    十八洞村讲述的是以老兵杨英俊为主的杨家班的脱贫攻坚战,故事中杨英俊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相比于其他人的开心,他却显得格外的焦虑。要强的性格,让他面对敢于现状,在扶贫队的帮扶之下,带着杨家兄弟打一场脱贫攻坚战,故事朴实动人,看完电影,想起童年生活的幕幕场景,勾起了童年回忆,同时这个电影也给我的触动很深,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吴育榜

    2

    今天很有幸和党支部的同志们一起观看了电影《十八洞村》,开始只是听说这部电影是关于扶贫的,在去看电影之前也并没有提前去理解。在2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看到了熟悉的感觉,脑海里回忆起的是暑假去铜仁"三下乡"的画面。村民杨英俊家里,虽然贫困、艰苦,但他不甘落后,不甘拖国家的后腿,和小王一起带领杨家班脱贫致富。这部电影留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为十八洞村村民战天斗地奔幸福生活而感动,为演员们精湛的演绎而感动。

    --胡阿敏

    3

    非常感激本次观影活动,电影《十八洞村》将我的回忆拉回到了三下乡,再一次感受到了贫困县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坚持和努力。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脱贫攻坚战的班长杨英俊,从他碍于面子,由于退伍军人坚韧刚毅的秉性,内心和行动都拒绝政府的扶持,最后在与小王的合作中,不畏艰难,一心改变命运,填土造田,带领杨家班打赢攻坚战。身为一名学子,我念想这此时在家乡劳累的父母,无论自己多忙都要常跟父母交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需要每人都要投身脱贫攻坚的活动之中,但是也要为脱贫攻坚在宣传方面或者技术方面提供我们微薄之力。

    --付骏麟

    4

    在观影前看了简介,本以为会是一部很普通的影片,没想到看完却意犹未尽。影片真的带来了许多惊喜,开篇就被醉倒在苗寨的山林和梯田之中,但影片所呈现的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又如此牵动人心,政府来的扶贫工作队与退伍军人杨英俊一起,率领众乡亲又打响了一场"精准扶贫"的翻身仗,要致富,不能只靠救济,还得激发自身的勤劳与智慧,谋求长远的国泰民安。一个当过兵的有骨气有脾气的山野汉子,一个善良朴实的苗家妇女,一个敢于和脱贫打硬仗的青年公务员,一个有点怂也有点胆的中年单身汉,还有一群朴实的村民,他们身上的故事戳中泪点,他们的坚持让人感动,更是他们敢于直面贫穷,勇于挑战贫穷的精神让人动怀。"普普通通的坚持,往往是最伟大的。"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电影中小王的不求名利,

  • 8、 兔子洞观后感
    兔子洞观后感 半个月前,看完影片《兔子洞(rabbit hole)》后,在微博上随意写下了这样的话——“那种让失去孩子的夫妇一起座谈的心理治疗方式,基本上很扯,只会让他们更陷入其中,所以影片《rabbit hole》中,有人参加这种活动6年多还没从丧子阴影中走出。其实每个人走出阴霾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大都需一个适合自己心性的药引子,不过到最后,一切还得靠自己……” 显然,对这样一部涉及心灵伤痛、家庭创伤的影片,仅仅写这么一段随意的话是不够的,而且,很个人地认为,这种伤痛不会消失,它会始终存在,只可能暂时止痛,找到继续生活的出口和方式,但在以后的岁月里,曾经发生过的悲剧会像一个不远不近的阴影,始终围绕着余生,且不时地跑出来撕咬一下心神,这种状况会一直延续到遭遇过不幸的人老死。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有很多心理纠葛和情绪释放的戏份都被呈现得令观众感同身受,这或许和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有过类似的经历有关,他在少年时失去10岁的弟弟,对家人而言——“这是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它永远地改变了一个家庭,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从创伤中恢复着”。 影片配乐颇有治愈系的味道,娓娓道来,貌似轻轻袅袅,实则入心入情,和影片舒缓的节奏、冷色调的场景、相对内敛的表演相得益彰。影片伊始,主妇贝卡看似平静而忙碌地栽种着家居花圃,只是,那种平静忙碌里透着股子疏离凄冷,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平静,一种无意识的忙碌。素面马尾、双眼无神、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妮可·基德曼此次一出场就很有戏。 可以说,在看到这部影片时,除了感触良多外,还欣慰地看到妮可有慧眼,她的慧眼令戏剧版《rabbit hole》有了影版,也很欣慰地看到她同时胜任了制片一职,更欣慰的是,她此次的演技精进,近几年她的确没奉献过好的影片和好的表演,而此次出演的有着丧子之痛的主妇,妮可将其痛苦的内心、敏感的神经、复杂的情绪和难以释放的悲恸都拿捏得入木三分,仿佛她就是贝卡,那个在8个月前因车祸失去4岁儿子的不幸母亲。倘若她戏中的丈夫、饰演休伊的艾伦·艾克哈特的戏再精一些,在表演上形成对等的互动,就再好不过。而美片美剧中的常见配角、韩裔的吴珊卓饰演的同样遭遇丧子之痛的母亲,戏份不多,却很出彩。 该片还被译为《出口》、《爱的拐点》、《心灵触洞》,无论哪个译名,似乎都表明人们在遭遇巨创后,需要一个宣泄的
  • 9、 电影洞观后感集合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为大家提供一篇题为“电影洞观后感”的文章。对于许多人来说,看电影比读书更加享受。当观影时,我们心中总会有一些感想和思考。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观影之后写一份观后感,这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如果您正在烦恼如何写观后感,相信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帮助!

    电影洞观后感(篇1)

    明净潋滟的稻田,古老宁静的村落,山间的袅袅炊烟,屋内的火塘吊罐,远山如黛,近水潺潺……电影《十八洞村》以画卷般美景开头,以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为选题,讲述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班”改变命运,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的故事。如此贴近生活的题材,使人沉醉的美景,演员的真情演绎,把我深深吸引。

    影片中很多情节与人物带给我温暖和感动。主人公杨英俊,不像他的堂兄弟把“贫困户”当的理所当然,被评为贫困户的时候他的内心是酸楚的,他自强自立、脚踏实地却成为贫困户,他认为自己拖了国家的后腿很丢人。而现实中,像影片中的杨懒一样甘当贫困户、争当贫困户,不思进取,失去尊严的等待国家帮扶的人却不在少数。老杨跟这些贫困户不一样,他虽是退伍军人,可他身上不服输的军人本色没有退,对生活的热情没有退,他日复一日的在田里插秧,渴望用他的勤劳刚毅改变生活,他朴实宽厚,对兄弟不抛弃不放弃,贫穷面前与兄弟们互帮互助,最终带领杨家班走上富裕之路,使精神面貌与生活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扶工作队的小王来到杨英俊的家里的时候,提前做足了功课,他知道老杨是一名退伍军人,所以提出带领杨家班“和穷打一场硬仗”的计划,小王用真心换真情,在老杨遇到困难打退堂鼓的时候依然坚持,使老杨慢慢的从抵触到接受,小王不仅是老杨的帮扶干部,也成了生活里的好朋友。小王对杨家班的帮扶,不是停留在柴米油盐的小恩小惠,他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促膝长谈,挑起了杨家班“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然后“真枪实弹”的干。这说明基层工作只要掌握技巧和方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种用真情真扶贫的态度,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学习和推广。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的贫困地区还没有脱贫。我们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奋斗。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过程是复杂的、矛盾的、艰苦的,“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需要立足一切为人民谋福祉的长远,永葆始终为人民谋福祉的激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扶贫

  • 10、 《封门村》观后感

    《封门村》观后感

    文/满囤儿

    正统的以中国第一鬼村命名的电影《封门村》终于上映了。这位享受鬼村命名待遇的本片,也的确比起常规国产中小成本惊悚片来,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这个小村落里,很多怪事都是无头无尾的,彻头彻尾的恐怖。似乎只有尖叫的回荡,才是封门村里最佳的配乐;只有尸体的陈列,才是封门村里最佳的背景;只有鲜艳的血红,才是封门村里最佳的色彩;只有逼疯的男女,才是封门村里最佳的陌生人。

    在被广电总局折腾了一番后,我曾调侃地和朋友们说总结出了国产中小成本惊悚片过审之最稳妥方案----一群年轻人来到一个封闭的环境内,然后无缘无故遭遇鬼影惊吓接连有人失踪(回避死亡和尸体),最后一个和这几个人完全无关的天生大坏蛋(通常赖给精神病)站出来把一切揽到自己身上,结尾这个坏蛋还得在被绳之以法之前自行了断(以免剧本还得送公安部审)。

    这是目前来看,小成本惊悚片过审的最稳妥方案,却让模式化的故事变成了影院里的一次性消费品。想赚钱的,大可按照这个模式无限拷贝,想创新的,就得面临过审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封门村》显然顶住了风险,因为它的确视我总结的规律于无物。

    首先,无意间闯入封门村的并非卖相最好的x男x女青春组合。两位型男在封门村里的胆颤心惊、相依为命,反而更让观众体会到了中国第一鬼村的强大诡气。每一个没有打开的门后面,都有数种骇人的可能性,摇动不停的太师椅也彷如寄宿着亡魂一般。战争片里,为了将我方塑造得更英雄,就得把敌人塑造得够强大。惊悚片正好反过来,得先把我方人员塑造成大无畏,被吓得魂飞魄散后才能显得鬼方够厉。吓唬小女生的那一套,拥有中国第一之名的封门村不稀罕用。

    其次,为了回避他们怎么不报警这类质疑,我更倾向于让故事完结在这个封闭环境内。可是《封门村》又让我开了眼。胡东海这个闯入者不仅历经劫难后可以逃出去,更是带上好友刘威鹏再次返了回来。omg!我还是第一次在惊悚片里看到了进进出出的洒脱。这是编剧行为动机设计能力的强力体现。刚刚从噩梦中缓过来的观众们,也紧跟着再次陷入了更深层的恐怖氛围中。这还真有点儿循环催眠的意思。这来来回回的享受,对于喜欢恐怖的观众来说,犹如言情爱好者看虐恋一般。

    最后,你以为首批闯入者没有美女,片子就没性感了?大错特错!你当军艺十大校花、日本写真史上首位占据销量排行榜第一名的外国人、被宅男奉为美。胸女神的徐冬冬是白来的么?她和包小柏在片中的床戏可是曾经惊动了娱乐圈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4-1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3-04-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0-28

  • 2021-08-11

  • 2023-01-17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2-12-19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12-20

  • 2019-10-28

  • 2022-08-09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0-20

  • 2022-12-15

  • 2019-10-28

  • 2019-10-16

  • 2021-05-15

  • 2019-11-04

  • 2019-11-03

十八洞村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十八洞村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十八洞村观后感、2024十八洞村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