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 > 地图 >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2024花间十六拍读后感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相关栏目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热门栏目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推荐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

(共 8657 篇)

  • 1、 读《花间十六拍》有感作文1000字

    翻开雪小禅的《花间十六拍》,温馨淡雅的气息迎面扑来。细细品读,心头漾起丝丝温暖,甘之若饴。

    文中回忆了“我”年少时期的生活片段:和同学跑去照相馆,被母亲领着去做过年新衣,穿着心爱长裙主持晚会……阙阙故事在缓缓而逝的岁月里依然闪亮,似首首纯净含蓄的诗。

    读罢,不觉忆起我的童年时代。曾记得,我蹒跚学步时迎上母亲开心的笑颜。曾记得,那架承载着欢声笑语的秋千在吱吱呀呀地摇荡。脑海里一幕幕回放父母牵着我走遍大街小巷的影像。金色童年里,我收获了浓郁的亲情,纯真的快乐。

    已有几年没有和父母坐在一起好好聊天了,心里有深深的歉意。“树欲静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会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享受亲情之乐。

    无忧的童年渐行渐远,愈来模糊,我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变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走进学堂后的我宛若如饥似渴的鱼儿在书本的海洋里汲取知识的甘露。在迷人书香里,我逐渐学会了辨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接受心灵的洗礼。指引的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途,师长的谆谆教诲和朋友关切与勉励在我心底留下温存的回忆。

    文中十四五岁的“我”和同学兴奋地一趟趟跑到照相馆,问相片洗出来了没有,取出来后,不厌其烦地争论谁的笑太拘谨,太僵硬……

    此刻,我仿佛听到那群女孩欢快的笑声。花开的季节里洒满阳光,忆那时校园里飘落满地桐花,闪耀明亮的光泽。年华肆无忌惮,我们笑靥如花,心雨飘飞……

    “我”羞涩地站在大楼对面,等待心仪的男孩经过。“我”记得他的微笑,记得他的声音……时光流转,记起那天我坐在窗边,柔柔的光线映出斑驳花影。那个男孩抱着球经过窗前,他一脸阳光,额上有细细的汗珠,正在缓慢蒸发。小小的欢喜在心里荡漾……

    “当年的小伙伴,见面不识君。我叫出她的乳名,她的表情仍淡淡,为着生计挣扎,说雪灾让她受损严重……她有她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

    我的朋友,我记得你孩子气的言语,记得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每一段共同走过的路都是那样熟悉与亲切。那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的诺言吗?那棵挺拔的杨树上也曾布满了刀子刻的海誓山盟,本以为风吹雨打也不会消失,现在是否已被岁月的河床沉淀为了一枚化石?

    如今,每日我为高考奋战,严格的作息制度,三点一线的生活,周而复始。“不经一番彻骨寒,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挥洒汗水,放飞梦想,努力着,奋斗着,只愿梦想开花,青春无悔。若干年后,这成长中的拼搏光阴也会成为珍贵的记忆。

    时间在流逝,这斑斓的一切悄无声息隐没

  • 2、 《花间集》之读后感1500字

    黄昏的光线停留在记忆的岸边,拉长了永恒。

    除去王侯将相,隐去目不识丁悄然度日的平头百姓,在奢华与凡俗并存的宏大版图上,有一群伟大的诗人游走在这个空前盛大的时代里。凡是读过他们留下的诗句的人,一定会为这个世界上曾产生过如此潇洒的作者们而感到沉稳。因为他们的存在,天下就不只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并不能狭隘的看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初唐到晚唐,仅就诗人来说我们能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王维到中晚唐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每一首诗里都映着一个时代的投影。高堂明月悲发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多时候我都在想,究竟是时代成全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全了时代?

    诗词能唤起一丝风,穿越时空,吹入远古的一扇小窗。那扇窗口虽然年月已久,但却挂满星斗。走入其中,我偶然发现由于自身的无知和时代的偏颇,我们忽略了很多精彩的人和事。

    时代有兴盛和衰败之分,但在艺术和生活领域,不同的只是状态。在晚唐的黄昏中,在《花间词》的记忆里,有这样一群女子清雅靓丽地生活在鳞次栉比、晚霞笼罩的盛世光阴中。尽管她们的空间大多受限于庭院闺阁,秦楼楚馆;但她们心思缜密、情思纯澈,用才情融化了冰冷的隔阂,既找到了自己,也让那个时代里怀才不遇的男子多了一份遐想和相思,多了一些笔端的才气和渴望。

    相比较金戈铁马,万丈山河,她们如白鸟一样轻微和洁净。史官的笔更倾向于记录武则天、陈圆圆,不会留意没有史料价值的苏小小、李香君。而她们即使能动笔书写,那才情与文字也只能存之于香阁,任蠹虫吞噬时代弃毁。

    那个时代不乏才子,李商隐、杜牧、贾岛、孟郊他们的诗句都在构筑着自己的世界,抒发着艺术般的感慨、对于晚唐的喟叹。

    晚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壮丽的奇迹。很多朝代濒临晚期总有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感,但是晚唐的光晕没有泯灭,尽管权势的将军们各自把持着自己的地盘,但并不影响歌妓们锦饰雕马,不妨碍艺术家们的创作和沉思。

    晚唐,没有了奢华的炫耀和政治的躁动,美好的文学艺术静水般的流淌在世人的心间,祥和的氛围,豪华落尽,纯真尽显。偶尔会有人贩子在阴暗的角落作怪,偶然会有失去土地衣不蔽体的农民在城外乞讨,但在李商隐、温庭筠的时代尚不过分。

    温庭筠,字飞卿,也常被称为温廷云。他曾经是和李商隐齐名的诗人,但如今却没有多少人能确切的知道他的生卒年份、生平履历。他是一个落寞词人,是一个旅行者,他的笔不再对准仕途的

  • 3、 《花未眠》读后感:俯仰天地间

    俯仰天地间

    ——《花未眠》读后感

    高一1班 邹书琪

    “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在现代信息化世界的包围圈中,我们日渐沉迷于网络——网上购物、网上旅游、网上阅读。我们舍去了曾经与朋友一起逛街的欢乐,开始独自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下午;我们舍去了曾经与亲人一起出游的天伦之乐,开始满足于网上那些残留ps痕迹的名胜照片;我们舍去了在书店享受一个飘着安逸书香的下午,而是连夜盯着手机看网络小说……

    多久了?我们有多久没有接触自然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站在家乡的山野里窜来窜去,有时和领居家的小孩一起爬上未经开发的山野,山上的野果子,哪些能吃、哪些好吃,我们都一清二楚。偶尔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从脚边一蹿而过,我们马上就知道那是什么小动物。有时和邻家小姐姐并肩躺在又绿又密的草地上,夏天有蝴蝶从我们头顶飞过,我们就一跃而起,争先恐后地去捕捉最漂亮的那只蝴蝶。天空晴朗清澈时,我们就看天,看那如玻璃般的蓝天,看那如棉花糖般的白云。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后来,我长大了,上初中了,学习的压力和青春期的烦恼使我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那时的我格外喜欢雨天,好像上天也知道我的忧伤,为我下起了雨。不管是瓢泼大雨,还是绵绵细雨,都能使我脆弱的心灵得到滋润和慰藉。瓢泼大雨时,我躲在家里,坐在书桌前,写数学题时头脑也变得清醒了。绵绵细雨时,我常常在雨中漫步,有时撑一把小伞,有时干脆连伞都不撑,就那样俯仰于天地之间,欣赏雨中最纯粹的大自然。抬起头,雨线从天而降,向四周散去,细密的雨滴落在我的脸颊上,清凉而舒适。门前小池塘里的黄色鸢尾花开了,雨水打在柔嫩的花瓣上,她却毫不畏缩,傲然孑立于风雨之中。她的盛放,含着一种哀伤的美,正如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到的海棠花一样,因为美,所以哀伤。而我也正因曾留心观察过,才能够明白川端康成发现花未眠的欣喜,才能与他产生共鸣。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远胜过人工的美的。那些名家的画作、雕像,哪个不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用心感受,融入自己的想法,才创造出来的呢?那些人工作品的美,是来自自然的美,是因为曾身处于自然之中,留心观察过天地间那些美好事物的人,与作者产生共鸣,而诞生的美。只有乐于俯仰天地间的人,美景才能渗入他的心中;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用双眼捕捉转瞬即逝的美好。

    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引用了雷诺阿说的“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和米开朗基罗说的“事物好不

  • 4、 读后感范文:拍大师

    昨天,我用了在电脑里憋了很久的拍大师。

    那是一种拍摄软件,它拍的不是自己而是电脑,家里不管有没有摄像头都可以,当然,没有麦也是可以的,因为,可以用字幕表达你的意思。我原来以为是边拍,边编辑字幕和说话的,可是到了现在,我才知道是拍好后,再慢慢的加的,那个过程十分漫长。

    下午,我在想,是拍呢还是不拍呢?我决定了,拍!我点进拍大师,点击全程录像,我就开始录像了,我先把想要说的记在脑子里,以后还要有用的。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我把视频拍好后,还不能直接上传,要修改一下才行,有些没有修改就上传了,那些是很不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字幕,多不好,我就把它修改了,其实,我也没有修改,只是加了一点文字而已,但是,也不能小看了它,它整整花了半个小时。

    拍大师上传后的影视网站叫爱拍,我真搞不懂他们有什么关联

  • 5、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一)

    不朽的人生

    季萱颐

    读多了繁琐的散文,只觉得无奈以及枯燥。再回过头来看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不由震惊,这才领略了散文的另一面,是如此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谁,独自高登危楼,痛拍栏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是谁,面对双溪名胜,长叹一声,只道:"载不动许多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谁,以这幅对联为座右铭,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抛开那些花草闲情,丢弃那些所谓的故作深沉,我被一段段历史震撼,那真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啊!

    最令我耳目一新的,莫过于辛弃疾了,他是沙场将军,人尽皆知,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梁衡笔下的辛弃疾,却让我真正认识了一位悲壮的,执着的他。

    他愿为君王收复失地,他有一颗比火还炙热的心,他也有单枪匹马,利剑斩人的经验,只是,他错在了时间,他没有遇到明君。那时动荡的南宋,只图苟安,不求收复失地,他欲上战场,只有泪双流啊!他再也没有机会驰骋沙场了!他只能用笔、用墨、用泪去挥洒宣纸;他再也不能血溅战袍了!他只能仰问苍天,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以及无苦奈何,"可怜白发生!"他也只能自嘲地笑笑,热泪横流。即便他有一身力,一腔志,也无处安放,唯有江水悠悠,不知疲倦,似词人的长叹,无语东流。

    "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梁衡先生这么评价:"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遍一遍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空想血洒大漠,临江水,望长安,拍栏杆,泪空流……

    在今天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里,我们没了昏君,却也失了真正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忙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秋白一样,像林则徐一样,像稼轩一样,在历史上站起来,将一腔豪迈保存下来,千年以后,浩气犹存……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二)

    火 车

    孙真吉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的一本散文集,他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故事,那一节节文字好像一列火车,从古代驶向现代,阅尽伟人生平;开向人心深处,感悟生命;游遍大江南北,观赏美景;又行在漫漫人生长路上,载人成长。

    梁衡先生花了大量笔墨叙述了一位位伟人的一生和他眼中的他们,看着那一桩桩史事,我总是会有一丝难言的悲伤,悲在历史上有多少人想报效祖国、驰骋疆场,最后却郁郁

  • 6、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柳树间的风》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一位癞蛤蟆少爷非常有钱,它有自己的蛤蟆庄园,有自己的汽车,船库,马厩,宴会厅它虽然很有钱,但是它因为偷了一辆非常漂亮的汽车被关到了又暗又臭的地牢里,不肯吃饭。这位狱卒有个女儿,是个可爱而且善良的姑娘,她经常帮爸爸干点他工作上的轻活。小女孩喜欢动物,她有一只金丝雀,几只花斑鼠和一只转个不停的松鼠。这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很可怜这只癞蛤蟆少爷,便恳求爸爸让她来照料这个可怜的怪兽,她的爸爸同意了。小姑娘把癞蛤蟆少爷变成一个洗衣妇女 ,顺利的逃了出来。癞蛤蟆少爷突破了重重难关,终于回到了家。回家后,洗心革面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朋友们非常喜欢它。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骄傲可能毁了你的一生。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7、 《石缝间的生命》读后感
    《石缝间的生命》读后感 起初,我不明白怎么珍惜生命,但是读完了,我明白了生命就是活在的意义。 读了“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一句,仿佛我也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芽冲破就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地面对,虽然只活了几个小时,但是我很敬佩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从句话我联想到那些失业人士,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再走进这个社会,而自行了断,一死了之。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能不爱惜生命,应该爱惜生命。败了,也应该自己站起来,应该充实自己,重新再来,永不放弃! 一想到自己,觉得很惭愧。以前,我看见一只小蚂蚁都要把这条小生命弄死。现在,每当我发现有一只蚂蚁在咬我,想弄死它的时候,就想起它毕竟也是一条小生命啊!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轻轻把它放到地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生命,我应该珍惜生命。
  • 8、 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小编收集了把栏杆拍便读后感,欢迎阅读。

    第一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第二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平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平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近很近,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

  • 9、 把栏杆拍边读后感

    把栏杆拍边读后感(一)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说起古代文人,脑海中便出现那些迁客骚人站在譬如黄鹤楼之类的名楼上,或凭栏远眺,或双手背后目光深邃而遥远,或是饮酒对诗,或谈起各自身世,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是报国无门痛拍栏杆的场景。栏杆似乎成了他们的发泄口,而栏杆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有过壮志雄心的文人们的悲愤与无奈。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这次暑假,我有幸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把栏杆拍遍》。梁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没有华丽虚浮的辞藻,却字2020字2020珠玑;他的作品不是清雅流水般的清新,而是其实磅礴的大海,排山倒海,震撼我们的心灵。然而,在他的散文中,我又最喜欢他的《把栏杆拍遍》,他向我们描述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着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梁衡先生的文章,不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悲壮得让人荡气回肠,执着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在先生的笔下,他,真真切切得站在了我面前,一位沙场英雄,有着封狼居胥的壮志,有为君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热血,然则现实却将这一切敲碎。爱国将军辛弃疾南归之后,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只剩下羊毫软笔,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他用尽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能重新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机会。可谁又能懂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有着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本想以身许国,泪洒大漠,如今却空有一身力、一腔志而无处使。唯有登上危楼,痛拍栏杆。江水悠悠,似词人长叹,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词中跨越历史去体会当年稼轩的心境,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毕竟,历史早已蒙上了太多的色彩和渲染,而梁衡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理

  • 10、 拍蝇零容忍读后感

    拍蝇零容忍读后感(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方可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一些官员曾以公正、廉洁、清正自诩,言犹在耳,却在实际行动中越过"红线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败一直都是保持着高压态势的,"零容忍"的态度,始终是"打虎拍蝇"同时抓,既让"老虎"无处立,也让"苍蝇"不乱飞。要知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就如同满天乱飞乱撞的"苍蝇"一般,让人恶心、厌恶甚至是惊恐。

    对于小官小吏的腐败行为,群众有切肤之痛的感受,因为他们的那些腐败行为是完全被群众看在眼里的。而且近几年来一些落马的"小官巨贪"涉案金额巨大,让人震惊,影响非常恶劣,极大的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官员的信任,损害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好形象。俗话说"养虎为患",现如今是"苍蝇"不除,也成大患。基层贪腐猛于虎,官位虽小,贪腐金额却很大,甚至将贪腐之手伸向涉农扶贫资金。严厉惩治腐败,坚决打击腐败分子让其无处下手是当下反腐败势在必行的。

    有人说中国当下"零容忍"不现实,也会有阻力。这种判断完全是错误的。反腐败问题上,越容忍,腐败行为会越肆无忌惮;冲破阻力强硬地实行"零容忍",用重大典型案例让公务员养成习惯,用铁腕将错误的预期扭转过来,过上几年,必有改观。如果一味退让,只会让反腐无解。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方可确保忠诚、干净、担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一些官员曾以公正、廉洁、清正自诩,言犹在耳,却在实际行动中越过"红线",因沾不义之财、染不正之风、干违法之事"落马",教训深刻、值得深思。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笔者在此提醒所有的党员干部:"国庆"将至,党员干部必须要防微杜渐,谨防他人以电子红包的方式向贿赂与你,谋求利益。只有守得住廉洁自律的底线,把持清正廉洁之风,对心怀不轨分子说不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4-17

  • 2019-10-17

  • 2023-02-26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6-24

  • 2019-09-19

  • 2019-09-21

  • 2022-12-31

  • 2019-09-20

  • 2021-08-07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2

  • 2023-04-17

  • 2019-09-20

花间十六拍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花间十六拍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花间十六拍读后感、2024花间十六拍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