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虹矛盾的读后感 > 地图 > 虹矛盾的读后感,2024虹矛盾的读后感范文大全
虹矛盾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虹矛盾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虹矛盾的读后感推荐
虹矛盾的读后感

(共 1901 篇)

  • 1、 《一团矛盾》读后感

    《一团矛盾》读后感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一团矛盾的,喜欢吃辣,但却会长痘。想要恋爱,却喜欢自由。大概这就是人生的常态,有的人就在这些矛盾中就度过了他们的一生,有的人会在这些矛盾中理出自己的想法跳出矛盾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们怎么样才能活成自己的样子呢,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人生就是一所你到死才会毕业的学校,这所大学校里,总会有很多人在学习中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学什么,什么叫学习,我们究竟要学习什么,要如何高效的学习。当然我现在依然在初学的阶段,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能在成功的路上并肩作伴。

    其实学习并不难,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相信只要我们搞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学习,那就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从这一团矛盾中跳出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二点,什么叫学习?学习就是通过一种方式,一种介质,可以是书,可以是听课,可以是碟片,可以是网络······把原来不清楚的,不明白的,不知道的,常识解决不了的,变成清楚,明白,知道,可以解决的。

    第三点,学习什么?这个有主要的三点:1、有关人本身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要在这之后)2、人际关系(一个人不可能会脱离人群独自生活)3、生存与发展(这就是我们最初学习的动力源泉)。

    第四点,如何学习?知道如何学习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是在什么时间,用何种方式,与何种人学习。第一、时间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越来越珍贵,有钱的,大都去报了什么精英培训班。缺钱的,时间啊就像海绵,当你真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的时候,挤挤总会有的。有句话说的好:寒门出贵子,是对奋斗的公平。当别人比你有钱,又有才华,但还是在努力的学习的时候,你应该收起你的手机,关掉你的平板,拔掉你的耳机,删掉你的游戏。那时学习自然会有时间。第二、何种方式,在第二点中都有提到,用自己一切可以相到能学习的办法,去努力。第三、与何种人学习,这世界上有爱学习的就会相对有不爱学习的,当你每天只跟一个爱打游戏,只会三杀的人在一起,我不相信你会学到什么生存秘法。当然,也不排除游戏打的极其厉害的,可以以游戏为生存发展的,但是我不确定的是,你会不会也跟别人这般厉害。如果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的话,我劝您还是老老实实在别的方面去学习完善自己。

    最后在和大家说一句,人生如果想要过的更好,想从一团矛

  • 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讲述的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一些人对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未能适应,有些不满情绪,党政部门中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群众的不满,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自己受益匪浅,文章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法论之一。我们在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时,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认真地研究各种事物之间的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解决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通过各种方法不断解决实际的矛盾。 其中自己最深刻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读完以后给自己的感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内部问题,就会激化矛盾,会将小事变成大事,用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酿成乱子。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安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读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以后自己受益匪浅,文章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法论之一。我们在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时,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认真地研究各种事物之间的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地解决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通过各种方法不断解决实际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只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内部问题,就会激化矛盾,会将小事变成大事,用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酿成乱子。这不但不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而且会危及社会的安定。现在,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地来看待一些具体的问题,由于改革中的多元化的存在,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和人与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在领导与群众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的矛盾,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问题上。只有正确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安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4、 《教与学的矛盾》读后感

    《教与学的矛盾》读后感

    在学校教科室的组织下,我有幸学习到了〈教与学的矛盾〉一文,读后感受颇深。反思如下:

    一、我们教师必须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比如环保知识、心理健康、公民道德、网络公约等等,都是新的教育内容。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更新。同时,也要用现代化的方法管理,用科学的制度评价学生,不简单量化。

    二、我们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最关键的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学习性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欲望更加强劲。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三、我们教师应该在学生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偏差时,及时出现,点拨、指导、协调,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使其掌握学习策略、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兴趣盎然时,教师应及时引退,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当学生出现错误,教师的首席地位就应体现出来了,要给予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

    四、我们教师必须由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向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转轨,放下教师的架子,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师生关系。

  • 5、 矛盾论读后感1300字: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理解以及在中国的实际应用。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接下来我将跟随毛主席的步伐,说出自我对《矛盾论》的认识与见解。

    首先,透过阅读《矛盾论》,我认识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种不一样的宇宙观,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我的理解是透过发现矛盾,到了解矛盾,最后解决矛盾,然后进如新的发展环境,重复这一过程,得以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发现新的矛盾才能发展,正好印证了发展是对立的统一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亦是如此,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与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构成矛盾,所以我们透过不断努力,来解决矛盾,我们得以发展,然后构成新的矛盾,一向循环,我们也一向得到发展。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想,已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我们的思想曾被这样的思想束缚数千年,那是因为我们当时不了解这个世界,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解释那些我们无法掌握的未知力。此刻我们已经对世界有了一个认识,我们就应透过客观的,动态的思想来观察世界。

    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认为对其理解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普遍性就是矛盾存在在整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事物以及其发展都充满着矛盾,并且矛盾是一向存在的,而不是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问题并未展现出来并不是说就没有矛盾,而是因为矛盾并未被激化,未展现出来其相应的效果,比如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处理方面,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件事而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没有出现争执就说两人没有矛盾。同时,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当矛盾出现时,两个产生矛盾的事物皆是因为特定的关系产生矛盾,而不会与另一件不想干的事物产生矛盾。矛盾的出现具有其特殊性,也是因为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分析问题也应注意全面的分析问题,比如解一道具体的高数题时就应注意分析各种状况,你如说方程的成立条件,各种问题的限制等等。然而想真正发现世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潜力,还需要我们的继续努力,未能完全理解,但却能起到明白作用。

    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我的理解是事件的发生具有其复杂性,不可能只存在唯一的矛盾,然而我们要想真正的认识事件,务必抓住其

  • 6、 《让我矛盾的妈妈》读后感

    《让我矛盾的妈妈》这篇文章写得很有趣,也很真实。今天,我认真地把它读了又读。

    这篇文章写了“我”和妈妈的很多事情,每一件事都很矛盾。比如“我”做错了事,妈妈用一种非常严肃的神情看着“我”,并且严厉的批评了“我”。但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却用一种温暖的表情看着“我”,并且温暖了“我”……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是矛盾的。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把它藏了起来,妈妈下班后,发现了打碎的花瓶,但我没有承认。于是妈妈用一种很严厉的态度批评了我,我害怕极了,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妈妈看见后,马上过来抱着我,用温柔的语气告诉我:“其实妈妈不怪你,只要想让你知道,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想到后果,做错了事情要勇敢承认。”听完后,我马上擦干眼泪,接着笑了起来。妈妈先是严厉,后是温柔。我先是哭泣,后是笑。虽然很矛盾,但是却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一定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和我的妈妈,就像那篇文章里写的一样:矛盾的母与子。我爱我的妈妈,矛盾的妈妈。妈妈也爱我,矛盾的我。

  • 7、 矛盾子夜读后感

    矛盾子夜读后感(一)

    《子夜》这部小说是茅盾为了驳斥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三种观点,他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解与分析,驳斥了托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观点。

    《子夜》是从吴老太爷进上海就开始写了,是以主人公吴荪甫,这样一个刚毅、顽强、果断,有魄力,有手腕的人才,但是却遇上了帝国主义、军阀政治和工农革命运动的多重浪潮的围击中。再加上,他的家里内部有许多的矛盾,他和他的妻子一直都是貌合神离,并且他也知道自己的妻子其实是有情人的,但是他却没有反对妻子与情人的往来,他的弟弟又是一个在大城市这种灯红酒绿下,慢慢堕落的人物,他的妹妹被大上海这个生活吓得拿起了《太上感应篇》。吴荪甫这样一个在家庭与社会冲击下得人才,他的性格中因为这些家庭因素,便产生了软弱、空虚惶惑、悲观失望,因为他的家庭里没有人支持的的工作,他也不信任除自己家庭以外的人,更准确的说,他连自己的家人也没有真正的信任过,这些就造成了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最后导致他精神上的崩溃。最后他的工厂也失败了。

    《子夜》这部现代长篇小说是当时社会上成功的一部小说。矛盾利用了许多人物来反衬主人公吴荪甫,并且也利用了很多的矛盾,使这部小说更加的精彩,如:借雷鸣的出场引出吴荪甫家庭的内部矛盾,借徐曼丽的出场阴齿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等。在空间是也十分广大,如:城市与乡村,商场与战场等。这些情节的安排与描写,都无不反映了茅盾在对人物心理性格描写方面的能力。

    《子夜》这部小说,是一部宏大且复杂,严谨且松弛有度、主次分明。茅盾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最终是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并且也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在这个时代的悲哀。茅盾运用杰出的写实能力,科学的反驳了社会上当初错误的观点。给在迷茫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也给无产阶级文化运动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文/梁诗敏

    茅盾的女性形象从《蚀》三部曲开始,到《子夜》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前者是以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为背景,写几位女性角色的命运浮沉和拼搏奋斗,她们是和整个民族、时代联在了一起,参与完成了男性化的主流叙事;后来的《子夜》展现了中国都市的现代环境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并非作家和作品叙述的重心,较少地渗透了作家主观因素,作为国家民族话语大叙事行程中的陪衬,她们和现实女性的非主流、非主体的地位更相适应。

    《子夜》中众女性所生活

  • 8、 虹读后感(分享14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你也许需要"虹读后感(分享14篇)"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虹读后感【篇1】

    沈腾,一个浑身长满了笑点的人。

    谁都想有一大笔遗产突然降临在自己身上,然后这辈子不愁吃喝。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大概是每个普通人的最大愿望了吧。

    我曾经就觉得,越有钱的人,就越有钱,越穷的人就越穷。

    当王多鱼发现他的钱怎么也花不完时,他痛苦的觉得钱是有繁殖能力的。我们这些穷人永远感受不到钱其实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富人的钱,会生钱,于是王多鱼拼命的花他那些花不完的钱,奇怪的是,他随便投资的项目莫名其妙的就能赚很多钱。如果是普通人,恐怕早就开心的疯了,但是他的设定是必须花光这十亿,否则一分钱都没有,而花光这十亿也不是随便花的,很多的规矩,不能砸名画,不能买资产,不能给别人,于是就出现了种种啼笑皆非的剧情。

    整部影片没有一分钟的尿点,有趣,又发人深省。让我们能更清楚的审视金钱这个神奇的东西。这部影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想赚更多的钱,首先你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本金,也就是投入越大,回报越大,当然,风险也是越大。

    影片的最后,当他们想把钱全捐出去时,突然想到要给孩子留点,于是王多鱼和夏竹就在那没完没了的列出了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必买清单。也算是轻微的讽刺了一下当今社会养孩子的艰辛。

    最后,祝愿你我不求一夜暴富,但求无病无灾,安稳度过余生。

    虹读后感【篇2】

    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买豪车大别墅,却买不来温暖的幸福;有钱能买昂贵的检查仪器,却买不来生命;有钱可以买名贵的药材,却买不来家人的健康。所以我们不能做金钱的奴隶。

    《西虹市首富》就讲了一个不做金钱奴隶的三流球队守门员王多鱼的故事。他因拒踢假球而被辞退,但他竟然是大富豪的继承者。他在关于人性底线的挑战中,用善良证明了自己不是金钱的奴隶,最终通过了二爷的终极考验,继承了三百亿。

    这部电影笑点不断,教室里时不时发出阵阵大笑声。这部电影也利用刘建南、酒店老板等金钱的奴隶,突出了金钱不庸俗,庸俗的是人这个道理。

    中国古时候就有这样一个关于陶渊明的故事。陶渊明年轻当县官时公正廉洁、不

  • 9、 《教与学的矛盾》读后有感

    《教与学的矛盾》读后有感

    生与师之间的矛盾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表现为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学是内因,教是外因,也就是说教的作用不论多大,它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感觉,感知和感悟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如果内因不起作用,外因的力量在强大也不可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形成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所以,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外部条件即外因,但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外因,外因提过内因起作用,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们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不是我们讲了学生就一定会了;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学习不但要遵循知识发展的逻辑规律,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不能用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学生。一句话,教是学的条件,并且是重要条件。

    如果我们把教定位是学的重要条件,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教师应该做什么了,那就是我们的一切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其实就两点,一是点燃学生的正确需要,让学生有一种迫切需要的感觉,我们的教学艺术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点燃方面。二是当他需要的时候,你又有能力给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但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学习,还要有能力点拨学生。所以点燃与点拨是教师的两大任务。

    我们明确了教师的作用,我们就不应该犯两项错误,一是夸大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然后我们就霸占课堂,一些好教师霸占课堂的倾向更严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内因,没有把学生当做教育的最大资源进行开发,更谈不到利用学生这个资源了。二是夸大学生的作用,而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说利用学生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技术,为什么不说依靠学生呢?利用是教师主导下的利用,而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如果不需要教师,那就叫依靠学生了。所以,主导是为主体服务的,主导的作用再大也必须提过主体发挥作用,没有主导,学生的学习就失去了重要的条件,教是学生学的最重要条件,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条件,任何夸大教的作用和否定教的作用都是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主导和主体缺一不可,二者不可偏废。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生为本呢?或者说为什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呢?我们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让教师成为表演的专家,教师再强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能够学会、会学、乐学。或者说通过我们的教育

  • 10、 《自相矛盾》读后感5篇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相信大家都听过自相矛盾的故事,这个故事往往讽刺一个人做事喜欢夸大其词,不考虑事物的合理性。下面读后感大全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5篇《自相矛盾》的读后感范文,以供大家参考。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1

    这天我读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做矛和盾的人,他想让别人都来买他的货,所以就开始宣传。他说:各位来看呀,这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矛是最锋利的,你们找一个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也能刺穿。但是有人说:你把你的矛刺你的盾一下。这个人一听,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好拿着自己的矛和盾在嘲笑声中溜走了。

    由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自己做的事,说话喜欢夸大其词,做事不认真、不考虑后果,还特别喜欢炫耀自己,我真为我自己的这些表现感到惭愧。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那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会时时刻刻用这个故事激励和磨练自己,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2

    我读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它主要讲: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有一天,他在市场上售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先举起他手里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矛都不能的东西都不能钻它。

    他又举起他手里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不管什么盾都是一次就穿。有一个人说:用你的矛穿你的盾,会怎么样?

    读了这个故事我得了一个启发: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说事实。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3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书中有很多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小故事,其中《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他说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什么都不能刺穿它;他还说他的矛是世界上最最尖利的,能刺穿任何坚固的东西。假如我们用他的矛戳这面盾,如果盾破了,那就说明他的`盾不坚固,如果矛断了,那就说明他的矛不锋利。所以他说的话是自相矛盾的。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自己说的话不能自圆其说,都是不行的。

    《自相矛盾》读后感范文4

    今天我读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他的矛是多么锋利,任何

  • 2019-10-24

  • 2019-09-25

  • 2023-06-26

  • 2023-06-02

  • 2022-12-11

  • 2023-01-30

  • 2023-03-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4-19

  • 2022-12-29

  • 2019-11-11

  • 2023-06-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12-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8

  • 2023-06-15

  • 2023-01-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1-11-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1-05

  • 2019-11-16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1-07-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5-14

  • 2019-09-25

  • 2023-04-12

虹矛盾的读后感
虹矛盾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虹矛盾的读后感,虹矛盾的读后感大全,虹矛盾的读后感2024,更多虹矛盾的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