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力量读书笔记 > 地图 > 力量读书笔记

力量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小编特别编辑了“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心灵鸡汤,废话很多。总之就是道理都懂,但就是实施不起来。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能力。收获,1.好习惯的养成计划! 2.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3.预先想好如果我没那样做的话,有什么办法促使我那样做。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人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做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弗洛伊德告诉你,不,你做不了主,真正做主的是你的潜意识。查尔斯-杜希格则告诉你,不,你压根不用做主,因为你所有的日常行为都被习惯管控着。(李笑来会告诉你,你以为你做了主,其实决定你思维并决策的是你头脑中的概念,这些概念的精准程度决定了你的决策水准、形成行为、固化为习惯、沉淀为潜意识:终于,你再也认识不到,且无力自拔。)


如果日常行为全由习惯管控,会有多轻松,因为再也不用思考,还是会有多可怕,因为再也无法自主?


那如果一身的坏习惯是否更可怕?


其实不见得。


养成习惯很难,彻底遗忘习惯也不容易,但若了解了习惯回路,习惯可以被改变。也就是说,你有多少习惯,就有多少潜在价值,即使坏习惯,也可变废为宝。


但作者还是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在该书的结尾处才告诉我们,养成习惯与改变习惯都需要我们付出:意志力,并且是强大的意志力!


意志力!缺的就是它呀。有了意志力还怕没有好习惯,没有了意志力又怎能改变坏习惯?


呜呼,查尔斯,你开了个好大的玩笑。


但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透彻的告诉了你习惯回路,使你可以在意志力较小或欠缺意志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养成习惯、改变习惯并利用习惯发挥其巨大力量。


这才是其意义所在!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和无形的,也许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经悄然地与你融为一体。

  读这本书之前,是想要在这本书里寻求改变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的方法,希望得到明确的解答,但是读完之后,才发现,整本书并没有对个人习惯的养成或改变提出太多的指导和建议,只是通过一个明确的框架来告诉读者,弄清楚习惯形成的原理,然后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我觉得这种方式更为妥当,毕竟个体的差异并不能以一套固定的模式来断定。

  通读本书,印象深刻的词语是:自由意志和灵性生长。

  我觉得个体自我对于习惯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是依靠自由意志去努力达成,去克制,是一件人类群体所共同拥有的特质。在运用自由意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个体对于意志克制的强弱。而灵性生长,则是更深层次的一个环节,它更强调自觉的力量,使个体在无形的环境下,由认知去推动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_800字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初读有些无聊,但越往后读到一个个实例的故事时就越有趣,在读书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习惯的力量之大与神奇,有时候靠毅力远不如靠习惯来的有用的多,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更是如此,因为平台期实在是遇到了些困难,并且不像初期那么励志,所以想通过这本书找些方法或者也算是打打鸡血,书中提到威廉·詹姆斯在1982年曾这样写道:“所有人的生活都有其明确的形态,但其实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习惯构成的。确实也是如此。
书中每个实例都在强调关于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三者缺一不可。
还有就是一次性做了太多改变,结果往往是很难坚持下去这个说法我也很认同,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过程,量变决定质变,想一下子达到最终目标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keep里说的所有方法都有效,关键在一个“慢”字,给改变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还有就是关于惯常行为的改变方法,答案在于旧瓶装新酒,化生为熟,而不是绝对的替换,还拿减肥举例,像不吃晚饭,疯狂运动,不吃主食只吃水果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绝对的改变会让你不适应,长期以往绝对会崩溃瓦解,所以正确的方法是,继续吃主食,只不过少吃一些,而且还要给自己相应的奖励。
最后作者给了一个关于实施的理解框架:
· 找出惯常行为
· 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
· 将暗示隔离出来
· 制订计划
还有就是如何找出回路中最难找出的暗示
很多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五大类中的一类:
地点
时间
情绪状态
其他人
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所以如果你想找到“去咖啡厅并买巧克力豆饼干”这个习惯的暗示,那请在这一冲动出现时写下以上5样东西
你就会分析出你吃东西到底是因为饿了,还是那段时间你很无聊,只是打发无聊,找出原因后,在用其他方式替换这个惯常行为,最终获得相同的奖赏
最后:
这本书值得收藏。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清明节放假一直忙于聚会,因此这篇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顾名思义,本书讲的就是习惯,全书所有的描述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眼。习惯就像宏,一旦被触发,就会自动运行,这样看来习惯是人类节省脑力的自利性选择,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懒惰的,它往往只去处理新情况,而熟悉的场景则扔给习惯来应对。

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没有沦为一本热血青年,无论是框架的建构、层次的划分、分析的方法还是案例的编排、行文的风格,都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扎扎实实的功夫。

本书思路非常清晰,主要讲了习惯的三个层次:个人习惯、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其中,个人习惯的剖析是基础,作者在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引用科学研究的分析结果,认为习惯的内部运行机理可以用习惯回路来概括,而一个习惯回路又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触发条件、惯性行为和奖励。就像早上起来刷牙,早上起来是触发条件,刷牙是惯性行为,而满口清爽则是奖励。时间、地点、情绪、人物、上一个动作或者某个符号都可能构成触发条件;奖励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说白了就是目的的达成或者需要的满足;而惯性行为则是连接触发条件和奖励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作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演练构成一个行动组块。另外,习惯回路还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人们本身对于奖励存在渴求,或者说人们本身存在某种需求,而习惯则是将人们的渴求前置于触发条件之后,即一旦触发条件出现,渴求就会出现,进而惯性行为就自然而然的发生,而奖励则不过是对渴求的确认和强化。所以说,渴求在习惯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你形成期待时,表示你已经落入了网彀之中。

解释了习惯的形成,就可以进一步阐述如何更好地创建一个新的习惯。大部分习惯的触发条件和奖励其实都是我们可以自主设置的,如果减少触发条件到惯性行为的阻力,那么,当触发条件出现时,人们就更倾向于作出设定的动作。即,惯性行为越便于发生,则越容易发生。而奖励有直接间接、显性隐性、大小长短之分,往往坏习惯都源于奖励来的直接且快捷,而好习惯则往往遥远而周折。这是客观现实,要不哪来好逸恶劳之说呢?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奖励设置的更加直接、具体和易于达成。另外,新习惯的形成还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或者信念,就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自制力。团队能够增强这种信念,我们往往选择跟着群体行为而动,在群体行为中,一种信念更容易得到强化。这是一种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仿佛我们常有的思维模式:他们都这样做,如果我不这样好像不太好;他们都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改变一个旧习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辨认出这一习惯背后的习惯回路,惯性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触发条件和奖励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们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才能够将其剥离出来。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去除触发条件和奖励来中断习惯回路,但是这种硬生生的办法往往效果不佳,旧有的习惯回路依然存在,只是潜伏在意识深处,一旦触发条件再次出现,它依然会死灰复燃。另外,一个人的旧有习惯若是被强行打断,往往会遭到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反弹。有时候,当人们遭受重大变故后,会更易于改变旧有的习惯,但这种改变如果是属于心理强制性所致的话,也很容易故态萌发。所以,作者认为习惯不能被消除而只能被替换,而替换的诀窍就在于化生于熟,或者说旧瓶装新酒,即保留住旧有的触发条件和奖励,然后用新的惯性行为来替代旧的惯性行为。最后,就是将新的惯性行为转换为真正的习惯,这有赖于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而计划往往是最有效的工具,计划之外,就是不懈的坚持。另外,团队或者群体活动也有助于改变旧有习惯,其机理上面已经提及,不予赘述。

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改变所有的坏习惯。作者认为我们不可能同时改变所有的坏习惯,明智也科学的办法是从核心习惯开始改变。核心习惯是那些一旦其改变也会带动其他的习惯加以改变的习惯,这一方面是因为好习惯的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的意志力或者自制力,而自制力的增强又有利于促使人去改变更多的坏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好习惯占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时,坏习惯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再者,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和某些坏习惯产生冲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说,习惯是脆弱的,就如风中烛火,只有善加护持,才能不至于湮灭。

其实这样看来,习惯回路的形式与巴甫洛夫实验所讲的条件反射机理差相仿佛,但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并非简单地提出这一个习惯回路的概念,而是真的将这一回路的作用原理讲的精细透彻。

作者在组织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利用渴求创造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如何利用关键习惯改变企业文化。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组织惯例,这些惯例也都是在组织实际运行过程中出于自利理性形成的,它们不越雷池、不过红线,总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腾挪折转,大家默契地遵守各种潜规则,而它们也往往足以应对绝大部分一般性状况,甚至显得格外直接、有效和有人情味,但是一旦情况发生重大或者突然变化时,组织惯例就会成为最大的漏洞或者绊脚石。

作者在社会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一个问题,即人们之间的强联系和弱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会习惯如何掀起一场社会运动,这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假设基础之上,并且要求触发条件具有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我一向反对直接的群体分析,认为所有的群体分析的起点必须是个体分析,作者在这一部分对社会习惯的处理很好地遵循了这一点,案例分析从个人行为选择出发,进而推演到群体的行为选择,整个逻辑链条就显得比较清晰和合理。

作者在书中最后还探讨了习惯的责任承担问题,个人认为这部分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予置评。

习惯是自然而为的行为,有些人能坚持每天锻炼,有些人能坚持每天看书,有些人能坚持每天冥想,有些人能坚持每天写日记,凡此种种,其他人可能觉得了不起,但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口渴了就端起水杯喝上一口一样自然。

人啊,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是以为记。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好书,看一本,研究透了就足够。翻翻很多书,特别是讲营销类、怎样抓住顾客心理方面的书,会发现都借鉴了这本书中关于习惯对人类影响的理论。

中心思想: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弄清楚习惯的原理,产生和变化。

书本结构:个人习惯-公司和组织习惯-社会习惯

书的主题是如何通过暗示和激励等手段,改变人的习惯,进而改善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硬知识:

1.大脑除了传统的区域划分外,还可以想象成层级式划分。控制习惯化的部分是大脑的基底层,该区域是回忆行为模式和由此引发行为的核心区域。基底层在大脑其他部分休息沉睡时扔在工作。

书中有例子讲到习惯力量的科学研究支持:有位71岁的老人,由于得了病毒性脑炎,损伤了一部分大脑:由白色脑细胞组成的内侧颞叶,从而影响了他的记忆,情绪控制等认知活动。

2.习惯的形成基础:大脑将一系列自动的习惯性行为组合在一起,形成习惯的基础。比如到下午3点就想吃点心。看见一棵树就知道右转。

3.习惯的套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

暗示可以涵盖所有事物:气味,颜色,天气,最常见的是时间。

奖赏鼓励和刺激欲望,反过来又加深奖励的分量。

用“竞争反应”替代原有行为。

自己对书的总结和看法:

1.有很多电视剧采用同样的理论:有老年痴呆或者记忆问题的人,会因为习惯而回到熟悉的地方。

2.习惯养成的过程:大脑将很多单独的动作或行为组成模块,变成自动化完成的过程。

3.核心习惯:找到平时被自己忽视的习惯,改善并养成新的积极习惯。

美国铝业的案例:奥尼尔怎么想到把安全放在首位?

4.一个幸福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安全感,归属感

菲尔普斯的录像:前摄和预演,来说明小成功的作用。人与人的差别,越往高处越细微。细微优势,就成了决定胜败的关键。而专业与业余,第一与落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保持并稳定的发挥细微优势。

小成功的作用便是如此。通过稳定发挥,达到连锁反应,促成其他优势的效能。

思想颠覆:

1.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习惯不能改变。或过于乐观的认为短时间习惯能够改变。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旦习惯养成再也无法改变。即使脑部损伤,或多年以后,曾经的习惯还会浮现出来。而习惯本身是一种刻意或深思之后采取的选择结果。

知道这一点,对谨慎的养成一种习惯至关重要。例子:终生不能改变的赌徒。

2.尽管习惯不能被擦除,但可以被替代。学会利用冷、热认知,作大象的耳语者。

3.大脑是人体最耗能的器官之一。形成习惯是大脑采取的省能模式。通过将习惯组块化,减少思考。单纯的想去掉习惯是简单粗暴的反本能。

4.奖赏鼓励和刺激欲望,反过来又加深奖励的分量。结合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想追求同样的感受,就要加大奖赏的力度和分量。这也是赌注越来越大的原因。

5.黑天鹅与灰犀牛。利用危机,和重大的人生转折重塑习惯。

认知升级:

1.结合已知的经济学知识。很多看似无意的消费模式,其实是商家利用习惯的底层逻辑刻意引导和制造的结果。出门处处皆是坑,学会做个聪明的买家,魔高一丈需要我们道高万丈。

2.一个人每天有40%的行为是由习惯决定的。而一个群体就是由拥有各种习惯的人组成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的习惯,有助于改善自己的世界观。调整与自己,与他人,乃至与社会世界的关系。

3.当惯常行为养成习惯时,大脑被释放,或休息,或关注于其他事物。所以可以反推,想改善或替代习惯,要让大脑重新回到并关注于当前的习惯当中,找到突破口。

4.刻意练习遇到黑天鹅时的反应,将其变成习惯。

5.就连意志力也可以被刻意培养成一种自发习惯。

6.同伴压力是生意成功和社群自我管理的关键。

跨界和引申部分:

1.人生需要的处理的关系无非是这几类:向内,向外,向后,往前,向上。

2.一本书的学习过程就是理解,拆分,重新组合,结成网络,最后内化而做到无剑。

3.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员工认为要求和规章是一个选择,或者因为帮到别人而开心,就会减少单纯接受命令而消耗的意志力。通俗讲,赋能的力量在于给予员工掌控感和决策权,使其讲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工作中。

4.推动员工的高级阶段是帮助其自我推动,形成并扩大涟漪效应,最后稳固和保持成习惯。

读书笔记金句摘抄:

1.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是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的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

2。放开思维,相信自己是有可能改变的。我的自由意志行动的第一步应该从相信自由意志开始。相信自身可以改变,利用习惯。

第一次做事时有些困难,但很快越来越容易。在经过足够的实践之后,一切讲变得半机械化,或者几乎完全不需要意识你就能做。

一旦我们选择想变成什么,我们就会越来越熟悉自己实践过的方法,就像一张纸或者一件大衣,一旦折过或者叠过,就会永远沿着同样的痕迹折叠下去。

3.习惯的真正力量: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习惯。一旦做出选择,并且成了自发的行为,那这个选择不仅真实可行,而且似乎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创造了自己周围的世界。

就像鱼被水包围,水就是习惯。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而你只要看到它们就会发现它们。

4.水是习惯运作方式最贴切的类比。水先是自己冲出一条路,之后这条水路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在停止流动之后,水会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开始流动之后,这条水路又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出现。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2000字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2000字:

最近花了点时间,重读了这本经典著作,其实也不能算重读,顶多是把主要内容又温习了一遍。其实我看过很多书,但是似乎都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或许在读的时候津津有味或者拍案叫绝,可是陷入平日的生活后,往往又都忘记了。不得不说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都过于闲适安逸,以至于我根本用不到那些我知道的知识。直到最近单身了,才开始继续锻炼身体和读书。

和大部分的欧美流行著作一样,《习惯的力量》并没有什么体系可言,或者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类似的还有一本好书就是《影响力》,这些欧美著作有个典型特点,就是虽然每个条块都说的很有道理,事实也很明确,但是却让你难以抓住一个主线,将所有东西串联起来。这点上我更喜欢哲学著作,总是有一个核心思想,所有东西都可以从这里发散出去,你可以用一个原则去应对所有问题。

不过瑕不掩瑜,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习惯的力量》还是一本可操作性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好书。

一、什么是习惯

名正则言顺,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往往决定了理解的深度,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习惯”,作者认为“习惯”包含三个部分——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不得不说这种翻译定义真是烂到家了)。在我看来就是——啥?干!爽!,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个场景或者情境触发了你的某种情绪或者欲望,然后你选择了一种最不费力最经济的行为来满足自己这种情绪和欲望,然后干完以后得到了身心的愉悦,因为这种类似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事情不断重复就成了你的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打游戏,工作跑步找姑娘,本质都是一样一样的。

二、意志力的培养

了解了习惯的组成,就可以来应对改变习惯和培养习惯,坏的习惯之所以容易养成,本质上来说是因为人很懒,至于人为什么会懒,是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反熵的过程,所以本质上说偷懒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不管你想改变坏习惯还是要想培养好习惯,本质上来说,你都需要自己更有生命力。

这里我需要打乱一下书的结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动机和欲望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性问题,所以首先要讲的并不是操作的术而是讲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如果你本身不具有生命力,让你改变坏习惯和培养好习惯,完全不可能,而如果想让你具备动机和意志力,首先你要么是有很强烈的欲望,要么就是有很强烈的焦虑感。所有人类行为的动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这么两点。而且根据我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实践表明,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往往都是他受过苦难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取得的成功越大,吃苦的程度越大。当然就是吃苦并不是痛苦,一个人可以保持身心愉悦的吃苦,这就是回到了书中所描述的意志力的问题。

培养意志力,书里提到了三点:

1、保持内生的愉悦心灵而不受外界影响

2、为行为目标找到意义,从而打心眼里想这么做

3、提前把过程中的细节和应对预案,在脑海里重复视觉化想象

越大的目标越容易有意志力,这就是我们从小时候就听到的,人要有理想,只要有理想就会意志力,理想越大意志力越强。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道理,毕竟考虑一个人的吃喝拉撒很容易,但是换成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那随着目标的宏大,你所面临的困难就越显得微不足道。如果你的梦想是共产主义,那你觉得做什么会是困难的呢?当然,压力太大,目标太大也容易使人放弃,所以如果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意志力并不是什么技能,不是会与不会的问题,就像跑步谁都会跑,天天跑步就很难。所以意志力更像是一种肌肉,需要时时刻刻的使用和锻炼,才会不至于衰退。其次,意志力需要良好的心情,越是糟糕的心情越容易使人放弃,所以本质上来说意志力强的人往往很乐观。

这当然就引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乐观,这当然就是another story了,改天我在写。总而言之,就是乐观积极的心态是意志力的保证。然后就是找到你做这件事的意义,也就是从欲望和焦虑感两方面来论证你必须做这件事情,比如戒烟,你可以先去肺科医院看看那些垂死的肺癌病人,问问他们的感受之类,让你有恐惧之心。比如赚钱,你可以去看看你喜欢的跑车和房子,你就有了贪婪之欲。当然,你可以用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价值观去解释定义你要做的事情。

接下来书里介绍了很实际的办法,去提升意志力。从关键习惯(keynotehabit)开始做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将在坚持这一件事上被考验,我们需要对此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先尽可能地把这件事想清楚,越细节越好(参考目标制定SMART法则: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alistic, time-based),并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会怎么解决进行详细地设想,在脑海里想象自己运用所设定方法解决了困难的过程和场景。在一次又一次视觉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增强自己坚持的信心。核心原则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定要对自己所能遇到的困难做充分的设想,有完整的预案,核心就是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做好一件事情。作者: 钱多多

习惯的力量 读后感(3)篇


习惯的力量 读后感 第(1)篇

《习惯的力量》由美国作家查尔斯·都希格写著,曾经荣获2012年亚马逊网站编辑推选的十大畅销书之首的荣誉,并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国内知名企业家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著名主持人蔡康永都强烈推荐阅读。国内出版情况是在2013年04月由吴奕俊、曹烨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2016年09月重印。

在本书中,作者都希格给习惯下了这样的定义:习惯,是人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习惯形成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脆弱易摧:习惯会不知不觉出现,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常未经同意便会自动自发,却也能被拆卸重新组装。如果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

查尔斯·都希格是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都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众多奖项,并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他也经常为《美国生活》、《奥兹医生脱口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新闻时刻》栏目以及《前线》撰稿。

在本书中,都希格用了三个大部分共九个章节从个人、组织机构和社会三个方面说明了习惯的可塑性和新习惯带来的巨大影响。第一部分从神经学层面讲解了习惯在个人生活中产生的全过程,证明了个人的习惯不仅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会最终改变个人的生活状态。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成功的公司和组织的具体事例,讲述了习惯的改变是如何使得这些公司获得成功或者改变错误的。第三部分则探讨了人类的习惯在社会运动中所起的作用,证明了社会的习惯也是可以改变,其结果是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最后,在第九章中探讨了棘手的伦理问题,如果是因为人的习惯而非本人的意愿导致的错误,是否应该让其承担责任,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入思考的空间。

那么,何为习惯运作的原理呢?习惯的改变又将给人们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从个人、组织机构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探索习惯的神秘力量。

1、个体的习惯

都希格在个体的习惯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的是行为习惯在个人生活中产生和运作的原理,以及习惯的改变如何影响个人的生活状态。比如,美国某位广告人将刷牙从一项鲜有的做法变成了全国性的习惯;宝洁集团利用大众的习惯把一种叫纺必适的喷雾剂变成了一桩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戒酒无名会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使喝酒成瘾的人成功戒酒;还有著名教练托尼·邓吉让球员自动对球场上的暗示做出反应,扭转了全美橄榄球联盟中最差球队的命运......通过这些改变习惯继而成功改变生活状态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想改变一个人固有的生活习惯并不是异想天开,只要掌握了习惯的运作原理,再加以人为的干涉完全可以实现。

如果从神经学层面来解析,习惯运作的原理并不难理解:作者在第一到三章中介绍了习惯回路产生和运作的三个要素,即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习惯回路的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

1、暗示触发惯常行为;

2、惯常行为发生动作;

3、得到奖赏。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和我相同的感受,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浏览网页,总有一种很被互联网所理解的感觉,点开网页想看什么马上就有什么推荐。经过最近两件事的分析,我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第一件事是最近想给家里的老电视升升级,所以在购物车里添加了天猫魔盒。转过天来再看天猫App的数码专栏封面居然变成了天猫魔盒的图片,我以为是天猫魔盒在促销,就在数码专栏里面翻天覆地的找了一通,却没有找到半点天猫魔盒的影子,都是最新的手机、平板电脑等高价格的商品,我这才疾呼上当。第二件事是我平时有浏览百度百家号和今日头条的习惯,最近总是感觉在这个方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发现在浏览完一条新闻的末尾,往往有类似的推荐,而其中大多是我感兴趣的题目,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点开,然后循环往复,一路看下去。

用习惯运作的原理来解释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天猫魔盒的封面和让人感兴趣的推送就是暗示,我来点开相关的专栏或是网页就是惯常行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或者新闻就是奖赏。可以这样讲,互联网平台是在引导我们的方向,利用的就是我们的个人习惯。各个平台利用推送差异化的暗示,开启人们的惯常行为,然后人为的加入对平台有利的奖赏,以达到控制人们消费和加大浏览量的目的。

既然我们会被互联网左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改变习惯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还是以我的自身见闻为例。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股价下跌,习惯性的会选择抛出,看见股价上涨,就选择买入,这是典型的追涨杀跌的过程。而实际上股市是一个非常反人性的地方。股价下跌,跌出来的是赚钱的空间;股价上涨,赚钱的空间就被压缩了。本着老巴,别人恐惧我疯狂,别人疯狂我恐惧的反人类心态。我懵懂的杀入了理财的战场,从战战兢兢的挑选十几个基金,到现在只定投沪深300的组合,其中有收益,也有差距。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最大的收益就是,收获了严格的自律,我知道在诱惑的暗示面前,我只有努力控制自己惯常的行为,继而引导自己新的行为,才能获得让自己满意的奖赏。让人意外的是,当我在投资理财这个习惯里面的意志力得到加强以后,强化后的意志力还映射到了其他的习惯中去,整个人利用时间的效率和做事的逻辑性都得到了加强。

总而言之,改变一个人固有的生活习惯并不难,只要掌握了习惯的运作原理,看清楚暗示触发惯常行为,惯常行为发生动作,最终得到奖赏这条习惯的回路,在某个环节上加以人为的干涉就可以实现。当然,改变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何惯常行为的改变都是痛苦的,而痛苦越大,说明这个习惯越值得改变,也预示着可期的奖赏将会非常的丰厚。一个人的习惯得到改变,可以使他的生活状态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么放大到一个企业里、一个公司里,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吗?

2、成功的组织机构的习惯

都希格在组织机构的的习惯这一部分通过介绍美国财政部部长保罗·亨利·奥尼尔在上任之前,通过聚焦关键习惯,让一家挣扎于生死存亡边缘的铝业公司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拔得头筹;星巴克公司通过灌输增强意志的习惯给一位高中辍学生,最终使其成为行业的顶级经理人的事例,说明了通过改变一些原有习惯可以使整个组织机构获得成功。并列举反例,讲述了当医院的组织习惯偏离正轨时,最有才华的外科医生也会犯下大错。

通过阅读文中星巴克公司通过灌输增强意志的习惯给一位高中辍学生使其成为顶级经理人的例子。让我联想到了国内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也是通过改变员工的原有习惯,提升了个人和公司的整体效益。

1996年末,华为公司在自己的《华为人报》上发表了《华为公司基本法》讨论稿,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定的一部系统的条例。它明确规定了企业的宗旨,基本经营政策,基本组织政策,基本人事政策和基本控制政策,特别是将公司在价值分配制度方面的成功实践写入了基本法。不同于其他公司,《华为公司基本法》中规定华为公司采用全员持股。一旦华为停止成长或关门,员工将损失惨重,所以华为员工的执行力特别强,因为员工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员工每年都想方设法多挣一些股票,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给公司创造价值。目前,华为15万员工中有7万人拥有华为的股票,由于高薪和股份化,员工的待遇非常高,在华为的核心价值观里,这就是“以奋斗者为本”。

《华为公司基本法》的颁布和华为公司“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改变了许多国内企业员工吃大锅饭、混日子的陋习,创造了员工为自己打工新习惯代替以往为老板打工的旧习惯。同时,新习惯也不负众望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使得华为公司从代理香港鸿年公司程控交换机的小作坊开始,一路走上全球第一通讯设备供应商的宝座。2016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这不得不说是公司改变习惯创造奇迹的一个典范。

其实,在国内通过改变习惯而取得成功的公司不胜枚举,同为国内公司巨头的阿里巴巴公司,在企业改变原有习惯,创造新习惯方面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阿里巴巴有个流传很广的管理理念就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马云认为东方人有深厚的智慧积淀,但在商业运作能力上有所欠缺,家族作风、小本本主义、小心眼,这些东西都不行。西方很多东西用制度来保证,而中国是用人来保证。因此,在公司的管理、资本的运作、全球化的操作上,马云均毫不含糊地。阿里巴巴有一个规定,要想当Director(主管)职位以上的人,必须是在海外受过3~5年教育,或工作过5~10年的。马云说,这是个死命令,一起创业的18个人,可以当连长、排长,但团长、师长以上的人,马云通通从外面请。

阿里巴巴的这种“全盘西化”的思想策略,改变了很多大陆企业现在仍然摆脱不掉的家族式“人治”的陋习。通过改变大多数公司选择启用家族人员担任重要管理职位的习惯,阿里巴巴广纳四海贤才,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最终取得了极大地成功。北京时间2017年5月18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7财年全年业绩。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0%,达到385.79亿元人民币;全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通过阅读分析《习惯的力量》中第四到七章中所举的例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一个组织机构中,习惯不仅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正确的改变原有习惯将给组织机构带来巨大的效益。组织机构需要找到原有的核心习惯并加以改变,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使员工的意志力得到增强,在危机中寻找转机,不断修正原有习惯中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家公司习惯的改变,可以使公司的经营状态发生巨大的改变,那么继续放大到整个社会中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吗?

3、社会的习惯

都希格在第八章中用小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的成功之道(一部分原因就是改变了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县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和年轻牧师瑞克·沃伦在加州的鞍峰谷建立了全美最大的教堂的例子探讨了人类的习惯在社会运动中所起的作用。证明了社会的习惯也是可以改变,习惯改变的结果甚至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研究表明,当看到一个陌生人受伤时,人们可以冷眼旁观,但是当一个朋友受到屈辱,我们心中的愤怒就会战胜内心的惰性,让抗议行动顺利地组织起来。”同时,“当友谊的强联系和同伴的压力的弱联系相融合,它们就能够创造出惊人的能量。这时候,大范围的社会变革就发生了。” 近些年通讯业的发达,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强、弱联系愈发的紧密。十几年前,大家的习惯是饭后看报纸;几年前,大家的习惯是休息时上网浏览新闻;而现在,移动端的信息洪流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以往一个突发事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被大家知晓。而现在大家只需要拿起手机拍个视频,分享到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等等一众网站上,瞬间就会被大众看到。转发和评论更是手到擒来,很快就能掀起一番强烈的社会浪潮。

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对于社会运动的三个过程是这样描述的:运动的起因是友情或者亲密的熟人之间的牢固的联系所形成的社会习惯。运动的发展在于群体的习惯,以及社区与党派之间的脆弱的联系。而运动的持续在于运动领袖让参与者形成了新的习惯,树立了新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感。可见,社会习惯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88.9亿G,同比增长136.8%。业内预计年底将超百亿G。工信部的统计显示,11.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6月份户均接入流量近1.6G,是2015年同期的4倍多。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移动数据流量与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中国已全面步入“流量社会”。流量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还催生着新业态甚至新产业,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发展。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发的紧密,人们原有的联系、沟通和交际等习惯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互动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的习惯随之形成,新习惯已经带来了新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其中,有好的方面,比如人们获得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大众可以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社会变得更加透明化、公平化等等;同时,也有坏的方面,比如利用网络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各种涉黄直播屡禁不止等等......

时至今日社会习惯的改变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愈加显著,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受制于社会习惯的改变。“徐玉玉电信诈骗案”才刚刚过去不久,如何保证大众在享受社会变革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又能避免遭其带来的危害,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只有整个社会群体改变原有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新习惯,才能保证社会变革的果实不被窃取。

最后,作者在第九章中探讨了棘手的伦理问题,比如英国的一位谋杀犯如果能令人信服地证明是自己的习惯导致了杀戮,那么是否应该让他获释。赌徒巴赫曼,最终输的一无所有,毁了她自己和丈夫的生活,责任是在于她自己还是在于那些不停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她来赌博的博彩公司呢?

百度百科上对习惯的定义如下: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既然习惯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也就注定了其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发生改变。但是,只要有想去改变的想法,就说明你的自我暗示已经出现了,剩下的就交给意志力和执行力吧,相信我,最终的奖赏是会让你满意的。

两条小鱼在游泳,恰巧看到一条大鱼在朝着另一个方向游去。这条大鱼对小鱼点头致意说,早上好,孩子们,今天的水怎样啊。两条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点,最后其中一条看着另外一条说,水是什么东西啊?……水就是习惯。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而你只要看看它们,你就会发现它们。

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励,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水“先是自己冲出一条路,之后这条水路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在停止流动之后,水会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开始流动之后,这条水路又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出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身的旧习惯,创造新习惯,毕竟不管是组织机构还是整个社会都是由个人组成的。如果一个人的终点终究是面对死亡,那么水流的长度就是一定的。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有水流的宽度,试问谁不想成为星辰大海。即便你只有三分钟热度,那么你也会收获这三分钟的奖赏;如果你走了一半的路程,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比大多数人强的多了;如果你完成了一个新的习惯建设,把它复制粘贴到其他的领域里面,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奖赏还会远吗?

《北京青年周刊》这样评价这本书: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请行动起来吧!脱离你原有的坏习惯,利用新习惯的力量,畅游你的星辰大海。

习惯的力量 读后感 第(2)篇

 2017071

《你知道如何改变习惯吗?》

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

那么我们拥有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这些习惯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呢,我们是否还有机会来重塑新的习惯?这些问题是每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所关注的,如果你不了解习惯那么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这本《习惯的力量》作者是查尔斯·都希格,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比较有影响力的报道。

在本书中,作者综合了近20年科学家与商业界对于“习惯学”的研究,包括数百篇学术研究,300多位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的访谈,以及数十家企业的实践研究结果。共分为三大部分来探讨习惯是如何在个人生活中产生的、成功的公司和组织的习惯以及社会习惯,全部都在告诉我们要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


1、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基底核跟人们的习惯紧密相关,什么是基底核呢?它是大脑骨的中心,是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块,是回忆行为模式以及依次行动的核心,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都在存储生物的习惯。如果没有了基底核,我们就无法调出日常生活中需要依靠的数百种习惯。


习惯回路是有三部分组成的:

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

惯常行为:身体、思维或者是情感方面的

奖赏:让大脑辨别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的,这个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习惯就诞生了。就像我们刚开始走某一条新路线的时候需要不停的通过百度地图或者是询问路人来确定路线,但当我们熟悉了这条路线之后,我们就可以不用通过思考直接就可以找到目的地,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进入了省力模式,不用再费神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发现这个回路非常的重要,它告诉我们习惯并非是确定不变的,习惯是可以被改变和替代的。

我们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所以如果我们已经养成了某些习惯,这些习惯就会一直蛰伏在我们的大脑中,一旦有了相应的暗示和奖赏,习惯就会启动,这样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养成锻炼和饮食的习惯,不过现在我们了解了习惯的回路,就可以通过控制回路来形成新的习惯模式,替代旧有的习惯。

2、渴求驱动,创造新的习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碎片化,不管是在开会还是学习,只要听到手机的提示音,都会忍住的拿起来看一眼,提示音就是一种暗示,看手机就是一种惯常行为,奖赏就是在点击红点点的时候获得的瞬间满足感,这一回路拼在一起就培养了一种“渴求”来继续驱动这一回路,就像烟民看到一包烟,就开始期待尼古丁的味道一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着关闭朋友圈、微博等各种社交软件,这样也就是消除了暗示,那么大家就会一直工作,而不会再去想着去频繁的查看手机。

渴求驱动习惯。

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上面的这种办法来创造新的习惯,比如想要养成锻炼的习惯,给自己一个暗示(准备好的运动衣或者是跑鞋),然后寻找一个奖赏(运动产生的内啡肽或者是一个水果),并且让自己去预期奖赏的出现,最终,这种渴求就会促使习惯回路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习惯。

3、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

科学研究,一个人的坏习惯是永远都无法根除的,看到这里或许你对于想要改变坏习惯的兴奋瞬间就没有了,如果坏习惯无法根除,那该怎么办呢?是的,坏习惯无法根除但是可以被替代,这里就介绍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

用同样的暗示和奖赏,但是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以此来改变习惯。我们都知道,刚开始一个人是很难去接受新的行为模式的,往往在坚持几次之后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如果新的行为模式的开头和结尾都是一个人熟悉的,那么他就比较容易的去接受这个新的行为模式。

通过研究表明,即便是一个人了解了习惯的暗示和奖赏,并且寻找到了新的惯常行为来替代旧有的坏习惯,但是一旦遇到一个巨大压力事件的时候,不管他们养成了多少新习惯行为,都又回到原先的旧有习惯当中。那么如何才能够让新的习惯永远的持续下去呢?

寻找具有同样目标的团体。

当我们遇到具有同样目标的小伙伴时,与他人一起同行,改变也就发生了,当我们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改变时,我们才会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团体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坚信改变的可能。

这下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书会,早起团等各种组织了,甚至回想学生时代参加考试的时候为什么要寻找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在一个团队中,你更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一旦你有懈怠的时候,团队会给予你力量,当你亲眼看着小伙伴的改变,你也会给自己更加强大的信念,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即便是两个人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因此如果想要改变一个习惯,首先必须要寻找新的惯常行为来替代,然后寻找跟你具有一样目标的团体一起努力,改变的可能性会大大的提高。

所谓的一群人在一起走的更长更远。

4、寻找核心习惯,小成功,大胜利

什么是核心习惯呢?核心习惯比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响力,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核心习惯一旦启动,就能够引起连锁反应,久而久之能够将一切改变。

因此核心习惯说明了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只要找到重要的优先因素,然后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就拿运动的习惯来说,当一个人养成了运动的习惯,那么相应的就会改变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饮食更加的健康,睡眠更加的好了,身材更加的健美也更加的自信等,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运动就是一个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找到核心习惯呢?首先先要找到“小成功”。

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其1984年出本的著作中写到: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运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小功能能够带来改造性的变化,因为它能够将细微的优势转变为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

5、让意志力变成自发意识

意志力是引导个人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梯。

大多数我们想做的事情最后都会败给意志力,比如说早起,比如说锻炼,我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缺乏意志力,那么意志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

意志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技能,是可以教授的,意志力是一种力量,就如同我们的手臂和大腿中的肌肉的力量,如果我们在某些事情上使用的过多,那么在其他的事情上就会缺乏意志力。同样的意志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的,而且能够参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我们打算准备一项考试一样,如果我们不提前预料到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突发事件并且给出应急措施,那么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放弃,因为我们没有刻意的去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本书给的一个例子是针对康复病人做的一项实验,一组是积极写康复锻炼计划表的,一组是拒绝写的,三个月后,两组病人出现了明显的差距,积极写计划的比拒绝写计划的康复速度快很多。

因此意志力转化为习惯的过程:在困境发生之前想好解决措施,然后在困境来临时依法处理。

6、习惯是可以重塑的,我们有力量去改变

小到个人,大到企业组织和社会,习惯充斥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习惯是如何形成、运作的,以及如何来改变习惯都至关重要。有些小的习惯可能非常的不起眼,但是正是这些小的习惯左右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却不自知。

生活工作中的大多数的行为模式都是我们熟知的,通过本书,我们知道习惯是可以重塑的,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改变,就有力量去改变,而不是继续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种种。

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习惯,习惯让我们第一次做事时有些困难,但很快越来越容易,在经过足够的实践之后,一切将变得半机械化,或者几乎完全不需要意识,你就能做。一旦我们选择想变成什么,我们就会越来越熟悉自己实践过的方法,就像一张纸或者一件大衣,一旦折过或者叠过,他们会永远沿着同样的痕迹折叠下去。

习惯的力量 读后感 第(3)篇

改变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己——《习惯的力量》

文/阿唐胞苷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这是在强调习惯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你具有什么的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你什么样的人生。

比如,我想减肥、我想写作、我想学英语、等等,如果我们一直在“我想”中变为优秀的自己、成功的自己,那么,这样的“想”是毫无意义的,是虚拟的,而我们想要成为现实中更好的自己,就得行动,而行动的第一步应该从改变习惯开始。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告诉你:如果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书中作者是查尔斯•都希格,他在耶鲁大学历史系获得学士、在哈佛大学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并获众多奖项,如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同时,他还入围2009年普利策奖最终提名。除了写作之外,他也经常为《美国生活》、《奥兹医生脱口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新闻时刻》栏目以及《前线》撰稿。

书中作者分为三个部分,九个章节来阐释具体内容的: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讨论了习惯如何在个人生活中产生。包括:探讨了与习惯形成有关的神经学,如何养成新习惯、改掉旧习惯;介绍了广告商人是如何利用消费者的习惯性欲望来销售商品的、戒酒无名会是怎样在成瘾的症结上纠正人的习惯,改变人们生活的、以及托尼.邓吉是如何利用暗示来扭转全面橄榄球联盟中最差球队的命运。

第二部分(第四章到第七章)研究了成功公司和组织的习惯。包括:介绍了保罗.亨利.奥尼尔是如何通过聚焦关键习惯,让一家挣扎于生死存亡边缘的铝业企业复活;星巴克是如何培养员工的意志力,并把它变成自发意识的;同时分析了组织的坏习惯是如何使医院偏离正轨的。

第三部分(第八章和第九章)探讨的是社会习惯。包括:介绍了小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的成功之道,以及年轻牧师瑞克.沃伦如何在加州的鞍峰谷建立了全美最大的教堂。最后还探讨了习惯的道德和选择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伦理问题。

可见,这本书从个人层面到企业层面,再到社会层面,分别阐述了习惯的力量。而对于我们来说,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是关键,因此,我们从关注个人习惯问题开始,看看习惯对我们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怎么回事。

1.你的坚定意志是你习惯改变的前提

个人习惯的改变,有些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且是容易的。比如:年轻的你习惯晚睡晚起,随着年龄增长,年纪大了,习惯早睡早起;原来你不习惯吃辣,现在习惯吃辣,等等。

但有些习惯的改变,需要你坚定的意志,而坚定的意志取决于你大脑的渴求度,即“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想成功”的渴求程度,也就是说,你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成就感有多强烈。

这样的坚定意志既包含了你改变习惯的信念,也包含着你相信这种改变的可能。就像威廉·詹姆斯所说:“我的自由意志行动的第一步应该从相信自由意志开始。”

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相信的意志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

比如,你非常坚定自己能减肥成功,那么,这种相信的意志对于你减肥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而要让自己相信自身可以改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习惯。

2.你的习惯回路是你习惯改变的基础

我们大脑中习惯的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识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最后,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

实验中,隔板后的老鼠听到咔嗒声(暗示),老鼠走迷宫(惯常行为),老鼠吃到巧克力(奖赏),最后变成一种习惯

这样的习惯回路解释了为什么很难创造出锻炼的习惯或者饮食习惯。一旦你养成了长时间坐在沙发上而不是跑步的习惯,或者养成了每次经过装甜甜圈的盒子都要拿一块的习惯,那这些行为模式就永远留在了大脑内。

习惯能够创造出神经渴求。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渴求是逐渐产生的,而我们确实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所以往往看不到它们的影响。

3.你制定的方案是你习惯改变的关键

对个人而言,改变习惯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完全结束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习惯无法改变。

第一步:找出惯常行为

了解到自己的习惯,你得找到回路的各个部分。一旦发现行为中存在的习惯回路,你就能想办法用新的惯常行为取代旧的坏习惯。

比如你有个坏习惯,吃好晚饭后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躺着时很舒服,但体重逐渐增加,越来越胖以致影响身体健康了,你想改变自己的行为。

但暗示是什么呢?是无聊?是累了?是不舒服?奖赏是什么呢?是暂时歇会?是看电视?

要弄清原因,你需要做些实验。

第二步: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

为了确定是哪些渴求在驱动习惯,就要用不同的奖赏花些时间去做实验。第一天,你非常想躺着时,调整下你的惯常行为,你没躺,而是坐着看电视。第二天,你出去散步。后来你知道自己的感觉(奖赏):就是想休息、放松下。

通过用不同的奖赏进行试验,你可以将你实际渴求的对象分隔出来,这就是重塑习惯最基本的要素。

第三步:将暗示隔离出来

我们的生活大同小异,诱发习惯的暗示很难发现,因为我们的行为包含太多的信息量,超过了我们的处理能力。但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家帮我们发现的规律中找到,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可以归为五大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吃好晚饭后这个时间,即是暗示,躺在沙发上是惯常行为,寻求的奖赏不是想看电视,而是想放松下、休息一会。

第四步:制定计划

一旦你发现了你的习惯回路,你就找到了驱动你行为的奖赏、诱发你习惯的暗示以及惯常行为本身,这样你就可以开始改变你的行为了。

于是,你可以为自己制定计划:吃过晚饭后,强迫自己站一会儿,或者和家人出去走走,慢慢地,你的新习惯就产生了。

4.你的尝试改变是你习惯改变的呈现

改变可能不会很快,而且并不总是容易,因为它打破了你的舒适区。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

只有你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时,你才会自觉地去改变习惯,实行惯常行为。

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没有付出过,就不要抱怨世界的不公。

可见,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应该从改变不良习惯和形成良好习惯开始,而且没有“做”只有“想”是无用的,只有真正地去尝试改变,我们才能在改变中感受到习惯的力量。

共勉!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3篇


导语: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习惯的力量》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考虑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强加管教自己的习惯。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后来赶着做。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做事总是有条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细;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却常言放弃,对于总总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强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把自己的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空想家,让我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吧。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2】

就如书中所云:习惯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不同的人的理解会有不同,回答也自然会不太一样。但大凡做出来一些事情的人的回答都会有些类似。近年畅销的《罗马人的故事》提及的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力量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沁人心脾,脍炙人口。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们身上的习惯。坏习惯多,就会有糟糕的运程和痛苦的生活;好习惯多,就会有顺畅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每天有数百种习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指导着我们早上如何穿衣,如何与孩子说话,晚上如何入睡。习惯影响着我们午餐吃什么,如何工作,是否锻炼或者下班后是否喝啤酒。当我们感觉到我们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情时,要知道是因为这个成功的背后的好习惯;当我们感受到我们做了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时,要知道这份尊重的背后的好习惯;当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生命特别有意义的时候,要知道这份有意义的背后的好习惯。我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需要我们做出很多选择,而这些选择其实都是习惯的结果。近年畅销的《罗马人的故事》提及的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力量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沁人心脾,脍炙人口。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们身上的习惯。坏习惯多,就会有糟糕的运程和痛苦的生活;好习惯多,就会有亨通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习惯的诞生有三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暗示。存在一个暗示,能够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惯常行为。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方面的,也可以是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奖赏。存在一个奖赏,让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欲望出现。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改变旧有的习惯,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改变起来却往往非常艰难。比如说,戒烟、戒酒、戒掉暴饮暴食和其他顽固的习惯是小菜一碟,但真正的改变需要我们去了解驱动自己产生这样行为的神经渴求,并且改变任何习惯都需要决心才行。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3】

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那么学习中久而久之养成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叫学习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重要。这时候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比较强,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了,今后就比较难改了。

结合我的课题,学生的自主审题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一旦这种审题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今后的数学教学就可以侧重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认真阅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呀!书中写到: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反映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由行为留下的,而别人评价一个人时,更多的是在评价这个人的性格好不好,那么由此二者的好坏将给此人的命运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要用二十一天才能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坚持三个星期不断的督促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学生需要的时间不止二十一天,可能更长些。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形成的二十一天里,第一个七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七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七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

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还讲到了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由刻意到半自动化,最后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了。这也就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的: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当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的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相反的,坏习惯就恰恰成为他们的阻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改掉坏的习惯,每个学生的原有智力水平不同,但是智力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开发的,只要他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那么他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研究:学生的行为中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习惯。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

当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读题就做的坏习惯后,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掌握《习惯的力量》中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并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3篇)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习惯,培养好习惯?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一】

假期,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查尔斯都希格著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案例给自己留下很大的感触。《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从本书中,我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做事总是拖拉,克服不了懒惰的坏习惯导致很多事情挤到一起去做,最终收效较低;生活中也有人吃得太多发胖常下决心去锻炼,但总是克服不懒惰的坏习惯做不到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只有改掉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二】

同样一天24小时,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多重任务,而有些人只顾其中一面就心力交瘁,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习惯的不同。

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但无论如何反思及调整,我们很少有人能真正彻底走出陋习难改的怪圈。我们都知道习惯是一天天地养成的,但到底是如何形成并根深蒂固,我们鲜有深究。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剔除不好的习惯,培养好习惯?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习惯回路这个概念,对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做了这样的解释: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简单来说,习惯的产生是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合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比如不少人吃完饭后会嚼一颗口香糖,觉得可以保持口气清新,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餐后一颗口香糖的习惯,如果哪天没这么做便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再比如上课时需要集中精神做某件事时,人们总会给自己创造开小差的机会手机响了,即使知道这可能是广告推送信息或者垃圾短信,但还是会习惯性打开看看。因为集中精神是耗脑力的事,潜意识不想这样做,而是渴求放松的状态,手机响则是一种暗示,不由自主拿起手机就是一种惯常行为。从看信息中获得短暂的放松,其实便是对自己的奖励。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三】

习惯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好习惯、坏习惯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然而在读了《习惯的力量》之后,使我深感震撼。一个人的习惯,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生活、事业,甚至影响他的一生乃至生命。

从小到大,好习惯、坏习惯一直伴着我长大、步入中年,从不经意去留住好习惯,去掉坏习惯,我们总是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成功,而却不知是很多的坏习惯阻碍了通往成功的路。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而成功者与平庸者的迥异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在书中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而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何谓良好的习惯呢?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秉性,它能够修正你的不足,历练你的性格,增添你的涵养,使你牢牢把握前进途中的正确方向,从而使你超越平凡,脱颖而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掌握了达致目标的技巧,它将贯穿成功人生的始终。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克服坏的习惯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么痛苦艰难,只要用21天,用好的行为替代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晨练代替睡懒觉,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其实21天绝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它只告诉我们,行动起来,习惯的力量会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成功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的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他们并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让他们更有效率、更有条理。

《习惯的力量》上说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于习惯,也就说,我们能看清并改掉坏习惯,并且坚持好习惯,那么我们至少在人生路上能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中国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智力是天生的,但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智力,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

好习惯是幸福的源泉,坏习惯是痛苦的开始,凡成功者不只是习惯的学生,而能超越习惯并驾驭它。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习惯的意义是宝贵的,它是人生无价的财富和资本。在我们看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将会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无穷的收益。培养良好习惯不妨就从现在做起,让它带领我们不断前行,收获丰盛!

希望大家都来读读《习惯的力量》!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精选3篇


我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离不开大量文档,遇到写作障碍时可以参考范文。多总结范文的框架,我们就能领会到作者的用意。相信你应该喜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的读《习惯的力量》有感,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篇1】

闲暇之时我认真阅读了《好习惯的力量》一书,令我收获颇丰。它让我深深认识到一种好的习惯它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的,它将会带来积极和丰富的人生。

在这本书里面提到,“好的习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坏的习惯则会摧残你的心灵”。仔细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试想,好的习惯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坏的习惯有悖于事理的自然法则,那么,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积极进取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则会让自己消极甚至是一事无成。英国着名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遵循平日的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行动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日常习惯,并且习以为常,尽管有很多的学识和思想理念,但往往取决定影响的是我们的习惯。正如有句谚语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或者是“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总之是,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精彩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将会给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培养。因为好习惯的作用已众所周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定决心,它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的青银厚德理念,需要从点滴做起,认真践行一样,认认真真从内心深出化作于心,认真实施,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受益。好的习惯将会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习惯,通过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会让人从中体会到良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和益处。比如所说的读书的习惯,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体会到读书所带来的乐趣,会懂得多,并且开拓视野。 好的工作习惯,会让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会将日常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人时刻感悟生活的美好,用一颗感恩的心认真面对美好的人生。

如今,在青银厚德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通过点点滴滴认真践行青银厚德文化,形成良好的习惯,深刻体悟“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文化精髓,从中会让人获益良多,懂得真善美,懂得奉献社会,实现自己价值。

好习惯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用心去做,认真面对,相信我们的人生是精彩的!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篇2】

1、行为与奖励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这个实验比“给狗狗摇铃喂食”的巴普洛夫实验更进了一步,建立行为。

何为学习?就是指将行为与操作者的需求建立相倚性联系。换句话说,使行为者感觉到“行为”与“奖励”是有联系的。

只要通过将行为与奖励不断重复、建立联系,就可以培养起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奖励可以培养行为习惯,很棒吧?那么看实验2。

2.行为与惩罚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但遗憾的是,一旦箱子不再通电,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

“惩罚”,作为奖励的邪恶双生子,可以迅速建立行为模式。然而,惩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它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惩罚消失,则行为模式也会迅速消失。

从长远来看,惩罚对于行为的制止并不会起到显著作用。现实生活中,因为惩罚带来的凡勃伦效应,有时甚至会使惩罚起反作用。

凡勃伦效应: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与产品越降价、需求越增多的一般规律不同,特定的产品越涨价,需求越增多。部分上流阶层的消费目的在于,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成功,满足虚荣心,所以价格越高,需求则增加。相反,如果降价,体现上流阶层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需求减少。

如果想要控制行为者不去进行某个行为时,应找到该错误行为的“奖励物”,移除该奖励,从而制止其错误行为。

然而,即使是奖励,当不再掉落食物时,小白鼠的学习行为也会逐渐消失(虽然消失得稍慢一些)。而且这样太浪费食物了!那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是实验3。

3.固定的奖励

实验3: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当掉落食物停止时,小白鼠的行为消失。

啧啧,失败了。没有培养起小白鼠连续按按钮的行为,反而使小白鼠“偷懒”了。为什么?因为行为者知道短期内行为不会再得到奖励。……好吧。最关键的实验4。

4.概率型奖励

实验4: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多次按下按钮,概率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钮。

当不再掉落食物时,小白鼠的学习行为消失速度非常慢。

随着概率越来越低,小白鼠按按钮的学习行为没有变化,直至40-60次按按钮掉落一个食物,小白鼠仍然会不停按按钮,持续很久一段时间。

这个实验模拟了为什么“赌博”——如简单的老虎机,或者更复杂的赌博——会给予人类以依赖感,或者说,成瘾性。

由于概率性给予结果,行为者很难直观地判断机制是否失效,所以单次的失败不会给予明显的“惩罚”效果,终止行为者的习惯,从而行为者的学习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

然后是一个有趣的实验5。

5.迷信的小白鼠?

实验5:好吧,其实实验5还是实验4,概率型斯金纳箱。

结果:这些小白鼠有很多培养出了奇特的行为习惯,比如撞箱子、比如作揖、比如转圈跳舞。

这是因为掉落食物前,小白鼠正好在进行这些行为,于是产生了“迷信”。

许多游戏中传出的谣言,比如“在中午抽奖容易得到大奖”,或者“带满一背包幸运兔脚可以获得更好的装备”之类,其原理与之相同。

结论就是,奖励建立长期习惯,惩罚消失习惯动作消失,想用惩罚改掉坏习惯的可以歇歇了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篇3】

对你来说,自律的日常生活是什么?

你知道制定的新计划难以坚持的原因吗?

如何提高组织中的工作效率呢?

《习惯的力量》作者美国查尔斯·都希格在出版本书后一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本书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这本书刷新你对习惯的认知和概念。比如,习惯是有回路的,习惯不能被消除,惯常行为中的因素却可以被替代。比如成功的组织机构的核心习惯,是撬动整个团体的支点。从思想解构到心智开化,配有切实可行的大量案例,帮助你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你知道习惯回路是什么吗?

有三个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举个例子。所有的麦当劳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一致性的暗示,当你经过麦当劳的时候,一致性能够触发你进去用餐的惯常行为。当薯条或者鸡块上来时,你尽快能尝到盐和油脂的味道,使你感到熟悉的快感,那就是奖赏。

有了正确的习惯回路,就开始在工作去寻找核心习惯,加以培养。

为什么要培养核心习惯呢?

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1986年的美铝公司,虽然庞大,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而保罗·奥尼尔受任于新总裁就在此时。

他上任的发言,让工伤率降为零。虽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但是以目标导向的连锁反应发生了。为了降低工伤率,各分公司修改了安全条例,更新了设备,改变了沟通模式,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生产率提高了,工人积极性提高了,甚至,一年后,利润翻番了。

在20xx年奥尼尔退休时,公司每年的净收益是他上任前的5倍,股票市值达270亿美元。

这个成功的案例,在于找到了重要的优先因素,将其变成有利的杠杆。

再回到开头部分的三个问题,闭合的习惯回路,帮你养成自律的生活。新计划的推进,当然要加入新的变量因素才有利于实践。找到组织的核心习惯,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造就高效。

要不要试试看?未来可期,更新你的生活模式,更自由,更幸福。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900字2024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能够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期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能够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此刻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败。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思考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强加管教自己的习惯。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之后赶着做。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也能够发现他们做事总是有条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细;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却常言放下,对于总总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强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把自己的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空想家,让我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吧。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习惯的力量》书籍介绍:

书名叫《习惯的力量》,它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

《习惯的力量》读书笔记:

人们常讲“性格决定命运”。谁不想拥有能攀上辉煌巅峰的性格呢?怎样才能拥有,谁能说得清呢?这是一个多么难解的“哥德巴赫猜想”。本书只是轻轻地一捅,就捅破了这层遮挡奥秘的薄膜,作者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促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成与败!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关键的一步是要马上行动起来,本书作者称之为“行动者和空想者的根本区别”。把命运之舟推向成功的彼岸。

书中提出了:人在二十一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的思想。同时我也认为: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同时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读书笔记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河的左岸是充斥着懒惰与贪婪的黑森林,右岸是繁花似锦,阳光充裕的辽远肥沃之地,而习惯就是架在这两岸的桥梁,好的习惯通向希望,坏的习惯通向灭亡。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心得体会:如果说这部著作给我的启示是,如果想成功,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从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开始并持续的坚持下去,同时我也认为习惯这个能促进性格养成的连续性的行为,也受我们思想的理念的支配,我们只有在培养习惯的同时不要忘记对自己思想的深度和理念的厚度的巩固和加强。这样才是对作者的最大尊重。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作文1100字2024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有感于书中引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关键在于每一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它是用来解释如何做到克己自制的。

在我看来,不愿意做的事情,一部分是懒得做的,一部分是厌恶做的,一部分是畏惧做的。懒得做的事情,若是工作中的事情,有时觉得做了就吃亏了,所以不做。厌恶做的事情的确是因为自己心里不愿意做,如果做了就会痛苦。畏惧做的,大多是自己力不能及的或者说要与人合作的事情,是由不得自己心愿的事情。

之所以用工作中的职责心是人生中的务必义务来做这篇读后感的标题,私下以为工作――人生、单位(群众)――家庭(婚姻)是统一的,贯穿自我一生发展的。我们用单位和家庭来做一个比较,比较一下职责心的大小,看看义务在单位和家庭中是否都是务必的,从而降低消极意识形态在我们心里的作用。

《习惯的力量》52页列出一些影响一生的好习惯,比如:*永远信守承诺;*开会和约会不迟到;*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记分一些;*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用心倾听;*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与人交谈时,持续良好的眼神接触;*保证每一天的饮食健康;*定期锻炼身体;*少看电视;*多读书等等,我不厌其烦地列出来,是期望自己能够把这些好习惯分分类,一类是与人合作的,一类是针对自我的,而这两类习惯在家庭中、在单位中,我们所持的意识和态度有没有分别?比如一些习惯在家庭中就能做到,而在单位中就做不到,也就是说,好习惯在家庭中是愿意做的,因为这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就不会让自我感受到痛苦;这些习惯如果放在单位中去做,自己心里就不愿意做,做了就会痛苦。

我认为任何成年人都具有分辨好坏的潜力,但却在思想意识的深处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公私分界线!真实的状况是公私没有分界线!公私只限于环境的大与小,而这种大小也是平等的,对群众来讲,在单位公是大的,而家庭是小的。对家庭来讲私是大的,而群众是小的。从人生的角度来讲,群众和家庭是平等而相容的,他们的发展是统一的,是不能分开的,因为个人的发展和进步都确实的体此刻群众和家庭的发展过程中,所以讲人生中的务必义务就具体体此刻工作中的职责心和家庭生活中的职责心方面。

我们在工作中的职责心和家庭生活中的职责心方面,就应是一样的,但在实际中体现出来的行为和思想却是大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家庭的幸福源自职责心和务必的义务,职责心的表现、应尽的义务和经济来源的支持是家庭幸福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是家庭环境中的个人发展。我们会很在意经济收入的高低,这必然和单位的发展联系起来,工作中的职责心是人生中的务必义务,是个人在事业上发展的基石,工作――人生、单位(群众)――家庭(婚姻)是统一的,贯穿自我一生发展的。我们不需要家庭和单位的换位,我们需要把家庭和单位同等的看待,改变两种不同环境中的习惯个性,谋求个人家庭和事业的共同发展,这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让我们的视野开阔一些,让我们的境界高尚一些。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900字: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阅读了本书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我是谁?》的小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的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我会推着你前进,也能够拖累你直至失败。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期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我是所有伟大人们的奴仆,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能够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此刻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我是谁?我就是习惯。这一字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过去,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会失败。事后想想,和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人本来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也是如此。比如我一吃完饭,便坐在电脑前,从来不思考那样长期会使自己的身体走样;平时不爱运动,出门也常常打出租车,这样既浪费又会养成贪图享受的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强加管教自己的习惯。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也常常是习惯造就工作效率。如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总喜欢拖拖拉拉,把工作放到最之后赶着做。万一有时候事情多了,常会忙地不可开交,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有的人习惯就很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做事,常常把工作做到前面去,而不是拖到最后才来做。所以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也能够发现他们做事总是有条不紊。有的人做事很粗心,而有的人很仔细;有的人做事很有毅力,而有的却常言放下,对于总总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要做好表率的作用。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强加管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把自己的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使自己不成为空想家,让我们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吧。

麦田里的守望者(2014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在别人看来霍尔顿是一个满口脏话,家境优渥,无病呻吟,小题大做的少年,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年少时的叛逆,就只是因为幼稚吗?也许是一个少年对这个世界的抗议,也许真正虚伪的是这个看似正常的社会。

二战后的美国,很多人为了活下去故意麻痹自己,欺骗自己,只有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活得最通透的人,他知道凭他一个人根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有些人或许只是看到霍尔顿满口脏话,但却不知道他会因为看到妹妹学校的一面墙上被人用脏话涂鸦时的愤怒,他愤怒的也许并不是脏话涂鸦本身,而是担心孩子们明白这些脏话背后的内容。有些人或许只是知道他家境优渥,却不知道他在吃着肉,而看到那些穷人只能吃面包时的羞愧。有些人或许只是知道他对这个社会的一切虚伪欺骗嗤之以鼻,却不知道他也会给真正关心自己的历史老师尊重。

从霍尔顿身上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并且他一直在坚持不被这个薄情的世界同化,一直坚持做自己。

在霍尔顿的少年时代,在他最迷茫最无助,对这个社会最失望的时候,没有人给他真正的关心和爱,所以他想尽自己所能,给后来的这些孩子们关心和爱,静静地做一个守望者,不让这些孩子走他曾经走过的路。

这应该是本毕竟经典的名著吧,经长时间的考验与拉尔夫的《看不见的人》被认定为“现代经典”!等了许久不见上架,便到图书馆借了本纸质版的看!就像序言说的那样,书中大量的口语化配上“粗口”,一开始看还是有点吃力的,但慢慢地就好了许多!在霍尔顿看来,社会上充满了伪君子,每个人都在假模假样的生活的,(其实我有时也会这么觉的,)可以自己每天还是同他们打交道,心中虽然百般不满,但也只能在心中不满!可能并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清楚美国当时的生活情况,所以整本书看下来,竟不知讲的什么!

不过这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半夜不睡轻拍霍尔顿被霍尔顿认为是性变态的那个老师(忘记名字了,西方小说看起来,有时候真的只是记住主人公的名字)说得那句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是的,我没打错字,也没记错)!如果和霍尔顿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句话,也许还真的很有道理!

也许,我最想做的事,和霍尔顿一样:在一大块麦田里有那么一群小孩在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而我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里守望,要是有哪一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走,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多元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课堂要求读的书

也是我从大一买回来放到大三才读完的书

其实霍尔顿的想法跟刚上大三时候的我是一模一样的 都是畏惧的成长 只是霍尔顿在畏惧的推动下去尝试离家出走 领略了几天社会的风气和风气 而我就不一样了 我在学校门口奶茶店拉着我的朋友自怨自艾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提到 文本中鸭子的这个具体意象 其实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注意到 霍尔顿确实是充满童心的 他思考 

而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司机却对这种问题嗤之以鼻甚至浪费时间 

有些童真模仿不来 尽管我们现在拥有一些是自称“少女心”的行为 却永远回不到真实的那个少女时代  

所以 在我这个即将踏出社会的老少女眼里 霍尔顿的童真和几天之内的成长是让我最最歆羡的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5篇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后感习惯的力量5篇,带给大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 篇1

平时,我们总是说“某某学生脑子好用,就是习惯太差,不出成绩;某某学生不是太聪明,但是习惯好,出成绩。”那么,习惯究竟是什么呢?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那么学习中久而久之养成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叫学习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重要。这时候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比较强,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了,今后就比较难改了。

结合我的课题,学生的自主审题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一旦这种审题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今后的数学教学就可以侧重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认真阅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呀!书中写到:"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反映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由行为留下的,而别人评价一个人时,更多的是在评价这个人的性格好不好,那么由此二者的好坏将给此人的命运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要用二十一天才能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坚持三个星期不断的督促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学生需要的时间不止二十一天,可能更长些。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形成的二十一天里,第一个七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七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七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

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还讲到了“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由刻意到半自动化,最后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了。这也就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的:“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当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的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相反的,坏习惯就恰恰成为他们的阻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改掉坏的习惯,每个学生的原有智力水平不同,但是智力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开发的,只要他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那么他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研究:学生的行为中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习惯。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

当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读题就做的坏习惯后,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掌握《习惯的力量》中“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并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 篇2

【习惯是不需抉择,迅速并长期地行动】

环境就是习惯,我们每天都被不假思索的选择和无形的决定包围着,而你只要看看它们,你就会发现它们。去除决策的需要,使得动作更迅速,因为一切都只需要做出反应,最后成为习惯,而不需要抉择。

1、习惯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2、如何创造新的习惯---要改变习惯,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学习观察暗示和奖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惯常行为。(我努力工作是因为我预期自己能从科学发现中得到自豪感,锻炼是因为我预期在结束之后能够感觉很好。我希望我能选择,而且选得更好。)

3、核心习惯---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核心习惯影响其他习惯的改变。核心习惯说明成功不需要作对每件事,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最重要的习惯是那些自身变化后,会驱动和重塑其它行为模式的习惯。每天早上整理床铺,与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强的幸福感以及控制预算能力有关。)

4、星巴克的组织习惯---就算面对重重压力,我们的工作依然是提供最舒适的服务。(不忘目标,抵抗压力,拒绝诱惑。)

5、星巴克的组织习惯---意志力转化成习惯的过程:在困境发生之前想好解决措施,然后在困境来临时依法处理。(预测并想好解决措施。)

6、星巴克的组织习惯---赋予有所掌控、拥有真正决策权的感觉,就可以使员工将更多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工作中。当被要求去做一些需要自我克制的事情时,如果参与者认为这是个选择或者因为可以帮助别人而让自己开心,那用到的意志力就会少很多。如果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自主权,只是单纯地接受命令,他们意志力消耗的速度就会加快。(赋予自主权,动力会更大。)

7、理解框架:找出惯常行为---用各种奖励进行试验---将暗示隔离出来---制定计划。确定哪种渴求在驱动你的惯常行为。

8、【养成习惯的一些技巧、方法、策略】

a.危机就是转机---危机可以提供机会,让我们做之前不能做的事。

b.加入社群团体---和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更大,信仰也是必要的。弱联系的熟人拥有的影响力通常比好朋友大,或者两者不相上下。

c.核心习惯的影响力

d.小成功的影响力

e.记录的影响力

9、养成跑步习惯的原因:a.有规律(一周3到4次),b.时间(时间固定),c.动机(减肥,内啡肽,成就感),d.记录(记录更明确你所花费的时间及成果。),e.跑友的互相影响,f.跑步本身之外的收获。

用好的习惯代替不好的习惯,有有意识地培养好的习惯,自律,行动。过程就是结果。(优秀是种习惯。)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 篇3

这是一本深入讲述习惯的励志书,讲了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对人的帮助,如何去培养一个好习惯。虽然读完之后感觉这本书有些鸡汤的'味道。但不可否认,读完之后,还是有点收获的。

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拥有好习惯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成功。当然,一个人肯定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重要的是,如何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本书我感觉比较有用的就是介绍了一些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首先,做一个行动者而不是幻想者,这一点很重要。毕竟唯有踏踏实实的行动才能创造价值,空洞的幻想对现状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其次,了解自己的坏习惯,实际上也就是要了解自己。

然后,想要直接改掉坏习惯比较难,而用一个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则相对来说更有帮助,也更有意义。比如书中说的,想要改掉睡前看电视的习惯,那么你可以用睡前看书的习惯来代替。当每次睡前想要看电视,那就打开书看吧,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看书的习惯就会代替看电视的习惯。

另外,对坏习惯和好习惯的惩罚奖励机制,也是一个好方法。当自己生活中由于惯性行为出现坏习惯时,可以通过一些自己讨厌的事情来惩罚自己,比如做几个俯卧撑等等,当自己成功的用自己的显意识来克服潜意识的行为的时候,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奖励自己,比如吃点糖果。这样将坏习惯与惩罚挂钩,好习惯与奖励挂钩,这样使自己渐渐的倾向好习惯,远离坏习惯。

还有一个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利用好早晨和晚上。一天之计在于晨,若是能够在一天的开始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始的话,对一天的工作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在晚上睡前,对一天做个总结记录,比如写日记,对过去进行总结,对明天进行规划,这样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好习惯便会慢慢养成。

但是,不可否认,书中说的这些,说的简单,做起了还是难的。毕竟,如果简单的话,人人都是牛人了。到底还是得要强大的毅力来监督自己,控制自己。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 篇4

要改变习惯,你必须留住旧习惯回路中的暗示,提供旧习惯回路中的奖赏,但要插入一个新的惯常行为。这就是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如果了解这条法则,任何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惯。比如烟民一般无法戒烟,除非他对尼古丁的渴求被触发时,能找到其他可以替代吸烟的活动。即习惯一旦形成,它就不能被根除,只能是用一个新习惯,代替旧习惯。

我在了解了这个黄金法则后,已成功的帮儿子改掉了咬衣服的习惯。其实咬衣服的动作,他大多是在无意识条件下做的。首先,我对他进行了意识训练,帮助他找到咬衣服的暗示,他解释说是因为阅读时无聊。每当他意识到自己因无聊而咬下颌的衣领时,他就停下来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给自己打一个勾,如果成功克制了一次咬衣服,那么他就奖给自己一颗星,十颗星换一块巧克力。每天他回家,我都要看他当天得到勾和星的数量,随着他得到的星越来越多,他的下颌领子再没有被咬潮过。

读后感习惯的力量 篇5

在15岁那年,曾疯狂地迷恋上八字算命之类的占卜书籍和方法,在小房间里,没日没夜地阅读推算,入门之后,找一些故去之人的八字,然后对照此人的秉性和生活经历,来分析自己的推算结果,也许是我技艺不精,浮于表面,考虑过狭,有些人的命运与八字是南辕北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认真的读了《易经》,不断地思考其深意,才明白不是推算方法的原因,所谓不准确其实是人,生而有命,命是恒数,而运是变数,命运是恒数与变数交织作用的结果,有些人一生暗合命理,有些人是日日新月月新,不断地调整与选择,命数就拒他不住,这也是“大善大恶之人不走命”的道理,后来就很少推算,慢慢就放弃占卜了!用了五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了《习惯的力量》,理解了习惯回路框架: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内在渴求,从而揭示了我们所谓的高明与卑劣行为,不过是各种简单或复杂习惯作用的结果,作者也给出了大量正面与反面的案例,引出“你有自由,亦有责任”来重塑个人习惯,特别是书中讲到生于吸毒之家的狂躁高中毕业生,从失败到毫无希望,通过改变个人思考与行为的习惯,走向一个成功经理故事,又讲到一个家庭主妇,慢慢陷入赌博深渊,到破产;从继承遗产,再到破产的经历;他们都在重复一个“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回路,或许我们“痛恨”的人,当我们明白一个被习惯控制的可怜之人时,才真的回到自身,梳理个人的习惯,不断地用新的习惯来取代坏的习惯,获得一个物质和思维意识的新生,这也能解释为何很多人的人生经历是命理无法推定的,因为他早已通过个人强大的意志力和选择能力,改变了先天的格局,破局而出!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当然改变某些习惯很难,但一旦你认识到习惯的力量与背后机制,从术的层面就有超越习惯的可能,拥有了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进而利用好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很难超越他所处的时代”,也可以理解人很难突破肉体所在的时空,但拥有强悍的自我反省自查能力,凭借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或许我们可以改变一点,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十五年前的某个夜晚,坐在灯泡下,推算他人八字的时候,我从未想到十五年后的我坐在大海边写下这段话,未来不可知,然你可以选择!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习惯的力量》是由美国畅销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一本励志图书。书中剖析了习惯在每个人生活和事业中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并告诉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习惯的力量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范文一】

闲瑕拜读了《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杜希格),一本受益匪浅的好书!就如书中所云:习惯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不同的人的理解会有不同,回答也自然会不太一样。但大凡做出来一些事情的人的回答都会有些类似。近年畅销的《罗马人的故事》提及的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力量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沁人心脾,脍炙人口。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们身上的习惯。坏习惯多,就会有糟糕的运程和痛苦的生活;好习惯多,就会有顺畅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每天有数百种习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指导着我们早上如何穿衣,如何与孩子说话,晚上如何入睡。习惯影响着我们午餐吃什么,如何工作,是否锻炼或者下班后是否喝啤酒。当我们感觉到我们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情时,要知道是因为这个成功的背后的好习惯;当我们感受到我们做了一件受人尊重的事情时,要知道这份尊重的背后的好习惯;当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生命特别有意义的时候,要知道这份有意义的背后的好习惯。我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需要我们做出很多选择,而这些选择其实都是习惯的结果。近年畅销的《罗马人的故事》提及的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对力量的描述更加深入人心,沁人心脾,脍炙人口。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真正的王者居然是我们身上的习惯。坏习惯多,就会有糟糕的运程和痛苦的生活;好习惯多,就会有亨通的前程和幸福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习惯的诞生有三个重要的步骤:第一,暗示。存在一个暗示,能够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惯常行为。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方面的,也可以是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奖赏。存在一个奖赏,让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欲望出现。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改变旧有的习惯,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改变起来却往往非常艰难。比如说,戒烟、戒酒、戒掉暴饮暴食和其他顽固的习惯是小菜一碟,但真正的改变需要我们去了解驱动自己产生这样行为的神经渴求,并且改变任何习惯都需要决心才行。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范文二】

假期,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查尔斯都希格著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案例给自己留下很大的感触。《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从本书中,我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做事总是拖拉,克服不了懒惰的坏习惯导致很多事情挤到一起去做,最终收效较低;生活中也有人吃得太多发胖常下决心去锻炼,但总是克服不懒惰的坏习惯做不到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只有改掉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范文三】

平时,我们总是说某某学生脑子好用,就是习惯太差,不出成绩;某某学生不是太聪明,但是习惯好,出成绩。那么,习惯究竟是什么呢?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那么学习中久而久之养成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叫学习习惯。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的培养更是重要。这时候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比较强,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养成了,今后就比较难改了。

结合我的课题,学生的自主审题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一旦这种审题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今后的数学教学就可以侧重于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认真阅读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呀!书中写到: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反映给别人的印象都是由行为留下的,而别人评价一个人时,更多的是在评价这个人的性格好不好,那么由此二者的好坏将给此人的命运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要用二十一天才能养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坚持三个星期不断的督促学生,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其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学生需要的时间不止二十一天,可能更长些。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新习惯形成的二十一天里,第一个七天表现为刻意,不自然,第二个七天表现为刻意,自然,第三个七天表现为不经意,自然。

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还讲到了习惯回路的三个要素: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那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习惯回路就由刻意到半自动化,最后就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了。这也就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的: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当一些习惯性的行为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的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相反的,坏习惯就恰恰成为他们的阻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要更多的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改掉坏的习惯,每个学生的原有智力水平不同,但是智力是可以靠后天的努力开发的,只要他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那么他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研究:学生的行为中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习惯。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提高了他们的智力水平。

当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读题就做的坏习惯后,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掌握《习惯的力量》中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并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力量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