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四十自述》读后感:变。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也许以下内容“《四十自述》读后感:变”合你胃口!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欣赏着书本里一条条灵动的白话文,胡适这个名字悄然浮出脑海,带来一味清香

胡适的父亲早逝。不幸中的他,在父亲的遗嘱下饱览全书,在母亲的教育下努力学习。这从小的磨难成就了他。

之后,他只身一人外出求学。在学校,他奠下的扎实基础倍受老师青睐。由此,他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在漫漫求学路上,他疯狂地汲取知识,升华精神,接触政治。他第一次变,变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青年。

但他家道的衰败和母亲的衰老渐渐脱去他知识青年的外衣,他又变,变得颓废,变得茫然。他成天和不良青年喝酒作乐。终于有一次,他因为喝酒闯了大祸。事后的他幡然悔悟,毅然决定出国求学。他经受住了挫折的剥削,又牢牢地加上了有志青年的大衣。

他继续在国外上下求索,却忽然意识到中国文学的不足。中国文学如同是中国这个破烂的襁褓中的婴儿,急需一种成长、蜕变。于是像胡适这样的先进文化青年便利用自己一肚子的墨水,狂妄地想开展文学革命。

胡适先从最表面文字的死活来谈。他认为,古文已是枯死了的朽木,而白话则是刚冒芽的新苗。初步确立了白话的大方向后,胡适与留学好友探讨进行书信大战。

他与朋友们唇枪舌战、据理力争,终于是他们认可了白话散文和小说。但毕竟散文小说都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诗才是真正雅致的文学。但白话诗基本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朋友的反对,瓶颈的顽固,创新的困难这种种不顺都让胡适感到孤立与无助。于是,第一首白话诗《蝴蝶》便应运而生。

尽管白话还是很稚嫩,但《蝴蝶》至少证明了白话可入诗。于是这成为了胡适与白话的转折点。

胡适将之前散乱的思想汇聚起来,发给了国内更有执行力的人,此时的形势,正如胡适所说:由一群国外留学生的业余探讨,到国内的革新大事。胡适的作为使他携着文学这婴儿一起变。他俨然成为一个父亲,辛勤抚育着文学。

清香消散后,白话依旧跳跃在纸张上,让我们再也无法忘怀,胡适的变。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对胡适这个大人物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自我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和他一起留学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难道深受梁启超影响的胡适所提出的国人的弊病依然存在吗,他说“我们所最缺乏而最须采补的是公德,是国家思想,是进取冒险,是权利思想,是自由,是自治,是进步,是自尊,是合群,是生利的能力,是毅力,是义务思想,是尚武,是私德,是政治能力”,当我们再重新审视这段文字时,依然觉得其字里行间都鞭笞着国人或多或少的弱点,虽然社会在迅猛的发展,但我们的精神层面也要加快节奏,如果就这篇感悟来说,起码我们不应该忘却像胡适这样的划时代的“大家”,这也是说给我学生听的,是的,学生们对现代诗歌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就别提这其中蕴藏的历史渊源了,要说原因,众人皆知,高考不考,所以不讲,但我多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像胡适这样的人,引领我们的时代,不断鞭策我们的“狭隘”,让我们走向更宽广的天地,真正立足于世界的舞台!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夜晨1981

《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序里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为此到处劝身边的老辈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应允,可终不肯下笔。其中,林长民先生答应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岁月无情,命运多舛,人来之匆匆,去之忽忽。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其父胡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两任妻子亡故后续贤冯顺弟;其母冯顺弟,17岁嫁与胡铁花,23岁守寡,46岁病故。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小说,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学潮;

十七任教,十八编报;理想受挫,也曾堕落;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激烈辩驳;贯通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自小就卓荦不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努力所致。书中有3个情节: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则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他的人)。”每日的勉励,长期灌输,也笃定了其学习的志向。

2.读书可以医愚昧

胡适的几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无神的经历。他小时候读朱子《小学》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高兴的直跳,从此再也不怕地狱里的阎王、牛头马面、刀山油锅了;读到《资治通鉴》中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子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深得其理,从此以后,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放在今天看,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那个封建迷信的村落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于邀伙伴去庙里拆神像,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迷信已经远离,可愚昧深藏于心,我们不拜神了,却拜养生专家、气功大师,信网上谣言、大V煽动,听风是雨,盲目从众,唯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吃多少堑也不长一智,这样的愚也得好好医医。

3. 人生谁不曾堕落

1908年中国公学闹出一次大风潮,一群学生为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毅然退学成立新学校,胡适在期间任教。一年后学校解散,少年人理想主义受到了打击。胡适家事也败坏,两个哥哥主张分家产,他自己不要家中产业(其实家中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加之母亲心爱的一个妹子和弟弟先后死了,自己也病倒。“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2个月内学会了打麻将、喝酒、逛窑子,整天打牌、连日大醉,醉酒还打了警察,被拘留看管,交了罚款……回忆起母亲的挂念、年少的梦想,在堕落中惊醒,悬崖边知返。正应了那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少年谁人不轻狂,人生谁不曾堕落,不必为过去懊悔,也不必为失足自责,人生不过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继续前行。

4. 思维决定你高度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你脑袋里想着什么决定了你的格局气象。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想着向学校公权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17岁新学校成立担任教员,还任《竞业旬报》的编辑,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多岁赴美留学研究中国文学革命,探讨文学改革,提倡做白话文,提出新文学之8个要点: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反观自己,也近四十岁,现在脑子里头又装着什么呢?那些青春岁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不禁为之汗颜。所以,人生修炼,得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着,但活法不相同,境界有高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1000字


用书香熏染生命,读经典塑造灵魂。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让人不禁茅塞顿开我们需要保持着我们当时阅读作品时的感觉,写出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四十自述读后感”正合你意!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1】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2】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3】

篇幅不长的一段自传,记录了胡适幼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胡适原名胡洪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国读书。当年他为了考庚子赔款支持的美国留学机会,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学生笑话,临时改名为胡适参加考试,结果如愿考取,以后就一直用了胡适这个名字。

胡适生于晚清,他的父亲胡传是当时台东直隶州知州,直隶州是当时清政府直隶州制度下的一个台湾行政区划,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台东县和花莲县,知州是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按清政府的官阶安排属于正五品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幼年的胡适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时的政府官员也是通过层层科举选拔择优录用,这样一来,三岁的胡适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学基础的。然而好景不长,当时正逢中日甲午海战,胡适的父亲负责海军防务,在战事后期身患重疾,而受战事掣肘不能离开,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久以后死在厦门。

父亲的死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没有了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靠着父亲生前当官的积蓄生活,年轻的母亲一人挑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做胡适几个异母兄弟姐妹的后母。

然而身负这些困难,母亲给了胡适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在胡适的教育花费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里严加管教,让幼年的胡适顺利度过幼年时期的学习阶段。

读这一段幼年胡适的求学经历,深感胡适的思想启蒙,应该归功于母亲,她对胡适的关切之深和管教之严,慢慢培养了幼年胡适勤勉、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让胡适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其他童年伙伴更耐心,更细致的指导,每个字每句话都有老师俯首贴耳亲自讲解。这样的胡适,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阳光雨水滋养的树苗,为后来的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求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老师和母亲悉心教导下完成基础教育,学会识字念书,熟读四书五经等教材。第二阶段属于胡适的思想启蒙阶段,他学会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读到《水浒传》的经历,让他对小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知识来源极其贫乏的年代,兴趣驱使他翻遍十里八乡的每个角落,读了附近几乎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小说书籍。

还有那些在悄无声息的思想启蒙过程中,顿悟般的瞬间,就像思维的冰山经过了漫长汲取凝固过程,长出水面的那一瞬间,四十岁的人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个瞬间,那个思想上受到无神论启发的.瞬间,细节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胡适,在母亲呵护下的求学过程是温暖、新奇、无忧无虑的体验的话,少年时期的胡适离开母亲到上海独自求学的经历,则让他初尝苦涩、艰辛、无奈、成就、挫折这些真实人生里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让他有了信仰的初体验。

在上海,胡适求学辗转三个学校,无一毕业,让他深深体会到受教育的不易。动荡的社会国事战事让少年脚下的求学土壤犹如流沙,没有立足的根基,而当时的少年仅仅感受到那一层无奈和难以稳定,还完全没有变局破局的自主意识生长出来。

在身心流离之间,艰难求学的日子,有一些无奈空洞无意识借酒精填满,意外收获一番荒唐和现实的冰冷体会,伴随着对母亲温暖苦涩的思念,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胡适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那样的无望年代,吃饱穿暖、受教育尚且艰难,就更不要提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思维开关,掌管着当下人的紧张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梦想,财富,正能量。显得我们无比矫情和脆弱,让我奇怪的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愤世嫉俗?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4】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是胡适四十岁时写的一本自传,叫《胡适四十自述》,内容不多,只有六章,加上后面的几篇胡适的文章作为附录,也才14万字左右。这本书从胡适的父母结婚开始讲起,主要介绍了胡适的求学经历,从上私塾一直到他出国留学前,最后讲了一部分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现在就这本书谈谈我的五点感受:首先是读书。这本书大部分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讲胡适如何读书的,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胡适这才叫读书,我不管是上学还是看课外书,都不叫读书。那么胡适是怎么读书的呢?那才叫如饥似渴,上私塾的时候,胡适就四处找小说,把《三国》《水浒》等,还有一些文言作品《易经》、诗词都读了,认的字比同龄人都多,而且文言也比其他人好。到上公学的时候,熬夜看书那也是家常便饭。其实胡适最大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探寻到底,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所以胡适为什么能成为大师,从他读书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家庭教育很重要。胡适的母亲是个乡下人,但是她很重视教育,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坚决把胡适送到外地读书,十年来母子只见过三面。同时,她母亲对胡适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胡适有极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她母亲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晚年十分怀念母亲。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其实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顺便说一句,前阵子《罗辑思维》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寡母带大的孩子更能取得成就,像孔子、孟子都是父亲去世得早的。胡适也是,他父亲四十多岁才娶了十多岁的母亲,前妻的孩子比胡适的母亲还大一岁。在胡适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那么为什么寡母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呢?有个说法是说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会更早地担当起一部分父亲的责任。这个观点,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讨论与辩论对学术很重要。在整本书中,可以看到胡适跟他的朋友讨论或者辩论文学革命的一些问题,十分激烈,但是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的过程中,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其实读书,重要的不是读,而是说,尤其是讨论和辩论,很可惜,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不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加强。

第四,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以前分享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就叫《容忍与自由》,大家可以看看。其实我认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核心,没有了容忍,也就没有了自由,就像人没了心。所谓容忍,作文一是要让大家都说话,二是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陈独秀就没做到。

第五,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功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甚至是白话诗,同时主张“笔锋带着感情”,不要空洞无物,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巨大。

以上就是我对《胡适四十自述》这本书的一点感受,很值得大家看。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少了,只写到胡适留学前的内容,也就是1917年之前,胡适留学以后的事就没有说了,胡适也没有再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5】

幼年只知鲁迅,不识胡适。正值新文化运动100年,得了这本《四十自述》。虽谓四十自述,其实只写到1917年(26岁)的美国公费留学生涯。

一个人的成就,起源于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父亲是一位有才干的学者。母亲是庄稼人的女儿,狠抓教育从每日的晨训开始,三倍学费的物有所得,彰显了她的远见卓识。胡适从小就被称为“糜先生”,聪慧之外,苦读功不可没。没有3岁开始的博览古籍,通读小说,哪里有后来的渊博学识?

胡适年幼体弱,却极有主见,8岁能从《资治通鉴》的只言片语中读出“无神论”。13岁到上海求学,15岁开始用白话文在报上发表文章,17岁作为《竞业旬报》的编辑,有时竟做了全期的文字,真是一块能自由发表思想的乐土。同年成为中国新公学的老师。

1915年,胡适提出“文学革命”时年仅24岁,从白话小说,白话诗开始,到废除文言文,废除汉字,一场辩论轰轰烈烈。胡适的打油诗,挚友间的争辩,看起来颇有些意思。

书中除了自传,还收录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一章,简要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运动宗旨和主张、要点。另收录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章,胡适对50年来的作品、作家、流派娓娓道来,细加评说。唯有全部读过,领悟过,比较过,总结过,方能信手拈来。胡适的深厚功底可见一斑。

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白话文运动确实对普及文化,去除糟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当我读到:“白话文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不禁悲叹不已,5000年的瑰宝,如今渐行渐远,真正成了半死的文字。新文化运动后的100年,哪里还有严复、林纾、胡适般通晓古籍的文人?能以半通不通文言文写书作诗之人,也是凤毛麟角了。

庆幸的是,虽然经历了多次字母运动,汉字还留在你的眼中,留在我的笔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6】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7】

《胡适四十自述》

这本书记录了胡适从母亲订婚到自己离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母亲对他的教育和他自我思想的转变等,他从14岁外出上学,不断接触新思想,19岁考取官费去美国留学,为其大师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是胡适先生的半生回忆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文学大少年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是如何走上大师之路的。

读完此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胡适先生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悉心教导。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7岁便出嫁,23岁生下胡适后便做了寡妇。而母亲是个非常隐忍的人,虽然生活过的很艰苦,总是受哥哥嫂子的气,但母亲却待人温和,从未说过一句伤人的话。母亲宽恕体谅人的性格也对胡适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胡适天资聪颖,母亲也谨遵父亲的遗嘱让胡适读书。在学堂中,胡适母亲花费高额的学费请老师帮他讲学,更使得胡适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胡适先生也成说,如果他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他能够体谅人、宽恕人都要感谢他的慈母。

2.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胡适在脚气病期间以读诗为乐,受朋友傅君剑的影响,励志当一名诗人,还曾在大学代数下翻阅《诗韵合璧》,这几个月的时间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此之后,胡适先生走上了文学史的道路,后来几次想挽救回来,却发现兴趣已深、习惯已成、无法挽回。

3.从新公学的成立到与老工学合并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青年学生热血方刚、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团体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然而由于经费紧张和原公学势力的压迫,理想主义最终向现实低下了头,新老工学调停合并。在这期间,胡适曾任新公学的英文任课教师,并与当时新公学的职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曾有天涯感,无忘城下盟”,这些公学的记忆如同鸿爪遗痕,在胡适等人的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4.在《逼上梁山》一章中,胡适先生提倡以“白话作诗,以白话作文”,的主张受到了好友梅觐庄、任叔永的反对,从行文中我们可以读出胡适先生的孤单和失落,一年多的讨论竟然不能说服一两个好友与其同行。然而胡适先生却不曾放弃,并决心试验白话诗,相继发表了《尝试集》和《文学改良邹议》。随后胡适得到了陈独秀和钱玄同等人的支持,并引发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激烈变革。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8】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惭愧。

5、以前在学校,凡举一新学问,必先言其历史,都囫囵听了,也不知所谓。这一阵才真正体会到将思想至于时空当中讨论的必要性。这本书虽说是自述,但是与大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了他在序言当中说:“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9】

这是新年第四本书了,之前很喜欢胡适先生的《宽容与自由》,看到这本《四十自述》的时候,自然就想翻一翻,了解先生的生平。自述总是来的更鲜活一些…主管评判,本书对于喜欢胡适的人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本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分别是:母亲的生平与先生幼年的开蒙、少时外出求学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

对于母亲的生平,先生真的是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无私、奉献、克制、忍耐的形象。这样的母亲,隐忍又充满爱意,年轻寡居,在打理一家子琐事之外,生活全部的希望都集在幼子的教育上。对于胡适母亲的教育,我认为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教育投资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童启蒙阶段。生活虽不宽裕,但胡适母亲对教育的投资却很大方,别人二元的学费,她却一开始就给到六元,以后逐年递增。也因之这种差别的学费,小胡适可以受到书堂先生刻意的关爱,别人只会教认字,而胡适却还能听讲文章的意义。也因此,读书并未成为胡适的负担,他沉迷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少年广博群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第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家规的树立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文已提到,胡适母亲年轻寡居,且她极度尊敬爱戴胡适的父亲,又加之胡适父亲对于小胡适的期待颇高,希望他在读书之路上有所建树。因此,母亲从小对于胡适的教育颇为严格,晨起先要讲规矩,讲道理,然后方可去书堂。对于小错误,她只和你讲道理,认错便可。但是,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当天晚上就会解决,第二天早晨继续。且胡适母亲的隐忍,也一贯体现在教育胡适的方式,她并不大声言语,只是和你讲道理,情到深处会哀伤哭泣,就这样,效果反而很显著。可以说,胡适有后来的发展,与幼年时和母亲生活给他养成的习惯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同时,这样的教育,也让孩子非常感恩母亲,在书中,胡适写到,我与母亲虽然只是生活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后来的时光里,我却一直怀念我的母亲。

对于少年求学,印象较深的是大师们独立自主的思想与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吾辈非常欠缺的。同时,先生的经历也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连同大师们,包括胡适、季羡林等,也都有过年少荒唐散漫堕落的时期,但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从逆境中突破的反弹力。不任性放纵,当是自律必备的底线吧。

对于书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先生的理念一直都是要用活的文学代替死的文学。他坚信,过去的古文已经是不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落后的文学,需要用白话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出新时代改革的声音。在此之前,其实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只是流于历史书中教条的写作,但真的读后才会发现,如果一直用高高在上的古文来读书写作,确实会淘汰掉很多读书的人。先从学习工具入手,只有改变了读书的束缚,所有人才会有机会进步,才能聆听新的思想,学习新的技术,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确实深远非常。如果没有当初前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估计也是目不识丁段不能识文辨字的粗俗人了………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首先是自序,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为此到处去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答应,可却迟迟不敢下笔。岁月无情,命运多舛,林长民、梁启超想写却死于战乱,英年早逝,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砖引玉之心,开始写这本《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料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这本书,按照胡适先生的想法,是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总共是40年,可是事与愿违,在阴差阳错之下,只写了前两个阶段。全书浸透着一种真情实感,相比于我的作文简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笔,或娓娓道来,或平铺直叙,或夹议插叙……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信奉无神的经历。范缜说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而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当胡适先生看到这句话,还高兴得直跳,从此以后成了一个信奉无鬼无神的人。这要放在现在的科技时代,好像it’snotabigdeal(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时是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啊,在一个村落之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当今社会,迷信似乎已经远离,可愚昧还在我们心中徘徊,我们不拜神了,却拜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开始煽动谣言,盲目从众。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勇争本属于学生们的权利;17岁就发表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岁就开始……反观自己,这十余年来,脑子里装了什么,又想着什么?我不禁为之汗颜。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还须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与低!(林瑞煜)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www.dhb100.com

四十自述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四十自述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他没有热情,但他会十分忠诚,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不妨写下一篇读后感,回顾书中的精彩片段,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十自述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

今年春节的最后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完了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读罢,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心旷神怡,那真叫一个“过瘾”。鉴于刚刚制定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便从小做起,从一点点的感悟谈起,学习胡适先生的杜绝“苟且”,从我做起。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感觉是文字无法形容的,还需要大家细细的去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2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3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首先是自序,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为此到处去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答应,可却迟迟不敢下笔。岁月无情,命运多舛,林长民、梁启超想写却死于战乱,英年早逝,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砖引玉之心,开始写这本《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料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这本书,按照胡适先生的想法,是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总共是40年,可是事与愿违,在阴差阳错之下,只写了前两个阶段。全书浸透着一种真情实感,相比于我的作文简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笔,或娓娓道来,或平铺直叙,或夹议插叙……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信奉无神的经历。范缜说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而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当胡适先生看到这句话,还高兴得直跳,从此以后成了一个信奉无鬼无神的人。这要放在现在的科技时代,好像it’snotabigdeal(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时是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啊,在一个村落之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当今社会,迷信似乎已经远离,可愚昧还在我们心中徘徊,我们不拜神了,却拜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开始煽动谣言,盲目从众。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勇争本属于学生们的权利;17岁就发表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岁就开始……反观自己,这十余年来,脑子里装了什么,又想着什么?我不禁为之汗颜。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还须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与低!(林瑞煜)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4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 ,对胡适这个大人物 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 自我 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 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 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 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 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 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 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 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 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 和他一起留学 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 ,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5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6

这是新年第四本书了,之前很喜欢胡适先生的《宽容与自由》,看到这本《四十自述》的时候,自然就想翻一翻,了解先生的生平。自述总是来的更鲜活一些…主管评判,本书对于喜欢胡适的人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本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分别是:母亲的生平与先生幼年的开蒙、少时外出求学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

对于母亲的生平,先生真的是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无私、奉献、克制、忍耐的形象。这样的母亲,隐忍又充满爱意,年轻寡居,在打理一家子琐事之外,生活全部的希望都集在幼子的教育上。对于胡适母亲的教育,我认为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教育投资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童启蒙阶段。生活虽不宽裕,但胡适母亲对教育的投资却很大方,别人二元的学费,她却一开始就给到六元,以后逐年递增。也因之这种差别的学费,小胡适可以受到书堂先生刻意的关爱,别人只会教认字,而胡适却还能听讲文章的意义。也因此,读书并未成为胡适的负担,他沉迷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少年广博群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第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家规的树立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文已提到,胡适母亲年轻寡居,且她极度尊敬爱戴胡适的父亲,又加之胡适父亲对于小胡适的期待颇高,希望他在读书之路上有所建树。因此,母亲从小对于胡适的教育颇为严格,晨起先要讲规矩,讲道理,然后方可去书堂。对于小错误,她只和你讲道理,认错便可。但是,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当天晚上就会解决,第二天早晨继续。且胡适母亲的隐忍,也一贯体现在教育胡适的方式,她并不大声言语,只是和你讲道理,情到深处会哀伤哭泣,就这样,效果反而很显著。可以说,胡适有后来的发展,与幼年时和母亲生活给他养成的习惯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同时,这样的教育,也让孩子非常感恩母亲,在书中,胡适写到,我与母亲虽然只是生活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后来的时光里,我却一直怀念我的母亲。

对于少年求学,印象较深的是大师们独立自主的思想与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吾辈非常欠缺的。同时,先生的经历也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连同大师们,包括胡适、季羡林等,也都有过年少荒唐散漫堕落的时期,但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从逆境中突破的反弹力。不任性放纵,当是自律必备的底线吧。

对于书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先生的理念一直都是要用活的文学代替死的文学。他坚信,过去的古文已经是不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落后的文学,需要用白话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出新时代改革的声音。在此之前,其实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只是流于历史书中教条的写作,但真的读后才会发现,如果一直用高高在上的古文来读书写作,确实会淘汰掉很多读书的人。先从学习工具入手,只有改变了读书的束缚,所有人才会有机会进步,才能聆听新的思想,学习新的技术,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确实深远非常。如果没有当初前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估计也是目不识丁段不能识文辨字的粗俗人了………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7

篇幅不长的一段自传,记录了胡适幼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胡适原名胡洪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国读书。当年他为了考庚子赔款支持的美国留学机会,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学生笑话,临时改名为胡适参加考试,结果如愿考取,以后就一直用了胡适这个名字。

胡适生于晚清,他的父亲胡传是当时台东直隶州知州,直隶州是当时清政府直隶州制度下的一个台湾行政区划,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台东县和花莲县,知州是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按清政府的官阶安排属于正五品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幼年的胡适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时的政府官员也是通过层层科举选拔择优录用,这样一来,三岁的胡适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学基础的。然而好景不长,当时正逢中日甲午海战,胡适的父亲负责海军防务,在战事后期身患重疾,而受战事掣肘不能离开,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久以后死在厦门。

父亲的死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没有了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靠着父亲生前当官的积蓄生活,年轻的母亲一人挑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做胡适几个异母兄弟姐妹的后母。

然而身负这些困难,母亲给了胡适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在胡适的教育花费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里严加管教,让幼年的胡适顺利度过幼年时期的学习阶段。

读这一段幼年胡适的求学经历,深感胡适的思想启蒙,应该归功于母亲,她对胡适的关切之深和管教之严,慢慢培养了幼年胡适勤勉、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让胡适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其他童年伙伴更耐心,更细致的指导,每个字每句话都有老师俯首贴耳亲自讲解。这样的胡适,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阳光雨水滋养的树苗,为后来的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求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老师和母亲悉心教导下完成基础教育,学会识字念书,熟读四书五经等教材。第二阶段属于胡适的思想启蒙阶段,他学会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读到《水浒传》的经历,让他对小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知识来源极其贫乏的年代,兴趣驱使他翻遍十里八乡的每个角落,读了附近几乎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小说书籍。

还有那些在悄无声息的思想启蒙过程中,顿悟般的瞬间,就像思维的冰山经过了漫长汲取凝固过程,长出水面的那一瞬间,四十岁的人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个瞬间,那个思想上受到无神论启发的.瞬间,细节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胡适,在母亲呵护下的求学过程是温暖、新奇、无忧无虑的体验的话,少年时期的胡适离开母亲到上海独自求学的经历,则让他初尝苦涩、艰辛、无奈、成就、挫折这些真实人生里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让他有了信仰的初体验。

在上海,胡适求学辗转三个学校,无一毕业,让他深深体会到受教育的不易。动荡的社会国事战事让少年脚下的求学土壤犹如流沙,没有立足的根基,而当时的少年仅仅感受到那一层无奈和难以稳定,还完全没有变局破局的自主意识生长出来。

在身心流离之间,艰难求学的日子,有一些无奈空洞无意识借酒精填满,意外收获一番荒唐和现实的冰冷体会,伴随着对母亲温暖苦涩的思念,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胡适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那样的无望年代,吃饱穿暖、受教育尚且艰难,就更不要提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思维开关,掌管着当下人的紧张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梦想,财富,正能量。显得我们无比矫情和脆弱,让我奇怪的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愤世嫉俗?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8

本书中《从拜神到无神》一章最引人入思。作者说,他看了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形既朽灭,神亦飘散”,刀因有刃才会利,人也因有形才有神,刀刃都不在了,哪来的利?私以为这是不成理的推论,因为,我们怎能知道,人的“神”与“形”可以和刀的“刃”与“利”类比?

我不敢讲我是个无神论者,也不会欺骗自己说,凭先生的三三两两似乎凿凿的证据就坚信了自己也是无神论者。佛系,道系,等等的经义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可我总觉得,一切的经义和大道都是人所领悟和创造的,所以,一切都是人性。鬼神是人性,因果是人性,向善是人性,可道不可道的也是人性,升华也是人性的升华。因此,鬼神都不可怕,厄运也不可怕。相由心生,都由心造,都由人为,所以因果也由自己创造。

这样理清了,再来看我们的那些传说,上古神话,封神演义,志怪,聊斋,西游……就会觉得人是多么美丽,美丽又艰辛。西游里的猴子,化为人形,修成正果,“人性”、“猴性”、“佛性”都以那一副皮囊做载体,熠熠生辉,最有启示性的六耳猕猴也终是孙猴子自己打死的。聊斋里借着鬼神抒发人志,作者借着鬼神描写自况。我们也不怕说些不着边的话,不怕唱些不着调的歌,我们有自己的人的条框来约束,来依附。

所以,或许我不是个无神论者。我的神,是我自己创造的,我信他,也是信我自己,我不信他,也是信我自己。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9

幼年只知鲁迅,不识胡适。正值新文化运动100年,得了这本《四十自述》。虽谓四十自述,其实只写到1917年(26岁)的美国公费留学生涯。

一个人的成就,起源于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父亲是一位有才干的学者。母亲是庄稼人的女儿,狠抓教育从每日的晨训开始,三倍学费的物有所得,彰显了她的远见卓识。胡适从小就被称为“糜先生”,聪慧之外,苦读功不可没。没有3岁开始的博览古籍,通读小说,哪里有后来的渊博学识?

胡适年幼体弱,却极有主见,8岁能从《资治通鉴》的只言片语中读出“无神论”。13岁到上海求学,15岁开始用白话文在报上发表文章,17岁作为《竞业旬报》的编辑,有时竟做了全期的文字,真是一块能自由发表思想的乐土。同年成为中国新公学的老师。

1915年,胡适提出“文学革命”时年仅24岁,从白话小说,白话诗开始,到废除文言文,废除汉字,一场辩论轰轰烈烈。胡适的打油诗,挚友间的争辩,看起来颇有些意思。

书中除了自传,还收录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一章,简要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运动宗旨和主张、要点。另收录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章,胡适对50年来的作品、作家、流派娓娓道来,细加评说。唯有全部读过,领悟过,比较过,总结过,方能信手拈来。胡适的深厚功底可见一斑。

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白话文运动确实对普及文化,去除糟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当我读到:“白话文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不禁悲叹不已,5000年的瑰宝,如今渐行渐远,真正成了半死的文字。新文化运动后的100年,哪里还有严复、林纾、胡适般通晓古籍的文人?能以半通不通文言文写书作诗之人,也是凤毛麟角了。

庆幸的是,虽然经历了多次字母运动,汉字还留在你的眼中,留在我的笔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0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是胡适四十岁时写的一本自传,叫《胡适四十自述》,内容不多,只有六章,加上后面的几篇胡适的文章作为附录,也才14万字左右。这本书从胡适的父母结婚开始讲起,主要介绍了胡适的求学经历,从上私塾一直到他出国留学前,最后讲了一部分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现在就这本书谈谈我的五点感受:首先是读书。这本书大部分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讲胡适如何读书的,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胡适这才叫读书,我不管是上学还是看课外书,都不叫读书。那么胡适是怎么读书的呢?那才叫如饥似渴,上私塾的时候,胡适就四处找小说,把《三国》《水浒》等,还有一些文言作品《易经》、诗词都读了,认的字比同龄人都多,而且文言也比其他人好。到上公学的时候,熬夜看书那也是家常便饭。其实胡适最大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探寻到底,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所以胡适为什么能成为大师,从他读书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家庭教育很重要。胡适的母亲是个乡下人,但是她很重视教育,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坚决把胡适送到外地读书,十年来母子只见过三面。同时,她母亲对胡适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胡适有极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她母亲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晚年十分怀念母亲。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其实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顺便说一句,前阵子《罗辑思维》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寡母带大的孩子更能取得成就,像孔子、孟子都是父亲去世得早的。胡适也是,他父亲四十多岁才娶了十多岁的母亲,前妻的孩子比胡适的母亲还大一岁。在胡适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那么为什么寡母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呢?有个说法是说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会更早地担当起一部分父亲的责任。这个观点,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讨论与辩论对学术很重要。在整本书中,可以看到胡适跟他的朋友讨论或者辩论文学革命的一些问题,十分激烈,但是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的过程中,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其实读书,重要的不是读,而是说,尤其是讨论和辩论,很可惜,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不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加强。

第四,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以前分享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就叫《容忍与自由》,大家可以看看。其实我认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核心,没有了容忍,也就没有了自由,就像人没了心。所谓容忍,作文一是要让大家都说话,二是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陈独秀就没做到。

第五,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功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甚至是白话诗,同时主张“笔锋带着感情”,不要空洞无物,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巨大。

以上就是我对《胡适四十自述》这本书的一点感受,很值得大家看。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少了,只写到胡适留学前的内容,也就是1917年之前,胡适留学以后的事就没有说了,胡适也没有再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读后感《《四十自述》读后感:变》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