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曹刿论战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曹刿论战读后感800字

曹刿论战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曹刿论战》读后感:君臣同心的一曲赞歌。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曹刿论战》读后感:君臣同心的一曲赞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君臣同心的一曲赞歌

--《曹刿论战》的读后感

张彪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段,题目是编者后加上去的。短短的二百余字,简洁地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事件,通过对话和行动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曹刿的形象。

全文侧重在曹刿的“论战”。通过战前“曹刿请见”原因的表达--“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开始,重点塑造曹刿“远谋”的形象。在战前“问战”的环节中,曹刿单刀直入问鲁庄公“何以战”,呼应前文战争背景的叙述--“公将战”,直接引出庄公“将战”的原因。第一,庄公着眼自己身边的近臣,于是有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一点被曹刿直接否定,原因很简单,小的恩惠不能遍及所有人,百姓不会因为自己国家的君主总是小恩小惠自己身边的近臣,而为自己的君主打仗的。第二,庄公着眼自己对神明的敬畏,于是有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一点也被曹刿否定,曹刿认为祭祀时对神明的祭品都是“小信”,不能使神明保佑,凭借神明的保佑来打仗,实在是不靠谱。第三,庄公着眼于自己对国家的治理方面,于是有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点才真是君主应该做的事情,于是得到了曹刿的肯定,“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的形象

从战前的论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刿的“民本思想”,两国交战,是要依靠百姓来打仗的,不能依靠贵族,更不能依靠虚无的神明,只有百姓拥护自己的国君,才能真的拼命为国君而战,只有百姓支持,才能打仗。曹刿思考的方面很明确,也很直接,因此在战前准备的环节就明确表现出了曹刿对战争的认识,也表现出了曹刿不同于“肉食者”的“远谋”--政治远见。

曹刿并不是在战前品头论足,而是要亲赴疆场,与鲁庄公并肩作战。在战场上,曹刿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文章在叙述时略写战争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写出了当时战场上关键时刻曹刿的表现,同样通过对话,描写出曹刿的形象。

战场上的表现,在战后论战中有了具体的解释,这也是本文突出的写作特色--通过对话侧重“论战”。在战胜齐师后,庄公问取胜原因,曹刿具体解释了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于是有了“夫战,勇气也”的精彩论述,有了“一鼓作气”的战术思想,有了“辙乱旗靡”的追击时机的准确把握,这些文字紧密的呼应战场上关键时刻的决定,也展示出了曹刿的指挥才能。

整体来看,曹刿在这场战役中,有为国分忧的精神,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有“当机立断”的才干,深知“战场虚实”,有指挥若定的才能,可谓是:

国难当头,智曹刿挺身而出退齐师

庄公的形象

对曹刿的评价可以说是一幅对联的下联,如果要为这幅对联对一个上联,恐怕就要重点关注文中的另一个形象鲁庄公了。

鲁庄公在文中经常容易被误认为是“不能远谋的肉食者”,因为庄公不懂“取信于民”,把作战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神明上;因为庄公不懂战术,不能在战场上把握时机,文中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可以看出;因为战争打胜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胜,在“既克”后,还“问其故”。基于以上三点,鲁庄公经常被冠以“鄙”的评价。

鲁庄公是真的“鄙”吗?

其实,对鲁庄公形象的分析,恰恰是本文最值得挖掘的教学价值。

昏君还是明君?

在具体的文章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庄公并不是一个昏君,也不是一个“鄙”的君主。在“齐师伐我”之时,“公将战”,可见庄公作为小国君主(鲁国当时是小国,齐国是大国),并没有在大兵压境之时苟且退缩,而是坚决迎战,可见其决心。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军兵临东吴的场景,东吴内部马上就分出两派,投降派和主战派,孙权在面对各方面的意见时一直“沉吟不语”。庄公面对这种情景时,非常果断地决定迎战,可见其决策的果断。

在“曹刿请见”时,庄公立刻接见曹刿,于是“乃入见”,可见庄公当时求贤若渴的状态,当曹刿“问何以战”之时,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当时的画面:庄公很可能与一群大臣在作战地图前,一起商量如何打仗,如何埋伏等等策略,但却没有一点进展,因为齐国太强大了。在这个情况下,曹刿来了。于是曹刿单刀直入:“何以战?”先不说如何打仗,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凭借什么来打仗,这是战争的根本。也许,当曹刿此语一出,大厅中的人一定是被曹刿都吸引过去了。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大家可能都顾不上什么繁冗的君臣之礼了,于是,庄公认真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句话也许是非常自然地对着周围一起商议计策的心腹大臣们说的,从庄公的角度来说,他首先就得考虑到直到现在,“大兵压境”之时,还能跟君子站在一起,共同御敌的大臣,这些人是鲁国的股肱之臣啊。但是曹刿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因为从曹刿来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大臣能力不够;还因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打仗是需要老百姓的,小的恩惠老百姓是感受不到的,所以老百姓不会卖命去打仗的。

然后庄公又说了第二条理由:“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把希望转向神明,于是又被曹刿否定了,因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祭祀的这些方面,在战争面前,真的属于小的信用,不值一提,因为神明不会帮助某一方来打赢一场战斗。

接着庄公说了第三条理由:“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终于指向了“民”。于是,曹刿高度肯定了这一条打仗的理由,认为是“忠之属也”,可以凭借这一点来打一仗。

庄公列举三条理由,从“近臣、贵族”到“神明”,再到“庶民、百姓”,即使前两条原因被曹刿直接否定,也并没有怒色,而是继续陈述理由。最关键的是,庄公对百姓的“忠之属”,是庄公一直在实施的,并不是曹刿启发庄公之后,才去做的。从庄公陈述的三条理由我们可以看出,庄公很重“分享”,很重“信用”,很重“公正公平”,无论是对近臣还是虚无的神明,抑或是平头百姓,可见鲁庄公还是很重视“取信于民”的政治基础的。

从曹刿的“入见”行动及“问战”的对话,恰恰可以看出,庄公广开言路的状态,虚心纳谏诚意,这样的君主一定是一个明君。

当曹刿肯定鲁庄公最后一条原因后,说“战则请从”时,庄公便携同曹刿一起参战了,并且“与之乘”,君主与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可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欣赏。在战场上,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是在关键时刻对庄公下达军事命令的建议,庄公及时听从并执行,可见庄公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鄙”。

在战胜后,庄公没有沉浸在取胜后的狂欢中,而是“问其故”,让曹刿进一步解释战场上做出判断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庄公并不清楚当时为什么要如此决策,只是基于对曹刿的信任,才按曹刿建议进行的,这里突显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也同时突显了庄公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只有君臣同心,才能面对来犯之敌,取得战争的胜利。

曹刿的主动请见,在体现曹刿具有为国分忧的精神同时,也能显示出鲁庄公治国所施的德政,否则在关键时刻怎么会有人挺身而出?只有曹刿,没有庄公,绝不会有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于是,我们可以从容地写出上联:

大兵压境,明庄公知人善任纳贤士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曹刿论战》读后感


《曹判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来看,作者左丘明旨在通过齐鲁长勺之战,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判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老师的教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只褒扬了曹判的远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而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细。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庄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权无势的曹刿,其远谋能充分发挥,取得成功,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唯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全文,看一看庄公的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像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听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挥洒?可见,庄公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但还不止于此。庄公更广阔的君主胸怀还表现在长勺战场上。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而曹刿说未可,他便不鼓不驰,听从曹刿指挥。在千军万马之前,庄公能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怎样的修养呢!曹刿谋略在胸,庄公蒙在鼓里,但他并不以此羞愧恼恨。是的,庄公指挥作战比不上曹刿,但他唯贤以求而又善于听谏,这也就足够了。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俗话说人无十全,树无九丫,一个人怎能样样精通呢?

庄公的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公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么能过分苛求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

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所具有的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我国的写作手法中不是有一种衬托吗?可不可以从这方面去理解庄公与曹刿呢?我想是可以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文章中的人物,移植文章的实质,违反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们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的读后感


曹刿论战的读后感(一)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 ,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2020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 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的读后感(二)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如果当他自我推荐时,鲁庄公拒绝了他的好意,不肯任用这个山野村夫。那么曹刿还会在历史的舞台上绚烂耀眼吗?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曹刿论战的读后感(三)

通过语文课本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读《曹刿论战》后感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这场战斗中的令一位重要人物鲁庄公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对此我一直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当年不是他启用人才,使曹刿的军事思想得以施展,才能得以发挥,鲁国能取得此战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更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乡野草民也能参与论战。

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仍能虚怀若谷,为才是用。

三、赞鲁庄公敢于亲临前敌,战于长勺、与之乘,在战斗中又甘当配角,让能人执掌令旗。

四、赞鲁庄公没有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希望有的鲁庄公。

曹刿论战读后感1000字精选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相信读过作品这本书的人有很多,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来写一份读后感记录一下我们的心中所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读后感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曹刿论战读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1】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苏轼曾说:“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这些名言都强调了一个观点——凡事以人为本。同一件事,当一个人以主动的、积极的心态去做时,便会想方法将它做好,从而提高效率;若以被动、消积的心态去做,其恶果也显而易见。为此,许多企业都把人心当作一项工程来看待。尽可能多地为从业人员办些看得见、觉得出的好事。以美国罗伯梅德家庭用品公司为例,它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让员工明白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于是人人奋勇,个个勇先,积极生产,自不待言,该公司在同行业中,赢得了大量顾客。显而易见,无论什么事,只要顺民心,人心所向,就一定能成功,这与《曹刿论战》的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道理是相通的。

人生充满机遇。所谓“时势造英雄”就足以说明机遇对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国外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过:“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房门。”南朝的刘勰自幼好学,才学很高,但因出身寒微,社会地位低下,苦心经营的著作《文心雕龙》完稿后却无人赏识。深秋一天,大诗人沈约照常回自己的宅院,衣着单薄的刘勰站在寒风中,当面将书稿交给沈约,因为前几次拜见均被门卫拒之门外。沈约读后深感其难得的文才,便推荐他走入仕途,并最终得到昭明太子萧统的器重。刘勰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抓住机遇,必要时还要自己创造机遇,因为这些都是你最后走上成功之路的铺路石。

学了《曹刿论战》,使我深思的还有一点:面临任何一件事,都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目光放远一些。如曹刿一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将小细节也考虑周全。目光与成功不可分割。“鼠目寸光”者只贪求眼前之安逸,追求蝇头之小利,成不了大器;而目光长远者,往往独具慧眼,将成功牢牢掌握在手中,他们隐忍而行,力排众难,最终于成大事业。

《曹刿论战》所阐述的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大可适用于学习、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让我们把握成功的“秘诀”,走上成功之路吧。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2】

曹刿论战记录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曹刿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军。这篇文章的精髓在于曹刿准确抓住了时机,给鲁国带来了胜利。从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曹刿那样能够抓住时机,出奇制胜。

抓住时机,对于职场上或即将进入职场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曹刿就是通过击鼓和车辙观察齐军的状态,从而抓住了战胜齐军的时机。但在实际生活中,而时机并非像《曹刿论战》中那样是能够看到,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时刻都要运用我们的五官去发现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才能或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一旦发现,我们就要时刻抓住。同时我还要说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曹刿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就是因为他熟悉各种兵法,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兵法。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机会到来之前,我们还要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其实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在机会到来之时,我们才能很好的抓住它。

作为保烟一名新进的员工,我认为抓住每一个向厂领导和各位同仁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我必须积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技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熟悉保烟的厂规厂纪和基本的运作流程,尽快尽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我还要努力踏实地、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虽然现在我暂时在保全班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最基本的是三车间机组的有几台,具体位置在哪。其次保全班的工作涉及到三车间各个领域,我们大概了解到这些领域的工作情况。还有我们还进行了相关培训,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全班学到了什么是细节。由于三车间的卫生很重要,所以任何角落都要干净,我们每天的工作都要细致到一个胶点,一个细节的错过,就会导致我们一天的工作满盘皆输。注重细节,是我在保全班最大的体会。

虽然我并不确定自己今后会在哪个职位上工作,但是无论在哪我都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从而得到能力和事业上的提升。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3】

《曹刿论战》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 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 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 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 !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曹刿论战”的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场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和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称道。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个人物鲁庄公,对此,我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不是他大胆启用贤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吗?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曰重读《曹刿论战》,我对鲁庄公有五赞:一赞鲁 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 ;二赞 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 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 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并能甘当配角,让有能者“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 势头吓蒙,用人决心坚定,不打退堂鼓,不 扰乱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 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 教,虚心学习战争制胜的策略。(作者用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故事里 的另一个人物,用五个赞美的句子将这个人物的优点描写得淋漓尽致。^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虽然鲁庄公不是宰相,但他这种虚心接受批评,并给有能力者充分发挥空间的博大胸怀确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备觉亲切和可爱吗?(作者从古人的故事过渡到现今改革开放大业中的人才,联系实际来说明道理,这样整 篇读后感便显得更加充实有说服力。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4】

敢以一身系兴亡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5】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6】

《曹刿论战》主要是讲鲁庄公想要和齐国打仗,被一个百姓曹刿听见了。他认为当权的人非常的无知,所以想要去请谏鲁庄公。曹刿问许多问题而最后才同意鲁庄公去打仗。在战场时,他也做了许多奇怪的事而一一解释给鲁庄公听。

读完了这一篇《曹刿论战》,我觉得曹刿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对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适当的理由才会去做。当他进谏鲁庄公时,他就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来跟齐国作战,而且还问到适当的理由才愿意出兵作战!曹刿也是一个细心而善于观察的和判断的人。当他们在长勺打仗时,鲁庄公想要击鼓进军,可是曹刿说要等齐兵击三鼓后才能击鼓进军。打败齐国后,齐兵落荒而逃,鲁庄公想追杀他们,可是曹刿在观察一番后才下令杀敌。战胜后,曹刿才向鲁庄公解释他所做的用意。从他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我非常地庆幸我能读到这一篇古文,这一篇古文启发了我要像曹刿一样做一个有远见、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7】

《左传》中,《曹刿论战》中的“长勺之战”,历来被视为以弱胜强的战例。鲁国(全境在今山东境内)虽是一个一等诸侯国,其辖下土地大约就是如今一个县面积而已。齐国,也在山东境内,是二等诸侯国,其辖国却占有山东东部及山东半岛,地理上有渔盐之利,齐、鲁二国国力相比,强弱不言而喻。鲁庄公十年,齐国攻打鲁国,在曹刿协助下,鲁国打败了齐国。此战,曹国采用“敌疲我打”方针,并提出了理论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反击时机在敌方“辙乱旗靡”之际。时至今日,此等理论依然被军事指挥员所接受。因此,人们认定,《论战》是一篇军事文章。

细读《论战》,掩卷思之,该文还是一篇治国大文章。

强敌当前,鲁莽的庄公不考虑敌我双方状况就要出战。曹刿问,你凭什么去打仗?鲁庄公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我每天享用的衣食,无论如何都要分一些给别人。曹刿告诉他,这种小恩小惠,广大人民没有得到,人民不会为你卖命的(小惠未遍,民弗从也)。第二个条件是,祭神的时候,忠诚老实,不敢虚夸。用现在的话说,在精神信仰上,我是彻底忠诚的。曹刿说,这些微小的信用无济于事,精神信仰不会帮助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直至提出第三个条件: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查清,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所以曹刿回答:因为你尽心为人民办事,凭这一点,能够打胜这一仗(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古代士大夫和封建帝王都意识到的,民心民气是立国之本,说该文是治国文章,是恰如其份。成语“人命关天”,一般人认为人命如天大,有识者则指出:这个“天”是指“天数”、气数“。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部门、执法部门出了问题,恐怕这个国家将有不忍言之事发生。曹刿将司法公正与否来衡量民心向背,其见识确有过人之处。

说《曹刿论战》是一篇大文章,不是指其篇幅,该篇全文仅200余字,既阐明治国道理,又包涵军事理论,说它大实不为过。文笔方面也很精采,文中用“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和“公向其故”,用墨不多而刻画出一个不分客观形势、鲁莽行事和打胜仗不知其所以然的统治者嘴脸,又印证了曹刿“食肉者鄙”的论断。可以说《论战》在整部《左传》中,是很精采的章节。

[热门]曹刿论战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后感,在于我们去“读”,通过读,抓住原文的重要内容,进行思考。在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我一直有强烈的代入感。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你是不是正在思考怎么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请阅读由读后感大全为你编辑的曹刿论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1)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2)

由于春节期间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国家倡导大家减少出行,我们也取消了原本的出游计划,从新制定了一个在家的计划。我打算利用这几天多读一些书。于是,我开始阅读《古文观止》。

今天我读到了第三篇文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记载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刿凭借他的远见,帮助鲁庄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曹刿既不是士大夫,也不是贵族,更不是国家的官员。可是当国家有难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这种民族责任感值得我们敬佩。现在国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想我虽然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我要响应国家号召,在家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学会了一个成语“一鼓作气”。明白了一些道理:做事要冷静,要善于观察,不要盲目冲动。同时,我也要学习曹刿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3)

30多年前,我在初中课本上学习过《曹刿论战》,留存的印象也仅限于曹刿的“深谋远虑”。如今,在新高考的背诵复习过程中,再次重温了《曹刿论战》,我对曹刿的军事理论没有什么兴趣,但对他面对外族来犯的态度有了更深的感受。

长勺之战前,鲁庄公准备迎战齐国,曹刿主动要求晋见庄公,乡人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来阻止他,他却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引用过曹刿乡人的“名言”,心安理得地静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有时即使对某些事“评头论足”一番,然后总不忘自我安慰地感叹一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今天,我却有些犹豫了。

曹刿虽为皇室后代——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但在鲁庄公因多次在齐鲁之战中取得胜利的齐国再次大军压境时不知所措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不顾乡人阻止主动求见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他的理由很简单,“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看似简单的语言,却值得我们深思!

那并非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国家是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按说那时的臣民比今天更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就是这个一直隐居的曹刿,竟然会如此勇于担当,如此富有国家责任感,如此有主人翁情怀!

而如今,二千七百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曹刿的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我们继承了吗?关乎国家的大事,离我们确实有点远,和平年代,也确实少有机会去表现我们或强或弱的爱国情怀。但是,社会的事呢,单位的事呢,身边的事呢?我们仿佛越来越习惯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即使那事于集体、于社会、甚至于地球很切迫,只要不关乎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我们就会保持沉默,甚至会屏蔽掉,心想,除自己之外,还有那么多人呢,我又何必那么认真呢?远的不说,就说这环境保护吧,如果大家都能自觉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天亮之后关掉工作了一夜的路灯,阳光灿烂的时候关掉教室明亮的日光灯,因水龙头关不紧而哗哗流水时打个电话告知相关责任人……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责任感,集体的日常开支不会因此而减少吗?地球的空气质量不会有效提升吗?能源危机不会得到有效缓解吗?

我们如果都有曹刿那样的责任意识,都有曹刿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我们的管理就会更加到位,学生成长的环境就会更加健康,教育管理的辐射作用也会呈几何层级增强。

曹刿已经远逝,但他的精神不能淹没于历史长河。愿大家都能重读这篇几十年前学过的经典课文,从中感悟出曹刿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并落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之中。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4)

历史上的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记载了这次战役的文字就有一篇叫《曹刿论战》。文章以传神的`笔墨记载了曹刿自荐与破敌的经过。

读完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曹刿论战是个担心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同乡问他为何要去管国家的事。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那些达官贵人没有远谋的。这里可以发现他作为一个老百姓却担心国家大事,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普通百姓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二、曹刿善于抓住战机,既谨慎又有耐心。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才进军,打得齐军落荒而逃,这里说明他有耐心,沉得住气,很理智。当鲁军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要上阵杀敌时,他可以忍住,不会盲目冲上去。可他为何要等齐军击鼓三通后再出军,可以用他的那句名言来解释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他善于抓住战机的表现。齐军逃后,鲁庄公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随后跳下车,俯身看敌军败退的车辙,又上车遥望敌军旗帜,才下令追击。原来他是要看看敌军败退的车辙是否纷乱,旗帜是否东倒西歪,以此来判断身在曹是否真的败退,这里也体现了曹刿很谨慎,不贸然追击敌人。而他竟能从车辙、旗帜中观察到敌军没有埋伏,是真的败退,也能体现他很聪明机智。

三、鲁庄公也是值得肯定的,他能在国家危难时认识到自己的无能,让曹刿得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干,不得不说是难能可贵的,不然曹刿可能青史留名吗?

不过,我有一点不大明白:若齐军有埋伏,假装败退时也是车辙纷乱,旗帜东倒西歪,装得十分逼真,那么曹刿岂不中计了?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体现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虽然现在已经不经常打仗了,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依然令我钦佩。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5)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 ,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 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6)

敢以一身系兴亡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7)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记载春秋年间大小国事。那年春天齐国军队挥师伐鲁,庄公迎战,在曹刿的帮助下打败齐国。

每读经典文学作品总会有不同的见解与不同的感悟,这也正是我留恋于书香味弥漫的图书馆的一个原因。世人偏喜李白开封洒豪气的壮志,偏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的清廉,偏颂苏轼与众不同的随性人生,而我却独爱春秋曹刿的智勇双全和他的爱国爱民。那曹刿,究竟何许人也?

天下大乱,齐师伐鲁,肉食者鄙,挺身而出。毅然摒弃“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想法,虽然自身出身于民间,但仍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向朝廷请见。若一念之间曹刿放弃请见,可想而知实力悬殊的齐鲁胜败花落谁家。作战之时,充分利用自己卓越的智谋、才能、胆识指挥作战,自信而谨慎,终带领鲁国走向胜利的辉煌。

以上的种种都充分展现出了她人格的魅力,而换作如今又不禁令人产生一连串的深思。家人患病,我们会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角色吗?朋友受伤,我们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吗?老人摔倒,我们会伸出那双温暖的援助之手吗?真情面前,我们会去追逐金钱与物质吗?

在这个公德淡漠与人心功利的时代,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就一让无数人迷失了心智,又何谈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呢?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索取,更是为了奉献勇于去奉献、去尝试、去感悟,因为这个人来人往的生活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本质,已被假丑恶的浮云笼罩着,使迷茫与无助暴露在外。唯有用心去洗涤它,美好才会重现于人们的心间。

正如古人所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换作我们今日,便是“天下善恶匹夫有责”。以自己的一份魄气去感动这个世界,拥抱这个世界,我相信你会同曹刿一样,收获的美好远比失去的珍贵多多了。愿有时光可回忆,且以温暖共长久。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8)

曹刿论战记录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曹刿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军。这篇文章的精髓在于曹刿准确抓住了时机,给鲁国带来了胜利。从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曹刿那样能够抓住时机,出奇制胜。

抓住时机,对于职场上或即将进入职场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曹刿就是通过击鼓和车辙观察齐军的状态,从而抓住了战胜齐军的时机。但在实际生活中,而时机并非像《曹刿论战》中那样是能够看到,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时刻都要运用我们的五官去发现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才能或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一旦发现,我们就要时刻抓住。同时我还要说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曹刿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就是因为他熟悉各种兵法,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兵法。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机会到来之前,我们还要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其实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在机会到来之时,我们才能很好的抓住它。

作为保烟一名新进的员工,我认为抓住每一个向厂领导和各位同仁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我必须积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技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熟悉保烟的厂规厂纪和基本的运作流程,尽快尽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我还要努力踏实地、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虽然现在我暂时在保全班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最基本的是三车间机组的有几台,具体位置在哪。其次保全班的工作涉及到三车间各个领域,我们大概了解到这些领域的工作情况。还有我们还进行了相关培训,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全班学到了什么是细节。由于三车间的卫生很重要,所以任何角落都要干净,我们每天的工作都要细致到一个胶点,一个细节的错过,就会导致我们一天的工作满盘皆输。注重细节,是我在保全班最大的体会。

虽然我并不确定自己今后会在哪个职位上工作,但是无论在哪我都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从而得到能力和事业上的提升。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9)

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其中“曹刿论战”最让我喜欢,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曹刿是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以民为本来决策战争,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面对不利局面,冷静与睿智,善于把握战机,详查敌情,计谋出众,做事谨慎,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是一个极为不凡的指挥家形象。

读完这个故事,了解完曹刿的才华,我想:曹刿真是太厉害了,用少量的兵马就打败了齐国十万大军,看来做事不仅仅需要力量,更多的是还需要智慧,不然还会失败的,我以后一定要像曹刿那样,做一个懂得一鼓作气的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10)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君王齐桓公为建立威信,以我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进攻我国。国王鲁庄公被-迫出兵抵御。曹刿是个有爱国之心的农民,听到这一消息后,便请求见鲁庄公。曹刿的同乡对他说:“国家大事就让那些吃肉的有权位的大官们去谋划,我们平民老百姓,只要耕好地,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曹刿却不听劝,说道:“那些大官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思虑眼前利益,宫廷虽意见纷纷,良策千条,却都不能深谋远虑,这样仗就一定会打输。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国难当前,我们身为鲁国人名又怎能不管呢?”于是,曹刿经历许多艰苦,终于见到了鲁庄公。见到鲁庄公后,曹刿问:“敢问大王,您凭靠什么条件作战呢?”鲁庄公思虑了一下,说道:“吃的穿的等这些养生的东西,我都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一定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皱了皱眉头,不太满意地说:“这些只是小恩惠,您分给了大臣们,而天下千千万万的人民们却没有得到,就不可能与民同乐,人民也不可能在打仗时配合您,听从您的。”鲁庄公肯定地点了点头,又说:“在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这三牲,还有玉器和绸帛,我都不敢随便地改变旧制,不敢虚报数目,祭神时用的祭品数也一定如实地上报给神明”曹刿又摇摇头,说:“对神明不说谎话,这种有限的诚意,小小的信用一定不能受到神明们充分的信任,他们也不可能会保佑您打胜仗的'。”鲁庄公开始有点急了,说道:“大大小小的要打官司的案件,即使我无法将每一个案件都明断清楚,可是,我都一定是本着忠诚负责的态度按照实情来处理的,这回总行了吧!”曹刿微笑着点点头:“恩!段案时明察秋毫,这倒是属于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您能这样有诚意,就一定可以获得民心,得民心,战争就基本上有了胜利的可能。恩!如果您做到这样的话,倒可以凭借这个与齐国打一仗!如果作战的话,那时,恳请大王能够让我陪您一同前去!”

终于到了作战的时候,曹刿果然与鲁庄公一同上了战场,并同坐着一辆战车。曹刿很自信这次能够战胜齐国,因为在战争前的时间里,庄公一直都是察狱以情而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次的战场是在长勺。庄公拿起鼓槌准备击鼓宣命进军时,曹刿阻止道:“大王,现在还不可急邃进军。”鲁庄公十分疑惑,但还是听了曹刿的话,因为他相信曹刿是个治国能士。等到齐国-军队三次击鼓后,曹刿才说:“可以击鼓了,大王!”最后,齐军大败,齐国的败军们个个丢盔弃甲,狼狈地逃走。庄公高兴极了,兴奋地准备赶车追逐,曹刿又阻止了,说:“大王,危险,您还不能这么做!”说罢,他便走下战车,先俯下身子观察了敌军的车辙轮迹,然后又从容地登上了车坐前的扶手向远处望什么。这举动使鲁庄公更加疑惑了,疑惑之余,鲁庄公又听到曹刿说可以追赶。于是,鲁国-军队驰前驱逐消灭了齐国的军队。

长勺之站胜利以后,鲁庄公为解开疑惑便问曹刿之所以“两可,两不可”的道理。曹刿说道:“在战场上,双方对敌,就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战争决策者来说,或攻或守,需要掌握适宜的时机。而作战一事,主要靠的是士兵们奋勇杀敌的勇气。所以我军先退让一步,避开对方的锐气,然后争取有利的时机,由被动地位转化为完全主动的地位。因此在齐军们第一次击鼓时,他们士气振奋,满腔热血。而再次击鼓时,军心疲塌,士气衰减。等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已经军心怠惰,士气尽竭。而我军才第一次击鼓,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涨,对方刚好士气衰竭,敌疲我打,因此我军方得以一鼓作气攻克阵地。敌方是一个大国,虽然被我国打败了,但也要设想到最不利的可能,不能够轻率行动,避免遭受埋伏的袭击,但也不能消极等待而错失良机。因此我观察了敌方战车的车辙,见车辙纷乱,而远望到他们的奎旗东倒西歪。所以,我当即便判定了他们不是诈败,因为如果是诈败的话,车辙就会比较有章法,不会如此纷乱,奎旗也不会那么东倒西歪,所以我决定驱车追赶他们。”鲁庄公听后连连称好,对曹刿赞赏有嘉,后封曹刿为鲁将。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11)

《曹刿论战》主要是讲鲁庄公想要和齐国打仗,被一个百姓曹刿听见了。他认为当权的人非常的无知,所以想要去请谏鲁庄公。曹刿问许多问题而最后才同意鲁庄公去打仗。在战场时,他也做了许多奇怪的事而一一解释给鲁庄公听。

读完了这一篇《曹刿论战》,我觉得曹刿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对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适当的理由才会去做。当他进谏鲁庄公时,他就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来跟齐国作战,而且还问到适当的理由才愿意出兵作战!曹刿也是一个细心而善于观察的和判断的人。当他们在长勺打仗时,鲁庄公想要击鼓进军,可是曹刿说要等齐兵击三鼓后才能击鼓进军。打败齐国后,齐兵落荒而逃,鲁庄公想追杀他们,可是曹刿在观察一番后才下令杀敌。战胜后,曹刿才向鲁庄公解释他所做的用意。从他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我非常地庆幸我能读到这一篇古文,这一篇古文启发了我要像曹刿一样做一个有远见、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范文热搜:学《曹刿论战》读后感集锦六篇


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热搜:学《曹刿论战》读后感集锦六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一)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记载春秋年间大小国事。那年春天齐国军队挥师伐鲁,庄公迎战,在曹刿的帮助下打败齐国。

每读经典文学作品总会有不同的见解与不同的感悟,这也正是我留恋于书香味弥漫的图书馆的一个原因。世人偏喜李白开封洒豪气的壮志,偏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的清廉,偏颂苏轼与众不同的随性人生,而我却独爱春秋曹刿的智勇双全和他的爱国爱民。那曹刿,究竟何许人也?

天下大乱,齐师伐鲁,肉食者鄙,挺身而出。毅然摒弃“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想法,虽然自身出身于民间,但仍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向朝廷请见。若一念之间曹刿放弃请见,可想而知实力悬殊的齐鲁胜败花落谁家。作战之时,充分利用自己卓越的智谋、才能、胆识指挥作战,自信而谨慎,终带领鲁国走向胜利的辉煌。

以上的种种都充分展现出了她人格的魅力,而换作如今又不禁令人产生一连串的深思。家人患病,我们会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角色吗?朋友受伤,我们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吗?老人摔倒,我们会伸出那双温暖的援助之手吗?真情面前,我们会去追逐金钱与物质吗?

在这个公德淡漠与人心功利的时代,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选择就一让无数人迷失了心智,又何谈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呢?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索取,更是为了奉献勇于去奉献、去尝试、去感悟,因为这个人来人往的生活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本质,已被假丑恶的浮云笼罩着,使迷茫与无助暴露在外。唯有用心去洗涤它,美好才会重现于人们的心间。

正如古人所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换作我们今日,便是“天下善恶匹夫有责”。以自己的一份魄气去感动这个世界,拥抱这个世界,我相信你会同曹刿一样,收获的美好远比失去的珍贵多多了。愿有时光可回忆,且以温暖共长久。

学《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二)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 ,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 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 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学《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三)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如果当他自我推荐时,鲁庄公拒绝了他的好意,不肯任用这个山野村夫。那么曹刿还会在历史的舞台上绚烂耀眼吗?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学《曹刿论战》读后感(篇四)

《曹判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来看,作者左丘明旨在通过齐鲁长勺之战,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判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老师的教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只褒扬了曹判的远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而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细。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庄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权无势的曹刿,其远谋能充分发挥,取得成功,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唯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全文,看一看庄公的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像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听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挥洒?可见,庄公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但还不止于此。庄公更广阔的君主胸怀还表现在长勺战场上。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而曹刿说未可,他便不鼓不驰,听从曹刿指挥。在千军万马之前,庄公能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怎样的修养呢!曹刿谋略在胸,庄公蒙在鼓里,但他并不以此羞愧恼恨。是的,庄公指挥作战比不上曹刿,但他唯贤以求而又善于听谏,这也就足够了。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俗话说人无十全,树无九丫,一个人怎能样样精通呢?

庄公的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公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么能过分苛求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

学《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五)

敢以一身系兴亡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重读《曹刿论战》_初二读后感500字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然而,这场战斗中的令一位重要人物鲁庄公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对此我一直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当年不是他启用人才,使曹刿的军事思想得以施展,才能得以发挥,鲁国能取得此战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更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乡野草民也能参与论战。

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仍能虚怀若谷,为才是用。

三、赞鲁庄公敢于亲临前敌,战于长勺、与之乘,在战斗中又甘当配角,让能人执掌令旗。

四、赞鲁庄公没有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希望有更多的鲁庄公。

不能联系实际

[优质读书心得]《曹刿论战》读后感(1140字)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质读书心得]《曹刿论战》读后感(114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一】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曹刿论战》,它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的第一篇课文。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学习阅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文。

2、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了解古代社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课文的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本课精当剪裁,短小精悍,和第二课《陈涉世家》,第三课《出事表》相比,放在第一课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和吸收积淀古代文化。

2、教材单独组元,意在指导学生单元集中比较,比较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今词义既有发展变化,又有继承、联系的特点。

3、教材注意到第六册的特殊地位,作为开篇,它是对前面五册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知识基础的升华与发展。对今后高中阶段语文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语文基础相对比较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对曹刿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意义的把握应循序渐进,有浅入深,适当取舍。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文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借助工具书用自学的能力及圈点批注的方法掌握文言词语、句式。

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

3、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是目标1、2。课文2、3段对于表达中心来说是本文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采用投影、小黑板、地图等媒体手段。

六、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联系当今世界、国防、军事建设导入课文,同时板书“齐鲁长勺之战”,并点明战争的性质“以弱胜强”。

(导语深入浅出,简明而有启发性,符合这篇课文的风格。)

二)学生自学

1、通读全文

(1)指导学生不看课文注释,初读全文,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

(2)对照注释,再读全文,标出不懂的地方,并写入课堂笔记。

(3)学生各自翻检词典,自己解决课堂笔记中的问题。

(4)学生相互质疑,释疑。

2、点拨、交流

(1)教师发印好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出示小黑板,补充注解。

(材料是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一是有关“肉食者”,二是有关“战车”,三是“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

(2)师生交流小黑板的注解:

伐—请—下视其辙—下,视其辙

战—登轼而望之—登,轼而望之

3、朗读训练

(1)教师领读

(2)学生自读

(3)集体齐读

(4)检查朗读,师并作纠正

4、总结本课内容

5、作业布置

(1)、学生填写课本上练习三、四,并对照订正,师适当检查,点拨。

(2)熟读课文

(以上为第一课时)

三)深入理解

1、提问:同学们对词语解释还有什么问题?

(提问的目的一是自然过渡,二是复习交流巩固。)

2、翻译理解课文:

(1)同桌右边的同学逐句翻译第一段给左边的同学听,再请左边的同学逐句翻译后2段给右边的同学听,相互提意见,力求释词准确通畅。

(2)老师指导一个讨论小组,然后请其中一位同学上讲台翻译。

(这种形式从动嘴到动脑,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老师简述课文三段的'段意。并讲述参与战争的三个主要人物,同时让

学生去思考这三个人物中谁是英雄人物。(答案一目了然,曹刿。)

4、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投影讨论题:

(1)课文写他怎样成为英雄的呢?写出了他怎样的性格?

(2)曹刿能发挥他的远谋,有所建树,似乎应该加上重要的哪一条?你对之有什么启发?

(3)你对鲁君是怎样看的呢?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5、师生交流,归纳总结。

(1)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他认为战争中要抓准战机。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家。

(2)曹刿有所建树,重要的一条是爱国精神。

(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6、齐背课文

四)拓展训练(要求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自己的发现。)

小黑板揭示练习题:

(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

2、背诵课文

附一:有关“肉食者”(略)

附二:有关“战车”(略)

附三:有关“齐鲁长勺之战示意图”

附四: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齐鲁长勺之战

弱国战胜强国

伐—下视其辙—下,视其辙遍偏(piān)

战—登轼而望之—登,轼而望之孚(fú)夫(fú)

请—

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可/以/一战

遂/逐/齐师惧/有伏焉

第二课时:

齐鲁长勺之战

乡人曹刿公

爱国

英雄

远谋

战略思想指挥才能

(取信于民)(抓住战机)

军事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二】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三】

《曹刿论战》主要是讲鲁庄公想要和齐国打仗,被一个百姓曹刿听见了。他认为当权的人非常的无知,所以想要去请谏鲁庄公。曹刿问许多问题而最后才同意鲁庄公去打仗。在战场时,他也做了许多奇怪的事而一一解释给鲁庄公听。

读完了这一篇《曹刿论战》,我觉得曹刿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对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适当的理由才会去做。当他进谏鲁庄公时,他就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来跟齐国作战,而且还问到适当的理由才愿意出兵作战!曹刿也是一个细心而善于观察的和判断的人。当他们在长勺打仗时,鲁庄公想要击鼓进军,可是曹刿说要等齐兵击三鼓后才能击鼓进军。打败齐国后,齐兵落荒而逃,鲁庄公想追杀他们,可是曹刿在观察一番后才下令杀敌。战胜后,曹刿才向鲁庄公解释他所做的用意。从他的解释,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我非常地庆幸我能读到这一篇古文,这一篇古文启发了我要像曹刿一样做一个有远见、善于观察和判断的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四】

《曹判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来看,作者左丘明旨在通过齐鲁长勺之战,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判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老师的教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只褒扬了曹判的远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而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细。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庄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

因为无权无势的曹刿,其远谋能充分发挥,取得成功,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唯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全文,看一看庄公的作为。

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像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听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挥洒?可见,庄公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但还不止于此。庄公更广阔的君主胸怀还表现在长勺战场上。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而曹刿说未可,他便不鼓不驰,听从曹刿指挥。在千军万马之前,庄公能做到这一点,又需要怎样的修养呢!曹刿谋略在胸,庄公蒙在鼓里,但他并不以此羞愧恼恨。是的,庄公指挥作战比不上曹刿,但他唯贤以求而又善于听谏,这也就足够了。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俗话说人无十全,树无九丫,一个人怎能样样精通呢?

庄公的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公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么能过分苛求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五】

敢以一身系兴亡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名言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历史有太多的悲壮和光荣来证明这一点。南宋的岳飞,明末的袁崇焕,开始的时候都是凭一人之身勇担大任,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士卒,使金兵后退,满洲兵不能前进。如果有更大的响应和追随,怎么还会有江山的沦丧、家园的理亡?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感召便能如此巨大,如果能有亿万的人挺身而出,结果又会怎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论“鲁庄公的鄙与不鄙”——读《曹刿论战》有感


读过《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

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幻想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鲁庄公和毛泽东的人品,真是天差地别啊!我觉得,一个领导者,人品上的鄙较之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的鄙更可拍。

论“鲁庄公的鄙与不鄙”_读《曹刿论战》有感1000字


读过《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的人都知道,它通过描述曹刿和鲁庄公在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前准备、战时指挥、战后总结中的言行,展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和军事韬略,暴露了鲁庄公政治上的目光短浅和军事上的急躁冒进,提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个核心的观点

不错,大敌当前,鲁庄公虽然列举了应战的三个条件,但他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放在首位,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放在第三位,以为主要靠得到他封赠的几个贵族首领率领士卒冲锋陷阵,就能打败齐军,没意识到取信于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意义,把贵族的力量至于人民的力量之上,本末倒置;他还把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放在第二位,以为虔诚地对待神灵,就能得到神灵的保佑,打败齐军,盲目迷信。另外,他不懂得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兵不厌诈的战略战术,急于指挥军队出击和追击,轻举妄动,急躁冒进。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确有鄙的一面。

然而,鲁庄公能弗专衣食、以情治狱,说明他是一个廉洁公正的君主。其次,他能纾尊降贵,接见曹刿,跟曹刿共同探讨应战的条件;能从善如流,不刚愎自用,又能任人唯贤,不嫉贤妒才,愿意跟曹刿同车上阵,听从曹刿的意见,放手让曹刿代替自己指挥作战;还不耻下问,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从中学习战略战术,吸取教训。可见,鲁庄公还有不鄙的一面,这正是他跻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要资本。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正如我们既要否定鲁庄公的缺点,又要肯定鲁庄公的优点一样,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一个君主不可能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无所不精的全才,最要紧的是他能像鲁庄公那样廉洁公正,亲近民众,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从善如流,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不刚愎自用,不独断专行。

说到鲁庄公,我不由得想到毛泽东。

在第一点上,毛泽东尚能做到。他在《沁园春雪》中客观评价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在第二点上,晚年的毛泽东则完全比不上鲁庄公。毛泽东因为对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模仿苏联的建设模式,而且头脑发热,急躁冒进,搞什么三面红旗大跃进,幻想15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在经济建设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坚持错误,对婉转批评的刘少奇和直言讽谏的彭德怀怀恨在心,残酷迫害,以一场席卷全国的***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鲁庄公和毛泽东的人品,真是天差地别啊!我觉得,一个领导者,人品上的鄙较之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的鄙更可拍。

读《廉泉清风》有感:一曲廉泉唱清风


一曲廉泉唱清风

——读《廉泉清风》有感

邱劲松

在"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笔者挑灯夜读《廉泉清风》一书。《廉泉清风》翔实介绍了连州的历代清官廉洁从政的励志故事。伴着淡淡的墨香,一个个连州历代清官的形象眼前浮现,一股股廉洁清风扑面而来……

读《廉泉清风》,我读懂了"廉泉之源"深厚的廉洁文化内涵。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写《爱莲说》一文而名扬天下,《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莲花坚贞的品格,表现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周敦颐初为分宁主簿,南安司理参军,移桂阳令,知郴州,后为转运判官。一生清正为官,传为佳话。据记载,周敦颐在任广南通路转运判官期间,曾两次来连州巡视,见巾峰山下的荆楚古道边潺流不绝、清冽甘甜的泉水,联想自己的经历和连州的刘禹锡、刘瞻、石文德、黄匪躬等清官,睹物言志,感若泉涌,奋然写下"廉泉之源"四个大字,并请石匠凿刻于泉边的岩石上。千百年来,"廉泉之源"以其深厚的廉洁文化内涵,既昭古人,又示来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为官者修身励志,勤政为民。

读《廉泉清风》,我感怀刘禹锡"功利存乎人民"的炙热情怀。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任刺史,当时心情极为复杂,一方面他对社稷百姓心怀厚爱,一方面又对当时朝廷腐败深恶痛绝,觉报国无门,心怀不悦。在连州,"剡中若问连州事,惟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的优美自然景色和"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刘禹锡《吏隐亭》)的淳朴民风感染了他,让他立下要在连州大做好事实事的雄心壮志。

刘禹锡任连州任刺史近五年之久,他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一文中写道:"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於壁端,宰臣王晄、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或久於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官,翘禺载於歌谣……余不佞,从群公之後". 文中"功利存乎人民"是刘禹锡连州发出的为官宣言,刘禹锡托文言志,表明自己要以四位贤吏清官为榜样,要有所作为,做一代清官。刘禹锡在连州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关心民间疾苦,使连州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他教连州农民以机械吸水灌溉农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他编辑医书《传信方》,救世济民。他躬身农耕,体恤民情,为加强了瑶、汉两民族的团结,他还经常深入连州瑶区,与瑶民们一齐劳作和娱乐,写下《莫徭歌》、《蛮子歌》、《插秧歌》等反映劳动生活的诗篇;他兴学重教,带动连州文化走向兴盛,他培养出连州第一个进士刘景,后来刘景的儿子刘瞻亦高中进士,官至宰相。在唐宋时期,广东进士共175人,连州就占55人,由此,史上有"连州科第甲通省"之美誉。

因着刘禹锡的名气和连州文风之大振,当时荆、楚,吴、越一带的儒生趋之若鹜,赴连州求学,湘南的儒生周鲁儒、吴越儒生曹璩都是刘禹锡的得意门生。刘禹锡开启了连州一代文风,清代学者杨楚枝高度评价说:"连州风物媲美中州,则禹锡振起之力居多。"另外,刘禹锡重修海阳湖和燕喜园,既为连州人民提供休憩的好去处,又为连州留下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他"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观更为后人所传颂!

读《廉泉清风》,我为刘瞻"却四方之赂"的壮举喝彩!

刘瞻,字几之,连州人,唐大中年间登进士第,官至宰相。在宰相任上,刘瞻为拯救300多无辜性命而向皇帝冒死直谏,获罪被远贬荆南。刘瞻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行为光照后人;刘瞻的清正廉洁,为世人所景仰。据《资治通鉴》记载,刘瞻正是因为"素有清名"才入阁为相的,翰林学士郑畂在他被罢免宰相的诏书上写道:"(刘瞻)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堂堂宰相,连几亩宅地均不属己有,足见其之清廉。唐咸通年间,唐僖宗重新起用刘瞻为宰相,朝野上下对此一片欢欣。《资治通鉴》还有这样的记载:"瞻之贬也,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之,改期,由他道而入……".刘瞻重被起用,百姓载歌载舞迎接,他却执意避开这份荣耀,足见他低调的为人。刘瞻故后,葬于巾峰山上,后人在燕喜园里修建"刘几之祠"以念之,一代贤相的的动人故事在其故乡代代传颂。

读《廉泉清风》,我为曹镐植竹筑建清风楼、黄匪躬"一挹清风"、徐常筑亭修德、石文德冒死上谏的故事击掌!

明弘志十年(公元1497年),连州知州曹镐在州衙侧边修建"清风楼",楼的周围只植种竹子,其它花草一概不种。竹是君子的化身,彰显气节,象征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的精神。曹镐植竹寄清廉,表心志。据记载,他在连州任职期间,勤勤恳恳,口碑极佳,"离任之日,州人攀辕涕泣者数百人".北宋元祐年间,连州知州徐常在燕喜园里建一亭子,徐常取《易·井》六卦辞"井收,勿幕"之义,将亭取名"勿幕亭"(后改名为流杯亭),并题写《勿幕亭记》,文中以井和泉的关系,比喻道和德的道理,赞美"德"和"清".徐常筑亭以修德,为后人所传颂。黄匪躬为连州鹅岗村人,五代十国后梁时期任江西幕奏记,楚王马殷慕其诗才,于黄匪躬奉命出使楚国时,欲以减免鹅岗村的赋税徭役作为见面礼,黄不受,马曰:"老夫尝恐不一挹清风,今幸得见之,唯恐不足以奉汤沐……"黄答道:"志大重忧国,恩深岂顾家",以抒发襟怀。黄匪躬去世后,后人在他家乡建"清风祠",在燕喜园建"慕黄堂"以念之。

石文德,连州沙坊村人,五代十国时期楚国水部员外郎。石文德见楚王马希范生性奢侈,铺张浪费,便上书劝谏:"夫农为民本,食为民天,今广取皮革,牛囤虚空,耕民逃窜,转为强盗……",楚王见石文德伤了自己的面子,将石文德贬为融州副使,不久石文德辞官归隐家乡,立"耕读传家"为家训,带动族人勤耕种,苦读书。他开垦良田数十亩,特设10亩为"祭祀纪念田"租赁出去,其收入供族中弟子求学所用。家训流传千百年,沙坊村积淀了厚重的耕读文化,成为振兴家族的精神内核,从此,石氏家族文运兴盛,人才辈出。

读《廉泉清风》,我还阅读了宋代连州知州何坦"惟俭足以养廉"、明代连州知州余勉学"凿井泽民"、明代连州太守徐美"勤政为民,官声载道"、明代连州籍官员曾象乾勇除奸臣以保廉等廉政故事。《廉泉清风》中一个个鲜活的正面人物形象让我想起焦裕禄、孔繁森等近代从政楷模,想起许许多多在平凡岗位上为社会、为人民默默奉献的人。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下,全国上下正掀起轰轰烈烈的"两学一做"热潮。"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勤政为民之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作为公务员,我们一定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开卷有益",读一本书,就是读一段历史,读一种文化。品读《廉泉清风》,让我沉思,催我奋进!

《尘埃落定》读后感:一曲尘埃落定的轮回


刘恒阳
在那样一个社会,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命运,恍若,早已尘埃落定。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记得还是在初中的一次读书推荐会上,在一段引人入胜的解说后,看着那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长长的关系图时,我立刻被多元的藏族文化,错综复杂又略带讽刺的剧情,深深吸引。
带着对于有些陌生的藏文化和错综复杂的情节的好奇,掀开书页,渐渐走入这曲似乎早已尘埃落定的轮回……
似乎与初中所读过的童年和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妙,阿来也通过了儿童视角来折射社会人生,文中的“我”是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傻子”,但却干出了许多“聪明人”也干不出的事来。“痴呆”的他带领族人取得了罂粟花战争的胜利;搭建了富庶的边境市场;用睿智的眼光在麦其家的土地上大种小麦,避免了饥荒;与周围的土司建立了友好关系,举办了浩大的“土司们最后的节日”,从而化干戈为玉帛。这个最不可能获取需要复杂的心智、算计、狠毒才能获取的土司宝座的傻子,却展现了超乎常人的能力,成为土司统辖领域风云一时的人物。他一步一步地赢得族人们的爱戴,娶到最美丽的土司之女为妻,并如同先知那样在麦其土司家势力达到极盛时预言土司制度十年后将土崩瓦解。
每一本著作的背后,都一定有一段艰辛的岁月。阿来写完《尘埃落定》后,历经周折,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屡屡被各出版社退稿,1998年3月才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中,孰料一出版立即获得巨大的反响。终于,《尘埃落定》在98年获得国内文坛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这一殊荣。阿来成功的背后,是他在曾经担任高中历史老师时对于土司文化执着的探寻的自然流露,是他自身出生在“四土”的阿坝藏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喜爱与追求。可以说,《尘埃落定》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通俗性,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获得了成功的作品,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芭。
小说的本身,似乎在那孩童般却似乎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的眼光中呈现,在父亲麦其土司豪无厘头的杀死了曾经听命过并帮助过自己的多吉次仁后,多吉次仁的两个儿子终于选择了复仇。他们的行事准则,颇有汉人江湖侠客的那般豪爽仗义:必须杀死一位在任的麦其土司若父亲和哥哥不是被他们亲手杀死的,就轮到了我,傻子弟弟。“我”一次次同大儿子酒店店主其周旋,甚至毫不避讳的谈论杀死自己的哥哥,父亲,最后竟不可思议的和店主成为了“朋友”。酒店店主的一个提问更引人深思:“为什么不直接杀死他和他弟弟?”也许这就是土司家族根深蒂固的矛盾的表现,也许这就和本书的题目那样,所有人的命运早已尘埃落定,似乎在这件事里大家都放下了机巧、猜忌和伪装,人性中的单纯都自然地流露出来。
同许多平常的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也采用了悲剧式的结尾:
我重新回到屋子里,坐下不久,就响起了敲门声。
是我的命来敲门了。

血滴在地板上,是好大一汪,我在床上变冷时,血也慢慢地地板上变成了黑夜的颜色。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是那个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内战刚刚打响的混乱年代,土司的时代在时代的巨轮下湮灭。红色汉人的炮火下,“我”的童年,“我”的朋友,“我”的父母,那个生“我”养“我”的麦其家的官寨,轰然倒塌,当麦其土司死于猛烈的的炮火后,“我”也死于了和“我”自称是“朋友”的酒店店主的复仇。死的时候,竟没有一点慌乱,是那样的从容。也许,当“我”唯一的精神家园崩塌时,当“我”的妻子一次次地背叛时,当我最忠诚的仆人为自己而亡时,“我”这个傻子,终于失去了生活所有的寄托与留恋,所以“我”在多年前早已就预言过土司制度的瓦解。也许,在对于多吉次仁的两个儿子的纵容中,“我”也预言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作者才会发出“是我的命来敲门了”这样的呼喊,一切,似乎都是早已尘埃落定。
愚者不愚,智者不智。
与愚公移山不谋而合,不仅别人叫“我”傻少爷,“我”很多时候也自称为“麦其家的傻儿子“,也许正是因为“我”只是计较的太少,对生活的要求只存在陶渊明般的享乐与自适,不像任何人那样处心积虑地算计,谋划任何事,不追求任何东西,只求活得开心和自在。“我”懂得宽容和体谅,懂得用爱包容恨。“我”傻,可却用傻换得了在下人中的威望,得到了人们真心的亲近。“我”的傻让他活得没有那么艰难辛苦,更加潇洒自在,也让“我”躲过了很多伤害和厄运。
“我”那个早已将土司的位置视为囊中之物的聪明的哥哥最终也不幸的死在了仇人的复仇上。而我,这个傻弟弟,却在边疆靠自己的力量干出了一番功绩,成为了少土司。似乎这大智若愚这才是文章从把“我”定义为一个傻子的真正用心吧。
这本书不仅仅有十分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藏地文化。从前的藏文化,在我的眼中,是那种人人都虔诚地去朝圣的那种超然与圣洁,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从前的藏地,是那种满地开满了格桑花的那种美丽与梦境。而《尘埃落定》就像是一扇窗,一扇藏地的窗,阿来小说里的藏地,在我的眼中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土司们的势力纵横交错,为了利益与地界,发生了数不清的摩擦与交锋,为了小麦,拉雪巴土司和茸贡土司费劲口舌地讨要,对他们神态和心理的描绘不乏生动,幽默,在最后土司最后的节日时,那一个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土司们,早已老态,言语中,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惋惜与不舍。同中国古代史中皇家兄弟为争权,为夺势,而撕破脸皮一样,“我”,“我”哥哥,“我”父亲三个人在对于土司的争夺中渐行渐远,甚至当杀手被我发现对哥哥和父亲的意图后,竟不为所动,最终哥哥死于非命,一个人,在有了权与力后失去本心,似乎已是必然。生于那个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年代,土司制度的瓦解就如我所预言的那样,是时代进程的牺牲品,能改变的,不过是谁来终结,何时终结,而被阿来所怀恋的,叹息的过去的文明和人,如烟,如黑夜中的鲜血,一切,就如小说的题目那样,早已尘埃落定。
我很喜欢小说的名字:尘埃落定。世间一切的繁荣与浮华不过是千千万万尘埃组成的,借着风,在空中飞扬,舞蹈,可当风过,雨后,尘埃落定了,便什么都不存在了。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天地间一粒飘忽不定的尘埃吗?不论你是土司还是土司的儿子,不论你是傻子还是绝色美女;不论你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多重要的角色,英雄也有迟暮,你对于整个浩瀚的历史来说,终究也只是将来人们饭后的谈资,一粒尘埃而已。风轻轻一吹,便不留任何痕迹。所以,那些功与名,钱与权,食与色的追逐在大同社会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生死沉浮也终究不过梦一场,何况是那些如云烟的人生的起伏。一切都是浮云,一切不过尘埃。
阿来,用一篇小说,一段文字,折射了,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悲欢离合。
掩卷深思,人生,难道早已尘埃落定?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曹刿论战》读后感:君臣同心的一曲赞歌》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曹刿论战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