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金刚经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金刚经有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读《金刚经》有感(一):"看破红尘"是"道"

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但读过一些经书。佛经读得最多。《金刚经》、《坛经》、《心经》等都不止一次地读过,包括一些介绍性的小册子。但读来读去,只能说知道一些佛学知识,至于佛经的精髓和要义,犹如雾里看花,不甚了了。

前些日子,我在"天涯在线书库"中发现了一个题目——《金刚经说什么》,作者是被誉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这又引起了我读经的兴趣。于是,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认真地拜读了南先生的讲解。我们知道《金刚经》有三十二品(性),南先生从头到尾,结合他自己的体会,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读后获益匪浅,自以为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是真的"明白了"也很难说,因为真如本相不可说,一说就错。再者,佛经所言之精要,是需要通过修行去"证悟"的,所以不修行者如我辈,所谓"明白",仍然是纸面上的"明白"而已,甚至依然是误解。但毕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想,就不揣冒昧地说一说罢。

第一点:关于基督教与佛教的异同。任何宗教都既相同又相异。相同的是都主张"行善",即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具体义理和修行方法又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基督教认为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人生来有罪,但人不能自救,只有皈依上帝才能被救赎,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而佛经认为人人是佛,只要能"明心见性",凡人就立地成佛。所以,佛与众生平等;佛祖不"度人",人只能"自性自度".

我曾问过一些信奉基督的人,他们对上帝的存在深信不疑,对上帝造人深信不疑,对人只能被上帝救赎深信不疑,并且如有怀疑,就不能被救了。那么,二者到底孰真孰伪呢?我说不清楚,大概永远也说不清楚。信仰不同,还是相互尊重为好。

但从凡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佛经讲的"自性自度",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意识,诚如儒家提倡的"慎独".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我约束,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变为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行动。所以,现在许多烧香拜佛的人,有些人是做了坏事企图让佛祖保佑,如若明白了"自性自度"的义理,就不要心存幻想了。反过来说,上帝能救一切人,包括犯了罪而想改过的人的话,那么许多不法分子有可能这样想:先腐败,再悔过,然后等上帝来救。当然,《圣经》一再强调,不要说作恶,即便是有不好的念头,都是不应该的,都是罪过。但毕竟做恶之人还可以存有这样的幻想:做了坏事等上帝来救。这就不利于"自律"意识的形成。

第二点,金刚经的要义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字:放下。然而,悟道成佛,恰恰难就难在"放下"二字。放下,就是要行布施,不执著,始终保持一种"清净"之心。而只有真正放下了,才可能有清净心。放下就是舍弃,舍弃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放下、舍弃人之为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与物要放下,生与死要放下,各种欲望要放下,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能有;而尤其难放下的是所谓"法相",法即指思想和观念。而人的脑子里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啊,这个想法下去了,那个想法又来了,甚至睡觉都在做梦,其喜怒哀乐和真的一样,所以无论白天和黑夜,人的脑子总是杂念丛生的,越说不想,想得越多。反过来说,有些学佛的人追求所谓的"空",而有"空"的观念也是执着,也得放下。由此看来,要想如此彻底地"放下",不要说生活在尘世的人了,就是出家人,恐怕一边念佛还一边瞎想呢。悟道之难,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人虽不能悟道成佛,但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主宰一切的物化时代,经常读一读《金刚经》,起码可以帮助世人懂得善恶相报的因果关系,这对于遏制人们过分膨胀的贪欲,从而保持一份平常心,争取做好人而不做坏人,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点,色空观念与因果报应。《金刚经》处处都涉及到色与空的关系,但《心经》讲得更为直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是色呢?色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相",即一切现象,既包括有形有象的可感、可视、可听之象,也包括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法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我觉得真正理解色与空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太抽象,它需要证悟又难以证悟。"色不异空"相对来说还比较好理解,因为一切现象(包括心象),都是因地、火、风、水四大机缘的合和而产生,并且有生就有灭,一切现象都是暂时的而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空",不是没有,而是指它的变化不定。那么,色与因果报应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说简单点,一切色相,都是一定的因果关系的产物。有因必有果,这个果,就表现为相。那么又为什么说"空就是色"呢?这就比较难理解了。因为,所谓"妙有真空"的境界,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凡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只能从字面上作这样的理解:佛祖说的"空",是不是类似老子所说的"道"呢?它无形无相,若有若无,恍惚不定,它本身是空的;只因机缘到而生相,此时是空中有相,相去则复又为空。比如一张桌子放在这里,原来的空就变成了"有",搬走了桌子,又复为"空".是故,空中有相,相在空中,彼此一体,难以分割,故而"空即是色".

既然空色不二,那么佛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佛法是世间法,它并不要求修行之人离群索居,不食人间烟火。所谓看破红尘,也不是悲观厌世,而是说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性和短暂,所以要去掉执著心,所谓"物起则应,过去不留";"你过来,我过去".一切的权力、金钱、美貌、地位、名望都是过眼烟云,想留也留不住,王公贵族,帝王将相,哪个不想长生不老?炼丹,求仙,结果呢,许多人都是短命而亡。滚滚红尘,如此而已!

所以,对于凡夫俗子来说,看破红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看破了红尘,就要力争破除贪、嗔、痴;看破了红尘有利于在闹中求静,保持一颗平常心;看破了红尘,有权的,不要谋私利,要权为民所用;有钱的,要多行布施;一般草民,则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总之,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要相信因果报应是真理而不是封建迷信。至于有没有前世和来世的因果报应,凡俗之人,又何以能够知道?但我也相信,真正的有道之人,是不讲妄语的。

第四点,佛理与文学。我是一个文学圈内的人,读了一些经书,自然要想到二者的关系。金刚经要求将"法相"也要放下。佛理中讲的"法",指的就是人的意识,自然也包括情感。而文学所要表现的,恰恰又是人的情感世界。而放弃了情感,就等于放弃了文学。这不是很矛盾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次读《金刚经说什么》,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劝学佛的青年人:要先学做人,再说学佛;人都做不好,还学什么佛(大意)。那么,学做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要做好人。而好的文学,确有提升人的素质、涵养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换言之,文学能够帮助人们如何学做人。文学和佛理虽然没有可比性,却有内在的一致性。佛理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是无私的大爱。而一切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一种博大的爱心,具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当今,对于斯大林所说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已经很少听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不成文的但又被普遍认可的看法,即认为作家也是普通人,所以让作家承担"灵魂工程师"的任务,是一种苛刻的要求。金刚经给我的启示是:作家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从事的职业是有关人的灵魂的工作,如果作家的精神、人格境界混同于一般人甚至比普通人还不如,他写出的作品如何能帮助人们学做人?比如当前为金钱、地位、名望而写作的人,比如那些理直气壮地进行"下半身"写作的人,比如那些为了"卖点"故意添加低级作料的作品,对于"学做人"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人们对当今道德滑坡的现状深表忧虑,而上述一些格调低下的"纵欲"之作,恐怕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毫无疑问,我国当代文学已经进入了多元并存的时代。各种文学观念、文学流派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作家们必须要坚守的,那就是——文学精神!文学精神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涵:对作家来说,要具备较高的精神素质与人格境界;对作品来说,则要能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前者要肯定之讴歌之,对后者则要无情地揭露之鞭挞之。

作家,理应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后,我要再次重申:上述所说,绝对不是"解经"(我哪有这样的资格),只是个人的读经感想而已。即便是感想罢,恐怕也近似于痴人说梦,谬误多多,诸君看过之后一笑了之可矣!

读《金刚经》有感(二):快乐地生活

《金刚经》这本书挺有意思,它写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学生须菩提在课堂(法会)上的一段对话,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用金刚般的智慧断除烦恼,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先说"烦恼",人生在世谁没有"烦恼"?大至国家、企业、团体,小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可以说"烦恼"如影随形、伴随终身。人们为什么会有"烦恼"?《金刚经》上说,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句话,有个"我"字作怪!"文革"中不是有句"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吗!若是"我"没有了,还斗个什么劲?所以,要想去掉"烦恼",必须正确地认识"烦恼"的载体――"我".

"我"是什么?我的耳朵、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心脏、我的想法、我的…,哪个东西是"我"?都不是,"我"是"缘起有,自性空".

其次是"我执".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们总把自己看到、听到、认识到的东西,比如:我的电脑、我的房子、我的同学、我的事业、我的看法…,等等,当成是真是不虚的,――误区正在这里,这叫"我执"!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几十年、最多一百年,一切都与你无关。"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宇宙的全部,人们的"贪、嗔、痴、慢、疑"都是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真正破除"我"和"我执"的樊笼,就会达到"明心见性", 即所谓"开悟"的状态。这时的人就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一切都看开了,看透了,一切都不住于心,就连这个"心"也没有,真正做到"心无所住"!心如明镜,何来"烦恼"?胸怀虚谷, "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谁又去"烦恼"呢?

正确地对待人生,乐观地对待生活,每天都快乐,每天多为别人多想着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生快乐,下一生还快乐,大约这就就是佛祖的意思吧!

读《金刚经》有感(三):了解佛陀的智慧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在我国流通非常普遍。首先,针对中国人好简的民族特性。《金刚经》言简意骇,其内容直指人心,深得广大佛学者的喜爱。

《金刚经》分序分、正通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到今天,我们已经学完了发起序。大家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说佛教大部分经典一开头都是说佛顶发无量光明,显现种种神通。然而《金刚经》却朴实无华,真实记载了释迦牟尼佛也和凡人一样,托钵乞食,洗足敷座,一样的食人间烟火。这就说明了修行是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不搞什么神通幻术之类的来迷惑众生。

佛陀当时有二千五百人众的大僧团,佛陀凭借自身的成就、自身一呼百应的威望,完全可以指使弟子们去为他安排衣食住行。然而佛陀并没有这样做。佛陀却和大家一样,亲自托钵乞食,亲自敷座而坐,过简朴实在的生活。这说明佛陀以身示众,教导我们佛法是在现实世间中通过自身努力修得来的,而不是离开内心而去向外在虚无缥渺的神灵求来的。也说明了佛陀以身作责,树立人人平等无有高下的榜样。不像一些官员高高在上,吃老百姓的,喝老百姓的,却还在老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一副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夸夸其谈却又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官员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这样的社会也就很难发展。

佛陀的品德智慧是圆满的。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学习佛教给我们的法。学法为的是用在实修道上,用在现实生活中。说好话、做好人、办实事。运用佛法、运用智慧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真切实际的利益大众。

现在我们在提倡和谐社会,是的!在沿海地区确实得到了成效。可前几天我看到同学放寒假回乡,所拍摄到的山村里的照片时使我震惊万分!真不敢相信在如今发达的中国还有如此穷困的地方!那是一片偏远山区的村民。村民破损的房屋连我们沿海地区农家猪舍都不如。孩子们更是连一学期几十块钱的学费都交纳不起,只能眼巴巴地跟着大人做苦活。从他们迷茫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人生幸福大道失去了希望!

你说我们大家一天到晚在讲和谐社会,要求每个都要做好一个守法公民。你再看看那些穷山沟里的贫民,他们吃饭上学都成问题,面临着对肌体的挨饿,面临着对学识的无知,那还能谈什么和谐?为什么说"穷山恶水出叼民"呢?这正是因为把他们逼急了。你看看他们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要张口吃饭的,要继续活命下去的,他们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你想想看,如果你家财万贯,你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偷人家的钱财吗?你会扔掉面子上大街上去乞讨要饭吗?就算打死你也不会去干的。然而和谐社会里却又有那么一些流浪者、乞讨者!这不是很可悲吗!所以要使社会真正和谐起来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后面还有一句话,那是很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要带动还没有富起来的人一起奔小康去!这才是团结,这才是社会主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现在我们读诵经典是为了了知佛陀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以佛陀为榜样,依法修行。发起序虽然短短几句话,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含纳了道德生活,含纳了实地修行,含纳了真如本性。其中是十分值得令人寻味的。所以我们完善自我以后还要利他。当然我们会发挥出我们大乘佛教的精神,显现出我们闪亮的价值,成为世界福音的传播者。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金刚经】有感1500字


读【金刚经】有感1500字

一部佛光灿烂的《金刚经》,在今天这个国泰民安,佛教昌盛的时代广为流传,在日益增多的居家学佛人的队伍中,读《金刚经》的信众也越来越多,这真是盛世兴佛,佛兴盛世,是中华民族的殊胜因缘。在读《金刚经》的人群中,不时听到这样一种反映,即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功德无量之经,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去读这部经。但释迦牟尼佛却在这部经中反复指出无法可说,无法可得,故而读来读去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到底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可学?我以为这的确是读经的一个大问题,有必要加以深究并切实解决。

《金刚经》篇幅不长,但佛在经中却反复说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也说到如来无所说,也无法可得,即便是过去在然灯佛所也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指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此说来真叫人有些难以琢磨。说了又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说;说没有说吧,又有一部《金刚经》摆在那里。其实这正是《金刚经》大作之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佛法的光茫,只是我等小根小智,无明愚昧,见宝不识。因而落得一个见字为字、见相落相,无法感悟到经中的理义。如何这样说?我们不妨将《金刚经》剖开来看。

对于解决读者中如上疑团,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细读:“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善提。须善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佛在这里态度十分鲜明地告诉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要因为佛说过诸法非法,诸相非相,就以为一切法都断灭了,就无法可学了,如此思维必定是一种偏知偏见。由这段经文的反思,我们不妨再重读《金刚经》,难道释迦牟尼佛就真的没有说法吗?不。经文通篇都在说法,而且说的是大法,是金刚般若波罗蜜法,是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何以见得?经文开篇佛就开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降伏其心。接着指示一切菩萨应如何布施。继而又指出佛法如同虚空不可思量一样,不可依思量而得,也不可以身相而见。若是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是根本,是大法。难怪连须菩提听到这里都要启问:“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须菩提并非多余担心,我们若干人不是感到无法可信,无法可学吗?在以后的经文中,如来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众生之见,以菩萨之见,以佛之见来解说这般若之法,以启迪众生智慧,通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既然说了法,那又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无法可说,无法可取呢?这并非如来想搅浑水,而是如来太子知众生之根性,那就是执著贪婪。故而佛在说出法以后,又得花大气力告诫人们不要执著于法,不要贪取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何等的慈悲!我想如果没有众生执著的根习,《金刚经》有几句话就够,佛既不需要花那么大的气力说那么多的话,也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破众生之执见。

众生执著了什么呢?佛在经中了了说明。略举几执:一是执著于相。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二是执著于法。贪乐于小法,有为法;三是执著于福德。贪爱于有相布施之福德。还有种种,不一一具说。执著有什么害处呢?佛在经中也一一分别指出,执著相者那是执于虚幻,因一切相皆是不实,不过于一合相。而且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必生嗔恨,不得解脱。执著于法者是人入邪道,不能接受大法之教,而一切有为法,不过如梦幻泡影一般,最终不过以法束缚自己。执著于福德也是同样,因为一切福德非福德性,故名福德,那也不过是虚幻之物。

读《金刚经》不是无法可学,而是在学一根本大法,在学大般若波罗蜜法。信奉这部大法,我们才能以般若之舟通达到光明的彼岸。这是每一个读经之人必须要解决的正信。我们读这部经不能仅仅将此作为一种功课来做,更重要的是深究经义,知其根本,了悟佛所说,以找到自己下力之处。以《金刚经》为师,指导自身学佛修持、信解受持。这才可算为一个真正的读经之人。

以上所说,无非是笔者读经之见,偏知难免。《金刚经》智慧本不可说,理义本不可说,功德也不可说。一切言语皆是不实之词,无非是妄言妄语罢了。只是我亲闻若干同学同修读经找不到下力处,便心生悲悯,忍不住说几句。但回头一望,想说的无法说清楚,说清楚了的好像又不是想说的。只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自重读《金刚经》。

金刚经读后感


【篇一:金刚经读后感】

慧能大师与佛结缘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慧能本来是一个不识字的砍柴樵夫。在一次给人送柴回家的路上,听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意中触动了机缘,从此慧能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刚经》中的禅学智慧很多,但主要宗旨是讲空的哲理。提出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无相就是破除一切相,不住一切相,把虚妄的假相打破。才能不被外境所迷惑,认识到自心的本来面貌。

无我就是打破我执,认识到我的空性,我本无我,四大假合。

无住就是于法无所住,无论善恶,一切事情都是过眼云烟,都不能放在心中,如果执著于色,身,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就要受到六尘所蒙蔽。金刚般若就是无所执,无所得的妙智慧。

《金刚经》不但破除了文字和言教,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所谓佛法,决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法,也并没有一个什么法是最上乘的法,因此,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金刚经》用筏喻来破除对法的执著;人渡河必须要靠舟筏,但渡到对岸以后,如果还舍不得扔下舟筏,那就是执著于法。

禅宗以修心为主,而《金刚经》中修行的根本也在修心,一切问题都围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展开,而且《金刚经》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是清净的,《金刚经》破除了诸相,把修行的根本落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上,只要做到了,无住生心,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随缘自在,就可以扫除一切虚妄。达到触处皆春的境界。

【篇二:金刚经读后感】

我记得有人说:中国人最可怕的是谁也不信,就信自己。我赞同,我个人觉的人总有晕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还相信自己的行为想法是正确的,那不就容易犯错吗?我觉得有点信仰挺好的,但是不是邪教啊,比如说*功什么的。生命的长河,清澈透明,流淌的地方多了偶尔也会受染,能保持一颗清澈的心灵,力争清澈不是一件坏事,《金刚经》教人修行,修行,通常很容易让人想到诵经、坐禅、礼拜等,总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如果从修行二字的意义去看,修行不只是局限在这上面。行是指身、口、意三业之行,我们的意业因为有贪嗔痴的关系,使得我们不断地造作杀盗淫妄等业。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修正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使之与道相应。

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当机者须菩提就向佛陀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发菩提心,为修习菩萨道的根本;降伏其心则又是发菩提心所要达以的目的。《金刚经》就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前提而展开的。降伏其心,是《金刚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佛法要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佛法也不妨称为心性之学了。

我又想到前两天说到了心静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这个繁杂的大社会里,总是会遇到烦心琐事,做到吾将三省吾身,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就想剩了半瓶好酒,悲观主义者会说:唉,就剩半瓶了。相反,乐观主义者说:还有半瓶那!所以,心才是根源。所以当你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事情,就决定了你的心情,所以有悲伤与喜悦,消极与积极,美丽与丑陋等等

假如我们的心充满着贪婪、嗔恨、愚痴、我慢、嫉妒,那这个世界一定到处是战争、谋杀、偷盗、抢劫、强暴、欺骗。你想这将是一个多么险恶的世界;相反的,我们如果拥有惭愧、慈悲、道德、智慧,世界就会出现光明、和谐、安定的局面。一切惟心造,人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世界。

修行三省吾身,修善每日必行。

【篇三:金刚经读后感作文】

世间并没有一个叫做极乐世界的地方,但极乐世界却无处不在;世间并没有地狱,但地狱却无所不在。万物并非真有,缘起的那一刻名有,但也并非真无,缘灭那一刻名无,但有无相生,无论生是有或是无,其性本空,都是虚相,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缘法,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认知,世间没有任何一样恒定不变的东西,这就验证了凡所有相,皆本虚妄。

我们通过眼耳鼻身意来感知这个世间,来摄取外相,一般人认为是六根控制我们的心,要六根清静了,心才能清静,其实不然,心清净六根自然就清静了,修行的初期我们需要持戒,持戒是辅导,为的是能更好的回观自己的心,心才是主导,可以说,心外无物又无法,要成正果,所有相都要破,即使是佛相和法相,所有我们能感知的东西都是众缘和合的结果。

我们住在舒适的房子里,不过是要符合世俗的要求,面积要够大,通风够好,视线要够远,装修够富丽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继承,说到底还是对知识的执着。要想求得解脱,一方面我们不要有任何执着,执着是痛苦的根,执着金钱就会被金钱所奴役,执着美食就会被美食所奴役,执着身体就会被身体所奴役,世事无常,任何缘都可能离我们而去或从不曾到来,所以执着会使人不自在,不自在就是痛苦,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想真正的离苦得乐就得远离所有相,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世间万物并无自性实体,自身并无好与坏,美和丑,由此产生的苦和乐是一种心理感受,是心念,地狱对佛来讲也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对地狱众生来讲仍是地狱,所以沉沦了了就易堕落,清静了才能超越。

我想到了本人的境遇,我在40岁以前性子很急,心浮气躁,同时工作也比较繁忙,所以40岁以前我几乎没有见过花开,也没有闻过花香,其实,年年岁岁花相似,本人六根健全,怎么可能没有见过花开,是因心中无花,即使花入眼帘仍无缘相见,更别提花香了,其它万物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心清净了,才能感知一切,其实花一直都在心中,要等你觉悟到这就是花,这时候才能称之为心中有花,不止是花,所有的善恶美丑等等等等都在我们心中,人活着觉悟是没有终点的,觉悟就是要以法为准则来学习来训练发心,否则就是愚痴了,所谓一切善法皆为佛法,所以佛法并不狭隘。心中有花业果一旦成熟就能见花,获得的这种快乐是内在的,花的存在与否不重要,花是妄相,是心的印射,快乐的源泉是心中有花即能见花,此时的快乐是真实的,因为她不依赖任何外在条件而存在,我们要尝试着学会欣赏万物,这样心会慢慢远离嗔恨变得细腻柔软,慈悲宽容,这就是离苦得乐的开端,并不虚幻,人生的各种际遇不过如此。现在的社会,像我这样被现代忙碌生活而蒙蔽了心智的还大有人在。所以学佛讲起心动念,缘起是在心里,外在的条件不过是助因。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修法就是要让自己有一颗纯善的心,无时不刻都能心存善念,我给世间以至善,世间还我以至美,这是基本的因果,禅曰明心见性,拥有一颗明心就能散发出无穷的力量,不会被错误的导向,更不会迷惑,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自在圆满,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既然万物皆本虚妄,那何必要执着一个个根本不存在的外相,我们此生为人甚是难得,因为人最容易开启自性的大门,在六道中人离佛最近,每个人心中都有纯正的佛性,佛就在那一念之间,但人的身体终究也只是妄相,必将逝去,所以要懂得珍惜。所谓佛就是彻底的觉悟者,因没有执着,分别和妄想,所以每一念都是快乐的,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快乐都不曾增减,其曰极乐。其实快乐已经在我们心中,就等着我们去觉悟,等着缘分去触发,但无明遮蔽了我们的智慧,让快乐渐行渐远,更多的人只能在痛苦中轮回。世间的人们对外在的事物太过关注,要学习怎样把焦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来,正本清源,灭去无明,追求真实的自我,让我们随缘的同时更加惜缘,让我们更加精进努力,净土在我心中,红尘就是净土,善念在我心中,当下就是极乐世界,我在我心中,此岸即是彼岸,那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呀。

【篇四:金刚经读后感】

万法本空第一次接触这四个字的时间在初中。那是绽开在莲花之上的,由上慧下律法师所提的悟道之法。百般思索,终不能解。万法本空。既空,何来法?无法,怎传道?若万般佛法缘本是空,那诵经为何?持咒为何?诵经,持咒皆无表意,那学佛为何?

相传,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摩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不发一语。大家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禅宗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一支流派。以顿悟为特色,用以心传心为法门,不立文字,无迹可寻。故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这是一种境界。空,非空,非空亦空。如何理解?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万法因缘生因缘灭,究其本质,当体即空,无所有。但法就是法,真空不碍妙有。孤明历历,如镜中幻影。事求则应,事去则灭。谓之真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贪执。如禅宗公案所说,铜镜执与此相,那此镜是不空彼相,铜镜也就失去了能照的本性。

究其本相,为不空之空。世人贪执我慢,故佛陀告诫大众要万般放下,破除我执我慢,又因其人身有六根,六尘。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身香味触法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外境加内境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行为,即造业。故《金刚经》把六根、六尘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宣称若人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

与万法本空相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诸法无我。诸法无我是佛教对主体的独特意识,本义为轨持,即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诸法无我认为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自我或灵魂,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事物,都是特定条件的因缘和合,是可分的,是多体的。任何一个物质,有其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又有其组成,可以无限推演下去,这样找不到一个不可分的实体存在,一切是缘起性空,是没有不可分粒子的大空性,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人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是无基无根的空,这就是诸法无我!

与诸法无我相对应的也有一句话,叫做诸行无常。《涅盘经》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无常变化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而只有有了生与死的概念,才会感到所有事物的无常生灭;如果没有生与死的分别,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瞬间变化,没有丝毫静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看见种种的物质和东西都一刹那不停的流逝着,迁流变化。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有它形成的时候,形成过后会保持一定的相貌。过了一个时期,它慢慢的坏掉,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故而称之为空。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间,世界上的物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心念。没有一物不是生灭变化的。故说无常

众生的身心是众多因缘聚合的结果,即是我们过去有种种的业因缘,它们凑合形成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它是一个聚合体,以佛法来说,即是五蕴。五蕴就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当中并没有一个实体是我。我是谁?是我们把这副皮囊叫做我。是假名我。我们众生给每样东西名称后,就认为它是实在的。但佛陀说不是,是假的,是一个名称而已,假名我亦复如是。在这个名称里面,并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但是我们凡夫将这些假名我执著以为真,佛教称之为我执。而《金刚经》破的就是我执。故而:万法本空,非空,非非空。是则为解。

【篇五:金刚经读后感】

还是要把自己读经的感受随手记录下来,这是对自己的时间一个交代。

佛陀的思想有一个支点,这个支点佛陀称为实相,法相,如来,阿寥多罗三藐三菩提,遍无上正觉,这些词语说得都非常不适合我们现代人理解,我给这个支点取个现代名字,叫宇宙心灵,佛陀的思想就十分容易懂,也能被推理出来了。

首先人为什么要利他才能成就菩萨道?这是因为宇宙心灵第一特性就是利他。我们假设一下,原初有个宇宙心灵,这个宇宙心灵如果不首先具备利他之心,如何能诞生出宇宙万物?

人如何才能利他?当然就是要无我,破除对我的执着。假设宇宙心灵本身是我,它必须诞生出他,宇宙心灵本身就存在在宇宙万物之间。

这种无我利他性就是大悲心,其实也就是宇宙本身具备的第一性--创造性。这也是所有宗教关于造物主的思想,佛陀没有创造一个造物主,如上帝。

佛陀应该算得上人类第一个完美阐述创造精神的哲学家。向佛陀学习创造哲学。

宇宙心灵与人合一的时候,人就达到了究竟涅槃的境界。其实佛说涅槃也就是人死了。佛陀的想法是人由于在生前获得了对宇宙心灵的体悟,死后就成为了宇宙心灵。没有说宇宙心灵附身这样的命题,佛陀是个彻底无神论者,虽然佛陀这个宇宙心灵仍然具备人无法理智思考的特征,但是佛陀一直是个坚定而彻底的无神论者,他就是要把人从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对生死的思考是一切哲学的终极问题之一,佛陀也不例外。

人如何才能获得与宇宙心灵合而为一的体会?佛陀有一个方法是观照。专注地观照,人就可以获得这种体会。这里其实有个对时间体验问题。观照,譬如观照自己的呼吸,一出一入,其实是把时间在细分,随着呼吸的均匀,呼吸越来越细微,人通过体验这个细微的呼吸,刹那間获得了时间的细微感受,和时间重合的感受。时间和宇宙心灵是一致,如果说宇宙心灵创造出来的第一物是什么?那一定是时间,然后是空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就思考过道生出来的这个一是什么?其实就是时间。这种无我的感觉在中国叫做天人合一。人可以通过专注获得天人合一的感受的。天是什么?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空间。人就是自己。天人合一必然是自己在那个世界之间。这个世界我们不能用物质世界来看,而是用大脑的触点制造出来的空间看,脑科学家说大脑制造出来的触点形成的虚拟脑空间比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要大得多。我们以人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这种观照形式来阐述这个现象。呼吸刺激大脑空间产生一个虚拟世界,人专注于这个世界,融于这个世界,于是获得了天人何以这种心灵感受。

佛陀的思想都可以从这个支点推理出来,当然我学习佛学才开始,也许后面还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这样简单的思想为什么在佛陀的学说里显得那么辉煌壮大?就是因为佛陀把他的学说建立在自己练习瑜珈产生的心灵幻觉解除上。佛陀练习瑜珈多年,产生了无数幻觉,佛陀把自己关于宇宙心灵的哲学思想和这些幻觉结合了起来,所以佛学就显得非常辉煌壮大。

【篇六:金刚经读后感】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近日拜读。此经文字晦涩,涵义丰富,耐人寻味。古今中外,注解无数,然无一服众。佛曰,不可说。即从此出。既不可说,何来说之?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难念的经,一中难说的义。

有人说,此经精要均已题中点出。即点出,何来此经?说点出,即非点出,乃名点出耳。

有人说,此经最后几句乃经中点睛之笔?菩提萨埵,通身为眼,何来点睛?说为睛,即非睛,乃名睛耳。

般若部的大经,对此经之意,后人却无人能全部深刻领会,语言只是一个载体,它记录下来的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符号罢了,真正的含义,不是文字之中。后人却以更多的文字,来解释此经。金刚经,无非千把字,然而后人注解却达上万乃至几十万字。文字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但是,又有几人,能解其中味?我并不是说注解的各位有什么错误,因为注解仅仅是代表个人对它的理解,只能说是片面的。要理解此经之意,只有自己去品味才可以。就如同美食家说的菜肴,非得自己尝尝才能知道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看金刚经的时候,最明显的感触就是,说万物,即非万物,名万物耳。我个人觉得,就好像看数学定义一样,说连续,那么连续到底是什么呢?OK,有连续的定义,这些定义又是什么呢?于是又有更多的解释,到最后,什么是什么呢?谁能解释?于是,连续,也就是连续了,那么不连续也可以说成是连续的呀,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代号而已。

所以,人就生活在一个代号的世界里了,爱?什么是爱?爱什么?为什么爱?说是爱,那爱的定义是什么?那含义又是什么?只是爱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已。(代号又是什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果不其然。

欲界,色界,无色界;有爱,故有轮回,故有六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何心可得?

个人感觉是,整个一部金刚经,教会人的是怎么看待全空间。每个人都是全空间的元素,而每个人所处空间是全空间的一个子集。每个人看到的空间有限,从而执着于相。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读《金刚经》有感:佛家经典让内心平静


读《金刚经》有感:佛家经典让内心平静

不知道其他人读完《金刚经》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最近读完《金刚经》之后,感觉到佛家的经典还是很能让人内心平静的。很多人也许对于这样的宗教并不是特别的相信,可最起码这些经典的书籍还是可以启发心灵的。

都说现实的生活是比较浮躁的,更多人的心灵也都是太过于浮躁。从日常习惯方面也可以得出来,吃饭的时候喜欢吃快餐,参加培训班的时候希望有速成班。种种浮躁的理念的人,需要多看一些佛家经典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特别是有的人在追求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到调节自身的心理,内心平静才能够把很多事情做好,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宁静以致远。

内心平静的人在看待事情的时候能够更加客观。特别是客观看待这样的事情,分析这些事情也可以分析的透彻。最主要是解决这样的事情,也可以找到最为好的解决的方法。尤其是事业当中有了这种平静的心情,处理很多事情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最怕的就是有一些内心比较浮躁的人,总是希望很多事情可以快速的处理,可凡事一旦快起来,很难真正有效地处理的。

《金刚经》中包含的东西还是非常实用的。能够真正阅读书籍的人,一定可以想办法让内心平静。尽管有的人觉得内心平静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想要真正成就事业,就一定要让内心先平静下来,也只有先平静下来才能够耐心的处理很多事情。谁不想这一生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说到底,为什么有一些人成绩一般?主要还不是内心太过于浮躁。

内心太过于浮躁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更加讲究所谓的效率。原本做事情讲究效率是没有错误的,可一味的太过于专注这样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搞清楚做这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的。真正搞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把这样的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用对了方法才能够保证具体的效率,否则很多人一味地尝试一些新鲜的方法,也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此外,一个内心浮躁的人交朋友很有可能损失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这些人交的朋友,更多的还是想要利用朋友。一味的只想利用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最终也会被别人利用。

《金刚经》初学读后感800字


《金刚经》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一,与《心经》齐名。今能看到1600多年前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怎不今人感慨涕泪,法喜充满,我辈由衷地感激古代高僧大德,呕心沥血翻译经书,并代代相传弘法至今。

《金刚经》义理甚深。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佛陀举办体悟空性高级研讨班,座下学员多是菩萨级别的,须菩提尊者虽然只是声闻乘四果位的阿罗汉,但以解空第一资格当学习委员(当机者)。我们一时看不懂经文义理,但可慢慢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初学可以从最浅显处契入。比如:

一:佛陀是释迦牟尼佛,是佛弟子的本师(我的老师),世代尊敬,故称世尊。如来,是佛号之一(有十个名号)。

二: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有解空第一的美誉。

三:如是我闻是倒装句,意为我听佛是如此说的。此经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尊者诵读的,阿难有多闻第一的美誉。又:十大弟子的舍利弗,有智慧第一的美誉。

四:于意云何?意为你的意见如何啊?1600年了,这么优美的文字!《金刚经》全文五千余言,读来朗朗上口,读罢浑身舒坦。

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意为不要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不是没有,而是不执著。

六:所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著名的三句式。不理解,先记住。

七: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形容宇宙的浩瀚无边无际,我们众生所处的娑婆世界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宇宙,多么伟大啊!无法想像的伟大。

八: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不?五连问五连答;还有对声闻乘四果位的四连问四连答,层层递进分析,层层解惑答疑。难道不可以借鉴为教学经典吗?

九:记住佛陀的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还有最著名的偈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真可谓,言简意赅,精妙绝伦!

十:我们凡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住相,事事执著。《金刚经》中的无相、无我、无所得的义理,开示我们放下执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但要放下我执,而且要放下法执。

我把自己的读经体会与朋友们分享。总之,一分恭敬一分收获,朋友们努力精进吧!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一:《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一性一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一入一浅一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一性一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一陽一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一陽一系、银河系的星系、星一团一,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一性一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一性一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一操一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一爱一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许多人认为佛法就是讲消极、讲空的一面,其实整部《金刚经》始终强调不执着于任何一面,既不会执着于有,自然也不会执着于空。对此,南师很形象地说:“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一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跳舞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但是闪一下就没有了。”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是电一影,是偶然暂时存在的世界,不取于相,不被外界环境牵着走,即可明心见一性一,如如不动。

南师讲真正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执着意识。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他都视为平常。佛法中最重要的不执着,就是不执着于“我”的存在——“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是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一爱一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里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如同生物圈存在的各种生死循环一样,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社会圈中,无法脱离种种社会关系而存在;而对万物而言,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都在瞬息不停地互相交替转化,千万年当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佛法不是消极之法,其就如同今日的心理学一样,以辅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它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观透一视大千世界,使人在心理上自立自强,从而战胜现实中的一切苦难。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发愿令众生离苦得乐,弃王子身份而遍访寻道,于菩提树下证悟,此后才有四十五年讲经,及诸多经典问世。《金刚经》开头第一卷,讲的是穿衣、吃饭、洗脚、睡觉,教每一个人平实地去做,自一性一自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直至本心不受任何外物观念影响,便可得证金刚。自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阅读经典之后,若真能获得离苦得乐的至法,并自觉帮助他人,令世界上人人清净得乐,开拓出人间净土,那么佛陀的千年夙愿也便终得圆满。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二:《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在金刚经说什么的最开始,介绍了五种般若。用这几种境界般若来对照我自己的修行,可以给我以反观和提醒。

第一种是实相般若。就目前的感受来说,所谓证道,追求真理的就是求的这个东西。用实相对照,才可以得知有为法的梦幻泡影,我们走上这样一条不图的道路,也是因为相信有这么一个般若存在,并且我们是自力可达。

第二种是境界般若。境界的不同,是因为修为的不同。在我的工作单位,带我的师傅70多岁的老工程师,他一辈子做工程技术。每来一个项目,他都会用手一张一张纸认真的计算,然后每讲出一个方案和观点总是有确切的一句。在技术上的问题,我们看来很头疼麻烦,在他那里都是一条一条的分析很清楚,有依据。同时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只存在需要做什么事情。每次遇到难题,他的这种态度总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就是阅历和经验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般若。

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将文字般若区分开来让我清醒很多。我有时候喜欢把讲的道理,说的规则当成是事实本身。某种程度上,文字所代表的是一种角度,他和实际的现象,真相有不同。文字也更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有的手的动作是如此优美。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字般若。有时候,文字般若的理解需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的配合。前一段时间对未来生活的考虑,让我突然领悟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田园的另一层意思的时候,再来读这篇文章,真的感受到一种体会喜悦,这种喜悦大概就是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那种感受和心境。

四种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我的理解就是差别智。因为有差别,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曾经看到一个将小孩子教育的,说到看一个人很一爱一小孩子,因为她每次跟小孩子讲话都会弯腰蹲下,跟小孩子一般高再讲话。这是尊重,更是一种心量。只有有更大心量,才有可能采取差别的教育法和提升法。

第五种是眷属般若。这个是行为层面,也是最基本和外显的。有人说济公是活佛,尚且如此洒脱、放一浪一形骸,普通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行呢?不仅是境界上的差别。更多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觉知。我们如果学济公的样子,大概最后只会越来越糊涂,因为我们容易为境界所转。一开始只有从行为的层面做出来,我们的体验境界慢慢跟上来,才有可能达到不沾染外界环境的境界。

从行为层面上来要求自己,比如我每天感恩了多少,每天向别人释放了多少的善意,每天对别人有多少的微笑(这是我最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以前都没有意识到),每天跟别人分享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利益自己和他人。

这几种境界的般若,就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候会在不同之间变化,有时又会一精一钻某一种,各种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最终帮我们到达实相般若的境界。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三:读《金刚经说什么》有感

最近读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感觉脑子又被洗一遍。初识佛教,认识到人生四大皆空,每每有一种幻灭的感觉。前不久读到李叔同的生平,更是不胜唏嘘。曾是一介风一流倜傥的才子,皈依佛门后却是如此决绝,差不多将一切尘缘悉数斩断,不仅将自己曾醉心研究过的话剧、油画、西洋音乐诸艺术均予废弃,也将妻子情一人尽皆抛下,从此青灯古佛,长伴终生。法师行一事之认真,以惊世骇俗论之,实不为过。以曾经如此深情之人,行世人看来如此绝情之事,若无堪比释迦牟尼之大悲心,也断不可能。

然而对于佛教,我对其了解越多,越觉得其信实不虚。不过,佛教并非只讲空幻寂灭,一味教人出世。人生固然无常,多苦和染污,一个人究其根本,也并无一个“我”,但是在佛法将这看起来丰富多彩,有情有欲,让世人颠之倒之,无法自拔的世界彻底解构掉,指出四大皆空的本质之后,又翻转来告诉世人,只有认识到无常、苦、无我和染污,才能够最终到达有常,恒乐,有我和清净的境界,只不过,这个常、乐、我、净,已经与平常人所追求的常、乐、我、净有本质的区别。

对我这个俗念深重,无论如何无法接受人生只是一味的苦,也不相信此生的意义就是通过受苦来换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夫俗子来说,读到后面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西方极乐世界可能的确有,但人毕竟要通过“我”去认识它,不论是借助理一性一,还是借助冥想、做梦或奇遇。大师的话就算是真理,也是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去证悟的。这也是佛陀的教导。佛陀讲了一辈子道,临了说他没度一个人(“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果不能在此生体会到常、乐、我、净,而以为只有通过受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常、乐、我、净,那大家都使劲地想方设法折磨自己,早死早超生好了。只有通过此生的体验、反思和静观,真正认识到那些曾经让自己如此执著的东西其实不过是梦幻泡影,才能认清梦幻泡影的实质,从而有可能无论其生灭来去均能含笑应对。一切在世人看来为好的东西,偶然享受之固然美妙,欲永久占为己有,则美酒将为毒鸠,红颜即是白骨。取和舍、施和受、享与弃之间的分寸把握,正是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艺术。艺术,是无法单单用理一性一去把握的。

所以啊,象我这样喜欢寻一欢作乐的人有福了。这个娑婆世界,并非只有眼泪。在我看来,佛陀的悲心与教诲,究其根本,是要让每个人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常、乐、我、净,而使得人人都能彼此更好地自处与相处,并且通过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努力与修行,将这世界变成一个不断趋近真善美的人间佛国。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四:《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一性一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一入一浅一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

《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一性一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一陽一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一陽一系、银河系的星系、星一团一,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一性一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恼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

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一性一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一操一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一爱一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金刚经读后感共5篇


金刚经读后感第一篇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

《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恼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

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爱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金刚经读后感第二篇

最近读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感觉脑子又被洗一遍。初识佛教,认识到人生四大皆空,每每有一种幻灭的感觉。前不久读到李叔同的生平,更是不胜唏嘘。曾是一介风流倜傥的才子,皈依佛门后却是如此决绝,差不多将一切尘缘悉数斩断,不仅将自己曾醉心研究过的话剧、油画、西洋音乐诸艺术均予废弃,也将妻子情人尽皆抛下,从此青灯古佛,长伴终生。法师行事之认真,以惊世骇俗论之,实不为过。以曾经如此深情之人,行世人看来如此绝情之事,若无堪比释迦牟尼之大悲心,也断不可能。

然而对于佛教,我对其了解越多,越觉得其信实不虚。不过,佛教并非只讲空幻寂灭,一味教人出世。人生固然无常,多苦和染污,一个人究其根本,也并无一个我,但是在佛法将这看起来丰富多彩,有情有欲,让世人颠之倒之,无法自拔的世界彻底解构掉,指出四大皆空的本质之后,又翻转来告诉世人,只有认识到无常、苦、无我和染污,才能够最终到达有常,恒乐,有我和清净的境界,只不过,这个常、乐、我、净,已经与平常人所追求的常、乐、我、净有本质的区别。

对我这个俗念深重,无论如何无法接受人生只是一味的苦,也不相信此生的意义就是通过受苦来换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夫俗子来说,读到后面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西方极乐世界可能的确有,但人毕竟要通过我去认识它,不论是借助理性,还是借助冥想、做梦或奇遇。大师的话就算是真理,也是要通过自己的修行去证悟的。这也是佛陀的教导。佛陀讲了一辈子道,临了说他没度一个人(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果不能在此生体会到常、乐、我、净,而以为只有通过受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常、乐、我、净,那大家都使劲地想方设法折磨自己,早死早超生好了。只有通过此生的体验、反思和静观,真正认识到那些曾经让自己如此执著的东西其实不过是梦幻泡影,才能认清梦幻泡影的实质,从而有可能无论其生灭来去均能含笑应对。一切在世人看来为好的东西,偶然享受之固然美妙,欲永久占为己有,则美酒将为毒鸠,红颜即是白骨。取和舍、施和受、享与弃之间的分寸把握,正是要用一生去修行的艺术。艺术,是无法单单用理性去把握的。

所以啊,象我这样喜欢寻欢作乐的人有福了。这个娑婆世界,并非只有眼泪。在我看来,佛陀的悲心与教诲,究其根本,是要让每个人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常、乐、我、净,而使得人人都能彼此更好地自处与相处,并且通过每个人日复一日的努力与修行,将这世界变成一个不断趋近真善美的人间佛国。

金刚经读后感第三篇

在金刚经说什么的最开始,介绍了五种般若。用这几种境界般若来对照我自己的修行,可以给我以反观和提醒。

第一种是实相般若。就目前的感受来说,所谓证道,追求真理的就是求的这个东西。用实相对照,才可以得知有为法的梦幻泡影,我们走上这样一条不图的道路,也是因为相信有这么一个般若存在,并且我们是自力可达。

第二种是境界般若。境界的不同,是因为修为的不同。在我的工作单位,带我的师傅70多岁的老工程师,他一辈子做工程技术。每来一个项目,他都会用手一张一张纸认真的计算,然后每讲出一个方案和观点总是有确切的一句。在技术上的问题,我们看来很头疼麻烦,在他那里都是一条一条的分析很清楚,有依据。同时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只存在需要做什么事情。每次遇到难题,他的这种态度总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就是阅历和经验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般若。

第三种是文字般若。将文字般若区分开来让我清醒很多。我有时候喜欢把讲的道理,说的规则当成是事实本身。某种程度上,文字所代表的是一种角度,他和实际的现象,真相有不同。文字也更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有的手的动作是如此优美。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字般若。有时候,文字般若的理解需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的配合。前一段时间对未来生活的考虑,让我突然领悟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田园的另一层意思的时候,再来读这篇文章,真的感受到一种体会喜悦,这种喜悦大概就是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体会到文字背后的那种感受和心境。

四种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我的理解就是差别智。因为有差别,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曾经看到一个将小孩子教育的,说到看一个人很爱小孩子,因为她每次跟小孩子讲话都会弯腰蹲下,跟小孩子一般高再讲话。这是尊重,更是一种心量。只有有更大心量,才有可能采取差别的教育法和提升法。

第五种是眷属般若。这个是行为层面,也是最基本和外显的。有人说济公是活佛,尚且如此洒脱、放浪形骸,普通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行呢?不仅是境界上的差别。更多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觉知。我们如果学济公的样子,大概最后只会越来越糊涂,因为我们容易为境界所转。一开始只有从行为的层面做出来,我们的体验境界慢慢跟上来,才有可能达到不沾染外界环境的境界。

从行为层面上来要求自己,比如我每天感恩了多少,每天向别人释放了多少的善意,每天对别人有多少的微笑(这是我最近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以前都没有意识到),每天跟别人分享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利益自己和他人。

这几种境界的般若,就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候会在不同之间变化,有时又会精钻某一种,各种之间可以相互参照,最终帮我们到达实相般若的境界。

金刚经读后感第四篇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爱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许多人认为佛法就是讲消极、讲空的一面,其实整部《金刚经》始终强调不执着于任何一面,既不会执着于有,自然也不会执着于空。对此,南师很形象地说: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跳舞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但是闪一下就没有了。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是电影,是偶然暂时存在的世界,不取于相,不被外界环境牵着走,即可明心见性,如如不动。

南师讲真正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执着意识。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他都视为平常。佛法中最重要的不执着,就是不执着于我的存在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是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里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如同生物圈存在的各种生死循环一样,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社会圈中,无法脱离种种社会关系而存在;而对万物而言,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都在瞬息不停地互相交替转化,千万年当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佛法不是消极之法,其就如同今日的心理学一样,以辅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它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观透视大千世界,使人在心理上自立自强,从而战胜现实中的一切苦难。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发愿令众生离苦得乐,弃王子身份而遍访寻道,于菩提树下证悟,此后才有四十五年讲经,及诸多经典问世。《金刚经》开头第一卷,讲的是穿衣、吃饭、洗脚、睡觉,教每一个人平实地去做,自性自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直至本心不受任何外物观念影响,便可得证金刚。自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阅读经典之后,若真能获得离苦得乐的至法,并自觉帮助他人,令世界上人人清净得乐,开拓出人间净土,那么佛陀的千年夙愿也便终得圆满。

金刚经读后感第五篇

千余年来,《金刚经》作为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刚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凝聚,是最为上乘的经文。南怀瑾老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以浅显易明的解读及三十二首偈颂,对《金刚经》的主旨作出研究总结,其文深入浅出,得到读者的巨大共鸣。《金刚经》流传千年,社会上各种注释极多,整整一部经,始终围绕一主题,即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一切现象均为性空幻有。此一说高屋建瓴,较为难懂,南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对经中疑难之处均作出详尽的解释剖析,从而揭开了《金刚经》的神秘面纱。

南师讲到,早在佛陀在世时,便告诉众弟子,在宇宙虚空中,像太阳系统一样的世界,是无量数、不可知、不可量,如恒河沙一样多。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宇宙中类似于太阳系、银河系的星系、星团,确实浩渺无数,不可度量。而我们人类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大可忽略不计,人类认为十分强大的烦恼牵缠在宇宙中看来,是那样地微不足道。佛的境界不同于普通人的境界,不是因其有多强的神奇法力,只是看问题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换言之,佛法不是什么奥妙理论,只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为基,教给众人一些想开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使人平静应对各种现象,而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怪圈中受到来源于自己心理上的打击或伤害。

南师在书中有言: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都不坚固,终归要分散的。佛经上常有一句话:聚会必有消散。聚拢的因缘完了,统统要分散。这在日常中未免有些不合情理,然而,佛经中所讲的人之快乐,是常乐、清净,不随聚散离合而变化,人在正视世间事理并明了、接受的基础上,不因事物显现而喜,也不因事物完结而悲,超然于暂时性的悲喜之上,得到的却是通达、了然,始终如一的平静与恒乐。

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诚然,一个人思想做到随时安然是非常困难的,而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南师讲佛陀答得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当下,一念之间,这么一宁静的时候,烦已经不见了。如果硬要想一个办法把烦恼降伏下去,各种办法只会徒增心里烦乱。只要每时每刻,顺其自然,事情一来,心反映出喜怒哀乐,但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没有了。南师用通俗的语言讲:今天有一个人瞪了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着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一切都不要去管它。其实能伤害人们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事情只显现了一刹那,而人的思想却可以将它无限延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归根结底,伤害人的正是自己的思想。

世间法的作风是,人们即使按佛陀教诲去布施,布施后也总想得到一定的好报,而佛法布施的真义是布施,就是将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放下,布施完了就完了,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如此理解,我们为人民服务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服务完了就完了,就算没有回报,我们也同样去做。其实,真正的福报,本不在于各种暂时性的名闻利养,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宠物一样,虽然能得到种种物质上的欢娱享受,却根本无谓自主智慧,如在车轮下丧命的宠物就数不胜数,因为没有智慧,其祸福完全操纵于他人或外物。能得到的一切有形之物终将毁坏,而真正的福报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

佛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但世间法都是虚妄,就算连佛法也无需执着,佛法只是解救人心理困惑的良药,但如果人自己本来就健康快乐,那么良药再好也不可随便乱用。佛引申这个观念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南师指出,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自己平生所言或故弄玄虚,而是再一次作出强调与肯定对各种道理都不能始终抱住牢牢不放,道理都是在一定场合下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换一个场合便可能不再适用。也就是说,任何一句话本身都没有对错,只有在某一时刻某种特定情形下,对某人某事适用或不适用,而在用过之后即可放下。由此我想到一例,即在相对论问世之前,众科学家公认推崇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微观领域就不能适用,而当时除爱因斯坦外却没有人敢于指出其错误之处。其实真正的至理,本没有定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

许多人认为佛法就是讲消极、讲空的一面,其实整部《金刚经》始终强调不执着于任何一面,既不会执着于有,自然也不会执着于空。对此,南师很形象地说: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已经死了,它再放出来一样的会唱歌跳舞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告诉你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但是闪一下就没有了。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是电影,是偶然暂时存在的世界,不取于相,不被外界环境牵着走,即可明心见性,如如不动。

南师讲真正大成就的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执着意识。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他都视为平常。佛法中最重要的不执着,就是不执着于我的存在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是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里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如同生物圈存在的各种生死循环一样,每一个人处在一个社会圈中,无法脱离种种社会关系而存在;而对万物而言,组成万物的分子原子都在瞬息不停地互相交替转化,千万年当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佛法不是消极之法,其就如同今日的心理学一样,以辅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它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观透视大千世界,使人在心理上自立自强,从而战胜现实中的一切苦难。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目睹世间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发愿令众生离苦得乐,弃王子身份而遍访寻道,于菩提树下证悟,此后才有四十五年讲经,及诸多经典问世。《金刚经》开头第一卷,讲的是穿衣、吃饭、洗脚、睡觉,教每一个人平实地去做,自性自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直至本心不受任何外物观念影响,便可得证金刚。自然,对于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而在阅读经典之后,若真能获得离苦得乐的至法,并自觉帮助他人,令世界上人人清净得乐,开拓出人间净土,那么佛陀的千年夙愿也便终得圆满。

金刚经讲话读后感400字(3)篇


那一场生死间——宿成佛命

秋水长天,万里孤鸿。

我不是在入佛门里,就是在入佛门的路上。

我可能这一生,将会永远,永远地和“佛”相依相伴。

说出来,诸位可能不信。

鄙人正值桃李之年,正是姑娘扑妆黛粉的爱美年纪,但由于前世的我是个男儿,造就了我生命里那颗对于祖国大好河山强烈探求的狂热之心,于是,我不断地访遍名山,踏寻古老的茶马古迹,在苍莽的黄沙里看着滚滚烟云吞噬着胡杨林......这些景,虽贵为壮观,但在我眼里,却永远也无法和那一次经历后所看到的景相媲美!

那一次,是爬温州的雁荡山。由于与我同行的仅仅只有我那可爱的高中室友,两人虽阅山无数,但形单影只,故背包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减至最少,能轻则轻,饮用水一人只带了一瓶,尽量减少爬山的负担。谁会知道,这减去的负担,却成为了使我们走向死亡之谷的指引。

人生没有后悔药,你只能一步向前,当你命不该绝,上天自然会眷顾你。

就因为一句“谁怕谁啊,爬!”的少年意气,我们俩独自爬上了渺无人迹的山林。

谁知这一路上,太阳又大又毒,越上去越没有了树林的遮蔽,大约爬了四个小时,我们的水已是见了瓶底,你们绝对想象不到,两人姑娘会在一块发烫的泥地台阶上分食着最后一滴水源。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打算放弃了。但毕竟爬了四个小时,再往返又是四个小时!这一刻,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死也是死,不如登上山去,望尽山河快哉快哉,再死也不迟!

于是,严重脱水的我们在眼冒金星的状态下,终于攀上了高山之巅!

啊啊啊!天不绝人也!!!

你们可知道,这山巅之上,竟然还有一座庙宇!感觉起死回生般的欣慰,但由于眼神有点恍惚,当时我们也没有心情感叹了。

在庙里,我向一位老师父讨要了一口水喝,你们真的不知道,那水,那水!真的是人间的甘甜,天庭的琼酿啊!有生以来,从未喝过如此清澈有滋味的白开水!!!现在回忆起来,还略带回味。我们解完了渴,又把瓶子满满地倒满了水,在庙里的长廊上望着沧海茫茫,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老师父颤颤巍巍地手捧两个梨笑眯眯地示意给我们,一边给我们讲着这座庙的历史,以及他这一生没有离开过这座庙的故事......

呵!我佛慈悲!

没有这一场生死,我们不会信佛,不会信他慈悲为怀,只会把它当做一个立林于宗教万间的小小分支罢了。

没有佛,没有他的慈悲,我想,我们两人早已不在人世,早已化成那一地黄沙,被这万恶的世事无情地遗弃在这深山之中。

年前受人点拨,学习金刚经,由于网上快递停运,于是想到这里有电子版的可先读着,便由此开启了微信阅读之旅,也开启了我精神进阶之旅。以前以为佛经只是教化人、开导人的言语,接触之后,万万没想到,此处竟是世间真相、世间大智慧啊!修了佛法,再去看那些关于讲我们各种情绪、各种关系如何协调,如何和自己相处的心理学“解药”文章,会忽然感觉没有必要了,就像是刚刚打开认识自己之门的“连环画”。修了佛法就如同升维,用高纬去打击低纬,种种困惑荡然无存,其实本来也就不存在。心如止水,坦坦荡荡。一切色、触、闻、香、味种种我们五官感受到的,都只是虚空及其微小的一部分而已,凡夫以为虚空是幻象,殊不知那些眼见的、耳闻的才是五蕴和合、因缘相会的幻象,缘生则起,缘灭则散。凡夫执着于有相,却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拜什么牛鬼蛇神,寻个什么灵丹妙药,探个什么求佛问道的秘诀,却不知成佛成祖,皆在心中,吾性自足。所谓凡夫,非凡夫,是名凡夫,一念开悟,由凡转佛。佛法开示人放下,并非要我们强求自己有怒压制、有苦自咽,而是从根本上不生念想,也无所谓放下。凡所有苦痛,皆是清业障,皆是果报。明此便明了本无痛无苦,皆是心生分别心,无喜无悲。人人皆在修行路上,人人都是未来佛,只是修行进程修行境界尚不同。明了酷暑寒冬都美,东南西北都好,高低上下都妙,人我界限都无。放下色相的执着,放下我的执着,放下法的执着。以上所说文字,实无一言,万物皆空,空亦不空,不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n读完这本终于明白终于理解到,为什么梭罗在自耕自食简朴隐居的生活中,写了瓦尔登湖;为什么康德深居简出,数十年如一日过着机器一般精确规律的生活;为什么禅师能在一只够容身的树洞里自然度过余生几十年……n昨晚出门跑步的路上,不自觉喜悦得哈哈大笑出声来,旁人若不知内里,估计会以为来了个蛇精病…心想这情景,便是那红楼梦曹雪芹开篇的那句吧哈哈。感恩因缘之中引我修习金刚经的大师信解受持金刚经,传诵弘扬金刚经,此功德,无量无边!

读了近21小时,做了188条笔记。

佛教从语言上是凝练意远的,在教育意义上更是在实用心理学层面无比成功的教育体系。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引领信徒修习佛教,发现本相,超越离苦、断尽烦恼,得到究竟解脱。是一个个体精进并慈悲他人的学习过程。

    自进化、自运营、自生态相信也是未来时代每个人需要升级的能力,如何使我们身心灵进行有效的系统升级?因个体驱动盘的不同,还需要自己去试去找……佛经从任何层面都会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读《烈火金刚》有感 作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烈火金刚》,文章讲述了1952年10月11日夜里,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全身插满了做伪装的野草,潜伏在敌人占领的391高地附近。前面有着巡逻的敌人,身后,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有着紧张地用望远镜望着他们的首长和其他同志。20多个小时,几百个人必须一动都不动,否则,不仅必胜没把握,就是这些人也会死在敌人肆虐的枪口下。第二天中午,惊恐不安的敌人们突然无目标的向潜伏地发射燃烧弹,有一颗正好落在邱少云的腿旁,他身上很快就烈火熊熊。当时,邱少云在这生死关头,静静的伏在地上,烈火整整烧了30分钟,他如同巨石一样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事后,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像邱少云这样的***先烈还有很多,他们为了保护祖国神圣的领土,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幸福,用鲜血谱写了一支支英雄的赞歌。是他们忍饥挨饿换来了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来了我们现在在树荫下欢乐地嬉戏;是他们流血牺牲使我们现在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我们一定要铭记这些***先烈的遗志,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读《烈火金刚》有感 作文 朱田成 600字

读《烈火金刚》有感作文6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烈火金刚》,文章讲述了1952年10月11日夜里,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全身插满了做伪装的野草,潜伏在敌人占领的391高地附近。前面有着巡逻的敌人,身后,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有着紧张地用望远镜望着他们的首长和其他同志。20多个小时,几百个人必须一动都不动,否则,不仅必胜没把握,就是这些人也会死在敌人肆虐的枪口下。第二天中午,惊恐不安的敌人们突然无目标的向潜伏地发射燃烧弹,有一颗正好落在邱少云的腿旁,他身上很快就烈火熊熊。当时,邱少云在这生死关头,静静的伏在地上,烈火整整烧了30分钟,他如同巨石一样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事后,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像邱少云这样的革命先烈还有很多,他们为了保护祖国神圣的领土,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幸福,用鲜血谱写了一支支英雄的赞歌。是他们忍饥挨饿换来了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来了我们现在在树荫下欢乐地嬉戏;是他们流血牺牲使我们现在在幸福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我们一定要铭记这些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读《烈火金刚》有感作文朱田成600字

奉献——读《变形金刚2》有感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许多好看的书。但是,最让我觉得好看的书,就是那本《变形金刚2》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地球的战争虽然结束,但变形金刚之间的战争并未告终。红蜘蛛飞回塞伯坦星球,打算带着军队再回到地球上来决一死战。汽车人发现威震天的尸体不见了,随后,威震天复活,决心要报仇。与此同时,红蜘蛛也正率领塞伯坦援军赶来,汽车人在这时增强了自己的战斗力,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读了这部书,波澜壮阔,非同一般的情景时时在我的脑中徘徊。高大威猛的擎天柱、双管齐下的横炮、奸诈凶恶的红蜘蛛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天火了。天火为了使擎天柱打败堕落金刚,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死去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擎天柱。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要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品质,那我们还愁交不上朋友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正如天火。如消防官兵、海警支队、特警叔叔,他们都有为民着想,为国家着想的思想,而他们正是那样去做的。他们勇于救人,保卫祖国,使祖国日益强大。同学们,他们乐于奉献,所以得到别人的尊重。那我们也能为别人奉献吗?其实很简单。帮老师倒一次垃圾,这就是一种奉献;为老师搬一次作业本,这也是一种奉献;为班级出一份力,这更是一种奉献奉献是一种小事,让我们一起奉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观《金刚川》有感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金刚川》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始,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战斗,三年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以中国胜利结束。

《金刚川》主要讲述了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乱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形成了“人桥”的神迹,最终大部队渡过金刚川,成功抵达金城战场。

本片主要以四个视角来讲述志愿军强渡金刚川的故事,分别是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士兵对渡过金刚川加入前方战场的渴望、美国空军的狂妄自大、高炮班同志的牺牲精神,一次次重复的叙事方式,更加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是没有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就没有现在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它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它留下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钻研和实践,也是我今后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指路标!

读《成长胜经》有感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成长胜经》。妈妈神秘地对我说:这是一本让你受益终身的故事书,你可一定要好好看呀!半信半疑的我接过书,细细地看了起来。过了几天之后,我发现的确如此,这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虽然很短,但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曲虽短,能激荡稚嫩的灵魂;故事虽小,能开启封闭的心门!

这本书是由101个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有的告诉我们只有信守自己的承诺,才更能得到大家的尊重;有的告诉我们人在逆境时,一定要乐观,不能板着脸抱怨自己,抱怨生活,要保持向上的心态;还有的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而外貌只不过是一些外在的东西。

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小雷活泼聪明,乐于助人,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不珍惜时间。别人批评他,他却不在乎。一次班会上老师提问: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写字,读课文,跳绳。。。同学们争相回答。而老师却让小雷闭上眼睛,在这过程中,小雷有些耐不性子了。时间到了,他听着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话,心里十分惭愧。从此,他改掉了拖拉的毛病。说起珍惜时间,我也十分惭愧。因为我在做事时,总是一会儿去这玩玩,一会儿到那逛逛,每次都有理由来浪费时间。妈妈看到了都会对我说;王悦,快点!王悦,抓紧啊!就这样时间一长,妈妈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复读机。从上学到现在学过许多关于珍惜时间的东西,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孙敬,苏秦悬梁刺股勤奋学习的故事。。。说这些道理大家都会,但是能做到的很少。从现在起我要改正拖拉的坏毛病,在做每一件事时都给自己订一个时间,而且要注重质量,让妈妈少操点心才是啊!

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生中的真善美品质,激励我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一个好的品行能够促进一个人的人生发展,一个坏的品行能毁灭一个人的一生。让我们都成为善良,勇敢,正直的人,让我们都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吧!

读《罗织经》有感 罗织经读后感悟


喜欢学习的人总是很爱读书,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精神食粮,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罗织经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淡定,对众人来讲很轻易说出口,但有时辰却最难做到.良多至理名言都告知众人遇事不要慌,要淡定;良多巨人前贤都曾曰过,所嫁非人要学会安然处之,遭人暗害要学会付之一笑,被人诟病要学会怅然受之,或许这就是一种淡定的境地.非论你碰到甚么样的工作,或是碰到何种恶人如能澹然面临势必会成为一个具有年夜聪明的人.

良多伴侣会问,为何笔者在这期开篇就有点跑题呢?以上的这段话与今天要保举的书有甚么关系吗?其实开篇之语与此篇读后感的关系其实不紧密亲密,只是比来笔者在处置一些私家工作中的一点感悟而已,不外要说一点关系没有也不尽然,由于我要保举一本很是偏门的书《罗织经》.可能年夜大都人和我一样之前从没有接触过同类型的书或文章,乍看书名会误认为是本佛家典籍,其实这是一本唐代闻名的奸臣苛吏来俊臣所写专门描写若何应用奸滑狡计来害人的书.原作者不需要过量介绍,学过中国汗青的伴侣们城市知道这个唐代甚至于中国汗青中最着名的苛吏之一,如许一小我人恐惧、人人都对其恨入骨髓的年夜诡计家竟然还留下了如许一本对后世影响庞大的书,看来他所著的这本《罗织经》天然有其吸惹人的处所.这本书和《荣枯鉴》(冯道)、《机谋残卷》(张居正)是一套书,80%的不雅点是完全一致的.另20%的不雅点和作者的履行力,决议了这三小我在汗青上完全分歧的终局.

《罗织经》是三本里最激进的,所以错误谬误也很较着.首要错误谬误是过分直白、缺少包装.来俊臣有几章是教人怎样害人的,这就有点过了.由于,若是能看懂前面几章的,读到这里,未必就不克不及本身贯通出来后面几章.看不懂前面几章的,唉,你写了后面那几章,不但对牛抚琴还落人口实这里就表露了一个问题,来俊臣历来没斟酌过本身的读者群,没斟酌过他们的智商、他们贯通力、他们的身份、他们和本身的关系.这和他本身倡导的深谋远虑,的确相去甚远.来俊臣最后的终局,也是由于他的履行力衰爆了!比方他和冯道都用分歧的话,表达过统一个意思:聪明不藏起来,玩命儿抖机警,等于作死.可是,冯道晚年退休了才作《荣枯鉴》.来俊臣呢?40多岁还在风口浪尖上就火烧眉毛地颁发年夜作了,他的仇敌狄仁杰和上司武则天都成了他的忠厚读者

这本书的内容我感觉没必要在此过度反复,整体上可以归纳综合为一句话:若何以卑劣的手段或是不择手段地来整人、害人、歪曲人.我本身在读这本书的时辰心里相当挣扎和矛盾,从心里来讲我不肯意读如许的书,怕本身独霸不住学会了甚么诡计狡计;别的一方面我的伴侣强烈建议我读这本书,由于他感觉我为人过于率直坦直、不晓得为人处世要学会油滑,并且即使不害人也要知作别人是若何害你的.我听了伴侣的忠言后当真读了这本书,固然原文我读起来很费劲,所以年夜大都内容还要重点对译者的注释进行拜读和理解.这本书也是分卷的,每卷对我来讲其实都差不多,区分就在于每卷代表一个方面,好比卷一为阅人、卷二为事上、卷三为治下、卷四为控权、卷五制敌等等.总而言之,这本书在中国几千年册本文化的汗青上可以算是一道怪异的风光、一次必定的孽生,有着分歧平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教人若何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苛吏政治中第一部由苛吏本身所著的、赤裸裸的施恶广告;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险恶聪明之年夜成的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露了奸臣比忠臣过的更好的奥秘机谋厚黑.

我曾对《厚黑学》年夜家攻讦并悔怨读了,对这本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罗织经》却布满了畏敬之心,可见这本书比厚黑学还要利害数倍.这本书的读者年夜概分为几类,一类是看完以后感觉年夜受开导,即时便上手实践而不成整理;一类是看完以后痛彻心扉,本来本身之前曾做过的尽是落生齿舌的法则以外的工作,切齿痛恨;再一类是看完以后年夜发感伤,尔后把书藏起来继续分文不动的继续本来的糊口工作,不外心里却是多了一份工具.我应当是第三类人,不会遭到太年夜的影响.用此刻比力风行的话来讲,看这类书想不受书中内容的影响就要看你的心里是不是够壮大、是不是够阳光了.

读此书的别的感触感染就是,世上的任何一件工作看的角度分歧,性质便完全分歧.在作者看来,人道毫无疑问是一件东西.拿来治事,御下媚上、保身制敌、察奸经营.虽言之有理,却过于过火.为人者,过于弄权,势必身故名裂;过于厚黑,也定必闷闷不乐.权力为人之迷醉,也为人之惊骇.虽无过也易招来横祸,若无能,请做常人,自由一世,欢愉一世.既然已选之道,岂能剖腹藏珠,就此退出,惟有谨严行事,缓缓图之.防人之心不成无,这句话是对的,人皆为利而来往,若为己利产生冲突,人必奋起而力争,不谨慎是不可的.虽不为奸,但也亦须知作甚奸、若何奸,才能更好防奸.十件工作,九件风光,一件掉误,亦可致命.惟有谨严经营,方能趋利避害,成绩一番事业.不雅史,最忌骄横傲慢,不知止而止,不知忍而忍,但凡利害之事,忍一时之过,才可了了取得最年夜好处.害人之心,往后再说.切记:若用,便不克不及回头,请三思.

这是一本揭露人道弱点的经典,就像巫师手中的魔法镜子,告知你阿喀琉斯的死穴在那边.你可以用它去进犯敌手的死穴,也能够发现本身的死穴,从而改良本身.若是你精读此书,然后拿去害人,射中率是99%;剩下那1%,若是能在有生之年碰到,真的是很荣幸.若是你自我对比,感觉很像本身,你蒙受恶运的概率也是99%;剩下那1%,属于小几率事务,不要心存空想.《罗织经》事实是一本好书仍是一本害人的恶书?我不克不及妄下结论,我只能说这本书是一本绝年夜大都人都应当不肯去读、或即使读了也不肯读懂的一本奇书.它讲述的是古代宦海的尔虞我诈之策,固然古代宦海的的产品,比之于现代职场,一样丝严缝合,所以劝说伴侣们仍是不读为好,以避免学坏.

读《山海经》有感


杨卓群

最近,我读了《山海经》,读完之后,在陶醉于书中异兽,神人的同时,我更从中汲取了精神养料。

勇于追求梦想

大巨人夸父,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追到太阳。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夸父决定了,并毅然地踏上了追日的征程。劳累,饥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夸父,但是他不曾放弃。最终,他渴死在追日的途中。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如果我们都拿出夸父追日的精神,我坚信我们的梦想都会实现的!学生,有了这种精神,一定会考取理想的学府;中国人民有了这种精神,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反抗精神

水神共工,为了反抗昏君天帝的残暴统治,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勇敢的和他战斗。最终虽然寡不敌众失败了,但是也英勇地撞上了不周山,和天帝同归于尽。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当年就是不满旧社会的黑暗统治,勇敢的站出来,领导人民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奉献精神

女娲,来到世间后,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人类,教给了人们许多生活的方法。当天柱折断的时候,她毅然炼石补天。这是多么伟大的造福于人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个无私奉献造福社会的人,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个祖国才变得如此美丽。你看,烈日下的清洁工人,寒风中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暴雨中抢险救灾的武警战士……这不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女娲”精神的体现吗?

感谢《山海经》,让我成长,让我进步!

读《变形金刚2》有感400字


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变形金刚2》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小编。

读《变形金刚2》有感400字

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许多好看的书。但是,最让我觉得好看的书,就是那本《变形金刚2》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地球的战争虽然结束,但变形金刚之间的战争并未告终。红蜘蛛飞回塞伯坦星球,打算带着军队再回到地球上来决一死战。汽车人发现威震天的尸体不见了,随后,威震天复活,决心要报仇。与此同时,红蜘蛛也正率领塞伯坦援军赶来,汽车人在这时增强了自己的战斗力,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读了这部书,波澜壮阔,非同一般的情景时时在我的脑中徘徊。高大威猛的擎天柱、双管齐下的横炮、奸诈凶恶的红蜘蛛……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天火了。天火为了使擎天柱打败堕落金刚,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死去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擎天柱。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要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品质,那我们还愁交不上朋友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正如天火。如消防官兵、海警支队、特警叔叔,他们都有为民着想,为国家着想的思想,而他们正是那样去做的。他们勇于救人,保卫祖国,使祖国日益强大。同学们,他们乐于奉献,所以得到别人的尊重。那我们也能为别人奉献吗?其实很简单。帮老师倒一次垃圾,这就是一种奉献;为老师搬一次作业本,这也是一种奉献;为班级出一份力,这更是一种奉献……奉献是一种小事,让我们一起奉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读后感《读金刚经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道德经有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