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蜻蜓眼有感350字 > 地图 > 读蜻蜓眼有感350字

读蜻蜓眼有感35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读《第一眼是错的》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第一眼是错的》有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第一眼是错的》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第一眼是错的》读后我深有感触。

这是一篇神话文,主要讲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个盲人和他的导盲犬一起到了天堂,可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主人和狗必须有一个下地狱。主人忙问能不能让他来决定谁进天堂谁下地狱。天使生气地说每个灵魂都是平等的,要用比赛来决定。比赛是赛跑,越善良越纯洁的灵魂越快。好,比赛开始。主人并不忙着跑,到盲犬因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不忙着跑。而是一直跟着他的主人一直守护着他的主人,和主人一起慢慢地走,天使用鄙视的眼光看着主人。在快到天堂的时候主人命令导盲犬向天堂走去,就在导盲犬快到天堂的时候,主人落向地狱的方向,导盲犬也急忙随主人一起去了一起到了地狱。天使想抓住导盲犬,但他追不上,原来主人是第一次见到导盲犬向多看看它舍不得它,才走得那么慢的。天使满心懊悔,久久地站在哪里。

读了这个故事不禁让我想到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很多。我们有时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也许是误会。我们要去理解别人多为别人想象,不能冤枉了好人。不管什么事没有百分百地把握是不能乱下结论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文中的主人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阿!他全心为他的导盲犬着想,宁可自己下地狱也要把他的导盲犬送进天堂,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像他一样为别人着想的人。不要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做一个无私、纯洁、善良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书如一座金矿,只要你去挖掘去创造,书一定会给予你无穷的帮助,给你人生的启迪。今日,栗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漫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使我受益匪浅,感触万分。

文章讲了人的一生总要有个目标,而目标就是人生肩上的十字架,每个人都奋力向目标靠近。有个名为三毛的想,这十字架多沉重,何不削去一块,说干就干,他拿起一把利斧,砍去了十字架的一大半,砍后再扛果然轻松,他很快与别人拉开了距离,他又一想,何不还砍掉些,十字架在他的砍削下,只留下那么一个小不点,他也因此超过了别人许多许多,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深洞,他傻痴痴地望着毫无办法,渐渐地后面的人跟上来了,他们将肩上的十字架放在洞上,从容走过,而他呆呆地伫立在那,许久许久。

的确世上许多人都因一些东西太复杂,而弄起花脚乌龟,图个简单轻松,想起这些我便羞愧不已,我迷恋看书,有时因为过度痴迷,竟忍不住在课堂上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老师发现了,训斥了我,我还爱理不理,全当耳边风,可一到了测试,天啊,我的头就大了,我绞尽脑汁还是一败涂地,我可怜为我日夜操劳的妈妈伤心至极。是啊,作为我们学生,课堂听课和家庭作业就是我的十字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循序渐进,上课看书就如书中三毛,投机取巧,而那洞穴就好比那一次次测试,当你累积的知识越多,你就可以考高分。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任务就好比霸王请酒----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因此我们不如一股作气,将任务完成好,这样才学的充足,玩的开心。

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上又何尝不是呢?

我非常不爱劳动,做起事来也是马马虎虎,妈妈总说,我已是男子汉,先从家务事做起,将来长大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听了,感觉挺新鲜,就时不时也做做家务,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觉得挺枯燥的,刚好我隔壁小朋友找我玩,我便怂恿他帮我搞卫生,他把家里搞得一尘不染,妈妈回了直夸我。我听了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是啊,生活中体验劳动的辛酸,要脚踏实地,才能体会到劳动的成果,才能在社会上打开一片新天地。

的确,人需要目标,虽然目标看似象沉重的十字架,只有坚持不懈,沉重的十字架可以帮你逾越一道道难关,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美梦成真。

读《再看一眼》有感_读后感1200字


静而静的不能再静的午后,韶华远逝,曾经的一切温馨,终究逝去。人生匆匆,终究也不过是一场繁华,纸醉金迷;梦醒了,燕飞了,人不在了,也无需再执着些什么,缓缓地阖上书本,享受着冷风袭刺的疼痛,细品着一丝清茶的馨香,思考着迷惘而又短暂的青葱岁月。疑惑,渐渐的在心中萌芽,转瞬间,不再有疑惑,剩下的只是一片沉思,慢慢地消失在无边天际中。

如果时间能够重新走过,一些事情能够重新来过,我能够重新在这世间活过,可否用我的方式留下来,用最短暂的时间再看一眼,用最深情的眼眸再停一刻,用最动人的微笑再活一番?《再看一眼》用最细腻、最梦幻、最绝妙的语言描写了爸爸出车祸后灵魂出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最爱的人再看一眼。或许,永远都不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一段故事,在现实中终究不会成为现实。但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不是语言,是感情。青春、人生、友情、亲情,永远都是人世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在这本书中,我感知到了它们的美好,它们的宝贵。

青春,永远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感慨。有人说青春是美好的、是痛苦的、是迷惘的、是无奈的、是遗憾的。可我们谁都不知道青春是什么,我们只知道青春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时刻;我们只知道青春是要我们去好好珍惜的;我们只知道青春对将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想到青春便也会想到人生吧,人生短暂,时间已不知不觉地偷走了我们年轻时完美无瑕的容貌,剩下的只是被岁月无情冲刷下沉淀的沧桑面容,人的一生,需要我们一点点去积累,一点点去领悟,人终究会老,我们终究会度过我们的人生。但我们绝不是一个人,家人永远都是我们最好的避风港,受伤了有家人轻轻地安慰我们,快乐时家人便默默为我们高兴,那种温暖没有人能够懂,每一个有家的人都会明白,那种感觉谁都给不了,唯有家人。亲情,我们一生都离不开,一生都需要,在这世界上,家人对我们的爱足以我们改变自己也足以改变他人。而朋友,给了我们最难忘的记忆。不得不说,友情跟亲情非常相似,朋友虽然不会像家人那样嘘寒问暖,虽然没有血浓于水的血脉,但当我们被人欺负无力反抗时,朋友总是会在这个时候拔刀相助;当我们痛苦悲伤时,朋友也总是会细心安慰我们。

如果说每天无忧无虑的活着是一种幸福;那么每天无牵无挂的活着便是一种潇洒,人生永远都不会让我们潇洒、幸福的活下去,我们注定要经历痛苦、挫折、失败这些所谓的折磨,而每一样都有可能会让我们在残酷的现实中不堪一击,希望破碎,灰心丧气;当然,我们也会有快乐、幸福的一刻,但这些终究是太过短暂,如镜中月水中花,一触即破。我们终要长大,终要面对自己的青春,走上自己的人生,我们终是要脱离亲情友情的庇护,终是要一个人走,没有了温暖,没有了依靠,这就是长大的代价,但同样,它也赋予了我们一种奇怪的力量,让我们不再懦弱,学会坚强。

青春,是美的,美得有点伤感;青春,是甜的,甜的有点辛苦;青春,是痛的,痛的有点残酷。有时候,只有学会不再依恋,才是真正的长大,才是真正的坚强。也许只有坚强,我们才配走以后的人生,才配过更好的生活,才配得到更多的成功。只有这样,才有资格面对我们的老师,面对我们的朋友,面对我们的家人。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自己!

【】

《目送》读后感:一眼,经年


一眼,经年 —《目送》读后感
董嘉祺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孩提时看这本书,喜欢的是它入微的细节描写和温柔静好的语言。而今,时光在轻纱流霜中渐行渐远,岁月在悄无声息中变了容颜。我赴学离家,才觉光阴似箭,亲人远离。再度品读《目送》,感慨万千,早已泪眼婆娑。
《目送》是龙应台女士在经历过至亲死亡后提笔书写的感悟,饱含满满的亲情、浓浓的不舍。“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轻轻翻开书,重寄一段过往。
曾经我以为,长大就是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后来,在一遍一遍目送后,我恍然,长大还意味着独自漂泊,心中牵挂。原来,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写作业、在看电视,甚至只是因疲倦烦躁便会拒绝他,让他自个儿玩。后来,要离家时,看着他恬静美好的睡颜,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将他的模样连同我们朝夕相处的点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曾经,日子很长,只是陪在爸妈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鱼,今天放学妈妈又给我买了小蛋糕;上周爸妈带我去买裙子,这周又带我去放风筝……童年岁月是那么美好,让人以为那段与家人相伴的甜蜜时光会一直延续。
后来,生命很短,山间果脯成养老枝桠。记得那个中午要离家,妈妈在厨房张罗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阳台摇椅上,摘下眼镜,微眯着眼,替我缝紧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厨房中妈妈微驼、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双眼,小心翼翼穿针的侧颜……父母老了,我是多么的不舍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车站了。下楼后一抬眼,妈妈站在阳台上,连连嘱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车驶离前,再次回头,妈妈还在那儿远远地张望。到了车站,我接过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别。检票进站前,一回头,竟还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见了远处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后朝我招招手,笑了。
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体会,怎能不对《目送》产生共鸣?
曾经,外公帮我种花,为我做糕点,教我念诗……我相信外公会一直呵护着我。后来,老屋里堆满白花,墙上的老风扇吱呀呀地转,唱着别离的歌。外公全身被缠上白布,旁边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没见到外公最后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经,我看着帮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别离去;看着幼时好友搬家远去;看着毕业晚会后老师的身影淡去……我以为我们都会再相遇。后来,我看到一句话: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许一生都无法再遇见了。
庭前,花开花落;窗外,云卷云舒。晨曦微暖,几声犬吠,就这么静下来了。缓缓合上书,合上一段过往。
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经,我们没心没肺,不在意时光,不知晓离别。后来,我们真正注意到过往时光时,便明白那最真挚的情感一直珍藏于心,只是那寸寸时光,我们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曾经……后来……有很多美好转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们更应把握时光,珍惜身边人,心中梦,活在当下,不负韶华。
毕竟,一目送,一转身,已是经年。

读《妈妈,我是你的眼》有感


读《妈妈,我是你的眼》有感

胡瀚之

这是一本让人心灵震撼的书,一字一句都凝聚着永恒的真情。母子俩之间的感情是如此丰厚、饱满,令人读罢久久不能释怀。这本书是一位生长于北京的盲人陈燕写的,她以导盲犬珍妮为第一人称来介绍它和妈妈也就是陈燕自己之间发生的酸甜苦辣。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认为最感动的章节《珍妮在哭泣》。

机场的工作人员总认为狗不能上飞机,不是说狗会把座位弄脏,就是说狗大喊大叫会影响乘客休息,总之,就是不让上。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一次次的拒绝背后,珍妮妈妈是如何的多方奔走,又是如何的为它求情。反复的失败让珍妮妈妈都染上了悲伤的气味,但这没能冲垮她心中的希望之桥。经过重重磨难,终于,她找到了一家同意让导盲犬乘坐飞机的航空公司,妈妈终于可以休息一阵了。

是呀!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母爱。它可以让人变得不怕麻烦,不计较利害得失。我也有此感受那天傍晚,妈妈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我明早去上班会早一点儿,你自己起床,可不要怪我哟!我听了也并不太在意,便转身回房休息了。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地醒来,摸摸空空的肚皮,这才想起:哎呀,早餐谁做呀?我急急穿好衣服,头脑里一片慌乱怎么办,怎么办?此时,我才意识到离开了妈妈,我有多无助。

当我正闷头准备出门觅食,突然,一阵饭香飘到了我的鼻子边哇!一顿诱人的早饭原来早已经备好,一杯牛奶,几片吐司和烤肠,简单却暖心。顿时,那甜甜的滋味涌上心头,妈妈总是在默默地关心我,我却常常忽视。母爱是伟大的、深厚的、如花香一般沁人心脾的。

母亲和孩子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妈妈对孩子的爱总是最真切动人的。不论人与人之间也好,人与动物之间也好,美好的感情总能让人心变得柔软。

一步错,步步错 读《骆驼祥子》有感


金 鑫

利用这个寒假,我首先读了这本书。刚开始读到老舍先生的这些文字,我是惊喜,又是敬佩,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老舍先生具有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书中,作者的每一个用词都是那么准确,认真,找不到一点破绽,尤其是细节的描写和环境描写,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骆驼祥子》的故事内容很简单,就是讲述了一个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一个地道的车夫,他拥有好的腿脚和使不完的力气,所以他从乡下上来后一心只想埋头苦干,他的愿望,就是多挣钱,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可是,现实却从来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祥子第一次买车后,一辆新车就被人收走了。第二次,好不容易攒够了买车的钱,却又因为一次意外而泡汤了。经历过三次失望,祥子彻底绝望,从此不再热爱生活,不再努力奋斗,更不抱任何希望,只沉浸在吃喝嫖赌中,彻底颓废、堕落下去,甚至为了几十块钱而出卖革命者阮明。

读到最后,看到祥子成为一个这般可怜的行尸走肉,我的内心既遗憾又痛苦。我知道,此后的祥子,已经完全不会再振作起来了,生活的重担,压得他的肩膀已经弯曲了,他的那颗心,也已经枯萎,受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了。而原本,如果没有这些曲折坎坷,没有那些警察的野蛮势力,没有那些意外的出现,祥子可能会靠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走向成功。

最初的祥子,满满的都是斗志和力量,他怀着一颗热烈的心,所以,他肯为了生活去奋斗。可是,人,终究是人,是敌不过现实的打击的。祥子好是好,也足够努力,只不过可惜的是,他仍旧输在了最后的放弃上面。如果,祥子的内心能够再强大一点,如果,他可以在受到那么多磨难时,静下心来,找一个舒缓的姿态,放下一切拖沓和烦恼好好地放松,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真遗憾,他输在了没有坚持。

而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这样吗?经常是遇到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就说放弃,还没去尝试就不停地摆手摇头,说自己不行。可是,你连试都不去试,怎么可以就这么否定了自己呢?所以,很多人都是被困难的样子给吓倒了,才会和成功失之交臂,祥子也是。

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地去责怪祥子,他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也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他只不过是生在了一个并不公平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底层的人们像奴隶一样拼死拼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所以,祥子迫切地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却忽视了身边的东西和重要的人际交往,直到自己一个人误入深渊,不可回头。

所以,我们作为初中生,我们要牢记这种教训,不要像祥子一样,一步错,步步错,白白蹉跎自己的大好时光。

【评语】语句畅达,有力。小作者能够联系实际,发表感想,达到学生阅读名著的目的,不愧是一篇佳作。

读《妈妈,我是你的眼》有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十分感动的书,书名叫《妈妈,我是你的眼》。它讲述了盲人陈燕,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与一条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其中一则小故事——《妈妈,让我来保护你》最让我感动万分。

故事是这样的:每天导盲犬珍妮都会带陈燕妈妈一起来到郊野公园散心、锻炼身体。这天也像往常一样她们又出发了。走到半路,突然蹿出一条又高又壮的大狗,凶巴巴地挡住了她们的去路。大狗露出洁白锋利的牙齿,冲着珍妮和妈妈吼叫。它的个头比珍妮高出很多,它的爪子比珍妮锋利很多。弱小的珍妮她只是一头导盲犬,她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也只是做人类的眼睛,从来不会打架。可是面对这样的强敌,珍妮没有抛弃盲人妈妈,她坚定无比地守在妈妈身边,甚至勇敢地站在了妈妈面前!为了妈妈,为了保护妈妈,珍妮虽然明知道打不过,还是没有逃跑,与大狗扑打在一起,后来,它受了很重很重的伤,妈妈没有受伤。

故事读到这儿,我深深地佩服珍妮的勇气,同时我也感到十分的后悔。因为,珍妮只是一条导盲犬,只是一条拉布拉多狗,她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妈妈”和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打架,而我呢?我却只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平时自己的作业都还不肯按时完成,喜欢拖拖拉拉,让父母操心。有时妈妈对我发点牢骚,我还要还嘴与妈妈吵,有时还说要跟妈妈绝交。哎!我对不起妈妈的一片苦心呀!

我想:如果我和妈妈一起散步,也碰到了这样的突发事情的话,是我保护妈妈还是妈妈保护我呢?不用想,妈妈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挡在我前面保护我。而我呢,能伸出双臂吗?想着想着,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要向珍妮学习,我是男子汉,我要保护我的妈妈。

通过这本书,珍妮和盲人妈妈之间的深厚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以后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我自己的妈妈,好好的爱我的妈妈。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关爱盲人,他们因为看不到世界很多美好的事,已经很不幸了,我们要多呵护、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世界充满爱。通过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动物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友情,我们不要伤害动物,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值得我看第二遍!

读《妈妈,我是你的眼》有感 (1200字)


看着手中这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我第一次这么直接的认识到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才由原来的讨厌狗变成了对狗不冷不淡,直到看了这本《妈妈,我是你的眼》,我顿时发现了狗的可爱之处。狗对人忠诚、热心,在遇到危险时保护主人书中的导盲犬珍妮更是对主人陈燕忠心耿耿,做盲人的眼睛,成为盲人的朋友

《妈妈,我是你的眼》是盲人陈燕写的,以导盲犬珍妮为第一人称来介绍它和妈妈之间发生的酸甜苦辣。我很佩服陈燕,她从小因患先天性白内障被父母抛弃,由姥姥抚养长大。姥姥从小就教陈燕学会用听觉走路;陈燕喜欢画画,姥姥就买来画笔,让她摸着猫画画;姥姥还教会她包饺子吃;姥姥是陈燕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姥姥为陈燕日后成功有很大的作用。而陈燕是一个盲人,她却能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第一位出版个人自传的盲人、第一位盲人跆拳道手、第一位盲人独轮车骑手、第一位画猫的盲人她一个盲人,能分辨出钢琴八千多个零件,还能熟练地用刨子,锤子,钉子,在初练是经常受伤,可她想只要她成功便能让中国的盲人多一条出路,所以她每天呆在钢琴边十三四个小时她创造了这么多的第一,而且她一直在努力奋斗。在2011年4月陈燕领养了中国第十八条导盲犬珍妮,从此她多了一双眼睛,又多了一件奋斗的事:让中国人了解导盲犬。在她的努力下,在北京已经有一家超市、两家商场、一家医院、四十八家饭店允许导盲犬进入。

书中以导盲犬珍妮来叙述在寄养家庭,在大连导盲犬基地,和妈妈陈燕在一起发生的事。书中大多数以幽默的语言,让人感到轻松有趣。只有最后一章

我和你一起,呼唤爱让我很难过:陈燕带着珍妮去饭店吃饭、去超市购物都被拦在门口不许进。陈燕再三重复导盲犬不会咬人,不会乱咬东西,可还是被拒之门外。乘出租车时,就算是空车也不会在他们面前停下。还有一次陈燕带着珍妮乘飞机,被告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办好后,却不知道在哪盖章,问谁都是不知道,要么答非所问。办妥了手续,却不让登机。一直忙了一天,都没有登机,陈燕还晕倒了最后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到达了大连,可行李却不知道被丢到了哪里。陈燕据理力争,和机场领导一番理论后,机场的领导终于答应修改原来不公平的规定,现在珍妮和陈燕能乘飞机了。陈燕让中国人更多的了解了导盲犬,为以后使用导盲犬的盲人更加方便a。

我很佩服陈燕,她从小看不见,看不见春天鲜艳的花朵,夏天葱郁的树木,秋天美丽的落叶,冬天洁白的雪花但她能坚强地活到现在,并不以是盲人,看不见为借口颓废不振,她反而要做的更好,不让正常人把残疾人看扁;她写出自传《陈燕耳边的世界》激励人们,那些以一点点挫折失败就轻言放弃的人,一定要看!一定要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请有些人不要鄙视嫌弃残疾人,残疾人也会有机会做得很好;也请残疾人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有心付出行动,并坚持到底,一定会有所收获,相信自己会做到最好!

六年级:奚懿璇

没错,经常上网是错的


没错,经常上网不仅对学习有害,还对自己有害。

我看见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说:一位21岁的青年因为父母断电不让他上网,一怒之下将父亲杀死,同时将母亲砍成重伤。这件事让我震惊,太可怕了,不良的上网行为可以让人泯灭亲情走向犯罪的深渊。

妈妈说的对,游戏不能经常玩,游戏只能偶尔玩。但是玩也不能玩太久,玩2个小时就要休息半个小时在去玩,要不然会对眼睛有害,就是说完太久眼睛会瞎了,你们想这样吗?如果不想的话,你们就不能一直玩游戏。

讲给家里有电脑的人,爱上网的人。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有感


教学是最有创造性的工作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有感

文\兰心儿

打开常生龙编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教学即创造",就被书中介绍的名人教育理念所吸引。这一辑一共介绍十位中外教育界的名人,他们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创造。教学工作是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我读完这一辑后最深的感悟。

在教学工作上,最容易做的是照本宣科。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来上,不会有错,但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却需要老师的创造性。

学生为何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因多才多艺的老师的课堂是丰富的,是灵动的,老师自身的知识的博大和自身素养会影响到孩子。孩子欣赏博学多才的老师,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记得读师范时,"文选与写作"课是比较枯燥的课,而那位老师,每节课都是很快讲完课本上的知识,就会给我们讲他心中的《红楼梦》,讲细节,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就是因老师的讲解,才让我用心去读这部经典巨作,注重书中的细节部分,甚至跑到图书室寻找关于解读《红楼梦》的一些刊物和文章。看评论,会让我读得更深一些。写作课成了我的最爱,我喜欢老师的博学,期待他能给我们介绍更多的名著经典。

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些课文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位老师把文选课上得丰富多彩,激发了我们去读经典名著的热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深深地爱上阅读与写作。

第一辑中写到夏昆老师,他不甘于每天对字词句篇的分析,想在常态化的教学之外,提供一些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课程内容。于是他开始了语文、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四门课程的教学探索。在高中繁重的学科学习任务之中,给学生们送上了一份份心灵鸡汤。看似夏老师在不务正业,其实如果学生学会了鉴赏,从电影中,从歌曲中,从诗歌中体悟到不同的美感,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自然提升,我相信语文成绩也会自然提高的。

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如果仅仅抱着课本在教,那孩子们不会走得高远,也不过是做题的机器而已。如果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读写习惯,看似老师在做与教学无用的事,甚至是多受累的事,但走到一定阶段,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无用"变得那么"有用",甚至让孩子的语文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至关重要,它会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在一堂看似平淡的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和发散思维,会让孩子们看到更广袤的世界。我喜欢多彩的课堂,喜欢看似天马行空,实则老师把手中的线收放自如,让孩子们在蔚蓝的天空上翱翔的课堂。课堂虽小,但我们的思维不能狭隘。老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就尤为重要了。

在刚刚接触孤独症谱系的孩子后,我有一段时间很是迷茫,后来因阅读了一些理论专著,我突然领悟到,他们更需要灵动的课堂。虽然是个训课,他们也需要丰富一些的语言训练。本身孩子们就有刻板行为,如果仅仅运用ABA训练方式,孩子们更是呆板。但运用VB进行语言训练,就灵动了许多。每一节的个训课,我都设置了多方面的训练形式,即便是接受性指令这一个环节,我也要设置多方面的训练内容,既有身体部位识别,也有绘画和粗大动作训练。特别是手指谣,边做动作边填词,孩子们很是喜欢。有时会根据孩子的情绪,调整课程,只有让孩子喜欢上我的个训课,我才能给予最佳的康复。

我们的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史沃普这位童书作家,仅仅是辅导孩子十天的写作课后,就爱上了孩子们,坚持为孩子辅导写作,陪伴小学毕业。他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所教的孩子,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成就。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是前提,重要的是要有智慧,也就是要有创造性。麦考特、雷夫、钟杰就是这样的老师。麦考特能让最调皮捣蛋的孩子认可是最好的老师,雷夫能让56号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爱上阅读,并在教室里建立起世界上最小的经济体,让每个孩子学会远足前做好准备。雷夫的56号教室充满了魔力,我很早就买过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启发,佩服雷夫的创造性教学模式。钟杰在转化问题生上有自己独创的方法,仅仅靠爱是不够的,关键是老师的智慧,有了教育智慧,才会让爱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吉诺特所说的这句话,对老师而言是一定要牢记心中的:"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诗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常言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最为老师,说话的方式尤为重要,骂人和训话是语言暴力常见的表现方式,侵犯隐私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但质问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原来我们教聋孩子,因手语的限制,可能老师的话语不能完全传递给学生,即便是有语言暴力,学生仅从表情和动作上也感受不那么真切。而如今我们学校已经转型,面对新的群体,我们真的要在说话艺术上下点功夫,如何把话说好,让孩子们接纳,让家长们接受,这是需要下功夫的。孩子们需要我们鼓励,家长们需要我们去倾听。鼓励,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倾听,让我们理解家长们的内心痛苦。理解、包容,接纳,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当教育不是发自内心的时候,当教育的语言不带着为善的情感的时候,教师那伪善的眼神和牵强的微笑就会很快被学生感受到。"这句话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老师的语言至关重要?

老师的认可,是一缕阳光,会让孩子感到温暖,会催孩子们上进。我们都从孩童走过,回想过去的时光,能让我们深记心中的老师,往往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爱的老师。特别是那真诚的善意的话语,让人牢记一生。

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是更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堂课,不再是单一的课程,需要多方面训练融合在一起,语文课中融合着动作康复,体育课中也渗透着语言康复。孩子们千差万别,对孩子的要求也变得有梯度,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最适合的康复教育。

2018/4/15

读《四眼》有感


这是一个关于Q村的故事。Q村穷,村里的人都到外头去啦。老人说是村上只有一口井的缘故,于是就请来打井队。奇怪的是井刚打好,村里就来了个外地人——是个戴眼镜的姓陈的人,这也是这篇小小说的主人公。
听说四眼在长江边长大水性好,遇到洪灾漂了六七天才被人救下,他也就到了Q村。四眼爱喝上几盅,常吹自己水性好。作者说“这四眼是个好人”,而后头,这山里有的人就说“这四眼,鬼精鬼精的!”。我不禁疑惑,“这四眼”究竟是怎样的人?是自私的呢?还是无私喜欢小酌小玩的人呢?
一天,几个姑娘去老井那边挑水,看到井里好似有什么东西一闪一闪地晃人眼。有些人说这老井里兴许有什么宝,这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村里人都很稀罕,有人说要不让四眼去井底看看。四眼到了,看了一会儿那井里的光,却哑然失笑。他说井里那东西不过是他昨天喝的二锅头瓶,可惜瓶里还剩小半瓶,喝醉了不小心掉进井里了,光之所以很亮那是因为酒瓶会反光呢。
村里的人听听觉得没意思。
第二天姑娘又去井里挑水,发现幽幽的井里就像漂了个人,姑娘吓坏了去叫人。捞上来的尸体却是水性好的四眼,村长觉得这事很蹊跷,就把井里的水抽光,吊两个人下去。那两人上来后说什么东西也没有,就净一石头底儿。后来他们清理四眼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二锅头瓶,瓶里还剩下大半瓶酒。
看到这里我便什么都明白了,这四眼是个较为自私的人,他虽然住到山里头了,但这心思并没有像山里人那样淳朴。也许他笑的时候,是在为想个法子,好将这井里的会发光的东西占为己有。都说日久见人心,难怪Q村的人说他鬼精鬼精的了。可惜这水性好的、会泅水的四眼在这次近似**的冒险中,输了,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Q村的乡里乡亲谈起他也会长叹一声,尽是对他的可惜,尽管这朴实的乡亲们什么都知道了,但是他们有着赤子之心,也不怪罪。
这井底之光究竟是何物?是如来佛祖下的一道佛光,想让村民们长命百岁吗?是恶魔撒旦开的一个会发光的通道,想让一些贪婪的人坠入其中吗?还是上帝布的人性之光,来看看这人性的善与恶?我不知道,只是从那之后那口老井不再有什么晃人眼的东西。
也许那光真是什么宝物所发出的,被下井的两人偷拿了去。毕竟Q村穷啊,他们一时被财迷了心窍就会拿了去。
人果然是个复杂的生物,是个集博爱、宽容、智慧、善良、恶毒、凶狠等基因为一身的生物。但是呢,我们必须得压制体内那些不好的因素,这个世界需要阳光和爱才能运作呀!

读《濒死之眼》有感


连夜读完东野圭吾的《濒死之眼》,被其惊悚罪恶深深震撼。在死亡的无可奈何之下,隐藏着人性的自私与邪恶。当死亡成为一场交易,当罪恶成为一场噩梦,我们该如何看待人性的丑陋一面带给我们的思考。

01

死亡之下的罪恶
《濒死之眼》讲述的是银座店员雨村慎介在车祸之后部分重要记忆丧失,一天晚上,刚要回家的他遭到车祸死者丈夫铃二的报复。次日,铃二被查出在家中自杀。
被告诉自己是车祸的凶手的慎介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展开了调查。这时候,一个神秘的女子瑠璃子进入他的生活。
随着调查的深入,慎介失去的回忆也开始一点点苏醒。他惊讶地发现一直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瑠璃子与死者美莱绘的容貌一样。
随着自己被监禁,情人成美消失等等一切带有疑点的事情发生。慎介慢慢揭开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自己是为了帮老板顶罪才入狱,为的是从老板手中获得顶罪的酬劳。
而瑠璃子是谁呢?
她是真正直接撞死美莱绘的第二辆车的车主上原绿,同样的,她的未婚夫为她顶了罪。但是,因为良心的谴责,上原绿去到美莱绘的丈夫家中想道歉。
但是,上原绿发现原来美莱绘的丈夫一直在制作与妻子容貌一样的人体模型,希望通过这样让妻子复活。得知美莱绘可以复活,上原绿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赎罪,因此,她全力支持铃二的工作。
可怕的是上原绿渐渐不知道自己是谁,将自己当成美莱绘,特地去整容减肥,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美莱绘。而接近慎介便是为了给美莱绘报仇,还美莱绘一个公道。
02
这不是一场救赎

书中肇事者上原绿近似发狂地把自己当成死者美莱绘,还将报仇当成自己的使命。对她来说,这或许是一场对自己的救赎。
因为,只有这样,她不再是肇事者上原绿,而是受害者美莱绘,当身份立场发生转变。她便不用一生与罪恶感为伴,而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存在,她只需报仇即可。
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原绿活在自己的虚设中,却无法成为真正的美莱绘。当美莱绘的丈夫得知眼前的女子不是妻子时,他不愿面对这样一个替代品去开始自己的爱情。
于是,他选择了自杀。一开始,我疑惑他一直想要让妻子复活,为何眼前有个和妻子一样的人存在,他要选择自杀呢?
后来,我明白了人的样貌可变,人的身材可变,但人的情感不变。真爱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建立在一具皮囊之上。
正是因为爱,铃二一心想让妻子复活,也正是因为爱,铃二无法欺骗自己死去的妻子还有重生。她不是美莱绘,所有制作出来的人体模型也都不是美莱绘。
无论是创造美莱绘的重生,还是为美莱绘报仇,上原绿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对自己的救赎,不过是对自己的折磨。
当自己背负着美莱绘的死亡带来的怨恨时,她不再为了自己而活。当自己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的时候,一个人的灵魂将何其分裂,不过是将负罪感更加升级化罢了。
真相是慎介所在的车辆先撞到美莱绘,虽不造成死亡,但后随车辆是无法避免会再撞上去。我并不是想为真正杀死美莱绘的肇事者维护,我只是觉得世事无常,人生充满无可奈何。
但死亡无可避免,上原绿何必把自己逼上崩溃之路,以此为自己获得救赎,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往自己身上再多加了一把沉重的枷锁。

03
罪恶下的爱情如此可怜
我觉得这本书将人性丑陋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心寒。
车祸发生后,两辆车的肇事者都采用了顶罪的方式来为自己逃脱。不同的是,慎介是为了能让自己梦想成真的金钱,而上原绿的未婚夫则是为了保护老板的千金。
无论出于哪种出发点,我觉得此时死去的美莱绘虽然身体已死,但灵魂还在,她眼睁睁地看着交易在自己面前进行,却无人关心自己的生死。
当生命在金钱名利下变得如此卑微,当死亡被如此冷漠地忽略,何时,人变得如此冷漠。
书中多次提到美莱绘在死前睁着的双眼让上原绿发疯,让慎介的老板戳瞎自己的双眼。这不仅仅是死不瞑目,更是对于人性的贪婪与冷漠的无声控诉。
一切的交易都在死去的美莱绘眼中,逃避,贪婪,怯懦尽收眼底,这便是自己的一生的结束。
但又有谁看到了罪恶之下如此卑微的爱情呢?
丈夫铃二深爱自己的妻子,一次次幻想妻子与自己重逢,他没日没夜地制造与妻子长相一样的人体模型。虽然这种做法十分异想天开,但我却及其心疼这个异想天开的男人。
当妻子的死亡包含了多么大的金钱交易,这个男人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妻子。在人性的邪恶下,这份卑微的爱情为这本罪恶的书带来了一丝温情,让人在不经意间被感动。
或许,这才是痴情。纵然爱人不在,你依旧会想念,会习惯他在的日子。日后,尽管别人再怎么像他,也不再是他。因为你明白,他是这样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读《生命第一》有感


读《生命第一》有感

李颜敏

读完《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这本书,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安全意识。安全为了谁,谁是安全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是在面对"生命"这个关乎个人最大利益时,我们却忽视了。安全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矿党委书记郑培兴所说:"上班干什么?挣钱为什么?如果没了安全你还有什么?"

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80万起,死亡人数均超过13万人,稳居世界第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人因安全事故而丧生。要是您还不能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那我给您打个比方:假如您每天睡眠8个小时,也就是说,在您眼睛"一闭一睁"的时间内就将有3840个人的眼睛从此"一闭不睁"。这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敲响沉重的警钟?或许有人说:"相对于全中国13亿人口来说,这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比例,或许是几十万分之一",但是当这几十万分之一落在你身上的时候,那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把任何可能发生的事,当成百分之百发生,那么我们就能提高警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一句话,安全不存在侥幸,生命不能重来!

读《学生第一》有感


和学生结伴成长

——读《学生第一》有感

作者:吴惠锋

一直认为,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的每一个阶段,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人陪伴着你,也总会有一些关键的事件影响着你。而教师,将陪着学生走一程,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阶段;而结伴同行的路上,教师的学识、修养、工作态度和专业技能等,必将带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或保护或损害,或促进或阻碍……

常忆起自己的学校生活,一些性格鲜明的老师总会跃上我的心头。记得上幼儿园大班时,我趴伏在矮桌上午睡,酷热难耐,辗转难眠,突然感觉一阵阵凉风吹来,原来是长辫子的小朱老师摇着蒲扇挨个儿为我们扇风,我在幸福中渐渐入睡;上二年级时,我为了早一点交完作业出教室玩耍,作业做得马马虎虎,一向慈祥的老夏老师第一次板起了面孔,狠狠地批评了我,使我从此再不敢懈怠;进入中学,从部队转业到学校,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的陈老师,在学完《荔枝蜜》一文之后,将一本《杨朔散文选》借给了我,由此我开始盼望每月一次的借阅图书……虽然老师的容颜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但他们陪伴我一路走来所给予我的温暖、智慧、力量令我感念。

自己当了老师,便像我尊敬的老师那样,在陪伴学生走一程时,努力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爱自己,爱他人,爱阅读,爱美好的事物……前些年,这些都还行得通,高年级学生还比较单纯,低年级学生还很天真,教师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可以营造一个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世界,自己也颇有些成就感。然而,当我连续教了五六年低年级孩子之后,突然与一群活力四射的高年级学生相遇,我发现,一切不再那么顺利。尽管我不时地跟学生讲述身边的真善美,煞费苦心地为学生添置了图书,组织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设计了一些微型课程,然而,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我也因此难以真正地接纳和喜爱这批学生。我遇到了瓶颈,苦恼着,并寻求着破解之道。这时,重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豁然开朗。

之前初读这本书,感叹的是十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创意、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露才华,丰富体验,提升自我,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今重读这本书,读出了活动背后的真意,李希贵校长写在卷首语的一段话令我反复寻味——“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成长的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

叩问自己之前的教育行为,一切似乎都是源于“我喜欢”“我以为”,我自认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是出于好心,出于对学生负责,却不知我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未真正践行“学生第一”;当我看到学生身上的问题,我并未以朋友的角色介入,而是在无形的讲台上控制着学生,规划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也是没有践行“学生第一”。良好的教育,是基于人性的,是尊重人性的,是帮助孩子形成和建立良好人性的过程。否则,我们就会离良好的教育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学生自然需要改变,而改变,必须从我开始。

因此,接下来的一段生命旅程,我应当和学生结伴成长。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要掌握的技能也有很多,例如,去和学生交朋友,去聆听学生,去了解需求,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引导学生设计活动而不是由我来规划活动……

“只有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我将以此鞭策自己。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第一眼是错的》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蜻蜓眼有感3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