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 地图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读书笔记之《时间舵手》读后感1000字。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读书笔记之《时间舵手》读后感1000字"这样的内容,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读书笔记之《时间舵手》读后感1000字:

读《时间舵手》这本书的初衷是出于工作需求,我认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不理想,想找寻一些科学的管理办法。细细阅读后,出乎意料的发现,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时间管理的意识逐步渗透到我的生活中后,更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质。

《时间舵手》的作者是:尤金葛里斯曼博士,尤金葛里斯曼博士是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并担任许多大型企业的管理顾问,他所著的《成功的因素》曾获富兰克林奖中企管与事业类书籍奖,也曾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奥本大学、乔治亚科技学院,及巴基斯坦的伊斯兰马巴德大学中任教。

这本书共有十五章,我自己把它理解为三个内容,把握时间,投资时间和驾驭时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同样有24小时,但每个人真正应用到的则不一定是24小时。书中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盗贼利用时间,谋士创造时间”。从工作角度讲,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达成预定的工作配额,同时左右事业发展。

那很多人就要问了,技巧究竟是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80|20法则、清单运用、冥想练习、阅读决窍、书写决窍等……”除此之外,他还将“背包原则”、“杠杆原理”,以及有趣的游戏规则和时间管理技巧融合起来,并通过叙述小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浅显易懂,而且又充满快乐。

在掌握了有效技巧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毅志力,作者在书中也讲到了许多锻炼专注力和毅志力的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下其中的内容。

在“学习专注”章节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1991年《成功杂志》庆祝创刊100周年时,编辑们节录了一些早期杂志中的优秀文章,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898年2月版的一篇摘录文章。作者西奥多瑞塞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外面,扎营三个礼拜之后,访问到了这位著名的发明家。读书笔记访谈内容是这样的:瑞瑟问:“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爱迪生这样答:“能够将你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会厌倦的能力……你整天都在做事,不是吗?每个人都是。假如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你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肯定是一直在做一些事,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假如他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的上,他们就会成功。”

名人如此,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永远不要小觑专注产生的价值。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许多不可能都会因专注、坚持而变成可能。

所以,我想说,时间很珍贵,让我们善用时间,善待时间,为工作创造价值,为生活描绘精彩,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旅程中,不负时光,感恩自己。作者:梁雯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书之《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时间简史》读后感1000字:

假期到了,老师让我们读两本散文和一本小说,然后任选其二写两篇读后感。然而我感觉读这些浪漫主义的文章属实对人生的意义不大,于是改读了《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给我的感触很大,同时也为我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猜想,而本文就将探究并说明众猜想之一_宇宙的构成规律。

宇宙的构成是有规律可言的。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发现了的规律:电子绕原子核做的运动就像行星绕恒星做的运动,这就像是在说明宇宙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曾有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将这句话与这个规律联系起来,我做出了一个猜想:“是否每个原子都是一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是一个原子?”也许这个世界是无限大也是无限小的,在分子中有一个比我们的宇宙小的多的另一个宇宙,而在更大的世界中,也许我们的地球仅仅是一个未被其他生物观测到的质子。如此解释,这个世界仿佛变得很简单,无限大的无数世界和无限小的无数世界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无底洞一般的系统,而生命或人类也许只是系统中的“生成物”或“漏洞”。

在读完有关夸克的一章,我更想证明世界并没有科学家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了。

第五章《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写道,中子和质子由六种分别叫做“上”“下”“奇”“粲”“底”“顶”的夸克构成。换句话说,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大体上仅仅只有六种。六种夸克通过不同的组合变成不同的中子和质子,从而构成世间万物。这似乎从一个物理问题变成了电脑编程的问题。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曾在哈尔滨遇到的一位智者告诉我,可能世界的构成就像电脑编程一样,通过“0”和“1”的不同组合,编出五花八门的事物,组合成宇宙。而我们完全可以想到,六种夸克类似于“0”和“1”一样的编程代码。

可是在一段时间后,我又想到,夸克的内部仍有许多层夸克,于是我推测,最外层的夸克仅仅是已经由最内部的“0”和“1”夸克构成的“001”或者“100”之类的半成品。我们世界的构成代码也许比想象的困难,也可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更加简单。

那个人还曾说过一个我很认同的观点,就是在人类所能观察到的事物愈接近于无限时,便愈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系统错误”的、无法观测的状态。就拿黑洞为例,物质在坍塌时,质量变得无限大,于是便产生了可以吸入并毁灭一切物质的能力,这多像电脑中出现的BUG!宇宙还有许多无限的东西,例如物理题中经常出现的无限匀速直线运动,反比例函数中的无限接近于0,或是圆周率π……

宇宙无限,无限到小孩子不愿触碰,无限到大人仍在探索。幼稚的我只是在巨人可能错误的结论上利用自己可能错误的理解能力得出可能错误的猜想。

是啊!我也仅仅是会用幼稚的思想表达成熟的见解罢作者:判鸳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发现一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可能对我们种族的存活无助,甚至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自从文明以来,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而不可理解。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们仍然亟想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探索提供充足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出完整的描述。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的一切追求不外乎如此。可是这简单八个字,又岂止是那么简单。

这个世界分两种人,一种人穷其一生,追求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完整描述,一种人更喜欢用已有的知识去实践,前者带来了科学,后者带来了技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并不存在高下之分,但只有前者,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才能写下开篇的那些话。因为他们无可救药地问自己:

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从人类自身的大小尺度来看,我们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大量在这个尺度的信息,并且通过对微观和宏观不同尺度的探索,掌握了许多超出感官认知的知识,继而改造出了目前这个信息时代,可是这样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微观尺度上从微生物到细胞,到分子,到原子,到质子、电子和中子,再到夸克,我们依旧没有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基本粒子——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构件?

我们早已无法光用肉眼的看去探索微观尺度了,取而代之的一个词叫“观测”,即不一定看到,但通过各种转换和设计,我们能观测到一个信息,在基础知识足够的情况下,这个信息可以支撑我们去理解那些看不到的东西。

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会被人类本身的存在所局限,虽然很可能人类本身作为理论中的一部分是无法跳出这个世界来得到客观的统一完整理论的,但这并不会让人们忘记那个几乎发自内心本能的疑问。

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同样的,宏观尺度也无法给出解答,如果光速无法超越,那我们永远无法看到那些早已远去的物质,更别说整个宇宙了,人类甚至永远无法接触,无法记录,无法观测,甚至无法理解的某些东西,难道就真的不存在了吗?我们也仅仅是这个完整世界的,其中之一罢了。那就这样放弃了吗?不会,永远不会,就像我们有些时候觉得人类会不由自主地往灭亡的方向走一样,这个描述世界的追求是本能的,就像你前方有一个黑洞,即使知道看一眼你就会被湮灭,你也会忍不住去看一眼的,因为你在这个问题上又可以前进一步了,这种欲望是无法克制的。

我们应该如何去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

我们是穿梭在星际间的小小浮游,转瞬即逝。

可是我们依然努力地看见了宇宙,如此壮美。

假定我们是理性的生物,既可以随心所欲地观测宇宙,又可以从观察中得出逻辑推论。在这样的方案里可以合理地假设,我们可以越来越接近制约我们宇宙的定律。

然而,如果真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则它大概也将决定我们的行动。这样理论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对之探索的结果!

实引力子构成了经典物理学家称之为引力波的东西,它是如此之弱——并且要探测到它是如此困难,以至于还从来未被观测到过。

空间和时间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有限的四维的没有奇点或边界的空间。

迄今为止,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于没工夫过问为什么。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跟不上科学理论的进步。作者:良辰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5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500字及读后感范文:

慢慢地,就要走到了《时间简史》的结尾。读这本书,更多地是让我从更广阔的层面去看待人类和宇宙,充满想象而又辩证的。我知道深邃的宇宙包含许多的未知,我知道黑洞不黑而又非常热情,我知道时空卷曲就像传送门。站在空旷的草地上,闭上双眼张开双臂,仔细聆听风的声音,你会发现似乎全世界都呈现在你脑海里,思绪纷飞宛若光雨。要说能够比光快的,应该就只要思维了吧。生活在这个三维的世界,自然不能体会四维乃至十二维的生命形式。虽然二维的世界生命不太可能生存,但是更高维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更加光怪陆离并且有趣的多的世界吧。

是不是那时候所有生命都能够像哆啦A梦一样,拥有穿越空间的百宝箱。假若我是一个科幻作家,可能我会幻想时空旅行早已存在,并且人群中已经混杂着来自更高维度或者更遥远时空的旅客。宇宙有意志也好,时空定律也罢,这些旅客被时空防卫,使得他们的记忆丧失——尤其是自身来自未来的记忆。可是这种来自未来的理论以及意识还有一些残存,于是可以看到历史上卓绝的人物层出不穷,可以看到金字塔悠然耸立……

或许,在我的笔下,爱因斯坦也会是一位遥远的时空旅客。现在,窗外阳光明媚,远处连绵的山峰清晰可见。淡蓝色的天空下,是行走的世界。二零一八年四月七日十二时五十三分,一切静好。作者:李明哲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0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2000字:

拜读《时间简史》是我多年前计划之一,我臆想自己看完之后会这样,酷酷的还有一点小性感。实际是看中、完、看又一遍、查资料时,心情如下,这篇文章写了快1个月,我真心觉得立FLAG写这种东西真找抽。

碎碎念结束,读书笔记正式开始发射凸凸凸凸:霍金是当代最知名的活跃的物理学家。他在时间简史中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涵盖范围从相对轮到量子力学,从宇宙膨胀到基本粒子,从黑洞到虫洞等,并用“奇点理论”和“霍金辐射“试图解决宇宙起源的”无边界宇宙模型“问题。

霍金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但是最重要的是奇点和黑洞的研究,具体:

一、证明奇点定理

奇点是霍金与数学家彭罗斯研究证明了奇点定理。

二、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

认为宇宙即没有边界,也没有起始和终点,是对上帝、宗教的一次彻底挑战。

三、黑洞相关

霍金证明了黑洞也能发出辐射,即霍金辐射。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1、证明奇点定理

奇点是什么呢?想象把宇宙挤压成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奇点,它是宇宙时空的开端。

前提铺垫:20世纪之前人们认为宇宙是静止不动的。虽然万有引力证明物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的,但是科学家们还是发明出来各种“证据”来证明维护宇宙是静止不动的,比如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布广义相对论提出“时间是可以弯曲的,宇宙不是静止的”,他在自己的方程中编了一个“宇宙常数”来看起来像静止的,咳咳。

到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发现在观测恒星的时候,大部分恒星都在远离地球,特别是恒星离开的越远,离开的速度也就越快。这个怎么理解呢?

拿一个气球,然后在气球上标上许多点,然后给气球吹气,气球越来越大。气球上相临的两个点距离会越来越远,这个气球就相当于宇宙。气球上的点就相当于恒星。

当科学家们证明了宇宙不是静止的,确实是变化的,发现了宇宙膨胀之后,又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基础,找出来一个新模型描述宇宙膨胀,即弗里德曼模型。在弗里德曼德模型中,时间可以往前推,宇宙就会收缩。比如推到150亿年前,那么所有的星系之前的距离就会变成0,就像是整个宇宙被挤压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奇点。

奇点的性质跟其他牛逼的物理学发现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直观的去想这是个什么东西。但是科学家们通过数学计算可以发现,奇点的体积无限小,弯曲程度、密度、引力无限大。

霍金和彭罗斯的贡献在于,他们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证明了宇宙必然诞生于这样一个奇点。这就是宇宙的开端。

2、无边界宇宙模型

前提铺垫:20世纪,物理学两个最重要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当代物理学最核心的两大基础理论。其中:相对论是主要负责宏观领域比如星际运动,量子力学主要负责微观领域,比如粒子运动的问题。在研究一般问题是两者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科学家们都认为宇宙是诞生于一个奇点之中,诞生着一刻被称为“大爆炸”。这个奇点就是宇宙大爆炸奇点。但是后来霍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认为宇宙不需要诞生于奇点之中(这点稍后再详谈)。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最主流的描述宇宙起源的模型,时间、空间包括一切物质括都是大爆炸之后出现的。对于大爆炸之前的任何事情,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是不存在的。

奇点定理以及宇宙大爆炸模型一直有一个前提,就是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需要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大爆炸奇点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因为一切物理定理在它面前都失效了。

有限无界的宇宙是什么意思呢?(再谈开始)

霍金举个栗子,比如地球是个有限的球体,但是地球表面没有边界和开端,你可以在地球上一直走但是找不到边界也不可能跑到气球以外的地方去。

霍金的无边界宇宙模型里的宇宙是一个四维宇宙,空间和时间交叉在一体的四维宇宙。空间就像是地球的表面,范围上有限的,但是却没有边界,也没有形成奇点。宇宙时空中的每一个点都和地球上的点是一样的,即宇宙的时空并不是无限的,而是一个很特别的边界和开端。追加:无边界宇宙仍然需要被验证,不是主流。

3、黑洞相关

黑洞是什么呢?黑洞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引力,任何物质只要进入某个临界领域就永远无法逃出黑洞包括光。

但是黑洞吸引一切东西的特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了冲突,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话黑洞就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物体就会向外发射辐射和粒子。

但是光都逃不出黑洞的引力,不可能还会有粒子从黑洞中跑出来。互相矛盾?!霍金发现黑洞的确会发射出粒子,但是这些粒子不是从黑洞中跑出来的,而是从黑洞边缘空虚的空间里“变”出来的。其中的负离子会被吸到黑洞,但是一些带正能量的粒子会从黑洞边缘逃脱,好像是向外发射粒子。这就是黑洞辐射,也叫做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霍金把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结合起来的一次城市。虽然一直没有被观测到,也是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作者:小红帽酱

喜欢《读书笔记之《时间舵手》读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