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 地图 >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与读后感2000字。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在写读后感时都会怎样写呢?也许"《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与读后感2000字"就是你要找的,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点评!

开篇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名叫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人,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可见其为青年怪才,目前是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此书虽说叫简史,却不是一本史书,作者通过将自己世界观的线索连接起来,以独特视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当代人的价值体系。另外,此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不如一般的史书枯燥乏味,而书中很多内容分析之精妙、观点之大胆、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绝,本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简单介绍人类的历史,而是作者从各类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观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哲学和人类的基本思考。作为知识比较零碎的我们,读此书再合适不过了。

此书告诉我们,我们从动物到上帝的转变过程中有三个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贯穿始终的是不可缺少的三个能力,分别是虚构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认知自我的能力。这三个能力中最令我感觉脑洞大开、新颖独特而思考后又产生非常强烈共鸣的是虚构故事的能力,我也将着重与大家分享对于这个内容的思考和体会。

人类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属于动物的某个科,为什么和黑猩猩、巨猿从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于认知革命的影响,所谓认知革命是智人的认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认知革命之后,人类有了灵活运用语言和八卦周围事情的能力。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队大约是150人,只要超过了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即便是今天,人类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数字的影响,社群超过150人后,连接的紧密度下降,许多成功的家族企业也是因为规模越来越大,开始雇佣更多人时遇到危机。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础,现在的新闻头条最多的莫过于某某明星又出轨了,于是人们群起而攻之,一时间大家同仇敌忾,宛如亲密无间的朋友。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学校里,你总会发现有那么一群亲密的小群体,他们掌握着周边所有的八卦信息,风吹草动,草木皆兵。即使是两个核物理学家坐在咖啡馆里,他们也更愿意讨论哪个人想当上系主任或院长,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八卦?因为八卦传递了群体的社会关系信息,这种信息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让大家知道谁可靠,谁不可靠,讨论八卦本身也增进了成员间的亲密程度,从而有利于组织社会活动。合作的基础在于了解与信任。黑猩猩通常几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小族群,这些猩猩之间十分亲密,会一起打猎,一起抵抗外敌。族群之间的猩猩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时间亲密接触,像是拥抱、抚摸、接吻、理毛、相互帮助。“如果都没碰过面、没打过架、没相互理过毛,两只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相互信赖,对方值不值得帮助,也不知道谁的阶层比较高”。黑猩猩之间就是靠这种高亲密的接触,从而构建起的熟人社会。由于它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因此族群成员数量不可能过大,一般维持在20~50只之间。

八卦本身除了传递事实本身,还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当随着时间的推演,八卦便上升成一种虚构的故事。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秘诀在于人类能创造并且相信某些“虚构的故事”,虚构故事是大规模合作的号角。众所周知,智人的语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语言。每个动物都有着某种语言,比如蚂蚁通过触角说话传达食物位置,青猴m.i1766.com能够准确喊叫警告狮子的靠近,鹦鹉也能够学舌。但这些语言功能,包括蚂蚁与蜜蜂的,都仅停留在描述性语言,用于传达身边环境的信息,没有八卦能力,更不可能讨论与相信不存在的东西。而“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如果你跟一只猴子说,如果你把手上香蕉给我,我将带你去香蕉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它还是不会放手。对于它们而言,时间是宝贵的,拿来向不存在的守护神祷告岂不是一种浪费?何不把握时间吃饭、睡觉、亲亲抱抱?但是智人相信了虚构故事,就像是吃了《圣经》里那颗知善恶树的果实一样,它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不仅是部落的守护神、《圣经》的《创世纪》、庞大的帝国梦、现代的国家等等。因为我们共同相信这种虚构故事,于是合作的基础不再仅仅存在于熟人之间,相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可以彼此信任,一起合作。一个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人团结在一起,便能削山填海、改变世界。法律是虚构的故事,它支撑起帝国的构建。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公元1776年的《独立宣言》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无论是《汉谟拉比法典》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是《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类秩序。古巴比伦人对阶层社会深信不疑,于是有了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奇迹;美国人对生而平等的深信不疑,于是创造了繁荣的现代文明。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突破人数的限制,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开始幻想出关于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建立起必要的社会链接。国家、法律、宗教、金钱、公司、商业市场本质上都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虚构故事。这一切都是黑猩猩、巨猿所做不到,而他们至今都保持着较小规模的合作方式,始终无法得到突破。

我认为从古至今,“虚构”故事的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这里给虚构打了双引号,我理解此虚构的含义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一般含义。首先,你得有“虚构”的故事内容,再者你得使用各种宣传方式去让人信服你的故事,按照你设计的故事路线去行动,这些说起来简单,但是能做到却是相当困难的。这可以扩展到一个人的叙述能力、演讲能力、感染力、影响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和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人品修养、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尽力去提升贯穿我们人生生涯的“虚构“故事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从未在一本科普书里获得如此流畅的阅读体验,简直恨不得马上再读一遍......无论是原文的谋篇布局还是翻译的文笔都称得上及其优秀,论述自然、接地气,完全不会有不知所云的长句子这种外国学术读物常见的问题,读这样的书获取信息之外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享受。

全书的几大论题都算不上多么具有颠覆性,但作者讲得条理清晰,且格局极大,一直能站在全球乃至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问题。概括一下全书的几大主要观点:

一、人类在地球进化史的诸多物种中算不上特殊的那种。数万年前曾出现过与现代智人极其相似的另一类人物种,且控制了世界大半部分的土地。现代智能能够统治全球,更多的是因为巧合下进化出了相对有利的某些特质,从而将另一类人物种赶尽杀绝。智人的全球扩张在物种范围内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智人出现后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以往。这里不列具体数据,但文中是有清晰的数据表明智人在登陆一片未知大陆后当地物种灭绝的速度会有多么惊人。

二、农业革命本身是一场骗局。目前通行的说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实质则是小麦“驯化”了人类来传播自己的基因。从物种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复制本物种的DNA,增加本物种的数量。由此看来,在智人出现之前,小麦不过是地球上完全不起眼的一种植物,在智人统治世界后小麦也跟着遍布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的农作物,可称是“驯化”了人类。且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农业革命的发生并未使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传统自给自足的狩猎生活被农耕生活所替代,农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统治阶级,生活只会变得比以前更遭。

三、帝国的扩张具有典型的两重性。一方面统一了国家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杀戮和死亡。帝国的存在催生了宗教、金钱、乃至资本主义的出现,从人类史的角度回看来说,总体而言还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和帝国一样,科技进步同样具有两重性,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做赘述。不过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小男孩和胖子在广岛长崎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都应该被送上绞刑架。但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核武器的出现阻止了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一旦打起来就是地球毁灭大家一起下地狱的后果,这样说来,奥本海默才是最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

五、科技的进步并未带来更多的快乐。从个体角度来看,快乐和他的生活水平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主要是在于对是否感到幸福的“阈值”的管理。每个人的阈值不同,感到幸福的条件就不同。乞丐中奖10万就乐开花,百万富翁中10万完全无感。而科技的进步至少到目前为止,无法调整个体自身对幸福的阈值。

最后还是想说,作者27岁就能如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无一不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之前一直有听说这本书,但一直没时间拜读,直到去年年底罗胖在新年演讲中宣传此书的作者即将出版姊妹篇《未来简史》时,我终于意识到应该去看看这本奇书了。

花了一周时间看完,真的改变了我太多的认知,让我对世界、对人类的起源及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学识渊博,从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方面,用言简意赅、故事性极强的文笔,思维缜密且有条理地叙述了人类从250万年开始出现,历经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以及科学革命,一直到现在的物种和文明演变过程,视角之广阔,想象之丰富,论证之详尽都让我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虽然我们从初中开始都在学习历史,但对真正的人类和世界历史却只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而已。现代人起源于东非,被称为智人,但实际上却只是人属中的一个物种,与我们同属的还有其他人种,例如生活在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东亚的直立人、还有生活的东南亚和太平洋岛上的很多人种,可以说现代人在几百万年前并不只是地球上唯一的人类,只是后来逐渐由东非向外迁移才逐渐取代了其他人种,开始独霸地球。

但为何智人可以猎取大型动物,甚至取代其他人种,而导致每到一个地方就造成史前巨兽和其他人种的灭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智人内部产生了认知革命,这种革命使智人掌握了一种全新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能传达自然环境的信息,还能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讨论虚构事物让智人学会了如何协作,如何交流,以及建立自己部族的图腾等特征,由此逐渐孵化了宗教、秩序、文明……

可以说人类目前的社会文明全部都建立在虚构的想象框架中,大家约定俗成地生活在地球上,社会更有序也更和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类天性。因为人的基因里还有动物的遗传因子,渴望自由和奔跑是动物的天性,但现在大家都像是被一种巨大的惯性裹挟着生存,一旦偏离既定的生存路径,便会认为是异类。这种看法从古至今摧残了无数的自由灵魂。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农业革命让人类开始学会定居,逐渐形成了村落、城市、国家,但是同时这种看似稳定的生活却让人口剧增,农民的收入不再仅仅只为了养活自己的一家人,还养活着中上层所谓精英,由此这些精英脱离了繁重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建更多的道德准则、法律规定、哲学体系、绘画音乐艺术,人类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和提升,但告别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便宣告着人类从此将自己禁锢,不再自由。

金钱概念造就了经济秩序,帝国的产生造就了政治秩序,而宗教的活跃则造就了思想秩序,可以说人类发展的进程就是在不断完善整个社会机器稳定运转的秩序规则。随之而来的科学革命,不断改变着整个地球秩序,地球中心开始由亚洲转移到欧洲,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未知区域开始被带入不属于他们的文化洪流中,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摧毁了玛雅等南美洲文明;读书笔记发现了大洋洲,摧毁了地球仅剩的独立生态圈;也逐渐发现了遗落在文明之外的各个岛屿,摧毁了所谓的异类文明,从此,地球开始进入一个大文明时代,所有人类开始生活在一套秩序规则下,只因各自的民族而异。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紧密联系,未来极有可能实现地球一体化。从探索、征服、奴役、到最后的融合,这个过程起源于所谓的丛林法则,一个丛林的生物在知道存在另一个丛林后,便会产生好奇、恐惧、敌对各种心理,由此带来的要么是毁灭,要么是征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还会遇见各种问题。

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智慧设计可以让人类参与甚至是决定未来生物体的特征组合。无论是生命体,还是非生命的智能机器体,由此所带来的道德和秩序又该如何界定和补充?

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幸福,真正影响人类快乐的是物质生活的丰裕,还是达到期望的满足,亦或是本身追求快乐这个行为?由此带来的生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想必这也足够让我们去思索了。

真正的和平不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那么对于依然民族林立、国家众多、文化分歧的如今,我们该如何处理那些可能带来毁灭的矛盾?

在7万年前人类还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经历了短短5000年的文明发展,时至今日,人类已经主宰地球,甚至开始进军宇宙,似乎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固然人类的生存条件有了飞跃进步,但与之而来的代价是除人类以外的地球生物的生存条件却是前所未有的恶劣,我们拥有了看似无与伦比的力量,却不知道如何控制和使用,似乎除了物理法则外,我们不再臣服于任何法则?如果在未来,这种不负责任的自我主义主宰者姿态不加以改变,长此以往,带来的估计只有自我毁灭了。

或许,我们该问自己的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去看的书,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浅薄和无知。固然我们无法去左右或者决定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自己活得很明白。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

在一篇文章看到李录推荐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书,随后在喜马拉雅里收听了,收获很多,补充了自己认知体系里重要一环。现在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关于宗教:

人类合作区别于蚂蚁、蜜蜂的本质是什么?作者认为是虚构现实。什么是虚构现实?比如,我们的国家体系、宗教体系、道德体系等其实都是虚构的,是人类想象出来,流传出来,让大家遵守。

人类的现实连续现在大都是虚构现实组成的。古时候人类相信上帝、佛祖;君主、道德等。后来随着认知的进步,人类的宗教转移。相信自由民主、科技、金钱、经济发展等。自由民主也是宗教,那么自由民主是什么?人类哪有自由民主?人类是由身体各种基因、激素控制的。

在《未来简史》最后猜测,人类在宇宙其实就是相当于计算机里的一个个数据,一个个细小的芯片。

关于幸福感和愉悦的认知:

幸福感和愉悦来自哪里?作者认为来自人体的激素刺激和脑皮层电流的刺激。比如性爱、吸毒等,都会通过激素产生一阵的快感,让人类着迷。人类的幸福感和愉悦永远不会满足和短暂,比如升职加薪,快感通常只会持续一个小时,然后重新投入下一个目标的追寻。

作者认为,现代人的幸福感和远古山顶洞人的幸福感大致是相同的。作者:旋转木马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人为何称之为人呢?这个问题好像很蠢,但是也好像很深……本书主线是“三大革命”,即“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人类简史》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反思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历程。

一、人,也不过如此

通过现代的科学理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而已。从根源上说,人类的生命特征与其他生物并无太大差异,在我的定义下,所谓生物不过是通过DNA整合成的具有活性的生命体。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类(准确地说应该是智人)能够统治地球,处于地球生态链的金字塔顶端呢?

有人会说因为人类进化出了意识、感情、思维等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本领”。

考古学家告诉世人:人类不止有智人这一个人种。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的,有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罗人、弗洛里斯人、丹尼索瓦人等等人种。其中,直立人是在亚洲发现的人种,目前已知其存续了200万年之久,实在令我们难以望其项背。通过对已经发现的其他人种进行DNA测序,结果令人惊异!就现代中东和欧洲的人类而,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澳大利亚原住民最高有6%的丹尼索瓦人DNA。智人有的本领,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并且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说,基本上都比我们要强。

现代科学表明:动物也有感情需要、心理波动,甚至植物也有疼痛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二、八卦:独霸全球的绝招

为何独独智人脱颖而出?用进化论来解释太过牵强,毕竟,放到当时的环境下,其他任何人种都有足够的理由淘汰智人。

有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可能:有一种本领智人可能是独有的,那就是他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智人有了这个本领在大约距今7万到3万年前,由于某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让他们有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于是他们可以将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进行传播(本书译之为“八卦”)。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产生了更广泛的信任,就可以聚集起规模更加“庞大”的人群,进而可以进行大规模地合作。现代管理学认为,当团体人数少于150人时,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技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结便可以运行地很顺畅,数量再增加,就必须要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团体规模越大,需要的管理层级越多,像现在的基建工程,协作的规模之大,非一国之力不能完成。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证据表明,智人在认知革命发生之前,与居住在中东和欧洲地区的尼安德特人初次交锋以败退收场。而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向其他人种的地盘扩张,带来了他们的“迅速”灭亡(迅速到我们根本找不到其灭亡过程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自此,智人踏上了征服全球的道路,似乎征服过程比之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更加血腥,与其他的人种同时灭亡的还有大型的动物,大概是因为肉比较多,猎杀一头足够一个族群吃很长时间。

三、想要幸福?有时候的确只能是想想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可称为农业革命的开端。到公元前3500年,人类成功驯化了几种植物,今天依然是我们的主要热量来源,它们有: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

一般的思路会认为,农业革命之后,人类会开开心心地放弃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但相对而言,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变,食物的多样性也使其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生存的压力其实没有那么大。

从工作量上来说,农民的工作更辛苦,还要承受因为农活产生的身体疾病;从饮食上来说,农民的生活比较没有保障,一旦遇到天灾,死亡人数甚至可能达到百万;从安全的角度讲,人类的暴力是农民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农民不能像狩猎采集者那样遇到强敌就跑,他们已经失去了狩猎采集的本领,还有粮食、田地和房屋,如果跑了很可能就会饿死,所以只能选择殊死搏斗。

农民的工作就是在围着这几种植物打转,好让它们可以长得茂盛,结下更多的果实。这样看来,很难说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类。

不可否认的是,农业革命确实推动了社会发展,从总体上来说,农业革命的确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了,粮食产量足以保证相当一部分人不至于被饿死,还可供国家养活政府官员、军队、教师、科学家等不种地的人。却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农民可以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造成了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了一批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随之而来的则是阶级产生、贫富分化,发展到极致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急遽膨胀,矛盾也更加突出,突出到需要两次世界大战才能释放个差不多。

是不是感觉,以前的农民只需要种好地,收了粮食后交税就好;现在,先撇开工资能不能按时发不说,辛苦一个月,要交房租或者房贷车贷、水电费、手机费、宽带费、各种保险,还没算工作上的糟心事、家庭琐事、生病生灾……

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好像真的没有狩猎采集者过得幸福。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现在可以不用过于担心粮食问题了,2010年,全球大概饿死了约100万人,但是“胖”死了300万人,这说明我们的粮食产能足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只是牵扯到分配问题而已。

四、科学是福音还是祸因?

至少在认知革命之后,人类就很希望能了解这个世界,之后的农业革命使人类可以养活一部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前提是执政者愿意付出一部分资源以供科学研究。开始的目的可能不是因为想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而是因为想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样的想法在帝国时代表现尤甚。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当时国王的投资。国王肯投资也不是因为觉悟高,而是想投点“小钱”来获得有可能更多的资源。

再往下就说到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了。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你会发现,知识并不全都是对的,甚至有些还是故意弄错误导大众的,其水平之高以至于要渐渐成立专门辟谣的机构。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一说苏格拉底,一说芝诺)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像一个圆圈,圆圈越大,那么圆圈之外的空白就越多。现代科学更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和科学理论的不确定性,于是比先前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求知欲。但是却不能公开宣称科学理论依然未有定数,这样的话现代社会的协作体系就会崩溃,科学家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资源来进行研究。

支撑现代社会走下去的是“信任”,对科技和科学研究方法的信任在今天几乎成为类似宗教的信仰。人们普遍相信,科学会解决现在的问题,让现代社会发展更好。但是却忽略了新的科学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牺牲,或者是一部分原住民的利益乃至生命、或者是其他物种的灭亡、又或者是生态环境的紊乱。其实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都是两面性的,火药和武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拿今天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来说,没有人敢保证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这一点在《未来简史》中分析地很透彻。

即便人类普遍相信科学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客观讲,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界定。

五、走向灭亡还是走向辉煌?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确是一个依赖性非常强的物种,并且这种趋势仍然在加速。

大部分的动物最长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狩猎采集者可能需要几年;农业时代要长一点,但十几年也足够学习种植作物;工业时代要更长,发展到现在,二十几年都未必够用。所以我们无比强烈地依赖着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教育体系。

现代知识体系之庞大,任何一个小领域都足够研究一生,而科学的发展却有了整合的倾向,以当前人类大脑开发的水平,哪怕是爱因斯坦在世也绝承受不住如此庞大地信息量。好在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明了计算机这个助手。

原意是让科学来帮助人类分担工作的压力,让我们有时间来放松、休闲,到极致便是大部分人类的工作全部由机器代替。

未来会有无限可能,或是灭亡或是辉煌,灭亡可能代表新一轮的开始,辉煌可能预示这一轮结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我们依然满怀信心、无所畏惧、昂首阔步地大步向前。

结语:我很奇怪,未到不惑之年的自己为何有这些想法,这与我的工作、生活几乎毫不相关。求知欲or兴趣?很不确定的原因。或许我内心认为:只有更好地认识了这个世界,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让自己热爱生活。

反过来说也行,只有更好地认清自己,才能热爱生活,看清世界。作者:张金图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笔记与读后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书笔记读后感5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