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诗词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诗词读后感

中国诗词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中国价值投资》读后感。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价值投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中国价值投资》这本书可以说,是本不错的书!它里面已经包含股票里面的经典投资策略!可以说集大成!具有很高的学习性及借鉴性!

它里面综合了巴菲特的投资,索罗斯的时机,及一些作者的心得!

其实这些也就是金融投资的基本形式!所以大家应该具有书上所说的哪些特点!

总而言之:

对于股票投资的判断要遵循一下几点:

1,宏观形式的判断,就是对当前世界及这个国家经济形式的判断。在大的方向上,这个是很好的辨别,你只要热爱金融方面,每天的新闻只要稍微留意下。都可以懂得!

2,公司的选择,股票的选择其实就是公司的选择。选择的指标有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是否被低估的基本判断,其次利润率的长期对比,不是一年两年的利润的对比而是10年左右时间的对比。看这个公司是否有持续盈利的能力。第三,则是负债形式的判断。

3,时间形式的把握,这个就归宿为索罗斯金融哲学。大家最好学习学习这位大师的辩证法。他讲的是很正确的。至少在金融领域是正确的。对经济形式的把握力度,可以说是这个大师的看家本领。这个也是股票市场的精髓所在!这点应该放到首位!

4,耐心等待!耐心等待是人性格中最脆弱的一项!这个也是大多数人赔钱的内在因素!

其次是人的恐惧及贪婪也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因此股市也在磨练自己的性格!

5,要有比较详细的投资计划。这个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也许你能够投机一把,但是你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就因为你没有详细的计划形式,你赔的一塌糊涂。当你把你生存的资本都放进去之后,你再想从头在来,那是要有相当的魄力!所以这点在投资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

6,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没有一个人说他能够永远盈利!只要你能够善于总结,从中吸取教训!这样的收益比你盈利要好过千百倍!所以学习是大家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7,如果没有投资这种意识,只是纯粹的想在股市捞钱的那些股友,我可以慎重的告诉你,你最好去学习那些基本的股票常识,多观察,多模拟为好!从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要听那些所谓的专家之类的话语。那些大多数是让你套牢的。他们是那种放火之人!要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这本书,我相信你能够从中收益匪浅的!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雪球投资: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股市札记 读后感(3)篇


雪球投资: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股市札记 读后感 第(1)篇

人类行为是滚雪球的,也必须得滚雪球。你获取的资源都是为了让你更有利于去获取更大的资源,相反,如果你拥有的资源并不能让自己及周边的人过得更好则没有获取资源的动力,没有动力社会谈何发展谈何未来。书中举的读书考试例子,小时候村里读书考试最好的TOp10,中考高考极大概率还是这十个人考得最好,即使出了黑马或有人掉队,想想确实如此。创业的小团队或小作坊是极大概率失败的,抵抗风险的能力远远不如龙头老大,毕竟我们看到的都是活下来的人,但创业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其他的高级需求,对这些人是满满的敬佩跟感恩。换个角度看跟你操作实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理解并接纳。例如投资或投机,并没有哪个好哪个坏,强如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十多年来的收益比推崇技术分析量化操作的西蒙斯低得太多太多,而且也是因为人们的操作不一看法不一才有了股市价格的波动,也才给了我们更好的交易时机。就像当前互联网两极的掌门人,一个高调得如网红天天谈理想灌鸡汤的马云,一个低调做事极少露脸的马化腾,这些完全相反的性格都跟成功有关系也可以说没关系。书中并未提及货币超发的话题,货币超发也是个必须执行的事情,否则钱就会集中在先拿到钱的人或群体里边,而这部分必然是社会的老人或传统行业,或因为消费欲望低或不想改革,社会只会变得死气沉沉,年轻人工作一眼望到头而没了工作的激情澎湃,创业也就低迷不振了。货币超发虽然一直在稀释我们的货币含金量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也是更有利于所有人。货币的影响是像涟漪一波一波的,最先接触的获益最高,而后逐步递减,最爽的当然是印钱的国家,然后是银行证券,大公司,配套公司,到我们老百姓这一层已经是聊胜于无了。投资貌似极其简单,因为滚雪球的本质,也因为国家的货币超发,更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实际上很难,因为每个人在实际操作自己的钱的时候心态就变了,容易追涨杀跌,瞬间爆炸,贪婪与恐惧无不更容易看到真实的自己。有句话叫虽然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只能说未做到知行合一的懂就是不懂。自古名言就那么几种一直在重复,无论是多么牛逼的大文豪,有点怎么说呢,历史一直在轮回,从来没有进步,因为人性没变过,进步的只是科技。学习投资或投机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一个人的生活圈子有限,工作的影响力也很有限,好像很多事情跟你并没有什么关系,三点一线。相反就不一样,大到特拉普竞选总统成功中印对峙都跟你有关系了,会激发你对更多事情的关注,去进一步思考里边的关联与本质,也许唯一有可能比投资人更关心社会发展的也就政客了,这是一种极好的情绪体验,比游戏更为吸引人。

雪球投资: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股市札记 读后感 第(2)篇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作为一个炒股小白,最初读的两本书就是林起和邱国鹭的两本书。

书中对我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以巴菲特为偶像,并付诸实践十余年。他们说价值投资者在生活中都非常简朴,做任何交易都讲究性价比。看着这么抠的自己,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也是个价值投资者……

虽然未曾炒股,但我始终坚信股市之所以赢家少输家多,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赌股而不是炒股,在未做过足够的分析时就凭着自己的感觉任意买股,这样只能说赚了是运气好,不赚才是常态。

不过对于股市那些复杂的分析方法,我觉得自己力有未逮,所以一直敬而远之。

最近一直在研究基金,然后发现了两位老师的书,顿然开悟,原来我的想法一直都没错,而且对于分析股票的方法,也了解了适合自己的方式。

股票技术分析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但是不会分析也不要紧,只要会分析公司就好。这样正好深得我意。

我的钱都投在基金市场,今年是时候拿出一部分钱来进行股票投资了。但我不急,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

有些知识只适用一时,有些知识会真的终生受用,我想投资理财和财务知识应该就属于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人多学一些可以应用一生的知识,终归不是一件坏事。


本书关于财务知识的那一章,读起来着实有些晦涩,只因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咯~

共勉


雪球投资: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股市札记 读后感 第(3)篇

多年前的我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我在津津有味地看这样一本关于股市的书。作者在二十七岁时写下这样一本书,有独立思考,自信,信仰,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也令我这样过了而立之年仍碌碌无为的凡人自惭形秽。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成长是贯穿一生的漫长过程,能有机会拓展眼界,破除偏见,汲取他人的智慧就是一种幸运。以往看书偏爱看译本,因为总觉得老外做事认真不糊弄。关于价值投资有许多名人译作,但因为翻译信达雅的差距,历史背景知识的缺失,文化的差异,译作读起来有时令人觉得费力。这本书纯中国制造,亲切易懂,内容原创而非拼凑,列举的例子都取自中国a股市场,许多名称即使不是股民也耳熟能详,对股市中国特色也有到位的解析。看完十分感动,门外汉居然也看懂了!价值投资零基础入门应首推!

投资书籍读后感——《逆向投资策略》


投资书籍读后感——《逆向投资策略》

一、总体感受

作者是坚定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支持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长期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低pE策略、低pB策略、低股价现金流比率策略、高股息策略)。

二、我的思考

1、真实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理性人,它们的投资行为受情绪驱动。当他们感觉风险不大(真实风险未必小)时,往往会冲动投资(牛市过度追涨,熊市过度杀跌),这反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不过,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一定是错误的吗?

未必!关键在于投资的周期。

短期来看,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从市场泡沫或市场恐慌中分得一杯羹。所以说,什么投资策略最好?适合自己的最好。

2、持续性偏差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者因情绪的原因会对异常事件带来的影响产生持续性偏差,即它们会对事件对股价的影响反应过度,所谓“涨要涨过头,跌要跌过头”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涨过头就涨过头吧,后面那段涨幅我不要了。可是,现实中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在泡沫破灭前再次奋不顾身的冲了进去,成为山顶站岗的哨兵。别跟我说你一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每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不比别人笨,那“一赚二平七亏损”是怎么来的呢?

还有人说,跌过头又怎样,我在低估时买入,总有回归的一天。

我用两点来反驳:第一,凭什么你说低估就是低估,谁知道真正的回归价在哪里;第二,引用我上课时多次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跌90%,就是在跌80%的基础上再跌50%”,在许多人眼里,跌80%够低估了吧,可又有几个人能承受接下来的腰斩呢?

3、流动性是个胆小鬼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可是在股票市场,当价格飞泻时,供给会从各个角落层出不穷的冒出来,而需求却不见了?!

结论就是:流动性是个胆小鬼,只有市场上涨的时候你才能见到它。

我也不用啥美国87年股灾、2008年次贷危机这种高大上的东东来证明,就看看近期关注的博时股份吧。

4、在高杠杆面前,一切的理性都是假打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怎么破产的,
写本文时,刚好看到雪球一文,说起某人2013年用1:4的杠杆把300W变成了1000 W,然后今年继续1:4操作,3月底时爆仓了。

所以说:市场有风险,融资融券需谨慎。

5、如何利用黑天鹅事件投资

(1)定性分析投资标的,判断长期无忧时,就在黑天鹅出现后出手吧。

(2)波普尔说过,如果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研究者就不应投入精力寻找更多的白天鹅,而应努力寻找黑天鹅,因为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就可以破坏整个理论。由此推论,投资者看好一只股票时,不应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选择,而应寻找可以颠覆自己结论的证据,找不到就可以一直持有。

6、投资预测有用吗?

德雷曼认为,对业绩等做出精确预测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不要利用预测作为买卖的标准。

我认为,精确预测虽然很难做到,但对大方向的定性还是可以把握的的,只要抓住模糊定性的阶段(例如业绩预告前的憧憬阶段、资产注入的预期阶段等),在精确阶段(无论是否达到预期)到来之前退出即可。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对,就是那句着名的“在朦胧期买入,在兑现时卖出”。

7、真的需要逆向投资吗?

我还是前面已经表达过的那个观点,投资策略一定要契合自身的投资周期。长线看,逆向投资是有效的,中短线看,反身性原理不是很好嘛?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运营新略读后感(优选范文)


股权投资在我国发展了20多年,从无到有,一直发挥着独特作用。据清科集团的数据,目前我国股权投资金额累计已超过1500亿美元,活跃投资机构从不足10家增加到6290家。然而,在发达国家,股权投资的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前十大品牌投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占据了全球股权基金1/3的份额。目前我国机构与之对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需要股权投资基金的助力。首先,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发展直接融资,减少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扩张压力,优化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从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其次,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国家有选择地批准设立较大规模的股权投资基金或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符合了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三,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推动成长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最后,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成熟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股权投资在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红利和证券一、二级市场天然价差投资获利空间收窄之后,市场将回归维持合理平均收益率水平,股权投资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时代到来。因此,未来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定位将更加清晰地体现“服务商”功能,通过专业服务为提供资金的客户和所投资的企业带来价值。因此,高质量的基金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优秀的企业,严格控制进度,加强投后管理和提升,以及基金内部管理优化将是股权投资机构成功的关键。

这本书对股权投资基金的理论和实务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从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辨析入手,将股权投资基金运营概括为募集、投资、投后管理和退出四个有效流程,并创造性地依托价值链理论和业务流程重组理论,通过全面分析股权投资基金价值链,创新性地提出以退出为核心,对股权投资基金价值链的募、投、管、退进行流程再造的投资理念,是目前我国股权投资界的创新观点。

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理论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并将二者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只有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创造价值、实现持续不断的改进。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是企业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运用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对流程的绩效进行计算,根据分析、计算的结果进行流程的再造和设计。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要求重新检查企业每一项作业活动,识别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和不具有价值增值的作业活动。减少或剔除非增值、不需要的流程所造成的浪费,再造业务流程,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提高运营效率。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再造,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技术,彻底消除了传统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高额成本与低下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价值链强调价值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所有的业务流程应该相互促进和配合,以使共同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各价值活动自身价值之和。通过分析自身的价值链,企业首先要知道哪里是它的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也必须知道哪里是它的竞争劣势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通过分析自身价值链,企业要找出增强价值的业务流程(正增值流程)和减少价值的业务流程(负增值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大多数情况下只关心能够增加价值的流程,而忽略了那些减少价值增加的业务流程。(郭随旺)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


读《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有感

陈司翰

一个国家最需要什么?一个民族最需要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欢庆“国庆、中秋”佳节的时刻,我有幸阅读了《中国价值》系列丛书,此刻我心情澎湃,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豪。试想一下,我们国家要是没有人恪守这些价值标准的话,这个国家会怎样?没有富强,国家会被他国欺压侵犯;没有民主,人民会被官人压制着、导致国内混乱;没有文明,国人的形象就会停留在荒蛮的原始社会;没有和谐,人们的社会关系就会一片混乱;没有自由,人民犹如笼鸟困兽……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多么大!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人民砥砺前行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讲的是祁黄羊做事用人坦坦荡荡,对外不回避仇人、对内不回避亲人,所以才有流芳百世的《祁奚举荐》的故事。这说明民主精神中华民族自古有之。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为人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郑和下西洋,跟西方人接洽,打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子产听说人们对乡校喜闻乐见,不但不毁乡校,还新建了许多新的乡校,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抒发言论的场所。孔子不因冉雍是小偷的儿子而嫌弃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后人宣扬教育平等的典范。苏章不因罪犯是自己故友而判案不公,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爱戴,说明公正是最大的社会正能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法治”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身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故事流传千古,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坚守的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为完成刘备临终的托孤遗愿,这说明敬业和诚信的可贵。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孔融年纪小,主动谦让、拿了小梨,说明“友善”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俘虏后,并没有灰心、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每天睡在柴堆上,晚上睡前还要舔一遍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仇家恨。最终,勾践打败了吴王、收复了国家,使百姓重新安居乐业。国强才有家福,这也说明了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好的习惯,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投资学读后感


投资学读后感

投资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上学的时候读的就是投资经济管理专业,当然那时候的投资学不能和如今的投资学同日而语。博迪先生的《投资学》(第四版)也曾断断续续读了三四遍,间或又读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资学:全球视角》,现在手里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资学》(第六版)。

投资不同于投资学,投资包含了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但所有的投资的基础资产都是实物资产,金融投资的金融资产为建立在实物资产之上的虚拟资产,投资学其实是研究金融资产投资的一门学科,培养的是金融投资家和金融投资经纪,至于实物投资的学科是企业创业、商业、工商企业管理,培养的是企业家、商人和职业经理人,当然也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

《投资学基捶内容简介:面向中国读者,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最新案例,回答了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如何规避投资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如何正确地管理投资,以及如何科学地把握投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系统地介绍了一系列进行投资分析的基础概念和工具,详细阐述了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础分析等投资学的核心内容。以清晰的脉络、简洁的语言、扎实的基础,实现了科学性、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有机融合。网上提供了与《投资学基础(第11版中国版)》各个章节配套的练习题和补充材料(英文),供您学习之后温习知识。在第1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风险和投资须知专栏;丰富了课后习题的题型;为备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习题。《投资学基础(第11版中国版)》可作为大学财经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非金融专业学生的教材及MBA学员培训课程的参考读物,同时还适合所有对投资管理和理财管理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投资学基础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以学生为中心,假设他们是投资经理人,为他们提供操作性的信息和知识,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和研究。 本书是一本简明的投资学基础教程。配合教学需要,作者介绍了现实经济中的主要投资品种,用便于应用的方式组织内容,并配有丰富的案例和习题。 为便于读者学习和实际操作,除了传统的习题和核心词汇之外,作者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专栏,比如: 网络工具教你如何使用一些财经网站的特定功能。 Excel分析教你如何使用Excel工作表,这可是学习投资必备的技能! 实际操作向你解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 测试你的投资潜能众多CFA考题考考你! 网上有什么?这是为你布置的任务,期待你利用因特网独立解决!

投资学基础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第11版正是在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为投资学领域提出的新挑战的基础上,补充了各种投资工具在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一个合格的金融分析师应该怎样预测投资收益和规避投资风险、从金融危机中的鲜活案例投资者应该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等新内容。考虑到2008年秋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第11版重新诠释了ETFs在人们日常投资活动中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和金融环境的改变和不断扩展的在线交易对投资活动产生的影响。这些新内容对于增强投资者的实战技能、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和判断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书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需要和最新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投资分析的基础方法和相关工具。与第10版相比,本书的实战性、操作性、可读性、时效性更强,对各种投资组合管理方法的配合和比较也做了更为透彻的分析。学习本书既可以按照各章的顺序向前推进,任课教师和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任意调整顺序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和研读。第11版每章后面的课后习题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相关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后,读者会受益匪浅。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读后感300字-普通投资人都能掌握的投资方法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这本书属于经济类书籍,是写有关投资股票方面的知识。作者邱国鹭,投身股市22年,进入基金行业担任职业投资人15年,有极强的自我约来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他的理念是:我宁愿丢掉客户,也不愿丢掉客户的钱。

本书作者阐述了投资的本质是可以化繁为简的;是可以用简单的法则和工具直接触及到的;是可以只把握最简单的事,而把复杂因素忽略的。

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理性投资者的需求吗?

我作为资深的股市韭菜,也不知道被割了多少回?在股市摸爬滚打,什么方法都学习过,至今没学透。因素太多,而且复杂难懂。学过看k线图、跟过趋势、学过看财务表,各种公司材料,头都大了。那时就想如果买股票没这么复杂就好了,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使用,用低的价格买到好公司的股票,一卖就赚钱。

所以看到这本书,有点相见恨晚!

《投资异类》读后感_6500字


《投资异类》读后感6500字

重读《投资异类》

2017-08-05 席大大

《投资异类》这本书,读完一遍,欲罢不能,索性立刻读第二遍,任凭时间飞逝,也要抓住精髓,敲开掰碎,辅以香茗,进去五脏六腑,消化吸收,融汇于血液,贯穿于肌肉,铭于心,刻于脑,成为自己的习惯和潜意识,天人合一。

体验

体验本身被分为被动式体验和主动式体验:一切能用金钱买来的都是被动式体验;一切必须要刻意练习、不断进阶、不断提高的体验就是主动式体验。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放在主动式体验上,那才是对每个个体最有意义的事。

要投资给异类而不是另类,要投资给创新而不是创业。投资人就是要将资金投给那些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挑选各种各样的创意想法,看看哪个更靠谱,哪个更让你感到有可能成功。

性格决定命运,想改变命运,首先必须改变认知。

七大错误认知

之前认知 -- 正确认知

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有捷径

解释:不论是创业还是投资,绝不做无头苍蝇,一定要不断试错、有规则地试错、优化路径、提高认知,直到找到成功的捷径。最终能成就我们的,除了解释不清的运气,就只能是优化到极致的决策算法了。提高认知维度,优化决策算法,这就是成功的捷径。

竞争是公平的--竞争不是公平的

科学就是真理--科学只是科学,跟真理没有半毛钱关系

天道酬勤--天道酬勤脑,脑筋灵活才是关键

命运天注定--一分天注定,九分靠打拼。人定胜天

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变

人是理性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非理性的

天使的界限和规则

天使投资人需要给自己划线,比如估值不超过1000万或者2000万。天使投资更注重收益率,而pE更注重成功率。

因为阶段的限制,天使投资人几乎没有像样的“尽职调查”。其核心思想就是对创业者本人加深了解。比如跟他配偶,父母聊聊。

天使轮不要“对赌”,要陪创业者一起“试错”

一般来说,创业者对自己项目的估值越高,投资人就越是希望通过对赌协议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是“划算”的。

继续,天使轮,主要投赛道和人。说难听一点,“对赌”的结果无论输赢,都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不会成朋友。这点对天使投资者是最致命的。

天使需要给创业者的是,现金、资源、引导、自由、陪伴。天使期一定不能有对赌、领售和退出时间约定

影响成功概率的三个因素

1.赢家通吃赛道

2.同一时机进场

明显的市场信号是,在这个垂直领域,是否已经有一家公司成功拿到了一亿元以上的B轮。这是我个人比较严格执行的一个“时间窗坐标系”,它是胜算概率断崖式下降的分水岭,是停止投资的红灯。如果你是一个谨慎型投资人,那么建议你把坐标系改为:是否已经有一家公司成功拿到了3000万元以上的A轮。这算是投资某个赛道的黄灯。

3.优点和缺点对冲

天使投资的三大误区

1.天使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实际上,天使投资人需要找的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型,符合具有80%回报的那20%的天使投资人。

2.天使投资就是投人,不投事。实际上,投资白马还是黑马,是个问题。白马,高富帅,资源多,大家都能看到,成功率高,一般来说收益率一般,比如10%的100倍收益。黑马,名不见经传,资源少,一般人都找不到,成功率低,有的收益率极高,比如1%的1000倍的收益。

3.天使投资没有数据参考,全凭感觉。实际上,天使投资也是要研究和分析数据的,只不过若没有企业数据,我们就关注产业数据。

天使投资的三个赌局

赌时机,趋势博弈:

对于天使投资人来说,10年内将会发生的大事,才是所谓的大势。宁早两年,勿晚一天。

比尔·盖茨就曾说过:“我们经常高估了今后一两年内将发生的变革,但又常常低估了今后十年内将要发生的变化。”

赌创始人,进化博弈:

腾讯和华为都是当年的黑马,任正非和马化腾的成功都得益于穷则思变式的迭代和进化。进化博弈的本质就是赌创始人的进步加速度是最快的,这实在是天使投资人不可控的一个主要因素。

最终胜出的不一定是高富帅,也不一定是草根,而是“进步加速度最快的”创始人。

创始人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是“进步加速度”的主要“源动力”。最有悟性和愿力的创业者,才是天使投资人值得押注的“人”。

很多工程师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的工程师背景,而是因为他进化成了生意人(商人)。

赌对手,运势博弈

看谁更能坚持。乒乓球选手乔红,千年老二,因为遇到了邓亚萍。所以不是乔红不努力,而是对手更牛!这个时候,也要认命。不过,你不拼劲全力,也不知道自己是邓亚萍还是乔红。

天使投资人的认知水平和方法论,决定了投资的胜算概率。这也是之前提到过的,Facebook天使投资人问我们的那句话:什么是只有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投资就可能是错的!

写给创业者的三堂课

第1课·这是创业“最坏”的时代

1.这是大量精英下海创业的时代,跟你竞争的人,比你优秀、比你聪明、比你勤奋、比你资源多。

2.这是用户(流量)被高度垄断的时代,到处都是红海,不做自媒体、不做网红,就没有免费流量。做内容比技术门槛更低,从业人数更多,所以做内容远不如做技术容易成事。内容这个坑不浅。

3.这是赢家通吃的时代,仅仅是做第一还不够,只有垄断60%以上的市场份额才能建立比较宽的护城河。

4.这是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垄断),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

5.这是坏消息瞬间传遍全球的时代,犯错成本越来越高,一个小小的错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被指数级放大并传播,毁掉你的品牌。

6.这是用人成本最高的时代,高房价导致员工基本工资底线太高,又导致创业试错成本(融资金额)越来越高,融资难度越来越大。

两个重要认知

1.离开了势能,我们将一事无成

2.时机决定生死,买定离手

一个项目胜负的概率不是由创始人单独决定的,也不是孤立的项目分析可以计算的,而是由赛道上的玩家总数量决定的

天使投资的六字箴言:投势,赌人,修心

当市场上都是水平相差无几的高手在较量的时候,大家比拼的就是认知和运气。只需要5%的认知差别加上5%的好运,十年后可能就会带来1000倍的收益差异。

九条标准

1.特定人群刚需

一个好的生意,一定要能清晰定位出有刚性需求的目标服务人群。虽然这个人群未必直接买单,但只要是刚需,就有变现的空间。

2.客户需求增长

通常创业者的机会都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和技术的变革催生了新的特定人群,比如养老社区。另一方面是,客户群体早已存在,但是由于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产生了新的需求,比如反无人机。

3.现有方案不足

与其更优,不如不同。新入者或者后入者,必须重新定义市场规则才能生存。或者不同,或者细分。

4.高频或者高价

使用频率高或单价高,至少要占一项才有可能成为好生意。使用频率低、单价又低是最差的生意。如果使用频率和单价双高就更好啦,尤其是针对时代变革而新出现的需求,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5.市场格局未定

中国的投资圈有过好几拨疯狂的概念浪潮,O2O、智能出行、AR/VR、直播、共享单车,这些一度疯狂的热浪过后,剩下来的王者都是第一批拿到A轮和B轮的几个领先企业,后来者搅局成功的寥寥无几。

6.有难度有挑战

如果一个生意特别容易就能赚到钱,还没有人去做,那我们看到的“容易”就一定是个表象,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技术门槛既能挡住我们,也能挡住未来的模仿者。有一定技术门槛和难度的事情,也是成功后的护城河。

7.网络递增效应

这个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就是要让业务进入一个滚雪球的良性循环,早期很小很慢,但是越滚越大,业务增长曲线是呈指数级而不是线性。

8.用户转移门槛

传统企业最主要的转移门槛是品牌和渠道。在品牌制胜方面,星巴克的品牌忠诚度就很高,世界上只有两种咖啡厅,一种是星巴克,一种是其他咖啡厅。在渠道制胜方面,比如你喜欢加多宝,但是餐厅只有王老吉,可能你也就无所谓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都是品牌和渠道两方面的,配方的区别并不大。

9.行业垄断可能

●第一红利是垄断者的利润可以高出非垄断者好几倍;

●第二红利是资本市场的市盈率,垄断者的市盈率也可以高出非垄断者好几倍,因为垄断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长久的陪伴和迟来的满足感

天使投资追求的是在创业者最缺钱的时候给予投资,在创业者羽翼丰满的时候再考虑退出。

要想投资到未来的伟大企业,必须要有独到的认知和勇气,并且要耐得住长期的寂寞。

投资不需要退出的企业!

第2课·创业者如何选择投资人--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尽一切努力履行自己的承诺,尤其是书面承诺。

●尽一切努力维护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和面子,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面子”。

●尽一切努力取消对未来的限制,又要满足今天的需求。

●真诚而积极地协调多方的利益和面子,促成尽可能完美的合作方案。

天使赌人的三个误区

入场时机(60%)>赛道势能(30%)>创始人和核心团队(10%)

误区一,被“勤奋”感动

勤奋是创业者的必要条件,可以说“不勤奋的团队”是不能投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在聪明人都努力的时代。但勤奋的团队只是一个及格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错了方向,勤奋就是南辕北辙了。

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天道酬勤是世界第四大谎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天道酬脑勤,天道惩脑惰。

误区二,被“激情”感染

激情并不会增加成功率,但是特别容易影响投资人的判断。

误区三,被“学历”误导

五大心法

赌人心法一:认知水平

影响人类决策的这个“民主投票本能博弈算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的。

风险和机会,也只不过是认知的差距。高认知水平的人看到的机会,在低认知水平的人看来只会是风险。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无意识本能的驱使和控制”。

自由并不是摆脱别人的控制,而是意志摆脱低层次的本能欲望的控制。

认知水平是面对选择做出更优决策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决策算法”。

创始人或者领导人的认知边界是企业的真正边界,因为认知无法自我突破,会形成遮蔽性,过去的成功才是未来的最大障碍。

现有的认知方式去颠覆现有的认知方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失败的恐惧VS.对成功的渴望

企业价值取决于增长速度和想象空间,一旦企业的领导者碰到了胆量的天花板、达到了恐惧的顶点,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会遇到瓶颈。

赌人心法二:领导力

美国创业者和其他国家的创业者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屑于简单抄袭别人的想法,也不会把赚钱作为第一目的;他们从观察人们的生活方式变迁,以及社会进化和时代遭遇等角度入手来寻找创业机会,他们更多地展现出了一种希望主导未来生活、影响社会进步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想主义情怀。

未来领袖必备9种气质

情怀:有情怀,方可倾其一生,笑傲江湖。

魄力:有魄力,方可一曲空城计,退敌千里。

远见:远见,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是做到。

胸怀:胸怀天下者,不计较个人得失。

求贤若渴:未来的领袖,知人善任,求贤若渴。

乐观积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勤奋向上:创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简单淳朴:用简单的规则,留住淳朴的人才。

赏罚分明:真正的领袖都是深刻洞察人性的。

领导人气质:

领导力就是要激活一群人的共同想象,编制一个共同认可的故事,让群体相信这个故事,形成信仰,从而组织他们进行大规模高效协作。

真理和真相是什么并没那么重要,相信什么对我们有利才更重要。特币的价值就在于已经有200多万的信徒,他们相信比特币的价值,这就够了,很多国家的人口甚至都不到200万。

优秀的领导者要做好三件事:方向、战略和用人。

赌人心法三:自控力

自控力是高效地获得一切后天重要能力的基本能力,即认知水平、领导力、学习能力、用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一切帮助事业成功的能力。

自控力本质上是为了未来的欲望牺牲眼前欲望,或者为了高级的欲望牺牲低级欲望。

自控力强的人总是能抵抗眼前欲望的诱惑,而专注于长远的未来欲望的满足。

自控力并不仅仅是抵御诱惑和欲望的能力,而是控制欲望发生,避免欲望战争爆发的能力。

一个人的自控力跟他的远期欲望和高级欲望的强烈程度有关,当他追求更长远、更伟大的成就的时候,抵抗近期诱惑和低级诱惑的可能性就更高,自控力就表现的更强。

要培养爱好而不是抵抗人性;要养成习惯而不是对抗懒惰。

我认为运气主导了95%的人生,我们能够自己主动改变的只有5%,不过仅凭这5%足以让我们获得千倍甚至万倍的收获。

赌人心法四:偏执狂

真正伟大的企业家都是制订规则的人,而不是遵从规则的人。

赌人心法五:孤注一掷

如果一个人为了梦想愿意赌上他的一切,我们再考虑把钱给他。每增加一条退路,失败率就会提高一倍!”

All In精神

从B轮开始,每增加一条退路,失败率就会提高一倍!

缺乏使命感的企业家,胆量和格局会在C轮之后很快遇到天花板。

天使投资人就是要通过多年的陪伴来观察、考核创始团队的心性成长。

投资在逆境中悄悄成长的异类。

如果钱多就能成功,那世界巨头就永远不会失败了。

混乱是我们对当今这个时代的最好的描述,随机应变也是我们对当代创业者至关重要的能力要求。

想要投到什么样的人,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3课·创业公司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股权设计模板:

●30%原始股根据能力和职务一次性分配,建议CEO拿15%以上,其他成员根据资历和能力分配。

●30%期权池预留,由CEO统一代持(成立持股公司),每年根据新老员工的职位和业绩分配剩余期权的50%,这部分股份的投票权(决策权)属于CEO,而且CEO也根据业绩参与期权池内股份的分配。

期权池不能一次性分完,但是也要保证早期进来承担较大风险的人能够拿到更多的奖励。所以,建议每年年终把期权池剩余部分的50%分配给已经入职转正的员工,这样理论上每年年终都有期权分,越晚加入的员工,参与分配的期权池总额越小,但是不会归零。

分配给每个人的期权也要分四年兑现。

●20%的股份预留给内部投资人,从内部员工优先认购开始,理想情况是员工能认购20%,如果团队太年轻没有钱认购,也可以借钱入股。如果担心风险不愿意借钱入股的话,这部分就预留着,放在CEO名下。优秀的团队不需要出一分钱就拿到天使投资的也比比皆是。

●20%的股份预留给外部“合适”的投资人做联合创始人,比如王利杰这样的。如果内部认购超过20%的话,可以适当降低外部投资人的额度,比如降到10%或者5%,甚至2%也行。这样的情况更好,说明内部员工对公司认可程度高,信心足,家庭支持也强。

公司定价也可以有个参考,就是计算一下第一年创业并保证第一个里程碑实现(比如产品第一版上线)所需的最保守资金,然后乘以2(以防万一第一个项目失败,还有第二次机会,或者由于计算太保守造成现金流不够),这个数值对应于40%的股份。

选择外部投资人的时候尽量选择职业投资人,因为:

●可以比较客观地给公司一个启动估值

●能给创业者带来很多行业内的资源

●下一轮融资的时候比较容易得到推荐

●不会把投资失败的可能后果看得太重

●在公司管理上不会过多干涉创业团队

●可以跟该投资人的其他项目团队协同

最后,还需要提醒创业者,所有出让的股份,最好能设计一个“回购条款”,为将来公司发展股份空间留个口子。对于通过投资所获得的股份,回购的时间点和价格要与投资人协商,比如第一年行使回购权,需要2倍的入股价格;第二年行使回购权,需要4倍的入股价格;第三年行使回购权,需要6倍的入股价格……

对于离职的员工,他们的股份更需要回购,如果该员工的股份不是通过投资获得的,那么就需要设置更低的回购成本作为当时发放股份的条件之一。

这个过程中公司不能“耍赖”,强行收回,也不能接受离职员工的“漫天要价”,最好是发放的时候有个约定,比如工作5年离职,股份回购价格是多少钱,4年离职是多少钱,3年离职是多少钱……这个没有标准,只要大家达成共识,履行承诺即可。

最后的最后,同样的时间长度换来“不封顶的回报可能性”,这才叫赚钱。这也是我们投资人在做的事情——以有限的成本(时间)博取无限的回报。

投资至简读后感(优选范文)


本书是游静逸投资的两位创始人所著,胡鹏和何健均毕业于北京大学,自带学霸光芒,这本书也透露出浓浓的的学院派气息,条条框框分点罗列的风格很有点教科书式的威严板正模样。20年行情太好,基本属于风口来了猪都在飞天的节奏,买什么都会涨,春节过后至今一直处于回调状态,账户每天在亏和亏的更多之间徘徊,终于逼得我不得不下功夫去研究个股。偶然间看到书架上的《投资至简》,有理论有案例还有超越投资的反思,基本属于扫盲式的入门书了。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很多我便不一一列述。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http://m.dhb100.com

本书对我的投资观念影响最大的有两点,第一强调了买入点的重要性,风险极大前移。P72页说“关于风险控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风险控制要在买入之前,而不是买入之后”,p87页又说“买入几乎决定了一切,卖出并没有那么重要”。也就是说在买入前进行大量研究,它的商业模式、成长空间、护城河、管理层和企业文化、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当前价格是否合适,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那就果断买入吧,的确,找一家好公司不易,等一家好公司的好价格也不易。如此你能安心持有,但仍需定期检查它的基本面是否恶化。我对这点深有感触是因为我从来都关注什么价位卖出,最起码亏损状态不会割肉,30%止盈吗,还是最近回撤太狠一回本就赶紧卖出,或者只是单纯凭感觉涨到头了赶紧撤出,所以每天都殚精竭虑,特别是最近回撤太狠,一听到有什么利空消息就在怀疑当初是不是买贵了。这样的投资状态当然不是我想要的,我最起劲的是去年初a股断崖式下滑,美股多次熔断,一下跌就买买买(基金,那时还没触及股票),有一次所有银行账户买得只剩下14块钱。要做的就是买入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笃定,唯恨自己腰包不够不能持股更多。买入后忘掉成本价,关注自己的持股数量。

第二点,拨开迷雾永远关注股权投资的本质是企业的内在价值,无论是市场情绪高涨或利空带来的股价波动,或者市场回调导致的长期阴跌,永远抓住股价的本质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为什么呢,因为人是需要安全感的,而安全感来自于确定的东西,很多人之所以宁愿获取较低的收益去购买银行理财、债券就是因为这些金融资产的收益是可确定的,而股票的收益波诡云谲捉摸不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很大,这可能是受政策环境或者个股消息的影响,不论原因是什么总是不受我们控制的,这样股权投资完全成了靠天吃饭的运气事件,厌恶风险是人的天性,因而这样的事情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解决方案倒是很多,首先,不入股市是最安全的做法;其次,干脆买大盘,各种各样的指数基金任君挑选,买国运的沪深300、ah50,或者行业指数更是数不胜数,巴菲特就曾说过民众最应该投资的是指数基金;再者,认清自己的能力圈转而去找委托人,就是俗称的主动基金,20年火边全网的坤坤就是典型代表,我们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雇佣专门的基金经理为我们打理省心又方便;最末级的选择就是自己趴在案头研究标的公司,市场的情绪和走向虽然我们无法控制,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大概3-5年),股价总是会回归内在价值的,或者说股价从来都是围绕内在价值在起伏波动的,只要确保本质是成长的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持有,静静等待钱生钱。

本书专门辟出一章谈论超越投资的思考,说投资是反人性的,每一项商业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一项需求或者对抗人类自私的基因,这就是说我们要理性不能任凭身上的动物性信马由缰。作者摘录了部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将之与投资知道融会贯通,我以为至此才真正实现了大道至简,因为所有的道路,投资也好军事也罢皆是殊途同归的,他们的本源和归途都是“道”。所以你懂的了生活也就懂得了投资,你懂得了投资亦看透了生活。

最后我想说若能按其投资框架实操研究某家企业才是本书最大的实用价值,空谈误国。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http://www.dhb100.com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导语:《聪明的投资者》是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经典之作,此书写得实在太棒。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读者避免陷入严重的错误,并建立一套令其感到安全放心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能够指望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承担的风险成正比的,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了1美元的东西,你承受的风险会比你仅用40美分买进时更大,但回报却是后一种情况更高。价值组合潜在的回报越大,其风险就越小。

道氏理论在某个时期表现得很好,或者它们似乎能够与以往的统计记录相适应。但是,随着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可靠性一般会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一些以前的方法无法适应的新情况。其次,在股市交易方面,某一理论广受欢迎这种现象本身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削弱这种理论的长期盈利能力。(价值投资也是?)

首先,股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得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而债券却完全不能提供这种保护。普通股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可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多年平均回报;这不仅来自其较优质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也来自因未分配利润的再投资而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

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这些优势就会烟消云散。

普通股的投资规则:1、适当但不要过分的分散化,你的持股数应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间。2、你挑选的每一家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是稳健的。3、每一家公司都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4、投资者应将其买入股票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其参照的每股利润,应取过去7年的平均数。

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成本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人们往往会把风险的概念,扩展到所持有的证券可能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这种下跌只是周期性的和暂时性的,而且他无需在此时卖出。就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单是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导致他的亏损;因此,市场可能出现下跌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面临着实际的亏损风险。(风险是价值的损失,包括证券的实际售出、公司地位恶化、过高买价,而不是波动性)

我们在普通股选择方面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这种余地使得那些对一般市场水平的风险或吸引力有强烈判断的人可以做出选择。

股市上的任何赚钱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并且被许多人采纳,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就会因太简单、太容易而无法持久。

在华尔街,人们不能指望任何重要的东西会完全像以前那样再次发生。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从长远看,大多数经纪公司客户的投机性业务都是不可能赚钱的。但是,如果他们的业务类似于真正的投资,那么其投资回报可能会超出投机性亏损。

证券购买者不能轻易相信销售者的判断。

只有当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时,才能维持较高的市盈率。

我们建议用安全边际这一概念为标准来区分投资业务和投机业务。

我们认为,足够低的价格能够使得质量等级一般的证券变成稳健的投资机会。假如购买者了解信息,有一定的经验,并且能够做到适当的分散化。因为,如果价格低到足以提供很大的安全边际,那么这种证券就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

这个故事对聪明的投资者有什么教育意义吗?一个明显的意义在于,华尔街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赚钱和投资方式。另一个不太明显的意义是,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说一次极其英明的决策(我们能将两者分开吗?)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着有准备和具备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的基础并获得足够的认可以后,这些机会之门才会向其敞开。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手段、判断力和勇气,才能去利用这些机会。

通常,人们认为数学能够带来精确和可靠的结果,但是,在股市上,越使用复杂和深奥的数学,所得出的结论就越是不确定、越是具有投机性。每当有人用到微积分或高等代数时,你就应该保持警觉。

【篇二】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5年,10年)专门投资基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要优于直接购买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开通投资账户的时候,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但是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交易操作上渐渐偏离之前的原则,进而就变成了一名投机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动比较小,每次买卖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资者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会进行比较慎重的考虑,反而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市场很容易产生对业绩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地位不稳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过短期的激进操作来获取高额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却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总之,基金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一般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风险的种类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终止。

购买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种费用,费用越高,回报就越低;与股票交易一样,基金交易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购买基金,首先看业绩,再看基金经理的声誉,再次是基金的风险状况,最后才是基金的相关费用。而真正的投资者是反过来看的。

【篇三】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作为投资的经典,只有一两百人的评分,相比类似《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两千人的评分,可见其流行并不广泛。

彼得林奇的作品,属于那种看完后让你感觉自己也可以的风格,且行文非常口语化,因此阅读起来难度较小。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篇一:《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在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言论影响下,很多人都认为天朝持续的经济增长必将伴随着股市的持续上升。

不过,事实和《投资者的未来》都证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甚至于恰恰是相反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在书中已经给出了一定的解释:1、乐观的预期导致了过高的估值和相对的供不应求;2、国内投资者投资渠道的单一性进一步导致了过高的估值。

所以,作者的单纯的买入-持有策略在天朝并不是必然胜者的投资策略!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作者的结论和我们的感觉是有些偏差的:作者的偏差在于,他看到和使用的数据是整体经济和整个股市的比较关系。而我们个人感觉的偏差在于,我们自己本身不可能买入整个市场指数范围内的股票组合,同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耐心持有和在合理价格买入。

要知道,最初上市的公司,不仅数量上不能反映这个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而且从质量上来说,由于股市更多被作为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所以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是无法保证的。

实际上,如水晶苍蝇拍老师所说的那样,天朝股市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圣地的。

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是否能够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并真正的做到长期持有!

【篇二:《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来说有三点感悟:

1、不能被高成长率的股票所迷惑。高成长率、创新型企业对社会的进步是有利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高成长率通常意味着高价格,股票价格反应的是企业的预期收益,若实际收益高于预期则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股价的变动是企业收益的二次函数,所以要想投资获得好的收益,需找到那些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企业而不一定是高成长的企业。

2、股利再投资,复利效果更加明显。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就进行过一次分红,用巴老的话说就是把一块钱放在公司里比投资者自己拿着能创造更多的回报,其实这是一个特例,没有公司能保证它的回报一定就多于投资者自己使用所得的回报,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今天收到的股利是确定的,并且可以继续投入到原公司以增加持股,稳定的股利还能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给投资者以信心,所以选择高股利支付的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3、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把个人的投资范围扩大的全球可以降低单一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作者西格尔教授推荐买其它国家的指数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买其它市场的股票,像腾讯、阿里巴巴、蒙牛这些我们熟悉的好企业都是在香港上市,如果有能力研究的话也可以适当买入。

三点感悟,以此留念,以备后查

【篇三:《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作文】

我们先来定义长期投资的年限。根据《投资者的未来》所举范例,各类企业的统计年限至少都有20年,再结合中国有价值的企业,如万科、平安等,它们成为行业旗舰后到现在都至少经过了10年,所以这篇文章谈的长期投资年限在起码15年以上。如果要算上茅台、五粮液等,那么长期投资的年限可以延长到40年(一辈子)。

接下来作者又把长期投资获利因素进行了排位,依次是股利、价格、增长率。

一、股利。股利是投资者在熊市的保护伞和牛市的加速器。长期进行股利再投资可以使股票数量成倍增加,只要以合理价格买入和坚持股利再投资,当企业价值回归到正常值时,投资者获利相当可观。总所周知,企业经营质量是长期股价的称重器;

二、价格。价格决定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是否高估。以低价或者合理的价格买入坚挺的旗舰型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增长的)符合低买高买的商业准则,而且低价买入是获得丰厚股利的唯一途径。

三、增长率。增长率是衡量某一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准,但它往往会制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骗局。高增长率意味着高回报,由此会吸引过度投入,产生激烈竞争,其后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如高科技行业糟糕的投资表现。

然后作者对从1953年到现在幸存下来的标准普尔500企业进行分析。结果是消费业、医疗保健业的胜出概率最大。其中经营优良的旗舰型企业,给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也是最丰厚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该类行业将伴随人口终生;就消费者来讲,其更看重的是消费品品牌,该类企业可以总是把生产放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这样就出现了生产成本可以一直下降,产品价格一直上升的现象;另外,利用品牌、销售渠道,它们还可以在全球进行扩张,如可口可乐。而重工业,一直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存货价值下降的困扰,市场份额总被新兴市场的后起之秀夺取。长期投资失败率相当高。其中,石油行业是个例外,资源稀缺性、长期消费量趋势和长期低估的价格优势使其脱颖而出。

综合来看,50年的投资,消费业和医疗保健业中的旗舰型企业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最大,是整个股票市场的大概率事件。

【篇四:《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坚定的长期投资拥趸者

《投资者的未来》的作者西格尔(JeremyJSiegel)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也是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得意门生。萨缪尔森认为,西格尔教授的另外一本书《StocksfortheLongRun》(2002年第三版的中译本取名为《股史风云话投资》),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长期投资中采用买入持有策略进行股票投资的好处。《投资者的未来》则是《StocksfortheLongRun》一书的自然延伸,揭示了投资什么样的股票会在长期中获利。

《投资者的未来》第12章1802-2003年总实际收益率指数图表中,展示了过去两个世纪里,股票、长期政府债券、票据、黄金以及美元的累计收益率(包括资本利得、股利和利息,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西格尔教授的结论是,相对其他资产,股票的优势是巨大的。在过去200年里,剔除通货膨胀后的股票长期年均收益维持在6。5%-7%之间。这个6。5%-7%的长期实际股票收益率被称为Siegel常量。

为长期投资者提供选股框架

《投资者的未来》成为长期价值投资理论的必读经典,主要是因为西格尔教授为那些力图在长期成为赢家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选择股票的框架。他在这本书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是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整个历史的剖析,揭示了挑选值得长期投资的优秀个股的基本原则。

(一)对投资者而言,表现最好的公司来自拥有知名品牌的日常消费品行业和制药行业。西格尔通过对1957-2003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的数据分析,找出了长期投资中成为赢家的三个部门,它们是卫生保健部门、日常消费品部门和能源部门。前两者占据了标准普尔500指数20家最佳幸存公司90%的名额。

(二)寻找伟大公司,首先要理解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西格尔得出的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存在的差异。投资者对于增长的不懈追求寻找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购买热门股票、追逐扩张产业、投资于快速发展的国家,常常带给投资者糟糕的回报(西格尔教授称之为增长率陷阱)。显然,增长率陷阱是投资者通向投资成功之路上最难逾越的一道障碍。

(三)大部分表现最好的公司特征:1、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市盈率;2、与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3、远高于平均水平的长期利润增长率。

(四)表现最好的股票名单中找不到科技或电信类公司的名字。

(五)投资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投资于增长预期较温和的股票的投资组合,远远强过投资高价格、高预期股票的投资组合。

(六)准备好为好股票掏钱,不过要记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任何价格下买入。

价值投资精髓:买入价够便宜

西格尔指出增长率并不能单独决定一只股票长期收益的高低,只有当增长率超过投资者对股价过于乐观的预期时,高收益率才能实现。根据这个原理,只要真实的利润增长率超过了市场预期的水平,投资者就能赢得高额收益。

投资者对增长率的期望都体现在股票价格之中,市盈率是衡量市场预期水平的最好指标。高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预期该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西格尔在书中指出,记住,不管泡沫是否存在,定价永远是重要的。那些为了追求增长率舍得付出任何代价的人,最终将会被市场狠狠地惩罚。定价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影响到股利的再投资。股利的再投资是长期股票投资获利的关键因素。股利的再投资策略将会是你的熊市保护伞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

总之,价值投资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描述其精髓,那就是安全边际这个词。而西格尔教授定价永远是重要的忠告,正好说明了《投资者的未来》用历史数据验证了价值投资的精髓。

【篇五:《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这两天一直在想:增长率陷阱为什么会产生。

表面上,毫无疑问,是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未来的增长过度乐观,以至于给出了很高的估值,于是导致了交易价格过高,以这时的价格买入会导致随后的收益变小。

而实际上,这终归是表面上的解释,不是根本的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是否会对一家公司的未来过度乐观并不是主动这样去想和去做的,而是在自以为理性的分析中不自觉地实现的。

更深一层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自己所分析的公司及其行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对于行业的真是增长空间、增长速度变化没有预见性,甚至不具有对变化的敏感性,于是导致盲目的乐观和高估值。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了解却看好,则是因为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就像上市公司一样,只有那些拥有自己的宽阔护城河的上市公司才能成为我们长期持有、持久获利的投资标的,投资者个人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护城河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是个出色的运动员,却在文化上缺乏专长;一个出名的老中医,却不了解最简单的人体解剖学,所谓术有专精,谁都不可能了解全部的专业和行业。能够对一个行业、专业有所了解,甚至成为专家,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必须要有所取舍才能实现某一个细分行业、专业的专家,并形成自己的特殊专长。

如果,我们能够从自己的专长、专业的角度出发,去寻找自己所了解的行业和公司,增长率陷阱也许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篇六: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为《投资者的未来》,感觉还是有些启发,书中的观点有一些新意,能够获得一些启发。

主要思想:选择股票的最大误区可能算是增长率陷阱,在我们以往的投资理念中,选择具有远大前景,每年可以快速增长的股票,买进并持有到价值兑现,可能是最常规的一种对价值投资的理解,然而,通过该作者对长期(美国股市以及其他各国股市为样本,一百年的跨越时间)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进行跟踪和比对分析,作者得出一个特别的结论,那就是,持有高成长公司,其长期收益仅比标准普尔指数略高,而回报最高的组合,是一些增长率并不高,有些甚至被看作夕阳产业的公司。作者经过分析认为,要获得最佳回报,应该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即预期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如果一个公司实际增长率虽然很高,但是投资者的预期增长率更高,那么可能表现出公司的股价被严重炒高,从而拉低了整体收益,如果另外一个公司能够稳定增长,但是投资者都不看好该公司,那么投资的机会就来了。前者典型的例子是80年代的IBM公司,而后者,如万宝路和一些石油公司。

除了预期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造成了一个公司股票的价格高低,另外一个影响长期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是公司分红,一个保持高分红的公司,回报率要远远高于长期不分红的公司,前提是红利被用于再买入该公司股票。这样的原因,一个是坚持分红的公司,相对来说对股东需要有一个交代,而不分红的公司,谁也不知道公司利润去了哪里(尤其是缺乏信息披露和监管的公司)。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巴菲特的哈撒维公司,保持不分红,但是巴菲特有长期的投资收益做保证,因此股东们都很信任他。这种信任是无法推广到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因此,对管理层报以警惕的眼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该书还对当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未来全球经济做了一定的分析。在该作者看来,未来50年,西方发达国家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也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工作的人相对来说负担将迅速增加。为了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退休的人可能会不得不卖出自己工作时积累的有价证券甚至不动产,当平衡打破时,就会带来资本价格的极速下降和贬值。作者给出的解决老龄化危机的方法就是全球化,发达国家退休人员把资本出售给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以保证自己的生活。看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中国也在逐渐向老龄化国家过度,自己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是否还有能力支撑起发达国家,还需要打个问号。

总的来说,该书的新思路是值得认真思索的,尤其是在投资股票,选择行业和公司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标准来筛选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都问题。毕竟,长线投资的时间周期太长,很多年之后,你的投资策略是正确是错误,可以得到检验,但是已经失去意义了。

【篇七: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西格尔是什么人物?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跟巴菲特算是好友,这本书巴菲特也留言:投资者应该认真学习杰里米西格尔的新发现与新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西格尔曾经在1999年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警示网络股泡沫的文章,引起了网络股的长期大幅下跌。看来这个人还是很牛的。应是金融理论派的代表人物。

《投资者的未来》这本书我认为有三个核心思想:定价(规避增长率陷阱)、股息率(长期投资者的最爱)、老龄化与全球化。前两个比较核心,第三个有点意思,尤其是里面有句话:中国是高增长的代表,但高增长不一定带来高收益,原因是大家对于高增长给予了过高的定价,文中还举例了05年附近中国股市的收益率来做例证,有道理。但是现在的股市市场还在给予高定价吗?

1、定价:股票的长期收益是依赖于公司的实际利润增长率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依赖的是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其实大师的很多话都是一语击中要害的。之前很难理解价值投资者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低市盈率的股票更容易超预期,(这不就是彼得林奇的pEG的概念吗?呵呵,看来师出一门)当然,与第二个股息率更高也有关系。我也相信10倍pE比40倍pE更容易超预期,当然选择的10pE也应是精挑细选的。西格尔在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寻找旗舰企业。西格尔对比了1957-2003年近50年中20个收益率最佳的股票:主要是两个产业:高知名度的消费品牌公司和著名的大型制药企业。里面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巴菲特刚刚入股的一家公司-亨氏食品,年收益率是14。78%。表现最好的是卖烟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年收益率是19。75%。制药企业老龄化是最根本的原因。品牌消费企业的成功来源于备受尊敬与信赖的品牌使得公司可以将产品价格提高到竞争价格之上,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润,持续的较高增长率要胜过转瞬即逝的超高增长率。此外,这些公司都积极开拓了海外市场。

网络泡沫的定价这里就不重复了。

书中关于在失败的行业中取胜的观点值得重视。开篇援引了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的一段话:如果一家公司在一个停滞不前的市场获得的份额持续增加,而另一家公司则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市场上为避免份额的减少而竭力挣扎,那么前者的境况无疑要比后者好得多。西格尔举了三个例子:西南航空、沃尔玛、纽克钢铁公司,这三个公司所在的行业不好,但这三家公司从未停止过降低成本的努力,以最低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可靠的商品和服务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他们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A股中寻找这样公司的代表,格力电器和长城汽车无疑是最佳选择。

2、股息率。西格尔给出了两个观点:高股利是熊市里投资加速器,股利再投资可以在低价位拿到更多筹码。股利是对管理层很好的约束,股利很难造假,是对净利润的最佳解释。文中还给出了两个比较容易出现高股利的行业大型综合石油公司和烟草制造公司,中石油的分红还真没怎么研究过。

3、老龄化可以用全球化的办法来解决。这部分有些宏观,但很有意思。发达国家老龄化后要出售相关资产,会不会带来股市的大跌。西格尔给出的答案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资金会购买这些被出售的资产,中国和印度会提供发达国家足够的养老商品。大逻辑上我不怀疑,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全球贸易的基础上,只是,会不会在我们生存的几十年里被某一事件中断?至少在现在是看不到的,杞人忧天了,所以,或许我们生存在股票投资最好的年代。

最后,用书中的话结束这篇稚嫩的读后感,或许几年实践回头看看,到时也有个好笑的东西拿出来。一些人认为:一旦这些成功的基于价值的策略被广为知晓,股票价格将会调整,优势将会消失。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沃伦巴菲特在1985年就说过:在35年里我从未见过价值投资的趋势。看来人类有把简单事情复杂化的坏习性。

【篇八:《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春节七天假期后上班,从朋友那里看到西格尔写的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投资者的未来》,遂借来阅读。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前后总共用了近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觉得它确是一部值得专业的和业余的投资者一读的好书。

作者杰里米西格尔是世界顶级的投资、金融专家之一。他的发现令人惊奇。他认为:投资者对于增长的不懈追求寻找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购买热门股票、追逐扩张产业、投资于快速发展的国家,常常带给投资者糟糕的回报。事实上,增长率本身就可能成为投资陷阱,吸引投资者购买定价过高的股票,投身过度竞争的产业。

《投资者的未来》粉碎了传统理念,为那些力图在长期成为赢家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选择股票的框架。尽管科技创新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它对投资者却不那么友善。看看那些在低速发展甚至萎缩下滑的产业中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历久弥坚的老公司,它们提供的投资收益超过了勇猛进取的后来者。许多被认为已经过时的产业部门事实上击败了市场。

西格尔认为,投资者必须对增长的另一面增长率陷阱保持警醒。要投资高增长率的公司吗?不一定,因为你会陷入增长率陷阱,增长最快的公司、行业或者国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最好的投资收益率,比如IBM和新泽西石油,比如航空和通讯,比如巴西和中国。

要购买首次IpO的公司股票吗?不一定,长期来看,它们的表现很糟糕。

股票的长期收益是依赖于该公司实际的利润增长率吗?也不一定,依赖的是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

你对美国西南航空的预期很低,但是它给你带来的长期回报远远高于你预期很高的通用电气或者是IBM。

放弃股利,而让公司用于再投资会带来更高的回报?答案依旧是否定的,股利的再投资策略将会是你的熊市保护伞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而交给公司却很有可能浪费和损失掉。

科技股是获得暴利的优秀品种吗?依然是否定的答案,科技行业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价值的毁灭者。

西格尔在书中一次次地带领我们进行时间旅行,对过去半个世纪的美国股市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反思,颠覆了许多传统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主要包括:

1、指数投资的短板:从195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诞生以来,陆续加入到这个指数中的超过900家新公司,平均投资收益比不上最初就在该指数上的500家原始公司。如果投资者将投资成败系于指数,不断用快速成长的新公司取代指数中增长缓慢的老公司,这反而会使回报降低。

2、增长率的陷阱:和我们的直觉正好相反,投资高成长的新兴产业、公司或者国家并不能带来投资的高回报。因为投资者会掉进增长率陷阱,为创新和美好前景付出了过高的价格。

3、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的差异。例如,投资者因为法律方面的潜在阻力对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前景抱有较低的预期,但实际上它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较低的市场预期、较高的增长率和股利率,这三者为高收益率的形成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4、历久弥坚的胜利:历久弥坚的老股票战胜了勇猛进取的后来者。投资回报表现最好的公司来自拥有知名品牌的日常消费品行业和制药行业。印证了巴菲特的观察:那些被又宽又深的壕沟保护着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带给投资者最好的收益。这就是作者所谓的旗舰企业,它们有三个基本特征:略高于平均水平的市盈率;与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远高于平均水平的长期利润增长率。表现最好的股票中没有一只平均市盈率超过27倍。

5、IpO的糟糕表现: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中失败者远远高超过成功者,不仅回报低于老股票,而且风险更大。既然老的总比新的表现出色,为什么当初新的还要被创造出来呢?原因很简单:对于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及投资银行家来说,新公司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利润。但是对于怀着热切希望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而言,却为这些驱动经济前进的公司付出了过高的价格。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大多数新发行的股票都在适宜的市场条件下销售对股票销售者适宜意味着对购买者得不那么适宜。

6、科技的二重性:传统投资理念认为,投资者通过购买带来新产品新发明的科技公司股票,自己的财富就可以伴随这些伟大公司的发展而增长。然而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增长和利润增长是两码事。事实上,科技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价值的毁灭者。最典型的例子是1999-2003年,由于光纤技术的快速进步,导致电信业严重供过于求,电信公司被迫大幅降价,对利润造成严重伤害,三家电信巨头和其余113家电信公司陆续破产。以致一位企业家疾呼:你们这些家伙必须停止发明新技术了!

7、股利再投资的妙用:熊市保护伞和收益加速器。在过去十年,股利被轻视,因为投资者更注重资本利得,认为放弃股利让公司再投资能带来更高的回报。但是股票收益的历史揭示了现金股利的重要性。在熊市中,通过再投资股利积累更多的股份能够缓和投资组合价值的下降,所以是熊市保护伞;当股价上涨时,这些额外的股份能够大幅度提高未来收益,所以再投资股利还是收益加速器。此外,一般来讲,股东目标和管理层目标有着很大不同,除非把股利交给像巴菲特这样的能够合理分配资本的管理者,否则把利润以股利的形式交给投资者会降低管理层浪费股东财富的可能性。

《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古人有人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啊!为结网,我买过好多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籍,有投资大师的经典书,也有经典技术分析方面的书。总之,花过不少织网的钱。

这本《投资者的未来》因为是借来的书,我准备明天去还掉。但由于时间关系,书中一些精当的话语,还没能细嚼慢咽地品味。所以,我想过些天去买上一本,作为本人在以后的业余投资生涯中的得力帮手。

《证券投资分析》读后感500字


一直以来总是听着别人在耳边议论着炒股的一些话题,而由于对这方面知之甚少,在他们讨论时总是插不上话,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最近买了一本有关证券投资分析的书来看。虽然以前看过一本类似的《证券投资学》,但感觉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就这本书来说更为详细,更讲究实用性。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证券分析的主要种类以及基本方法,介绍投资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列举了不同K线组合形态下可能出现的股价走势,解读了不同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关系,为普通的股票投资者提供了股票选择的分析方法。

近一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景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国的证券市场,股市总是处于低位盘整,股票市场的不景气,给很多的投资者带来了疑惑,究竟怎样投资才能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我觉得我么在投资的时候要保持理性,正如许多人所认同: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财富,但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每个人的投资能力不同,适合的投资方式也不同,只要找准自己的投资方式,保持理性就一定能获得收获。

在股票市场上有两种人:投资者和投机者。但我觉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对生活投资,而不能对生活投机。

《白话金融投资》读后感2500字


这篇读后感我打算这样写:

先从金融是什么、金融的作用和好处、金融的风险三个部分简单总结本书,然后说说对自己的几点启发。

本书总结

一、金融是什么?

金融:就是金钱的交易,是有钱人和没有钱但是需要钱的人之间的交易。

金融这个行业的存在大致就是为了帮助需要钱的人找到钱,并且为钱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钱的回报。

主要工具三大类,债券、股票、外汇。

债券也就是契约,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钱,约定什么时候还本金,利息是多少。

股票,分红是利润,股价上涨是增值。公司需要钱进行投资,发行股票,一个人买了某公司的股票而公司就有了更多的钱进行再生产,或者解决其他问题。

外汇,美元和人民币,遵循同物同价原则计算出1美元能换多少人民币。投资外汇就是投资汇率差。外汇主要是投资赚差价、对冲风险、调控国家进出口。

本书总结

二、金融的作用和好处

金融市场将买方和卖方结合起来进行交易。既然交易是自愿的,所以一般来说交易的双方通过交易都会得益。对整个经济,金融市场能让资金流向最能赚钱的投资机会,流到最会赚钱的人的手里,这使钱有了更高的生产力,使社会资源的分配更有效。

例举几个方面:

价格发现。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的价格都应该是什么呢?金融市场提供买卖双方碰头的地方,双方愿意成交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

资产定价。股票是一份资产的所有权,股票的定价也就是对于资产的定价。

融资。公司或其他机构(包括政府)可以通过发行新的债券或者股票融资,这样公司可以进行新的投资,扩大规模,政府可以铺铁路、建大坝,或者增加教育、医疗方面的支出。

投资。金融市场为要储蓄投资的人提供一个场所,这些人可以给目前的储蓄带来将来的回报。

本书总结

三、金融的风险

金融的风险,就是金融危机的发生。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解释什么是金融危机最合适。

1998~2005年,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买房,银行开始为许多过去没有能力从银行借到钱的人提供贷款。

2004~2005年,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美联储开始上调利率,美国各地的房价已经上涨到了许多城市居民承担不起的高度,价格上涨似乎到了顶峰,未出售的房子数量开始增加。

次贷被投资银行打包之后变成按揭证券,各种复杂的打包(主要是把信用评级低和相对良好的混合打包),又在债券市场上进行销售,有的投资机构借用杠杆进行交易。

以前向银行借不到钱的人,开始还不上次贷按揭贷款,破产。

有人估测,次贷和各类次贷相关证券的总亏损大约是5000亿美元左右:虽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不到美国按揭总额的5%,不到全球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0.5%。

它为什么会引起这样大的一场海啸呢?这主要是因为次贷危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信任危机。

2007年夏天,随着美国次贷违约率上升,AAA的信用级别难保,证券投资出现亏空。由于对冲基金都适用杠杠,所以亏空额被放大,7月,两只大型对冲基金被关闭。

这时候市场对其他AAA级别的证券价值出现怀疑。

随后,法国和德国的两家银行宣布它们投资的美国抵押担保证券出现亏损,这使大家的怀疑得到确认。

购买了许多这类证券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都被交易商像躲传染病病患一样躲闪,再后来,家家银行都觉得交易对手可能有传染病而避免和对手交易,因此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和同期政府债券利率之间的利差攀升到2%,并且居高不下,正常情况下这个利差不到0.10%,因为银行之间互相拆借的风险是很低的。

但是那时候已经不是正常情况,许多银行纷纷宣布巨额亏损,发行股票筹取资金,明天不知道又是哪一家银行宣布破产或者被收为国有。

商业票据市场几乎限于停顿,因为谁都不敢去借钱给别人。

货币市场基金不再购买结构性投资机构所发行的商业本票,设立这些投资机构的银行不得不把它们重新拿回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致使银行需要进一步囤积资金,加剧流动性的危机。

个人启发

一、关于信任

前面金融的风险,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不再信任。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个人信用的价值,几乎每个人都明白。我不想说这个,我想到另外一个角度是我一直忽略的。

大家普遍认同一个观点,工作之后很难再像学生时代那样交到好朋友。

这样的说法,是这样一个逻辑:似乎责任都在社会、在别人,是社会让人变得更复杂,更功利,所以自己不能像学生时代与同学朋友交心了。

是这样吗?是,但不全是。

学生时代利益冲突很少,不仅是学校给的利益不多,个人利益诉求同样也简单。

工作时代,利益冲突增加,难道不也是自己诉求的增加吗?

是的,我们在看别人利益诉求增加,复杂的时候,忽略了自己诉求、欲望再增加,其实自己也为社会、职场变得复杂贡献了一份力量。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增加,形成一个循环,职场同事之间小心防范。

这是一个事实,我们都忽略掉的事实。

个人启发

二、养老

这个问题似乎都是老年人,连中年人之间谈的都不多,更何况青年人。

但是本书里面,多次,很多次出现了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是金融市场上一股很大的力量。

不说养老金在市场金融上的事,就说个人养老。退休之后的收入保障?你在私企、国营和民营结合、国企、央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退休金你有吗?现在有,以后会不会改革?

例如,有的国家开始都是退休之后,直到死亡都会发放养老金。随着支付压力增加,逐步改成,你储蓄多少,退休之后能取多少的方式。

是该想想吧?我把我的设想放在最后一点。

个人启发

三、信任,但不依赖

前面讲了人与人、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信任。

现在我想说说,个人与国家、机构、公司之间的信任。

国家、机构、公司是依赖每个人的信任,所以他们也会努力为个人创作价值,但是风险的不可预测,运营国家、机构、公司的也都是人组成的,风险同样存在。

但是我觉得相信归相信,不能依赖,是该想想自己的能力,假设危机来临,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应对吗?自己有什么资产不太受危机影响?

如果没有,那么是需要培养对抗危机的能力,积蓄对抗危机的资产。

个人启发

四、皮毛关系

金融行业所创造的财富和投资人通过金融市场投资以后所获取的财富增加,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金融业创造的财富,其实间接来源于实业。

实业是皮,金融是毛。

作为个人如何应对个人金融危机、养老?

我认为是可以想想自己为他人、公司、社会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价值?

能竞争多具有同样能力的人吗?

皮,对个人就是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的财富。

把时间投入到自我教育、成长上,是积累财富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应对问题、风险、危机最好的个人资产。

结束语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这篇文章中能看出我个人的危机意识,以及认为自己的不足,正在需求提升和解决的办法。

读起来给人一点压力感,恐怕还会有点焦虑。

适当的压力和危机意识,可以避免成为那只温水中的青蛙。

最后我想大胆预测,现在城镇化,很多80后,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去了大城市当了外地人。羡慕城市土著有房子,再过些年,农村来的人比土著更有优势。因为慢慢的,这些人攒钱也买了房子,而土著花钱也不能拥有农村走出来的人的资产,那就是农耕地,大的危机出现,农耕地就是他们的退路和保障。最差的,还能回家种地,自给自足,过过田园生活。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导语:《聪明的投资者》告诉我们投资,更重要的是投资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甚于外部环境、外部分析师的判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作为投资的经典,只有一两百人的评分,相比类似《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两千人的评分,可见其流行并不广泛。

彼得林奇的作品,属于那种看完后让你感觉自己也可以的风格,且行文非常口语化,因此阅读起来难度较小。

而格雷厄姆的风格,则非常严谨、学术化,读起来就像是在大学课堂听教授在授课(格雷厄姆确实是教授),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枯燥、晦涩。在此书中,你会发现格雷厄姆针对任何观点,都会予以佐证,且尽量不做任何的夸大、偏颇、误导之词。

格雷厄姆给出的结论不令人兴奋。

如果想获得满意的投资绩效(这个满意偏向于指和指数符合的收益),则有较为简单的方法。而如果想获得优异(大部分人都想获得优异的收益)投资绩效,则非常之困难。

基于人之本性,格雷厄姆的结论自然不太讨好。虽然其给出了尝试获得优异投资绩效的可行之思路,但格雷厄姆的例证也并未告知读者此方法是必胜战略,相对于习惯寻求秘籍的读者,自然又接受到一次失望。

但如果从流行书籍的狂热中抽身出来,以现实的心态来看此书,应该会发现此书字字珠玑,作者在很多情况下没有给出定论和具体方法,是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办法,而只有可以长期行之有效的思路。

在保持长期可靠性的基础上,作者给出的进行过一定程度抽象化的投资思路是一个可以应用在实际中的指导,在这个指导下,投资者可以发展出自己的投资方法。

而如果想更简单一些,则作者也给出了防御性投资者的两种投资思路,完全可以导到满意的投资绩效(恐怕这个满意达不到大部分人心理预期)。

此书之所以被称为投资经典,个人认为是因为其对投资理论的抽象化和理论化。从而使成功投资从一件需要摸索前进的事情变为一件有具体指导思想的事情。

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当你想要获得更优异的成绩之时。

【篇二】《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5年,10年)专门投资基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要优于直接购买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开通投资账户的时候,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但是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交易操作上渐渐偏离之前的原则,进而就变成了一名投机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动比较小,每次买卖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资者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会进行比较慎重的考虑,反而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市场很容易产生对业绩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地位不稳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过短期的激进操作来获取高额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却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总之,基金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一般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风险的种类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终止。

购买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种费用,费用越高,回报就越低;与股票交易一样,基金交易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购买基金,首先看业绩,再看基金经理的声誉,再次是基金的风险状况,最后才是基金的相关费用。而真正的投资者是反过来看的。

【篇三】《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读者避免陷入严重的错误,并建立一套令其感到安全放心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能够指望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承担的风险成正比的,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了1美元的东西,你承受的风险会比你仅用40美分买进时更大,但回报却是后一种情况更高。价值组合潜在的回报越大,其风险就越小。

道氏理论在某个时期表现得很好,或者它们似乎能够与以往的统计记录相适应。但是,随着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可靠性一般会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一些以前的方法无法适应的新情况。其次,在股市交易方面,某一理论广受欢迎这种现象本身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削弱这种理论的长期盈利能力。(价值投资也是?)

首先,股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得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而债券却完全不能提供这种保护。普通股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可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多年平均回报;这不仅来自其较优质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也来自因未分配利润的再投资而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

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这些优势就会烟消云散。

普通股的投资规则:1、适当但不要过分的分散化,你的持股数应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间。2、你挑选的每一家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是稳健的。3、每一家公司都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4、投资者应将其买入股票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其参照的每股利润,应取过去7年的平均数。

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成本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人们往往会把风险的概念,扩展到所持有的证券可能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这种下跌只是周期性的和暂时性的,而且他无需在此时卖出。就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单是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导致他的亏损;因此,市场可能出现下跌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面临着实际的亏损风险。(风险是价值的损失,包括证券的实际售出、公司地位恶化、过高买价,而不是波动性)

我们在普通股选择方面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这种余地使得那些对一般市场水平的风险或吸引力有强烈判断的人可以做出选择。

股市上的任何赚钱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并且被许多人采纳,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就会因太简单、太容易而无法持久。

在华尔街,人们不能指望任何重要的东西会完全像以前那样再次发生。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从长远看,大多数经纪公司客户的投机性业务都是不可能赚钱的。但是,如果他们的业务类似于真正的投资,那么其投资回报可能会超出投机性亏损。

证券购买者不能轻易相信销售者的判断。

《投资理念》的读后感2000字


本书中给我们概括的投资理念为:立足价值 不疾而速 就是要追求长期稳定的复利增长,从中取得利润。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感觉和我的专业有关,并且关于投资我是不太了解的,所以想从中能学到点有用的。

这本书从实际中讲起,从身边讲起,并举了一些例子,让我得到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告诉我投资该怎么入手及一些技巧。

从资金管理的角度看,每一次的成功都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败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这种行业特征决定了你必须无条件的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所以我们要讲究成功率和绝对的把握,我们的目标是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机会。当然有风险是正常的,它是成功地基础。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投资才行。

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告诉我,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最低限度的减少错误才是巨大成功的基础,而不是在于抓住多少次机会。从负和博弈的角度看,他本质上是一种比拼失误少的游戏,这也决定了对手错误的估值才是我们成功运作的根本保障,这也就要求我们要首先立于不败之地(有足够坚实的安全边际),然后用尽各种方法诱导对手出错,或用超常的忍耐和韧性去等待对手出错。从性格上看,要有良好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不然就会缺乏特立独行的价值判断能力,那么他就不能严格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不可能驾驭对手的情绪,也就不可能调动对手的交易行为,那胜利就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一次投资机会慎之又慎,宁可错过,不可做错。也就是说对盈利模型而言,稳定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它的获利性。简而言之,稳定压倒一切。事实上,只要你有稳定的盈利模型和超常的耐心,复利会使你走上真正的成功。

虽然我们期望市场应该让更多的人盈利,然而目前为止A股市场负和博弈的本质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任何人的利润必须建立在他人更大的亏损上,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有一套稳定的交易策略,必须要有知行合一之内力;同时,就股市的博弈性而言,它遵从利益至上的原则。而这一点惟有将天时地利人和结合起来,将政策、资本和价值联系起来,方能达成。很多的政策、法规、社论、交易规则以及公开信息的改变,都是一种利益分配的引导。作为拥有充足资本的机构投资者,必须顺从政策的变迁,自觉遵从价值规律的指引,尊重并利用市场之涨跌循环。如今的市场流动性较强,倘若个别大资金拥有者抑或机构投资者忽略价值规律而迷信资金蛮力,这就是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要运作成功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必须善于借势借力,注重市场的认同度。一切资本的博弈必须自觉建立在对公司合理的估值上面,注重借势借力和懂得与市场共鸣共振,使得它们在上涨的特殊时间段其价值能够被市场认同,吸引大量的资金参与,从而有效地降低流动性风险,最终顺利出局。

书中16个字准确的描述了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投资。知己知彼,避实击虚;先胜后战,有风驶尽。知己知彼是指了解市场的5大参与者对4种变化要素的控制能力之强弱虚实。避实击虚:指知己知彼之后,对自己有准确定位,对各种可能性制定相应对策,力争做到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先胜后战:股市博弈中能否被对手战胜在于自己;能否战胜对手在于对手那一方。当取胜条件尚不充分时,胜利虽仍可预见却不可强求,只能用超常的耐心和定力等待天时地利人和之转换,只有在稳健成熟的做好胜利前的准备,创造好胜利条件之后才投入战斗。总之宁肯缓进不求速胜,胜利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而不是先投入战斗才寻求胜利的条件。具体在制定投资流程前必先寻找到有足够坚实的安全边际的公司,然后诱导噪音交易者的情绪波动,并通过适时地借势(指大盘的涨跌)和适度的借力(指正反两面的金融政策)甚至造势(与媒体和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配合)来调动和强化这种情绪,从而引导他们决策错误并使之放大,然后充分利用这种错误进行反向操作。也只有这样充分掩饰乃至误导才能为自己真实的操作方向提供一个可行的市场背景和对手盘。也只有这样你方能不再将胜负放在心上,你只注重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你知道利润会随之而来,因为你的措施已经胜利了,只不过借对手之手打败对手罢了。有风驶尽:指不可患得患失,有风要驶到尽头。换而言之,运作过程中要做到不以涨喜,不以跌悲,居主力之高则忧其民,处大众之远则忧其主,先市场之忧而忧,后市场之乐而乐,长短结合享受必胜之利,放胆博傻之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有风驶尽原则是建立在对公司合理的估值和合理利润期望值基础上的,应随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与流动性作相应调整。

读了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在投资时应该控制自己的风险。因为往往事情是变化无常的,应先考虑如何避免风险在考虑盈利。不要受干扰,永远保持冷静,严格按规律操作,顺势而为,逆势而不为才是最明智的。应该多学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按正确的方式做事,方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中国价值投资》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诗词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