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看一本书写一份读后感 > 地图 > 看一本书写一份读后感

看一本书写一份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2 来源:互联网

读后感300字:《忍住一份甜》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后感300字:《忍住一份甜》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星期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忍住一份甜》。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在几个孩子身上做过一个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粒糖,并说要在20分钟后给没有吃掉糖的孩子再发两颗糖。20分钟后,他回来了,现在他来兑现他的诺言。这个实验到此还没有结束,他还要继续跟踪那些没能完成实验的孩子。最后他实验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没有忍住一份甜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一个道理:吞下一份苦,需要的是勇敢与坚强,而忍住一份甜,需要的却是信念与毅力。我们对待学习也一样,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否则你就学不到知识。

我还要与大家分享的是:

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大的人。

忍住一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名著读后感——《忍住一份甜》读后感


星期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忍住一份甜》。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在几个孩子身上做过一个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粒糖,并说要在20分钟后给没有吃掉糖的孩子再发两颗糖。20分钟后,他回来了,现在他来兑现他的诺言。这个实验到此还没有结束,他还要继续跟踪那些没能完成实验的孩子。最后他实验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没有忍住一份甜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一个道理:吞下一份苦,需要的是勇敢与坚强,而忍住一份甜,需要的却是信念与毅力。我们对待学习也一样,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否则你就学不到知识。

我还要与大家分享的是

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大的人。

忍住一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一份特别的作业》读后感300字


学校编的优秀作文选七──《童心放飞》中有一篇这样的文章,这篇文章围绕我和妈妈换角色的事来写的,写出了妈妈的辛苦和关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原来的手非常细腻,但为了有更多时间来陪陪我,辅导我的学习,妈妈去了幼儿园做生活老师。生活老师不仅要管学生,还要打扫教室和保洁区。我无意中看到了妈妈的手,变得非常粗糙,指肚子上裂开了一条条的口子,手上还长出了老茧,这不就是妈妈的关爱和辛苦吗?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份特别的作业》,这份作业真的很特别。现在,我也想有一份这样特别的作业,想与妈妈换一个角色,当一当家庭主妇;也想与爸爸换一个角色,当一当一家之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

如何写好一份读后感


如何写好一份读后感范文一

一、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引、点、议、联、结。

1、引:要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而生的,没有对原文的研读,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在读原文时,应认真细致、悉心体会、反复琢磨、准确领悟,把握原文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本或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绝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本或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如果引述过多或过长,甚至只是照搬照抄原作,那就会叙多于议,造成喧宾夺主,头重脚轻了。

2、点: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之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这类文字要少而精,不要拖沓。观点提出来后,文章才能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写得明确、写得深刻。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议: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联:围绕基本观点的论述拓展开来,去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淡。就事论事,放不开,感受不够深,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淡,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5、结:就是结论。结论的写法,或与开头相呼应,或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或强调某个重点,或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可以是劝勉式,还可以是鼓动式,这要视全文内容而定。

以上几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部分了。

二、训练题目:

读书是美妙和精神之旅,是一件启人心智、怡人性情、令人快乐的事。在读书过程中,同学们情感常常会随着文章的内容而起伏,或激动、或振奋、或悲伤、或愤怒如果我们将读书时的体会、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试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要求:1、要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入手来写。2、要对文章或书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3、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不要空发议论。

三、指导

1、拟题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养花》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学习要善于摸门道《养花》有感。

2、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3、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老舍先生《养花》一文,觉得越读越有味道接着再谈自己领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学习上难免有挫折,一个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呢?最近学习了老舍《养花》一文很受教育。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3)开头指出某种不良现象。如:班上有些同学把读书看成是苦差事,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在课堂上垂头丧气,这是什么原因呢?然后引出《养花》这篇文章,逐点谈体会。

如何写好一份读后感范文二

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如果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呢?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 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三: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读《一份生命,两份精彩》有感300字


我最近迷上了风靡全美的迪士尼青春偶像剧,《Hannah Montana》。里面的主角Miley是一名白天是普通初中生,夜晚就是超级明星的双面人。这样如此美妙的生活谁不想要——“You got the best of both worlds……”主题曲“BEST OF BOTH WORLDS” 正说明了许多人的心声——一份生命,两分精彩。

也许,有人会将“一份生命,两份精彩”视作“贪心”。其 实,这只是我们面对生活积极的态度而已;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念头,也是因为我们不甘于如此短暂的生命,我们希望在生命中留下不止一条灿烂的光彩!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飞逝 的,在我们不知不觉中,“现 在”变成了“过去”。而我们在“过去”又留下什么痕迹呢?令我们不会后悔浪费时间的事又有多少呢?也许答案都会另自己不寒而栗。难怪有人会希望得到 “一份生命,两份精彩”了。

所以说,“一份生命,两份精彩”绝不是贪心,而是珍惜时间的一种表现罢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让时间白白的从我们的身旁溜走。我们应该知道,“生 命是有限的,可所作所为却可以是无限的”。时间如细纱般慢慢过去,而我们却应该抓住他们,利用他们,做出更有用的事情。 我们应该学会使用时间,将我们的“两份生命”都散发出应有的光彩!

《最后一份晚报》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同步拓展阅读上的一篇小短文---《最后一份晚报》,使我感慨万千。

我被文中的小女孩对她母亲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小女孩给母亲送晚饭时,看到还剩最后一份报纸,母亲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小女孩为了让母亲早些卖掉最后一份晚报,想让母亲早点回家休息,借着微弱的灯光,站在路旁,央求过路的一位叔叔用自己平时节约的1元钱到报亭买下母亲手中的报纸。尽管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她为母亲消除了烦恼,抹去了忧愁。一个十来岁的的孩子竟是那么懂事,竟懂得用爱来回报母亲。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却不懂得爱,不懂得回报,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已是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了,却没有十来岁的小女孩懂事,有礼貌,有爱心。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有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呵护;爷爷、奶奶的照顾;老师、同学的帮助,我却养成了只会索取,不肯回报;只懂浪费,不懂节约;只想玩耍,不思求知;只会想到自己,不会顾及别人……

我是一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多么耀眼、鲜艳,我应该和小女孩那样做一名有爱心、体贴别人、懂礼貌、替别人排忧解难的少先队员。

《第一份工作》读后感


《第一份工作》读后感

《第一份工作》这篇文章是围绕台湾名人余湘小姐的事例来讲述的,余湘小姐由一名不起眼的总机小姐,变身为广告界传奇人物,百度里更揭示她的身价超过二十亿元,被誉为“广告教母”。

其实,像余湘小姐这样的案例可能太多太多了,很多时候很多人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媒体在人家成名以后过分的炒作,或者根本就是一种商业手段。但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会少么?或许,不会像这些人物一样引起这样大的轰动,但,他们也同样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内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公司的很多伙伴现在就是做着她们的第一份工作,不少伙伴从十八岁中学毕业应聘进公司,随着工作的扩大,两三年的时间,她们也逐渐由店里的小收银员晋升到行办,然后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越做越好。

很羡慕她们能够在一个岗位上坚持那么久,也同样成为了她们这个年龄段里职场中的“佼佼者”。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没有坚持到现在,但却为我自己铺了一块很好很稳的基石。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清远,一家制鞋工厂,当时的岗位很简单,从仓管做起,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工作,但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做到很好却很难。经常因为我的一些小失误连累到同部门的同事,也甚至被处罚过。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小怀念,也感谢他们对我的包容。

但台企的文化氛围都不错,工厂的活动很丰富,经常组织义工、义教等活动,还有内部晋升培训,几乎每次机会我都想尽一切办法把握。每个月都会发给员工一本月刊杂志。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很偶然,因为当时没有电脑,我用手写稿誊抄了文章,小心翼翼的包好,悄悄塞进工厂的投稿箱里,当时还不敢用真名,给自己取一个“笔名”。没想到居然一投就中了,接下来,副刊板块里经常有我的文章,每月能拿到一些稿费,晚上我就经常坐很远的巴士过清远北江,去大洋书城(清远市最大的书城),买很多书,经常末班车里就我一个人,回宿舍,然后洗澡睡觉。生活简单,却也有意义。

同宿舍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一直坚持学英语,洗手台、墙壁、门后都被她用便签贴满了单词,我就跟着她一起背。有一次站在阳台她问我,几年后你希望你的工资是多少呢,那时的我回答了一个干脆的数字:3千。然后我解释了一大串,我会拿出绝大一部分来,给我父母给我姐姐,等等。她说好啊,有梦想你就该走出去自己实现。想想当时单纯的自己,觉得天真而好玩,那段日子,定是我走入职场最纯真的一段。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我一直称呼她“吴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总觉得挂着甜甜的笑容,像个大女孩子,后来我才知道她的身份。有次她的助理,打电话到仓库找我,要我到吴经理办公室面试一下。我是问路找到她办公室的,见到她的时候居然没有任何的紧张。她问我为什么要申请做义工去教小孩子《论语》,我说我的普通话好,而且文言文学的好,她让我现场背了一段,我就照做了。接下来我就有机会时常跟她一起了。集训结束时,夹在教材里,她送我一张写满祝福和鼓励的卡片,内容还依稀记得吧。

当时在我还不知道人力资源部是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人力资源部经理”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以后,我也想做她所做的这一切有意义的事情。

2009年秋天,我最亲近的人离开了。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日子,我暴瘦了10几斤,大病一场,脱去婴儿肥,反而由内而外的长大了。我决定报考中大,读人力资源,代价就是我一个人离开家人到广州。于是我真的这么做了,第一份工作也就到此结束了。

我很少跟人讲述自己的过往,但知道的人都觉得我过的很“大胆”,我就是那样一个兴致来了就去做,做了就一定逼自己做到最好的人。没有阻碍,荒诞无忌,却也精彩真实。

以上,浅谈。

李艳

2013-7-1

相信《读后感300字:《忍住一份甜》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看一本书写一份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