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 地图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8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800字”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校本课,我们看了《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视频,里面讲的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和,胡斌心里就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也对父母产生了恨意。他从小就开始逃课,后来还学会了打架、抽烟、喝酒,老师也管不了,转了13所学校都没人要。他妈妈就让他到北京去学点技术,可他还是不听,就天天混日子过。可后来看了《弟子规》后,他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我看完这个视频后,感触很深。胡斌他会学坏,虽然有一些可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他心里上的扭曲,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心里不想当好人,天天和狐朋狗友呆在一起,说着“哥们”“讲义气”之类的。只有自己的心想要改变,想要做得更好,才能够做个好人。如果自己想学好,可天天还是跟狐朋狗友在一块儿,这有什么用呢?只有跟品德高尚的人成为朋友,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才能有所提高。

胡斌在北京的时候,用钱点过香烟,但我们可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们得到的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如果他们知道你这么糟蹋他们辛苦挣来的钱,他们会有多么的伤心啊!

假如有一天我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们想过爸爸妈妈会为了我们而伤心难过吗?想过他们会一夜之间为了我们而让白发悄悄爬上头顶,皱纹悄悄出现在眼角吗?想过他们为了我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吗?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想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了父母和自己,成为一个正直、不做坏事的人呢?

胡斌在看过《弟子规》后,他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心里有所触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真正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而在我的身边,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连胡斌都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是因为我们还不懂事吗?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乐意。面对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想到这儿,我深感惭愧。

每次回家,妈妈叫我帮她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都会以“作业没有写完为理由”,拒绝帮妈妈做事。记得有一次,我妈妈一个要好的同事来我们家做客,我妈妈正在烧菜,便让我帮她同事倒杯水。我心里却不乐意,就祭出永远的借口,说:“我作业还没有写完呢!”我妈妈很尴尬,一个劲儿的对她同事道歉。可我却没有注意到我妈妈深深的失望。唉,我真感到对不起妈妈啊!我也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要深刻的反省一下了。

在看了这次的视频后,我准备改掉这个毛病,父母叫我一声,我就应该马上答应;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就应该马上就去做,而不是拖拖拉拉,不想做就不做。如果妈妈让我帮他干活,我就要立刻放下我手中的功课,去帮她干活。我应该让父母感到高兴,而不是让他们感到难过。在学校里,老师就像是妈妈一样,所以,我也不能给老师惹麻烦,惹老师生气。老师叫我怎么做就怎么做,要听老师的话。

相信经过这一次心灵的“洗礼”后,我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要做一个“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好孩子,要做一个不惹老师生气的好学生,更要做一个正直、不扰乱社会的好市民。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400字


班会课上班主任组织观看了《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视频材料,观后同学们无不为胡斌的人生转变而感叹、感慨和感动。

胡斌来自甘肃省兰州市,从小就是一个只知道打架斗殴,抽烟喝酒,侮辱老师的问题少年,先后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十五岁踏上社会,他母亲怕他在兰州出事,送他去北京,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天天ktv,夜总会,没日没夜的玩游戏。

后来胡斌在妈妈多年的精心安排下,观看了一张《弟子规》的光盘,从此发生了改变,到敬老院做义工,由此改变了人生,步入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看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胡斌从一个顽固不化的社会黑手,到一个奉行《弟子规》的孝子,这期间他妈妈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为了他不被人歧视,他妈妈任凭他爸爸的打骂不离婚;为了把他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二十年来他妈妈坚持对他的不离不弃……

看看胡斌,想想自己,他从一个“十恶不赦”的人都能转变过来,我难道还不如他吗?不,我也学了《弟子规》,我要比他做的更好!做一个孝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正是这本书所弘扬。想到这里,我也学习胡斌,拿起妈妈的茶杯,给她泡了一杯浓浓的香茶……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300字


【第1篇】

“古圣先贤孝为宗”,看完了胡斌的演讲,我内心浮现出这样一句话。

十四五岁年轻气盛,花样年华的黄金年龄,是坐在教室认真听讲,为了将来努力奋斗的时候……胡斌这个已经被13所学校开除过的学生,曾经是无恶不作,打骂父母,打架斗殴,游戏成瘾,和拥有种种极端行为。由于他认识结交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朋友,把他引入了歧途。母亲为他的学业操劳,他却不珍惜上学的机会,让父母伤透了心。俗话说:“身之发肤,受之父母。”

在他演讲时曾说过:“父母打架,从我小时候父母就天天打架。”的确,现在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而打架,对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们请不要打架,给孩子们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也不要交一些有不良嗜好的朋友,那样只会把孩子引上歧途。

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人,十月怀胎,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我们是一生都还不完的。怎么还能让父母为了我们的事而操心呢?天下的父母哪个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只要肯改悔,只要有心,一切都不晚。

我们应用一生去学习,一生去奋斗,照顾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

【第3篇】

这个视频,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就看过一次,那时,给我的感受很深,也带给了我震撼!首先题目就已经让人震撼了,被十三所学校开除!那这个人还是个学生吗?但是他的汇报却让人耳目一新!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这句话大家都能看到真正危害人类的东西,全都是有学问的人造成的,专家说了毒奶粉,地沟油都是学历高的人搞的,你学历再高又怎么样,你能力越高越危险,拿着你的本事和学历去害人。学历高未必就是好事!!

这个故事很让人受启发,就算自己的处境再怎么不好只要信念屹立不倒就会有希望,就像胡斌的妈妈,二十二年来胡斌的妈妈从来都没放弃过胡斌,这才造就了胡斌的浪子回头。时间是使人成熟的很有作用的东西,但对不同的人,他或长或短,或崎岖,或坎坷。如果早点让胡斌看到这个片子未必能够打动他。因为毕竟他还是渐渐的因长大而成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他喜欢的事都在他很小时候都享受过了,遇到弟子规便如鱼得水,找到了自己真正寻找的东西。弟子规真的很强大,传统教育也真的很重要,它能改变一个人!!

从《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中我能真真正正的知道父母的心是怎样了!每个父母都会在我们的背后支持我们,鼓励我们!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500字


周四的晚上,我们看了《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视频,里面讲的是:男孩胡斌因为小时候父母的关系不和,心里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对父母产生了恨意。他从小就开始逃课,还学会了打架、抽烟、喝酒,老师也管不了,转了13所学校。他妈妈没办法,就让他到北京去学点技术,可他还是不改,就天天混日子过。后来看了《弟子规》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我看完这个视频后,感触很深。胡斌他会学坏,虽然有一些可能是父母的原因,造成他心里上的扭曲,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心里不想当好人,天天和狐朋狗友呆在一起,说着“哥们”“讲义气”之类的。只有自己的心想要改变,想要做得更好,才能够做个好人。如果自己想学好,可天天还是跟狐朋狗友在一块儿,这有什么用呢?只有跟品德高尚的人成为朋友,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才能有所提高。

曾经的胡斌,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混子”,白天吃喝玩,晚上和朋友结伙去打架,去砍,斗殴,看古惑仔的电影,学别人玩黑社会……

然而现在的他却变成了一个众人赞扬的“善者”。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物极必反”的原理吗?我想不是。是因为《弟子规》吗?我想也不完全是。读《弟子规》的人不在少数,仅仅一本书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威力。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应该有俩点:一是胡母坚持不懈的教导,二十二年来胡斌的妈妈从来都没放弃过胡斌,这才造就了胡斌的浪子回头。二是那本《弟子规》触动了胡斌在乎的东西,这就是突变点。以前的他一直认为“命运如此,无法改变”,《弟子规》则恰恰告诉他“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听《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后感作文400字_二年级读后感


是谁在生活中关爱我们——是父母!是谁在学习中指引我们——是老师!当我听了《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之后,我更加能体会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

胡文武先生的这次讲座,讲了自己以前的经历。他是个欺负老师,不会关爱父母的人。还经常去做一些不正当的事,经过母亲的深深教导,从而改变了人生。变成了一个关爱父母、孝敬老人的好人,让人喜欢。

听了这次的讲座,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和老师。在生活中,我虽然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好孩子,但我做的还是不够好。需要加强,才能做得更好。在学习上,我要把老师吩咐的事做得更加完美,不要马马虎虎地完成,不能忘记。在作业质量上,也要仔细地做,认真看好每一题,保证不会出错。与同学要和他们和睦相处,不能因一点小事儿就发脾气。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脸上就会浮现灿烂的笑容。帮妈妈做家务,认真地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帮爸爸端一杯水,水里包含着浓浓的爱意......可能就是一点小事,就会让爱你的人更加开心。

听了这次的讲座,我手滑到了许多知识。既要孝顺父母,也要尊敬老师。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美好。

优秀读后感:读《被哈佛开除的人》有感


暑假期间我在网上无意中浏览到了一篇文章《被哈佛开除的人》,使我感触颇深。文章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样的: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约翰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场大火之前,约翰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悠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约翰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勒令其退学。

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犯了错误很正常,可约翰犯的错误并没有威胁到他人的生命,甚至学校还要感谢他,但是他的行为同样违反了校规,霍里厄克校长要是不开除约翰也是合乎情理的,毕竟约翰的行为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霍里厄克校长对学校的制度十分负责,最终还是开除了约翰。就这样,霍里厄克校长做事的态度和风格,成为哈佛世代传颂的佳话,他的话也成为哈佛的办学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校长太过分了,既然别人已经道了歉,归还了书,干嘛还要开除人家?这就是校规!要是纵容错误的话,很多负面东西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没有了规则,还会有今天的哈佛吗?就如同江河一样,如果没有堤岸的约束,便不成其为江河。有了堤岸,江河才能自由地奔腾。脱离了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让规则看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的确,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故事也启发了我,让我更勇敢地去面对一切。这个暑假前,我有幸入选学校羽毛球队,成绩还算不错。我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南海区运动会,挑选的时候,我发挥得很好,第一个就进入了下一轮的选拔,而且还要找一个双打拍档。那时候的我很幸福,尽管很忙碌,但是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我在所不惜。第二天我接到了教练的电话,他叫我下午去进行第二轮选拔。但是,他的最后一句话让我的梦想再一次破灭。他叫我拿上身份证,可是我的身份证正在办理中,比赛时是不能拿到。于是,电话那头的教练深深地叹了口气,惋惜地跟我说了声对不起,然后我就被淘汰了。我久久地不肯放下电话,因为我不相信那是真的,我不能接受击败我的不是别人,而是一个小小的身份证。我开始自我安慰:哪怕选上了,比赛的时候也会给别人打得一败糊涂。可是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跟我说别放弃这个锻炼的好机会,让我去派出所要求办特快,同时打电话给教练希望能网开一面。我去了之后,派出所的回答是无法办理特快身份证的业务,而教练给我的回答是运动会主办方的规定就是那样的,他也无能为力。两方面无果后,我彻底绝望了。后来,我上网发微博宣泄,不经意间,看到了《被哈佛开除的人》这篇文章,我豁然开朗,心中难以平静的情绪也慢慢地变得缓和了。是啊,正如约翰一样,他为学校做了很大的贡献,一次的错误理应得到谅解,但是规则就是这样,触犯了规则,无论以前的事,一律按规定办事。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好秩序,要是因为一时的心软,而去纵容它,规则就没有了权威,就会被肆意践踏,也失去了公平,反倒是得不偿失。对我来说,夺得冠军又如何,比赛志在参与,我努力过了,结果如何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后来,我也就慢慢地接受了现实,被动地放弃了这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再次阅读这篇文章,霍里厄克校长当时的做法是明智的。众所周知,哈佛是世界名校,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约翰被哈佛开除以后,为校长的话所折服,幡然醒悟,第二年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法理学,并且成绩斐然。毕业后,约翰当了律师,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他加入托马斯杰斐逊的团队,成为他的私人助理,为杰斐逊起草《独立宣传》出谋划策,俨然一部法理活字典。而被一所名校开除的人,后来成为了政界叱诧风云的人物,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一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篇文章,解开了我心中的包袱;一篇文章,让我学会勇敢地面对一切。读书使人明智,感谢阅读教给我的点点滴滴!

广东佛山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初二:刘岳朋

相信《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观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